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部编版守株待兔一等奖教学设计(三年级部编版守株待兔)

2023-10-29人围观
简介这是部编版守株待兔一等奖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部编版守株待兔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1 篇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rdq

这是部编版守株待兔一等奖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部编版守株待兔一等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守株待兔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1 篇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活动准备:

  字卡、动画片“守株待兔”、勾线笔及白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字,认识成语“守株待兔”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

  “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

  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1、能等到2、等不到 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

  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三、通过绘画续编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延伸活动:

  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

部编版守株待兔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2 篇

 教学要求:

  1、认读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6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理解寓意。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小朋友们,爸爸、妈妈一定给你们讲过不少的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短但有趣,都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今天我们来学一则寓言,看看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就题目质疑。

  3、教师小结,归纳问题(谁?为什么守株待兔?结果怎样?)

  二、自渎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

  1、学生自渎课文,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次。

  2、大家一起读课文。

  3、学生读文,找出要求认读的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5、学生用生字词组词说句。

  6、再读课文,再读文中巩固绳子的认读,整体感知。

  7、指名反馈:这则寓言讲谁的一个什么故事?

  三、图文结合,理解寓意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农夫守在树桩旁,心理想写什么?

  3、这个农夫为什么要坐着等兔子撞到树桩上来呢?

  4、讨论:种田人的梦想能实现吗?为什么?

  5、集体反馈:教师小结寓意:野兔是不会常常撞死在树桩的,上次是偶然,我们怎么能把偶然当必然呢?农夫怀着这种侥幸的心理在那等呀等,等到的结果是什么呢?

  6、如果一天,你经过那里,你会怎么劝他?

  7、教师小节:我们可不能象农夫那样,将偶然的事当成经常发生的事,总是梦想着不劳而获。

  四、朗读课文,读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 个生字。

  2、朗读课文。

  3、巩固复习,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学生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拓展延伸,讲故事

  1、总结全文:小朋友们,你们读了寓言后知道了什么道理?

  2、说一说身边存在的这种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

  3、拿出收集的寓言故事与同学交流。

  4、讲故事,说说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推荐学生阅读《伊索寓言》。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启发学生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3、指名反馈,教师强调。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部编版守株待兔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3 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折、冀等5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寓言。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待”的写法。

  (2)提问"株"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折颈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颈”,应读三声。

  “冀”字正音。“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羽翼、希冀。

  身为宋国笑。出示:[ wéi ]1、做,行,做事2、当做,认做3、变成4、被

  [ wèi ]1、替,给2、表目的3、对,向。

  师提问:在本句中,“为”读哪个音?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熟字换偏旁等方法来识记生字。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指导书写“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待、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指导书写“守”和“宋”。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

  第二课时

  一、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再读课文

  (1)结合注释再读课文

  (2)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

  出示: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2、学习第一句

  (1)谁在等兔子?

  (2)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3、学习第二句

  (1)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4、学习第三句

  (1)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3)强调颈字读音,再读一读。

  (4)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

  5、学习第四句

  (1)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2)“耒”字教学。

  这句话里,"耒"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出示“耒”的图片,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想一想你认识的字中,哪个是以"耒"做偏旁的?(随机板书耕耘)

  观察字形,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你发现了以耒作部首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对于“耒”这种工具较为陌生,通过耒的图片教学帮助学生熟悉,拉近课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通过耒字演变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以耒做偏旁的字,拓宽了知识的宽度,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

  (3)耒的字意已经了解了,释其耒呢?原文中是怎么说的?(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4)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

  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不吃饭、不喝水,他——

  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我快要渴死啦,谁来帮帮我?农夫却——

  寒风呼啸,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我们要冻死啦,谁来救救我?这个农夫仍然——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断句,同时理解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

  (5)出示断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像这样读一读。

  6、学习第五句

  (1)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板书:收获)

  (2)课文里怎么说的?

  7、疏通课文

  (1)让我们把这几句话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读一读。

  (2)谁能试着像读第四句一样读出节奏感?(配音乐)

  二、写话表情,总结寓意

  1、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农夫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简单写写吧。

  老师也有两句话想送给他,(补充板书)谁来读一读。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2、兔子是经常撞在树桩上吗?所以还有一句话,想要送给农夫,谁来读一读。

  出示: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三、指导背诵,拓展阅读

  1、背诵课文

  (1)课文填空形式提示背诵。

  宋人()。田中()。兔走(),折颈()。因()而(),冀()。兔(),而()。

  出示五幅图片,看图片背诵。

  闭眼感受,配乐背诵。

  (设计意图:因学生能力差距,所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背诵,分层、逐步进行,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2、拓展阅读

  (1)生读《南辕北辙》,先读通顺。

  (2)根据问题再读文,《南辕北辙》中坐车的人犯了什么错误?

