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明代的历史名人故事-史可法死守扬州(明代的历史人物)
史可法死守扬
史可法是明末抗清名将,宪之是他的字,道邻是他的号,史可法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历史故事,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史可法死守扬州
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的消息传到明朝陪都南京,南京的大臣们一片慌乱。他们立了一个逃到南方的皇族、福王朱由崧做皇帝,在南京建立了一个政权,历史上把它叫做南明,把朱由崧称为弘光帝。
弘光帝朱由崧是个迷恋酒色、极端荒唐的人。凤阳总督马士英和一批魏忠贤的余党利用弘光帝昏庸,操纵了南明政权。弘光帝和马士英根本没想抵抗清兵,却过起荒淫作乐的生活来。
南明政权的兵部尚书史可法,本来不赞成让朱由崧做皇帝,为了避免引起内部冲突,才勉强同意。弘光帝即位以后,史可法主动要求到前方去统率军队。
那时候,长江北岸有四支明军,叫做四镇。四镇的将领都是骄横跋扈的人。他们割据地盘,互相争夺,放纵兵士残杀百姓。史可法在南方将士中威信高,他到了扬州,那些将领不得不听他的号令。史可法亲自去找那些将领,劝他们不要自相残杀;接着,又把他们分配在扬州周围驻守,自己坐镇扬州指挥。大家就称呼他史督师。
史可法做了督师,以身作则,跟兵士同甘共苦,受到将士们的爱戴。这年大年夜,史可法把将士都打发去休息,独自留在官府里批阅公文。到了深夜,他感到精神疲劳,把值班的厨子叫了来,要点酒菜。
厨子回报说:“遵照您的命令,今天厨房里的肉都分给将士去过节,下酒的菜一点也没有了。”
史可法说:“那就拿点盐和酱下酒吧。”
厨子送上了酒,史可法就靠着几案喝起酒来。史可法的酒量本来很大,来到扬州督师后,就戒酒了。这一天,为了提提精神,才破例喝了点。一拿起酒杯,他想到国难临头,又想到朝廷这样腐败,心里愁闷,边喝酒边掉热泪,不知不觉多喝了几盅,带着几分醉意伏在几案上睡着了。
第二天一清早,扬州文武官员依照惯例到督师衙门议事,只见大门还紧紧地关着。大家不禁奇怪,因为督师平常都是起得极早的。后来,有个兵士出来,告诉大家说:“督师昨晚喝了酒,还没醒来。”
扬州知府任民育说:“督师平日操劳过度,昨夜睡得这么好,真是难得的事。大家别去惊动他,让他再好好休息一会吧。”他还把打更的人找来,要他重复打四更的鼓(打四更鼓,表示天还没亮)。
史可法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侧耳一听,打更人还在打四更,不禁勃然大怒,把兵士叫了进来说:“是谁在那里乱打更鼓,违反我的军令。”兵士把任民育吩咐的话说了,史可法才没话说,赶快接见官员,处理公事。
打那天起,史可法下决心不再喝酒了。
没多久,清军在多铎带领下,大举南下。史可法指挥四镇将领抵抗,打了一些胜仗。可是南明政权内部却起了内讧。驻守武昌的明军将领左良玉为了跟马士英争权,起兵进攻南京。马士英害怕得要命,急忙将江北四镇军队撤回,对付左良玉,还用弘光帝名义要史可法带兵回南京保护他。
史可法明知道清军压境,不该离开。但是为了平息内争,不得不带兵回南京,刚过长江,知道左良玉已经兵败。他急忙回江北,清兵已经逼近扬州。
史可法发出紧急檄文,要各镇将领集中到扬州守卫。但是过了几天,竟没有一个发兵来救。史可法知道,只有依靠扬州军民,孤军奋战了。
清军到了扬州城下,多铎先派人到城里向史可法劝降,一连派了五个人,都被史可法拒绝。多铎恼羞成怒,下令把扬州城紧紧包围起来。
扬州城危急万分,城里一些胆小的将领害怕了。第二天,就有一个总兵和一个监军背着史可法,带着本部人马,出城向清军投降。这一来,城里的守卫力量就更薄弱了。
史可法把全城官员召集起来,勉励他们同心协力,抵抗清兵,并且分派了守城的任务。他分析一下形势,认为西门是最重要的防线,就亲自带兵防守西门。将士们见史可法坚定沉着,都很感动,表示一定要和督师一起,誓死抵抗。
多铎命令清兵没日没夜地轮番攻城。扬州军民奋勇作战,把清兵的进攻一次次打回去。清兵死了一批,又来了一批,形势越来越危急了。
多铎下了狠心,开始用大炮攻城。他探听到西门防守最严,又是史可法亲自防守,就下令炮手专向西北角轰击。炮弹一颗颗在西门口落下来,城墙渐渐塌下,终于被轰开了缺口。
史可法正在指挥军民堵缺口,大批清军已经蜂拥着冲进城来。史可法眼看城已经没法再守,拔出佩刀往自己脖子上抹。随从的将领们抢上前去抱住史可法,把他手里的刀夺了下来。史可法还不愿走,部将们连拉带劝地把他保护出小东门。这时候,有一批清兵过来,看见史可法穿的明朝官员的装束,就吆喝着问他是谁。
史可法怕伤害别人,就高声说:“我就是史督师,你们快杀我吧!”
