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描写春节的传统习俗作文(春节的由来和风俗作文400字)

2023-10-24人围观
简介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春节的传统习俗作文(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春节的传统习俗作文1  传统文化有很多,我最喜欢春节。  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经常到村子里危害人类,吃牛和羊。所以,人们一心想除掉它。可是,无论人们用什么办法,都无法赶走“

描写春节的传统习俗作文(精选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春节的传统习俗作文(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春节的传统习俗作文1

  传统文化有很多,我最喜欢春节。

  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经常到村子里危害人类,吃牛和羊。所以,人们一心想除掉它。可是,无论人们用什么办法,都无法赶走“年”。最后,一个小孩无意之中点燃了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年”被吓跑了。人们都很高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格高兴的日子,就在每年的这一天放鞭炮,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后,又逐渐演变成了“春节”这个节日。

  我每年都回老家过年,每年都很热闹。过年的前一天,就是大年三十,也叫除夕。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贴上了“福”字。有的人心灵手巧,把自己剪的窗花贴在窗户上,像降落的雪花。还有的人把灯笼挂在大门上,张灯结彩,非常美丽。

  这天晚上,一声声花炮声,像打雷一样,此起彼伏,接连不断。李华映红了整个天空,像一朵朵美丽的花。放完了鞭炮,人们又抱起了又香又大的饺子,吃上了团圆饭。儿女们也都和父母团聚。人们一边吃着热腾腾的饺子,一边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二点,新年的钟声敲响。第二天早上,人们都起得很早,无论大人小孩都喘着新衣服挨家挨户的拜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嘴里说着吉祥的话。

  这种欢乐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

  描写春节的传统习俗作文2

  要说到春节的习俗,那我知道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亲访友啦,贴春联啦,吃饺子啦,简直是多的数不胜数。但是对于我这个美食爱好者来说,最最期待和喜爱的,当然还是吃汤圆咯!

  汤圆味儿好,做法很重要!这不,今年的春节,我们家又要准备吃汤圆了,我也不时会在厨房中打打下手。

  其实汤圆的做法也很简单。这第一步,当然就是和面了。面和好以后,就可以取下一块,或大或小都可以,然后将它捏成一个厚度中等的小饼子,再将原有的汤圆馅儿放一些在小饼子的中央,接着将小饼子慢慢地团起来,先团成碗状,最后团成球状。而第二步,就可以将这些做好的汤圆放在有着开水的锅中煮,直到煮熟为止。

  汤圆一出锅,顿时就香气四溢,让人闻了就垂涎三尺。

  终于可以吃汤圆啦!此时的我,心情可真的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今天的汤圆。过了一会儿,餐桌旁的人都到齐了,汤圆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来。我手里拿着筷子,看着碗里那又鼓又热的汤圆,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我从碗中夹起一只汤圆,然后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这味道简直是美不可言哪!那软软的面皮,还有那又香又甜的馅儿,直朝我的喉咙“奔去”。这滋味,可真是给人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汤圆”,在某些地方又叫“团子”,让人有一种在新的一年中能够团团圆圆的美好期盼。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我喜欢的这个春节习俗有种一种期待的感觉呢?心动不如行动,现在就开始做汤圆吧!希望今年的春节,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汤圆。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描写春节的传统习俗作文3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其中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我最期待最喜欢的节日。

  每年春节,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里面是人山人海,在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到了大年三十这天,妈妈在准备丰盛的食物,我们小朋友们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爸爸还会带我去逛花街,深圳是禁止放烟花炮竹的城市,但是偶尔也会听到一阵阵鞭炮声,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色彩。吃完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就会坐在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的表演常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每年春节,让我最期待的日子就是去拜年了,因为我又可以去外婆家了,每年我都是在焦急又兴奋中等待爸爸妈妈带我去外婆家,我最喜欢去外婆家拜年了,因为在那里我可以自由的走动,还可以跟很多表兄弟姐妹在一起玩耍,那里的过年气氛浓厚,大街小巷都是非常热闹,到处都能听到阵阵的鞭炮声,还有五光十色的烟花在空中飞舞,看着天空被这些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的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离外婆家门口不远的地方,还搭有戏台,整天整夜都在唱大戏,听说是做给某位神仙看的,我们天天在戏台前后跑来钻去的,玩的真是废寝忘食,流连忘返。戏台的周围还有很多小卖部,有卖各种小吃的;有卖玩具的;还有卖烟花炮竹的……我们那时可神气了,拿着大人们给的压岁钱,尽情的享受了一把购物的乐趣。

  我喜欢春节,更喜欢外婆家的春节,它给我的童年带来无限的快乐,我期待下一个春节快点到来。

  描写春节的传统习俗作文4

  俗话说的好:“中国文化,博大精神”!确实是这样的。从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就可以看出那种精神!

