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题解析(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1、常识部分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公共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考察应试者在这些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2、常识的内容包罗万象,所涉及的知识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人文等。从古至今,从无生物到人类,从自然到社会,考察的是应试者平时对身边周围社会和事物的观察、思考和积累的程度,因此不存在专业歧视。
3、鉴于常识不依赖于任何一门具体的专业知识且涉及面广,所以常识判断题没有太多的解题技巧,主要依赖于平时的知识积累,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多多观察,勤于思考。但是要达到一定的知识程度在短期内肯定是难以做到的,所以除了平时多留心以外,还需要在考前通过大量的强化习题训练,迅速掌握知识,达到应试的要求。
二、常识判断的基本解题方法
由于常识判断涉及范围广泛,而且需要一定的研究分析能力,因此这一部分并没有什么捷径可寻,也不能靠对某门具体知识的突击,只能靠平时对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对各类知识的涉猎。尽管如此,在考试中,仍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可以运用:
1、仔细审题。应试者需将题干看清楚,以理解题意。选择答案时,需将题干与选项联系起来思考,选择哪个选项要根据其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而不是根据选项本身的含义是否正确。
2、排除干扰选项。由于在四个选项中,干扰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似真性、因此,在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将其排除,以防受其诱导而错选。
3、注意题意要求。在四个选项中,有时会出现含义不正确的选项,但应试者不能见此就盲目排除。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的是选择含义正确的选项还是含义不正确的选项,有时就是要求应试者选择含义不正确选项的。
4、运用淘汰法做题。当应试者对某道题不知该选哪一项时,不妨将四个选项分成两类,一类是含义相近的,一类是含义特殊的。在选择时,可将含义相近的三个选项排除,即淘汰,留下含义特殊的一项,即所要的选项。注意,这种方法是在掌握知识不足的特殊情况下方可使用的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三、常识判断的题型:
1)马克思主义理论常识。
例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D.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例2: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执政以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
A.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B.和谐有序、科学执政、民主决策的发展观 C.统筹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统筹区域协调的发展观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观
例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A. 人人平等、和谐有序的社会 B.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C.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 D.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社会
2)法律常识,如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经济法、行政许可法、国际法等。
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政协
例5、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属于政府的( )
A.政治职能 B.文化职能 C.经济职能 D.社会职能
3)公共行政管理与公务员制度常识,如行政机构、行政环境、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信息、行政监督等相关案例,以及公务员制度产生、职位分类、权利义务、法规建设和“进”“管”、“出”等各项管理制度等。
例6我国公务员制度同西方文官制度强调的文官“政治中立”具有的本质区别是( )
A.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B.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D.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什么时间施行?
A.2006年10月1日 B.2006年7月1日 C.2006年1月1日 D.1993年8月14日 例8、我国公务员制度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原则有:
(甲)政治中立 (乙)平等、竞争
(丙)公开、择优 (丁)法制
A甲、乙、丁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丙
4)科技素质方面。科技史知识,应知应会。
例9、下大雨的时候,闪电一过,接着就要打雷,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雷声是在闪电后产生的 B.雷声是闪电的附属物
C.闪电和雷同时产生,但闪电比雷声快 D.打雷自然而然跟着闪电
例10、下列金属中,属于液体的是:( )
A、汞 B、银 C、镁 D、氟
例11、人体内含有的染色体数为:( )
A、24对 B、23对 C、42对 D、12对
例12、时间的一维性是指:( )
A、时间的客观性 B、时间的持续性 C、时间的不可逆性 D、时间的无限性
例13、用玻璃导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会出现什么现象?()
A.石灰水变得浑浊 B.没有反应
C.石灰水沸腾 D.石灰水呈现淡紫色
例14、钢与铁外形相似,但其性能却存在较大差异,从内部构成来看,造成钢铁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A.含碳量的不同 B.内部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
C.钢一般都是几种金属的合金 D.含硫量的不同
例15、激光,也是一种光,但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光。不是激光的用途的是:()
A.可以当作照明使用 B.对金属切割、打孔、轻而易举
C.可以进行焊接 D.可以进行手术
5)人文知识。反映一个人的人文素质。
例16中国近代文化史的起点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例17、我国最早的诗歌是:( )
A、《弹歌》 B、《诗经》 C、《皇娥歌》 D、《乐府》
例18、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在元代的时期,有这样脍炙人口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个人看了这段话立即说“错了”,他的根据是:()
A.这两句诗是唐代而不是元代的
B.这个人知识匮乏,不明所以
C.这个人没听说过这两句诗,所以并不能算是名句
D.诗的顺序不对
6)其他。
例19、市场上,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展开竞争,卖者不能无限抬高价格,买者不能无限压低价格,因为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
(甲)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乙)国家对价格的监督和管理
(丙)商品本身的价值 (丁)消费者素质的高低
A甲、乙、丁 B乙、丙、丁
C甲、乙、丙 D甲、丙、丁
例20、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例21、公文的语言应当( )
A.诙谐幽默 B.古朴典雅 C.庄重规范 D.华丽流畅
例22、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 )
A、4月22日 B、12月1日 C、3月12日 D、5月1日
例23、到20世纪80年代中,世界上的人们将发展看做是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以及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第四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概念是:
A、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整个社会变革的统一
C、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D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