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大班安全教育随笔12篇(大班安全教育随笔记)
第1篇大班安全教育随笔 摘要:虽然我们每天都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
这是大班安全教育随笔12篇,是优秀的大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安全教育随笔
摘要:虽然我们每天都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常常会因为调皮或好奇而忘记一些危险的存在,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用加倍的细心来关注每一个孩子,做一个细心的有责任心的的老师,保护好我们的孩子。
一天下午离园时,有几个走得晚的孩子站在窗口向外看着。我打扫完卫生开始关窗户。就在要关孩子们站着的这个窗时,隋佳树小朋友突然把手伸到窗缝里,“老师,瓢虫!”我什么也没多想,赶紧伸出左手挡了出去。也就在同时,另一扇窗由于惯性很快的滑了过来,把我左手的中指狠狠地砸在窗棂上。
多险啊!疼得我用右手使劲攥住受伤的手指,眼泪在眼睛里打转。真疼啊,俗话说“十指连心”,真是一点也不假。因为面对孩子我使劲儿将泪水压了回去,我不想让孩子看到他们的老师不坚强。“佳树,没事吧?”我忍住疼痛,赶紧拿起佳树的小手来看,还好一点也没伤着,我松了口气。只要孩子没受伤就好。“你看,刚才多危险啊!差一点就挤着你的手了,以后可要记住,千万不能把手伸到门缝、窗缝里了,知道吗?”佳树使劲的点了点头。
安慰完佳树,我才仔细的看了看自己的手,中指的指甲部分已经变成紫色了,手指的前半部分一点也不敢弯曲了。我暗自庆幸,幸亏是我的手,要是孩子的手可就麻烦了,他该多疼啊!
虽然我们每天都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常常会因为调皮或好奇而忘记一些危险的存在,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用加倍的细心来关注每一个孩子,做一个细心的有责任心的的老师,保护好我们的孩子。
第2篇大班安全教育随笔
“朵朵,你自己在家待会儿,妈妈下去取个包裹,记住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哦!”朵朵妈在离家前嘱咐女儿。
“嗯!我知道呢!小兔子都不给大灰狼开门,我能给陌生人开门吗?”朵朵做出一副很老练的样子给妈妈看。
“我的女儿真聪明!安全意识大大的有啊!等妈妈一会儿,我马上回来。”妈妈鼓励道。
“我是谁啊!妈妈你放心去吧!”朵朵显然相当自信。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孩子时时能注意自己的安全,就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因为平安是幸福的重要基础。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要注意每一个细节,不能让四处寻觅机会、时刻想钻空子的这只名为“伤害”的大灰狼得逞。
对孩子进行哪些安全教育人的行为70% 以上都是习惯行为。我们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必须要让其认识到养成好的安全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还要引导其心灵深处对产生好习惯的渴望;特别要建立必须遵守好习惯的约束机制,从而逐渐铲除“习惯性违章”赖以生存的“土壤”,使新的好习惯得以建立。下面是一些必须养成的安全习惯和必须有的安全意识。
1.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孩子要尽可能早地记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父母的全名及联系电话和工作单位、紧急求救电话号码,以备孩子不小心走散或遇到危险时呼救或及时与父母取得联络。
2.不玩火、水、电。要从小就告诫孩子:
远离火柴和打火机一类易燃引火物,不可开启煤气开关,更不能用手去摸明火;玩鞭炮和焰火时要特别小心;
大人不知情时,不要扭动自来水开关,切不可自己进浴室随意开启热水龙头,甚至在浴室里推、拉、打、跳;
在湖、河边上玩耍,要在安全地带,决不要乱跑乱蹦,以免失足误入水中;
不能去触摸正在运转的电风扇等电器产品,更不可用湿手去摸电器的开关、插头;千万不要将手指、别针、回形针等放进插座,以免触电。
3.远离尖锐危险品。告诉孩子,不要把铅笔、筷子、冰棍、玻璃瓶或尖锐的东西拿在手里或含在嘴里到处跑;也不能随便拿刀、剪或其他尖锐器物当作玩具,这样不但容易伤了自己还可能会扎伤他人。当然,孩子大点后,必须教会他正确使用刀、剪等用具。
4.防止异物入体。不随便把东西如小石头、花生粒、瓜子、小纸团等放入口腔、鼻、耳,以免发生意外;不可拿清洁用品或杀虫剂喷着玩;不可随便捡食地上或桌上的东西;不要用塑料袋或棉被蒙头、把绳子绕在脖子上或躲在柜子、箱子里,以避免窒息之险。
5.避免运动受伤。教育孩子,不做危险性游戏,在运动或游戏时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碰撞或因抢夺玩具受伤或受到破损玩具的伤害;教育孩子,尽量不要攀缘登高或从高处随便跳下;不拿超过自己承受力的东西;更不可在阳台、窗边及楼梯口嬉戏,避免发生坠楼和滚下楼梯。
