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粤语俚语大讲解10篇

2023-10-25人围观
简介粤语俚语大讲解1  “煲粥”一词,在广东话里,是“长时间的拿着电话筒跟别人无聊地闲谈”。  那么,为何说三道四的讲电话,是叫“煲粥”,而不是“煲汤”或“煲饭”呢?  原来,“煲粥”,全名是“煲电话粥”

粤语俚语大讲解1

  “煲粥”一词,在广东话里,是“长时间的拿着电话筒跟别人无聊地闲谈”。

  那么,为何说三道四的讲电话,是叫“煲粥”,而不是“煲汤”或“煲饭”呢?

  原来,“煲粥”,全名是“煲电话粥”。

  “煲”,是广东自创字,有两意,一是煮食物的锅;二是“煮”也!

  “煲粥”的主要材料,本来是用米,而现今却换上电话,即变相成为没有用米来煮吧!

  没有用米去煲的粥,广东人称之为“无米粥”;没有米的粥,就是没有“米气”了!

  广东人指一个人做事不负责,不中用、无聊或无谓时,就叫“无米气”或“唔凑米气”。

  煮粥吃,是想有热粥暖肚,对身体有益,若吃了没有米气的没营养的水,便算多余不中用的吧!

  拿电话讲一大堆无谓无聊的废话,无终又是不会做出点甚么成绩来,便是名符其实的“煲电话粥”了!

粤语俚语大讲解2

  现今,凡是**不满上司而辞职的,广东俗语,皆称之为“劈炮”。

  “劈炮”,本是**术语。“炮”喻指警枪。

  “劈”是个借音字,是“抛掉”的意思。

  “劈炮”原是**掷下佩枪,辞职不干也。

  在**,做***的,除非犯了严重错失,否则,很少遭*解偏的。

  **是***,几乎是吃铁饭碗的人,故此,若一个警员要辞职的话,多是工作上不愉快,遂要怒掷“炮仔”(枪也),以渲泄不满,这激烈动作,就叫“劈炮”。

  当然,敢“劈炮”者,就等如不想干下去的了!

  慢慢,“劈炮”一词,流入坊间,成为所有打工仔自己辞职的代名词。

粤语俚语大讲解3

  “炒鱿鱼”是“被解雇”的意思。

  以前,到广东或**做工的外地人,雇主多以包食宿的。

  这些离乡别井的打工仔,身上回能带着轻便的包袱,顶多多带一张绵被或**。

  那时候的`店铺,多是前铺后居,即屋前端是营业的铺面,店主与伙记同住在店后的房间或阁楼。

  当员工被老板开除时,他便需收拾细软离开,这动作便叫做“执包袱”或“炒鱿鱼”。

  “执包袱”,看字面也明白个中含意,“炒鱿鱼”便要靠想像力了!

  原来,广东菜有一名为“炒鱿鱼”,即炒鱿鱼片,当鱿鱼片熟透时,便会自动卷成一圈的,正好像被开除的员工,在将自己的被铺(席或绵被)卷起一束时的摸样,故此,除“执包袱”之外,被解雇又可叫做“炒鱿鱼”。

粤语俚语大讲解4

  “拉阔”一词其实是由**商业电台的俞妆**创造出来的,它是由英文?"Live"演变而来,即现场的意思。

  “拉阔”亦**着扩阔本地乐迷的音乐空间,*限、无边际的音乐,以达致用音乐拉近人们的距离,走向音乐世界大同·现在,商业电台经常举办的“拉阔音乐会”就是有这个含意。

粤语俚语大讲解5

  “煲粥”一词,在广东话里,是“长时间的拿着电话筒跟别人无聊地闲谈”。

  那么,为何说三道四的讲电话,是叫“煲粥”,而不是“煲汤”或“煲饭”呢?

  原来,“煲粥”,全名是“煲电话粥”。

  “煲”,是广东自创字,有两意,一是煮食物的锅;二是“煮”也!

  “煲粥”的主要材料,本来是用米,而现今却换上电话,即变相成为没有用米来煮吧!

