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日常生活随笔800字
生活日常随笔 篇1
早起时还是蓝天白云,金色太阳光从窗户洒进,心情甚好。可只过了一两个小时,天便渐渐暗下来,直道灰云满布了天空,生气地下起了大雨,心中也随着下雨的气氛无故地黯淡下来,莫名地压抑。所谓的“下雨的气氛”是由各人对下雨这天气喜好不同而产生不同感受。下雨总是无聊的,特别是自己闲着的时候下雨,给自己更添了无聊之感。只得在家里,无非就是玩手机、看电视、玩电脑,顺带帮母亲做点家务什么的。仔细想来,暑假不是有七成是这样过的么?只是心里觉得,下雨就更添了点玩这些电子产品的理由罢了。
玩累了眼睛疼,无意间瞟到半翻开的作业本和趴在地上早已皱乱的教科书。这才令我想起来,我还有暑假作业的任务。放下手机,准备到书桌上做点暑假作业。可不知道为什么,身子一下就软下来,懒意一拥而上,用手撑头伏在书桌,呆呆地看着暑假作业。
我用手戳一戳它们。
“唉,你们能不能自己做啊?”
我的懒意最终还是抵挡不住开学不做作业的后果,抄起笔来就拼命在白色的作业本上留下黑字。中间停停写写,最终只干掉了七题数学题(数学题总数为三十四题)。可是对我来说,这已经是每天最大的单科作业量了。我暑假平时对学习充分的懒散就是这个样子。
到傍晚,看了一点语文的文章,心里不做作业的担心,难受得到了缓解,瞧一眼窗外,眼睛的疲劳好似瞬间褪去。外面竟是一番橙颜色的世界!我马上跑去阳台上,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抬头望天,依然是灰云密布,不过好像夹杂了点橙色的晚霞。晚霞在灰云之上,本来蓝天白云时候晚霞是红艳的,可今天不巧碰上了乌云。但是它们还是依然光彩熠熠,只是透过乌云,本来红彤彤的光被稀释成了橙色。拨开那些乌云,应该就可以看到平常光彩耀人的红霞了吧。
生活日常随笔 篇2
孩子是通过“亲身体验+聆听讲解”的过程来学习的,虽然他每天都能看到你做饭、开车、买东西,但是如果他不能参与其中,或者从你那里听不到解释的话,这些对他来说就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但如果你能利用你们在一起的每一个生活场景,帮助他增长见识,学习生活技能,他会更加自立、成熟和乐于生活。
好了,下面是一些你经常遇到的生活场景。看看在这些地方,你可以做些什么吧!
在车上如果你经常带着孩子开车外出,那么利用路上遇到的各种情况,告诉他一些生活常识和交通规则,可以让旅程变得非常有意思。可以学习的内容告诉孩子你在做什么。当你把孩子放进安全座椅,给他系紧安全带的时候,当你把钥匙插进钥匙孔,启动汽车的时候,当你把车开进洗车篷,清水淋在紧闭的玻璃上的时候,当呼啸着的救护车或者沉重的水泥车从你们旁边开过的时候,请不要保持沉默,随时告诉孩子你在做什么,别人在做什么,让他知道更多他完全可以明白的事情。
在家里洗衣服是孩子比较容易参与的家务劳动,没有什么危险,也不会把自己弄得很脏,所以值得充分利用。可以学习的内容:●告诉孩子洗衣服之前首先要分类。因为有些衣服可能会掉颜色,有些衣服可能太脏,所以要把它们挑出来。然后,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这件事情,内衣和外衣分开,深颜色和浅颜色分开。当他做过两次之后,应该就可以独自完成了。
●把衣服塞进洗衣机一定是孩子非常喜欢的项目。这可以作为他辛辛苦苦给衣服分类的回报。
●衣服晾干之后,你们可以一起叠衣服。他的工作是给袜子找朋友,或者叠比较容易叠的毛巾、枕套。在餐馆全家一起外出就餐,是教给孩子用餐礼仪以及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的最好机会。可以学习的内容给他示范正确的用餐礼仪。比如告诉他,不要大声喧哗,不用筷子敲击盘子,不要见到自己爱吃的菜就忘乎所以,要注意卫生,要轻拿轻放,要跟服务人员致谢等,并且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超市准备晚餐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列一个计划:打算做几个菜,需要的原材料是什么,哪些是家里现有的,哪些需要去超市购买。然后和孩子一起出门购买,帮助他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可以学习的内容:
