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六线谱的基础乐理3篇
六线谱的基础乐理1
音
六条线上的数字,分别**这根弦上相应的品上的音。如图:最上面一条线上的0、3、12、18,表示吉他一弦上的空弦、第三品、第十二品、第十八品的音符,其他线上的数字依次类推。
节奏
节奏技巧不同于其他的演奏技巧,根据不同的节奏,来扫规定和弦中六根线的不同区域,而且扫弦的方向也要根据不同的节奏变化。在六线谱中的扫弦方法,是用不同方向、不同长度的箭头表示,图中的第一个箭头表示拨片从六弦扫到一弦。第二个箭头表示拨片,从第一弦扫到六弦。第三个箭头表示拨片,从六弦扫到四弦。第四个箭头表示拨片,从一弦扫到四弦。这样,四个不同方向,不同长度的箭头按不同的时值来演奏。
六线谱的基础乐理2
六线谱对吉他常用的`演奏方式(独奏、分解伴奏和漫弹节奏)分别用如下方式记录:
独奏(旋律)记谱:
在六条线上写上*数字。六线谱中的数字表示吉他的品格,写在线上的数字表示左手按第几品,数字所在的线即右手应弹的弦。
分解和弦伴奏记谱:
在六线上画“X”,此时六线谱上方往往有关于左手按和弦的指法图或标记表示。那么你就用左手按好和弦,“X”表示用右手指弹响其所在的弦。
扫弦节奏记谱:
在六条线上画“↑”、“↓”等符号,此时六线谱上方也往往有关于左手指法的提示。有时候,上述几种记谱法会在同一首六线谱中出现。
六线谱的基础乐理3篇扩展阅读
六线谱的基础乐理3篇(扩展1)
——五线谱乐理基础知识3篇
五线谱乐理基础知识1
1、音符的组成
五线谱中的节拍是从符头和符尾来辨别的,首先先要学会分辨符头和符尾
2、看音符识拍数
各种不同的音符,表示不同的节拍,如下图所示。全音符唱4拍,二分音符唱两拍,四分音符唱1拍,八分音符为半拍,十六分音符唱1/4拍,三十二分音符唱1/8拍,以此类推,每增加一个符尾拍数是变成原来的1/2。
3、附点音符增加拍数
符点音符是标在音符符头右边的小圆点儿,用以增加音符的拍值。若一个音符的右边带有一个符点,那么表示该音符的'拍值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要再增加1/2拍。
六线谱的基础乐理3篇(扩展2)
——五线谱的乐理知识3篇
五线谱的乐理知识1
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行横线叫做五线谱。
五线谱,顾名思义是由五条线组成的。的确,是由五条*行的“横线”和四条*行的“间”组成的,它们的顺序是由下往上数的。
最下面第一条线叫做“第一线”,往上数第二条线叫“第二线”,再往上数是“第三线”、“第四线”,最上面一条线是“第五线”。
由于音符非常多,所以“线”与线之间的缝隙也绝对不能浪费的,也就是“线”与“线”之间的地方叫做“间”,这些间也是自下往上数的。同“线”一样,最下面的一间叫做“第一间”,往上数是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如右图所示
谱号有3种:第一种是G谱号,当G谱号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时,称高音谱号;第二种是F谱号,当F谱号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时,称低音谱号;第三种是C谱号,当C谱号记在五线谱的第三线时,称中音谱号(此处应注意,只有这三种情况下称高中低谱号,在其他线上时,均有不同名称)。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应避免过多的加线。五线谱中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5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3种用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五线谱一般分类为:①总谱,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②分谱,分别记载每种乐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③大谱表,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及混声合唱等。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C,故又称十一线大谱表。
五线谱的乐理知识2
