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2023年福建厦门小学排名前十名学校简介汇总(2023年福建厦门教招笔试)

2023-10-24人围观
简介【#少儿升学# 导语】校风学风优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绩优秀是家长们追逐的目标学校。那么,福建厦门小学排名前十名学校有哪些呢?下面©无忧考网为您详细整理了202
【#少儿升学# 导语】校风学风优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绩优秀是家长们追逐的目标学校。那么,福建厦门小学排名前十名学校有哪些呢?下面©无忧考网为您详细整理了2023年福建厦门小学排名前十名学校简介汇总,欢迎大家的参考。

1.厦门实验小学

  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座落于厦门市思明区同安里,毗邻美丽的中山公园,是厦门市教育局的直属小学。学校前身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44年倡办的第一侨民师范附属小学,1949年11月改为现名。学校占地面积16165平方米,建筑面积12064平方米,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1565人。教学设施齐全,校园注重文化建设,绿意葱茏,育人环境高雅。学校目前在编教师93人,平均年龄38岁,特级教师3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市学科带头人6人,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9人,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52人。大学本科学历教师45人。

  学校把素质教育作为办学第一要义,勇立课程改革潮头,在渐行渐思中,学校对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管理方式、队伍建设等均有了明晰的认识,确立了“创造一切条件,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锤炼一支“特别爱学生、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特别会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谨遵“诚、勤、毅、创”的校训,继承和弘扬“严、实、精、活”的教风,以人为本,立人立德,坚持“小、近、实”的德育工作原则,着力培养“文明、勤奋、自主、活泼”的优良学风,倾心培育厦门实验小学学生的“遵守纪律、文明有礼、勤于学习、活泼勇敢、富于创新、品学兼优”的特质。

  学校坚持“师生和谐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的办学目标,努力创造一切条件,以师生的和谐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以教育教学科研盘活教育质量,在学习策略、创造性思维训练、英语口语实验、任务型教学、多媒体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创造了许多新鲜的经验,教师们在工作状态下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教育实践不断取得新的收获。

  办学65年来,学校秉承改革、实验、示范、辐射的办学宗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003年起,厦门实小与新疆阜康市第二小学建立“手拉手”关系,因成效显著,阜康市政府于2004年将该校更名为“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2006年8月起,原集美区灌口中心小学成为实小分校,在学校的带动下逐渐成为集美区一所颇有影响力的学校。2006年7月,厦门实小首开与台湾小学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关系的先河,两地互派教师、学生、家长参观、考察,同时还与新加坡友诺小学、香港协和小学等校结成姐妹学校,探讨教育融合共进的新路子。六十五年的风雨跋涉路,学校挥洒着耕耘的汗水,也品尝到了“在汗水中抽穗”的快乐。

  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表彰及省级荣誉表彰30多项。成绩,是上级领导、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肯定。

  “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是厦门实验小学全体教师的共同心声,学校有决心、有信心,将厦门实小耕犁成一代代师生成长的沃土,编织成一批批师生放飞希望、成就绿色梦想的摇篮。

2.演武小学

  演武小学是一座美丽的学校,它依山傍海,与闽南名刹南普陀,厦门大学等学府毗邻。该校创办于1929年,原名养正义务小学,后改为东沃小学。1985年迁址于当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演武池畔,为纪念郑成功的业绩,市政府将它改名为演武小学。

  该校校园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全校30个教学班,教师83名,学生1700多名。演武小学是一座充满希望的校园,这里现代化教学设备完善,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远程网络系统、演播室、多媒体电教室、网络电脑室、自然实验室、多功能教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应有尽有。

3.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是福建省示范小学,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级文明学校,厦门市教育科研基地。学校创办于1984年4月,位于厦门美丽的筼筜湖畔。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现代化,是厦门市教育改革中有特色的一所学校。学校占地面积7350平方米,建筑面积9490平方米。原有24个教学班,现有42个教学班,41个教学班正在使用,约2000名学生。

4.民立小学

  民立小学创建于1907年,是厦门市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之一,也是家喻户晓的一所。

  民立小学位于厦门市鹭江东岸的老城区,与繁华的中山路仅一街之隔,占地面积仅有3490平方米,建筑面积也只有6562平方米。学校有24个教学班,1261名学生,67名教职员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56名,其中本科学历23名,高级教师35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全校教师的30%以上。

