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鸡毛信》观后感(集合15篇)
- 鸡毛信观后感 推荐度:
- 电影《鸡毛信》的观后感 推荐度:
- 鸡毛信读后感 推荐度:
- 圆明园观后感 推荐度:
- 风声观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鸡毛信》观后感(集合15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鸡毛信》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鸡毛信》观后感1
上个星期,我们全班看了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的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鸡毛信》,电影鸡毛信观后感。
这部电影讲述了在抗日时期,一个叫海娃的孩子凭着智慧和勇敢帮助解放军杀敌抗日的故事。海娃在一次鬼子进山的时候,他的父亲,村民兵队长交给了他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是要把一封紧急文书交给驻守在他村的张连长,信中传达了党组织的命令,要张连长趁鬼子不备时带领同志偷袭敌人的炮楼,让鬼子尝一尝失败的滋味。于是,小海娃便以羊群为掩护,赶着羊群去送信了。在途中,他碰到了日寇和伪军的盘查,聪明勇敢地躲过了追捕,可是,敌人看到他的羊又肥又壮并要求让他帮自己驯养羊群,让自己吃饱穿暖,于是,他被敌人捉去,为了保护那封紧急文书,小海娃急中生智地将它藏在了最老的公羊的尾巴底下。这时,日寇想要吃掉那只藏有“鸡毛信”的老公羊,可是,老公羊发起了脾气,使起了性子,最终使敌人没能吃成老公羊。当天夜晚,小海娃便从敌人的羊圈里逃了出去……
小海娃年纪虽小,却不畏强敌,凭着机智和勇敢完成了党组织交给他的任务,把“鸡毛信”成功的送到了目的地,观后感《电影鸡毛信观后感》。
小海娃智送“鸡毛信”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颂,许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们告别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但是小海娃的那种机智勇敢、面对敌人有条不紊,不畏困难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们在学习上也应该学习小海娃,学习他遇到难题不退却,遇到挫折不放弃,学习他勇于面对现实,永不言败的精神。
同时,我们还应该将小海娃身上的爱国精神发扬光大,从我做起,从小磨练自己,使中华民族每个人都成为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使每一个中国人都具有爱国心、中华魂!
《鸡毛信》观后感2
当我看完电影《鸡毛信》后,我的心情既愤怒又高兴,我非常痛恨日本侵略者霸占我们的国家,抢劫我们的财物,杀害我们的人民;对小英雄“海娃”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不畏生命,安全传递“鸡毛信”的壮举而感到十分的敬佩。影片主要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龙门村海娃的父亲是民兵队中队长,海娃则是儿童团的团长。有一次,父亲交给海娃一封关于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让海娃无论如何要送到八路军张连长的手里。海娃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敢地接受了任务。海娃非常清楚“鸡毛信”的重要性,如果“鸡毛信”落到敌人的手里,后果将不堪设想。在送信的路上遇到敌人时,他果断的决定把信绑在唯一一只黑白相间的老绵羊的尾巴下,“鸡毛信”安全了,海娃还是被敌人抓住了,但无论敌人怎样威胁、恐吓他,海娃都冷静的回答,没有让敌人得逞。海娃为了把信安全送到,手也被日本鬼子打伤了,他忍着伤痛,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消灭了可恶的日本侵略者,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以前,我看的大多都是动画片,像这样的爱国主义影片很少看,看后我真的很佩服海娃的机智勇敢、随机应变。我要向海娃学习,遇到困难沉着冷静,不害怕,不退缩,勇敢、坚强的想办法克服。我也有很多的问题不明白,比如“日本鬼子为什么要侵略我们国家?”,“那时的小朋友为什么不去上学?”爸爸都耐心的给我做了解答,并告诉我说:“国家贫穷落后,就会受欺负。”是啊,我们只有更加刻苦的学习,掌握好科学知识,将来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才能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和平安宁!
