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 《建党伟业》电影观看心得(优秀8篇)

2025-02-10人围观
简介《建党伟业》该片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始一直叙述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共1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大体上由民初动乱、五四运动及中共建党三部分剧情组成。下面

《建党伟业》该片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始一直叙述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共1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大体上由民初动乱、五四运动及中共建党三部分剧情组成。下面是牛牛范文为大伙儿带来的8篇《建党伟业》电影观看心得,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 篇一

我们大多习惯了身处和平年代,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追求更加多姿多彩的多元化生活,去朝着五彩斑斓的梦想去努力奋斗。相比那个备受列强欺凌、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年代,我们不用提心吊胆的辗转流亡、饥寒交迫,至少我们还有和平的生活,追求梦想的权利和实现梦想的可能,所以我们还是幸福的。

当然,我们在通往梦想和成功的路上也会有失败和遭遇不公,但和那些革命先驱者的鲜血和生命比起来,显得渺小和不值一提,因为我们还有更多再来一次的机会,直至获得成功的喜悦。而革命先烈们有的只是前赴后继的坚定信仰,以及将这种信仰托付给同志继续传递的信任,他们甚至大多还没见到过成功的曙光,和他们比起来,我们还是幸福的。

现在有很多人把幸福指数时常挂在嘴边,或抱怨自己的幸福感差,或抱怨国家整体幸福指数不如一些发达国家。孰不知如美国、英国、荷兰、日本这些发达国家,也才是近年来才开始的幸福指数的研究。相比连活下来都不容易的旧社会,我们今天还能座而论是否够幸福,这本身难道不就是一种幸福吗?更何况我们的党和国家历来都把民生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并在大力实践之中,而幸福指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革开放30年来,国人体验的更多的是来自于西方物质文化的浸染,对比解放前,大家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没有变,但为之奋斗和付出的`精神信仰有所缺失。我们往往会身在福中不知福,会更多的患得患失,会感觉迷茫没有目标,而忽? 或许是如古诗中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或许是因为国家经济发展处在转型期,从上到下都会感到阵痛,会暂时降低对幸福的感觉,但从这一刻觉醒还不算晚,我们还有用双手去创造美好幸福未来的大好时光。

《建党伟业》让我重温了革命先辈们的纯净信仰,那股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强大精神力量,再一次的净化了我的心灵。为了前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生? 就让我们一起从现在开始,担起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用最初的平实心态,去携手创造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二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万众瞩目的献礼电影《建党伟业》如期公映了。最近我十分荣幸地观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影片109人主要演员的强大阵容,场景恢弘,演员表演惟妙惟肖,以时刻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一样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以辛亥革命、十月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精英探索革命发展及五四户外、中国共产党成立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影片中最让我热血沸腾的场景有两处:一是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时说到:“尊敬的各位代表: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lz13)我很愤怒!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此时此刻,我的热血上涌,这是对我们无情的欺凌和侮辱,愤怒!也只有愤怒才能表达此时每个爱国志士的情绪;同时我对顾维钧先生也肃然起敬,他用强有力的语言表现出对我们领土主权的捍卫,更是对我们民族自尊心的捍卫!另一处便是五四户外的宏大画面,我被北大“新文化与旧文化”的激辩场景所感染;被“五四户外”中那些热血沸腾的学生所深深震撼,学生们涌上街头振臂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咬破手指血书“还我青岛”;女学生滴血喊冤跪在地上拿着一块写着冤字的大布,为四万万同胞喊冤,青年一代担起山河重任的激情扑面而来!

这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礼貌之歌。我们这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发奋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日和这天,血肉相连。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更有义务与职责,将共产主义事业进行下?

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的是60年的和平发展环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从所未有的教育推广和文化普及,是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工业礼貌时代。而这一切,都发源于90年前,发源于1920年的7月,发源于那些已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的人们。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华民族历史性的时刻,我们要铭记这段不平凡的历史!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 篇三

在建党__周年前夕,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观看了党史史诗巨作《建党伟业》,该电影讲述的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十年间,爱国先驱们为推翻半封建半殖民社会、解救四万万中华同胞而浴血奋斗和艰辛探索,最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华古国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影片叙事删繁就简,但仍能把这十年间重要的历史事件清晰地表述出来,本以为是一部严肃死板的党史教育片,结果却是那样的轻松和激情澎湃!

走出电影院,影片中多个历史事件仍在脑海里回转,但最让我激情荡漾的是1919年5月4日由学生发起的爱国青年救国运动。在这个运动中,青年人的爱国和热情尽情地被展现,电影中邓中夏等人在街头荡气回肠的演讲久久在耳边回响,是啊,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多么可爱的一群年轻人啊,他们知道什么叫爱国,他们知道什么叫责任,他们知道什么叫理想,他们知道什么叫激情,他们知道什么叫青春!他们为报国救国,不惜浴血奋战,他们为了实现“共和之新中国”的理想不惜自己的生命!青年先辈们的'“五四精神”永烁光芒!

