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催人泪下的情感文章范文三篇
每个年轻人最主要的是要记住,不要用粗野的情感,如喊叫、暴躁、凶狠来填补思想上的空虚。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催人泪下的情感文章的文章3篇 ,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第一篇: 催人泪下的情感文章
不论男性还是女性,每个人都有一个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它伴随着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也随着每个人的成长而深化。我读心理学,就是想更好地了解人、了解自己。我觉得人如果能把自己搞明白是件很有意思很好玩儿的事。作为女性,更要了解自己,发现自己。通常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都是说要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而我认为,女性不光要了解自己的缺点,更要了解自己的优点、自己的特点,这才真的“珍贵”。
我做过医生,对女性的生理比较了解。男女生理上最大的不同是生殖系统的不同,但这种不同并不从根本上决定性别的优劣、强弱。我觉得男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社会性别上。我在西藏当兵的时候,我们司令员曾特别惋惜地对我说:“你要是个男的就好了。”我问为什么,他说:“你挺能干的,我想提你当参谋,以后还可以当参谋长。可惜你是个女的,这就没有一点儿办法了。”这是我长大成人后第一次鲜明地意识到男女性别上的不平等。现实中,女性在权利、义务、文化、尊严等方面与男性是有很大差距的,女性在社会上的声音总是很微弱,这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息息相关的。古时候人们要打仗,丈二的长矛女的就是拎不动。而现在,坐在电脑前,男女都一样,而且女的输入得可能还更快。人类的科技进步,为推动男女平等提供了基础,男女因为生理原因导致的不平等是可以渐渐被淡化的。
我发现我们女性和男性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文化上的原因造成的。比如,严父慈母大家都觉得很正常,但如果一个家里是严母慈父,大家会觉得有点儿例外。其实慈、慈悲,是男女共有的品性,不是女人的专利。我曾看过一位作家写的文章,说更年期本是人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人们说起时会认为它包含一种贬义。这里头就有非常多的文化因素。在大学听我作报告的女学生特别多,从她们的眼神中我知道她们在思考,可到自由提问的时候,通常第一个站起来的总是男生。从我们的文化上讲,一个女孩子总要先看看别人讲什么,这么站起来会不会冒失啊,又担心自己的问题会不会太幼稚啦,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在压迫着她。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女性的“自动放弃”。人是生而平等的啊!平等不是等出来的,是自己做出来的。这种“文化上的压迫”存于心间,即使平等已经到来了,女性自己心里还觉得不平等,那么这种平等就不能真正地到来。
女性要学会思考,真正成熟起来。女性心理成熟和自身的阅历在一定程度上相关,而这种阅历只是一种成熟的土壤,成熟则需要智慧。比如一个女人经历了失败的婚姻,上一次她找了一个比自己强的失败了,这次就去找一个差的,最后她可能结了四次婚,还是失败了。阅历没有上升成为智慧,没有思考,失败可能还会重复,而并不能使她真正地成熟。我常常看到鸟儿一根一根地叼来树枝,千辛万苦也要给自己搭一个窝,我想,它们也是需要一个家,需要一种安全感的。人也一样,只是女性在体力上没法跟男性比,所以才对安全感要求更高。她们更需要男性的责任感,更需要关怀和呵护,这种需要是正当的。外在的柔软并不意味着女性就是弱者。在面对困境和生命挑战时,男女采取的方式可能不同,但克服困难的本质是一样的。女性凭借自己内在的力量能够赋予自身生命的意义、人格的尊严。她们在挑战自我的程度上,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上,是和男性相同的。
女性对自身的了解和认识,包括她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认识。女性到底是为谁活着?很多女人视孩子和丈夫超过自己的生命,以他们为自己生存的意义而忽略了自己。丈夫、孩子无疑是值得女人为之付出的,但并不是女人的自身或全部。我们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生命属于女人自己,女人应该是她自己,应该为自己活着。不少女人在失去丈夫时觉得自己没法活下去了,在孩子不在身边后突然觉得生活空空荡荡没了着落。漫长的岁月里她们总是在等,等孩子的长大,等丈夫的闲暇,当这些都等到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衰老,已经远离了自己原本想干的事。每个人应该对自己负责,女性如果把自己生存的意义完全寄寓于对方,寄寓于别人对自己负责,这对男人也是不公平的。
