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卡罗纳》文本赏析 卡罗纳阅读及答案
《卡罗纳》文本赏析 篇1
《卡罗纳》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形象,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第一板块:巨大悲痛
《爱的教育》这本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国都公认此书为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说教,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在这本书里曾有这样的描述:一个只读小学3年级的孩子,在他母亲生日那天,献给了母亲一封长达八页纸的信,来深深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热爱,信的四周还画上了漂亮的花边。他是懂事的孩子,个头对别的孩子高,在生活与学习中常常关心弱小的同学,母亲每天都会来接他等场面描写。就是这样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母亲,竟然生病去世了,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连两腿也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他万分伤心。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既不能等同与精读课文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又不能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重点部分,提出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细读解疑,方能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于是,我觉得在处理本文时,应大胆取舍,淡化“悲痛”部分,强化“关爱”部分,紧抓“在卡罗纳最悲痛的时候,大家是怎么献出自己的一份份关爱的”这一统领性的问题,贯穿全文重点部分,引导学生细细品读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时大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是每一个眼神,品词析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浓浓的爱意,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都获得了一串美丽、感人、独特的项链。
第二板块:无限关爱
课文一开始就写卡罗纳要来上学的前一天,细心的老师提前嘱咐孩子们不要开玩笑,要热情地对待卡罗纳。当神情恍惚、面容憔悴的卡罗纳走进学校时,同学们“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卡罗纳回忆起以前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情景,放声大哭,老师拥抱他、安慰他、鼓励他。当卡罗纳看到书中的母子插图号啕大哭时,老师用正常上课来缓解他的情绪,同桌的“我”也伸出了热情的手,低声地劝慰他。放学时,同学们都“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就连来接“我”的母亲,因担心勾起卡罗纳的回忆而将“我”推开,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看着悲哀的卡罗纳,“我”恍然大悟,“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觉研读有关语句和段落,透过字面想象人物的所思所想,体会人物的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古人曾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因为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中,才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本文的重点和关键部分就是大家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中所表达的关爱,在教学中,我们应始终抓住文本,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创设情境的引读,总领描写大家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引导品味关键词语“同情和怜悯”、“屏息凝神”“默默”等,一步步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把爱化作可触摸的东西,将一根红线把文章主要内容串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词的敏感度。通过一次次深情品读,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震憾,感情达到高潮。特别是文本四处的推与拉,拉出关爱之真诚,理解之透彻,从而更好让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情感的碰撞。
卡罗纳课文原文(附全文注音)
课文导读:下面的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体现了一种关爱之情。默读课文,看看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做的;再说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
课文注释:本文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卡罗纳的母亲病得很厉害,卡罗纳很多天没来上学了。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今天上午,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老师说完,卡罗纳回到座位上,挨着我坐下。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开始上课。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他什么也没说,也没有抬起头来,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我看见母亲在等我,跑过去扑进她的怀抱。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当时我并不明白母亲的用意。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我恍然大悟,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kǎ luó nà de mǔ qīn bìng dé hěn lì hài ,kǎ luó nà hěn duō tiān méi lái shàng xué le 。zuó tiān shàng wǔ ,wǒ men gāng zǒu jìn jiāo shì ,lǎo shī jiù duì dà jiā shuō :“kǎ luó nà de mǔ qīn qù shì le ,zhè gè kě lián de hái zǐ zāo dào le jù dà de bú xìng 。tā míng tiān yào lái shàng kè ,hái zǐ men ,nǐ men yào zhuāng zhòng yán sù ,rè qíng dì duì dài tā 。rèn hé rén dōu bú xǔ gēn tā kāi wán xiào ,bú xǔ zài tā miàn qián fàng shēng dà xiào 。
jīn tiān shàng wǔ ,kě lián de kǎ luó nà lái dào le xué xiào 。tā miàn róng huī bái ,yǎn jīng kū hóng le ,liǎng tuǐ zhàn bú wěn ,hǎo xiàng tā zì jǐ yě dà bìng le yī chǎng sì de 。wǒ xīn lǐ bú yóu dé fàn qǐ yī zhèn tóng qíng hé lián mǐn ,dà jiā dōu píng xī níng shén dì wàng zhe tā 。
kǎ luó nà zǒu jìn jiāo shì ,tū rán fàng shēng dà kū qǐ lái 。tā yī dìng shì xiǎng qǐ le wǎng rì de qíng jǐng 。nà shí hòu ,mǔ qīn chà bú duō měi tiān lái jiē tā ;yào kǎo shì le ,mǔ qīn zǒng shì fǔ xià shēn lái xiàng tā qiān dīng níng wàn zhǔ fù 。lǎo shī bǎ kǎ luó nà lā dào zì jǐ xiōng qián ,duì tā shuō :“kū ba ,tòng tòng kuài kuài dì kū ba ,kě lián de hái zǐ !dàn nǐ yào jiān qiáng !nǐ mǔ qīn yǐ bú zài zhè gè shì jiè shàng le ,dàn tā néng kàn jiàn nǐ ,tā yī rán ài zhe nǐ ,tā hái shēng huó zài nǐ shēn biān 。hái zǐ ,nǐ yào jiān qiáng yō !”