  “春节”是每年都会过的节日,也是大家喜欢过的节日。因为每年春节大家都会聚集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年夜饭。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晚上还有更好的春节晚会。

  春节也是有许多习俗的,下面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几种。

  第一种:贴春联。这是春节必定要做的事。春联由上联、下联、横批三部分组成,对联上、下字数相同,横批均为四个字。如果你的脑袋够丰富,自己也可以创造噢!

  第二种:贴福字。这就是个十分有趣的字。一般贴福字都是正这贴,而许多家都是倒这贴,据说这里隐藏的意思是“福倒了(福到了)”就这样,它也是重要的环节。

  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吃饺子。这就是全家人都喜欢的事,光包饺子可不行,还要在饺子里放入特殊的东西,例如:硬币、花生、枣等。每种食材都蕴含不同的意思,也让家人在吃饺子的时候分享自己的喜悦!

  “春节”的习俗还有好多,我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马到成功、心想事成!

  描写春节的传统习俗作文5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它是全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很是热闹!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过年时的风俗习惯。

  首先,我们来讲讲拜年。新年的农历初一,人们都要早点儿起床,打扮得干干净净,出门前走亲访友,相互祝愿对方来年能有个大吉大利。拜年这一活动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发压岁钱了。拜年时,晚辈先要祝福长辈,长辈就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压岁钱一般都装在红纸做的纸包里,图个吉祥。

  春节的时候,为了能够营造出一片喜庆热闹的气氛,家家户户都会放爆竹。放爆竹时噼噼啪啪的响声能够让人感到无比的热闹,也可以带给人们欢乐和吉利。

  春节时还要倒贴福字,福字一般贴在门上,墙上。福字象征着福气,福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把父子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

  春节的时候,吃的东西也很特别。年糕就是其中一种。因为年糕有“年高”的谐音,再加上形状、口味变化多端,几乎成了家家户户必备的过年食品。年糕有黄|白两色的方块状年高,象征黄金、白银,代表着新年发财。年糕不仅样儿好看,味儿也很美。另外,各地做的年糕味儿都不一样。

  春节是个好节日,让我们继续传承着它的传统习俗吧!

  描写春节的传统习俗作文6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延绵自己文化从古至今从未断绝的国家。而在其中,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是起了极大的作用。而春节代表着传统文化的精华。

  我爱过春节,有奇异的神鬼传说吸引着我的眼球,有难得的压岁钱拿,还有漂亮的新服穿,可以见到许久未见的好朋友。

  外婆常说:“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凶猛异常。每到除夕的时候就会出来伤人。人们只好躲避到深山中,可后来人们发现‘年’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到除夕的时候,各家各户都要贴红对联,放烟花爆竹来驱赶它,以保平安。”我在小时候听得似懂非懂,只得边听着边点头,在迷迷糊糊中对于春节有了向往。

  春节的传统就是全家团聚,今年爸爸妈妈都能回家陪我,这让我十分开心。妈妈也给我生了一个小弟弟,我逗他逗得不亦乐乎,这样一家人团聚的滋味总让我感觉自己被幸福充盈着。从我记事起,由于爸爸工作的特殊性,即使在春节的时候也不一定可以回家,在团圆的节日里总缺少了一些年味,每当看到其他的小朋友娇软可爱地向他们的父母撒娇,我都有一股落寞的感觉从心中升起,可今年爸爸终于回来了,我的感伤就一扫而空。

  春节期间,每个村里都会举办的民俗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抬王母王公的比赛激情四射,我在场外拼命为爸爸加油,当他把奖金轻轻地放在我手上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我最满足的时候了。我一直紧紧地抓住爸爸的手,在这个团圆的节日,我要多和爸爸待在一起。好不容易有这样一个日子可以让我们在一起,我真的舍不得放开爸爸温暖的手。

  今年的春节,爸爸妈妈都在我身边,我觉得春节的意义也许就在此,给予分别的人重聚的机会。

  描写春节的传统习俗作文7

  春节也称叫过年,是中国最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除夕是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家家贴红对联、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吃团圆饭,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正月初一的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我有新衣服穿,还有压岁钱收,吃到自己想吃美味的零食,燃放鞭炮,又可以享受平时极少能享受待遇。

  除夕的那天,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贴福字、贴窗花等过年的风俗。还有大批量的采购鸡鸭鹅、蔬菜,水果等食物,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

  每年回到爷爷奶奶家过年,主厨都是由奶奶撑管,妈妈打下手。妈妈让我洗菜,我快乐着答应了,我带好围裙,小心翼翼对着水龙头一根根冲洗干净,奶奶夸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幸福成就感满满的。奶奶的的厨艺了不得,做的每道菜都是扑鼻而来,肚子咕噜叫,恨不得马上统统把它吃了下去。奶奶与妈妈将近忙碌了两个小时,年饭菜终于上桌,团圆饭准备开始了。

