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2023-11-02人围观
简介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手抄报吧,手抄报除报头按内容设计、绘制外,每篇文章的标题也要作总体考虑。究竟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是好的手抄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重阳节手抄报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重阳节手抄报内容一:重阳节的习俗  农历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热闹非凡。  1. 登高  在古代,民间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

关于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手抄报吧,手抄报除报头按内容设计、绘制外,每篇文章的标题也要作总体考虑。究竟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是好的手抄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重阳节手抄报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关于重阳节手抄报内容一:重阳节的习俗

  农历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热闹非凡。

  1. 登高

  在古代,民间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写的登高诗很多,尤以杜甫的《登高》最为有名: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所谓登高,也没有统一的规定,不过是登高山,登高塔,举目远望,欣赏风景。

  2.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儿女的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阳糕的制作古人比较讲究,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点蜡烛灯。意欲用“点灯”、“吃糕”来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点都称之为重阳糕。

  3.赏菊及饮菊花酒

  重阳节恰逢金秋时节,菊花盛开,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貌似陶渊明。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菊花品种繁多,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重阳赏菊之习尤为盛行,但已不限于九月九日了。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孟嘉落帽

  盂嘉是我国古代东晋时的着名文人。他在当时较为有权势的大将军兼荆州刺史桓温的幕下当参军。九月九日,大将军桓温邀请宾客幕僚作登高盛会,在山顶大摆筵席,饮酒赋诗。出席节宴的人都衣冠楚楚,穿戴整齐,杯盏相酬,兴致很高。突然,一阵风刮过,把盂嘉头上的帽子吹落在地。孟嘉这时已有几分酒意,竟然没有察觉帽子已不在头上。但主人桓温已经看见了,便叫在座的孙盛作文章嘲笑他。孙盛也是当时很著名的文人,他遵照桓温的命令,在席间写了一篇文章责难盂嘉。没料到孟嘉虽已酒醉,但神志不乱,依然文思敏捷。孙盛的文章刚做好,他草草一看,立刻提起笔来,作了一篇文章酬答。满座的人读了他的文章,都叹息称好,一时传为美谈。

  白衣送酒

  大诗人陶渊明酷爱菊花,菊花是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的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的乱世,不满当时的政治倾轧和官吏的腐败,也有高洁的品格,正和菊花的精神契合。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柴桑隐居,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传颂。陶渊明喜欢喝酒,可是因为家贫,时常缺酒。那年重阳,陶渊明在篱边赏菊,却没有酒喝,不能一醉,他只得采了一把菊花在手里,嗅嗅嚼嚼,聊以为遣。然而菊花毕竟不能代酒,陶渊明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忽然远处来了一个白衣人,那人原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差人,特地送酒来给陶渊明的。陶渊明喜出望外,立即打开酒瓮,对着菊花开怀畅饮,尽醉方休。

  骊山传说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关于重阳节手抄报内容三:有关重阳节的对联

  一片秋香世界;

  几层凉雨阑干。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时风雨多。

  小雨酿寒侵白纻;

  西风怜醉避乌纱。

  劝君一醉重阳酒;

  邀月同观敬老花。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登高赋诗;

  含饴弄孙。

  三三迎节令;

  九九乐芳辰。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冒雨先寻菊;

  迎晴便插萸。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院闭青霞入;

  松高老鹤寻。

  黄花开正好;

  秋雨落宜时。

  黄花如有约;

  秋雨即时开。

  乌台好仿黄花宴;

  凤笛催成红叶诗。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孟参军龙山落帽;

  陶居士三径衔杯。

  何处题糕酬锦句;

  有人送酒对黄花。

  黄菊绮风村酒熟;

  紫门临水稻花香。

  年高喜赏登高节;

  秋老还添不老春。

  话旧他乡曾作客;

  登高佳节倍思亲。

  登高喜度老年节;

  赏秋畅饮菊花酒。

  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

  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

  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重阳节习俗

  登高远眺

  登高之所以受人重视,特别受老人重视,是因为人们认为登高意寓“登顶长寿“。除此之外,人们还相信登山能使人健康长寿。重阳节登高在唐代就开始盛行了。

  赏菊花

  菊花产自中国,最早记载始于公元前5世纪。菊花在阴历九月盛开,它有一个美称“长寿之花”。因此每年重阳节也是观赏菊花的好时候。

  饮菊花酒

  菊花酒的酿造十分独特。古时,人们在九月九日采摘新鲜的菊花和菊花叶,把它们和谷粒一起酿制成酒。等到来年的同一时间再打开品尝。据说,菊花酒具有清神明目,减肥降血压,治疗胃病的功效。因此,可以饮菊花酒可以使人长寿。

  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中草药,茱萸香味浓,有驱虫祛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古人重阳节会在帽子上插上茱萸,主要是为了避邪求吉。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名“菊花糕”或“花糕”。重阳糕的历史可追溯到周朝。相传,最初人们是为了庆祝秋收而制作重阳糕的。到现在,逐渐发展为在重阳佳节人们常吃的一种糕点了。常见于江浙沪地区。

  做重阳节贺卡和海报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如果因为工作的原因,您远离父母,不能在重阳节陪伴他们登高赏花。

  重阳节的意义

  重阳节其实是我国重要的祭祖节日,与清明、中元节一样,都是拜祖、祭奠先人的节日。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节日,祭祖传统一直流传至今,代表着对先人的孝敬。

  重阳节选在阴历九月初九,寓意久久的意思,很多人把它赋予了长寿的意思,这一天也就被称为“老人节”,代表了小辈对老一辈的祝福和孝敬。孝道为首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所以重阳节里要孝敬长辈。

  感恩。由上面讲到的祭祖和敬老孝敬可以推测到重阳节还有一层感恩的意思。感恩是人的.基本准则,只要心怀感恩,生活才会变得美好。

  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最大的一个数字,两个九九想重叠,寓意重九,这也是九九重阳节日期的来历。

  重阳节作文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九月初九是每年的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天,这是一个清爽的秋天。每年重阳节,我国都有爬山赏秋、敬老的传统。所以重阳节也叫老人节。

  中国唐代大诗人王维,曾经写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名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异乡人,每逢佳节,思念亲人。远远知道兄弟俩往哪里爬,就少了一个人。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传统的重阳节期间对亲人的双重思念。

  今年的重阳节,我和父母来到北京最著名的山象山,为了实现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我们沿着山麓攀登,看到了山上美丽的风景。我们还看到许多老人沿着山麓攀登。当我们爬到山顶时,我们看到许多老人在象山山顶庆祝他们的节日老人节。他们中的一些人唱歌,一些人跳舞,以不同的方式庆祝。他们中间坐着一位老人和几位祖母。老人坐在凳子上,用手风琴演奏《欢乐颂》。曲调欢快、优美、醉人;旁边的奶奶用小钹、小鼓等乐器为爷爷伴奏,在这个小乐队的演奏下,音乐非常优美。在众多老人的簇拥下,这支小乐队尽情地载歌载舞,让人感觉置身于人间仙境。

  参观完象山,我和爸妈出发去姥姥家和姥姥家,给老人送去了我们深深的祝福。按照一年一度的习俗,今年的重阳节村委会向爷爷奶奶发放慰问金,体现了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和爱护。尊老爱老之风传遍了全中国。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相关文章: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09-24

经典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09-20

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内容11-08

重阳节的手抄报图文内容11-09

关于重阳节手抄报内容11-07

重阳节手抄报图片内容10-04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汇总10-24

重阳节溯源手抄报内容10-24

有关重阳节的手抄报内容09-29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示例10-24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