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篇1
一、教学内容
课本p54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掌握“速度”的含义,并学会用统一符号来表示速度。
2、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它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难点:1、“速度”概念的理解及速度单位的书写。
2、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刘翔照片、小黑板、挂图、星星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介绍刘翔2004年奥运会的比赛情况
(出示刘翔照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那大家知不知道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哪一项目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没错,2004年8月28日凌晨2点多,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了110米跨栏比赛的金牌,创造了新的奥运会记录,你知道刘翔他的速度有多快吗?老师通过计算知道他的平均成绩大约是每秒跑8.5米(板书:大约每秒8.5米)我们的教室的长大约是8米,也就是“滴答”这短短的一秒刘翔已经从教室后面跑出我们教室了,刘翔的速度确实惊人,他真的是我们全中国乃至全亚洲的骄傲。
1、理解速度的概念
那到底什么是速度呢?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板书: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做速度。)那什么又是单位时间呢?单位时间可以是每秒、每分钟、每小时、每天、每月、每年等等。所以像刚才说的刘翔大约每秒跑8.5米也可以说刘翔的速度大约是每秒8.5米。老师还了解了蜗牛的速度大约是每秒0.2厘米,狮子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60千米,羚羊的速度大约是每秒90千米,而猎豹是所有动物当中速度最快的,它的速度是大约每小时110千米。大家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的速度最快吗?是光。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而声音的速度每秒只有340米,这就是为什么在电闪雷鸣时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得多。你还了解哪些物体的速度,能像老师这样说出一些吗?说了这么多,大家知道什么是速度了吗?请大家把黑板上速度的概念抄在课本54页。
2、教学速度的特定写法及读法
在数学王国里人们为了更简明、清楚地表示速度,采用了统一的速度表示法,也就是速度的特定写法,大家想不想学?像每秒8.5米可以写成8.5米/秒这种形式,读作每秒8.5米或8.5米每秒。小林步行的速度是每分60米,用速度表示法表示就是60米/秒,特快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0千米,谁能告诉我怎样用速度的表示法表示?普通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6千米,你能用数学的书写方法表示出来吗?请大家把答案写在课本54页上。大家都写对了吗?很好!老师现在就来考考大家,我这里有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45页主题图)
同学真了不起,还敢不敢继续接受挑战?请翻开课本56页,完成练习八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
(二)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大家的表现真不错,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那速度和哪些数量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大家有没有兴趣和老师一起来探究探究?ok,心动不如行动,那我们现在就开始罗。在找出答案之前,我们先来解答两道题,请大家翻开课本54页,一起把第(1)题读一读,谁能说说这道题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80 × 2 = 160(千米) 答:2小时可行160千米。
↓ ↓ ↓
速度 时间 路程
继续前进,请大家默读第二题,并自己解答在课本上,边解答边思考:这道题已知哪些数量,求什么?怎样列式?为什么?
(指名回答,板书)
225 × 10 = 2250(千米) 答:10分钟可行2250米。
↓ ↓ ↓
速度 时间 路程
请大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两道题都是已知什么数量,求什么?已知速度、时间如何求路程呢?这三者的关系是……?(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同学们真棒,请大家把课本54页的数量关系式划起来并读一读。
老师想对你们有更大的考验,有没有信心继续迎接挑战?好,如果我把刚才的第1题改编成上面两道题,又该怎样解答?(出示小黑板)速度、时间和路程除了我们刚才发现的“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外还会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小组合作讨论,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既快又准确。完成得又快有准确的小组老师将奖励他们每人一个笑脸,开始!
(出示小黑板)
(1)一辆汽车2小时行了160千米,它的速度是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160千米要行多少小时?
