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给女儿的信》(给女儿的信怎么折叠放入信封)

2023-10-26人围观
简介教学内容本课在教材第114_119页。本文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主要回答了

《给女儿的信》

《给女儿的信》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114_119页。本文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主要回答了作者对爱情的看法,启发和培养女儿要明智地生活,要懂得爱情的真谛,对成长中青少年学生来说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巩固书信的格式和特点。 2.学习本文用优美的童话来阐释道理的方法,学会分析童话中的思想内涵。 3.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4.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本文中的故事,通过教学课件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故事。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对爱情等问题比较敏感,也比较感兴趣。教师应注意引导,让学生积极地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受到正确爱情观的熏陶和感染。 2.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优美动人而又蕴含深刻哲理的爱情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意培养学生爱情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的丰富情感,感受作者作为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学会理智地生活,善于生活,热爱生活,感受生活和爱情的真谛。 2.理解爱情是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爱情是人类所特有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写法的好处。2.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3.理解、把握生活的本质和内涵,学会懂得爱,珍惜生活,成为真正的人。 ◆难点 1.准确把握童话中的深刻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2.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且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早恋的方式,使得学生不太愿意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 ◆教学突破 1.准备教学课件,用动画的形式再现童话的内容,教学效果会更好。 . 2.讲一些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由于学生对爱情比较敏感,可能不敢发言,教师要多加鼓励,消除学生的顾虑。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搜集有关苏霍姆林斯基的材料,让学生了解;准备相关课件;搜集一些有哲理的爱情故事,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提前预习,思考自己对爱情的理解。 ◆学生准备 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预习,找出生字词,思考自己对爱情的认识。 3.理解、把握生活的本质和内涵,学会懂得爱,珍惜生活,成为真正的人。 ◆难点 1.准确把握童话中的深刻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2.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且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早恋的方式,使得学生不太愿意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 ◆教学突破 1.准备教学课件,用动画的形式再现童话的内容,教学效果会更好。 . 2.讲一些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由于学生对爱情比较敏感,可能不敢发言,教师要多加鼓励,消除学生的顾虑。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搜集有关苏霍姆林斯基的材料,让学生了解;准备相关课件;搜集一些有哲理的爱情故事,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提前预习,思考自己对爱情的理解。 ◆学生准备 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预习,找出生字词,思考自己对爱情的认识。 教学步骤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介绍爱情故事,导入新课。 1.配合教师,进入新课学习。2.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爱情。 2.各抒己见,积极发言。3.通过课件,讲述文中的童话。 3.结合课件,积极思考、回答问题。4.总结归纳,积极引导。 4.学习,分析,提高认知水平。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约 分钟)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巩固所 学的书信的知识和特点,了解学生掌 握的情况。

1.回忆以前所学的书信的有关知识,回答 教师的提问。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总结,通过介绍一 些耳熟能详的爱情故事,转入新课学 习。 3.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 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 —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 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怎样 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个问题是 每个青少年在成长中会遇到的问题, 只要有了正确的认识,是不用回避这 个问题的,同学们不要有什么顾虑。 4.介绍前苏联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有关 知识,让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 思路。

2.回忆自己知道的爱情故事,大胆地与其 他同学交流,进入新课的学习。 3.积极开展想象,思考自己对爱情的理 解。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于爱情 问题比较敏感,但是他们缺乏生活的经 验,对于爱情的本质缺乏了解,加上现 实中对待早恋的态度,学生可能羞于发 言或不敢发言,因此,要多加引导和鼓 励。 4.了解一些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情况。 阅读本文,从整体上把握本文。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问:作者在女儿的信中提出了一个 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使 作者感到忐忑不安? 2.利用教学课件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 述玛丽娅所说的爱情童话,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优美的动画中受 到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认识爱情的 真谛。 3.提问: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 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 读到了哪三种不同东西? 4.五十多年来,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

1.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是“什么是爱情”; 作者感到女儿已经长大了,她不再是和 小孩子交谈了;女儿只有是一个明智的 人,才是幸福的;作者希望女儿学会明 智地生活。 2.配合教师的讲述,在欣赏优美童话的同 时,结合以前的认识,思考到底爱情是 什么,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并与以前 关于爱情的故事进行比较。 3.结合课文思考并回答:他从人的眼里第 一次看到了“爱情”,第二次看到了“忠 诚”,第三次看到了“心头的记忆”。 4.分组进行讨论,得出讨论结果:小木屋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