公元1645年四月,扬州城陷落,史可法被害。
多铎因为攻城的清军遭到很大伤亡,心里恼恨,竟灭绝人性地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大屠杀延续了十天才结束。历史上把这件惨案称作“扬州十日”。
大屠杀之后,史可法的养子史德威进城寻找史可法的遗体。因为尸体太多,天热又都腐烂了,怎么也认不出来,只好把史可法生前穿过的袍子和用过的笏板,埋葬在扬州城外的梅花岭上。这就是到现在还保存的史可法“衣冠墓”。
扬州失守后几天,清军攻破南京。南明政权的官员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弘光政权被消灭了。
清兵继续南下,还颁布一道剃发令,强迫百姓在十天之内,改依清人的习惯,一律剃掉前半部头发,留下一条辫子,违抗命令的处死,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一来,更加激起了江南百姓的反抗情绪。江阴军民在典史(县衙里一种小辟)阎应元的率领下,顶住二十多万清兵的重重包围,坚守了八十多天。城里男女老少,没有一个投降。清军死伤惨重。嘉定军民坚持抗清斗争三个月,被清军屠城三次,牺牲两万多人。历史上把这次惨案称作“嘉定三屠”。
坚持抗清不屈而死的民族英雄史可法
公元1621年的冬天,史可法回到原籍大兴考试,住在一座古庙里。有一天晚上,刻苦学习的他因疲惫趴在书枭上睡宥了,正好顺天府学政左光斗进来避雪,读完他放在桌上的文稿后,觉得他很有才能,于是脱下身上的貂裘为其盖上。后来经过询问,知道了他的名字。
考试的时候,左光斗又与史可法相逢,他作为主考官,他在听到有人喊史可法的名字后,就一直注意着他,由于他之前就看过史可法的文章,在看完他的试卷后便将其定为第一。之后,他在后堂会见史可法,他对自己的妻子说:“我几个儿子的才能都不好,只有这个小子以后能继承我的事业。”左光斗十分看重史可法,史可法也很敬佩左光斗的为人,左光斗深深影响着史可法。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在政治和经济上,东林党与阉党都有着不可协调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激烈的斗争,但由于阉党手中握着皇上这张王牌,最终东林党惨遭失败。
公元1624年,左光斗弹劾奸宦魏忠贤。还没有递上奏章,魏忠贤就知道此事,于是很快就将其罢官。公元1625年,左光斗由于魏忠贤镇压东林党的亊情而被打人宦官手下的东、西厂监狱。因怕被牵连,左光斗的朋友都不敢去探望。史可法思师心切,一直想找机会去探望。当时,魏忠贤戒备得很严,不准任何人随意探监。
有一天,史可法的诚心打动了狱吏,狱吏于是放他进去探望受了严重刑罚,危在旦夕的左光斗。
史可法见到了因遭受火刑而变得面目全非的左光斗,他的左膝筋骨也被挑断,史可法低声哭着跪在他的面前。立靠在墙壁上的左斗光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使出全力睁开粘合的眼皮,指着史可法说道:“你这个笨蛋!竞然敢来这里,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居然轻视自身责任,那谁来支撑国家大事?与其等遭奸人所害,不如现在我就打死你!”说完,左光斗摸索着拿起起地上的铁链,做出要打他的动作。
不久,左光斗就在狱中死去。史可法每次想起他死前说的话,内心就无比激动,他经常对人说:“我老师是铁石心肠,他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 同天地永存!”他始终记若老师的教导和期望,化悲痛为力童,下定决心要做个像老师一样孝忠国家的人。