6.交通出行要注意安全。从小就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给孩子讲解一些交通标志和交通指示灯的意义。野外旅行散步时,教育孩子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能将野外的花果等物放入口内,避免中毒等意外事故发生。
7. 提高警惕,保护自己。告诉孩子,单独在家时,如有陌生人来访,不要私自开门,不经大人同意,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接受他人的诱惑,以免被骗。
儿童受伤种类一般有:骨折、挫折伤、擦伤、扭伤等,事故发生地点最频繁的就是户外活动场地、游戏设施等处,例如滑梯、秋千、攀登架等。
帮孩子远离不健康的模仿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模仿也是孩子的本能,12 周岁以前,孩子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模仿来完成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缺少对危险的辨识能力,家长须格外注意,您的安全意识和谨小慎微的习惯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当然,还要帮孩子远离不健康的模仿。比如,根据孩子的年龄,为其挑选一些适合观看的动画片、影视剧,让孩子远离暴力、血腥的影视剧。
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一、将安全教育渗透于游戏和生活中。安全教育与孩子们的游戏融合在一起,并更多地与生活相结合,孩子就会在玩耍中自己体会到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不安全的,逐渐形成安全意识和应对危险的能力。
二、教育要采用启发和诱导的方式。一些安全忠告,要想让孩子快乐地接受,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做出更危险的行动,就得讲究艺术性。比如,当孩子攀爬的高度超过了规定以后,要迅速地走到孩子身边,亲切和蔼地要求他表演水平式的攀爬;当孩子搭的积木过高时,可以建议孩子造一座宽广但不是很高的教堂。
爱心提示
*丹麦的孩子两岁半时就开始接受交通教育,并被邀请加入儿童交通俱乐部;6 岁时,开始在学校接受交通教育;8 岁时,开始知道为实现交通安全目标所应该采取的行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手段和措施。
*芬兰交通安全教育协会出版发行了各种有关交通安全教育的材料和教材,其中最主要的教材是为4 ~ 12 岁儿童编写并附带光盘的《儿童交通安全指南》。其中许多插图就同一内容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积极参与进行现场教育。孩子第一次接触某一危险物,对一些游戏设施还未完全适应,或尝试某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时,要和孩子一起讨论、分享安全使用这种器械或设施的方式方法,并指出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如何避免危险发生的经验;然后,在孩子尝试时及时给予适当的安全指导与提醒。
养成好习惯有诀窍
孩子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少,模仿性极强,父母要时刻注意为孩子树立安全行为的榜样。例如,看到爸妈使用工具、餐具、电器时总是小心翼翼,孩子自然也会小心。 父母要通过言传来促进身教,使身教与言教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比如,妈妈在做饭的时候,可以边示范边讲解:“当我炒菜的时候,我非常小心地不去碰摸铁锅的边缘,这样就不会被烫伤。”
推荐阅读: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200篇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200篇幼儿园中班老师教育随笔200篇幼儿园教师中班教育随笔200篇中班教育随笔记录200篇中班教师教育随笔200篇中班老师教育随笔200篇中班上学期教育随笔200篇中班下学期教育随笔200篇中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200篇中班幼儿教育随笔200篇中班教育随笔大全200篇
第3篇大班安全教育随笔
安全很重要,如何让孩子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对于幼儿园中、大班孩子和小学生,完全可以把一些安全知识教给他们:家用电器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煤气炉具的安全使用;化学物品,药品的标识及使用;出门任何遵守交通规则;上学放学路上要与同学结伴走,不要随便与陌生人搭活或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能让硬物,锐器损伤身体任何部分等,儿童天生好奇好动,不能硬性限制其活动,但一定要让其掌握安全知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例如,有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看到灯泡会亮,就自己找来一个灯泡,用金属丝去接电源,结果触电而死,如果事先孩子已懂得用电安全,又怎会发生这类悲剧?