  没有用米去煲的粥,广东人称之为“无米粥”;没有米的粥,就是没有“米气”了!

  广东人指一个人做事不负责,不中用、无聊或无谓时,就叫“无米气”或“唔凑米气”。

  煮粥吃,是想有热粥暖肚,对身体有益,若吃了没有米气的没营养的水,便算多余不中用的吧!

  拿电话讲一大堆无谓无聊的.废话,无终又是不会做出点甚么成绩来,便是名符其实的“煲电话粥”了!

粤语俚语大讲解6

  现今,凡是**不满上司而辞职的,广东俗语,皆称之为“劈炮”。

  “劈炮”,本是**术语。“炮”喻指警枪。

  “劈”是个借音字,是“抛掉”的意思。

  “劈炮”原是**掷下佩枪,辞职不干也。

  在**,做***的,除非犯了严重错失,否则,很少遭*解偏的。

  **是***,几乎是吃铁饭碗的人,故此,若一个警员要辞职的话,多是工作上不愉快,遂要怒掷“炮仔”(枪也),以渲泄不满,这激烈动作,就叫“劈炮”。

  当然,敢“劈炮”者,就等如不想干下去的了!

  慢慢,“劈炮”一词,流入坊间,成为所有打工仔自己辞职的代名词。

粤语俚语大讲解7

  “买棺材唔知埞”是用来形容那些不知死活,不知好歹的人。

  “地”,是指地方、位置。?“唔知”,就是不知道的意思。连买棺材的地方也不懂,去哪里买棺材也不清楚,即是对**根本没有一点观念,亦即不知死活,不知好歹。

  另外,“唔识死”(不知道死为何物)、“唔知个『死』字点写”(不知道“死”一字如何写),都是形容同一类人。

粤语俚语大讲解8

  “蠢”,不须多解也知道其意思,因为大家都不是蠢钝的人。

  在广州,很多用以责骂人的语句都会有“死”一字于首,目的是为了加强语气。

  例如:

  “死八婆”、“死八公”(即三八或讨人厌的女人、男人)“死仔包”、“死女包”(即讨厌的男孩子、女孩子,通常是父母用来责备子女的)?“死人头”(没有分男女和辈份的骂人用语)“死蠢”就是用以责骂十分、非常、过份地蠢钝的人。

粤语俚语大讲解9

  呕电一词係由“呕血”演變而來的。

  如:俾你激到“呕血”啊(生氣到極點)

  俾你激到“呕电”啊(加強生氣的程度。)

粤语俚语大讲解10

  揸:拿起(在手上)

  兜:一种盛栽食物的器皿。(这里解作乞丐用来乞食的钵)

  啲股票跌到一文不值,今次揸兜咯。(没钱了,要去乞食为生


粤语俚语大讲解10篇扩展阅读


粤语俚语大讲解10篇(扩展1)

——*曲艺大讲解3篇

*曲艺大讲解1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三省和***东部三盟一市(现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三省和***东部三盟一市。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莲花落亦称“落子”,是北方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边说边唱,且歌且舞。

  历史背景

  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自古以来除辽东、辽西有少量*外,以白山黑水为中心的广袤地区则是****特别是满、蒙等骑射、游牧民族的天下。在康雍乾盛世期间,清朝实习严厉的“封关”**,严禁*进入关东。康雍乾盛世过后,清朝的**一代不如一代,国力日弱,加上外敌入侵,“封关”**名存实亡,导致清后期和**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

  “秧歌打底,莲花落 二人转 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带至关外的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并叫得越来越响。

*曲艺大讲解2

  相声(Cross 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相声,英文翻译crosstalk或comiccross-talk,TALKSHOW脱 相声名家杨振华、金炳昶在相声观众间

  口秀,或CHINE*****ICDIALOUGE,曲艺形式之一,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捧腹大笑”而娱人的目的。它最早形式是由“俳优”这种杂戏派生出来的。在这些笑料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对**者的嘲弄和鞭挞。相声一词,古作像生,原指摹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成为象声。象声又称隔壁象声,明朝即已盛行。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一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声,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相声起源于**,流行于全国各地。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