公元1628年,史可法高中进士。同年,他被任命为陕西西安府推官,自此他的政治生涯开始了。在他27岁那年,仕途明朗。崇祯帝清除了蠢国害民的魏忠贤,恩师沉冤昭雪,而自己在科场上势如破竹,这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非常惬意的事。此后的事实表明,对崇祯皇帝的感谢之情揉合在他的忠君思想中。他在担任西安推官时,当地发生灾荒。他体恤百姓,赈荒熟练,声名大振。
公元1632年,朝廷将他调冋京城任户部主事,不久晋升为员外郎,后来又被升为郎中。他在户部,掌管太仓和辽饷,每天经手的钱粮无数,但他却保持清廉。当时在官场上贪污受贿成风,像他这样为官清廉的人,少之又少。
公元1637年,史可法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后来因蝗灾发生,粮价飞涨, 他一边命令官民捕灭蝗虫,一边调集粮食,上书请求皇帝免除百姓的田赋。
他将减轻百姓的负担放在第一位,处处约束自己,生活十分俭朴,自己种植粮食蔬菜,一年四季都穿着同一件官服。
史可法为了解除六安地区老百姓的沉重负担,下令取消当地百姓每年为官府养一批马的规定,改由官府雇人养马。除此之外,他还严惩了贪污勒索严重的官吏。
史可法带兵军纪严明,十分愤恨扰害百姓的官吏,对其处罚非常严厉。有一次,一位姓苏的士兵杀害了六安县的一个老妇。他马上将其正法,没想到这位士兵的同伙竞然暗中勾结了一百多人在军中闹事,晚上的时候更是放起火来,想乘乱杀害史可法。
他命令身边的人马上带着公事文件躲避。而史可法面对蜂拥而至的乱兵,毫不惊慌,手提宝剑端坐在大堂上,乱兵面对正气澳然的他,都失去了勇气和信心,一个个都灰溜溜地逃走了。事后,史可法立即派人调查因起火而受害的主户,赔偿他们的损失。
史可法不但心系民生苦难,而且对明廷也忠心耿耿。公元1637年7月,他巡抚安庆、庐州等地。因为政绩斐然,所以崇祯帝十分欣赏他。
公元1641年,史可法被提升为户部右侍郎兼任右金都御史,主要负责总管漕运,巡抚凤阳、淮安和扬州等地。在公元1643年7月,他晋升为南京兵部尚书,并且参与朝廷决策。
史可法不死的说法怎么来的 史可法出任总督的时候,作风端正,平日里生活也非常质朴,吃饭的时候只叫下人做一个菜,寒冷的冬天也不穿皮裘大衣,都快十四多岁的人了还没有后代,他的妻子劝他纳妾,史可法说:“国家大事都没有处理,哪来的时间估计儿女情长,更别提什么生儿育女了。
史可法每天都批阅文件到很晚,常常到半夜才睡,有时候肚子实在饿的很受不了,就问家中的厨子要点酒喝,但是下酒菜都让士兵吃完了,史可法也不怪罪,用豆豉当下酒菜,吃的津津有味,厨子非常感动。史可法非常善于喝酒,而且不会醉,但是他在带兵的时候确是滴酒不沾,有一天晚上史可法喝了很多,想起了皇帝,不由得留下了眼泪,他责备自己不能好好辅佐先帝,让明朝的大权,叫那些狗贼清军拿走了,不由得陷入深深的睡眠。第二天将士们见史可法没有起来,也不惊动将军,静静等候,每个人深知史可法晚上非常辛劳,几乎不能得到好好的休息,史可法醒来后得知这一举动,对部下愈加照顾关心。史可法死后,想要寻找他的尸骨用作安葬,但是战争的伤害太大,许多尸体乱推在一起,很多都开始腐烂,一年后,是可分的家人用他的衣物为史可法安葬。后来有各地的明兵起义多喜欢打着史可法的名号,为了表示内心的尊敬之情。所以就有了史可法不死的这一说法。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