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党的十九大感悟4篇

2022-11-10人围观
简介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由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并主持。这是一次催人奋进的大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我们从报告中看出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接力棒,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的十九大感悟的文章4篇 ,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第一篇: 党的十九大感悟

  牢记使命:做最讲党性的带头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大会的主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我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作为党校班子成员、干部教师的带头人,我们务必牢记总书记嘱托,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在坚定政治定力、增强品行感染力、提升素质说服力等方面狠下功夫。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做最讲党性党校带头人,我认为应当从四个方面加以努力,练就胜任工作的“四把刷子”:

  要有坚定的“脚跟子”。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在党爱党,在党言党,牢记身份,站稳脚跟,做坚定虔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坚定信仰,明确党员身份,明确讲党性的目标,明确职责所在;立足岗位,不断提高本职工作的业务潜力,做好党的思想的传播者、党课授业的解惑者、党的理论的宣传者。

  要有充实的“脑瓜子”。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学习进取,扎实理论功底,创新方式方法,使党校教学始终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区情,用心传道授业,认真讲好党的发展故事,推动科学理论走进基层党员中去,解决好基层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问题。

  要有会讲的“嘴巴子”。党校教师要锤炼讲课风格,苦练授课技巧,追求用“铁一般的逻辑、诗一样语言”来尽情展现理论教学的价值与魅力,力争重点鲜明、故事生动、声情并茂,让听课的党员持续思想活力,让基层群众得到智慧启发,让广大干部滋养出浩然正气,真正能够指导党员干部群众将听课的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

  要有过硬的“笔杆子”。“笔杆子、嘴巴子,工作就靠这两下子”。作为党校干部教师,应有强烈的职责意识和担当精神,始终持续讲不好课、出不来成果就吃不好睡不着的执着品格,始终持续“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工作干劲,不仅仅要讲好课,也要写好理论文章,带给高质量的咨政报告,透过理论成果提高党校教学的“思想含量”,提升党校理论殿堂的学术影响力和思想引领力。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感悟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开创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次历史性会议。党的十九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指明了中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进方向,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凝聚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学习十九大精神,秉持共产党人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字深入广大人民心中,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殷切期望。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以党史强党性,通过学习共产党员先辈们的“初心不改”的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始终坚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奋斗目标。

  弄通十九大精神,坚定“一以贯之”的决心。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坚持习近平总书记三个“一以贯之”,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一以贯之”的决心,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导,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

  领悟十九大精神,牢固民族复兴的信心。深入领会十九大精神实质与内涵,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增强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作为,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坚定不移地牢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信心。

第二篇: 党的十九大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记发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伟大号召,为全党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胜利前进,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不忘初心,是中华文化思想的代表,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找准坐标,调适心态,在续写新篇章、共圆中国梦的赶考中增强前进的勇气和动力,清醒清爽清白地走好人生每一步,努力向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具体来讲,要切实做到“三个把握、三个懂得”。

  把握方向,少走弯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党员干部只有在为官从政道路上不走岔、不跑偏,才能踏实前行、少走弯路。坚守信仰,在思想上把好方向。信仰能让人找准人性良知、谨守行为规范、实现价值追求。有了信仰,才有活的灵魂;丧失信仰,堤坝就会崩溃。炼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真正做到虔诚、至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保持定力,在政治上把好方向。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自觉服从核心、维护核心,主动向核心看齐,是最大的政治,也是绝对的忠诚。党员干部维护核心,一定要干在实处见行动,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湘西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锁定目标,在发展上把好方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湘西州而言,把握好发展方向,就是把打造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远景目标融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实践,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精准扶贫为最大民生,以深化改革为关键动力,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增强发展自觉,保持发展定力,坚守“542”发展思路,努力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抓稳接力棒、增强新动能、跑出好成绩,推动实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提质发展、和谐发展。