《鸡毛信》观后感3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抗日电影《鸡毛信》。电影的内容主要讲了:放羊娃、小八路海娃用自己的机智、勇敢战胜了日本鬼子,历经磨难最终将鸡毛信安全送到张连长手中,成了抗日小英雄。
电影中有一个情节让我非常佩服海娃的机智,海娃在送信的小路上遇到了敌人,望着手中的信,他急得直冒冷汗。情急之中,望着“咩咩”叫的小绵羊们,海娃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连忙从衣服上扯下一块布条把信绑在一头肥羊的大尾巴里,瞒过了鬼子。这个情节表现出海娃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的可贵品质。我们应该学习海娃这种处理事情的方法,在我们遇到困难或突发事情的时候,要冷静思考,用最短的时间想出最好的办法。电影中还有一个精彩的镜头深深的打动了我。日本鬼子用冷冰的枪口对着他强迫海娃带路到龙门村,海娃他并没有恐慌而是十分镇定地把敌人带进埋伏圈。 海娃在逃脱敌人的过程中被鬼子的枪打伤了手,海娃忍着疼痛,终于找到了张连长把信安全送到了。看到这个镜头时,我深深地被海娃这种勇敢、顽强、不怕牺牲地完成任务的精神所震撼。
看完整部电影,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那个年代 ,海娃他那么小,就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弱小的他在敌人面前毫不示弱,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他的身上有着一股顽强的毅力,内心里有着坚强的信念,最终完成了艰巨的任务。回头看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可是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想打就想打退堂鼓,和海娃比起我们真是无地自容呀。我决心向海娃学习,学习他遇事时的沉着、冷静,学习他的勇敢坚强,学习他在困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百折不挠。做一个新世纪的小海娃。
《鸡毛信》观后感4
今天,我在学校看了抗日战争《鸡毛信》影片,它讲的是12岁的海娃突破层层困难送一封鸡毛信的故事。他那意志坚强的精神,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
《鸡毛信》的主要内容是:小小年纪的小八路――海娃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一边放羊一边放哨。有一天,他爸爸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送一封鸡毛信。爸爸嘱咐他:“你可千万别弄丢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你要把它送到山王村指挥部,一定要亲自交给那里的张连长。”海娃坚定地说:“爸爸,你大可放心,我一定能顺利地完成任务!”于是他选了一条最安全的路,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正好是鬼子上山的路。这时候海娃马上想到鸡毛信:“呀!那可怎么办呀?”他心乱如麻,把信一会儿藏在石缝里,一会儿藏在裤袋里,最后,他灵机一动,撕下布条把鸡毛信捆在羊的尾巴下面,用力地赶着羊群勇往直前。心狠手辣的日本鬼子看见了,说:“小孩,你的小八路,嘶拉嘶拉地。”海娃心惊胆战地说:“什么小八路,我不懂,反正我是放羊的。”日本鬼子没办法,可是想到要吃烤羊肉,便伸手去抓羊了。这时海娃想:“如果正好被抓到藏了鸡毛信的那只羊可怎么办呀!”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海娃一吹哨,羊群马上转身,跟着主人拼命地逃命。但海娃无论怎么跑最后还是被日本鬼子抓到,被迫在一个乱七八糟的草房过夜。海娃又冷又饿,筋疲力尽,多想睡一会儿,可是他想:“过了今晚,可就没有机会再逃跑了。”于是,他趁鬼子睡熟的时候,蹑手蹑脚地逃了出去,但是没想到又被日本鬼子抓了回来。最后,当海娃把鸡毛信送到的时候,他再也坚持不住了,昏了过去。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深深地被海娃的机智、勇敢的精神感动,他不怕危险,英勇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我们现在应该学习海娃的精神,回顾以前的革命先烈的事迹,领会他们的精神,在未来的学习中,学习海娃的精神来激励自己,争做时代的好少年,未来的小主人。