  年饭过后,妈妈把碗筷清理干净后,我们一家人围着茶桌一起吃瓜子,吃着甜蜜蜜的水果,一起聊天,一起看春晚节目。我非常喜欢看春晚的节目,节目特别精彩,贾玲与张小斐演的那个《真假老师》小品,太好笑了。我们一家人都在欢笑中度过了春晚。外界的爆竹声响起来,迎接正月初一,接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拿出红包给我压岁钱并送给我的祝福语。我也礼貌回敬祝福语,抱着压岁钱开心着回房休息了。

  春节,就是一家人团圆相聚的好节日。

  描写春节的传统习俗作文8

  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高考试题库126如年夜饭,尤为讲究:一是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金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

  在天津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天津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

  除夕的家宴菜肴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旧时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安徽南部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

  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

  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种或几种必备的菜,而这些菜往往具有某种吉祥的含义。比如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则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

  描写春节的传统习俗作文9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家家团聚的日子。

  春节还叫“过年”,民间流传着关于年的很多传说。据说古时候有个凶猛的怪兽,名字叫“年”。每到除夕的那天,年就会来到人间伤害百姓。人们却对他无能为力。后来有位仙翁告诉大家年有三怕:一怕火,二怕红色,三怕巨大的响声。于是,人们在除夕这一天穿上红衣服,并且燃放烟花和爆竹。家家的大门口也贴上了鲜红的对联。从此,年吓得在也没有来过。知道现在,人们还是用古时候的方法来庆祝这个节日。

  每年除夕的上午我都会和妈妈一起贴春联,我还学会了如何辨别上联和下联。今年我还在门上倒贴了“福”字。我们把家收拾的干干净净,打扮的漂漂亮亮。晚上,我们还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吃完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来到门口观看烟花,五彩缤纷的烟花响声一片,我的眼睛都快不够用了。今年我第一次听到电视里传来新年的钟声。半夜里我还吃了长一岁的饺子。过年真好啊!

  春节不仅我们中国人过,我在电视上看到外国也在流行过中国年了。看来大家都喜欢过年啊!

  描写春节的传统习俗作文10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重要的节日。在春节,有许多传统习俗。

  拜年

  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地接了外婆,同她一起去亲戚家拜年。街上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无论是街道上还是人们身上,都是一片热闹的红。虽然确实不一定比其他节日热闹(人们也有到外省去与父母团圆的),但人们脸上的笑容,绝对比以往温暖。

  到了舅舅家,门前已经贴上了新的春联。走进去,舅舅和舅妈正在房里,大家互相道着:“新年好啊!”许久未见的人们便寒暄了起来。外婆带我去看了舅爷爷和舅奶奶。在我眼里,老人家总是朴实且亲切的,上来就会夸我:“长好高了啊!”然后摸摸我的头。而且还总是塞压岁钱给我。

  这样的时候,外婆总是会在一旁说:“哎呀,给什么给!”然后是一场关于“给还是不给”的“拉锯战”。“一点心意,你就让孩子收着。”“真的不用,你拿着你拿着。”“大过年的,当然要给啊,你拿着。”……无论怎样,最后应该都是给的一方获胜(我想这种“拉锯战”应该也是拜年的一部分)。

  后来,我们要去下一个地方拜年了。临走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再说一遍早就说过的话,“新年好啊!”

  贴春联

  我和爸爸妈妈端详着门前去年的春联,走进了房间。爸爸拿了新的春联,妈妈拿了椅子,我拿了透明胶和剪刀。果然,我们十分默契。

  爸爸踩上椅子,撕下以前的春联;我剪下一段透明胶递给他。

  春联换好了。

  辞旧迎新,换上了新春联,一年也就有了新气象。我看着红棕色的大门,果然,鲜艳亮丽的大红与即将褪色的暗红完全不同,但总感觉还缺了点什么。

  我跑进屋,拿出一个“福”字,倒着贴在了门上。“倒福,福到。”我点了点头,十分满意。

  转过身,我看到同一楼层另外两户的门前,也是大红的春联和倒着的“福”字,屋里小孩的玩闹声传了出来,还有欢快的新年音乐飘出来。我的嘴角微微上扬,暖融融的气氛充溢于每个人心中。

  看春晚

  虽然看春晚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习俗,但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与全家一起聚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已经是全国人民约定俗成的事了。

  晚上7点,我和爸爸妈妈终于到了爷爷奶奶家。一进门,饭菜的香气从客厅传到了门口,似是在欢迎我。爷爷从厨房探出头来:“我们家小神兽终于回来啦!”我冲向桌边,看到一大盆刚出锅的金黄的肉丸子,拿起一个就往嘴里塞,边嚼边回答:“我回……嘶,好烫!”妈妈瞪向我,奶奶和姑姑则冲着我笑。

  一桌子菜终于齐了。我们坐上桌,打开电视,熟悉的主持人的声音响起。相声小品滑稽搞笑,歌曲舞蹈婉转优美,……一片其乐融融中,我们一边吃着菜,一边看着电视上的节目愉快谈笑。

  春节,多么温暖的节日,多么热闹的节日!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