  坐车的人想去(),()在(),他却往()走。

  小结: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做守株待兔故事中的——(),也不要做南辕北辙这则寓言中那个——()的人。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外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5、守株待兔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部编版守株待兔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4 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2.字词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词语。

  3.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寓言故事,看看今天的小故事里藏着什么大道理。一齐读课题,个别读。

  2、师:“守”是个生字,一起跟老师写。谁能给守找个朋友。

  3、质疑:读了课题有不懂的地方吗?(守?株?待?守株待兔?谁守株待兔?为什么守株待兔?)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故事里边。

  二、初读解题:

  1、请小朋友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老师请三位小朋友读三小节,其他小朋友想一想,课文哪一句话最能写出题目的意思?

  3、指名读出句子。(示句)

  这是个长句子,里面藏着四个生字宝宝(生字显红),谁来读读这四个新词。(生读)——小朋友,你们知道“锄”为什么是金字旁吗?瞧,这就是锄头,它是农民伯伯种田时用来除草、松土的工具。那“桩”为什么是木字旁?出示树桩。——现在生字宝宝躲到句子里了,谁还会读?(生读,师引导读好长句子)

  4、解题:小朋友,其实题目“守株待兔”四个字每个字的意思在这句话里都能找到,谁找到了?那“守株待兔”的意思就是——。

  5、你们真了不起,能根据句子读懂字词的意思,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请小朋友齐读这句话,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师故意把“丢”读成“放”,比一比,意思有什么不同?

  三、学习1、2段。

  1、是的,故事里的种田人再也不种田了,专门坐在树桩边等兔子,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下如此大的决心去守株待兔。请小朋友们认真默读第1、2小节,找出有关的句子,并想想从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想好了可同桌交流一下。

  2、汇报:

  句子一“一天,他在田里——死了”

  (1)谁先来汇报,生读句子并说体会。

  (2)野兔不知怎么的,撞死在树桩上,其实这段话里,有一个字与兔子撞死的关系很大,请你们圈出来。——“窜”是个生字(显红),谁再来读。——“窜出来”也就是(生说)——师点拨:怎样的“跑”才叫“窜”?(飞快地跑、慌慌张张地跑)

  (3)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只野兔会这么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大家来猜猜看。

  (4)朗读:野兔也许受到敌人的袭击,他慌不择路飞一般窜出树林,谁再来读读这句话。(第一句显红)——点拨1:如果把“忽然”读得稍快一点就好了。从“忽然”你知道了什么?点拨2:我感觉到你把“忽然”读快了,为什么?——是呀,这的确是非常意外的事,谁还能把“意外之喜”读出来。——齐读。

  句子二:“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1)指名读出句子并说体会。

  (2)“白捡”就是指白天捡对吧,生说。——不用花力气就得到东西,用一个词来说就叫——(不劳而获)

  (3)朗读:面对这意外的收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我们带上乐滋滋的表情来读读这句话。——点拨:我感觉你们是不慌不忙地跑过去-—再读一次。

  句子三: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1)引读句子:他提着野兔——

  (2)自己试着读好这句话。

  (3)展示朗读:生1读,你强调了“每天”,为什么?——生2读,老师感觉到种田人特想得到一只野兔。——我们一起把种田人的美梦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4)评判:小朋友,你们作为旁观者来帮他分析分析,他做的美梦能实现吗?为什么?

  (5)是呀,野兔撞死在树桩上,这只是一个意外,不可能天天都发生,也许几十天以后,也许几十年以后,也许永远也碰不上了,像这样很少发生的事情,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偶然、偶尔”。

  四、回归第三段。

  1、就是因为一次偶然碰到的好事,种田人(引读)

  2感悟“整天”:种田人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让我们想象一下“当————,种田人————。”

  3、朗读: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他毫不动摇地在那儿守株待兔,谁来读。——你读出了种田人的决心。——此时,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种田人?(愚蠢)——带上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4、种田人为什么守株待兔,现在你们明白了吗?用上“因为种田人看见————,他想——-,所以————。”

  5、同学们,你们瞧,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呀,不干活了,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在地里拔草捉虫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庄稼大丰收的时候,他还在——。他守株待兔换来的结果是什么?齐读。——谁能用四个字来说说结果?(一无所获、一无所有)

  五、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1、现在假如你从种田人的身边走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师:老师现在就是种田人。我在这里等兔子,都快等了一年了,这兔子怎么还不来呀!

  生:兔子不会再来了,你还是回家种田吧!

  ————

  师:我都等一年了,放弃的话太可惜了。你们看种田人真的是执迷不悟,谁能用道理来劝劝他,让他心服口服。

  生:要想有收获,要付出劳动才行。

  ——————

  师:谢谢你们的教育,我现在已经懂了,这件事是偶然发生的,要想有收获,不能靠运气,要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我呀,把这个教训牢牢地记住。出示名言。

  2、像守株待兔这样寓言故事还有很多,你们瞧,(出示图片)刻舟求剑、亡羊补牢、掩耳盗铃等。课后有时间同学们可以读一读更多的寓言故事。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