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圈子文化好人主义对照检查材料(通用3篇)
个人对照检查就是从思想到工作,还有生活的汇报,指出自己哪里做得好,还有哪里不足需要改正。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圈子文化好人主义对照检查材料的文章3篇 ,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第1篇: 圈子文化好人主义对照检查材料
时下,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好人主义盛行,其主要表现为:有的班子表面上维持一团和气,出了问题掩着、盖着,民主生活会上你好、我好、大家好,谈成绩的多,提出批评意见的少;有的干部怕丢选票,宁可得罪工作,也不得罪“朋友”,宁伤原则,不伤感情;有的领导对下级该公开批评时,却包着、护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下级对上级则投桃报李,随声附和,抬着、捧着;同级之间,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知这个干部不咋样,只要与自己没有利害冲突,有上级组织来考察,说优点一大堆,说问题轻描淡写,做顺水人情,当“好好先生”。
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首先应该是好人,这没有疑问。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当好干部。比如: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和同志友好相处、搞好团结,这些对于我们做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做好人,并不是做“老好人”。好人不等于好干部、好领导。放弃原则的“好人”就是好人主义者。只讲做“好人”,放弃原则,奉行好人主义,就把做好人与坚持党性原则对立起来,是不对的。我们提倡的是做坚持党性原则的好人,而不是做牺牲党性原则的好人主义者。
有的同志想问题、办事情太顾虑人情,认为低头不见抬头见,抹不开面子,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好人主义者看似想做好人,不得罪人,客观上却往往害了人。有些同志起初犯了一点小错误,如果早提醒、早处理,小错误就及时改正了,也不至于铸成大错。有些人从小错不断到最终沦为“阶下囚”,多是与当初周围的同志奉行好人主义有关。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当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自觉为民尽职,为国竭力,为党分忧,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切实解决好“人生为什么,入党为什么,掌权干什么”的问题,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以对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抵制好人主义这个庸俗的作风。
反对好人主义,从客观上讲,还有一个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的问题。当前随着干部工作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群众评议、民主推荐,越来越在决定干部进退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些地方存在的简单以票取人的倾向,无形中助长了好人主义。有的干部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为人民办实事上,而是放在拉关系、争选票上。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该公道正派,自觉克服和抵制选人用人中的好人主义。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标准,大胆起用那些坚定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敢于坚持原则,动真碰硬、敢抓敢管的人,营造一种支持干事业的人的良好氛围。要正确对待群众推荐票,既引导群众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投好自己神圣的一票,又重视分析群众推荐票中的真实成分,真正做到既坚持群众公认,又不简单以票取人,通过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带动和促进党风、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反对好人主义,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有的同志敢抓敢管,却忽视了工作方法,得罪了一部分人,领导就认为他群众基础不好、领导工作方法欠缺、政治上不成熟等等。这样,一些同志原本想坚持的,也不坚持了,原本想反对的,也不反对了。要看到,一个干部只要工作,就要处理各种矛盾,就难免得罪人,但是只要代表的是绝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就应该坚持,而且最终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敢于带头动真碰硬,同时鼓励和支持下级坚持原则、讲真话、道实情、提意见,在党内大力营造敢说真话、愿说真话、争说真话的良好环境。只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旗帜鲜明,坚持原则,树立正确的导向,坚决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好人主义就会在党内失去市场。
第2篇: 圈子文化好人主义对照检查材料
“老好人”是指在工作生活中怕得罪人,不敢坚持原则,喜欢一团和气,赢得好人缘的人,既不敢得罪上级,又不愿责备下级,凡事得过且过,睁只眼闭只眼,工作没力度,办事没原则。是一种典型的无纪律、无原则的行为和表现,其实质是对别人、对自己、对工作的不负责任,是一种渎职行为。“老好人”现象在民主生活会和干部考察访谈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民主生活会中,“老好人们”不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喜欢走过场,擅长“暖场”,没有了“红脸、出汗”,达不到开会效果;在组织考察干部中,对组织大谈考察对象优点,对待缺点避而不谈,或者顾左右而言其他,难以得到客观的结论。笔者认为,努力克服“老好人”思想,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头脑清醒辨是非。远离“老好人”思想,党员干部要“耳清目明”。当下,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社会也处在转型期,各种矛盾高发多发,党员干部面对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量大面广,有些问题还很棘手,这就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加强学习,多补精神之钙,增强政治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党员干部也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多为地方、单位发展献计献策,对于他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该及时给予提醒和帮助。反之,面对领导、同事、朋友的缺点、错误,不是诚心诚意地提出来,而是很圆滑地搞“你好、我好、大家好”,能捂则捂,能盖则盖,明哲保身,只说好话,不得罪人,以求人际关系表面上的和谐。表面看似一团和气,其实对他人、对党组织都贻害无穷。