相对于简谱,五线谱的优势是在视觉上音的高低有明白的显示。比如那些复杂的和声(在一个位置上有几个音同时出现)很容易识别,视觉非常清楚;在表示旋律方面尤其是高高低低的众多音的形态更是一目了然,因此在国际上广为使用的'基本都是五线谱。可以说五线谱是音乐中的“世界语”。 但除基本谱表的五条线外,上、下方常会出现繁杂的临时加线,谱号后面及谱中,还有密密麻麻的调号或临时升降记号,不同音组的同一音处于不同的位置,缺乏规律性,初学者使用起来十分困难,需要长时间反复练习。
六线谱的基础乐理3篇(扩展3)
——看六线谱的方法
看六线谱的方法1
六线谱(TAB)是*用的一种专为吉他设计的记谱方法,它的基本结构是由六根间隔相等的线组成,六根线分别**吉他上的六根弦,最下面的一条线,**吉他的第六根弦。是把吉他的六根弦对应地划出六条*行的横线,来表示两手演奏的位置和动作(即指法),属于记录指法的乐谱。
六线谱不记录音的高低,但与简谱或五线谱结合对照起来使用时非常方便,既能表示音高,又能表示指法。六线谱世界上通用的一种专为吉他设计的记谱方法,它的基本结构是由六根间隔相等的线组成,六根线分别**吉他上的六根弦,最下面的一条线,**吉他的第六根弦。是把吉他的六根弦对应地划出六条*行的'横线,来表示两手演奏的位置和动作(即指法),属于记录指法的乐谱。六线谱不记录音的高低,但与简谱或五线谱结合对照起来使用时非常方便,既能表示音高,又能表示指法。
六线谱对吉他常用的演奏方式(独奏、分解伴奏和漫弹节奏)分别用如下方式记录:
独奏(旋律)记谱:在六条线上写上*数字。六线谱中的数字表示吉他的品格,写在线上的数字表示左手按第几品,数字所在的线即右手应弹的弦。
分解和弦伴奏记谱:在六线上画"X",此时六线谱上方往往有关于左手按和弦的指法图或标记表示。那么你就用左手按好和弦,"X"表示用右手指弹响其所在的弦。
扫弦节奏记谱:在六条线上画"↑"、"↓"等符号,此时六线谱上方也往往有关于左手指法的提示。有时候,上述几种记谱法会在同一首六线谱中出现。
六线谱的基础乐理3篇(扩展4)
——乐理基础知识点3篇
乐理基础知识点1
基本乐理的基础知识是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调式和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
六线谱的基础乐理3篇(扩展5)
——即兴伴奏的乐理知识3篇
即兴伴奏的乐理知识1
在民间音乐的创作与演出中也常有根据演奏者当时的情绪和意境,即兴演奏技术高深的乐曲。也有用原有曲调(如民歌主题)作基础,在临时演奏时加以发展、丰富和变化,称“即兴伴奏”。
即兴伴奏的乐理知识2
学习即兴演奏、即兴伴奏的最初,必需就是在有乐理音乐基础的大脑里,暂时抛开五线谱固定调CDEFGAB的理念,树立简谱首调1234567(即do re mi fa sol la xi 等唱名)概念。。。要以备做为一个现场伴奏的钢琴手或键盘手,如果需要伴奏的歌曲,主唱者或歌手觉得歌曲的原调调子太高,唱不上去,需要现场临时降调,或用另外的调来弹奏;且必随时以备“男歌女唱、女歌男唱”等等现场伴奏移调问题……(我经常这样捉弄我身边科班弹钢琴、并且弹得不错的人:来弹首《梦中的婚礼》听听,但不能用原调降B调来弹,原调太高了,听着不舒服!换个调弹,用降E、降A、或A调、D调、E调弹吧。。。这样的要求,就算是原本钢琴弹得不错的人,遇到再简单的、他本人练得再熟练不过的曲子,也会经常把他自己给蒙傻了!)其练习方式:把自己喜欢的、熟练的曲目,自己逼自己尝试着不要用固定调音名读谱,学着用首调的概念来读出谱中唱名;之后其自己尝试将其曲子用原调以外的其它调来弹奏。。。弹奏的曲子难度可由浅入深!当然,刚开始不必用太有难度、速度太快的曲子来尝试移调弹奏,大概用一些3级至5级的、849前半期左右水*的曲子即可。。。如此有利于自己逼自己暂时脱离五线谱固定调的感觉,在大脑中树立首调唱名的概念。。。(比如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痛苦的心>等类型的曲子,就是一个不错的、有利于练习移调的.初级曲子)
(附:我曾经碰见过一个Super强人,他能把所有他听过的流行歌曲,和一些“理查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完全现场即兴的把原本的和弦全改了(因为当时他弹的曲子,都是我出给他的,所以我可以完全相信他是现场即兴的东西),把右手的主弦律加以很多“装饰音”的修改,以及和弦改成了非传统的、完全带JAZZ味道的和弦(特别是左手的和弦和织体,完全都现场即兴改掉了)~~~但是,弹的真的很好听,给人完全一种很前卫,很耳目一新的感觉~~~老歌新弹,不同凡想,这就是音乐即兴操纵的灵活性。)