●你可以把列计划的过程设计得复杂一点。你写出文字,然后请孩子在超市发放的宣传单上找到相应小图片,你把它们剪下来后,由孩子贴在白纸上。
●到了超市之后,可以让孩子“按图索骥”。对照购物单上的小图找到商品,如果同一种商品有几种选择,可以和孩子一起对比差异,然后一起做选择。
在银行带孩子一起在ATM上提款,或者在窗口办理缴费手续,让他看到你是如何和别人打交道的,并且暗示他“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道理。
可以学习的内容:
●给他讲解到银行存款的最基本程序。比如,你告诉他,你们首先要拿号排队,在排队的时候,可以填写汇款单,被叫到号的时候就可以去到相应的窗口去办理存款。
●告诉他,为什么要把钱存到银行。你可以这样告诉他:“这笔钱还是我们的,只不过被存放在银行里。存到银行里,钱就不会丢了,而且还可以借给需要它的人用。因为我们把钱借给别人用,所以银行会给我们一小笔钱作为感谢,这就叫‘利息’。如果哪天我们家需要用钱了,就可以再到银行把钱取出来。”在邮局信件是一个读和写的过程,邮寄的过程也是一件极具想象力的事情,你可以和孩子一起体验这个过程,比如给远方的奶奶寄几张最近的照片,或者给原来的邻居小朋友发一张生日卡。可以学习的内容:
●告诉孩子信封和信纸的关系。让他了解信封上需要在哪些位置写哪些内容。
●还可以告诉他,邮递员叔叔会帮助我们把信送到目的地。我们需要给邮递员叔叔付费。你可以让孩子自己把邮票贴在相应的地方,把信封封好,然后投进神奇的邮筒。
生活日常随笔 篇3
最近几个一起写作的朋友经常在一起抱怨,或者说是诉苦。听他们说,最近一段时间过的异常艰难,总是看不到素材,写不出好文章。辛辛苦苦写出的文章打开率总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低,没人点赞,没人评论,真的感觉再坚持下去会很难。
听他们这么说我也感同身受,仔细想一想,最近真的没有写出什么好文章,或许缺乏一双“火眼金睛”,明明知道生活处处是故事,却总是领悟不到。
曾经我也尝试着放弃,却又不甘。写了几十篇文章,好几万字,知晓自己的人仍然寥寥无几,公众号的粉丝总是徘徊在一个数字,搞的自己都有点麻木了,总是觉的自己走错了路。
看到简书上的文章零阅读量,零评论,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写的文章无人问津,心里很难受,却又无能为力。有时候也会想,当初达芬奇不就是花蛋画出来的嘛,他那个是蛋,我这个也是蛋,或许有一天我也会像他一样成功的,孰不知,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生活日常随笔 篇4
悄悄的,炎热的夏天终于走了。渐渐的,凉爽的秋天盼来了。大雁南飞,树叶飘落。
秋天在哪里?秋天在丰收的田野里,秋天在成熟的果园里,秋天在醉人的公园里。
公园里,桂花香、秋菊黄、枫叶红似火……果园里,柿子像个小灯笼、石榴乐开了嘴、苹果涨红了脸、葡萄串串像珍珠……田野里,玉米腰别红樱枪、稻子低下了头、棉花朵朵像白云、大红袍鼓着黑眼珠、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庆祝这丰收的喜悦。
是谁有这样巨大的笔?画出这丰富多彩的秋天?
我爱这丰富多彩的秋天,它永远住在我心里。
生活日常随笔 篇5
“儿子,赶紧回来!家里进水了!”
“女子,水漫屋子了!快找楼主关水闸!”
