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演讲范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多想去看看》原文、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1.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多想去看看》原文 篇一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爸爸告诉我,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北京。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2.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多想去看看》知识点 篇二
想xiǎng(想念) 告gào(告诉)诉sù(诉说) 路lù(马路)
安ān(安全) 非fēi(非常)
常cháng(经常) 壮zhuàng(壮丽)
观guān(观看)
3.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多想去看看》知识点 篇三
会huì(大会)(开会)(不会)(工会)走zǒu(走火)(走开)(走动)(出走)
北běi(北边)(北方)(北斗)(东北)
京jīng(北京)(京华)(上京)
门mén(开门)(门口)(门牙)(大门)
广guǎng(广大)(广义)(广告)(广东)
4.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多想去看看》知识点 篇四
近义词:非常——十分
雄伟——壮观
反义词:
遥远——附近
美丽——丑陋
洁白——漆黑
5.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多想去看看》知识点 篇五
词语理解:遥远:很远。
告诉:说给人,使人知道。
仪式:举行典礼的程序、形式。
非常:十分;极。
壮观:景象雄伟。
广场:面积广阔的场地,特指城市中的广阔场地。
6.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1、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
2、激情: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生:“想”)
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读好题目)
4、播放升旗的录象。(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过渡: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位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3)分句读课文。
2、再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学生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
A:理解“遥远”。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B:理解“壮观”。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观”的含义。指导朗读。
C:品读第三句,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3)对比: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学习第二段
(1)老师朗读第一句,找出与第一段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2)朗读第二句,完成下列填空。
()的新疆
()的天山
()的雪莲
(3)全班齐声朗读第三句。
3、有感情的朗读。(男女生赛读)
4、指导背诵。
三、拓展延伸,延情。
1、读了这课,你读懂了什么?
2、课外阅读补充:《国旗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收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7.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七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想、告、诉、路”等12个生字,会写“会、走、北”三个字。
2、初步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重点:会认会写生字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一)导入: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个小朋友,一个是新疆的小朋友想去北京去看看,一个是北京的小朋友想去新疆看看,那里都有什么让两位小朋友如此的向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课。齐读课题(认识“想”)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课前是否圈画生字并标出自然段落,同桌互检。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出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试着把课文读正确。
(二)出示图片:进行欣赏。师结合图片范读课文。
(三)生自由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四)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1、指名拼读领读
2、齐读
3、出示词语卡片(男女赛读)
(五)出示文中短语
1、指名读
2、师生读(师读弯弯的,生说小路)让生说说这样的短语(知识拓展)
(六)出示:“路”
1、认识足字旁
2、结合图片了解什么是弯弯的小路。
3、说说弯的反义词是什么?
(七)出示会认带拼音的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八)出示生字卡片,生抢答读
三、指导书写
(一)出示会写的字,生认读
(二)同桌合作: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的,互相提醒书写注意什么?
(三)生汇报:说结构,偏旁、书写注意什么
(四)师范写,生书控
(五)展示学生书写情况,指出不足。
(六)生字扩词扩句。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出示词语
1、指名读
2、齐读
3、男女赛读
(二)出示会写的字:指导“京”“门”“广”
二、朗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二)理解“遥远”“壮观”等词语,读好长句子。
1、指生读第1自然段二、三句,让生思考怎样度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2、对比读
句子1:我多想去看看!
句子2:我想去看看。
3、男女赛读
4、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师生交流。
(一)这段话是谁与谁的对话?(生回答)
(二)“我”想去哪?(新疆)
(三)为什么想去?
5、通过理解让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①指生读。
②指导读好后一句话。
6、生分段读课文,及时点评,读好课文,理解我是如何的向往。
三、说话训练
1、出示图片:让生介绍一下北京都有什么?
2、出示句子:北京,我想对你说:
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
四、作业
按课文模式仿写一段话
8.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八
一、导入播放儿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二、初步感知课文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1)“我”是谁?
(2)“我”多想去哪儿看看?
(3)为什么想到那个地方去看看?多想去看看什么?
答案就在课文里,借助拼音通读课文,圈一圈生字,然后在文中划一划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出示图片(北京天坛、长城、香山、天安门)
提示:“我”是谁?“我”是一个大山里的孩子。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
1、走出大山,弯弯的小路。解释: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路是那样的弯,那样的小。如果你在走这条路会怎样呢?非常难走。
2、离北京城非常非常远。理解:遥远。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再坐火车到北京需要几天几夜的时间。解释“遥远”的含义(很远很远的意思)。
三、生字词过关
同学们想不想去北京看升旗仪式?那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吧!(一定要克服困难)
(一)让我们一起学习生字,在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讲述字的结构、拼音、形近字并组词。(出示课件:我会认图片)
1、想告诉升路能走北旗京城安广
2、强调:重点正音,提醒,前后鼻音,三拼音节,零声母。
3、升广走足(板书生字四个并组词)
(二)我会读词语沿着弯弯的山路,把这些词都读准了,摘下星星,你就可以更加接近北京城了!
(出示课件:我会读图片)
告诉弯弯的小路
遥远广场
天安门升旗仪式
四、通过学习课文,我会这些题目了。(出示课件,我会做)
1、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2、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五、课堂练习
1、火眼金睛,仔细观察。
2、提醒升、广、走、足的笔顺,并带领学生书空练习。
3、学生描红,巡视学生自己照田格里的范字写字。
六、小结
今天这节课,解决了生字词,还重点朗读了课文的前四行,知道我是个大山里的孩子。
北京是我国重要、神圣的地方,因为她是祖国妈妈的首都。每一名中国人都为她感到非常非常骄傲、非常非常自豪,非常非常想亲眼看看。让我们的男孩子从心底里大声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的女孩子甜甜地向着北京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满怀对北京的无限热爱,齐声呼喊——我多想去看看。
9.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篇九
《我多想去看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分别借两个孩子之口讲述了新疆的孩子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孩子想去遥远的新疆看天山的雪莲,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了解外面世界的美好心愿。1、自主阅读,注重感悟。
一年级的小学生感性意识比较强,教学中,我尽量避免抽象的说教讲解,利用鲜活的画面引发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从具体形象的事物中去感悟人物情感。“壮观”一词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天安门广场真实的升旗仪式,晨曦中,广场上人山人海,雄壮的音乐声中,众人齐唱国歌,庄严的气氛使学生受到感染,也跟着唱起了国歌。此时,孩子们置身其中,直接有效地感受到了了“壮观”的含义。借着这份真情,我引导孩子们把刚才看到的场面读出来。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激起热爱祖国的情感。
2、拓展课程资源、构建美妙课堂。对于北京,学生基本去过,并不陌生。而新疆大多数孩子没有去过,没什么印象。我在课前充分备课,自己认真学习了新疆百科,首先让孩子们在地图上找到新疆的位置,感受新疆和北京的距离,播放新疆高清漂亮的的特色大图。课堂上,孩子们看到这些,惊羡不已。此时,引导学生读“我多想去看看”,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想“去看看”的迫切心情表现地恰到好处。一堂课,轻松活泼,自然有趣。
10.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篇十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在课后我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国旗歌》,让学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上一篇:新员工入职感悟心得【优秀7篇】
下一篇:科普小知识合集(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