lǎo shī shuō wán ,kǎ luó nà huí dào zuò wèi shàng ,āi zhe wǒ zuò xià 。kǎ luó nà fān kāi shū ,dāng tā kàn dào yī fú mǔ qīn lā zhe ér zǐ de shǒu de chā tú shí ,tū rán shuāng shǒu bào zhù nǎo dài ,pā zài zhuō zǐ shàng hào táo dà kū 。lǎo shī àn shì dà jiā zàn shí bié guǎn tā ,kāi shǐ shàng kè 。wǒ běn xiǎng gēn tā shuō jǐ jù huà ,dàn bú zhī shuō shí me cái hǎo ,jiù bǎ yī zhī shǒu fàng zài tā de jiān bǎng shàng ,liǎn tiē zài tā de ěr duǒ shàng ,duì tā shuō :“kǎ luó nà ,bié kū le 。”
tā shí me yě méi shuō ,yě méi yǒu tái qǐ tóu lái ,zhī shì bǎ tā de shǒu fàng zài wǒ de shǒu shàng 。
fàng xué de shí hòu ,dà jiā wéi zài tā shēn biān ,shuí dōu méi yǒu shuō huà ,zhī yòng guān qiē de mù guāng mò mò dì kàn zhe tā 。
wǒ kàn jiàn mǔ qīn zài děng wǒ ,pǎo guò qù pū jìn tā de huái bào 。mǔ qīn bǎ wǒ tuī kāi le ,tā mù bú zhuǎn jīng dì wàng zhe kǎ luó nà 。dāng shí wǒ bìng bú míng bái mǔ qīn de yòng yì 。guò le yī huì ér ,wǒ fā xiàn kǎ luó nà dú zì zhàn zài yī biān duān xiáng zhe wǒ ,tā de mù guāng lǐ chōng mǎn zhe wú fǎ xíng róng de bēi āi ,nà shén qíng fǎng fó zài shuō :“nǐ kě yǐ yōng bào mā mā ,wǒ què zài yě bú néng le 。”
wǒ huǎng rán dà wù ,méi qù lā mǔ qīn de shǒu ,què lā qǐ kǎ luó nà de shǒu ,hé tā yī kuài ér huí jiā qù 。
《卡罗纳》文本赏析 篇2
【教学设想】
《卡罗纳》一文,情意深厚,散发着浓浓的爱的气息。打动读者的是人与人之间深厚的爱,生发的点是什么呢?是人物关爱他人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意,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找准了“点”,就能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学设计以“爱”为线,创设情境,教师引导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走入文本,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其次,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做精当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第三就是使课内课外紧密地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第四,通过利用课件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帮助理解与体验。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过程方法
在读中感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人和人之间深厚而真挚的爱。
【教学过程】
一、五分钟基础知识训练
1、读表示关心、帮助方面的成语或短句。
2、展开想象,把下面的话说具体。
(点击课件,进入“积累”栏目。)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听《母亲》这首歌。听过了吗?大家听了后想说什么?
(点击课件歌曲。)
2、引入:
可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位小朋友,他,却失去了自己最亲爱的母亲,他就是──卡罗纳。
(板书课题。)
(点击课件出示课题。)
3、同学们,你们想想、说说:
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会是怎样的?
