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6篇】

2023-10-26人围观
简介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文章6篇 ,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篇1

  在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掀起的党史学习教育高潮,让我们在回望先辈们艰苦创业的时代,更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党是有担当的党,把救国兴国作为己任;我们党是人民的党,将为民服务牢记在心;我们党是先进的党,将创新发展视为动力。

  奋进百年,担当有责任。中华五千年文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无数仁人志士、政党组织反复求索,却迟迟难以找到救亡图存的正道。改良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却“诸路皆走不通了”。中国共产党从最初50多人,到拥有超过9100万党员;推翻了三座大山,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了救国的重任;从国家生灵涂炭、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实现中国人民千年梦想、百年夙愿,实现了兴国的目标;从铁钉、火柴都要进口,到“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奋斗者”号万米深潜,我们党将继续带领人民走在富民强国的征程上。

  初心如磐,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党是人民的党,始终将为民服务牢记在心。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心系群众,把人民放在心中,始终把为民谋幸福镌刻在通向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昭示了我们党百年来初心如一。

  创新发展,领航新时代。回顾中国共产党100年峥嵘岁月,我们党之所以直至今天仍然能够朝气蓬勃、万众一心地完成很多前人从未完成的伟大成就,是因为能深刻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和人类文明进程,能直面各种挑战、胸怀天下,同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的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带领全国人民掌舵民族复兴伟业一往无前。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篇2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带领全国人民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和世界的奇迹。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进入了低谷期,经历了屈辱史,“复兴梦”深植几代人内心。100年前,中国和历史选择了共产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100年后,中国共产党还给中华民族一个生机勃勃、日益强盛、越发自信的国家,成就了历史伟业!
  对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的历史伟业,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让历史选择了她。
  首先是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其次是自我革命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具有勇于承认错误、勇于自我否定、勇于纠正错误和持续理论创新的能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第三是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不信奉教条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第四是强大而有效的组织体系。
  总之,至少这四方面的先进性造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也成就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伟业。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篇3

  70年只是人类历史长河奔涌的一瞬间,但中国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一穷二白的起点出发,一跃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使7亿多人脱贫,创造了世界最大的中产阶层,形成了世界最完整的产业链,进入了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第一方阵。中国共产党是怎么创造这个奇迹的?通过与国际政党特点的比较,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第一,与世界上绝大多数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整体利益党”。它代表人民整体利益,不是西方模式下的“部分利益党”。西方政党理论一般认为,社会由不同的利益团体组成,各有自己的代表,所以需要多党制。胜出的政党通过竞选和票决制获得统治的合法性,实现国家和社会的整合。但在今天,这种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国家陷入四分五裂,英国、美国等西方大国的社会都严重分裂,更不用说众多第三世界国家。
  中国共产党有着独特的历史传承。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统一执政集团的传统。中国共产党很大程度上是这种政治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如果中国的执政党也像西方政党那样,只代表部分人的利益,这个党将被人民抛弃。
  这种历史传承也始终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统一战线、民主集中制等,使中国人民形成了最广泛的社会共识,然后“撸起袖子一起干”。它能够克服既得利益的阻挠,不停推进各项必要的改革;能够较为稳妥地处理一个超大型国家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各种挑战,如稳定、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沿海与内地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不同民族的关系等。这一切都是“部分利益党”难以做到的。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使命担当党”,不是西方模式下的“选举政治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西方“选举政治党”关心的是竞选,而今天西方模式下的竞选越来越演变为政治营销,大家拼金钱、拼表演、拼空谈、拼政治极端化,结果导致民粹主义泛滥、短视政治猖獗、社会四分五裂、国家发展无力。这不就是今天采用西方政治模式的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吗?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以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旨归,以民族复兴为使命。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毛泽东同志提出要“追赶”和“超越”美国;更好地理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的现代化要分三步走,最终在21世纪中叶成为社会主义发达国家,并对全世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文明延绵五千多年从未中断,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勇于为国家、民族、文明的命运承担责任。正是这种超强的历史使命和担当,使其能够为国家制定超长时段的发展目标,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前进,而不像“部分利益党”那样一届对着一届干。这使得中国能够克服“选举政治党”模式下最常见的民粹主义、短视主义和政治极端主义等弊病。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党”,不是西方模式下的“清谈俱乐部”。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复兴和人类解放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党负责制定落实各项方针政策,负责协调处理各种难以避免的矛盾。
  纵观整个世界,采用西方模式的国家,几乎都面临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缪尔达尔所说的“软政府”问题。“软政府”长于清谈、短于实干,执行能力极弱,无休止地推诿扯皮,被各种既得利益绑架,国家现代化举步维艰,人民生活迟迟得不到改善。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事业领导核心和中流砥柱,在党的领导下,70年间,中国成功制定和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成功指挥了一个接一个的发展战役,从土地改革到妇女解放,从“两弹一星”到世界最大规模的高铁网,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加入世贸组织,从浦东开发到共建“一带一路”,从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到迈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方阵……这些使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尊重与肯定。
  今天,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尽管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临的内外挑战仍然异常艰巨。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唯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努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党才能始终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可以从中提炼出进行国际政党比较的三条标准:
  一是看一个国家有没有一支能够代表人民整体利益的政治力量。如果这个国家有这样的力量,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没有,衰落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二是看一个政党是否有足够的改革能力。中国需要改革,美国需要改革,欧洲国家需要改革,但只有中国能够持之以恒地推动真正的改革,因为改革是要破除既得利益的。没有能够代表人民整体利益的政治力量来推动,改革势必被各种既得利益集团阻拦而寸步难行。
  三是看一个政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中国共产党的决策力和决策质量明显高于西方国家的小圈子决策、游说集团决策和民粹主义决策模式。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力和执行力也是世界公认的。
  这三条标准也是一种中国话语,可以用它衡量、评判世界各国政党和政治制度,得出经得起国际比较的结论,从而更加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篇4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多年的历程,不难看出,先进性一直是贯穿我们党一切活动的一条红线;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就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历史.而我们党之所以能始终保持先进性,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具有保持先进性的三大基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弱小到强大、之所以能得到人民拥护、之所以能战胜各种风险考验并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的政党。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本质。