女人因为柔软,所以更需要智慧。情感充沛是女人天性的特点,但不应该是女人的弱点。情感是好东西,女人怎么能没有情感呢?只是女人在付出情感时需要判断对方的真假,付出情感后还要保持与男人发展的同步。当然,这种同步不一定是事业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同步,精神上的成熟。女人在工作、家庭中的角色本身也是在发展变化中的。一劳永逸是不行的,坐等十年智慧也是等不来的。智慧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女人自身的修炼,内在的积累。智慧的女人给人的感觉会是宁静的、平和的。
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有一个很会自己拿主意的儿子),我不预期她将来干什么,我会让她自己去经历成长,我希望她去读更多的书,希望她在智慧上比我更胜一筹。我相信读书会开启女性自身的智慧。相比之下,我觉得“春蕾计划”更是难能可贵的。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对女性是非常重要的。
从女性的特点来说,女性敏感细腻,更容易感受幸福。幸福对每个人的定义是不确定的。我在感到自己有力量的时候,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这种“有力量”不是指别的,而是我能感知美好的东西,我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生活。
由从医到写作,是因为写作让我觉得愉快,让我了解人,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我没有理由去做让自己不愉快的事。生命有不可预见性,生活多么新奇,能让我不断地要向前走,不断地进步,我感到很高兴。我想,所有的女性都一样,如果能真正地了解自己,能有智慧,做自己能做好的事,那么,幸福就在不远处。
第二篇: 催人泪下的情感文章
音箱里传来我喜欢的的那首绵绵老歌《缠绵》,心头有阵阵暖暖的感动。今晚挑选了一件很正式的西装,只是为了出去散步,虽然不是很适合,可是我愿意满足自我今晚跳跃的心,精心的为自我打扮一下!不刻意的拢了一头长发,心境热烈渴望,也不管外面是多么热多么冷了,只想带着这颗怦动简便的心在小路上走走,看看。
外面的树随风摇曳,风好大。一个人走着,走过一切的事非迷茫,为什么走呢?我明白偶尔的散步或许是为了寻找山水的有情,明月的无价,万物的灵动。晚风吹拂树叶发出沙沙之声,尤如我心底喜欢的首首旋律,释放着渴望的期盼,久久在心头回荡。
脚步悠闲的挪动着,偶你会抚弄一下身边的树,手中的叶,幽香的花,感受它们也是一支歌,也仿佛那是一声低吟,还曾隐约感到那是一缕莲的清香在风中飘过并弥漫。当天空泛起最终一抹微蓝且飘着一朵两朵如棉絮般的白云时,我总是情不自禁的抬头眺望,因为那里有我最纯净的心的土地,最美丽永恒的愿望。朋友,是愿望而不是梦想!
我总是在这样的夜晚给自已找一片最安静的角落,或是对天仰望思考,或是独自沿花园小径漫步,抑或是拿本书随便的读一读,有时却也认真深情的在心底里默默的朗诵。
这是一个色彩纷呈的时代,这样提高现代的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又给自已带来了什么?或是又带走了什么?我不曾找到答案!我找不到答案,可是我固守在黑与白之间,也可能是为了寻找生命之根吧!我常常怀着这样的心境走过人生的一程又一程,在笔的陪伴下,在心灵的呼唤中,在文字的流淌里,我无语,笔无声,人和笔墨之间终究是意味深长的事,所以很多年以来我一向都在心灵的小径上独自跋山涉水,想背弃生命中的一些什么!只想携带自已不被世俗束缚的心去做些力所能及的。常常是拿着被人可笑的竹篮去打水,怪不得家里人都笑我说是个傻子!然而我却执着于这样的人生,我想奇迹的人生能够逾越生命的死亡吧?就像是霍金不也是一种奇迹的人生吗?可是这样也不能失去什么,还是一样的有所往,有所返,有所离,有所聚,有所求,有所予,一路热情激荡的向前赶着。
放眼望去再想时突然看见了不远处有两只蝴蝶飞舞着,它们纤小轻盈的飞舞在半空中,那么灵性那么纤细那么美,我不禁追问,你又是谁的化身?
庄周梦蝶,醒后弄不清自我是蝴蝶的化身,还是蝴蝶是自我的化身。同是人,有些思想是不一样的,我一向认为环境与外界条件与形体不是很重要的,(并不是不重要,是不是异常重要)。重要的是思想能像蝴蝶一样自由的飞舞,不为形所役。也许这对大多数的人是很难的,我也不例外,所以辛弃疾说“怎得身似庄周,梦中蝴蝶。”花底人间事。我也突然有所感悟,现实的缺口不是用来灭绝人性的,不是用来嘲笑和等待的,它给人们机会和勇气,看看人们到底能攀登多高?行走多远?坚持多久?
