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论语》十则 教案示例

2023-10-29人围观
简介《论语》十则 教案示例 《论语》十则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读会写“愠、罔、殆、矣、诲、弘、凋、恕”等字词。2.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词语。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 《论语》
  • 课型:说读课学习目标:1、 理解各则语录,并会运用。2、 背诵。教学设想:1、 通过分读、齐读、默读等几个环节达到疏通文意的目标。2、 通过互助自学解决疑难问题或重点问题达到进一步理解文意的目标。...

  • 《论语十则》教学反思
  • 《论语十则》有的讲学习态度、有的讲学习方法、有的讲做人道理,是一篇进行德育教育的好素材。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论语十则》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论语十则》教学反思一有人说:“不读《老子》,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智慧;...

  • 十五、《论语》七则
  • 教学目标:1、 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理解并记诵《论语》七则内容,了解儒家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中华民族精神。3、 联系实际,体会本文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 《论语十则》教学反思2篇
  • 《论语十则》有的讲学习态度、有的讲学习方法、有的讲做人道理,是一篇进行德育教育的好素材。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论语十则》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论语十则》教学反思一对于文言文,是最让师生头疼的文学体裁的一种。...

  •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培养朗读,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学习“愠,君子,罔,殆,省,弘毅”等文言实词的含义,熟练背诵全文,训练文言文语感。...

  • 第18课《论语》九则
  • 教学目标1.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2.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把握选言含义;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 课题:《论语》十则教材分析:《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选文中的十则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 《论语》十则
  • 教材分析:《论语十则》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学生接触古代经典文化的开始,可以说肩负着使学生学习并热爱古典文化的使命,教师应精心备课、厚积薄发,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

  • 10 《论语》十则
  • 课文研讨 一、分章说明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 《〈论语〉选读》之《周而不比》教案
  •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2、 背诵重点章句2.10 16.4 15.15 4.26 12.23 12.243、 理解儒家人际交往观中关于择友、察友、处友方面的主要观点4、 请学生结合自我,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论语》中择友、察友...

  • 《论语》教案
  •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 《论语》二则
  •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词句的意思,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4、正确默写课文。...

  • 《〈论语〉选读》之《周而不比》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掌握周、比、矜、斯、责、举、道等词在文中的含义,重点辨析周、比、党等词一词多义现象。 2.掌握文中出现的动词活用现象。 3.理解孔子在察人、择友、处事、待人方面的主要观点。...

  • 《论语》十则教案
  • 重点与难点: 重点:1.认读字词;2.理解各则语录;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难点:分类式学习笔记活动的实施 教学过程 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 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 《论语选读》课文解读与文言练习详解
  • 一、 为政以德课文理解“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德”是对个人要求,以“仁”为核心。对统治者而言,应该执行“仁政”,对百姓不过分压迫剥削,这客观上对百姓有利。...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