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下岗女工再就业创业的故事
下岗女工再就业创业的故事
佘兴容系仁怀市中枢镇陵园社区居民,现年43岁。1988年1月至1991年10月就读于贵州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乡镇企业管理专业。1991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有企业茅群酒厂(现华瑞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上班。
企业改制,“铁饭碗”不翼而飞
工作6年后,正值改革开放大张旗鼓的年代,佘兴容所在的茅群酒厂再也经不起市场浪潮的强烈冲击,走上了改制的道路。由于企业不景气,员工纷纷下岗,她也成为其中之一。就这样,一夜之间,端了六年的“铁饭碗”不翼而飞,佘兴容又重新做回了一个平平常常、家境贫寒的农家女。
热心公益,“管闲事”带来商机
1997年5月的一天中午,下岗后的佘兴容正在家照看孩子,突然听到自己所居住的商品楼下一阵吵嚷。她跑出去一看,原来楼房电闸总闸坏了,整栋楼停电,炎热的天气里断电让居民们埋怨不堪。更不巧的是,当时控制整栋楼垃圾的灰洞总扎线也坏掉了,致使整栋楼楼脚垃圾如山,恶臭扑鼻,居民们叫苦不迭。一向热心肠的被人称为爱“管闲事”的佘兴容出面了,她主动找来了电工维修电路,恢复供电,又找来临时工及时清运垃圾。此时,居民们也将所需费用筹集了来。此时,一个念头在佘兴容心中油然而生:“要是有一个专门从事修电路打扫卫生等的行业,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不是很好吗?”当时,佘兴容还不知道市场上是否有这种行业? 她自己在心里给这种行业取名叫“管家婆”。直到一天,她从电视上了解到了一种叫“物业管理”的职业,和她心里的想法正好不谋而合。于是,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佘兴容脑海里滋生,她要开创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
一波三折,公司濒临倒闭
1997年6月,佘兴容向工商部门申请成立了“仁怀市物业服务部”。公司成立之初,由于条件有限,佘兴容把自己仅有60平方米的住宅用作办公室。聘请初中同学程真做管理。就这样,一家只有两个管理人员兼工人的企业成立了。那段日子,佘兴容白天起早去打扫卫生、晚上收费、打水,常常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艰苦努力,一年后,佘兴容的物业服务部开始走上了正轨。由于业务的不断扩大,根据市场需求,1998年12月,佘兴容向仁怀市工商局申请将“仁怀市物业服务部”变更为“贵州省仁怀市物业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扩大了公司规模,将业务扩展为家政服务、绿化租摆、搬家服务、维修服务等,并聘请了专职的保洁员、维修工等。
“天有不测风云”,由于市场不景气,2000年佘兴容的事业开始走向了滑坡路。眼看企业濒临倒闭,老板发不起工资,员工们开始陆续离开公司,有的临走时还带走了公司的炉子、桌子、椅子等充当工资。最终,公司再次沦为只有佘兴容和老同学程真两个管理人兼工人的模样。
奋起拼搏,事业蒸蒸日上
精明而干练的佘兴容没有选择放弃。没有保洁员做家政服务,她她自己就亲自操起工具上门去做;没有维修工,她亲自去给业主做维修服务;没有宣传员,她亲自登门拜访,吃了一次又一次闭门羹也好不放弃,她不厌其烦地给别人解释,推销自己公司的业务。一次又一次,佘兴容用自己的真诚和勤奋打动了一个个业主的心。“一次,我在给一个业主家疏通马桶时,粪便溅了我一身,但我还是坚持把它做完,做到业主满意为止,业主见我干活踏实,也主动为我做业务宣传。”回想起这段曲折的经历,佘兴容仍然记忆犹新。那时,佘兴容一个人住在办公室里,起早贪黑,一心扑在事业上。
2002年的大年三十晚上,眼看玩家灯火都亮起来了,奔波了一天的佘兴容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兼住处的家里,累得倒床就睡。由于居住的地方十分简陋,午夜时分,可恶的老鼠四处寻找食物不着,尽然爬到佘兴容脸边,开始咬她的`眼睛,把她从睡梦中惊醒了。“醒来后我感觉有些饿了,准备出去买东西吃,一找钱才发现包被偷了,衣服也被偷了,我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找出点小偷没有光顾到的陈年汤圆粉,就这样我煮了几个汤圆过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个年。”想到这些,佘兴容眼角泛起了点点泪花。
佘兴容的心血没有白白付出,经过几年的打拼,2005年,佘兴容的公司又重新开始走上了正路,新一轮的人员和业务规模重新扩大。2006年,佘兴容所在的公司逐步接管了金庆花园、利豪大厦、休闲广场、酒都大厦、新景花园等小区及单位的物业管理服务和特约服务。
如今,佘兴容经营的物业管理公司服务面积已达80多万平方米,事业蒸蒸日上。这个坚强的女人用她的行动践行着打不垮的巾帼精神。
十几年来工作如一日,由于她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自身不断的努力、公司不断的壮大。佘兴容同志先后被聘为 “仁怀市房产管理局社会监督员”、“双创一整治监督员”、“仁怀市政协委员”,并于2014年6月在中央电视台“中国创业榜样走进仁怀”中荣获“仁怀市优秀创业选手”称号。
年轻有为的她并没有就此满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地带领公司目前500名余员工正积极的、努力的向着预定目标发展!
上一篇:如何创业开网店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