三、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感受“爱”
1、同学们,就让我们走进卡罗纳,走进包含深情的字里行间,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明白吗?好,开始。
(生阅读,师巡视。)
读完了,那我想问问大家:这个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生畅谈感受。
四、深入阅读──理解“爱”
1、生默读课文,思考:
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用笔画下来。
(点击课件出示要求1。)
2、学生交流:
(出示句式,帮助表达)当卡罗纳……谁怎么做?
(相机点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3、感情朗读:
师读卡罗纳表现的句子,生读大家怎么做的句子。
(点击课件出示引读。)
4、读了这些句子,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老师随机板书。
五、品析、想象──领悟“爱”
1、再次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朗读,看看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让你为之一动,为什么?在书上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点击课件出示要求2。)
2、学生交流想法。
六、爱的延伸
1、师:爱,不需要豪言壮语,爱,不需要惊天动地。爱,是一句真诚的话;爱,是一个轻轻的接触;爱,是一个深情的眼神;文中的老师,同学,家长,用自己的真诚理解、安慰、关爱遭遇不幸的卡罗纳。是的,就是这朴素的爱,让我们每个同学深受感动。
2、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
师:同学们,确实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幸,都会需要亲人、朋友的关爱,可是爱是一种能力,怎样去爱,需要我们学习。可以说,这篇课文记录的不仅是关爱同学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爱的过程。所以说爱是一种能力,我们大家一──定──要──学会爱。
3、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出自何处吗?对于这本书你知道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4、走近《爱的教育》:
阅读选自《爱的教育》的另外两篇文章《我的同学科列帝》和《朱塞佩·玛志尼》──选自《同步阅读》)学生自由选择一篇,静静阅读。
师补充介绍《爱的教育》,激发阅读兴趣。
七、作业布置
1、阅读《爱的教育》,在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
2、与父母交流阅读感受,讨论其中的人物。
八、板书
卡罗纳
老师 同学
家长
爱是一种能力,我们要学会爱!
《卡罗纳》文本赏析 篇3
《卡罗纳》节选自《爱的教育》一书,是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第六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
在教学过程中,我着力追求简约,追求和谐。在课前,我努力抓住本次教科研培训活动中周老师谈到的 “九点”去钻研教材,理清文本的思路。
首先,在教材处理上,追求简约,剪裁重缝。上课时我努力抓住“卡罗纳遭受的巨大的不幸”和“大家关爱”这两条线索展开教学,通过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到体现卡罗纳痛苦和大家怎么关爱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在品读句子的过程中,我也不忘渗透学法的指导,那就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其次,努力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追求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在过渡语、小结语、激情语中不断渗透。引领学生寻找感受周围的人对卡罗纳的爱的词句,从动作、眼神、心理等方面捕捉爱、感受爱。如体悟“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时,千言万语化为“放、贴”,做这个动作表示什么?请你把动作背后隐藏着的东西朗读出来。千言万语还化为一句话——(齐读)“卡罗纳,别哭了。”又如:“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我用一句“目光默默地看着他,什么话都没说,那一双双眼睛里写满了什么?如果你就是卡罗纳的同学,你要用这目光告诉他什么?”将学生置身于同学和卡罗纳的直接对话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波澜,对话中加深内化了关爱的情感怜悯的神情,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正沉浸在爱的教育中。在此基础上,追问:“这些‘爱’卡罗纳感受到了吗?从哪儿看出来?”抓住“他什么也没说,也没有抬起头来,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体会卡罗纳将坚强面对现实,成为生活的强者的内心感受。
不过,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自以为这样抓住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精髓,效果一定不错,可结果还是不够“有效”,因为这堂课我一课时无法完成。于是,在课后的教研组活动中,我再次请教教研组的老师们。那时,周老师和甘老师的点拨让我茅塞顿开:原来我这个人还是“太小气”,这也舍不得,那也不舍得。结果,在课堂上我带领学生赏读了大量的句子,却没有挖深、挖透,造成时间来不及。看来,在品读课文时,我们要学会“舍得”,尤其是略读课文,更要抓住重点,不应面面俱到。
《卡罗纳》文本赏析 篇4
一、揭题,读题
师: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板书:卡罗纳)
师:让我们跟这个老朋友打声招呼。
生:卡罗纳。
师:轻轻地叫一声。
生:卡罗纳;
师:大声地叫一声。