二是坚持原则敢担当。远离“老好人”思想,党员干部要有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担当负责的勇气。面对矛盾,要敢于走进矛盾、化解难题,而不是圆滑世故,奉行好人主义,怕得罪人,想方设法去推、去躲,去掩盖、去逃避,在原则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该抓的不抓实、该管的不管到位,甚至出了问题还包着、裹着、护着,怕丢“官帽子”,怕得罪同事,怕失去下属拥戴,对上唯唯诺诺、阿谀奉承,对下笑容可掬,不讲原则。这种以牺牲原则作为代价的假和谐实际上导致了是非标准模糊化、组织生活庸俗化,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害人害己。这样“老好人”办事无担当,工作无责任,不是当下提倡的好干部。老好人现象看似无害,实则严重败坏党的风气,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不敢得罪一小部分应该得罪的人,就会伤害绝大多数干部群众的现实感情和长远利益,挫伤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反之,真正敢于坚持原则、一身正气的好干部,即使一时一地得罪了少数人,最终也是会得到绝大多数甚至是被他批评过干部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三是脚踏实地有作为。远离“老好人”思想,党员干部要切忌工作作风漂浮。“凭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比贡献进位次”已经成为当下一种选干部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如今,全党上下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中央意图,对自身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检查、大扫除,让“老好人”作风失去市场。有为才能有位,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政绩不是嘴上说说,一团和气就产生的,而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干出来的,是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准备的;位子不是靠溜须拍马取得的,而是凭真本领、真成绩坐上去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其位谋其政,该出手时就出手,拒绝尸位素餐,多干求真务实谋发展、开拓创新添动力的“正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惠民生的“真事”,多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一件干到底,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敷衍了事,才是百姓拥护的好干部,领导眼中的好帮手,下级眼中的好榜样。
“老好人”干部在起初有一定的“市场”,群众基础良好,呼声很高,但是,随着认识的深入,便会发现,这种人多是碌碌无为的庸才,工作没能力、没思路、没方法、没力度,这也算中央提出不唯票取人的题中之义。久之,会带坏单位的风气,群众对这种不敢坚持原则的干部不满意,处事不公,给群众“官官相护”的错觉;领导对其也不满意,开展工作拖泥带水,开展工作不严肃,怕得罪人,不愿触及别人利益,打不开工作局面,导致工作一拖再拖。为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远离“老好人”思想,坚持原则性和组织纪律性,办事做到“对事不对人”,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第3篇: 圈子文化好人主义对照检查材料
何谓好人主义?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讲原则,不分是非”,凡事爱当“好好先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本是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的重要手段,然而现实中由于好人主义作怪,在一些单位和个人那里,批评往往难以很好开展,结果害人又害己。
不是吗?时下,一些同志揭露工作中的矛盾怕影响团结,指出同志缺点怕影响感情,自我揭短亮丑怕影响威信。于是,他们奉行不讲原则、不得罪人、一团和气的好人主义,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错误不吭声,遇到问题不提醒。好人主义会积压矛盾,养痈遗患,造成“末者难救”,实则是一种“害人主义”。
好人主义之所以是“害人主义”,是因为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背道而驰。发现问题和缺点不敢批评,对不良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易造成党纪国法的松懈,侵蚀党的肌体,败坏党的风气,使党组织的原则性、战斗性受损。同时,它也助长了人性的弱点,让人乐听好话而难见缺点,缺了拉拉袖子的提醒、真刀真枪的批评,缺点错误非但难以改正,甚至还可能愈加严重,这种对同志不负责任的态度害人不浅。
摆脱好人主义危害,最根本的是加强党性修养。党性强,就不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能对不良现象敢于挺身而出,较真碰硬;修养好,就能够保持想干事、干成事的强烈愿望和“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的胸怀气量,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最关键的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领导干部只有做到自我批评揭短亮丑、相互批评直截了当,不怕红脸,敢于出汗,才能触及思想、触及灵魂、解决问题;只有发扬党内民主,鼓励和支持下级讲真话、道实情、提意见,努力创造人人敢说真话、愿说真话、争说真话的环境,才能营造出从严从实抓问题、真刀真枪搞批评的浓厚氛围。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只有使那些讲真话、能干事的人得到重用,让那些不干事、浮于事的人没有位置,不让敢于坚持原则的人吃亏,也不让“老好人”占便宜,才能使好人主义彻底失去市场,使不良风气得以真正扭转。
下一篇:共同富裕论文结尾【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