《鸡毛信》观后感5
在我所看过的电影中,有的惊险,有的恐怖,有的欢快,有的悲伤······而我则在所有我看过的电影中最记忆犹新的是——《鸡毛信》这部电影。
《鸡毛信》讲的是: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因送鸡毛信而被鬼子抓住了,但是海娃却在被鬼子抓住之前把鸡毛信藏在了羊尾巴下面,到了半夜时海娃从鬼子的魔爪中逃了出去,并且拿了鸡毛信。可当第二天的时候,海娃却又被鬼子给抓住了,并且鬼子还让海娃带领他们攻进张连长的指挥部——龙门村,可是海娃却把它们带进了张连长的陷阱里,因而鬼子全军覆没,而在这部电影中最令我记忆有新的是两个人:日本鬼子和海娃。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觉得日本鬼子非常的凶残因为:当海娃第一次被抓时,日本鬼子竟把海娃疼爱的小羊羔们一刀一刀的杀死,而他们则却高兴地吃了一顿全羊宴。试问:这时他们和曾把别人放在眼里,杀了海娃的小羊羔却一点也不怀愧疚之心,反而却觉得这是海娃理所当然的。可他们则是曾想过:海娃当时会有多么的心痛多么的伤心啊!我还觉得日本鬼子非常的掉以轻心因为:因为当日本鬼子傍晚睡去时,海娃偷偷溜走他们却毫不知情,而且当海娃进羊圈时,看守羊圈的人却未曾注意,因而让海娃又拿到了鸡毛信。
而海娃在我的印象中却是一个非常冷静,临危不惧的人。因为:因为当海娃准备将鸡毛信送去指挥部时,遇到了日本鬼子,虽然他怕了几秒钟,但他却很快地收好了情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鸡毛信藏在了羊尾巴下面因而没被发现鸡毛信。而要是让我去送鸡毛信的话,假如碰见了日本鬼子,肯定早就吓得扔掉鸡毛信和羊逃跑了可海娃他却坚守了本分,没有临阵脱逃。而且我还觉得海娃非常有责任感因为:海娃当面临了日本鬼子的强行压制后,并没有扔掉鸡毛信而自己逃掉反而冒着生命危险把信送了过去,但假如是我的话十条命我都不敢去送!
啊!看了这部电影不仅让我知道了日本鬼子的贪生怕死,还让我知道了中国游击队的镇定自若和临危不惧!
《鸡毛信》观后感6
我今天看了一部抗战电影——《鸡毛信》。它讲述了一个放羊的孩子海娃为身为游击队队长的父亲送信的故事。
当时的日本人心狠手辣,而龙门村只是惨遭毒手。日本鬼子烧房子、杀人、抢粮食……可怜那些老百姓没吃没住。不过,他们都很团结,共同对抗着小鬼子,为我们谱写了一首团结之歌。
在一次放羊途中,海娃遇到了他的爸爸。他爸爸交给他一个任务:要把一封信送到山王村指挥部,亲自交给那里的张连长。海娃坚定地说:“爸爸,我一定完成任务。”然后,他便找了条最安全的路走,可走到半途 竟 发现了鬼子。他一下慌了,将信放石头缝里,觉得不妥,放口袋里,更不合适。他正心乱如麻时,羊便出现在海娃眼中。最后,他灵机一动,将信用布条捆在羊的尾巴下面,赶着羊前进。日本鬼子见了海娃,说:“小孩,你的小八路,死啦死啦地。”而海娃却临危不乱,一直强调我只是个放羊的。日本鬼子没办法,却想吃羊,于是迫不及待伸手抓羊。这时,海娃想:如果被日本鬼子发现信怎么办呀。突然,海娃一吹哨,羊群马上转身,拼命逃跑,海娃也趁机逃跑,但还是被日本鬼子抓回。
无奈,海娃只能在乱七八糟的草房过夜。他又冷又饿,不过,他想:过了今晚恐怕没机会逃了。于是,他趁鬼子熟睡时,想逃跑,但又被抓了回去。最后,当海娃将鸡毛信送到,他再也坚持不住了,昏了过去。
海娃用自己机智的头脑回答了鬼子的问题。当他遇到危险时,总是临危不乱;当他被抓时,总是有勇有谋,对抗着敌人,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鬼子。
在最后,海娃将信交给张连长时,他亲手将信给交出去,嘴里忍痛说道:“张连长……信……”在这儿,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海娃的坚强、善良、无私,无一不震撼着我。我们现在的学生正缺乏这些。
我们应该向他好好学习,他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小英雄。
《鸡毛信》这一部电影,给我带来了很多感想,值得我去向小英雄学习,也让我觉得我们面对困难不应怨天尤人,应该勇敢地反思自己,面对现实。
《鸡毛信》观后感7
这是描述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它发生在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里,在那时候,有着千百个这样的故事,这是其中的一个。