2.教给孩子意外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让孩子懂得应急措施非常必要,例如,煤气泄漏时要先切 安全断气源开窗通风,千万不能马上开灯、打电话、关电子打火开关,否则会引起爆炸;遇到意外,会打报警电话、急救电话等,如报警电话110,消防电话119,医疗急救电话120,查询电话114等。懂得一些基本医学知识,如急救止血方法;万一被人强行拐带走,要懂得找机会找当地公安机关、政府部门等。曾有报道一小学生被拐带后,被卖到一农村人家里,一天,他趁那家人出外赶集,逃到镇上,找到派出所,结果最后得以回到父母怀抱。
3.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有的孩子也懂得安全知识,但天性淘气、贪玩、贪吃、自控力差,因此,有时玩起来忘了安全,造成自己受伤或损伤别人,或控制不住自己,吃陌生人的东西而上当受骗,因此,父母平时要注意增强孩子的自控力。
第4篇大班安全教育随笔
安全很重要,如何让孩子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对于幼儿园中、大班孩子和小学生,完全可以把一些安全知识教给他们:家用电器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煤气炉具的安全使用;化学物品,药品的标识及使用;出门任何遵守交通规则;上学放学路上要与同学结伴走,不要随便与陌生人搭活或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能让硬物,锐器损伤身体任何部分等,儿童天生好奇好动,不能硬性限制其活动,但一定要让其掌握安全知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例如,有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看到灯泡会亮,就自己找来一个灯泡,用金属丝去接电源,结果触电而死,如果事先孩子已懂得用电安全,又怎会发生这类悲剧?
2.教给孩子意外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让孩子懂得应急措施非常必要,例如,煤气泄漏时要先切 安全断气源开窗通风,千万不能马上开灯、打电话、关电子打火开关,否则会引起爆炸;遇到意外,会打报警电话、急救电话等,如报警电话110,消防电话119,医疗急救电话120,查询电话114等。懂得一些基本医学知识,如急救止血方法;万一被人强行拐带走,要懂得找机会找当地公安机关、政府部门等。曾有报道一小学生被拐带后,被卖到一农村人家里,一天,他趁那家人出外赶集,逃到镇上,找到派出所,结果最后得以回到父母怀抱。
3.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有的孩子也懂得安全知识,但天性淘气、贪玩、贪吃、自控力差,因此,有时玩起来忘了安全,造成自己受伤或损伤别人,或控制不住自己,吃陌生人的东西而上当受骗,因此,父母平时要注意增强孩子的自控力。
第5篇大班安全教育随笔
说到“安全”,确实是一个值得让人去关注和深思的活题,现在的家长、教师都在探索如何让幼儿的安全得到保障,其实“安全”和“危险”是相辅相成的,只要远离危险,我们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幼儿进一步地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一、 让幼儿在危险中体会安全 很多时候,家长会过分地溺爱幼儿,不让幼儿跑,不让幼儿爬,甚至幼儿 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家长唠叨,以致让幼儿形成一种思想:做什么事都要让爸爸妈妈看着,从而会偷偷地去做,但从家长的观念来看,就是不想幼儿的安全出现问题.有时候我们担心的和我们所顾忌的往往会在无形中阻碍了幼儿的自我发现能力,我们应该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危险中体验安全和重要性,才会学会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二、让幼儿在生活中体会安全 平时在幼儿园里,教师担心的是怎样让幼儿远离危险,其实,我们知道危险处处都在,只要你一不小心就会随时发生危险,对他们进行课时式的教育,通过不断的案例教育,使幼儿会自然而然地知道安全课的重要性,也就会很自然地将生活中的安全事例引入到课堂中,从而时时地将安全牢记并与生活结合.
三、让幼儿在活动中体会安全 如果一个人所遇到的危险越多如果克了,那就说明该幼儿对安全意识掌握越多,那么他也会自然形成一种观念:“这件事是否有危险是否是自己可以克服的,并有能力判断可去做否,也就无形中形成一种自我保护意识。”
总而言之,要让幼儿的自我安全得到保障,就要让幼儿学会有安全意识,学会懂得观察自己身边的事,不断地在生活中发现这些危险的事,并采取措施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让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伤害,让危险远离我们。
第6篇大班安全教育随笔
许多家长都为不知怎样管教孩子而苦恼,言重了怕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不说又怕孩子成长成个小霸王,那么,家长这种苦恼该如何解决呢?