  把握关键,莫走错路。湘西州作为民族贫困地区,唯有抓住机遇、找准枢纽、寻求突破,才能把握推动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实践中不走错路。抓住机遇。以“等不起”的使命感、“坐不住”的危机感、“误不起”的责任感,紧紧抓住习总书记记视察湘西州的历史机遇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等多重叠加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改革红利加速释放、社会资本大量涌入、高速高铁时代全面到来等各种有利条件,全力以赴推动发展,把机遇转为优势,赢取更多先机。找准枢纽。善于运用“两点论”“重点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统筹好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各种关系,抓纲举目,区别轻重缓急,务求在重要工作、重要关节、重要领域干出实效,通过抓枢纽、抓关节,推动更加协调可持续发展。寻求突破。多想破题之策,多行破冰之举,坚持在“专而特”上狠下功夫,在比较优势上做足文章,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精准施策,实现率先突破、率先发展。

  把握趋势,慎走老路。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是谋划发展的大逻辑。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只有把握这个基点创新求变,才能走好新的长征路。用好规律。湘西州的发展实践证明,遵循规律、顺势而为,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坚持按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作决策、推工作,争取更多投资机会、更多项目布局、更大市场空间,创造性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放大格局。从古至今,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成就大事业,必有大格局。只有对大局了然于胸、对大势洞幽烛微、对大事铁画银钩,才能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视野要宽、站位要高、谋划要深,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州情又把握世情,克服和避免只看表象不看本质、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以及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等现象。解放思想。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思想创新永无止境。身处思想理念重大突破的新时代,要坚决冲破利益格局的束缚,以思想的解放驱动改革,以理念的更新引领发展。增强市场意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多向市场要资金、要项目、要效益、要活力,用市场办法破解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难题,借市场的力量补齐民生短板。

  懂得取舍。有舍方有得,欲求先要舍。党员干部懂得取舍,核心是要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拿得起,就是要勇于担当。大担当才有大事业。当前湘西州正处于后发赶超的黄金期、脱贫攻坚的决战期、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我们既要有“拿得起”的胆识,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风险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敢于坚决斗争,真正成为带领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又要有“能拿起”的能力,注重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思想方法,着力提升领导和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产业大转型、城镇大提质、环境大优化。放得下,就是要安于放弃。当官不发财,发财不当官,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选择为官从政,就要有“敢舍”的勇气,舍小家、为大家;还要有“愿舍”的精神,以平和之心待“名”,以知足之心待“利”,以淡泊之心待“位”,以敬畏之心待“权”。想得开,就是要善于释怀。正确看待得与失、苦与乐、进与退,面对艰难险阻,既要有迎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决心,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争取最好的结果;又要有婉转回流、能屈能伸的胸怀,顶得住压力,受得了委屈,经得起磨难,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和锐气。

  懂得改变。党员干部唯有懂得改变、善于改变,才能不被时代抛弃,实现事业和自身发展。涵养自我革新的气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在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上下功夫,通过参加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觉悟,提升回答时代课题的专业化、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自觉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尤其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做到坦诚相见、推心置腹,从谏如流、知错就改。对准自我完善的标尺。标准决定质量。以史为鉴,从纷繁变幻的社会现象中探索原因、发现规律、把握本质。见贤思齐,在深学、细照、笃行上下功夫,把“严”“实”的作风树起来、措施立起来,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善于从基层实践中寻找对策、汲取智慧,在脱贫发展改革的实践中破解难题、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增强自我净化的毅力。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中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和慎权、慎独、慎微,夯实廉洁从政的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

  懂得感恩。知恩图报,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应有之义。党员干部只有懂得感恩党、感恩人民、感恩时代,将感恩之情化为自觉行动,才能在新的“赶考”征程中有新作为。感恩于党。我们每一点成长进步,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培养,离不开党组织提供的机会与舞台,时刻不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用实际行动和良好成效感党恩、报党恩。感恩于人民。永远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和力量源泉,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常思百姓疾苦,常谋富民之策,着力解决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虑的实际问题,尤其要把精准扶贫脱贫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十项工程”,确保如期脱贫、彻底摘掉贫困帽子。感恩于时代。珍惜和平安宁的大环境、经济发展的好氛围、社会进步的好势头,以建州60周年为契机,在推动实现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产业大转型、城镇大提质、环境大优化中出力出彩。总之,要因时顺势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以“人一能之己百之”的干劲,在建设绿色、文化、开放、和谐新湘西中积极作为,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力冲刺全面小康、打造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的征程中建功立业。

