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花的学校》教材分析(花的学校教学反思)

2023-11-02人围观
简介这是《花的学校》教材分析,是优秀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花的学校》教材分析第1篇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选自泰戈尔《新月集》里的一首儿

这是《花的学校》教材分析,是优秀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花的学校》教材分析

《花的学校》教材分析第1篇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选自泰戈尔《新月集》里的一首儿童散文诗。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花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全诗充满了童真童趣,充满了丰富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体会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通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深入感受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

  二、教学目标

  1.“落、荒”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中学习生活,享受着学校生活的快乐。花们也和你们一样有

  自己的学校,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去体验他们的学习生活。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及简要资料,教师介绍作者。

  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等五十多部诗集,曾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提出疑问。

  3.自学本课的生字,读准生字读音,口头给生字组词。

  4.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

  荒(hung)野口笛(dí)罚(fá)站放假(jià)衣裳(shng)

  教师相机点拨:

  “假”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ià”,“裳”在“衣裳”中读轻声。

  (2)去拼音读一读。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这些生字的。

  预设:

  生1:“荒、笛”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

  生2:我家附近有一家店铺,名字是“霓裳”,所以我就记住“裳”的字形了。

  (4)多音字练习。课件出示:选一选。假:jijià 真假()暑假() 假()发假()日

  (5)理解“荒野”和“口笛”。出示“荒野”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情景。出示实物口笛,向学生介绍。会吹口笛的同学为大家吹一吹。

  (三)再读质疑,感知大意

  1.再一次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2.汇报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梳理。预设:花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花们的妈妈是谁?花们的老师是谁?……

  3.指名读文,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交流解疑。

  (1)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在小组交流中有不明白或有疑问的问题,准备在全班进行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部分问题。

  5.整体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说一说。

  诗人以孩子的视角,想象到了:当______在天上轰响,__________落下的时候,__________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他们在______的学校里上学。雨一来,他们便______。他们的家在______。(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是雷云、六月的阵雨、一群一群的花、地下、放假了、天上。)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四)观察示范,学写生字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轮读。

  落 荒 笛 舞 狂 罚 假 互 所 够 猜 扬 臂

  2.学生独立观察,了解生字的书写要领。

  3.请同学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在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相机点拨。

  落: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要注意各部件的穿插与避让。

  荒:不要在“亡”上多写一个点。

  笛:下边是“由”,不是“田”。

  舞:一共14笔,课件展示笔顺,指名反复书空。

  4.教师示范“舞”“扬”“臂”。

  5.指导学生书写词语。

  (五)品味语言,想象画面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

  引导学生抓住“雷云在天上轰响”来想象画面。播放雷电交作的图片和声音,直观感受“雷云在天上轰响”。“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读到这一句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体会呢?

  小结: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东风以人的特点。东风可以“走过荒野”,可以“吹着口笛”。这种写法多么形象生动啊!

  (2)指导朗读,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3)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第1自然段时,运用了“抓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的读书方法。我们抓住这些重点词语来想象,就能和作者心意相通,仿佛看到了作者眼中的栩栩如生的画面。

  2.学生运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2、6自然段。

  (1)过渡:下面我们运用这种读书方法来学习第2、6自然段的内容。请同学们放声读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可以用笔画一画能让你看到画面或听到声音的重点词语。

  (2)学生汇报第2自然段的学习成果。课件出示: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群一群”想象花很多,抓住“跳舞”“狂欢”来想象花随风摆动、特别开心的情景。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3)学生汇报第6自然段的学习成果。

  课件出示: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指名汇报。预设1:“簌簌地响”仿佛让我们听到了树叶扇动的美妙声音,似乎是一曲美妙的音乐。

  预设2:“互相碰触”让我们想象到树枝在林中互相碰撞着,似乎在欢呼、在摇摆;“拍着大手”仿佛让我们看到黑云在翻滚,仿佛听到了那隆隆的雷声,像是雷云在为花们鼓掌。

  预设3:通过“冲”这个字,我仿佛看到了花很快地出来,像孩子一样着急出来。过渡: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花好看吗?

