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做孩子的好榜样》(幼儿园学什么)

2023-10-26人围观
简介这是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做孩子的好榜样》,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1、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做孩子的好榜样》  教育笔记:做孩子的好

这是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做孩子的好榜样》,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做孩子的好榜样》

1、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做孩子的好榜样》

  教育笔记:做孩子的好榜样

  起床的音乐响起,孩子们欢呼起来,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学着自己穿衣。一会儿,大多数孩子已经完成了,我就先带着他们进活动室,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自觉的摆放椅子,倒茶喝,上盥洗室。这时,我见孩子们大多已坐在座位上,有的与同伴说悄悄话,有的在喝茶。我就发放起点心来。突然,一阵阵刺耳的敲杯声传出,还伴着喊叫声。一看,原来是一直乖巧的嘉嘉小女孩。我厉声问:“你怎么这样使用杯子,杯子被你敲坏了!请你轻声说话!” 我不分青红皂白数落了她。嘉嘉也不甘示弱的说:“老师,你看晨晨,他又在点心店玩了,他不遵守纪律,我让他出来!”一看,晨晨的座位空着,只见他在点心店朝着我做鬼脸呢!心中直冒火,正要大声呼哧他。突然,嘉嘉呼唤晨晨的一幕在我眼前一闪,顿时,心中一颤:嘉嘉怒训的摸样真像我们老师呀!她的做法不是我们的写照吗?晨晨是我班出了名的皮大王,每当晨晨调皮又恶做剧时,我们总爱大声怒斥他。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怪不得今天出现了这么一幕。

  孩子天生好模仿,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孩子的榜样,在孩子们心中,老师就是权威,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我们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感染,做孩子的好榜样。让孩子们在正面的效仿中习得正确的本领,健康地成长吧!

2、幼儿园教育笔记:从坏榜样到好榜样

  教育笔记:从坏榜样到好榜样

  小方是个非常聪明又很调皮的男孩。他总是带头起哄,带领其他孩子到处嬉闹,他的这种坏榜样常常让我头痛不已。我用了很多办法,软硬皆施,都改不了他这种毛病,最多也只能坚持半天,又回到老样子了。

  前段时间,我在班里宣布过12月份要进行一次跳绳比赛的事情,现在已经是12月份了,所以这几天晨间锻炼一直都让大家练习跳绳。我特别注意过小方,他一改原来懒散的样子,每次都练的特别起劲,还不肯中途休息。我走过去对他说:你最近跳绳进步很大嘛。他也只是笑笑,继续练。我就纳闷为什么这小子改脾气了?原来他把跳绳比赛的事情一直记在心里面。等到了真的比赛的时候,他居然得了第二名。我都不敢相信了。于是,我趁此大好机会,在孩子们面前好好表扬了他一次,并且让他做老师的小助手,还做孩子的好榜样。

  经过小方这一次事件,让我觉得再用原来老一套方法对待他们已经过时了,取而代之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而这种针对性是针对每一个孩子的,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为此也需要积累掌握更多的办法,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好榜样。

3、幼儿园教育笔记:你是我的好榜样

  教育笔记:你是我的好榜样

  案例描述:

  片段一:

  程程和阳阳两人相约“宝贝书苑”,一起选择了“传统节日”的个别化材料。程程拿着筷子夹起了一个月饼放在了写有“元宵节”的小碗中。这时,一旁的阳阳突然说道:“不对不对,月饼不是元宵节吃的,是中秋节才吃的。”程程似乎颇有微词:“我知道,可是我不知道哪个是中秋节的碗,所以我就随便放了一个。”阳阳听了之后说道:“哦!原来你不认识这些字啊,我认识的,我来告诉你吧!”随后,程程将夹好的节日食物在阳阳的帮助下一一送到了相对应的小碗中。完成任务的程程显得特别高兴,一个劲地谢谢阳阳。

  片段二:

  分享交流时,程程在介绍自己玩的“传统节日”时,将自己遇到的困难提了出来,之后又介绍了在阳阳的帮助下解决了不认字的问题,最终顺利完成了。最后,程程说道:“阳阳是我学习的榜样。”在座的孩子都听得格外认真。

  思考与分析:

  1、热情在障碍中受阻

  “传统节日”这份材料由于其不同仿真材料的节日美食,及使用筷子夹取的特殊方法,本身是很受孩子们喜爱的。但在观察中往往发现,孩子们由于受材料中不认识文字的阻碍,他们往往知道自己夹的是什么节日的食物,却找不到这个代表这个节日容器,因此就出现了片段一中程程的情况。在几次遇到困难没有解决后,一部分孩子的兴趣就这么消散了。

  2、经验在问题中收获

  两个孩子的问题在顺利解决之后,通过分享交流的机会,将问题出现、解决的过程与其他孩子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对于其他孩子而言,了解了玩同样的材料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同时,对于这两个孩子而言,尤其是程程,知道了在遇到困难之后,该如何解决,寻求谁的帮助?怎么寻求帮助?增强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策与措施:

  1、取长补短

  在本次活动中,虽然孩子的组合是自由,但也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他们在一起个别化学习时能取长补短,从对方获得良好的经验。这是在以后的活动中需进一步提倡、引导的,帮助幼儿在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中自主获得探索后的经验。

  2、思维拓展

  在个别化学习中,由于材料的内容、价值取向不同,因此不同能力的孩子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我们不仅仅是让孩子知道解决这一个问题的方法,而是需要让孩子慢慢学会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探索、探讨中获得更多、更易于孩子理解的解决方法,不断增强大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4、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我也做回孩子》

  教育笔记:我也做回孩子

  今天午休前,孩子们看了一会动画片《大耳朵图图》,要准备睡觉了,我关上了电视。可孩子们都很兴奋,一个劲的谈论不休,“图图肯定被幼儿园的老师给录取了……”,“我也吃过图图吃的那种冰激凌……”我说:“准备睡觉了!”孩子们还是没什么反应,唧唧喳喳的说个不停。“安静、安静!”孩子们仍然各说各的。我想,他们这么兴奋,一时半会肯定也睡不着,要不我也加入他们的行列?“小朋友,你们是不是都很喜欢图图啊?”小朋友一听,都静了下来?“咦?老师要干什么啊?”看到小朋友的目光都投了过来,我说:“老师也很喜欢图图,他天真、可爱,很讨人喜欢。”小朋友开始窃窃私语“原来老师也喜欢图图啊!……”“喜欢图图的小朋友请举手?”哗哗,教室里基本所有的孩子都举起了手。他们很高兴自己跟老师都喜欢同一个孩子。“那么,小朋友,从今天的节目里边,你们跟图图学到了什么呢?”小朋友们都一个个的举起了小手……

  待我们讨论完毕,我说:“图图累了,也要睡了,我们准备一下去小便,然后上床,看哪些小朋友能第一睡着?”听罢,孩子们都听话的走出教室。就这样,今天中午,孩子们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通过这件小事,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抓住良机,我们要想办法,读懂孩子的心。因势利导,随机教育,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教育笔记: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在课堂上,总能见到这样一个场面:一部分幼儿踊跃地举手发言;一部分幼儿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很希望老师提问却不举手;还有一部分幼儿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教学之余,我经常想:同样是同龄的孩子,为什么语言表达能力有那么大的差别?为了能更好地鼓励幼儿勇敢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想法,充分指导、肯定他们的发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不敢在集体中发言的畏惧心理。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大二班两个老师设计不同的游戏与活动引导其他不怎么敢在集体面前表现的孩子参与进来,孩子们的表现能力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在此同时,我们努力抓住每一个随机教育或与孩子谈心的机会,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不只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好朋友,其他的小伙伴也一样愿意做他们的好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部分幼儿在集体中表现自己的欲望都有所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只有一位小朋友仍像是躲在一个的自己小空间里,他就是卢妍希。希希很少说话,可以一天不跟老师交流,也不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性格显得有些孤僻。老师向他询问一些事,他则表现出一副不知所措的表情,不知如何回答老师,也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回答教师的问题。希希与人交往的能力很让我担心!于是,我们找到了家长,向他们询问了希希在家的日常表现。希希妈妈说,希希在家很乖,很听话。我们建议希希妈妈在家也创造一些锻炼希希社交能力的机会:如外出时与孩子比赛谁最有礼貌,主动向他人问好;比赛谁最勇敢能自己去问售货员买一些东西等等。但还没说完,妈妈就说:“他哪敢呀?他从来不都与陌生人说话的!”听了家长的话,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正因为家长过度的爱护与帮忙,孩子完全没有了自主意识:——少了家人的提醒,孩子就不知如何独立去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事情、陌生的问题!如果一直这么下去,孩子的未来将变成怎么样?他该如何面对学业的难题?如何掌握生活的技能?他会与人交往吗?这些难道是家长们期望看到的吗?孩子真的是从一开始就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吗?还是一直以来孩子的心声已由父母家人的过度爱护所“代言”?为了孩子的将来,我们真诚地呼吁家长们:把孩子的发言权还给孩子吧,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6、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走到孩子的位置上试试看》