生:卡罗纳。
师:深情地叫一声。
生:卡罗纳。
点评:从声声呼唤中使学生记住了卡罗纳这个名字,同时也给下文的教学,创设了一种很好的情境,准确地把握了文章教学的基调。使学生很快的进入文本,与人物对话。可谓独巨匠心。
一、初步感知课文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去走近这位朋友。自由读课文,要读通,读流利,特别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1、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师:读完课文谁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生: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他很难过。
师:那后来呢?谁还能说得更详细。
生: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但是他得到了老师、同学和同学的母亲的关爱。
师:我们的同学真了不起,这么长的一篇文章就读成了短短的一句话。其实文章读着读着你还可以读成一个字:
生:爱(随机板书:爱)
点评: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讨论,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文章的梗概,理清了文路。这或许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泛读吧。而后在老师巧妙的启发下又挖掘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那就是一个爱字。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教材的立意把握的非常到位,为下文的教学打开了局面。
师: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传递着爱,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母亲对卡罗纳的爱。
生: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去接他,要考试了,她总是伏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师:那母亲可能会向他嘱咐什么呢?
生:考试认真,
生:考试结束要认真检查,
……
师:母亲的爱无微不至,让我们来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母亲的爱仅仅是这些吗?母爱是无处不在的,比如:清晨的时候,傍晚的时候,夜深的时候,生病的时候……
生:清晨,会给他做好早饭,叫他起床。
生:夜深时,妈妈会替他盖被子。
生:卡罗纳难受的时候,妈妈会安慰他。
……
师:沉浸在母亲浓浓的爱意中,卡罗纳是多么幸福啊!可是不幸却降临了,卡罗纳的母亲生病去世了,这如同晴天霹雳,卡罗纳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点评:抓住一个爱字进行教学,紧紧围绕课文的主题。两次给学生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母爱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形成一种卡罗纳包围在浓浓的母爱当中是何等幸福的体验,然后下文再出现卡罗纳失去母亲的不幸,就会使学生在情感上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自然而然的理解卡罗纳的痛苦感受,几乎可以用感同身受来形容。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之后再来理解课文,自然是事半功倍。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可以用精妙来形容。
二、重点研读课文
师:再读课文,划出面对母亲去世的不幸,写卡罗纳表现的句子。
生边读边划句子。
师:划好的请举手。
生: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象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生: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想起了往日的情景。
生: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生:卡罗纳仔细端详着我……
(幻灯出示学生所回答的句子。)
师: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一下子就找出来了,那么读了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卡罗纳?
生:憔悴。
师:你从哪里看出?
生:我从他眼睛哭红了,面容灰白看出。
生:痛苦。
师:你又从哪里看出呢?
生:好象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生:孤独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失去了母亲。看见我的母亲就很难过。
师:触景生情啊!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卡罗纳?
生:也是孤独。
生:因为他失去了母亲,也就失去了母爱。
师:失去了母亲,仿佛天也塌了。
生:伤心的卡罗纳。
生:因为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就号啕大哭。
师:还有哪里看到他哭?
生:放声大哭。
师:从哭声中我们看到了伤心欲绝的卡罗纳。
师:母亲去世了卡罗纳他——生接读面容灰白……
师:卡罗纳走进教室——生接读,突然放声大哭……
师:卡罗纳翻开书——生接读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
师:当卡罗纳看见我扑向母亲的怀抱时——生接读仔细端详着我……
点评:抓住重点句研读,通过准确的提问和水到渠成的感情朗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卡罗纳失去母亲的痛苦。失去母亲是痛苦的,更是不幸的。因为不幸所以值得同情,自然引出下文的教学。
师:卡罗纳是不幸的,因为他失去了母亲的爱,但我要说他又是幸运的,为什么?
生:因为他得到了老师、同学的爱。
师:还有呢?
