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观潮》教学设计(精选18篇)
- 《观潮》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 《观潮》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 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 《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其中5个会认的字,6个会写的字,7个要掌握的词语。)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观潮》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2、在文中学会生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并能积累和运用。3、学习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 《观潮》教学设计
第一课:观 潮二、教学目标: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 《观潮》教学设计6
一、解读文本,感知“天下奇观”《观潮》这篇课文介绍了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涌来时的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奇”作为主线始终统领全文。潮来之前,作者通过观潮人群急切心情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
- 《观潮》教学设计7
【教材简析】钱塘潮,是指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
- 《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掌握生字新词,领略天下奇观的景象,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目标1.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2.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 《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 《观潮》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 《观潮》教学设计8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 1、观潮 教学设计
1 观 潮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 《观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第二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受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2、指导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3、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和句子。...
下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