该吃饭了,四岁的儿子拿着玩具不肯放,叫了几遍也没反应,青琳决定来点硬的。儿子哭闹着不肯放玩具,挣扎间竟用玩具把妈妈的头给敲出了个大包。青琳这下可火了,生气地把孩子说了一顿。可是,说完之后,看着儿子哭得可怜兮兮,青琳又心软了,开始后怕,自己这样批评孩子,会不会给他留下心理阴影?
青琳的担心立刻赢得一群妈咪好友的共鸣,青琳这才发现,原来,不少做妈妈的都有类似的困扰:孩子难免会犯错,不批评是不可能的,可我的批评会不会过火呢?或者说,怎样批评,才能既起到教育的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
一、批评的态度:批评不等于不尊重
批评管教少不得,而尚且年幼的孩子心灵也该得到保护,怎么拿捏其中平衡呢?对于众多家长的问题,家长们保护孩子自尊的意识强了,可有时,却把“对孩子的尊重”和“管教孩子”这两件事给简单对立起来了,好像保护孩子的尊严,就要放弃最基本的管教和批评。
其实,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批评的接受方式,就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当的批评。并且,在孩子做错事时,明确地告诉他“这件事你做得不对”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因为担心伤害,就不批评、不管教。
二、批评的目的:公平教育
如果我们本着尊重孩子的出发点,来选择批评的方式,批评便是公平的。不会以大欺小地指责、谩骂孩子,也不会因为他年龄小,就放松管教,任由孩子一再犯错。宫学萍说,最简单的批评,就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对一个四岁的孩子,应当让他知道,用硬邦邦的玩具打妈妈的头,妈妈会很痛,他也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去攻击别人。而这样的批评,并不存在不尊重或伤害。
而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批评,往往是由于我们忽略了自己该告诉孩子的重点是什么。就拿青琳的例子来说,孩子打了妈妈,我们可能一时气极说,你竟敢打妈妈,真是个坏孩子!但这样会把一件具体的事,扩大到“坏”和“好”的区分,给孩子留下长远的影响。
三、批评的方法:一事归一事
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只要明白自己的批评,是为了他知道,做什么样的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不是为了伤害他或给他打上“坏孩子”的标签,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我们的批评一定要针对具体的事情,比如,孩子回家后又忘记洗手,我们应该告诉他,我们每个人回家后都要洗手,不洗手是不对的,而不要扩大到其它事情上。而当孩子的错误举动涉及人际关系时,最理想的方式是用两个步骤去“完成”一次批评——先把自己对于孩子某个行为的感受直接告诉他,然后,平静地告诉孩子,你知道他是一个好孩子,只是这次做错了。
第7篇大班安全教育随笔
时间是种魔力,预想总是在若干秒过后呈现!九月初,看着各种哭闹的孩子,心想,若干天之后,他们终究会适应。是的,他们会适应,可是看着孩子们的各种恋恋不舍和家长们的各种依依不舍,我们真的会那样冷漠,那么愿意忍心吗?于是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成了我们开学初工作开展的主旋律。什么方法会有效?斟酌很久以后,还是觉得最原始的“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分散他们分离焦虑的注意力”是相对比较可行的方法。
将焦点之一放在晨间接待应该是不错的,只要孩子们愿意融入活动就能让家长安心地放手。然而,我们却常常习惯了,为了想要有更多的时间更好地接待接踵而来的哭闹的孩子,九月的晨间活动自然而然地就安排成了室内拼搭桌面积木。这样的情况不少见:孩子们哭闹着不愿进入教室,试图逃出教室,或者只是单纯地坐在座位上,面无表情地继续哭…此时桌面上那些漂亮的积木似乎毫无魅力可言,孩子们丝毫没有想要去搭理它们的意思。桌面积木拼搭是需要有“耐心”的心理素质的,而且在拼搭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些拼搭的基础才能玩起来的,体验其中的快乐与成就感,如果没有一点点的拼搭技能,孩子们面对着偌大一筐积木,即使有想玩的心却也只能无从下手地看着,而此时老师正忙着接待入园的孩子,有多少时间可以真正陪着他们一起玩?入园时孩子们在幼儿园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分离焦虑的注意力就无法分散,只需一两天,孩子们的哭闹情绪只会愈演愈烈,适应期自然而然就无限延长了。简单的晨间活动内容安排就使教师在无形中失去了一个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有效渠道。
