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经典3篇】
按照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基本内容,把传统美德分为爱国、明智、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尚勇、好学等。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经典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篇一
1、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3、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5、 轻诺必寡信。――《老子》
6、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7、 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8、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9、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0、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篇二
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论语学而》
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1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1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1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1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1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1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1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2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21.见善则迁(学),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2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2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2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2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2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29.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3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篇三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5、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7、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8、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9、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10、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1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15、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6、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佚名
1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8、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0、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21、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2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3、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2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2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四》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7、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2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29、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30、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上一篇:描写谷雨的优美句子(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