  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

  早期**人物

  张三禄是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的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的道光年间。在《随缘乐》子弟书中说:“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到像活的一样。”但是一般来说,相声界把朱绍文(穷不怕)称作他们的祖师爷。

  **战争时期,一些相声演员表现出民族气节。常宝堃曾经两次因为讽刺日治*而被捕,张寿臣公开赞扬吉鸿昌等人的**,批评**的不抵抗**,也曾因为讽刺当时天津的**“贱”遇到麻烦。

*曲艺大讲解3

  相声(Cross 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相声,英文翻译crosstalk或comiccross-talk,TALKSHOW脱 相声名家杨振华、金炳昶在相声观众间

  口秀,或CHINE*****ICDIALOUGE,曲艺形式之一,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捧腹大笑”而娱人的目的。它最早形式是由“俳优”这种杂戏派生出来的。在这些笑料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对**者的嘲弄和鞭挞。相声一词,古作像生,原指摹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成为象声。象声又称隔壁象声,明朝即已盛行。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一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声,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相声起源于**,流行于全国各地。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

  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

  早期**人物

  张三禄是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的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的道光年间。在《随缘乐》子弟书中说:“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到像活的一样。”但是一般来说,相声界把朱绍文(穷不怕)称作他们的祖师爷。

  **战争时期,一些相声演员表现出民族气节。常宝堃曾经两次因为讽刺日治*而被捕,张寿臣公开赞扬吉鸿昌等人的**,批评**的不抵抗**,也曾因为讽刺当时天津的**“贱”遇到麻烦。


粤语俚语大讲解10篇(扩展2)

——**曲艺大讲解 (菁选3篇)

**曲艺大讲解1

  相声(Cross 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相声,英文翻译crosstalk或comiccross-talk,TALKSHOW脱 相声名家杨振华、金炳昶在相声观众间

  口秀,或CHINE*****ICDIALOUGE,曲艺形式之一,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捧腹大笑”而娱人的目的。它最早形式是由“俳优”这种杂戏派生出来的。在这些笑料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对**者的嘲弄和鞭挞。相声一词,古作像生,原指摹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成为象声。象声又称隔壁象声,明朝即已盛行。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一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声,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相声起源于**,流行于全国各地。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

  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

  早期**人物

  张三禄是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的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的道光年间。在《随缘乐》子弟书中说:“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到像活的一样。”但是一般来说,相声界把朱绍文(穷不怕)称作他们的祖师爷。

  **战争时期,一些相声演员表现出民族气节。常宝堃曾经两次因为讽刺日治**而被捕,张寿臣公开赞扬吉鸿昌等人的**,批评**的不抵抗**,也曾因为讽刺当时天津的**“贱”遇到麻烦。

**曲艺大讲解2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三省和***东部三盟一市(现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三省和***东部三盟一市。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莲花落亦称“落子”,是北方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边说边唱,且歌且舞。

  历史背景

  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自古以来除辽东、辽西有少量*外,以白山黑水为中心的广袤地区则是****特别是满、蒙等骑射、游牧民族的天下。在康雍乾盛世期间,清朝实习严厉的“封关”**,严禁*进入关东。康雍乾盛世过后,清朝的**一代不如一代,国力日弱,加上外敌入侵,“封关”**名存实亡,导致清后期和**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

  “秧歌打底,莲花落 二人转 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带至关外的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并叫得越来越响。

**曲艺大讲解3

  相声(Cross 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相声,英文翻译crosstalk或comiccross-talk,TALKSHOW脱 相声名家杨振华、金炳昶在相声观众间

  口秀,或CHINE*****ICDIALOUGE,曲艺形式之一,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捧腹大笑”而娱人的目的。它最早形式是由“俳优”这种杂戏派生出来的。在这些笑料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对**者的嘲弄和鞭挞。相声一词,古作像生,原指摹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成为象声。象声又称隔壁象声,明朝即已盛行。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一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声,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相声起源于**,流行于全国各地。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

