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读《乌塔》有感(读乌塔有感600字作文)
读《乌塔》有感1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乌塔》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乌塔》有感1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乌塔》,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自己远远不如乌塔这个小女孩,我感到无比的羞愧!
这篇文章主要的内容是:有一天作者到德国来玩,见到了一个小女孩,作者跟她经过攀谈后,了解到:她的名字叫乌塔,她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令作者吃惊的是,她才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就独自一人游览了大多数的地方,作者感到无比惊讶。这次她来到德国罗马玩。
当我读到:“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的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介绍的十分详细”时,我对乌塔这个小女孩感到无比敬佩。如果是我,我妈妈一定不会让我像乌塔一样做的。因为妈妈把我看成一种“物美价高”的宝物一样,生怕在途中出什么意外。其实,像我妈妈一样的母亲多的不能再多了,我们都是在蜜缸里长大的孩子,整天被泡在“母爱之水”里。可乌塔不同,她的母亲就让她多去走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能总是躲在妈妈怀里,而是要他们离开妈妈,自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多少精彩。如果我和乌塔比较,那就是天差地别了啊!
我们总会有一天要离开妈妈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独立,要有自我保护能力,不能做一个总是粘着妈妈不肯自己一个人走出家门的孩子!
读《乌塔》有感2
最近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这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女孩能独自游欧洲,我被乌塔那细心、大胆的品质折服。
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觉得乌塔说的“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让孩子单独出门”这句话很有道理。中国的孩子从小就应该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次,我在新闻上看到,一个孩子都让四年级了,连书包还不会装。从这里可以反应出一部分中国孩子的自立能力很差。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学习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呢?不可以。你想想,如果就像你这样毫无防备出了远门,不被人贩子拐走了才怪呢?
如果我们现在不能学习乌塔,我们所说的“独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独立,其实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大人帮你做。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爸爸妈妈帮着做的习惯,就要马上改掉。
做人,总不能光被爸爸妈妈宠着,要学会自理,如果一个人不会自理,那他会什么也做不成。
读《乌塔》有感3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乌塔》,学习后令我感慨不已,想了很多很多。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女孩儿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的故事。乌塔自己留意旅游信息,自己查阅资料,自己出门旅行,自己准备行走路线。每到一地方,她都要给家里寄张明信片或打一个电话,每到一地,还先查一下警察局的电话。她的这种做法,深深吸引了我。通过学习了这篇课文,我联想到了自己。在中国的濮阳,作为四年级小学生的我,现在每一个周末去行政南小区学习二胡,去垂柳街学习书法,都需要爸爸去接送。二百米的距离,爸爸妈妈都担心我出现意外,不放心我独自一个人出去,这样的家庭,让我怎么样能够独立呢?
亲爱的爸爸妈妈,从幼儿园到小学,你们都不舍得对我放手,我明白,这就是你们对我的爱。你们的爱十分的浓烈,深深的,浓浓的,让我十分感动。以前,我一直都不太理解,为什么这样的生活,我还依然过得很累,很不快乐。你们明明是为我好,为我着想,为我辛苦的努力。但是,我只是真实感觉到,我每天努力的学习,做作业,练习二胡,练习书法,打乒乓球,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一点也不快乐。
今天,我了解到了乌塔的生活,我突然间明白了,我不快乐的原因。我明白了,我现在的生活,不是我心里最想要的生活。你们说我叛逆,说我不知道感恩,说我不知足。但是,你们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我被你们逼着练习书法,练习二胡,效果好吗?但是,为什么我的乒乓球打得好呢?因为我特别特别喜欢乒乓球。所以,我自己去练习,主动的去练习。甚至,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做梦梦到的都是在练习乒乓球。我想说,因为爱好,我才喜欢,我才执着,我才能够从乒乓球台前感受到快乐。
我知道,爸爸妈妈是对我好的,是爱我的。你们对我的爱不一定是溺爱,但是你们同样也是把我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现在,我还是想对你们说,学习了《乌塔》一文,认识了德国的乌塔,我明白了,这样的日子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读《乌塔》有感4