如今,__多年已经过去了,现在人民已经解放、国家已经共和,我们是幸福的新一代。但如今,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还很漫长,所以,我们也是挑起新理想的一代。重温__多年前青年人的热血与激情、理想与责任,我们这些站在新起点上的青年一代也应当要传承“五四精神”光荣的传统,勇于担当,勤勉奋进,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青春和激情。企望在世界新格局中的古老中国,在新一代青年的拥簇推动下,焕发青春光彩,以更加从容自信的姿态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_年是厦门市“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海西跨越发展的重要之年,特房建工青年员? 6月15日,我们在开原市维多利亚影剧场,观赏了影片《建党伟业》。看了《建党伟业》大型影片等于重温学习一遍《中国近代史》,使之受到一次《党史》、爱国主义教育,受益匪浅。

影片《建党伟业》从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张勋复辟、新文化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直到1921年7月中共一大胜利召开,高度集中地反映了这段历史的主要事件过程。影片《建党伟业》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开始。1911 年(农历辛亥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推翻了中国封建清王朝,建立民国,孙中山先生当选临时大总统。但是,辛亥革命后没有根本解决中国的问题,1916年袁世凯称帝,当了83天皇帝在忧愤中被民众轰下台死去。在这同时,发生的护国战争。护国战争是1915年12月至次年6月,在云南等省组织的护国军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而进行的一场进步的、革命的战争,最后取得胜利。接着是张勋复辟。张勋复辟是 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辫子兵’进北京。入京后,张勋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同月30日,他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并于7月1日撵走黎元洪,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年号为‘宣统九年’,并通电全国改挂龙旗,结果复辟仅12天破灭。而后中国内战不断爆发,出现了大批割据地方军阀,使得人民的痛苦和民族危机极度加剧。

第二阶段:在俄国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胜利影响下,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到中国,产生了初级马克思列宁思想。接着是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英国、美国、法国等把山东半岛割让给日本,而卖国求荣的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签字承认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这是巴黎和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五四运动主要爱国青年学生同英、美、法国把山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清政府卖国求荣、丧权辱国的斗争。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影片主要反应五四运动,爱国青年学生走向街头热血激昂,“火烧赵家楼”同腐败的国民政府抗议斗争。这是影片的高潮中的高潮。五四运动是以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胡适为代表的一大批知识分子精英,为中国向何处去进行探索。特别是一场,文言文与白话文孰高孰低的辩论在北大举行,新思想与旧思想的激烈交锋……

第三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是以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涛、周恩来等一大批优秀青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实际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这是影片的主要重要部分。

影片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过程。中共党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举行,会议7天。会址设在李书城、李汉俊兄弟住宅,大家围坐在客厅长餐桌四周,室内没有特别布置,陈设简单,气氛庄重。出席中共一大代表13人,代表着全国57名党员,他们是: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同志、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陈独秀和李大钊因公务在身未出席会议,而在代表们心目中他们仍是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袖。

会议在最后一天(因特务告密)转移到浙江嘉兴湖船上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选举中央领导机构,代表 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会议闭幕式,12人起立庄严齐呼“第三国际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会议在齐声高唱《国际歌》声中胜利闭幕。影片这个场面,十分精彩、激动人心,观后使人难以忘却。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 篇五

《建党伟业》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展现了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光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主席、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摇摆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电影分单个部分,每部分启用不一样类型的演员。第一部分讲述辛亥革命,由周润发、刘德华、赵本山等巨星演出;第二部分叙述十月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精英探索革命发展及五四运动,这部分由刘烨、冯远征、张嘉译等实力演员出演;第三部分是讲述这群社会精英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十年之间,在这短短的十年里,我们能做什么?而革命者们又做了什么?在这短短的十年时光里,然而这十年有事极其不平凡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著名的时光都发生在这十年中。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共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都以时光的顺序为脉络,以不一样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最让我感到血脉喷张,激动莫名的电影桥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理解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莘莘学子最后把满腔的爱国热情迸发出来,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爱国无罪”、“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

透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的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共党还是其他民主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不二的选取。

加入中国共产党吧!去实现自我的梦想吧!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六

晚上看了一部电影《建党伟业》,颇有些感想,本来想写篇观后感到豆瓣上,之后发现豆瓣将该电影设置为不能评论且不能打分,因此只好将这篇影评写到我的博客上了。

《建党伟业》所描述的这段历史,是我十分感兴趣的一段历史,也就是俗称的北洋政府时代,时刻从1911年至1921年,在我的大学教科书《中国革命史教程》上是这样描述这段历史的:“辛亥革命后出现了一个比较迅速发展的时期,被称为民族工业的‘黄金年代’。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是空前的,轻工业、重工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式学校的兴建和发展,国外派遣留学生的增加,出现了数十万收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成为中国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教科书总结这段历史的工业和经济发展神速的原因,一是北洋政府颁布的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二是抵制日货户外推动了民族工商业发展,三是一战令欧美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