将焦点二聚焦到一日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刚入园的孩子集体活动意识薄弱,老师往往害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带孩子出去到户外的机会相对会比较少。其实不难发现,带孩子们到户外最多只是一两次的陌生,之后孩子们就会很乐意带户外,而且比起室内活动孩子们的活动兴趣更容易被调动起来!当兴趣降临,孩子们就和很容易融入到活动中,感受活动的各种快乐,很少还会纠结在自己的情感里面。其实合理地安排丰富的一日在园活动也是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关键途径之一。让孩子们对幼儿园的活动有所期待和向往,这样就能让他们在体验活动快乐的同时“爱上”幼儿园。
以上两个帮助新生尽快适应上幼儿园的基本途径,都间接说明了,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幼儿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在室内,不管是教师讲故事、做游戏,都是老师占主导地位,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带着幼儿说、做。而室外,孩子们拥有更多自由活动的机会与空间,教师甚至可以扮演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是孩子们的活动带着老师思维。只要你愿意观察,这主动与被动之间本身就蕴含了喜欢与不喜欢的意愿倾向。而且《纲要》中提出每天至少保证幼儿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这样更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双重需要的年龄特点,我们久更应该创造尽可能多的到户外活动的机会与时间。
第8篇大班安全教育随笔
午饭后,我带孩子们到教室外的走廊上玩橡皮泥,吃好饭的孩子们陆陆续续带着橡皮泥来到了走廊上。婷婷也不例外,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专心的玩着橡皮泥。婷婷用手在一大团橡皮泥上拽了一小块,放在手心里搓,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长条,但还在继续搓,长条断了。她又拽了一快,还是那样的搓,搓着搓着又断了,石凳上已经有了好几段的长条。婷婷把这些长条放在一起,不知道还要干什么。我发现婷婷在东张西望的就坐到了她的身边,也拽了一块橡皮泥开始搓。婷婷看到老师也来玩橡皮泥,显得很高兴。我也象婷婷一样搓了一长条,同时嘴里说:“长长的一条。”婷婷看着我得意的说:“陈老师,你看,我搓了这么多的长条。”我神秘地说:“别眨眼,我要用长条变戏法了,你会吗?”说着我就把长条的两头接起来了。婷婷说:“变成圆圈圈了。”我又说:“让老师再变一个。”说着我就把圆圈交叉成8字形。婷婷惊奇的说:“变两个圆圈圈啦。”接着,我又变了一个花样,婷婷高兴的说:“一只小鸟……”我看她已经很溶入这个游戏了就站起身要走,婷婷马上拖住我要我继续陪她玩。我就对她说:“陈老师再给你变一个,就轮到你变了,好吗?”婷婷一听,高兴地答应了。说完我拿出一条搓好的长条,变了一朵漂亮的小花。婷婷看到我变的,跃跃欲试,连忙开始搓长条了。这次她也在长条的基础上变起了花样,一会儿说是虫,一会儿说是娃娃,一会儿说是奶瓶,还变了苹果,尽管看上去四不象,但是她还是很得意。
在这个无意的指导中,我发现很多小朋友已经掌握了玩橡皮泥的基本操作,但她们对自己的成果已经没有了成就感。我无意中的闯入,使婷婷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发她通过想象将原来的成果作为素材而进行简单的造型,不仅提高了孩子的积极性,也是孩子对自己的又一种突破。
第9篇大班安全教育随笔
这个学期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小二班,班上的孩子都是四岁左右,由于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全家都宠着所以比较娇惯。什么事情都是父母代劳加上年龄较小,能力娇弱。所以自理能力比较差,就拿穿鞋子来说吧,虽然孩子们都知道怎样把鞋子穿上,可是却不知道怎样分清左右。开学这段时间每天下午起床我都会帮助一部分孩子纠正穿鞋的错误,可是每天这样纠正。收到的效果却不尽人意。于是我想必须换种方法让孩子改掉这个错误。一天下午起床后,我看见卢子晗的鞋子又穿反了。我并没有马上让她换过来于而是对她说:“哎呀!卢子晗你的鞋子宝宝怎么在吵架!”卢子晗一脸茫然的看着我,我笑着对她说:“鞋子宝宝说你把她们的家找错了,她们很不开心。快把鞋子脱下来换下。”听了我的话卢子晗马上把鞋子脱下来换了下边,还对着鞋子说:“鞋子宝宝,你们别生气了,好朋友不吵架了好吗?”就这样卢子晗很自然地把鞋子给还了过来。其他孩子看见了,都低下头去检查自己的鞋子穿错没,赶紧把鞋子换了过来,没想到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比我每天帮他们纠正错误来得有用。从那以后每天起床我都会提醒她们:“快看看你们的鞋子宝宝又吵架了!”她们会马上改正过来有的孩子穿好了还会开心地说:“我的鞋宝宝不吵架了。”