“老公,快速回家救急!水管冻裂!”……
电话不停往外打。家里水管冻破,水哗哗地往外喷,客厅,卧室,厨房全都能养鱼虾,阳台可以划船了……
刚买完菜回家,打开门,就听见哗哗的响声,我担心的事终究还是来了。 顾不上天寒地冻,来不及换衣脱鞋,打完电话我就直奔到一片汪洋中去,发现是厨房里的总管冻破了,水似喷泉往外冒,心急如焚的我,束手无策。我急忙敲对门的房门,无人应,又到我们楼下去“查看灾情”,也无人。因为是给孩子们租的房子,平时我们也很少在这儿呆,左邻右舍都不熟悉,周边环境知之甚少,我又去一楼找总阀门,儿子已火速赶回,还带了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同事,他们很快关好了总闸,喷泉停了。
进得房间,笤帚、簸箕、拖把、桶、盆全都用上,扫一扫,拖一拖,一波扫走,一波又涌来,四五个人忙得不可开交。经过一个多小时奋战,终于把浮水清理掉了。再到楼下,房主在接到儿子的电话后已经回家,叫开房门,道歉的话多说上,幸好已不滴水了。但房子的天花板周边及过梁还是被水浸湿了,无奈,无语……
天降灾祸,防不胜防啊!20xx年的冬天,连降两场大雪,有多少老人、孩子,在冰雪中滑倒,摔伤了胳膊跌断了腿,有多少大车、小车,在冰雪中失控,撞了别人蹭了自己,有多少花棚菜棚,在冰雪中压垮了大棚冻死了花苗冻坏了蔬菜……气温骤降,家里都是滴水成冰,水管不能通水,没水吃没水用;流感肆无忌惮,侵犯老弱病残,医院无床位,诊所无锥地;出入多不便,人人怨天寒!
水管冻裂年年有,今冬破坏尤严重!这种破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毁坏水管,损失财物,折腾人,虐人心!这不,儿子县上租房处的水管尚未彻底修好,“喷泉”的阴影尚在,大哥永丰的房又遭水浸,急忙又赶往救急……不幸中之万幸是,灾难无情人有情!亲戚朋友,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帮忙的,安慰的,关心的,出主意的,想办法的,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为“救水灾”出了力帮了忙!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人类的朋友,然而,严冬面前,它却泛滥成灾,天怒人怨;火亦如此,从人类钻木取火,甚至普洛米修斯盗火,都是想让火为人类服务的,火也确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用火不善,它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电的作用就更是无与伦比,现代人离开了电,就几乎没活路了,虽然它与人类如此密不可分,但也让人望而生畏!
如此看来,事物皆有两面性,水、火、电必须正确利用,节约采用,妥善管理,让它们发挥独特的作用,放射光芒,趋利避害,才能让它们更好地造福人类,使人与水、火、电和谐共存,友善相处!
生活日常随笔 篇6
昨天晚上停水,本来想着那就去外面吃一顿吧。可是,偏偏又遇上天气下雨。眼看着天色渐渐暗下来,摸着自己饥肠辘辘的肚子,耳旁再传来小臭叫喊肚子饿了的声音,只好狠狠心打着家里仅有的一把破伞出门了。
到了麻辣烫店给报了一碗麻辣烫,再带着小臭去买了一包面包,返回店里,正好拿上麻辣烫回家。
回家的路上,雨还在不大不小的下着,坑坑哇哇的路上积水很多,小臭太小,不懂得绕开积水走,只好抱着往回走。一个人,抱着小臭,提着麻辣烫,面包,还得打着雨伞,那种累真的给人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不远的一段路,却走的我很累很累。我知道,是自己的心累多余身累。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一个人在家带着小臭,省吃俭用,那种日子,真的不是所谓的心态好就可以过好的。
破旧的雨伞上的铁丝动不动就把自己的头发给勾住了。那一刻,真的想在雨中放声大哭。可是,想想,身边还有不懂事的小臭,无依无靠的日子,又哭给谁心疼呢?
