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点线面美术作品(二年级美术点线面画画)

2023-10-30人围观
简介这是点线面美术作品,是优秀的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点线面美术作品第 1 篇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以点、线、面这三种基本造型要素为表现媒介,徒手

这是点线面美术作品,是优秀的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点线面美术作品

点线面美术作品第 1 篇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以点、线、面这三种基本造型要素为表现媒介,徒手绘制自由图案。由于抛开具体形象的束缚,这种相对简单的作业更易于训练学生的形式美感,也更便于学生自由发挥创造。

  点:不可过大,否则就有面的感觉。点与面的对比关系,是相对的,同时点的形态以单纯为好。

  线:包括直线、曲线、折线,可有粗细、方向、组合上的变化。曲线应画的有弹性、光滑感。

  面:可分为独立的面;有线条分割、交*形成的块面。

  [教学目标]

  训练学生对点、线、面构成的认知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自由创造的能力;启发学生对形式美感的感受力(色彩问题本节不另作要求)。

  [教学重点]

  对点线面的认知及其画法。

  [教学难点]

  画面组织的均衡和多样统一。

  [教学构想及方法]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教师的讲授启发、感染,使学生能感受到点、线、面的美感和作用,认识到它们是绘画的语言。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教材、范图。

  第一课时

  施教时间:2月23日—2月24日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三个好朋友”,这三个好朋友就是我们经常见面的“点、线、面”。

  1、板书点、线、面并用课件进行展示。

  点:

  线:

  面:

  2、欣赏书中范画。课本中左上角“画家的画”,是选用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j。米洛的一幅《倒立的人》。作者运用点、线、面的自由组合,以略带具象的装饰形象构成一幅有抽象意味的画,造型单纯、自然,色彩干净、明亮。欣赏时,指导学生从中体会点线面在画面中所起的作用。

  活动二: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独立创作一幅点、线、面构成作业。主要应注意避免画得琐细、平均。

  图色可采用“一色多处分步”的方法—即每用一色,应在画面不同部位分配,形成呼应,所绘形面应有大小、间隔、形态差异。

  课堂小结:

  选不同程度和特点的作业做讲评,分析优劣得失,布置学生课后加工整理未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

  施教时间:2月24日—2月27日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在美术的星空里,点、线、面才是真正的主人,让我们遨游其中,同它们共舞。

  教师用课件出示图片,师生共同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有优雅飘逸的;有慷慨激昂的;有痛苦、沮丧的;有愤怒的;有快乐的……每一种形式的组合都有不同的含义,它们是画家思想情感的直接表达,反映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二: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用线、碎纸片或其他材料进行点、线、面的排列。

  课堂小结

  板书:

  点、线、面

  作品展示

  范画

  札记:

  课前,我布置孩子们回去搜集个重点、线、面状的材料,由于还没上课,孩子们的理解有偏差:他们认为“点”只能是圆的,而“线”就是毛线、棉线……针对预习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我特意将我找到的不同形状的糖豆、珠子、铁丝、竹竿等等展示给他们看,请他们分析这是哪一种造型材料。这下孩子们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错出在哪儿。我布置他们继续回去搜集,第一课时先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第二课时,大家带来了丰富的造型材料,作品的效果也自然是多姿多彩了。

点线面美术作品第 2 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应用构成理论和实际应用的基础,能设计出实际的应用方案,设想方案的实际实施步骤;

2.能根据设想提出合理的实施流程,正确将点线面的构成理论应用其中;

3.通过点线面实际应用的意义,理解构成中基础构成元素重要性。

4.学习用用点线面快速构成设计草图。

二、过程和方法

1.对点线面的实际作用展开讨论,小组提出设计方案;

2.分组进行设计讨论,并完成设计操作过程;

3.展示学生的讨论笔记和设计草图,进行交流和评估。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点线面应用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想力;

2.增强学生的创新设计思想扩展;

3.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有点线面的基础理论向实际设计操作转变的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意志品质,耐心讨论制作的态度。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精神。

【任务分析】

点线面的设计问题是怎么从生活中的设计中来的(通过现实中成功的平面设计,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让学生用合作学习方式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注意点线面和显示设计中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点线面要解决的是现实中的那些问题)→利用分组,组织学生进行设计探究(引导学生与实际结合,学生之间协商。)→讨论问题,回到构成中(利用实际设计的演示,使学生认识到点线面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点线面的构成理论如何应用到实际设计中

教学难点

如何利点线面得到好的设计设想

【学情分析】

在学习构成知识之后,有想实践的渴望,在设计方面能力不足如何用构成弥补,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本节设计不能完全放手,而应引导积极思考,逐步对知识进行掌握应用。

【教学过程】

一、探讨点线面的各种构成形态

分小组展开讨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将点线面的各种种类进行探讨,并制作小样

具体过程设计如下:

教师提问:点的特点

1、在几何学上点是没有大小,没有方向,仅有位置的

2、在造型设计上点却是有形状、大小和位置之分

3、就大小而言,越小的点作为点的感觉越强烈

教师:点的形态和视觉特征

学生回答:

学生:1.点的形态

点一般被认为最小的并且是圆形的,但实际上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不规则形等(如图),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态缩小到一定程度都能产生不同形态的点。

2.点的视觉特征

点的基本属性是注目性,点能形成视觉中心,也是力的中心。也就是

说当画面有一个点时,人们的视线就集中在这个点上,因为单独的点本身

没有上、下、左、右的连续性,所以能够产生视觉中心的视觉效果。

教师补充

当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产生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居中会有平静、集中感;偏上时会有不稳定感,形成自上而下的视觉流程;位置偏下时,画面会产生安定的感觉,但容易被人们忽略。位于画面三分之二偏上的位置时,最易吸引人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当画面中有两个大小不同时的点,大的点首先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视线会逐渐地从大的点移向小的点,最后集中到小的点上,点大到一定程度具有面的性质,越大越空乏,越小的点积聚力越强。

当画面中有两个相同的点时,并各自有它的位置时,它的张力作用就表现在连接这两个点的视线上,视觉心理上产生连续的效果,会产生一条视觉上的直线。

当画面中有三个散开的三个方向的点时,点的视觉效果就表现为一个三角形,这是一种视觉心理反映。

当画面中出现三个以上不规则排列的点时,画面就会显得很零乱,使人产生烦躁的感觉。

当画面中出现若干大小相同的点规律排列时,画面就会显得很平稳、安静并产生面的感觉。

教师:点的线化

学生:由于点与点之间存在着张力,点的靠近会形成线的感觉,我们平时画的虚线就是这种感觉。

教师:点的错觉

学生:是指点在不同的环境下产生错误的视觉现象。

明亮的点有处于前面感觉并且 感觉大,黑色的点有后退并且

本来有两个一样大小的点,由于一个点的周围是小点,一个点的周围是大点,这时产生的错视现象是原本两个相同的点产生大小不同的感觉

点线面美术作品第 3 篇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点、线、面。

  2.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感受点、线、面的美。

  3.利用画或者拼贴进行点、线、面的排列,创作一幅作品。

  4.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性的表现美。

  二、教学重点:

  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并能用绘画或粘贴的方式表现它们的组合变化。

  三、教学难点:

  画面中点、线、面的搭配巧妙,布局合理,富有美感。

  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示范作品。

  学生:铅画纸、水彩笔、彩色铅笔、油画棒、毛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绘画游戏,导入新课

  1.实物投影演示点、线、面效果。

  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色的雨吗?

  点:滴答,滴答,下雨了!(滴颜料)

  线:(竖起纸来),低落在窗玻璃上,留下线的痕迹。

  面:雨下大了,地面积起了水汪。

  2.出示课题

  生活中,点线面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他们的足迹吧!

  (二)、探究体验

  1.找一找生活中的点线面。

  2.摄影作品赏析,感受点线面在作品形成的视觉美感。

  (1)停在电线上的麻雀:

  休息在电线上的燕子是我们熟悉的点和线的结合,大大小小有聚有散的点组合在一起,看起来真有趣。

  (2)斜拉桥:

  斜拉桥有我们熟悉的平行线,由长线到短线的变化,让我们感觉到大桥由近向远延伸。

  (3)罗平梯田:

  云南的罗平梯田是当地人民辛勤劳动的象征。它展示给我们随意流畅的曲线,时而重叠,时而平行,纵横交错;无论是曲线还是直线,它们时聚时散,为我们勾勒出富有诗意的画面。

  3.小练习,认识点线面

  请同学画画自己认识的点、线、面

  点:你画的点像什么?画面中你的点是怎样排列的?你能把它变成线吗?(点连接起来就是线,把它放大了就是面。)

  线:有曲有直。可有粗细、方向、组合上的变化。

  面:包括规则的面和不规则的面。

  4.康定斯基作品欣赏

  《红色椭圆》这幅作品以蓝色为主色,还有我们熟悉的红色、黄色等颜色。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在静静的大海上,渐渐靠近我们的船只打破了大海的沉寂,因为人类的到来,海面变得热闹起来,翻卷的浪花,收获的船只,金黄色的'甲板,上空盘旋正在寻找休息桅杆的海鸟。

  太阳在天空静静地俯视着海面上的一切。在画家的笔下一切造型都变得抽象了,或点或线,点是静止的,线是运动的,点、线、面在画家的笔下叠加组合起来,变得富有创意,带给我们无限的联想。

  5.学生作品欣赏

  (1)风景:小作者用层叠的鲜艳色块表现出了自己心中的风景,近处的折线表现出正在生长的草丛,橙、黄相间的色块表现出野花盛开的山坡,绿色的点表现出远处山上的小树。作品中不同的点、线与色块的结合,使画面充实丰富,富有节奏变化,留给欣赏者想象的空间。