这个孩子是个放羊娃,十二岁了,就在这后山沟龙门村里长大的。他的名字叫海娃,海娃放了四年羊了。他是龙门村民兵中队长老赵的儿子,海娃自我呢是儿童团团长。天天拿着红樱枪在这前山上,一边放羊一边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的敌人的距离。那边山底下,远远地、黑乎乎的冲在前边的就是日本鬼子的炮楼,这个炮楼,常常派驻很多鬼子兵到山里祸害老百姓。炮楼里头住着一个鬼子队长,名字叫猫眼。
这时候,中队长告诉大家一件事:炮楼里空了,就剩下猫眼跟两三个鬼子和十来个伪军看家了。队伍要去打,一进去就接应,递出个鸡图来,上头画着从哪打进去的路线。
中队长给海娃一封鸡毛信,让他送给张连长。路上遇见了进山扫荡的鬼子,他把鸡毛信藏在了羊的尾巴下头,海娃和羊被鬼子捉走了。鬼子进了一个村子去搜粮食,可是,没有找到一点粮食。晚上,鬼子捉了几只羊,把羊都吃了。海娃在天亮之前逃走了,他带着鸡毛信,走了很远的路才发现鸡毛信丢了,他按原路回到,找到了信,却又被鬼子捉回去了。鬼子让海娃带着他们去龙门村,海娃却带着鬼子到了石公山,海娃甩开了鬼子逃走了,海娃找到了张连长,把鸡毛信交给了他,自我却受了伤。张连长带着一个排去攻打炮楼,把炮楼打下来了,并且把猫眼捉住了。之后,海娃就继续放哨。
海娃是个聪明、机智、勇敢的人。他用他的机智、聪明和勇敢打败了敌人,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向海娃一样勇敢地应对。
《鸡毛信》观后感8
看了《鸡毛信》这部电影。我觉得我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使我受益非浅。
你看羊群中,那一个小小的身影,那一个坚定的眼神,那一个紧皱的眉头…….
那就是海娃—一个放羊娃,他每天利用放羊时候站岗放哨,监视山下的日本鬼子,如果鬼子来扫荡,他就推倒旁边的“消息树”,通知村里的人赶快转移。一天,海娃的爸爸交给他一项艰巨的任务,让他把一封非常紧急的“鸡毛信”交给八路军的张连长。海娃在送信途中,不巧被日本鬼子发现了,海娃巧妙地将“鸡毛信”藏在一只老羊的大尾巴下面,并与鬼子巧妙周旋,主动寻找机会。最终将信送到张连长手里,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张连长又派兵袭击了日本鬼子的炮楼,活捉了“猫眼司令。”
看完了电影,影片中小海娃既勇敢又粗心、既真实又可爱,他那爱憎分明、坚贞不屈、机智勇敢令我记忆犹新。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镇定,机智,百折不挠,更让我感动。
在哪个年代,他那么小,就胸怀大志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敌人面前毫不示弱,再困难面前从不低头。在回头看看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愁吃不愁穿,可是却是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想打退堂鼓……我已下决心学习海娃,学习他那种再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学习他的机智勇敢;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勇敢的面对困难,爱国家,爱学校,爱集体。
通过这部影片我不但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同时我也感到我们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眼前的条件,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掌握好科学知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鸡毛信》观后感9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 ,名字叫《鸡毛信》,这部电影非常好看。
抗日战争片里得小英雄很多,小英雄的电影也是多的看不完。可我最喜欢的还是《鸡毛信》。
《鸡毛信》主要讲了:海娃是一个儿童团团长。有一天,爸爸叫他把一封粘着三根鸡毛的信送到三王村,在第二天天黑之前一定要送到,千万不要落到鬼子手里。海娃一听便赶着羊向三王村急急地跑去。