  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

  早期**人物

  张三禄是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的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的道光年间。在《随缘乐》子弟书中说:“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到像活的一样。”但是一般来说,相声界把朱绍文(穷不怕)称作他们的祖师爷。

  **战争时期,一些相声演员表现出民族气节。常宝堃曾经两次因为讽刺日治*而被捕,张寿臣公开赞扬吉鸿昌等人的**,批评**的不抵抗**,也曾因为讽刺当时天津的**“贱”遇到麻烦。


粤语俚语大讲解10篇(扩展3)

——粤语亲属称谓的讲解 (菁选3篇)

粤语亲属称谓的讲解1

  叠音词的变调

  (1) 叠音词的第一个字读(2 1) 调值第二个字读(55) 调值

  例如:公公、婆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

  另外,”爸爸””妈妈”不变调,即”爸爸”两个字都读原来的(21) 调值,”妈妈”两个字都读原来的(55) 调值,用于现在一些父母对小孩子的自称或小孩子对父母的称呼,表示亲昵。公(21) 公(55) 也可读为公(55) 公(55) 婆(21) 婆(55) 也可读为婆(21) 婆(21)、婆(21) 婆(35)

  (2) 叠音词的第一个字读(2 1) 调值,第二个字读(35) 调值

  例如:婆婆、奶奶、弟弟、妹妹、仔仔、女女

  “奶奶”第一个字读(21) 调值,第二个字读(35) 调值时,是普通话中表祖母的称谓在粤语中的读法。”仔仔”

  “女女”是父母对儿女的爱称,如果”女女”两个字都读(55) 调值,则是父母对年幼的女儿更亲昵的称呼。

  2.语流中的音变

  粤语称谓词的语流音变主要为同化现象。例如,”心抱”是”新妇”的变音,”抱””妇”中古读音相同,

  “新”韵尾为[n] 受后面音节双唇辅音的影响,[n]韵尾都成[m]韵尾,于是变成”心”的'读音。

  在”妗母””妗”中,”舅”被后面的”母”的双唇辅音[m]同化读音变为韵尾为[m]的”妗”。

粤语亲属称谓的讲解2

  1.前缀”阿””家”多

  例如:阿爷、阿嫲、阿公、阿婆、阿叔、阿婶、阿爸、

  阿妈、阿哥、阿嫂、阿妹、阿仔、阿女、家婶、家公、家

  婆、家姐家、嫂

  2.后缀”仔”多

  (1) 表儿子或后缀带”儿子”的称呼语

  例如:仔、仔仔(表昵称)、侄仔

  (2) 无论男女,称呼父母辈的兄弟姐妹年龄中较小的,表亲昵

  例如:姑仔、姨仔、舅仔、舅父仔

粤语亲属称谓的讲解3

  叠音词的变调

  (1) 叠音词的第一个字读(2 1) 调值第二个字读(55) 调值

  例如:公公、婆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

  另外,”爸爸””妈妈”不变调,即”爸爸”两个字都读原来的(21) 调值,”妈妈”两个字都读原来的(55) 调值,用于现在一些父母对小孩子的自称或小孩子对父母的称呼,表示亲昵。公(21) 公(55) 也可读为公(55) 公(55) 婆(21) 婆(55) 也可读为婆(21) 婆(21)、婆(21) 婆(35)

  (2) 叠音词的第一个字读(2 1) 调值,第二个字读(35) 调值

  例如:婆婆、奶奶、弟弟、妹妹、仔仔、女女

  “奶奶”第一个字读(21) 调值,第二个字读(35) 调值时,是普通话中表祖母的称谓在粤语中的读法。”仔仔”

  “女女”是父母对儿女的爱称,如果”女女”两个字都读(55) 调值,则是父母对年幼的女儿更亲昵的称呼。

  2.语流中的音变

  粤语称谓词的语流音变主要为同化现象。例如,”心抱”是”新妇”的变音,”抱””妇”中古读音相同,

  “新”韵尾为[n] 受后面音节双唇辅音的影响,[n]韵尾都成[m]韵尾,于是变成”心”的读音。

  在”妗母””妗”中,”舅”被后面的”母”的双唇辅音[m]同化读音变为韵尾为[m]的”妗”。


粤语俚语大讲解10篇(扩展4)