其次,就是做听音练耳的练习!!将随时都能听到的音乐、歌曲、乐句乐段、甚至于手机铃声,做为自己练耳听音、听和弦的强化训练,自己逼自己随时随地的去做这样的训练。(我自己以前刚刚接触即兴演奏、即兴伴奏的那段时间,就连蹲厕所的时候,都在自己放着手机里原本带的铃声,用首调的方式,听音读唱名;当然,实在听不出来的,可以一边用MP3进行A-B段反复播放,一边用琴一个一个音、一个一个和弦的找!)因为即兴演奏、即兴伴奏,说白了,就跟学英语、学语文的观念是差不多一样的,完全是自己的大脑对音乐和弦、调式、乐段、风格等等各个音乐元素的积累和储存。。。我打个比方:比如人与人之间聊天和对话,只要是会说话的人,都没有人是在和对方说一句话之前,拿着一本词典,将自己想要说的一句话,先翻开看词典找词语,再将一个个的词语组成句子,再将一个句子说出来给对方听的吧!!其实即兴演奏、即兴伴奏原理也是一样的!扒带、听音乐读谱、记谱、记和弦、记音色等等,其实也就是将别人音乐中好的“词汇”、“句子”吸收到自己的大脑里,当脑子里所积累音乐的“词汇”、“句子”量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像人与人之间聊天对话一样,用大脑通过十个手指和琴“脱口而出”……所以即兴演奏、即兴伴奏说白了,就是大脑通过另一个嘴巴:手,用琴“脱口而出”的“聊天对话”这种感觉……
六线谱的基础乐理3篇(扩展6)
——钢琴乐理基础小知识 (菁选2篇)
钢琴乐理基础小知识1
什么是音阶?
把C、D、E、F、G、A、B 等各音中的某一个音作为领队(主音),由它开始由低至高(或由高到低)按顺序排列起来,这个音的序列由于像梯子一样,逐级向上或向下,所以叫音阶,也是七声音阶。五线谱一般都是七声音阶。通俗来说,音乐里的CDEFGAB就是音阶。
七声音阶:指调式音阶由七个音组成的音阶形式。
以C做领队的音阶:c,d,e,f,g,a,b,( 一个音组,大调音阶)
以A做领队的音阶:a,b,c,d,e,f,g,(一个音组,小调音阶)
在音乐中,所有的音咗是按一定的关系**起来的,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如果违反了这规律,乐声就显得别扭了。比如以C为领队(主音)的音阶--C,D,E,F,G,A,B(DO RE MI FA SOL LA XI),就符合这规律,它的**关系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如果除去C以为的音想做领队,那也行。但为了让这个队伍也按"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的**关系组合。那么,有些音就得升高或者降低,这就出现了1-7个#b号的音阶,也就有了不同的调式。
什么是调:
调:由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高位置,叫做调。
C调:由七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调,主音为C,叫做C调。
G调:由七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调,主音为G,叫做G调。
D调:将G调中所有的音都升高五度,主音为D,叫做D调。
依次类推,可得到A、E、B、#F、#C调。 升号调:G、D、A、E、B、#F、#C、#G、#D、#A、#E、#B调的调号都用升号表示,所以叫做升号调。 降号调:F、B、E、A、D、G、C、F调的调号都用降号表示,所以叫做降号调。
调的五度循环:将各调按纯五度关系排列起来所构成的循环。
调式: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个体系并以某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调式。
主音:调式中最稳定的音。
大调式: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组成一个大三和弦。简称“大调”,包括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 自然大调:大调的基本形式,应用最广。 和声大调:将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降低半音。旋律大调:将自然大调的第Ⅵ、Ⅶ级都降低半音。
小调式: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组成一个小三和弦。简称“小调”,包括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 自然小调:小调的基本形式。 和声小调:将自然小调的第Ⅶ级半音升高半音。 旋律小调:将自然小调的第ⅥⅦ级都升高半音。
什么是旋律与和声:
旋律是什么?简单地说,不同的音高和不同时值的单音的连续进行就构成旋律,严格地说,旋律是用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合起来的,具有**性的许多音的单声部进行。旋律将所有的音乐基本要素(这里指的是调式、音高、节奏节拍、强弱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不要分的**体。
旋律可分为声乐器乐旋律两种。
声乐旋律是供人声演唱的,一般说音域比较狭窄,富于歌唱性是它的最大特点。
器乐旋律是供乐器演奏的,它和声乐旋律相比,音域较宽,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比较大,富于节奏性和技巧性,但歌唱性对器乐旋律的表现来说,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旋律体现了音乐的主要思想或全部思想,是音乐的灵魂和基础。
什么是和声?和声是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它包含:
①和弦,是和声的基本素材,由3个或3个以上不同的音,根据三度叠置或其他方法同时结合构成,这是和声的纵向结构。
②和声进行,指各和弦的先后连接,这是和声的横向运动。
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
什么是五线谱
五线谱是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行横线。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都自下而上计算的。 假使音乐作品是写在数行五线谱上,那么,这数行五线谱还要用连谱号连结起来。
在五线谱上音的位置愈高,音也愈高,反之音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但到底高多少?低多少?却无法确定。在五线谱上要确定音的高低,必须用谱号来标明。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条线上,便使这条线具有了固定的音级名称和高度,同时也确定了其他各线上或间内的音级名称和高度。
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
G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又叫高音谱号;另外有记在第一线上的,叫古法国式高音谱号。
F谱号: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也叫低音谱号;另外还有记在第五线上的,叫倍低音谱号。
C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 目前被采用的C谱号有C三线谱号(又名中音谱号)为中音提琴所用,有时也长号所用。C四线谱号(又名次中音谱号)为大提琴、大管和长号所用。其他C谱号一般较少应用。 使用许多谱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过多的加线,以使写谱和读谱更加方便。 各种谱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连接起来使用。
什么是音符、休止符
音符就是在五线谱上记录声音持续时间长短(时值)的符号。
休止符就是记录声音间断时间长短的符号。休止符同样记录的是声音,只不过它记录的声音不发声而已。可以说休止符是“不发声的音符”,它同样对音乐的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音符由“符头”(空心或实心的椭圆形标记)、“符干”(垂直向上或向下的短线)和“符尾”(连在符干末端的细细的旗状标记。)三部分组成。根据时值的不同分为:
二全音符(很少使用):空心符头,并且左右加垂直的短线。没有符干、符尾;
全音符:空心符头,没有符干、符尾;
二分音符:空心符头加符干;
四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
八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和一条符尾;
十六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和两条符尾;
三十二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和三条符尾;
