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千米的认识》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
- 千米的认识
- 千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
- 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一)
- 三(上)1.4 千米的认识练习
- 千米的认识教案
-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 千米的认识
-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 千米的认识
- 第四课时 千米的认识(二)
- 千米的认识 (人教版第五册教案)
- 《千米的认识》教案
-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 千米的认识 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千 米 的 认 识教学内容: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总第3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 用手势表示1毫米、1分米的长度。...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至第8页例3二、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千米(km),知道千米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1km=1000m); 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知道1千米...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二,教学准备教具学具:米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每小组一张,多媒体及课件一套.课前活动:先估一估100米的距离,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离,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设计理念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千米的长度观念比较难建立,除了选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教师还应该自主开发一些学生身边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千米”,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千米,建立千米的长度概念。...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二,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走走100米的一段路,感受100米的路有多长,同桌准备一根米尺与课件.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目标确定(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这一长度单...
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1.例3(见下页图).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0页的例4、例5及“做一做”、以及练习二中的3、4、6题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场景中感知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和推算,让学生体验、联想,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 (p7页例3,p8页例4,p8页“做一做”及p9页第1、2题,p10页第4题)教材分析:例3 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
千 米 的 认 识 人教版新课标教案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四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1千米有多远教学过程:一、复习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
上一篇:《升国旗》教案设计(精选12篇)
下一篇:《白马湖之冬》阅读答案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