  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下国内国际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党中央更加强调以理想、信仰、信念为核心的党性教育。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本。没有了这些,就是无本之木。每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加强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建设,必须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党的先进性,突出表现在善于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相处新的理论成果,不断开辟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新境界。我们党是-一个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没有可以借鉴的现成经验。因此,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问题,就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党的先进性,是指一定阶级、阶层和集团中的先进分子,顺应时代进步潮流,代表和实现本阶级利益的各种思想和行动的集中体现。所谓共产党的先进性,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工人阶级作基础、以优秀分子为成员、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所形成的。党员的先进性关乎着党生命之本,主要体现在每一个党员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素质、能力和实际行动上。

  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因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为“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在教育、科技、体育、建筑等领域和行业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因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90多年来涌现了大批的好模范、好工匠、好“愚公”和“活雷锋”。以“红船精神”为指引,我们应当乐于开拓奉献、自强不息、自律自励、恪尽职守、苦干实干、开拓创新、甘于寂寞,永葆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篇5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四、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五、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篇6

  中国共产党走到今天,取得的每一个巨大成就,都得益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得益于解放思想,得益于不断创新为人民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如果脱离了为人民谋利益这一宗旨,就会产生亡党亡国的危机。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当今世界政党兴衰更替、政权更迭的状况,更能清晰地表明这一论断。

  革命时期,苏共完全是靠赢得人民支持而获得的执政权。十月革命前夕,苏共赢得了两个压倒性多数。一个是人民用选票把60%的临时政府的代表席位交给了布尔什维克,另一个是旧军队绝大多数官兵支持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这两个全俄最大城市中,每5名士兵就有4名拥护布尔什维克。据说,当时临时政府只要派出一支500人的小部队,就可攻占起义大本营斯莫尔尼宫,却仍然无法办到。苏联人民在苏共的领导下,以2700万烈士的巨大牺牲赢得了苏德战争。同样是在人民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下,苏共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让整个世界惊叹于社会主义的巨大生产力。

  苏共垮台前曾搞过两个影响很大的问卷调查。在“苏共究竟代表谁”的调查中,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受访者只有7%,认为苏共代表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受访者却高达85%。在关于苏共及政府支持率的调查中,苏联政府的支持率仅有13%,不支持率高达73%,而苏共的支持率也仅有14%。

  出现这样的结果,说明苏共已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迷失了目标和方向。2001年,俄罗斯社会舆论调查机构搞过一次调查,在回答苏联时期哪个时代最好的问题时,61%的人认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最好,因为建造了16亿平方米的房子,很多人分到了住房,还有免费医疗,生活过得比较好。但当问到愿不愿意回到那个时代时,绝大多数人表示反对。为什么反对?因为尽管人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相对富裕了,但腐败盛行,既得利益集团产生出来。