这时海娃远远的看见有一队鬼子向这里走来,海娃心想:把鸡毛信藏在哪里?扔了肯定不行,埋起来万一找不到怎么办?这时他看见头羊那又大又粗的尾巴,心里有了一计,他把信绑在羊尾巴底下,这样一来什么也看不见了。这时鬼子来到了跟前,一个鬼子搜遍了他的全身只搜到了一个大地瓜,鬼子便让他带路去三王村。眼下一条小路,一条羊道,他便赶着头羊在羊道上飞奔,羊道太难走了,鬼子便让他走的慢点,可海娃不听还是飞快地奔跑,把鬼子拉在岩石之后,眼看就要进三王村的包围圈了,他便高声呼叫:"快打鬼子,鬼子来了!"不一会,八路军都到齐了,鬼子知道上当了,开出一排排子弹。不好,一颗子弹打到了海娃的腿上,他昏倒了。一个八路军把海娃救起,海娃嘴里不停地说:"羊尾巴下面有鸡毛信,鸡毛信在羊尾巴下面……"说完了便昏过去了。后来,八路军根据鸡毛信上的内容,打倒了鬼子。
我最喜欢海娃,因为他勇敢,机智,镇定。可不像我,已有困难就慌了,因此吃了不少亏。
我们一定要学好本领,为我们新社会增添一份力量,让我们祖国更加美好辉煌。
《鸡毛信》观后感10
我最爱看的革命电影是《鸡毛信》。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海娃的男孩,他是儿童团的团长,他的爸爸是一位民兵。
这不黑白色的老电影讲了一个赞颂海娃机智、坚强、勇敢的故事。
有一天,海娃的父亲交给海娃一封鸡毛信,让他把信送给张连长,并嘱咐海娃细心点。海娃带着这封鸡毛信,赶着羊群出发了。海娃走了一会,觉得有点不对劲儿,回头一看,鬼子正往这边赶呢!海娃急了,怎样办鸡毛信藏哪呢千万不能让鬼子得到。海娃抓耳挠腮,急得都快哭了,眼看鬼子快到了,这时羊“咩”地叫了一声。嗨!有了,海娃灵机一动,把信藏到了头羊的大尾巴下。鬼子过来了对海娃说:“小孩,你是小八路吗”海娃说:“我是龙门村的放羊孩,不是小八路。”鬼子上下打量了海娃,威胁道:“小孩,对皇军撒谎,是要死啦死啦的。”海娃不动声色,鬼子信了。鬼子不知路,让海娃给他们带路。
天渐渐黑了,鬼子们也饿了,他们强行杀了海娃心爱的小羊,用火烤着吃,海娃悲痛极了,他用力地保护头羊,更增添了对鬼子的仇恨,同时也坚定了必须要逃出去送信的决心。鬼子饱了,也睡了。海娃怎样也睡不着,一心想着怎样逃出去......海娃也困了,睡着了。他做了个梦,梦中父亲对他说:“海娃,你不能睡,鸡毛信还没有交给张连长哪.....”海娃惊醒了,他悄悄地带着鸡毛信逃走了。在路上他走得太急了,信掉了他也不明白。天快亮了,海娃一摸口袋,坏事了,信不见了。他只好回头去找。他找回了那封鸡毛信,同时又一次让鬼子抓住了带路,听说是攻打龙门村,海娃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自我带着羊群逃进了石公山。海娃的左臂受伤了,八路军把鬼子消灭了,海娃把这封鸡毛信送到了张连长手里。
电影看完了,海娃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因为他机智、坚强、勇敢、爱憎分明。所以我爱看《鸡毛信》这部老电影。期望你也能看看。
《鸡毛信》观后感11
今天,我观看了《鸡毛信》这部影片,影片中一个叫海娃的男孩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他的机制勇敢、沉着冷静,坚决反抗日本军队、爱国的情感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永不屈服的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故事的大致内容是:一个叫海娃的小八路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一边放羊一边放哨。有一天,他爸爸交给他一个重要的任务,送一封鸡毛信到三王树指挥部,并且要亲自交到张连长手中,海娃高兴地接受了这一任务,于是选了一条最安全的路,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条路正好是鬼子上山的路,怎么办,把信藏在哪里好呢。他把信一下子藏在石缝里,一下子又藏在裤子里,最后他还是把信捆在羊的尾巴下面,然后用力地赶着羊群勇往直前,心狠手辣的日本鬼子见到了海娃,说:“小孩,你是干什么的,是不是小八路”。海娃装出很害怕的样子地说:“我不是什么小八路,我是一个放羊的娃娃”。这时鬼子就去抓羊,就在这关键的时刻,海娃一吹哨,羊群跟着主人拼命地逃命,最后海娃还是被日本鬼子抓到,关到一个草房过夜,最后他趁鬼子睡熟的时候逃了出去,经过重重困难,终于将信送到了张连长手中。张连长他们根据鸡毛信的内容,终于将日本鬼子一网打尽。
看了这部影片后,海娃那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想想以前爸爸叫我多写生字,多读书的时候,我总是怕多写几个字、多读几篇文章,经常随便糊弄,有时还偷懒,使我感到很惭愧,于是我悄悄地在心里暗下决心:以后要多写字,多读书,认真听课,多学知识,将来作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还有海娃他的那种机制勇敢、沉着冷静的精神也很值得我学习,以后在遇到困难、坏人时不要慌张,要冷静思考,这样才能打败坏人,度过危险。