(指名回答,板书)
160 ÷ 2 = 80(千米)答:它的速度是80千米时。
↓ ↓ ↓
路程 ÷ 时间 = 速度
160 ÷ 80 = 2(时) 答:160千米要行2小时。
↓ ↓ ↓
路程 ÷ 速度 = 时间
小结:也就是说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式共有几个?分别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请大家把另外两个关系式也抄在课本上。我们一起把这3个关系式读一读,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只要已知其中任何两个数量我们都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接下来,看看小精灵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问题,请大家拿出课桌上的这张练习题。
(三)练习
同学们,这节课学到了不少知识吧?让我们继续遨游于数学王国吧!看看谁能攻克下面的堡垒,得到老师的神秘礼物!加油哦!
一、我能行(只列式不计算)。
1、甲、乙两城相距425千米,一辆汽车以85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城出发,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乙城?
2、一种超音速飞机每秒钟可以飞行350米,60秒钟能飞行多远?
3、张叔叔每天骑自行车去上班需要30分钟,他家到单位7800米,你能算出张叔叔的速度吗?
二、我会编题。
1、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0分钟;
2、小强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
3、小强每天大约跑步1200米。
三、猜猜看。
大白兔和小乌龟赛跑。大白兔傲慢地说:“我一定跑第一!”千米赛跑一开始,小乌龟立刻加劲爬,每分钟爬15米。大白兔先睡了1小时,然后才开始跑,每分钟跑了100米。猜一猜,它们谁胜了。
祝贺你完成了任务!拿到老师的神秘礼物了吗!
(四)课堂小结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将在我国的首都北京举行,希望届时刘翔能继续在110米跨栏这一项目中夺冠,也希望我国的奥运健儿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为祖国争光,到时我们一起为我们的运动员加油、喝彩,好不好?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自主探究弄清了什么是速度,以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同学们自己总结出了关系式并利用这些关系式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收获不小。希望同学们能继续保持这种探索的态度,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
(五)作业
课本56页练习八6、9题
板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1)80 × 2 = 160(千米)答:2小时可行160千米。
(2)225 × 10 = 2250(千米)答:10分钟可行2250米。
↓ ↓ ↓
速度 × 时间 = 路程
160 ÷ 2 = 80(千米)答:它的速度是80千米/时。
↓ ↓ ↓
路程 ÷ 时间 = 速度
160 ÷ 80 = 2(时)答:160千米要行2小时。
↓ ↓ ↓
路程 ÷ 速度 = 时间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学会速度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到宇宙方面)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
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学生展示搜集的信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
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我们把人骑自行车1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还可以说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千米。可以写成16千米/时。(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
2)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
小林每分钟走60米
师: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
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
师: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钟、每秒、每日等等
3)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独立计算并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改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者求速度。
问: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吗?
三、巩固新知
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
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
——
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
4、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
5、练习八第8、9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八第10题
练习设计:
1、你会填吗?
路程 180 300千米
时间 5秒 2时
速度 30千米/秒 90米/分
2、小明骑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为20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需要4小时。
20*4表示:
80/4表示:
80/20表示:
3、小芳从家到少年宫每分钟走75米,走了6分钟;
小丽从家到少年宫每分钟走65米,走了8分钟。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吗?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内涵,知道速度的表示方式,能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
2、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它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在学习和交流中开阔思维,发展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2、难点:“速度”概念的理解。发现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以境引问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国庆节去走亲访友,或者到外地观光旅游,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啊?(有)
师:谁来介绍一下大家是怎么去的(引导学生主要讲交通工具的选择)
(出示: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图)
为什么大家选择的交通工具会不同,比如xx同学一定要乘汽车不乘自行车去旅游呢?(自行车太慢)
2、引发问题
师:汽车比摩托车快是什么意思?我们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生:在一样的时间里看谁走的路多些,谁就快。
二、解决问题
(一)建立“速度”的概念
1.抽象概括“速度”的意义。
(1)师:向大家推荐一种办法。看看,和刚才这几位同学是不是想到一块儿去了。(出示数据)我们都想到了什么办法?(在一样的时间里看谁走的路多些,谁就快)不一样在哪?(一样的时间是每小时)
哦,规定在1小时内看谁行驶的路程长,就表示谁快。这里谁最快!