5.大同小学

  厦门市大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2月,时值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之际,黄廷元、洪晓春、杨景文等人发起成立“大同两等小学堂”,推举洪晓春为校董会董事长,聘杨景文为校长,校址设在赖厝埕(今大元路鹭江剧场所在地),校舍是向华侨租用的庭院式两层民房,仅有六间不合规格的教室。1912年改为“公立大同小学校”,1929年改称“县立大同小学”。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努力实现教育转轨。以“实验性、示范性、高品质、多元化”为办学目标,着眼于“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之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创新示范性、实验性的学校品牌,已逐步形成现代教育技术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先进教育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文明学校”;1996年12月通过福建省教委复查,被确认为“福建省示范小学”;1997年底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1年12月被全国妇联和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称号;2004年4月被福建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校”。

6.集美小学

  集美小学是爱国华侨规模的小学之一。

  学校地处中部,一水环绕,波映层楼,树掩亭榭,环境清幽,是儿童少年理想的学园和乐园。学校占地面积22011平方米,建筑面积9166.4平方米。校园里有一幢教学大楼—“三立楼”(由立功楼、立言楼、立德楼组合而成)。1997年重建以后,全座教学楼6400平方米,是一幢多功能、规范化,设施日趋齐全的现代化教学大楼。校园里有雄伟壮观的敬贤礼堂,还有百尺钟楼,如今已成为集美学村的标志。学校还拥有供二千多人活动的体育场所。1980年12月学校被定为福建省重点小学。

7.集美第二小学

  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创办于1997年,坐落于美丽的嘉庚故里——集美学村,她承载了侨乡人民厚重的育人树人的梦想。在政府和爱国华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持续增强,目前已有36个教学班,共1643名学生,教职员工95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专家型教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及培养对象5人,市级骨干教师24人,区学科带头人3人,区教坛新秀4人。

8.厦门思明区第二实验小学

  厦门市思明第二实验小学自2007年创办至2012年,学校共投入1600多万进行改造和加固,已达到校舍安全规范标准。几年来学校迅速壮大,发展速度之快在厦门市是首例。

  每个班都有投影仪、展示屏等先进教学设备,设有标准化实验室1间、信息室1间、心理咨询室4间、图书馆1间、阅览室5间、音乐室4间、美术室3间、舞蹈排练厅、多媒体教室、红领巾电视台、学术报告厅等功能室也都配备齐全。学校总体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网络畅通,可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教学配套,为教育教学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在2011年11月进行的思明区义务教育标准化评估中,以98分的高分位居榜首。

9.厦门滨东小学

  厦门市滨东小学,学校约一千多名学生,教职工67人,是一所六年制的学校。

  滨东小学自创办二十年来,在区人民政府和教育局的关怀下迅速发展。近几年来,区政府拨出一仟多万元资金,建成校综合大楼,改建旧教学楼及围墙,建起了200M塑胶跑道,绿化、美化了校园。重新建设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电脑室、自然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梯形教室及电教室、文艺表演厅、乒乓球室、练功厅。

  学校建有校园网,一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使学生接受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该校所有办公室、教室均已安装现代化电教设备,教师都能较熟练掌握制作课件技术,有力地推动课堂教学信息化,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了教学质量。

10.槟榔小学

  厦门市槟榔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筼筜湖畔,毗邻南湖公园。学校创办于1989年,至今已有20年。原属厦门市教育局直属小学,2004年元月学校下放思明区教育局管理。学校在历任校长及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日益提高,目前是福建省示范学校,福建省文明学校。现有教学班34个,学生1799人,教职工98人,是我区规模的小学。学校的教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85人,研究生学历1人;目前学校有、省、市、区级骨干教师25名,中高级职称44名;有区、市级、省级学科带头人10名;有市级、区级“杰出教师”各1名,还有一批具有专门特长的指导老师。

  近几年来,槟榔小学全体教职员工始终围绕“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思想,沿着“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以“平安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等六园建设为办学抓手,朝着创建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育管理,一流的教育质量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全面落实教育方针,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精心打造育人平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在推行自主教育特色的基础上,近几年,突出鲜明“体验教育”特色,以触动学生心灵的“体验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同时以电影课研究为载体,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致力于“体验学习”的研究,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取得了累累硕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改革实践中,槟榔小学已经踏上腾飞之路。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槟榔小学将继续飞奔在教育改革的大道上,去迎接教育事业无限美好的明天。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