  (引导学生抓住“紫的”“黄的”“白的”这几个词,看到花的五颜六色,非常鲜艳。)

  指导朗读。下面请同学们用朗读的方式把这么美的画面展现出来。尤其是描写颜色的三个词,在读的时候要读得生动,语调要有高低变化。

  3.配乐朗读第1、2、6自然段。

  (六)激发想象,体会童真

  1.自由读第3~7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孩子都产生了哪些想象,哪些想象比较有趣。

  2.学生汇报自己感兴趣的想象内容。

  预设:

  (1)文中的孩子想象了地下有花的学校,那些跑出来的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的学生。

  (2)他们也要做功课;他们要是放学以前出来玩,是要被老师罚站墙角的;他们也会放假,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3)想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3.同学们,读着这些想象内容,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4.小结:多么奇妙的想象啊!想象时要大胆独特,想象时要联系生活。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定会让我们体会到更有趣的事情。

  5.指导朗读,感受想象的奇妙。

  (七)想象练笔,拓展阅读

  1.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想象花们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用几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2.小练笔:“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例如: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

  4.推荐阅读《金色花》和《同情》。

《花的学校》教材分析第2篇

教材分析:

《花的学校》节选自泰戈尔《新月集》。作者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顽皮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作者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出花儿们的美丽、活泼、可爱、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学情分析:

《花的学校》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诗文。一看题目——花的学校,就能勾起学生的兴趣:花也有属于自己的学校吗?花也有自己的学校哦!那群学生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 学 流 程:过程设计(突出主问题与关键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给你们看一些美丽的图片,想看吗?一组美丽的花儿图片,你们觉得这些花儿怎么样?(漂亮)老师告诉你,这些漂亮的花儿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妈妈,有自己的学校。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它们的学校?(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的学校》。(板书:2花的学校)

板块二:默读课文,读文质疑。

1.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2.汇报交流。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导言:这些问题会在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中逐步解决。你们知道吗?泰戈尔写《花的学校》时,已年近不惑,但仍以纯真的童心感受世界。那质朴的语言闪耀着写作的快乐,奇妙的想象充满了童真童趣。现在让我们走进花儿学校,去感受这些奇思妙想。

板块三:重点突破,精读解疑。

1.指名学生读课文,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属于描写花儿很欢乐的?(一、二、六自然段)

2.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1)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哗啦啦、淅沥沥XXXXXXXXXX)这样的词语是拟声词。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哨”,谁能学一学这种声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自然段。)

(2)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板书:跳舞 狂欢 跑出来)

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子?(拟人句)“跑出来、跳舞、狂欢”突出了什么?(花儿们的美丽、活泼、可爱、向上)(板书:美丽 活泼 可爱 向上)

(3)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引导学生自由想象说一说。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天真烂漫)

3.指名读三、四、五自然段,鼓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想一想,谁是它们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XXXXXXXXXX可以引导学生解决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4.指名读第五、六自然段。

(1)出示“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照样子写一写:蜜蜂一来,他们————。

(2)出示句子:“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大雨来时花儿们更高兴了,雷电伴奏,花儿娃娃冲出来,你来猜一猜,穿着紫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黄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白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理解“簌簌”,这样的词语能再说几个吗?(积累拟声词)

(2)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

(3)阵雨和大雨中各色鲜艳的花,大家看一下阵雨时花儿们什么样?大雨时花儿什么样?通过这样的对比,你理解到了什么?对,其实这也体现了花儿们一种顽强的精神,环境越恶劣,它们越是冲出来,勇于向困难挑战,决不低头。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5.指名读七、八自然段,你还想提什么问题?想一想,说一说:

花儿的家在哪里?(天上)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由。指导学生朗读。

读好问句“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读出花儿急迫地想回家的语气。

(板书:急急忙忙)

6.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花儿的妈妈是谁?学生讨论,汇报,随着学生汇报就解决了刚开始提出的问题“花儿们的妈妈是谁?”,充分理解最后一句话,指导朗读。

板块四:拓展想象,感悟积累

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小练笔。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花的学校》教材分析第3篇

学习目标

  1、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

  教师活动

  一、复习导入:

  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大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回答,说话练习: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呢?花孩子又是什么样子呢?

  3、你在学校里最开心、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4、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

  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大家画的花的学校展示出来。

  四、学生活动

  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讨论交流,进行说话练习。

  分大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谈谈自己的理解。

  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自由阅读信息窗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花孩子冲出来美丽,活拨,可爱

  六、教学反思

  诗歌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因而我将教学重点放到感情朗读课文上。让学生走进课文,真正理解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并从中读出滋味。

《花的学校》教材分析第4篇

学习目标:

  1、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

  学习重难点

  识字、书写会写字。

  感知课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十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2、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

  1、汇报朗读,点评。

  四、学写生字:

  1、指导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润”字里面没有点;

  “罚”下面一个言字旁,一个立刀旁;

  “互”的不顺要注意。

  2、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3、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话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活动

  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齐读课题。

  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出示今天要写的8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