(2)像这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就叫做速度。(板书)
(3)每小时是一个单位时间,想一想,单位时间除了每小时,还有哪些?
生:每秒、每分钟、每天、每月等...(板书:每秒、每时)
师:一般我们把每分、每秒、每时、每日、每星期等等称为单位时间。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在一秒钟或一分钟或一小时等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比如(课件出示定义)反问,什么叫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行人每分钟大约能行80米
自行车每秒钟大约能行4米
小轿车每小时行80千米
大货车每分钟行1100米
公交车每小时行50千米
小结:在单位时间经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2、深刻理解“速度”的意义。
判断:请找一找,这篇数学日记中哪些数量是速度,哪些不是,为什么?
2005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晴
今天学习了“速度”,上课的时候,同学们还用我跑步的速度做了例子呢,真高兴!我9秒钟就能跑完50米了,同学们都夸我,说我跑得和马一样快。我回来一查资料,知道了很多速度,比如:
马每秒钟能跑20米;
大象2小时可以走80千米;
猎豹是陆地动物中跑的最快的动物,每小时可以跑112千米;
光的速度是最快的,是30万千米/秒呢!
大自然太让人吃惊了。
405班
3.学习速度的表示法。
(1)尝试用复合单位表示物体的速度。
师:(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是30万千米/秒)这个是什么意思,你能看明白吗?(光的速度是每秒传播30万千米)
师:这是光速度的简便表示法。(黑板板书)先写所行路程,再写“/”,最后写时间单位,30万千米/秒读作:30万千米每秒。(生齐读:30万千米/秒)
你能不能把刚才这5个速度也这样写一写呢?怎么读?
(2)练习。师:看来都写对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在运动,你知道其它物体的运动速度吗?
师出示:1、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是30千米/秒
2、燕子速度是120千米/时。
3、声音的速度是340米/秒。
4、大人步行速度大约是80米/分
(二)构建数学模型(教学例3:)
过渡句:我们已经知道很多物体的运动速度,下面我们就用我们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a)教学速度×时间=路程
1、出示:(1)这架飞机的速度是800千米/时,2小时可行几千米?
(2)这辆大货车的速度是1100米/分,60分钟可行几米?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反馈:800×2=1600(千米)
1100×60=66000(米)
3、学生反馈情况,教师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乘法比加法运算简便)
4、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1)引导学生说出算式中的数量各表示什么?(分别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我们知道了800千米/时、1100米/分,都是速度,那么2小时、60分钟,表示什么呢?(时间)。那么求出来的1600米,66000米表示什么呢?(路程)
800×2=1600(千米)
1100×60=66000(米)
┆ ┆ ┆
速度 时间 路程
(2)那你们能不能找到 速度、时间、路程他们之间的关系式吗?可否用一个式子来表示。
(3)展示、得出结论:关系式。速度 × 时间 = 路程
师小结:你们真能干,发现了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刚才呀同学们已经通过自己的学习,知道了:速度 × 时间 = 路程。
过渡句:这三个数量之间,还会有怎样的关系呢?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下面这道题。
(b)教学路程÷时间=速度
1、出示:小李早上骑自行车去上学,8分钟骑了2400米,她的速度是每分钟多少米?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反馈:2400÷8=300(米/分)
3、根据这个式子,你能得出一个新的关系式吗?说路程÷速度=时间(板书)
(c)教学路程÷速度=时间
过渡句:我们已经知道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下面我们就用我们发现的关系式子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国庆节到了,小强一家准备到外婆家玩,小强家离外婆家有120千米,小强知道爸爸开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2小时后他们能到达外婆家吗?
2、你是怎样想得?还有什么方法?