第10篇大班安全教育随笔
幼儿园班车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和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差的孩子来说,班车老师的责任心尤显重要。
一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样交接完坐班车的孩子,把孩子清点了一下,孩子们坐好就出发了,班车行驶的过程中,我都会认真仔细地观察每一个幼儿,当我看到安琪的时候,发现他的腮帮子鼓鼓的,心里咯噔一下,开始以为他在偷偷的吃东西,于是我让他张开嘴巴,安琪死活不张,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耐心地说:安琪是个乖孩子,老师不批评你,请你自己把东西拿出来好吗?等他拿出来,我才知道原来他嘴里有一个玻璃球,心里一阵后怕。
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后果却不堪设想,由于孩子们较小,好奇心强,对于一切认为新鲜事物都乐于去尝试,而且不知道深浅,所有,幼儿园要建立幼儿班车安全检查制度与措施,加强幼儿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第11篇大班安全教育随笔
鑫鑫缺勤了,我以为他也感冒了,就打电话去他家询问。一问才知道,原来他前天晚上在青少年宫的广场上摔了一跤,受了点伤。因为鑫鑫的爸爸是厨师,妈妈在超市上班,晚上就经常是奶奶带他的。多才多艺的奶奶是居委会的文艺骨干,常参加演出和比赛,平时几乎每个晚上在青少年宫广场带领着一群老年人排练腰鼓、舞剑、打拳。鑫鑫跟着奶奶一起过来,奶奶忙得无暇顾及他,而他也正好可以尽情地玩耍,每次鑫鑫都玩得很开心,可是开心背后经常是“危机四伏”。
这回,鑫鑫是跟着一个刚结识的哥哥在广场一角的淘气堡那里玩,你追我赶跑得正在兴头上,一不小心被一根绳子绊了一跤,顿时摔得满嘴鲜血,还差点磕掉两个牙齿,牙齿摇晃得很厉害,嘴唇和舌头上好几个伤口,说话和吃东西也很疼呢。所幸的是受的只是一些外伤,并没有伤筋动骨。
当鑫鑫伤愈后,我和他聊天,他告诉我说:“我的牙齿好可怜,差点摔掉呢!老师,生病的滋味一点也不好受,我以后不要生病了!”听了这些话,我的心情很复杂。于是我就这件事情对班级的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希望大家玩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和保障。
第12篇大班安全教育随笔
早操音乐响起以后,各班老师纷纷带领小朋友做早操,在大广场集合,小朋友做的正起劲,这时看到伙房的阿姨从北边推着小车子过来,车子上有两桶水,正在下台阶往我们教室送的时候,车子上的一只桶滚了下来,正好把水洒在了伙房阿姨的脚上,我连忙招呼住孩子让他们离着远点,薛老师忙跑过去让阿姨把袜子脱下来,让冷水冲,冲了一会,脚上的皮都脱落了,阿姨被送去了卫生室。
等小朋友们做完早操以后,回到教室,我跟他们讲了一下防止烫伤的知识,比如说,学校的保温桶不能自己去接水,口渴了要告诉老师,让老师帮你,家里的热水器,暖壶,都不能随便触摸,不然就会有像阿姨一样被烫伤。小朋友们也是亲眼目睹了阿姨烫伤的过程,知道热水烫伤后的重要性,因此我在给他们讲述防烫伤这一知识的时候,他们也听得很认真,这节课对他们来说是受益匪浅的。
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保育随笔3篇》:幼儿园大班的保育随笔第1篇 今天下午课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都在玩玩具,由于孩子在家都是独生子,独占独霸的习惯非常严重,再加上班内玩具数量不很充足,经常会出现两个孩子抢玩
《大班冬天随笔4003篇》:大班冬天随笔4003篇第1部分 喜欢冬天,喜欢冬日里紧紧粘住玻璃窗的雾气和窗花,喜欢清晨第一缕澄黄澄黄的阳光透过瓦房照进屋里。这些都是城市里冬季所没有的景象。 我喜
《幼儿园教育随笔大班20篇》:第1篇幼儿园教育随笔大班 幼儿园教育随笔:中大班混班角色游戏的实践 中大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日渐丰富,游戏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游戏中有较强的角色意识和归属感,游戏情节开始丰富,游戏愿望更加强烈。因此,在为中大班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