我们用五线谱记录音乐的时候,并不是把所有的音符、标记堆积在谱面上就可以了,而是要遵循一些标记规则的。正确地掌握这些规则,可以使谱面清晰明了,从而能够准确地反映乐思,并且有助于相互的交流。
什么是变音记号?
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变音记号有五种:
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还原记号(ヰ)表示将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变音记号可以记在五线谱的线上和间内;可以记在音符的前面和谱号的后面。 记在谱号后面的变音记号叫做调号。在未改变新调之前,它对音列中所有同音名的音都生效。如果在乐曲中间要更换调号时,可能有三种情况。
更换调号如果发生在一行乐谱的开始处,这时应该在前一行乐谱的末尾处将所要更换的调号预先记写清楚,并将最后一条小节线向前移,以便记写新调的调号。
增加原有升号或降号的数目时只要在更换调号处的小节线右边写出新调的调号便可以了。
减少原有升号或降号的数目时需要在更换调号处的小节线左边将多余的变音记号还原。在小节线的右边写出新调的调号。
升号变降号或降号变升号时需要在更换调号处的小节线左边将原来的变音记
号还原,在小节线的右边写出新调的调号。直接放在音符前的变音记号叫做临时记号。临时记号只限于同音高的音有效,而且只到最近的小节线为止,在多声部乐曲中临时记号往往只对一个声部有效。为了提醒废除前面所用的临时记号,有时在小节线后面加上另外的临时记号。
钢琴乐理基础小知识2
1、什么是音乐:
令人感觉愉悦的声音,就叫音乐。乐者,令人愉快之意。音者,声音也。加在一起就叫音乐。怎么样,比大家想象的包含范围要广阔的多吧,呵呵~~~~ 在这里说一点题外话,声音的要素是什么?那本是音质/音色/音量。音量不必多说,小了人们听不清,过大了人体本能的会有生理不适,那么声音的好不好听关键取决于什么呢?是音质!音质的好坏是决定声音是否好听的根本,这就是为什么说好琴是关键的原因,只有你拥有一把好琴的时候你才能真正体会所谓的好声音是什么样的。音色的好坏是建立在音质的基础上的,所以对于乐手(特别是bass)好音质应是第一追求,当拥有了好音质的时候你会发现好音色几乎是唾手可得,比音质不好的琴要追求好音色要容易无数倍。
2、什么是音阶:
说来话长,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了声音的高低中似乎总有一些音是听起来就像是一模一样,却不在一个高度上,于是人们把任意这样两个音之间的频率计算了一下,又捉摸了很久,终于发现按照频率把这任意两个音之间的频率分成份,就几乎可以把见到听到过的音乐都鼓捣出来,于是人们把这个发现叫做“*均律”,于是钢琴出现了,钢琴就是基于*均律的理论制造的,所以钢琴的每一组键盘(黑白)相加就一共正好是个键,同时人们发现,在音乐中,其实这个键中只有个使用率特高,于是人们把常用的个键做得宽一点并放在一起,另外相对不常用的个键做的窄一点,放到不碍事的地方且用不同的颜色以避免混乱,这就是钢琴的样子的由来。再往后,人们看到虽然那两个听起来就像是一模一样却不在一个高度上的音中间是隔着个键,但是毕竟常用的只有个啊,干脆一省事,就只给这个音符起了名字。于是就有了大家知道的。问题又来了,这时人们发现,在钢琴上只有之间和之间是连续的两个键,而其它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常用音符中间都夹着一个不常用的黑键,最后为了大家方便就规定了一些**的概念,这样就不会糊涂了,比如到之间/到之间/到之间/到之间/到之间都夹着一个不常用的黑键,也就是说按照*均律来说,它们之间不是相邻的键,但是谁让那几个黑键是不常用的呢,所以大家还是决定把到之间/到之间/到之间/到之间/到之间**叫做全音关系,把之间和之间那种完全相邻的关系叫做半音关系。全音也正好等于个半音相加的总和。但是如何表达音符与音符之间的远近呢?于是就产生了“度”这个概念,比如从唱到,一共只有个音符,从一数到二,于是就叫和之间是度的关系,但是和之间原本是有一个不常用的半音的,于是人们规定,两个音是半音关系的它们之间的远近叫做小度,两个音是全音关系的它们之间的远近叫做大度,所以到之间/到之间/到之间/到之间/到之间的远近关系都是大度,之间和之间的远近关系叫做小度。那么和之间呢?从到,不管你唱不唱那个,这个的音符也事实性的永远夹在/之间,出不出声不一定,但它永远存在,所以和之间就是度的关系,同理和之间/和之间/和之间/和之间都是度关系。考虑到半音/全音的问题,最后规定,凡是两个大度加在一起的度音都**叫做大三度,和之间/和之间/和之间就是大三度关系。凡是由一个大度和一个小度加在一起的度音都**叫做小三度,和之间/和之间就是小三度关系。