《鸡毛信》观后感12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海娃(一个小男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把鸡毛信安全送到八路军王连长的手中。一路上海娃历经各种磨难,与鬼子们斗智斗勇。当把信交给王连长时海娃以累的不省人事,但依然不忘记爸爸交给自己的任务……一幅幅画面不禁让我们对祖国母亲身上所受的伤而感到难过,对海娃的勇敢机智感到佩服;对敌人如强盗般的掠夺,如魔鬼般的残暴所痛恨!
现在我们享受的是美好生活,吃的,穿的,用的……取之不尽。在我们的眼里浪费一滴水,没关系!一滴水连条鱼都喝不饱,浪费就浪费呗;浪费一张纸,没关系!反正几毛钱一张算得了什么呀;浪费一粒米,没关系!管他什么农民伯伯的汗水,不想吃就不吃有什么大不了呀!但是,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海娃那个年代他们过得又是什么日子呀?他们能浪费水吗?能浪费纸吗?能浪费米吗?什么都不能!而且他们还要防御敌人,也许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还没等吃上一口,就被敌人掠夺走了!这又是怎样的苦日子呀!对于他们来说我们现在过得这美好生活简直就是一种奢侈,连想都不敢想!可是我们的好日子却是用革命先辈们的心血换回来的',是他们的身体搭成“梯”引领我们走入一个繁荣昌盛,美好和平的新中国!想到这儿,我们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浪费,哪怕是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
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好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我相信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无数个“海娃”,努力让祖国的未来变得更加灿烂辉煌!
《鸡毛信》观后感13
当我看了《鸡毛信》这部电影以后,对电影的主人翁海娃十分敬佩,他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敌人,对那些日本鬼子,他更是恨得咬牙切齿。因为他们在中国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特别是那位司令,更是凶恶,所以人人都称他为“猫眼司令”。
海娃是一位小八路军。有一天八路军想出了一种攻破故人炮楼的计划,要将一封鸡毛信送到张连长手中。于是,就让海娃担起了这个重任。海娃接到命令便赶着羊上路了。当我看到海娃在路上遇上鬼子的军队时,我真为他捏了把汗,这可怎么办呢?要是被他们发现,八路军就攻不下炮楼,这可关系着许多八路军的性命啊!海娃灵机一动,对了,将信藏在羊尾巴下,不就万无一失了吗?见到敌人的军队,他一点也不慌张,将敌人引入了八路军的地雷阵,鬼子被地雷炸得鬼哭狼嚎,接着子弹像雨点一样打了过来,英勇善战的八路军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而海娃呢?他正在向山上奔跑呢!敌人十分气愤,向海娃开了一枪,子弹打在了海娃的手上,鲜血顺着他的手流了下来……当我看到这里,真恨不得钻进屏幕里,把那些坏蛋揍死。海娃真不愧是我们的小英雄。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艰难地向山上爬去。终于,有一位八路军叔叔发现了海娃。海娃将信交给了张连长,经过战士们的激烈奋战,敌人的炮楼终于被打垮了。
海娃是一位小英雄。他不怕困难、机智勇敢,在敌人面前没有一丝畏惧,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看了这部电影,我十分惭愧。我学习上只要有困难,就会退缩。记得去年,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每星期布置写三篇日记,我一听,顿时皱起了眉头,撅起了小嘴,还嘟囔着:“写写写,真烦人!”玩的时间又减少了,还要动脑筋。写到这,我真是惭愧,海娃连死都不怕,我不是太没有出息了吗?我暗暗下决心,下次遇到困难决不退缩,勇于向困难挑战。让老师看看,我也是一条“好汉”。
《鸡毛信》观后感14
