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中秋节手抄报内容精选)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精选9篇)
在学习、工作中,说到手抄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手抄报要求字体要清楚、美观大方。你知道什么样的手抄报才具有教育意义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手抄报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 篇1
家喻户晓的“嫦娥奔月”的传说
嫦娥奔月后,后羿日夜思念,便让侍女在月光下摆上供桌,上面放着嫦娥最爱吃的各种水果。邻里乡亲也在自家院内摆上供
桌和水果,祝福美丽善良的嫦娥。从此以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每到八月十五这一天,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到月下供奉嫦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 篇2
中秋节的传说: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 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 篇3
中秋节与古代的祭月风俗有关
春分祭日,秋分则祭月,自古以来,秋分就是传统的“祭月节”。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
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现在的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的祭月节演化而来。有确切的史料表明,最初的“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
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调至每年的八月十五,这就有了中秋节。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 篇4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动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里,春播、夏收、秋获、冬藏是主要的劳作活动。土地收成的情况,对于以此为生的人们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人们对于土地还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种之时,都会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赐予五谷丰登,这种活动被称为“春祈”。到了秋季,正是收获
的季节,也要祭祀土地神,拜谢神的庇护,称为“秋报”。八月十五是秋季收获的季节,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 篇5
中秋节日标语
1、同喜同贺中秋,同欢同乐佳节。
2、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月大团圆。
3、玉兔东升照人间,嫦娥歌吟入梨园。
4、月圆天下,共话美好。
5、月圆中秋,情系天下。
6、月是故乡明,情是亲人浓。
7、中秋回家,人人有责。
8、礼情款款,欢度佳节。
9、中秋恒久远,月圆永留传。
10、传统风采,回味无穷。
11、中秋佳节喜相逢,小家大家齐欢庆。
12、花好月圆的世界,中秋情浓意更浓。
13、平分秋色,佳节梦圆。
14、月圆家圆事圆,圆圆满满,国和家和人和,和和睦睦。
15、中秋中国庆,帝牌促销风暴。
16、欢乐在中秋,情浓意更浓。
17、中秋合家欢,佳节大献礼。
18、何以团圆,唯有中秋。
19、举家团圆,唯有中秋。
20、全民共度月色柔和的凉爽中秋。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 篇6
中秋节相关的故事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 篇7
中秋吃月饼的禁忌
脾虚体热不宜吃月饼:月饼性偏热,脾胃虚弱的人吃月饼,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最多只能少吃一点豆沙馅的月饼。
体内偏热的人也不可多吃月饼,否则不易消化,还可能让内火上升,出现长痘痘、便秘、牙龈浮肿等症状。
糖尿病人慎吃含糖月饼:月饼使用了过多糖份,会导致血糖增高,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的人,多吃含糖月饼会导致肠胃负担增加,从而使血液集中在胃部,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血供不足,导致头晕等。
巧克力馅月饼不要多吃:巧克力是大热食物,食用会进一步加重内热,影响消化功能,另外食物堆积在胃部,也会影响呼吸功能,导致胸口发闷、感到憋气,使心肺机能受损。
冰淇淋月饼更是大忌:脾胃虚寒者,吃了会引起胃部不适;体质偏热者,虽然吃了冰冻月饼后感到很爽,但物极必反,大寒反而会激发出大热。有的病人食用冰淇淋月饼几天后,就出现连续拉稀、浑身发烫、血热等症状。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 篇8
中秋诗歌:中秋期盼
桂花和浓烈的酒,一遍遍擦拭蓝天
风儿沉睡,才等到圆圆的期盼
曾经枕着弯弯的一勾新月入眠
莹白的记忆,在梦中时隐时现
珍珠般的清辉,在天南相思一串串
秋水谱写古老的歌谣,再次回旋
今夜,握着款款凄迷的玉兔
飞进冰雪的世界,用添香的红袖
托起心中红莲,让失散的情节
团聚在月亮根部,苦涩或者甘甜
可是,细细呢喃,终究化作风烟
霜花铺满小径,我一个人的孤独
已经绕过斑白的两鬓,徘徊在故园
再次举杯,也听不到清影的呼唤
饮尽如水月色,无怨无悔的流连
相思,一次回眸,一声轻叹
在中秋腹地,把心中氤氲弥漫
雁阵高唱一首首诗章,不会望断
飞越万水千山,晶莹的双眼
拉紧西风冰凉的小手,缠绵团圆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 篇9
中秋博饼习俗的由来
相传是300多年前,明末清初郑成功驻守厦门鼓浪屿时为缓解将士们在中秋佳节思乡之情而创,是在中秋节时用于娱乐的一种游戏。相传这种游戏可以预测人未来一年内的运气。
每到八月十五月圆之时,将士们倍加思乡思亲。为排解和宽慰士兵佳节思念家乡亲人之苦,郑成功的部下洪旭发明了一种博饼游戏,让士兵赏月博饼。
郑成功亲自批准从农历十三至十八,前后六夜,军中按单双日轮流赏月博饼。这独特的游戏,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和改进,成为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
明月当空,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欢声笑语间,自然应该再找寻一些开心的事来做。博饼当然是最有趣的。于是,大家或站或坐围在八仙桌旁,盯着大瓷碗,当骰子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随之产生,每个人在“博”中寻找快乐,在笑声中感受浓浓的温馨。
更多相关文章阅读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相关文章:
中秋节手抄报的内容11-03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10-25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精选10-25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09-11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03-28
中秋节的手抄报内容03-25
中秋节手抄报的内容09-23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大全08-24
小学中秋节手抄报内容11-04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素材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