生:还有同学母亲的爱。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老师、同学和同学母亲对卡罗纳的爱呢?
生找好句子回答。
生: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
师:老师此时的神情是怎样的?
生:老师也是伤心的。
师:老师或许也会热泪盈眶的。
师:带着这种神情来读一读句子。生读句子。
师:老师的语气是怎样的?
生:亲切地。
师:亲切地来读一读。生读。
师:老师的语气是亲切到、是伤心地也是:
生:痛苦的。
师:学生的痛苦,就是老师的痛苦。
生:温柔的。
师:老师要把伤心埋在心里,否则卡罗纳会更伤心的。
师:让我们再来读句子。
生满怀深情的读。
师:这时我们发现,原来爱就是:
生:老师的一句话。
师:板书:老师亲切的话语。
生读。
师:你还从哪里看出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
生: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的望着卡罗纳。
师:这一推包含了什么?
生:母亲对卡罗纳的爱。
师: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望当中就有爱。
师:这时你发现爱又是什么?
生:细微的动作。
师:板书神情地凝望。
师:还有谁有爱卡罗纳?
生: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道说什么,我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
师:我可以端端正正地说,我为什么要把手放在他肩膀上,脸贴在他耳朵上说?
生:我认为一放在告诉卡罗纳,你失去了母亲还有我们呢。
师:是啊,世界上除了母爱还有师爱、友爱……
生:可以使卡罗纳更坚强,母亲走了是事实,要学会坚强!
师:要坚强。让我们来读一读。
生感情朗读。
师:这一放一贴是默默地,静静到,虽然轻,但这是鼓励啊。
师:这时爱又是什么?放——贴——
生:是无声的举动。(板书)
师:同学们,卡罗纳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得到了周围人的爱。这爱是——
生接读亲切的话语、无声的举动、深情的凝望。
点评:抓住重点句研读,在教师的准确引导下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深入理解和揣摩把“爱”具体化,化抽象的概念为形象生动的生活语言,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教给了学生日后如何去读懂生活中那些有关“爱”的语言。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
三、写话训练
师:老师在深情到凝望他,同学在深情到凝望他,同学的母亲在深情地凝望他,在深情的凝望中,同学、老师、同学的母亲想对卡罗纳说写什么?请选一个角色写在课文插图的旁边。
幻灯提示:
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好象在说:“
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是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我就想告诉他:“
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用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似乎在说:“
生汇报写作结果。(三位学生站起来回答)
点评:这个写话训练,我认为在设计上存在着欠缺。前面两句完全可以省略直接写最后一句就可以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挖掘,定会比三个一起写更精彩。甚至可以干脆换一种思路。不写上面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发挥想象,写一写卡罗纳在大家的关心下重新找回了幸福生活的情景。这样学生或许会有更多的话可以表达,思路也不会受文本的局限。同时也给学生一种信心,爱可以传递,爱可以改变一切。
五、回顾总结
师:卡罗纳又重新得到了周围人的爱,这爱是——生接读板书。
师:最后告诉大家本文选自《爱的教育》,资料袋里有介绍大家下课可以去看一看。
下课!
点评:总结拓展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整统一,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就好比音乐中的休止符必不可少。
板书设计: 卡罗纳
亲切的话语
爱 无声的举动
神情的凝望
一字一句总关情——《卡罗纳》课堂教学评论
听潘老师上《卡罗纳》就是跟着她一起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旅程。让我们的心灵随着文字的跳动或悲或喜,似乎心中那一根久未颤动的心弦正在被激烈的弹起,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更是惊喜。生活的本质原来是如此清可见底。
很多时候,我发现我们似乎丢了什么东西,一种能使人的心变成水晶的东西,一种被成熟的人称为幼稚的东西,一种常常被刻意掩饰的东西。人的心似乎也被层层包裹,变得不在轻易感动。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潘老师意识到了这一点,她本堂课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情动人。
1、 引入课题,酝酿感情
看似不经意的设计,却蕴藏着深刻的玄机。不同语气呼唤卡罗纳,似乎在学生的胸中积淀起了一种柔情。
2、 文字引路,直达心灵
香港散文大家董桥说,人心是肉做的,文字也是肉做的。的确,文字是有呼吸的,有脉搏的,有翅膀的。让我们用心去感受。
师:还有谁有爱卡罗纳?