——儿童顺口溜粤语3篇

儿童顺口溜粤语1

  1、搏一搏,单车唔系变摩托系俾人托。(都系米赌啦)

  2、饮光食光,身体健康。(对对对)

  3、忍一时风大雨大,退一步跌落悬崖。(甘就死啰)

  4、要想死得早,请饮健力宝。(人地个广告)

  5、老豆养仔,仔养仔,仔养老豆正衰仔。(人地话架)

  6、份人无乜点,时时查字典。(嘻嘻嘻)

  7、一代亲,两**,三代嘴苗苗,四代见面都唔叫。(好现实)

  8、考试考得好,全靠隔离好。(岩岩岩)

  9、65.抬棺材甩裤失礼死人

  10、加州红,越唱越穷。(KK话架)

  11、有宵夜,有过夜。(唔知听边个讲过)

  12、返得学多,读得书少。(话紧自己)

  13、财多身子弱,钱多训唔着。(几时先可以甘呢)

  14、日赌夜赌,衫都无件好。(真理)()

  15、老豆打仔,强身健体;仔打老豆,菩萨保佑!(试下都好呀)

  16、生意淡薄,不如赌搏。(越赌越薄)

  17、坦白从宽新疆搬砖,抗拒从严回家过年。(无错)

  18、左悭右悭,悭悭埋埋唔够餐。(惨呀)

  19、有食唔食,罪大恶极。(对女仔讲架)

  20、老板悭,工仔奸。(做老板嘅识做啦!)

  21、笨七一次过,次次有新鲜。(亲身体验)

  22、食支红双喜,从此就弹起。(KK话架)

  23、人算不如天算,不如一切随缘。(抄人架)

  24、自从有了赌,无日食得好。(何必呢)

儿童顺口溜粤语2

  1:老豆养仔,仔养仔,仔养老豆正衰仔。(人地话架)

  2:日赌夜赌,衫都无件好。(真理)

  3:饮光食光,身体健康.(对对对)

  4:搏一搏,单车唔系变摩托系俾人托。(都系米赌啦)

  5:人算不如天算,不如一切随缘。(抄人架)

  6:财多身子弱,钱多训唔着。(几时先可以甘呢)

  7:一代亲,两**,三代嘴苗苗,四代见面都唔叫。(好现实)

  8:有食唔食,罪大恶极。(对女仔讲架)

  9:生意淡薄,不如赌搏。(越赌越薄)

  10:笨七一次过,次次有新鲜。(亲身体验)

  11:加州红,越唱越穷。(KK话架)

  12:有宵夜,有过夜。(唔知听边个讲过)

  13:返得学多,读得书少。(话紧自己)

  14:食支红双喜,从此就弹起。(KK话架)

  15:份人无乜点,时时查字典。(嘻嘻嘻)


粤语俚语大讲解10篇(扩展5)

——粤语搞笑结婚誓言 (菁选3篇)

