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通用23篇)

2023-10-26人围观
简介《坐井观天》教学设计(通用23篇)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4

    【教材简析】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成语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一场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会读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寓言两则的内容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会写生字。...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理解青蛙和小鸟对话的语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像,初步理解课文寓意。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 1.掌握生字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重点难点、难点: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1、规范书写8个生字。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沿,际,信"3个生字.会写"信,沿,抬,际,蛙,错,答,还"8个字.复习"左窄右宽"写法,重点指导"沿"右上方与" 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要写得高而窄,写"答"时,重点指导"竹字头",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1、动画导入:⑴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江老师带来一个动画片,请你们仔细看一看,一会儿说说你看懂了什么?(播放动画片)⑵师:你们看懂了什么?(这个动画片是讲谁?做了什么事?)(板书:青蛙...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以孩子为主体,重视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在以情激趣、以趣诱知,情知和谐的教学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得知识,在求知中获得趣味,在实现孩子主体与文...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5-8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读准新词,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内涵,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沿、际、抬、信四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3、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4、初步理解坐井观天寓意。...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yn)上。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d)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kě)了,下来找点水喝(hē)。...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成语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一场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眼光狭小.文...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