一个叫海娃的小八路在抗日战争时期,放哨一边放羊。有一天他爸爸交给他一个重要的任务:送一封鸡毛信到三王树指挥部,并且要亲自交到张连长手中。海娃高兴的接受了这个任务。
于是,海娃便选了一条最安全的路,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条路正好是鬼子上山的路。怎么办?海娃把信藏在石缝里,一下子又藏在裤子里,最后他还是把信捆在羊的尾巴下面,然后用力的赶着羊群勇往直前。心狠手辣的日本鬼子见到了海娃说:“小孩你是干什么的是不是小八路?”海娃装出很害怕的样子说:“我不是什么小八路我只是一个放羊的娃。”这时日本鬼子向他身后看去,果然看到了一群肥羊。这是鬼子就是抓羊,眼看就要抓到被海娃藏了信的那只羊,就在这关键的时候,海娃使劲一吹哨,羊群听见了熟悉的哨声,就拼命的跟着主人一起逃跑。
可是最后海娃还是被日本鬼子抓住了,被迫在一个乱七八糟的草堆过夜。海娃又累又饿,筋疲力尽,他非常想多睡一会儿,可是他转念一想:过了今晚可就没有机会再逃跑了。于是,他趁鬼子熟睡的时候,蹑手蹑脚的跑了出去,但是没想到又被鬼子抓回来了。
经过了重重困难,海娃终于把信送到了张连长手里,张连长接到信后,根据鸡毛信中的情报,炸毁了敌人的“巢穴”, 并活捉了司令。
小英雄海娃的机智、勇敢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一定要向小英雄海娃学习,做一个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好孩子。
而且,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那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作为新世纪的我们,要为祖国的繁荣努力学习,以先辈留下来的事迹为榜样,将我们学到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回报给社会,使袓国更加富强。
《鸡毛信》观后感15
我们学校组织了观看抗日爱国主义影片活动。在这次观影活动中我对《鸡毛信》这部电影印象最深。
《鸡毛信》这部电影的主角是海娃,海娃是一个放羊娃,每天都站在山顶上放哨。一天,海娃的爸爸叫海娃去送一封很重要的信——鸡毛信(信封上粘了一根鸡毛,代表是一封很重要很重要的信),爸爸还叮嘱他:“海娃,你一定要保管好啊,一定要亲自把信送到张连长手里,知道没?”海娃胸有成竹地说:“爸爸,您就放心吧!”于是,海娃就出发了,刚走没多远,不料,对面的消息树倒了。海娃心想:不好,鬼子进山了。海娃猛地想起鸡毛信,他一会儿把鸡毛信放在裤袋里,一会儿把鸡毛信放在石缝里,可怎么也不放心。眼看鬼子就要走近了,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绑在了一只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鸡毛信被大尾巴严严实实地盖住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几个鬼子要抢羊吃,一个鬼子把带有鸡毛信的羊抓了起来。海娃不紧不慢地说:“老羊有什么好吃的,小羊的肉才嫩,吃起来才香呢。”于是那个鬼子就放过了老羊,去抓了些小羊吃。
晚上,鬼子怕海娃走了吃不到羊肉,就要海娃和他们一起睡觉。海娃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明天鬼子还要杀羊吃,鸡毛信可怎么办呢?不行,得想法子逃出去!”半夜里,趁着鬼子都睡着了,海娃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的出了屋子,到了羊圈,拿起鸡毛信,飞快的向外跑去。他来到了山王村,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张连长根据鸡毛信里重要的情报,带着队伍去攻打日本鬼子的炮楼,消灭了里边的鬼子,取得了很大胜利。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深深地被海娃的机智、勇敢的精神感动,他不怕危险,英勇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定要倍加珍惜。我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上一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下一篇:师德师风个人学习计划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