总算回到家,大概受心情的影响,期待已久的麻辣烫,没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吃。胡乱的吃了几口,给小臭热的喝了一包牛奶。总算感觉能够躺在床上真的是一件奢侈的事。
我不知道家里的老人为什么会那么的喜欢抱怨生活的艰辛。在这个金钱至上的今天,没钱的日子,谁都不比谁过的容易。
可是,想想,人生一辈子,哪有什么一帆风顺的。就像天气,又怎么可能每天都是大晴天,阳光灿烂的呢?
听着窗外的雨声小了很多。看看天气预报,最近一直都有雨。可是,天气的阴晴,又是怎样的小小的自己能够左右得了的呢?
也衷心的希望,第二天,水可以来,天可以晴开,心情可以好起来。
生活日常随笔 篇7
也许多情,多的却是一腔愁情。在这本应活力四射的年龄,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冀与热情,我自己却满怀愁情。也许天性始然吧,我自己多愁善感,对于花开花谢,我自己常有莫名的感动,看久了,眼中便会充满泪水。
在朋友面前,我自己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因为我自己不想给他们增添悲伤,不想显示自己的脆弱。这一生,有种债我自己永远还不清,那便是欠父母的恩债。
我自己的母亲是一个高尚的人,因为她只懂得付出!于我自己她付出了她的韶光、她的年华。在她的眼中,我自己始终是一个需要呵护的孩子,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欠她的,这辈子注定还不清。如果有下一个轮回,我自己的母亲,让我自己做您的我自己的母亲吧,为您付出,为您提供臂膀!
我自己的父亲,那个一直沉默寡言的男人,什么心事,什么苦都憋在心口。让我自己如何报答您哪?我自己说您累了,需要休息。您却说您不累,还能继续。我自己说让我自己来帮 您,您却说您一个人就够了。您总是独自一人承受生活的压力,以至时间的年轮在您额上辗出深深的痕!您用您坚强的肩膀,撑起了我自己与我自己的母亲的天!我自己有时会抱怨 您,怨您不知道好好爱惜自己,可我自己又有什么资格!您做的一切还不是为了我自己,为了这个家!
邻近高考,我自己却没有丝毫紧张感,我自己常觉的对不起父母。但我自己坚信,在我自己二十五岁之前,我自己一定会揽过父母肩上的重担,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因为我自己曾立下过铮铮誓言!
生活日常随笔 篇8
今天要聊的“度”并不是高度、长度、宽度、温度、湿度等等,而是我们做人做事要把握的一项原则——适度。
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大家都对如何把握“度”有过精彩的论述。如:“少思以养神,少欲以养精,少劳以养力,少言以养气。(张南轩)”;“多思则神殆,多念则智散,多欲则智昏,多事则劳形。(孙思邈)”。无论做人做事,把握好“度”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结合日常生活琐事谈点体会。
把握“度”的重要性在很多生活小事中就能体现出来。小时候吃面条,奶奶往往反复叮嘱正在往碗里捞面条的家人“不要盛太满”。其实面条足够吃,每次都剩下一些,奶奶并不是舍不得给家人吃。原因是盛太满了,浇不上汤卤,或者勉强浇上汤卤,吃的时候,经常洒到桌子上或者炕上。这里体现的就是“适度原则”。
“度”把握的不好会让我们“出力不讨好”,甚至适得其反。现在很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私家车了,如何保养车是车主们经常交流的话题。爱车保养要适度,保养过头了,也会对车造成损伤。一些车主们很爱干净,特别是刚买的新车,每天不停的洗,想让汽车保持一个光鲜亮丽的外观。经常洗车是一个好习惯,但若洗的太频,可能会毁了车漆的。洗车清洁用具上的细微泥沙会给车漆造成划伤,在阳光下可以明显看到微刮痕——太阳纹。微刮痕多了车漆亮度也就下降了。
再说说养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喜欢养花的人越来越多,花的主人们都很勤快,回家就给花浇水施肥,关爱有加,但花们往往并不领情,越来越无精打采,甚至枯萎死亡。究其原因,许多是因为浇水过多。浇花也是需要把握好“度”的,并不是浇的越勤越好。