这学期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令我思绪万千,她是一个自主自强的十四岁小女孩她趁暑假的时候游历欧洲。她用了三年的时间来阅读各个国家的书籍。了挣旅游费并用每个周末去餐馆或去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宣传单,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我和乌塔比起来可差远了。
平常我在家里总是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遇到一点困难就去找父母大人。记得那一次,爸爸妈妈不在家,只有我一个人妈妈叫我一个人炒蛋炒饭吃,我想:‘唉,以前我可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家里的小公主,爸爸妈妈把我捧着手上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你。这次要我自己炒饭吃,我极不情愿,无奈之下我也只能服从妈妈的命令。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打开火,将锅放上去,将锅烧热我舀了勺猪油放进锅里并伴随着’噼噼啪啪‘刺耳的声音,一滴调皮的油飞向四处弄得我不知所措,只见锅边灶台上溅满了油珠,有一颗跳到了我的手上,烫的我直跺脚,我的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此时,我想爸爸妈妈在家该多好呀!这点小事就不用我亲自上马了。但爸爸妈妈不在,我只好忍着泪坚持把蛋炒饭做好。
蛋炒饭做好了,但被我炒糊了。和文中乌塔比起来我简直太无能了,乌塔可不像我们一样被自己的父母溺爱,外国父母是开放式来教育孩子,而我们中国父母十分溺爱,是用封闭式来教育我们,让我们觉得是家里的宝贝,什么都不用做。读了课文我也要像文中的乌塔一样做一个自主自强的好孩子,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为祖国添一份力量。
读《乌塔》有感5
今天我一连读了几遍《乌塔》这篇短文,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利用假期的时间独自一人在欧洲旅游,而且旅游所需要的钱都是在周末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挣来的。读后我非常感谢小姑娘乌塔,她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依靠自己的能力学会自立,不能总是让爸爸妈妈操心。
文中写到乌塔为这次欧洲旅行一共用了三年的时间精心准备,首先她在家里阅读了很多与自己要去的国家的有关书籍,然后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路程。出发后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先查当地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困难和危险时可以请求帮助,还会给家里打电话或寄一张明信片让爸爸、妈妈放心。所有的一切都是乌塔依靠自己准备的,而我们现在呢?每天依赖着爸爸妈妈,总是让他们为我们做这做那,比如说:放学后让爸爸妈妈早早的来接我们;总是丢三拉四让爸爸妈妈到学校给我们送这送那;帮助给我们复习功课;出去旅游的时候,让他们给我们准备一切要带的东西……,这一切和乌塔相比让我感到很羞愧。
我认为我们对爸爸妈妈的依赖性太强了,总以为我们是家里的小太阳,他们应该围着我们转,慢慢的我们就失去了锻炼能力的机会,变得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了,因此我们应该要让爸爸妈妈放手让我们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相信自己的能力,解决在生活中、学习中碰到的小问题。
读《乌塔》有感6
我读了乌塔这一课,深深的被乌塔的行为触动了。乌塔竟然可以14岁就一个人独自游历欧洲,这是我们中国的小孩子绝对不行的。她没有向爸爸妈妈要钱,却是自己一个人去挣钱,还去阅读了许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乌塔这样做很好的培育了自己的自立、自强的一是,不会一些小朋友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3年级的时候,我去爸爸公司玩,顺便报爸爸处理了很多公事,帮他打印了文件,还帮他制作了他需要的文件。这样十分辛苦,那是我才真正的体会到父母挣钱是那么不容易。
我觉得乌塔那样做十分好,但不是让我们去学乌塔一样独自旅游,是让我们学乌塔一样自立、自强。
读《乌塔》有感7
多令人称赞的“壮举”啊!我想:如果没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立自理的经验是无法迈出家门的,更别指望要走出国门了!你看!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就常常见到这种事情了。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见一个小孩子摔倒了,他“呜呜呜”地哭起来。这一哭可吓坏了孩子的父母长辈了。妈妈立刻扶起“小皇帝”,帮他拍掉身上的巧克力;爸爸秉着棒棒糖好话说尽……可是“小皇帝”不但不理不睬,头还摇得像拨浪鼓似的。看到这,我不禁想:这个孩子也太夸张了吧,摔一下也不至于哭成这样呀?!再说,这孩子的家长也未免太宠他了吧?
其实,有不少家长为了疼孩子,不仅千依百顺,还让孩子过着衣来身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还奉行什么“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思想观念,舍不得让孩子干点儿家务活。有的同学曾无奈地对我说,看着父母为自己日夜操劳,心里很不舒服,想帮他们分担分担,就算是洗洗碗筷或拖拖地板都行!可父母却阻止了他们,道理很简单:别耽误了学习时间!哎,可怜天下父母心,试想看,如果孩子天天死读书,而不去认识世界上陌生的东西,那不成了书呆子了吗?家长应该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放开手,让孩子也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样不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还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岂不是两全其美?