粤语搞笑结婚誓言1

  1. 老婆话一,我唔会话二

  2. 洗衫煮饭我乐意

  3. 人工全部都奉献

  4. 孝顺双亲我愿意

  5. 行街买野我卑钱

  6. 无论大小事,都问过老婆意见

  7. 百般迁就,永不返议

  8. 一心一意,无微不至

  9. 服侍老婆系我大志

  本人在此立誓,请各位兄弟姐妹见证

  签署:---------

粤语搞笑结婚誓言2

  老婆冲凉时要量好水温,捶骨擦背:不得有贪图私欲之行为。

  老婆扫货时要勇于付款,帮手拎野:不得有不情不愿之行为。

  老婆煮饭时要赞不绝口,食多几碗:不得有厌叁厌四之行为。

  老婆训觉时要炎夏扇风,寒冬暖被:不得有打唿抢被之行为。

  老婆训话时要两手贴紧,立正企好:不得有心不在焉之行为。

  老婆不在时要朝思暮想,守身如玉:不得有偷鸡摸狗之行为。

  老婆敷脸时要提供方法,以身试法:不得有哈哈大笑之行为。

  老婆生气时要扮猪扮狗,讨你欢喜:不得有不理不睬之行为。

  老婆打我时要任其蹂躏,谢主隆恩:不得有还手瞪眼之行为。

  老婆审问时要发誓赌咒,以表忠诚:不得有漫不经心之行为。

粤语搞笑结婚誓言3

  老婆老婆嫁畀我,

  今生只爱你一个。

  每月家用任你攞,

  你话企我唔敢坐。

  若然我有乜做错,

  激到老婆把几火。

  罚我跪地顶菠萝,

  冇饭食兼挨肚饿。

  老婆老婆嫁畀我,

  婚后家务一再多。

  洗衫煮饭把地拖,

  我嚟搞掂冇啰嗦。

  我洗碗时你睇Ball,

  为你打造安乐窝。

  晚晚陪你唱情歌,

  包你冧到笑嗬嗬!

  老婆老婆我爱你,

  今生今世在一起。

  时时刻刻牵你手,

  共你一生到白头。


粤语俚语大讲解10篇(扩展6)

——粤语趣味绕口令 (菁选2篇)

粤语趣味绕口令1

  1、姨妈而家去宜家家俬买而家岩用既宜家家俬。

  2、 入食物实验室扲实紧急制 。

  3、一蚊一只龟,七蚊一只鸡,佢话龟贵过鸡,我话鸡贵过龟,咁究竟龟贵过鸡定系鸡贵过龟。

  4、麦当娜约左麦当雄去麦当劳道个间麦当劳食麦皮捞当归。

  5、出东楼,走六步,碰见六叔和六舅,好六叔,好六舅,借给我六斗六升好绿豆;过了秋,收了豆,再还给六叔六舅六斗六升好绿豆。

  6、狮子山上狮山寺,山寺门前四狮子。山寺是禅寺,狮子是石狮。狮子看守狮山寺,禅寺保护石狮子。

  7、东门东家,南门董家。东董两家,同种冬瓜。有人说:东门东家的冬瓜大。谁知南门董家的冬瓜大过东门东家的大冬瓜。

  8、金瓜瓜,银瓜瓜,瓜棚上面结满瓜。瓜瓜落下来,打着小娃娃;娃娃叫妈妈,妈妈抱娃娃;娃娃怪瓜瓜,瓜瓜笑娃娃。

  9、 圆圆远远叫圆月,叫来圆月来赏月。圆圆说:月月圆,圆月说:圆圆月。

  圆圆说:圆月的眼圆比月圆。圆月说:圆圆的圆眼赛圆月。

  究竟是圆圆,圆月的.眼儿圆,还是圆圆的月儿圆。

  10、小王和小黄,一齐画凤凰。小王画黄凤凰,小黄画红凤凰。红凤凰黄凤凰,画成活凤凰,望着小黄和小王。

  11、肯德龟同肯德鸡去肯德基食肯德基最出名既巴辣香鸡。

  12、双层牛肉***,酱汁洋葱夹青瓜,芝士生菜加芝麻,人人食到笑哈哈。

  13、骆老伯,郭老伯,华老伯,柏老伯,骆、郭、华、柏四老伯,约着城北买菱角。买得菱角阁上剥,各剥各,各吃各,阁角莫落菱角壳,免得戳了骆、郭、华、柏四老伯我脚。

  14、财政司叫邰正宵做财政司,邰正宵叫财政司啰台证先。财政司话俾邰正宵知,要啰台证先要搞掂财政先。

  15、郭蔼明过郭可盈,话郭可盈个袋型,郭可盈叫郭蔼明过海改个袋型,改成郭可盈袋个袋型。

  16、潘宏彬、祝文君去搬云吞,祝文君跟潘宏彬去横滨,潘宏彬同祝文君一齐去纹身,纹枝人参枝参有崩。

  17、(超级强化版)奄金琴军今暗暗,混吉挖金挖甘桔,金骨挖桔挖银骨,银桔甩金不挖得,金骨混笔挖金粒,粒粒金粒挖银桔,银桔挖笔梗不吉,不吉挖金更不吉,笔墨挖骨得不偿失,得失混吉挖金笔,毕生大吉。