这样的路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吧?所以人生应当有所择有所不择,有所知有所不知,有所求有所不求,有所为有所不为?
今夜依旧有风有月有我,有一片平静如水的心空,在花香蝶舞中传播,在清淡绿意中绽放。没有梦想,仅有愿望,愿望是旋飞的蝴蝶吗?飞得那么高远。
我明白自我永远是自我的港湾自我心的归途自我的岸,哪里也不是我的归宿,仅有天空中留给我的两个位置,其中还要等待爱的决定!浅浅又深深,我看到了一个灵魂的淡泊。回到家中我迫不急待的打开生命这本厚得似乎没有尾页的日记,笔墨未干,已经夹着风情而来的心如水奔流!似水流年中,悄悄的藏起一点蝴蝶吻过的花水,细心的浇灌在呆板的心灵中。久了,淡淡的成为浓浓的,渐渐的浸成一段情缘醉成了万种风情,独自美丽的为人生守候,傲放。我已不会再想时间会不会为我停留,会不会为爱停留,坐在我的房间,四周一片静寂,而我的心在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思绪里谈起的仍是那一句:几多人生几许思绪,倾任时光诉流年-----风起风逝,沙飘沙沉,花开花谢,潮涨潮落,在轮回的情缘四季中谁会为我守着最深情的原点?让我的心在蝶舞中轻盈飞翔,收获人生的最终愿望。
第三篇: 催人泪下的情感文章
生活是一个无法破译的谜,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谜;生活是一部无字的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法;生活是一道无解的题,无论怎么演算都是徒劳。
生活是一种经历,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悟性,是一种心境。
我不曾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洗劫,对生活有些一知半解。往事回首,有过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也有过失败的悔恨和自责,曾有欢声笑语伴随耳旁,也曾有寂寞孤独与我相伴。
生活的片断犹如点点风帆,随波逐流,顷刻间,即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片生命的大海和天边合而为一。我站在生命的海边玩耍,总觉得自己太平凡,太渺小。烦闷的我躲了起来,生活从此平淡,与世无争。但这静得像沉睡的夜一般的生活,有着更多的孤独与苦闷。于是,我再次返回轰轰烈烈的大海,重新扬帆出发。我突然明白——生活无法逃避,只有面对。
当夕阳渐渐在视线中下滑,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的时候,我喜欢喊上邻居家的孩子(与我同龄)一起出去走走。一次,我们看夕阳西下时,空中正好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地飞过,她说:“你我都是‘空中鸟’,天空好比生活的大笼子”。我颇有所悟,“无论我们怎么飞,都飞不出生活的大笼子”。
慢慢地,我开始注意生活的点点滴滴。品尝过生活的苦与乐之后,我发觉生活的确很苦,但苦中有乐却是以前所不曾发现过的。生活本应该是美好的,要学会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我赞叹过旭日的辉煌,也惊异过落日的灿烂;我感慨过星空的浩瀚壮观,也赞美过大海的博大深沉。可我面对乌云密布或大雨滂沱的天气,也许就会不自觉地皱眉头。其实换一换心情,我就可以感受到雷雨来临前每一丝气氛的变化,也可以看到中国水墨画在乌云上的体现;还可以奔进大雨中,切身体会大雨的气势,也可以静下心来聆听雨点敲击玻璃的声音,是跳跃的,是美好的,也是动听的。
生活本来就有两面:有愁云必定就有晴空;烦恼的背后也许就是美丽。
有人认为生活并不都是真实的,追求真实会让人无法生存。所以人们常常要在无可奈何之中,臆造出一种使自己满足的假象。在痛苦时浮现出的笑容,烦恼时体现出的轻松,那都是人们慰籍他人或自己的假象。
也许人认为生活来不得半点虚假,制造假象的人,都是在逃避现实。
两种说法好像都对,又好像都不对。
生活,真的很难解释清楚。它永远是个无法破译的谜。青年人喜欢随心所欲的生活,所以总是打破常规;老年人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所以总有看不惯的事情;男人感受生活的轮廓,所以总是粗枝大叶;女人感受生活的细节,所以总是细致入微。有人因无所事事,而让生活变得烦恼;有人因无所用心,而让生活变得毫无意义;有人因无动于衷,而让生活变得麻木;有人因无所适从,而让生活变得无可奈何……一万个人便有一万种生活。因为“生活的真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对生活的感悟也都是不同的。以你特有的方式,去经历生活,去感受生活,去感悟生活,去品味生活,让生活好好地进行下去吧!
热爱生命必然热爱生活,热爱生活才是热爱生命。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