3、根据这个算式你能得出一个新的关系式吗?说路程÷速度=时间(板书)
师:你对速度、时间、路程,有什么新的认识?(齐说三个关系式)
(d)巩固练习(想一想、填一填)
三、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1、知道了什么叫速度,速度的表示方法
2、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
四、拓展延伸:比一比,哪辆车最快?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篇4
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速度、时间和所行的路程之间的关系。(课文第54页内容及练习八的第5—9.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路程、速度的概念,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建立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并能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全过程,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并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全过程。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理解并应用这一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和正确书写速度单位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猜一猜:昨天,蔡老师从家到学校路上大约用了8分钟,同一条路回家,却只花了2分钟左右,你猜这是怎么回事?你是怎么猜的?
预设: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可能是步行与骑车的,或者说跑着的。
过渡; 你们真会观察和思考,上班我是走路来的学校用了8分钟,回家是徐老师用电动车带的我只用了2分钟。我们都知道电动车快,走路慢.。
二、理解速度概念
过渡:那你知道电动车有多快吗?
学生举例:
每分钟行200米
500米
预设:学生更关注数据的大小,还会例举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那么也相应板书
(如果有错误资源,立即比较,认识到既有路程又有时间,如果学生例举都正确那么就如下:
师:瞧,你们说的这些表示快慢的说法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这个问题对学生是突然的,但是学生一定会努力寻找已有认知。有学生说出速度直接进入下个问题,如果没有片刻后:呵呵,不清楚是正常的,因为这是我们这节课才要学习的内容。“每分钟行了480米”表示这辆电动车的速度。我们也可以说这辆电动车的速度是(每分钟行480米)
(板书:速度)
在生活中,你见过其他表示速度的方法吗?(如果有学生提出最好,如果学生反馈不理想直接告诉在数学王国里速度又有统一的书写方法,写作480米/分 读:480米每分(齐读)
谁来读读这种新的表示方法?
提问2:请你观察,用这样的方法表示速度有什么好处?
预设:简单。追问:看起来是简单,它表示得清楚吗?从这里你看到了什么?
过渡:是呀,数学王国里人们都喜欢用这样简单而清晰的方法表示速度。
提问3:你想知道我走路的速度吗?请你估一估
预设:a学生对步行的速度比较熟悉,可能会呈现4千米/时
b学生就估每分钟行几米与电动车的时间单位相同
我也想知道,于是昨天测量:步行的速度约 120米/分(板书)
过渡:你能看明白它的意思吗?
(学生可以读 120米每分,也可以说每分钟走120米)
a:同学们估说老师走路4千米/时,可老师自己测的120米/分,相差太远了!
(留给观察时间,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观察单位时间不同)
师:哦,原来是时间单位不一样。速度可以是每时的,也可以是每分的,还可以是每秒的。
b:(直接进入)在生活中,你还知道那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预设: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
(课前要求学生搜集一些速度)
过渡:老师也搜集了生活中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请看
课件呈现:
(1) 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
(2) 蝴蝶飞行的速度可达每分钟500米
(3) 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
提问4:你也能用这样的写法来表示它们的速度吗?
学生独立练习书本第56页第5题
(课件呈现: 110千米/时
500米/分
340米/秒
提问5:哪种速度最快?
预设:1、蝴蝶最快,因为500最大
2、不能比数字,因为时间不一样
3、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因为1秒就340米了。
过渡:同学们真会观察,每时、每分、每分都表示1个单位时间。时间单位还可以是(每……)
提问6:现在谁能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速度?
预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就是每小时、每分钟……走的路。师:也就是单位时间里所行的路程。
三、探究三者关系,建立“时间*速度=路程”数学模型
返回主情境: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蔡老师走同一条路用的时间差别这么大,是因为使用交通工具的速度不同。我把刚才获得的信息都搜集了起来,请看大屏幕:走路的速度是120米/分 骑电动车用了2分钟 电动车的速度是480米/分 走路用了8分钟
提问1: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我也有一个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
请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反馈:480*2=960(米) 120*8=960(米)
480*2=960(米)
追问:480表示什么?(电动车的速度)2呢?(骑车的时间)为什么用2*480?(2个480)算出960是(骑车的路程)
(板书:电动车的速度、骑车的时间、路程)
师:谁能用数学符号把它连起来说一说
(电动车的速度*骑车的时间=路程)
师:你能像这样(指板书)说一说下面算式表示什么吗?