  教育笔记:走到孩子的位置上试试看

  在日常生活中,我非常爱孩子,在工作中比较细致。但对于一些特殊性格的孩子处理方面有些欠缺。有时观察不够仔细,分析不够透彻。今年我带了一届新生班,有个男孩子叫沈林凯,他比其他小朋友要高大,饭量也比较大,当然力气也比别人大。刚来的时候因为孩子情绪不稳定,我们只是发现他睡觉不是很好。因为我们有一些小朋友要睡阁楼,因此我们两位老师轮流陪他午睡,可是这样的办法很快不行,只要老师不陪他,他就醒来,开始说话。因此我们给他换了下面的床铺老师可以时常照看他。可是一段时间过去了,他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他的调皮性格渐渐显现。上课或下课他经常伸手打别的小朋友的头和身上。老师怎么跟他说都无济于事,孩子的告状声此起彼伏。更有同村的道道奶奶让我们留心被他打(因为周末两孩子一起玩去玩时,俩孩子发生了争执)。因此跟林凯的奶奶说,奶奶觉得没什么。之后每次上课林凯被安排到了坐我身边,我得时刻看他。但趁老师不注意他还是会打附近小朋友,只是不那么重了。看到后我们跟他说轻轻的也不能碰。为此这周的小红花他没有得。过了几天小朋友去上厕所(两个班的厕所是共用的)听到隔壁班的小朋友来告状:“老师,你们班的小朋友打我。”我听后非常生气问林凯,他承认了,因此批评了他。也就是这天他解出了小便。奶奶来接的时候跟奶奶说了白天发生的事情。过了几天,妈妈来送他上学。我跟他妈妈交流了这段时间的表现。妈妈说了那天林凯是因为他解小便有人先推他,他才动手打人的,然后小便也没解睡觉了,才会解出小便的。我恍然大悟。原来我错怪了他。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要凭主观意见批评那些“问题”孩子,其实他们也需要老师的关注和理解,我们要尊重他们,多花一些时间关注他们,对观察到的每一个现象,要思考、去理解幼儿的做法,无法理解,就要询问孩子,这样才能理解孩子的真正的意思,也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你会发现其实他们也同样阳光、可爱。

7、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适时教育孩子们尊重不同的想法》

教育笔记:适时教育孩子们尊重不同的想法

  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这样一种心理,想要影响别人,让别人接受我们的想法。这种心理很容易产生分歧和矛盾,但是这在成人的世界中是可以被友好解决的,因为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不能强迫别人与我们想法一致,如果他坚持自己的意见,那我们唯有尊重他了。

  在孩子中间也存在着这种矛盾,我说的你就要同意,不同意就不行,一定要大声地一直说一直说,直到你妥协为止,到最后很可能就会演变成一场争吵或争斗。

  这天早晨,孩子们正在吃早饭,茳悦跑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姜赫手里有东西。”边说着边拉着我朝姜赫走去。我走到姜赫身边,伸出双手,他也很配合,将手中的东西主动放到我的手里。我一看,原来是几个衣服上的小亮片。我对他说:“赫赫,我先帮你放到药袋里,等你回家的时候我再还给你好吗?”“嗯,好,老师,你先帮我把宝石收好,等我回家的时候再给我。”“嗯,好的。”

  就在这时,一旁的茳悦开口了:“这不是宝石,是垃圾!”听到茳悦这样说,姜赫立刻不同意了:“这不是垃圾,是宝石!”“就是垃圾!”“不是垃圾,是宝石!”两个小伙伴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了起来,谁也不能说服对方,声音也越来越高。

  眼看着双方僵持不下,我赶紧出声:“好了宝贝,先听我说,姜赫认为这是宝石对吧!”“嗯!”他点点头。“是垃圾!”茳悦脱口而出,眼看又要开始争吵起来,我示意他俩先等一下,然后接着说道:“茳悦认为这是垃圾,是吧!”“对,就是垃圾!”姜赫立刻发出声音表示不满。我又说:“好,我知道了,姜赫认为这是宝石,而茳悦认为这是垃圾,你们俩的想法都没错,你可以认为它是宝石,也可以认为它是垃圾,我们要尊重别人跟我们有不同的想法。”“这就是垃圾。”茳悦又补充了一句。“不是垃圾,是宝石。”姜赫也说道。“这都是可以的,既然没办法改变对方的想法,那不如就只坚持自己就好啦。”他们都不再做声,我想他们需要好好消化一下我的这番话。

  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孩子用他独特的视角观察着这个世界,产生着自己的想法,可能有些想法在我们看来是荒谬的,但是,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不要妄图以成人的权威来强硬的改变他们的思想成果。而在孩子们中间,有时就因为观点不同,想法不同而产生矛盾,如果我们能适时地加以引导,或许他们就会更加懂得尊重和相处之道。

相关文章

《中班教育笔记200篇3篇》:中班教育笔记200篇第1篇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中班迎来了6名新生。为了让他们更快的适应新环境,同时让新生和老生更快的融入到一齐,第一周我们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教学活动,大部分

《小班教育笔记短篇3篇》:小班教育笔记短篇第1篇给小调皮多一点的关爱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教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

《教育笔记中班3篇》:教育笔记中班第1篇  如何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今天 我主要谈谈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要想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除了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奋力拼搏的精神,还要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