再数数看,到之间是度,到之间是度……,那么前面提到的那两个听起来就像是一模一样却不在一个高度上的音中间就是再到一个高音的,数一数,就是度关系。同理,如果从开始往上数,高低的两个之间也叫度关系。的两个也是……,说了这么长,都是为了对音阶概念的铺垫,这些“*均律”“全音/半音”“度”的概念都是最基础的概念,各位一定要深入地整明白,这些基本概念糊涂,后面的乐理就会越来越难学的啊。好了,该说啥叫音阶了,其实,所谓音阶,就是在任意一个度以内的音符的固定排列组合,比如,最最常用的的组合,就是一种音阶,就是又一种音阶,以此类推,所谓布鲁斯音阶/爵士音阶/*音阶……很多音阶,其实都是在任意一个度以内的音符的各种固定排列组合。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并不是叫度关系的各种音阶内都一定是个音符,比如*的声音阶就是,没有和,还有很多音阶模式也是如此。
3、什么是调:
这也是个比较长的话题,像上一个问题一样也会涉及若干相关概念,且听老妖慢慢道来。人的名字有大名也有小名,音符也一样,人们给音符起了这样的名字以后,发现有很多问题还是表达时容易混乱,于是又给音符起了个大名,分别的大名叫做CDEFGAB。用来对不同的音乐问题做出定义。又规定了一个全世界人民不分种族不分男女老幼唱着都不高不低不费劲的音高作为最核心的一个C,于是就有了个人为规定的**C的概念,以**C这个音符为核心的不管往上还是往下的度之间的音阶,就都规定叫做C调音阶。以此类推,高低之间到的音阶,因为的大名叫做D,所以这样的音阶就叫做D调音阶。高低之间到的音阶,就是E调……。下面老妖就把与“调”紧密相关的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分别说一说,那么刚才我说的调的概念其实和大家日常接触的调的概念似乎不是很一样,没错,刚才说的是最基本概念。那么大家日常最常遇到的困惑其实是在清楚了基本概念和以下我要讲的几个问题后即可逐渐搞懂。首先,我们只讲最常用的音阶,特殊的以后再说,在最最常用的的音阶组合中,因为最常用,且人类近成的音乐,可用此音节组合搞定,于是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自然音阶。同时给音阶中的起始音和结束音(也就是那两个不同高度的)起了个称呼叫做音阶中的主音。同时人们发现,的音阶组合在记录音乐时,有不少音乐其实是从起到结束,也就是说是的组合,于是人们规定把的音阶组合叫做自然大调音阶,简称大调音阶。把的组合叫做自然小调音阶,简称小调音阶。因为在中主音是,它的三度音是,主音和三度音之间是大三度关系,在中主音是,它的三度音是,之间是小三度关系,所以,前者叫大调,后者叫小调。比如,以C为主音的的组合就叫做C大调音阶,因为主音是,它的大名是A , 所以的组合就叫做A小调音阶。那么是不是就是D大调音阶呢?不是!因为我们前面提出的排列组合概念是以连续音阶之间的半音关系为基础的,比如的组合,这个音符之间的连续半音关系是到之间是全音/到之间是全音/到之间是半音/到之间是全音/到之间是全音/到之间是全音/到高音之间是半音,也就是大调的组合个音符之间的连续半音关系是全/全/半/全/全/全/半,也就是说凡是在一个八度内的八个音符之间从低到高是满足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关系的,就是大调音阶。同理,小调音阶就是在一个八度内的八个音符之间从低到高是满足全/半/全/全/半/全/全的音阶组合。所以不是D大调音阶,##才是D大调音阶。大小调音阶之所以听起来很不一样主要是由于主音到音的大小三度不同造成的,仔细体会一下,大调音阶给人的感觉普遍有一种开放/庄重/大气的暗示,小调音阶则普遍有一种细腻/感性的暗示,所以多数大开大合的音乐,大气的音乐,特别是军乐/进行曲什么的都一定是大调的,流行歌曲中很多比较大气的作品也都是大调的音乐,同比,很多感**彩十分浓厚的浪漫的音乐就都是小调的,而且在人类的听觉范围内,有一些音域是特别适合某种情绪的表达的,比如C/D/F/G大调就是最适合做激昂/大气/刚性音乐的音域,很多军乐/进行曲/各国**就都是这些调式。bE调是最感性的调式,性感乐器之王----中音萨克斯就是bE调的。bB是最适合伤感音乐的音域,蓝调爵士中最伤感的乐器----低音萨克斯就是bB调的。当然这些不是绝对的,只是一种听觉上的趋势而已。大可不必机械的套用,从而进入形而上的误区。
4、旋律与和声:
凡是以单线条状态连续出现的一段音符,就是一段旋律,旋律有两个必需的条件,一是最少个获个以上音符,没有上限二是连续出现,即不管是多少音符,不管排列紧密还是疏松,必须是连续的单线条状态,不可以有同时重叠出现的音符。满足以上条件的个获个以上音符的总称就叫旋律。和声与旋律正好相反,凡是同时重叠出现的个获个以上音符加在一起就叫做和声。不过好像大家最常见的名词不是和声而是和弦,没错,和弦是器乐演奏和声时的特殊称呼,严格的说,和声的外延最大,和声包括和弦,和弦的内容本质与和声的内容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特指器乐罢了,而和声既包括器乐也包括声乐。一个和声中最低的那个音符有个名字叫做根音,最高的那个音符名字叫做冠音。另外也有一种说法,叫做音乐的两个要素是旋律与节奏,为什么在这种理论下不提和声了呢?是这样的,在这种理论上认为,和声其实只不过是同时出现的旋律相互叠加出现的。不必单独在理论上注明。这也是一种很独特的理解。
5、三和弦:
我们其实常说的和弦(为了大家看上*惯这一段我基本沿用“和弦”的称呼,少用“和声”这个标准称呼)都是三和弦,只是约定成俗的大家都不写“三”这个字而已。为啥叫三和弦呢?话要从这里说起,在本文第三段落“什么是调”的最后,我们介绍了音域的趋势,其实,就是音阶本身,趋势性也是很明显的。我们还用最常见的.自然大调为例,我们知道音阶的主音是,那么我们先议论旋律,用最简单的连续个音的旋律来听,以开始,分别弹出仔细对比之,你会发现听起来最顺耳,次之,再次之,就听着比较别扭了。这就是音符的趋势性,在更仔细的对比你会发现,最不打架的是,但缺少变化,最美的,但又有些过于情调化,最好听的其实是的旋律,既有感情又不失气度。我们再用和声理论印证一下,用最简单的个音的和声来听,以开始,分别同时弹出仔细对比之,你会发现听起来最顺耳,次之,还是听着非常别扭的,在更仔细的对比你会发现,的问题和弹旋律时一样,的和弦也有类似的不完美的地方,相比之下最完美的和弦还是的组合。这样就产生一个概念,在音阶中,与主音最**的是五度音,有人把音阶反过来弹,就是按照的顺序研究,也发现最**的是五度音,不过反过来时,主音的五度就变成了,这不难理解吧。从第一个数到第五个,不就是了么。于是人们就规定,在音阶中,主音的上方五度音(的那个)起个名字叫做属音。有主必有属嘛。下方五度音(的那个)的名字就叫做**音。从上往下数的属音就叫**音吧。呵呵~~~~ 认真的朋友可能这会儿也在拿着琴做刚才的那几种两个音符的旋律和声的对比研究,细心的你发现没有,不管是旋律还是和声,放到一起就给人感觉很不舒服,总有一种非常别扭的感觉,这就是这个音的特性,它总是让人觉得不稳定/不舒服,听到它时潜意识里总有一种要找个办法改变它一下的冲动,于是人们也它起了个名字叫做导音,就是一听到它就总是想要赶紧转到别的音符,有一种强烈的引导出其它音符的功能。闲话到此为止,我们接着说三和弦,既然任意同时重叠出现的个获个以上音符加在一起就叫做和弦,那么岂不是和弦可以有无数种了?没错。不过人们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结论是,绝大多数时候三和弦是最常应用的。那么常说的三和弦到底有什么标准呢?常规的来说它有两个必需的组成条件,一是由三个音符共同组成,二是由任意的一个音符为根音加上这个音符的度音再加上度音。比如音阶中放到一起是三和弦,也是三和弦,也是,还是…… 那么是不是三和弦呢?当然是,但为何它只符合条件一,不符合条件二也能是三和弦呢。这就是为什么前面我写到“常规的来说它有两个必需的组成条件”,既然是常规的,就一定有非常规的啦。当然它也有自己的名字,在基础讲义这里我们暂不做讨论。那么大小和弦是怎么分的呢?其实道理和分大小调的原理一样,从根音开始数,刚才不是讲根音+三度音+五度音=三和弦么,那么看看根音和三度音之间是大三度还是小三度,再看看三度音和五度音之间是大三度还是小三度,如果从根音开始数根音和三度音之间是大三度,三度音和五度音之间是小三度,就是说是先大后小,那这样的三和弦就叫做大三和弦。比如/就是大三和弦。反之,从根音开始数根音和三度音之间是小三度,三度音和五度音之间是大三度,就是说是先小后大,那这样的三和弦就叫做小三和弦。比如/就是小三和弦。同时为了避免混乱,人们还规定,在一个三和弦中,不管音高的位置如何变化,只要还是这三个基本音符,则和弦名称/属性都不变,比如的大三和弦,根音是。那么当在乐器上不管用还是还是……的各种由低到高的音符来演奏的时候,只要音符还是这三个音符,哪怕之间差得很远,也还把它叫做大三和弦,根音永远是。这就是所谓的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的概念。
琴艺和乐理一样,有很多东西是文字说不清楚的,最好到一定阶段,一定要找老师带一带,否则进步起来的困难和弯路会很多,希望大家多努力。
上一篇: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5篇
下一篇:周记大全10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