第三篇: 党的十九大感悟

  牢记使命:做最讲党性的带头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大会的主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我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作为党校班子成员、干部教师的带头人,我们务必牢记总书记嘱托,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在坚定政治定力、增强品行感染力、提升素质说服力等方面狠下功夫。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做最讲党性党校带头人,我认为应当从四个方面加以努力,练就胜任工作的“四把刷子”:

  要有坚定的“脚跟子”。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在党爱党,在党言党,牢记身份,站稳脚跟,做坚定虔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坚定信仰,明确党员身份,明确讲党性的目标,明确职责所在;立足岗位,不断提高本职工作的业务潜力,做好党的思想的传播者、党课授业的解惑者、党的理论的宣传者。

  要有充实的“脑瓜子”。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学习进取,扎实理论功底,创新方式方法,使党校教学始终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区情,用心传道授业,认真讲好党的发展故事,推动科学理论走进基层党员中去,解决好基层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问题。

  要有会讲的“嘴巴子”。党校教师要锤炼讲课风格,苦练授课技巧,追求用“铁一般的逻辑、诗一样语言”来尽情展现理论教学的价值与魅力,力争重点鲜明、故事生动、声情并茂,让听课的党员持续思想活力,让基层群众得到智慧启发,让广大干部滋养出浩然正气,真正能够指导党员干部群众将听课的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

  要有过硬的“笔杆子”。“笔杆子、嘴巴子,工作就靠这两下子”。作为党校干部教师,应有强烈的职责意识和担当精神,始终持续讲不好课、出不来成果就吃不好睡不着的执着品格,始终持续“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工作干劲,不仅仅要讲好课,也要写好理论文章,带给高质量的咨政报告,透过理论成果提高党校教学的“思想含量”,提升党校理论殿堂的学术影响力和思想引领力。

第四篇: 党的十九大感悟

  秋日的北京天高气爽、碧云万里。18日上午9时,人民大会堂庄严肃穆,金碧辉煌,来自全国2000余名的人大代表欢聚于此,喜迎党的十九大盛会,共同聆听中共中央总书记记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习总书记记的报告字字精彩、催人奋进、意义深远。作为这个新时代新鲜血液的一名基层普通“90”后党员,备受鼓舞,见证这个新时代的发展,对即将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加信心满满、充满希望。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习总书记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时代是思想之母”身处这个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呼唤新的思想去引领,去保驾护航。因此,回首十八大以来砥砺奋进的五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紧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力棒,勇于担当、锐意进取,争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成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欣欣向荣,繁荣昌盛。实践证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寻找到了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顺乎时代潮流,犹如行驶在大海上的航灯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航船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民生保障工程日益改善、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一大批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这些成果的取得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毫不动摇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思想的最好诠释和有力证明。因此,我们党的每一名党员需要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充分认清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并能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在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征程中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活力。

  新征程需要新作为。“两个一百年”新征程的奋斗蓝图已经为我们展开,90后的我们将是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更是这个新征程上的主力军,顶梁柱,伟大而光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责任即将落在我们的肩上。因此,作为一名基层90后的党员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肩上所担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希望。新的征程呼唤作为有生力量的我们有新的作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使命和责任担当,初心不改,自觉将思想的内在力量转化到我们每名党员践行工作岗位的号召力和执行力,在属于自己的平凡岗位上为国家这个大机器拧好每一颗螺丝钉,默默无闻,一心向党为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征程做出这个新时代属于我们的担当。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新的时代,新的思想,新的征程,更是新的作为,昂首阔步在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唯有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强基固本,积蓄力量,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共同谱写出中华民族复兴梦的新篇章。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