生活中类似于洗车养花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包括对孩子的'溺爱,这样的“勤劳”“付出”往往是徒劳无益的,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甚至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技术工人工作中,进行任何操作都必须把握好“力度”,一旦把握不好,就可能功亏一篑。那一年,家中安装暖气。老师傅不停地嘱咐徒弟“别拧太紧了”。师傅解释,拧得太紧,容易损害管件,以后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管件破裂。师傅告诉了徒弟一条圈内的“秘诀” :“松点能卖了,太紧就卖了。”这第一个“卖”,是指能卖出去,第二个卖是指报废。看似简单的操作,蕴藏着老师傅对力度把握的认知知。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各种人际关系,如亲戚关系、师生关系、与领导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等等,处理关系就免不了“礼”相往来。送礼也是要把握“度”的,送什么、送多少都必须恰到好处。
几年前,我去看望了我的小学老师,那是一位对待同学像妈妈一样的老师。带给老师的礼品是我专门去商场选购的,有茶叶、海参、酒等,价值几千元。
事后,家在农村的老师多次给我打电话,苹果熟了要送我苹果,花生熟了要送我花生,每次我都婉言谢绝了,并祝老师身体健康。
有一次,跟一位与老师经常见面的同学给通电话,同学告诉我,老师收了我送的礼品,非常过意不去。我很不以为然,学生给老师带点礼品,很平常啊。
这位同学跟我说:你给老师送的礼太重——固然是你作为学生的一份心意,但却给老师造成了人情往来的心理压力……
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怎样讲话,也要把握好分寸。以赞美为例,如果言语得体,话说得恰如其分,听者读者自然会愉快地接受。假若夸大其词,过分的粉饰雕琢,往往令人生厌。
可能大家都有体会,商场营业员的服务态度是特别热情的。笑脸相迎,言语甜美,面对顾客的挑剔不厌其烦。特别是卖衣服的,个个都是“穿衣顾问”,她们能根据顾客的年龄、体型甚至收入状况为顾客推荐合适的衣服。有时候真感觉去商场购物是一种享受。但这种“热情”若过了头,让人难以接受的话,可能就事与愿违了。
某天,朋友昌在商场试穿某款上衣,营业员在旁边不停的夸奖“大哥体型好……”“大哥气质好……”“大哥穿着像个老板”“大哥穿着像个领导”……昌的体型,自己心里是有数的,面对营业员近乎肉麻地过度赞美,感觉全身不自在,随即放下衣服,“逃离”了营业员的纠缠。这真可谓弄巧成拙。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刺猬效应”,说的是寒冬季节,两只刺猬为了相互取暖必须靠在一起,距离太远无法取暖,距离太近会相互刺伤,只有调整到“适度”的位置,才能既达到取暖目的又不会相互伤害。
人与人也是这样,无论父子之间、夫妻之间还是同事朋友之间,都应该保持“适度”的距离,给对方留下必要的生活空间。
有一次朋友聚会,席间说起了空巢老人的话题。普遍认为空巢老人很孤独,年轻人应该尽可能抽时间多回家陪陪老人。但朋友坤的经历却让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坤是个孝子,只从有了车,坤两口下班后,经常驱车去几十里外的父母家中,与父母一起吃饭、聊天、看电视。起初父母还挺高兴的,后来慢慢的就有点烦了。有一次,坤跟父亲聊天,父亲说,你们不回来,我们想躺就躺着,想坐就坐着,你们回家了,我们就得正襟危坐,说话也不那么随便……
两代人,生活习惯、思维观念都不完全一样,孝敬老人没有错,但应该给老人留出足够的生活空间。
生活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吃饭要适度,吃少了饿,吃多了消化不良;穿衣要适度,穿少了冷,穿多了热;睡觉要适度,睡不够困,睡多了头也痛;运动要适度,运动量少达不到锻炼目的,运动量过大损伤身体;讲卫生也要适度,过分干净就是“洁癖”;勤俭持家是好作风,但过分节俭就是吝啬……往大了说,生产也要适度,当前国家正在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就是为了解决某些方面生产过剩而另一些方面不足,提高供给质量。
凡事皆有度。
最后说一句,说话多少也要适度,说少了说不明白,说多了读者就烦了。今天就
上一篇:骆驼祥子读后感800字范文
下一篇:海底两万里读后感500字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