生: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道说什么,我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
师:我可以端端正正地说,我为什么要把手放在他肩膀上,脸贴在他耳朵上说?
生:我认为一放在告诉卡罗纳,你失去了母亲还有我们呢。
师:是啊,世界上除了母爱还有师爱、友爱……
生:可以使卡罗纳更坚强,母亲走了是事实,要学会坚强!
师:要坚强。让我们来读一读。
生感情朗读。
师:这一放一贴是默默地,静静到,虽然轻,但这是鼓励啊。
师:这时爱又是什么?放——贴——
生:是无声的举动。(板书)
抓住这“一放”、“一贴”让我们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同学向卡罗纳传递关心、传递坚强、传递对生活的勇气。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精妙理解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唤起了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这也是完整的人的教育所需要的。一个受过情感教育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温顺、谦和、善于沟通的人,而不会是一个专横、霸道、粗野、暴戾之人。在本堂课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3、板书总结,爱的语言
潘老师的板书是爱的语言,更是情感的宣泄。准确无误的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也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爱是什么?爱是亲切的话语,爱是无声的举动,爱是深情的凝望。
潘老师对教材的处理之精当,文本立意之准确令人佩服。整个教学流程环环相扣,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对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又是一个亮点。可以说是点面结合,相得益彰。教师本人声请并茂的课堂语言,恰到好处的神态语言都给课堂增色不少。如果一定要说不足,那我在上文已提过,那就是对写话训练的设计还有欠考虑。还有板书时写错了一个词,把“深情”写成了“神情”。不过这都不影响,整堂课的完美。宝玉也会有污点吗。
《卡罗纳》文本赏析 篇5
教学设想:
《卡罗纳》一文,情意深厚,散发着浓浓的爱的气息。打动读者的是人与人之间深厚的爱,生发的点是什么呢?是人物关爱他人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意,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找准了“点”,就能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学设计以“爱”为线,创设情境,教师引导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走入文本,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其次,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做精当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过程方法:
在读中感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人和人之间深厚而真挚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读过《爱的教育》这本书吗?《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齐读课题《卡罗纳》。
二、初读课文。
1、卡罗纳是个外国孩子的名字,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本课生字不多,都集中在几个句子中,谁来读读这些句子。(指名读句子)
(1)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读准“怜悯”和“屏息凝神”两个词语,学生齐读句子。
(2)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叮咛”和“嘱咐”是一对近义词,一起读这个词。
(3)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号淘大哭”的“号”是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大声哭泣的意思。齐读这个词。
3、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说)这真是个感人的故事。
三、感悟伤心:
1、母亲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名字,是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那个人。师深情朗诵歌颂母爱的诗歌。(配乐)
母爱是香甜可口的饭菜,是温暖柔软的毛衣;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孜孜不倦的教诲。
母爱,溶入我的血液;母爱,渗入我的骨髓;母爱,涌入我的心窝。
2、可是卡罗纳的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他再也享受不到这样的母爱了,读读老师摘录的描写卡罗纳伤心的句子,读出他的感受。
(出示描写卡罗纳伤心的四个句子,学生自由读。)
3、指导朗读四个句子,体会卡罗纳的伤心。
(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指名读。卡罗纳真的大病了一场吗?那是什么?是啊,失去了母亲让卡罗纳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2)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女生读这个句子。以往的千叮咛万嘱咐现在一句也听不到了,卡罗纳放声大哭。
(3)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指名读。你注意到了“号啕大哭”这个词,是什么让卡罗纳号啕大哭呢?是啊,母亲拉着儿子的手多么平常的画面,卡罗纳却再也没有了。
(4)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指名读。那目光中无法形容的悲哀就是他再也不能拥抱自己的妈妈了,他的妈妈去世了。一起读。
四、感受幸福:
1、默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周围人是怎样对待卡罗纳的句子,自由练读,读出感受。