  18、粒粒金粒挖银桔,银桔挖笔梗不吉,不吉挖金更不吉,笔墨挖骨得不偿失,得失混吉挖金笔。

  19、街头3蚊1斤鸡,街尾3蚊1斤龟,街头买斤鸡,街尾买斤龟,你话鸡贵定龟贵。

  20、(文言版)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 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21、抱着灰鸡上飞机,飞机起飞,灰鸡要飞。

  22、东瞄庙,西瞄庙,左瞄庙,右瞄庙,调转头来瞄瞄庙。

  23、绳下调刀,刀倒吊着,绳断刀掉,刀倒着掉在道上。

  24、家后一座庙,天天猫来尿,不知庙尿猫,还是猫尿庙?

  25、头戴凉帽,走进冷庙﹔去了凉帽,看看冷庙。

  26、狮子长虱子,虱子咬狮子,狮子抓虱子,虱子躲狮子。

  27、教室有殭尸,殭尸抓老师,老师找道士,道士捉殭尸。

  28、一个新兵吃青饼,一个老兵吃烙饼,新兵请老兵吃青饼,老兵请新兵吃烙饼。

  29、小良赶着一群羊,来到山上遇着狼,狼要吃羊羊躲狼,小良救羊打跑狼。

  30、高高山上一枝藤,藤条头上挂铜铃,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

  31、张家嫂子上山摘枣子,**嫂子上山摘柿子,张家嫂子的侄子背石子,**嫂子的侄子看狮子。

  32、一只猴仔带一群猴仔去沟仔,一群猴仔跌落沟仔,一只猴仔转去提钩仔,来钓猴仔。

  33、大婆子是一个驼子,小婆子是一个跛子,大婆子嘲笑小婆子是跛子,小婆子大骂大婆子是驼子。

  34、墙上一只青**,墙下一只麻**,青**咬麻**的上下巴,麻**咬青**的下下巴。

  35、门外有四十四只狮子,不知是四十四只死狮子?还是四十四只石狮子?

  36、蒋家羊,杨家墙,蒋家羊撞倒了杨家墙,杨家墙压死了蒋家羊,杨家要蒋家赔墙,蒋家要杨家赔羊。

  37、张大嘴,李大嘴,两人对坐来比嘴。张大嘴说李大嘴的嘴大,李大嘴说张大嘴的嘴大。

  38、桥东走来一条狗,桥西走来一只猴,未到桥心两碰头,彼此匆匆跑回头,猴跑几步望望狗,狗跑几步望望猴,究竟猴怕 狗,还是狗怕猴?

  39、白石白又滑,搬来白石搭白塔,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滑。

  40、张哑巴,李哑巴,登了此楼吹喇叭,张哑巴吹的喇叭大,李哑巴吹的大喇叭。

  41、张结巴,李结巴,来到市场比结巴。张结巴说李结巴的结巴大,李结巴说张结巴的结巴大。

  42、房子里有箱子箱子里有匣子,匣子里有盒子,盒子里有镯子。镯子外有盒子,盒子外有匣子,匣子外有箱子,箱子外有房子。

  43、痴线蜘蛛条蜘蛛丝黐住支树枝

  44、董骠中咗镖, 阿苗吹紧萧, 骠苗约埋沙尘超, 一起食贵刁, 然后买孖due(deuce), 阿超好鬼嚣, 窒到董骠似火烧, 攞啲贵刁泼阿超, 唔Q买孖due, 叫阿超去食蕉, 阿苗即刻诈佢娇, 叫佢唔好打阿超, 董骠扭亲咗条腰, 激到阿苗发高烧!

  45阿里巴巴去买衣架, 买唔到衣架买衫架, 买唔到衫架好丢架! 你系真嘅定系假?