120*8=960(米)
提问3:请你联系生活,像这样的数量关系你还能说吗?(指板书)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
(速度*时间=路程)
四、我能行
1、挑战4级风浪,我能列式!
(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师:题目出示1分钟后会消失,请你认真读题,想好怎么解决,老师喊开始时候请你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
2、挑战8级风浪,我能解决!
过渡:同学们,台风是我们沿海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台风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看同学们激动的表情,让我们不禁想起每次台风来临的一幕幕。看老师还保留了上次台风的信息:温州气象台10月7日11时发布的台风紧急警报 今年第16号台风“罗莎”中心位置在离温州大约200公里
(1)你从这里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当收到强台风形成的信息,每家每户都积极做好抗台工作,你知道人们关心什么吗?(登陆时间)
出示问题:台风再过几小时将会在温州登陆?
(2)现在你能计算吗?还需要什么?(速度)
补充:目前台风中心正以每小时20公里
活动:独立思考,在练习纸上列式计算。完成的同学,想一想你为什么这样列式,然后把想法轻声和同桌交流。
集体反馈
200÷20=10(小时)
(3)200、20、10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用200÷10呢?(结合线段图)
(4)你能像这样(指求路程关系式)说说是怎样求出时间的吗?
反馈-抽象出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板书)
(5)要求时间需要知道什么?要求速度呢?
小结: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让我们速速挑战三级题好吗?
3、挑战12级风浪,我会选择!
从我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600 米,我步行的速度是 60 米/分,我从家出发步行 9 分钟能否到达学校?
指生读题。下面是3位小朋友的解决方法,请你静静得思考,他们的方法都对吗?
小强:因为 60×9=540(米)
540米<600米
所以 不能
小文:因为600÷60=10(分)
10分>9分
所以不能
小兰:因为600÷9=64(米)……6 (米)
60米< 64米
所以不能
4、挑战16级风浪,我会填!
出示信息,呈现表格
①我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
②我家到外婆家大约有600米。
③我从外婆家走到少年宫大约要用5分钟。
④自行车的速度是200米/分
在( )里填上你们选择信息的序号,并出问题列式计算。
我们选择( )和( ), ?
我会解决:
我们选择( )和( ), ?
我会解决:
我们选择( )和( ), ?
我会解决:
全班反馈,完成表格(老师完成板书)
路程
时间
速度
要求:选择2条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填把数据填到表格中
选择汇报
五、课堂小结
这节可有什么收获?
根据学生的谈话,揭示课题:时间、速度、路程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54页的内容。
教学设想
路程、时间与速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学生今后学习行程问题应用题的基础。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把学生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理解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本节课教学,先让学生看嫦娥一号飞行的实况录象,让学生感知速度。再比较小军和小刚的速度及了解生活中的速度理解速度,总结出求速度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研究出速度统一写法的必要性。通过比较不同的速度,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知道的速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深对速度的理解。让学生看交通警告标志,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再探究求路程和时间的数学模型。
对于这节课,学生已经对速度有一定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是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关系。四年级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情感,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很适应合作学习,也很注重老师的评价。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学会用统一符号来表示速度。
2、使学生从实际间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问题。
3、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科技事业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
教学准备:搭载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实况录象(2分钟)
.课件. 课堂练习纸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看搭载嫦娥一号火箭发射实况,让学生感知速度.
师:近段时间发生在中国的科技大事是什么?