  一直以来,苏联人民被告知的是,自己生活在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的国家不再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苏维埃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所以,人们对社会平等的诉求很强烈,对官僚特权阶层出现的腐败行为更敏感也更反感。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深入人心的同时,现实生活显示出的却是苏共已经把理想权力化,权力特权化,公仆官僚化,党的各级干部只关心自己的官位和特权,甚至许多人通过权力寻租一夜暴富。由此,人民普遍产生一种强烈的被剥夺感,精神和心理上都很痛苦,逐渐演化成反对力量。

  更具致命性的还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形成。戈尔巴乔夫时期,特权阶层已经不以追逐自己的享受为满足,而是希望把拥有的一切特权长期占有,并且传给后代。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将原有的特权改头换面,即用资本主义制度替代社会主义制度。于是,当苏共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特权阶层便毫不犹豫地撕下原来的假面具,公开推动放弃社会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1991年6月的一份调查表明,在苏共高层干部队伍中,76?7%的人认为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既得利益集团达到了维护自己利益的目的。剧变后的俄罗斯,除了权力金字塔塔尖上的少数人物有所变化外,大批旧集团中的成员摇身一变,成为俄罗斯新贵。他们占了新政党领袖中的57?1%,新政府官员中的74?3%。大富翁中,大部分人是原来的党政干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科兹深刻剖析了这一现象: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合法途径积累物质财富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借助非法手段,也就是权力寻租而积累起财富的各级领导干部,总是担惊受怕,唯恐有一天被人发现或被起诉。这种心理推动的结果,便是共产党员站出来反对自己的党。由此可见,“苏联体制的瓦解,源于其自身的统治精英对个人利益的追逐,苏共是唯一在自己葬礼上致富的政党”。

  苏共自己进行的反思同样深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说,苏共“到1990年已经缓慢地濒于死亡”。戈尔巴乔夫在下台后反思:“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就失去了主要的资源,就会出现政治冒险家和投机家。这是我犯的错误,主要的错误。”事实已经告诉我们,苏联人民为了摆脱苏共,甚至到了不加思考辨析的程度。《苏维埃俄罗斯报》的政论家谢尔盖撰文说:“由于种种神秘不解的原因,在俄罗斯工人群众之间,酝酿了一种信念,认为摧毁苏维埃制度并放弃与苏共的团结一致将对人们有利。人们为什么会这么想?这是一个千古之谜。目前没有谁给这个谜作了明确的解释。”其实,答案并不复杂,就是苏共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脱离了人民,一步步走向死亡。

  此外,我们不妨再看看印度人民党脱离人民失去执政权的过程。

  2004年的印度14届议会大选,瓦杰帕伊领导的人民党败给了索尼娅·甘地领导的国大党,这出乎全世界的预料。因为,瓦杰帕伊领导的人民党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成就,IT产业十分发达,卡纳塔克邦首府班加罗尔市甚至被称作“软件之都”。有人形象地说,如果说中国是“世界工厂”,印度则是“世界办公室”。由于瓦杰帕伊领导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印度经济连续10年平均增长6%,大选前一年的经济增长更是达到8?2%,其中第四季度达到了10?4%,增速超过中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经济增长模式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不同,并不是靠外贸和投资拉动,而是由内需拉动,搞自我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显然更稳健,更少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

  基于上述原因,全世界舆论几乎一致认为印度将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瓦杰帕伊领导的政府信心满满,决定提前半年进行大选,希望借势再下一城,赢得新一届执政,结果却让全世界大跌眼镜。原因其实很简单,经济发展的成果被少部分人享有,而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并没有从中获益,或获益很少。当选择权交给人民群众后,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将人民党抛弃,尽管人民党的旗号仍然是人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基本判断:党一旦放弃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然迷失方向和目标,这时的党必然变质,政治和道义力量亦随之消失。来自人民,反映着我们党的根源和成长基础;植根人民,反映着我们党的发展道路;服务人民,反映着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目的。能不能做到坚持为人民服务,不仅影响着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消长,而且关系到党的性质宗旨是否坚守的问题。

  正是始终坚持和保证了这一宗旨的实施,我们的党才有了正确的努力方向,有了成长的沃土,保证了在人民的支持下不断前进,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才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党才能够真正树立起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追求,以此保证党永远伟大和先进。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