独立能力来自于实践中,家长们,还犹豫什么呢?快快行动起来吧!“小皇帝”“小公主”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了! 苏老师
读《乌塔》有感8
在四年级上册时,我学了一篇课文叫《乌塔》。
作者遇见了一个独自游行的金发外国小女孩,她叫乌塔,只有十四岁。乌塔问作者中国的孩子是不是跟她一样旅行。作者告诉她中国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宝贝,所以中国的孩子不管去哪都和父母一起去。乌塔听了很生气,因为她觉得自己也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宝贝,只是爱的方式不同……。最后乌塔在回国的前一天告诉作者,自己上学时的周末,还要继续打工挣钱去中国旅游。
我觉得乌塔太勇敢了,只有十四岁竟然敢独自出国旅游!乌塔不仅勇敢,而且很有计划,在上学时乌塔在周末就去打工挣钱了。除了勇敢和有计划,她还很善于保护自己,每到一个地方就会现查警察的手机号,遇到危险可以报警。还会买一本旅行手册,了解自己旅游的地方。乌塔长大一定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
而我真的太懦弱了。记得有一个早晨,我睁开眼睛时没有看见爸爸妈妈就哭了起来。我跑到楼下哭,过了一会,一个大姐姐走了过来安慰我,我才停止了哭泣。
跟乌塔比起来我自愧不如;但是从现在开始的每一分,每一秒我都会向着乌塔的那份勇敢,那份细心学习的!
读《乌塔》有感9
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文章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在暑假游历欧洲的经过。
乌塔只有14岁,她的父母却放心让乌塔一人独自游历欧洲。她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在家设计好了路线和日程,还阅读了很多国家的有关资料,可以看出乌塔有多细心!
而我们中国的家长过于呵护孩子,把每个孩子呵护得想个“小皇帝”、“小公主”,不让他们受一点苦、一点伤害,像温室留的花草一样,经不起风吹雨打。父母们整天把他们买在书山题海中,一心想让他们学业有成,可这样做,并不能让他们真正有所作为。只有让他们出去闯一闯,看看大千世界,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美妙!
父母不可能照顾我们一生一世,他们总会有离开我们的一天,如果他们不再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能自理吗?回答也许是否定的!我们,也需要向乌塔一样,出门闯一闯。
我也想和所有的父母说:孩子需要自由,未来是我们的!我们不要做鸟笼里的小鸟,我们要做展翅高飞的雄鹰!
读《乌塔》有感10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深有感触,受到了启发。
此文讲述的是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个人去游玩了法国、瑞士、奥地利等多个国家,这使在德国旅居的作者大吃一惊,觉得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真不一样,家长的思想、教育方法更不一样。
乌塔为了这次旅行,准备了三年。她在家里安排好了线路,并到了一个地点,就查一下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再给家里打个电话或寄一张明信片。但在中国家庭,外出旅游就按着旅行社安排的走,拍张照片纪念一下就去了,有的甚至连个介绍也不看,走一遍就过。有着鲜明的对比,显得乌塔准备得很细致,安排也很得当。
乌塔的旅费,并不是向父母索取的,而是靠自己每个周末的空闲时光去餐馆或超级市场发传单挣来的。而现在的中国孩子的“摇钱树”是父母,哪里要钱就向父母索取,不会自立,自己挣钱。
一个十四岁的女孩遇上一个国外的陌生大人,别人问她问题,她能够很自然地回答出来,一点儿也不扭扭捏捏,可以大方地与别人交谈,会主动与他人打招呼。她的适应能力也很强,不管环境如何,也能不抱怨地住下。而在国内,不少小孩不愿与人好好地交谈,很害羞。有也很挑剔,环境差也不愿意住下。
经过一番对比,想到乌塔是多么的自立、独立,适应能力多么的强。课文给我的感受很深,启迪了自己也要做得那样自立、独立。
正如乌塔所说:“光从书本和电视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实地感受到了这里的美丽。”正是这样,我们也要像乌塔一样学会自立。不光是从书本中见识世界,得亲身经历才能真正的领悟到。
读《乌塔》有感11
这学期,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乌塔》。里面讲述了十四岁的女孩乌塔,独自一个人游览欧洲。她用了三年时间准备这次旅游,还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餐馆或者超级市场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耍。我看到了一名外国小孩的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
如果拿中国现代的小孩和乌塔比,中国孩子的自主能力远远比不上乌塔。我们所接受的是封闭式教育,爸爸妈妈只让孩子读课本上的知识,很少参加社会实践。除学习外,其它事情都不用管,要吃的有吃的,要用的有用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渐渐我们便失去了判断和理解能力。
我从小由父母“牵着走”,遇到一点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问父母,找大人,自理能力十分差,而国外的教育是开放试的,既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又参加课外活动,他们能用自己的劳动挣钱,我真羡慕他们。