  46、一班仆街在曲街推人出街。

粤语趣味绕口令2

  入门级

  一蚊一斤鸡,一蚊一斤龟,究竟系鸡贵定系龟贵?

  入实验室揿紧急制

  邮差叔叔送信纯属迅速送出

  普通级

  黐线蜘蛛条蜘蛛丝黐住枝树枝

  去街市买鱼肠,见到姨丈,放低鱼肠 问候姨丈,执翻鱼肠,拜拜姨丈

  宜家学紧瑜伽嘅姨妈而家去宜家家俬买而家啱用嘅宜家家俬

  困难级

  床脚撞墙角,墙角撞床脚,你话床脚撞墙角定墙角撞床脚?

  掘柑掘桔掘金桔,掘鸡掘骨掘龟骨,掘完鸡骨掘金桔,掘完龟骨掘鸡骨。

  骨灰级

  圆圆远远叫圆月,叫来圆月黎赏月。

  圆圆说:月月圆,圆月说:圆圆月。

  圆圆说,圆月的眼圆比月圆。

  圆月说,圆圆的圆眼赛圆月。

  究竟是圆圆、圆月的眼圆,还是圆圆的月圆?


粤语俚语大讲解10篇(扩展7)

——粤语绕口令 (菁选2篇)

粤语绕口令1

  1、一蚊一斤鸡,一蚊一斤龟,究竟系鸡贵定系龟贵?

  一蚊一只龟,七蚊一只鸡,佢话龟贵过鸡,我话鸡贵过龟,噉究竟龟贵过鸡定係鸡贵过龟。

  2、宜家学紧瑜伽嘅姨妈而家去宜家家俬买而家啱用嘅宜家家俬。

  3、邮差叔叔送信纯属迅速送出。

  4、床脚撞墙角,墙角撞床脚,你话床脚撞墙角定墙角撞床脚?

  5、郭蔼明见过郭可盈,话郭可盈个袋型,郭可盈叫郭蔼明过海改个袋型,改成郭可盈个袋。

  6、鸡龟骨滚羹。

  7、圆圆远远叫圆月,叫来圆月来赏月。圆圆说:月月圆,圆月说:圆圆月。圆圆说:圆月的眼圆比月圆。圆月说:圆圆的'圆眼赛圆月。究竟是圆圆,圆月的眼儿圆,还是圆圆的月儿圆

  8、奄金琴军今暗暗,混吉挖金挖甘桔,

  9、金骨挖桔挖银骨,银桔甩金不挖得,金骨混笔挖金粒,粒粒金粒挖银桔,银桔挖笔梗不吉,不吉挖金更不吉,笔墨挖骨得不偿失,得失混吉挖金笔,毕生大吉。

  10、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11、蒋家羊,杨家墙,蒋家羊撞倒了杨家墙,杨家墙压死了蒋家羊,杨家要蒋家赔墙,蒋家要杨家赔羊

粤语绕口令2

  入门级

  一蚊一斤鸡,一蚊一斤龟,究竟系鸡贵定系龟贵?

  入实验室揿紧急制

  邮差叔叔送信纯属迅速送出

  普通级

  黐线蜘蛛条蜘蛛丝黐住枝树枝

  去街市买鱼肠,见到姨丈,放低鱼肠 问候姨丈,执翻鱼肠,拜拜姨丈

  宜家学紧瑜伽嘅姨妈而家去宜家家俬买而家啱用嘅宜家家俬

  困难级

  床脚撞墙角,墙角撞床脚,你话床脚撞墙角定墙角撞床脚?

  掘柑掘桔掘金桔,掘鸡掘骨掘龟骨,掘完鸡骨掘金桔,掘完龟骨掘鸡骨。

  骨灰级

  圆圆远远叫圆月,叫来圆月黎赏月。

  圆圆说:月月圆,圆月说:圆圆月。

  圆圆说,圆月的眼圆比月圆。

  圆月说,圆圆的圆眼赛圆月。

  究竟是圆圆、圆月的眼圆,还是圆圆的月圆?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