2、交流划出的6个句子,师指导朗读,体会周围人对卡罗纳的关爱、同情和鼓励。
(1)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指名读,从“屏息凝神”这个词体会到什么?(同学对卡罗纳不知道说什么好,就用眼神送去关心和安慰。)(板书:屏息凝神地望着)指导读好“同情和怜悯”“屏息凝神地望着”。齐读。
(2)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指名读。指导读“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你要坚强”体会老师对卡罗纳的鼓励和安慰。如果此时卡罗纳在这里,会对大家说什么?一起学着老师的样子鼓励卡罗纳。齐读。
(3)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现在上课。
老师会怎样暗示大家?老师对卡罗纳的关心就淡化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里,齐读。
(4)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指名读。我把对卡罗纳的关心,想对他说的话都化为两个动作,是什么?(放、贴)通过一放一贴又想告诉卡罗纳什么?指导读“卡罗纳,别哭了”以及“放、贴”体会我对同桌卡罗纳的关怀与鼓励。
(5)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指名读。指导读“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板书:默默地看着)体会全班同学在默默地关心卡罗纳。
(6)我看见母亲在等我,跑过去扑进她的怀抱。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指名读。母亲把我一推,为什么?从目不转睛地望着我体会到什么?(板书:目不转睛的望着)让学生感受一个同学家长都能如此关心卡罗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指导朗读。
3、写话。卡罗纳失去了母爱,收获了更多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同学家长的爱,没有太多的言语,只要一个眼神就够了。(齐读板书3个表示眼神的词语)在这无声的眼神背后传达是怎样的心声?这眼神仿佛在告诉卡罗纳什么?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人物的眼神写下来。(学生自由写话)
师配乐引读课文,学生交流。
可怜的卡罗纳来到学校,他面容憔悴,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好像在对卡罗纳说:“”
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望着他。仿佛在告诉卡罗纳:“”
当我扑进母亲的怀抱,母亲却把我推开了,而是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好像在对卡罗纳说:“”
4、改变人称引读第一段,让学生体会三种人物的心情。
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个个看似普通的眼神背后竟饱含着如此深情的关怀和鼓励。大家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老师提出的要求。(出示第一段)齐读。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板书:庄重严肃热情)
这不仅仅是说给同学们听的,也是老师这样告诉自己的。(老师范读改变人称的第一段)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我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不跟他开玩笑,不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话,也这样对自己说:(学生齐读)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我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我的母亲知道了这个消息,也这样告诉自己:(学生再次齐读)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我也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不跟他开玩笑,不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当别人遭受不幸时,我们就应该这样对待他——(齐读:庄重严肃热情)不需要豪言壮语,不需要惊天动地,只要——(齐读:庄重严肃热情)一个轻轻的动作,一个深情的眼神,这就是——(齐读:庄重严肃热情)
在这庄重严肃热情的背后分明是一份浓浓的爱。浸润在这样的爱中,卡罗纳一定会从失去母亲的悲痛中走出来,浸润在这样的爱中,让我们每个人的心都变得温暖,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坚强!
《卡罗纳》文本赏析 篇6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
2、从重点词句切入,通过感情朗读、想象补白、读写结合等途径,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中,体验什么是爱。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揭题,齐读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
板书:卡罗那
这是一个意大利小朋友的名字,谁来跟他打个招呼?
我们一起来。
2、自学汇报: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都做了哪些预习工作?
(1)字词:让学生读读生字、说说自己了解的字义、词义
怜悯 遭到不幸 屏息凝神
端详 恍然大悟 号啕大哭
悲哀 目不转睛 千叮咛万嘱咐
(2)标自然段号(3)作家、作品
(4)读课文,选你最喜欢的一段或觉得最难读的一段读一读。(第109页)
(5)联系课文,把课题说成一句话:
卡罗纳 。
3、快速浏览课文,找出3个描写卡罗纳哭的词语或短语。
眼睛哭红 放声大哭 号啕大哭
把词儿放到句子中去读读,你体会到什么?
生交流发言
今天上午,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要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4、师小结: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还有什么比失去母亲更令人痛苦的呢?