然而,《建党伟业》这部电影对于当年中国的如此惊人的发展几乎没有提及,而是将重点放在抹黑北洋政府,突出袁世凯称帝等细节,将北洋政府描? 种原因,北洋政府反而是一个十分民主自由的政府。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七

影片从武昌起义胜利,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到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恢复帝制,蔡锷在云南誓师讨袁,再到溥仪在张勋的帮忙下复辟,围绕这条主线电影给我们充分展示了那个时代各种错综复杂的思想,各种势力交织纠结的历史背景。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外国列强的欺凌侮辱,各路军阀的你争我抢,国已凋零,家何以附,人何以堪!种。种丧权辱国的事实,大大激发了国人寻求国家富强之路的思想,中国的出路在何方?封建主义苟延残喘,资本主义诸多缺陷,共产主义尚在萌芽,乱弱岂能够继续,富强重心使之!不但是当时人们所思考的问题,也是观众所思考的问题。戊戌变法,洋务户外,辛亥革命,社会各阶层都在尝试让中国富强的办法。虽然都有一些进步,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都没有成功。归根结底是正因什么?是正因那些做出诸多尝试的人让中国富强的办法代表的是少数人的阶层,是那些当权者和富贵者,既得利益者,并没有代表社会最广大阶层的民众,例如工人农民这些无产者

如果说历史选取了中国共产党,不如说是中国共产党把握了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各方割据,军阀混战,纷争不断,更有甚者或委身于外寇借爱国之名行汉奸之事,或执天下大公以私小我小欲,皆有爱民之言却无为民之实,多以大义掩私念,少以公心求国存,相互压榨,不求大同,如此何以得统一,无统一又怎能谈国之富强?只有中国共产党紫成立伊始就确立了“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纲领,这代表了在社会阶层中占最大比重的底层工人农民等无产阶级者的意愿,必定会得到社会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正正因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根本利益,才能担负起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重任!也正是正因紧紧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中国共产党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持续长久不败的状态。

还有一点,给我很大感触,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的信仰和追求,理想和抱负,是那么的鲜明,是那么的高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负五尺之躯以报国家。影片中我们看到了青年时期的毛主席,北大旁听,放下出国,矢志追求思想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看到了周恩来带领学生户外的睿智机敏;看到了朱德在护国战争中勇猛过人。这些伟人们在淬炼中逐步确立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成长为一个纯粹的人。

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政党体系,中国共产党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不断在完善自我,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民族必然会实现伟大复兴,让华夏礼貌再次焕发出永恒的青春和活力。

建党真伟业,吾辈当自强——《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八

用影像追忆历史,用胶片铭刻丰碑。国庆假期里,我在家观看了电影《建党伟业》。影片用两个多小时讲述了一段蜿蜒曲折的中国故事,让埋藏在旧时光里的记忆一一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分明看到,一帧一帧画面转换之下,隐隐闪烁着中国人民坚韧不屈的精魂。

《建党伟业》讲述了自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止十年的重大历史事件。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的闹剧让我领会到了辜鸿铭那句:“我的辫子长在脑后,你们的辫子长在心头”的内涵;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让我明白了探索中国出路的艰辛不易;五四运动的爆发让我看到了青年学生的赤子之心。而夹杂在其中的,是漫天的硝烟,汩汩的血水,是民众的呐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所谓英雄,不过是心怀苍生的孤鹰,纵横于云霄之上,救民于水火之间。一句“今中国变法,流血牺牲,自我辈始”,你看得到谭嗣同毅然赴死的决心;一句简简单单的“我去”,你看得出少年毛泽东的报国热情;一句“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你看得到蔡锷舍家为国豪情壮志;一句“我与陈独秀先生绿色作文网保持一致”,你看得出陈李二人高山流水的革命友谊;一句“我很愤怒”,你看得到顾维钧的誓死捍卫国家利益与尊严……还有更多无名无姓的小人物,将自己的生命汇入时代的洪流,他们为国家兴亡而奔走呼号,为民族兴衰而冲锋陷阵。声声呐喊汇成了民族史诗,点点血泪铸就了华夏丰碑,也书写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看完全片,我不禁心生触动。“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爱国是不计得失的深情,是屹立不倒的信念,是激励仁人志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情怀,更是我辈应尽的担当与使命。李大钊有言,“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韶华,于个人,是朝阳初升的风茂年华;于国家,是奋勇驱前的不竭动力;于时代,是开拓创新的中流砥柱。我们青年当有上青天揽明月的意志,也应有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意气,更该有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毅力。

漫漫振兴路,任重而道远。吾侪幸生于中华葳蕤蓬勃之际,更当以一生于必有为之世,砥砺前行,护得华夏海晏河清。

建党真伟业,吾辈当自强。愿祖国瀚海破浪,长空驰翔,万代昌隆!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