乌塔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出来的,当她梦想游历欧洲时,完全靠自己动手筹资金,做准备,享受着生活的快乐。我们要向她一样。从小培养自己动手动脑能力,做个自强不息的栋梁之才。
读《乌塔》有感12
今天,我们班学了27课——《乌塔》。
这一篇课文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灵,它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作者与一个拥有一头金色头发的小姑娘——乌塔交上了朋友,作者听了小姑娘的所有旅程后,大吃一惊。一个小小年纪的小姑娘,竟一个人自力更生地去到欧洲旅行。
真是一件非常、非常、出乎意料和意想不到的事。我认为在乌塔的眼睛里中国的孩子缺乏许许多多的乐趣。我还认为乌塔自力更生的表现和中国的小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表现作比较简直两者之间有着天渊之别。
从今以后,我要好好学习乌塔这种自力更生的能力。
读《乌塔》有感13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了解到乌塔才14岁,就能游历欧洲。
我要向乌塔一样,从小就要锻炼自已独立生存的能力,不能整天依靠父母。
乌塔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做事情很有计划性。比如:她在家里就已经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她为了挣这次旅游的费用,每个周末去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每个假期里还到别人的家陪小孩玩,照顾小孩,用了整整3年的时间。
想想自已,每天上学、放学本来应该是自已的事情,却还要让妈妈完成。每天早上起床,妈妈来叫醒我,我还要装睡着不肯起床,等妈妈叫了好几遍,我才肯慢慢吞吞地爬起来。做作业的时候十分拖拉,写完一个字,老半天才写另外一个字。间隔时间,我都要摸摸指甲、掏掏耳朵等。在爸爸妈妈叫我吃饭时,我还要跟妈妈发脾气:“作业没有做好,再写一下作业哇。”和乌塔比起来,我真是相差甚远啊!
我要好好学习乌塔那有责任心,独立生存能力强,做事有条理,有计划等优点,改正自已做得不太好的方面,把自已变得像乌塔那样的孩子。
读《乌塔》有感14
小学课文中,有一篇叫《乌塔》的文章,自从学了它,让我受益匪浅。
《乌塔》主要写了一个叫乌塔的十四岁德国女孩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当我读到“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时,我的心里冒出了无数个问号: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怎么可能一个人游历欧洲呢?她的家人不担心吗?她是怎么攒钱的……而且,要是一个中国的同龄人也像乌塔这样出国旅游好几天的话,即使自己愿意,父母也是一千个、一万个不同意。
读完了这篇课文,我才知道外国家庭虽然有的富裕有的贫穷,但他们都是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锻炼身体,长大后好应付五花八门的世界。而中国呢?中国的教养方式用一个故事就可以讲述清楚了:
一只壁虎被一个钉子钉住了尾巴,困在强风中长达十年。在这十年里,另一只老壁虎一直衔来食物喂它。其他人或许会感叹这爱有多么伟大。但其实,壁虎在被钉住尾巴时,完全可以挣脱尾巴逃生,不久还会长出一条新尾巴来。但由于老壁虎无微不至的“爱”,舍不得孩子忍受断尾之痛,从而使孩子承了10年的黑暗无自由生活。中国的家长都把孩子们当成“小公主、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如果每人都这样,那么中国的未来还有什么希望呢?
让我们对自己说:“别人行,我能行;别人不行,我要试。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没有黑夜,不见白天。我不做依赖别人的云雀,我要做展翅高飞的雄鹰!
读《乌塔》有感15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说的是德国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游历欧洲的事情,让我感受很多。
乌塔只不过是一个14随的小姑娘,就有胆量独自一人游历整个欧洲,乌塔的家人,居然有如此魄力,放心一个小女孩独自外出。从这可以看出,乌塔的独立生活能力是很强的,乌塔的父母也是非常注重培养乌塔的独立生活能力的。
反观我自己,一个14岁的大男孩了,连独自出远门的经历都没有,而我的父母,也万万不放心我独自出远门的。
通过这一对比,我和乌塔、我父母和乌塔父母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我父母和乌塔父母恰恰相反,父母对我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事无巨细的干涉,所有事情都要过问,任何事情都要帮我做——除了学习,还从来不让我一个人出远门。
他们这样对我的原因,无非就是溺爱,怕我受到伤害。但是我想说,爸爸妈妈,你们对我的这种溺爱过头了,你们的过于溺爱、对我的过于干涉,让我失去了自主意识,缺少了独立自主的能力,慢慢地让我变得懒惰。
你们要知道,雏鸟在学会飞行前经历了无数次摔下、小树在成长时经历了无数次风雨的打击,阳台上的花盆里是长不出参天大树、鸟笼里的金丝雀飞不到蔚蓝的天空,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只能插在花瓶里工人欣赏,是经不住风吹雨打的。
亲爱的家长,我明白你们对孩子的关爱,可是,如果您爱孩子,就让我们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放开束缚我们的双手,让我们在蔚蓝的天空自由的翱翔吧!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