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质量改进名词解释(质量改进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20、绘制系统图的步骤: 1、确定具体的目的或目标 2、提出手段和措施 3、进行评价 4、绘制手段、措施卡片 5、形成目标手段的系统展开图 6、确认目标能否充分的实现 7、制定实施计划 21、PDPC法——也称过程决策程序图法,是运筹学中的一种方法,其工具就是PDPC图。是指为完成某个任务和达到某个目标,在制定行动计划或进行方案设计时,预测可能出现的故障和结果,并相应的提出多种应变计划的一种方法。 22、PDPC法的特征: 1、PDPC法不是从局部,而是从全局、整体掌握系统的状态,因而可作全局性判断; 2、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掌握系统的进展情况; 3、可密切注意系统进程的动向,能列出“非理想状态”,在追踪系统运转时,也能掌握产生非理想状态的原因; 4、情况及时,计划措施可被不断的补充、修订。 23、使用PDPC法的步骤: 1、召集所有有关的人员讨论所要解决的课题; 2、从自由讨论中提出达到理想状态的手段、措施。 3、对提出的手段和措施,要列举出预测的结果,以及提出的措施方案行不通或难以实施时,应采取的措施和方案; 4、将各研究措施按紧迫程度、所需工时、实施的可能行及易难程度进行分类,特别时对当前要着手的措施,应根据预测结果,明确应首先做什么,并用箭条向理想的状态方向连接起来; 5、进而,决定各项措施实施的先后顺序,从一条线路得到的情报,要研究其对其他线路是否有影响; 6、落实实施负责人及实施期限; 7、不断修订PDPC图。 11、PDPC法的用途: 1、制定质量方针目标管理中的实施计划 2、制定科研项目的实施计划 3、对整个系统的重大事故进行预测 4、制定控制工序的措施 12、网络图法——又称网络计划技术,它是安排和编制日程计划,有效的实施进度管理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其工具是箭条图,故又称矢线法。 16、网络图是一张有向无环图,由节点和作业活动组成。 12、网络图绘制规则: 1)箭条图中每一项作业都应有自己的节点编号,不能重复 2)箭条图中不能出现闭环 3)两个节点之间只能有一项作业 4)箭条图只能有一个起始节点和终点节点 5)箭条图绘制时不能有缺口 13、矩阵图——是一种利用多维思考去逐步明确问题的方法。按矩阵图的形式可分L型,T型、X型和Y型。 13、矩阵图的主要用途: 1)确定系统产品开发、改进的着眼点 2)产品的质量展开以及其他展开,被广泛应用于质量功能展开(QFD)之中 3)系统核实产品的质量与各项操作乃至管理活动的关系,便于全面的对质量工作管理 4)发现制造过程不良品的原因 5)了解市场与产品的关联性分析,制定市场产品开发战略 6)明确一系列项目与相关技术之间的关系 7)探讨现有材料、元器件、技术的应用新领域 14、亲和图——又称KJ法和A型图解法,是针对某一问题,充分收集各种经验知识,想法和意见等语言、文字资料,通过亲和图进行汇总,并按其相互亲和性归纳整理这些资料,使问题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识和协调工作,以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15、亲和图的用途:认识实物;打破现状,提出新方针;促进协调、统一思想;贯彻方针。 16、亲和图语言文字收集方法的选择 认识实物—→直接观察法 归纳思想—→直接观察法、面谈阅读法、内省法; 打破常规—→直接观察法、头脑风暴法、回忆法、内省法 参与计划—→头脑风暴法 贯彻方针—→头脑风暴法 17、流程图——将一个过程的步骤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一种图示技术。 ○:开始和结束 □:活动说明 ◇:决策 →:过程流程的流向 18、描述现有过程流程图的应用程序: 1、判别过程的开始和结束; 2、观察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 3、规定在该过程中的步骤(输入、活动、判断、决定、输出) 4、画出表示该过程的一张流程图草图; 5、与该过程有关的人员共同评审该草图; 6、根据评审结果,改进流程图草图; 7、与实际过程比较,验证改进后的流程图; 8、注明正式流程图的形成日期。 19、亲和图的绘制步骤: 1)确定课题 2)收集语言资料 3)将语言资料制成卡片 4)整理综合卡片 5)制图 20、QC小组与一般行政班组的不同点: 1、组织的原则不同 2、活动的目的不同 3、活动的方式不同 21、QC小组的特点: 1)明显的自主性 2)广泛的群众性 3)高度的民主性 4)严密的科学性 22、组建QC小组的原则: 1)自愿参加,上下结合 2)事实求是,灵活多样 23、QC小组长的职责 1、抓好QC小组的质量教育 2、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按计划组织好小组活动 3、做好QC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24、QC小组长的要求: 1、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热心人; 2、业务知识较丰富 3、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25、推进QC小组活动应做好的工作 1、自始至终抓好质量教育; 2、制定企业年度的QC小组活动推动方针与计划 3、提供开展活动的环境条件; 4、对QC小组给予具体指导 5、建立健全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26、组织好成果发表的注意事项: 1、发表形式服从发表目的 2、发表会的主持人要积极启发倡导听众对发表的成果提出问题,由发表人进行答辩 3、每个成果发表答辩后,应由担任评委的专家给予客观的评价 4、组织者要尽可能请与发表会同一层次的主管领导参加会议,听取成果发表后的即席讲话。 27、对QC小组进行激励的手段 1)物质激励 2)荣誉激励 3)培训激励 4)组织激励 28、QC成果的评审:现场评审、发表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