10月24日18时5分,搭载着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嫦娥奔月的梦想。
科学家们经过精确的数学计算,把嫦娥一号准确的送行月球轨道。我们用数学的眼光看这个短篇。
2、速度你知道什么?(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3、揭示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二、展开
1、 速度的含义
(1)小刚跑步用时3分,小军跑步用时2分,谁跑得快些?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时间少,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2)小刚3分跑900米,小军2分跑500米,谁跑得快些?
①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②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
学生可能有 a比速度900÷3=300(米)500÷2=250(米)
b相同时间比路程900÷3×2=600(米)和500米比较
500÷2×3=750(米)和900米比较
c相同路程比时间
( 3 )每分跑300米,每分跑315米,每秒飞行7千米,每小时25千米,每天爬50米,这些都是速度。
师:每一个速度分别可以表示什么物体行的速度
师:你能用一句简洁话说说什么是速度吗?
引导学生说出包括每分、每时、每秒、每天等时间单位,还要有在这些时间里行的路程。
单位时间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4)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出求速度的数量关系。
路程÷时间=速度
(让学生体验可以用速度来比较快慢,建立时间单位的表象,再通过交流每一个速度分别可以表示什么,深刻理解速度的含义,并总结出求速度的数量关系。)
2、 速度的统一表示
(1)鲍威尔10秒跑100米,每秒跑多少米?
蜗牛急速爬行3小时,能爬30米。平均每小时能爬多少米?
让学生口答(为节省时间)上面两题得到
100÷10=10米 30÷3=10米
比较这两题的得数。
这两个得数不一样,你能想个办法让别人清楚的看出他们的速度不同吗?
(让学生自己体会出学习速度的统一写法的必要性。而不是把速度的统一写法直接的灌输给学生。)
(2)速度的统一写法,读法。
10米/秒 读作:10米每秒 10米/时 读作:10米每时
(3)了解在生活中的速度。
猎豹 (图片)追捕猎物时的速度是120千米∕时.
火车(图片)全速行驶的速度高达2千米∕分
(比较这两个速度谁快,每分钟2千米求每小时多少米就要乘以60,也就是2×60=120千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长征三号甲火箭(真实图片)的速度是8千米∕秒
嫦娥一号(真实图片)的飞行速度是(8000米/秒、10580米/秒、990米/秒、2400米/秒)
(8000千米每秒是绕月飞行的速度,10580千米每秒是地月转移轨道的速度,900千米每秒是刹车的速度,2400千米每秒是绕月轨道的最大速度。和引入环节相联系,让学生体会速度变化在探月工程中的作用。)
声音的速度是340千米∕秒
光的速度是298000千米∕秒
(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见声音)
(4)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速度。
举例生活中你知道的速度有那些?
3、求时间和路程
让学生从现实情景中看限速60的交通警告标志。说明最高限速是60千米每小时。
(1)唐叔叔2小时开140千米,你想对他说什么?
你建议唐叔叔按( )的速度行驶?
(2)照这样的速度,3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照这样的速度,30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在汇报中得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速度=路程
(从现实情景入手,探究求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三、拓展升华
1、泰顺到北京大约有2000千米。马车每小时候行驶10千米,大巴车到北京要用25时,直升飞机每小时飞行500千米。
(1)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如下)
坐马车到北京要多少小时?
大巴车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千米?
坐直升飞机到北京要多少小时?
坐直升飞机比大巴车快多少小时?
坐直升飞机比马车快多少小时?
直升飞机每小时的速度比大巴车快多少千米?
(2)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先让学生汇报所解决的问题,再进行如下的整理
马车大巴车直升飞机速度(千米/时)10 500时间(时) 25
从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规律?当路程不变时,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就越省。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用了那些数学学习方法?你还想了解更多有关嫦娥一号的知识,请你通过互联网、报纸、杂志等查询。
- 推荐阅读:
-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例3)
- 6.4 速度的变化(通用3篇)
- 人教第九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教学设计(精选2篇)
- 时间管理教案
- 加速度教案
- 速度教案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