  (2)屋子一角:屋子的一角是小主人的乐园,小主人的玩具火车、轨道、积木等玩具是画面表现的主体,有序排列的点、线、色块构成简练的造型,由大到小排列组合,给人一种旋转运动的感觉。

  (3)奇怪的脸:小作者用拼贴的方法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头扎小辫儿的孩子的形象,整个画面主体人物突出,夸张概括的人物造型,叠加组合的拼贴方法,使画面生动有趣。仔细看看这些拼贴材料竟然是我们生活中的邮票和画报。

  (4)游乐园:几何块面、各种线条,好像是鸟瞰的游乐园。

  (5)流星:扣子、羽毛、豆子、彩色的瓦楞纸条、折叠好的星星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表现的材料。画面用羽毛来表现从天空划过的流星,用折叠好的星星来丰富画面,平面与立体的组合使画面别有一种情趣。好有创意的作品啊,我们也不妨从生活中找一些材料来试试吧!

  小结:点线面自由组合,均衡分布,融入想象,能使画面变得丰富有趣。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用各种颜色的点线面自由组合创作一幅作品。可以具象也可以抽象,并给作品取个名字。

  (四)、作业展评

  (五)、小结拓展

  创作点线面作品。

点线面美术作品第 4 篇

教学目标:

  1、 了解点、线、面在日常生活以及美术中的广泛运用和重大的作用。

  2、 发现点、线、面的独特美,能运用点、线、面的独特美组合成画。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了解点、线、面在日常生活以及美术中的广泛运用和重大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够了解点、线、面的艺术美,表现点、线、面的独特美。

  教、学具准备:

  范画图片,点、线、面形的实物,点、线、面组合的布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分别由点、线、面所组成的内容相同的范画,生欣赏。 同桌交流,说说这三幅画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你最喜爱的是哪一幅?说说你的理由?

  2、联系实际,找点、线、面。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哪些点、线、面形状的物体呢?

  生自由发言,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新授过程。

  1、欣赏,感受点、线、面。

  (1)、出示图片和书本范画,生欣赏。 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观后感。

  (2)、指名学生说说在看了这么多的画后,对点、线、面有了怎样的感受?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生自由发言,师记录下优美的形容词。

  师问:你们来举手表决一下,选出你认为最恰当的一个或两个词来。

  2、想象,体悟点、线、面。

  (1)师问:你有没有见过比较漂亮的由点、线、面图案的画、布、装饰物或风景呢?回忆回忆,给大家说说,看看谁能感动大家?谁的审美境界最高?

  生自由发言,师点出画面的特殊性。

  (2)生评比出比较好的`几种画面。说说自己的理由。

  (3)让学生根据所选择出的画面,用自己喜爱的美术形式表现出来。

  生试画出草图,师巡视,作个别点拨,建议进行合理的加工。

  (4)生自己上台说说自己的画面,其他同学进行比较,看和所描述的画面谁更具有情趣。

  3、作画,表现点、线、面。

  (1)师:你们对点、线、面了解的怎么样了?能不能利用点、线、面的组合来作画呢?你想怎么画?给大家说说好吗?

  生同桌交流,师参与讨论。 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构想。

  (2)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作画。 师巡视,个别指导。

  4、评比,展示点、线、面。

  生自由上台,说说自己是怎么构想的。 生互评,评选“十佳”作品。

  (三)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说说你对点、线、面有了怎么样的认识?

  练习设计有我们周围的点、线、面形状的实物组合成一幅优美的画。

  教学反思

  在大自然里充满了由点、线、面组成的美妙图案,人们运用这些图案,装点建筑、服装、生活用品等,使他们充满了艺术魅力。本课旨在通过欣赏大量的陶艺作品、绘画作品、服装用品等的图片激发同学对装饰艺术的兴趣,提高造型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培养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点线面》,促使学生在身边、家里、社会中寻找点线面,寻找魅力,体验环境中蕴涵的艺术美,感受生活。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偏重于从接触身边的美术作品和走到自然之中,积极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培养他们对欣赏活动的兴趣。主要鼓励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感受自然和美术作品的造型与色彩,而不要求他们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像构图、肌理等专业性较强的名词和术语,以及分析作品的社会意义这类较为复杂的活动,一般不要学生过早地接触。

  我先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欣赏一些作品找找点线面藏在哪里,然后到大自然中找找,到生活中找找,再到游戏中找找,接着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我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点线面,那些点线面的作品美在哪里……我让学生从具象的图画中找到抽象的点线面,接着让学生用点线面创作一幅画,学生作画时考虑到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图案来表现,作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本课主要是要求学生认识、了解点线面基本图案,并学习运用点线面团进行绘画与手工制作。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