5、补充片断,加深感受。
大家看,在《爱的教育》十一月十日的日记《我的母亲》中就有这样一段文字:
“你须记着!你在一生中,最苦的一事,就是失去了母亲。你将来年纪大了,尝遍了人世的辛苦,必然会几千次地回忆你的母亲。一分钟也好,但求能再听听母亲的声音;只一次也好,但求能再在母亲的怀里作小儿样的哭泣。”
——《爱的教育》十一月十日日记《我的母亲》节选
而现在,孩子们,卡罗纳的母亲永远离开了他,他怎能会不痛不欲生呢?
6、再读这几段文字,试着走近这个不幸的孩子,体会他心底的那份悲哀、痛苦和无助。
二、整体感知,了解情节
1、是的,卡罗那是不幸的,可怜的。(板书:不幸 可怜)
但是课文仅仅是在写卡罗纳这个可怜的孩子吗?还写了什么?(周围的人对他的关心)
2、轻声朗读课文,想想周围的人都为他做了什么?
3、交流。反馈,要让学生说充分,有尽量多的发现。
4、用下面的句式说话,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说一说。
当卡罗纳 时, (谁) 。
卡罗纳要来上学的前一天,细心的老师提前嘱咐孩子们不要开玩笑,要热情地对待卡罗纳。
当神情恍惚、面容憔悴的卡罗纳走进学校时,同学们“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卡罗纳回忆起以前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情景,放声大哭时,老师拥抱他、安慰他、鼓励他。
当卡罗纳看到书中的母子插图号啕大哭时,老师用正常上课来缓解他的情绪,同桌的“我”也伸出热情的手,低声地劝慰他。
放学时,同学们都“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来接“我”的母亲,因担心勾起卡罗纳的回忆,产生羡慕的情绪而将“我”推开,目不转睛地望着他。
看着悲哀的卡罗纳,“我”恍然大悟,“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3、说着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例,你觉得文中的老师、同学、家长怎么样?
4、小结:咱们把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凝聚成一个字,那就是——爱。
板书:爱
5、简介课文背景资料:
这篇课文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书中的所有的故事都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而真挚的爱。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部小说的简介。(大屏幕出示)
三、关注细节,欣赏表达方式
1、师:文章读懂了,现在我们干什么呢?我们来关注文中那一堆平凡的不起眼的细节。如果把爱比作大海,那么细节就是一个个爱的水滴,滴水汇成大海,作者就是用一个个细节来描写关爱。
2、举例:(第3自然段中一个语段)
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哪个词、哪个句中、或者是哪个标点符号给了你感动?)
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交流。
试着读一读这句话,表达出你心中的这份感动。
引读。
老师就是这样怀着对卡罗纳的无限关爱,把他拉到胸前,用低沉的声音安慰他说----
老师就是这样怀着对卡罗纳的无限关爱,把他拉到胸前,用轻柔的声音劝解他说-—-
老师就是这样怀着对卡罗纳的无限关爱,把他拉到胸前,用热情的声音鼓励他说----
小结:是啊,老师就把对卡罗纳真切的关心淡化在这样一句语重心长的话语里,淡化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动作中。她就像妈妈一样亲切和蔼,她的良苦用心真让我们感动!
(板书:拉、说)
3、类似这样的细节,课文中还有很多很多。
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地读课文,划出1至2个感动你的细节。可以作些旁注,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4、学生交流体会,师稍作点评。
5、总结:大家都很会读书,也很会体会。确实,作者对爱的表达,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可感的细节描写来表达,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简简单单,却深深打动了我们。阅读写人的文章,就应该关注这种表达方式,我们写人,也应该运用这种表达方法。
四、总结谈话,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卡罗纳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的身边充满着爱。
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第二天,你会为卡罗纳做些什么呢?让我们提起笔来,写写其中的一个细节。
2、想象写话:
第二天,
3、交流。
4、同学们都是心地善良的孩子,你们的这片心意卡罗纳知道了,一定会非常感动。相信这份爱会使他忘却伤痛,会使他鼓起勇气面对生活,成为生活的强者。
5、学了这节课,你一定很受启发,谁来说一说?
6、课后,就让我们带着课文给我们的感动去读一读《朱塞佩·玛志尼》,这篇文章同样选自《爱的教育》,同样感人至深。
课外阅读《爱的教育》。
《卡罗纳》文本赏析 篇7
《卡罗纳》教学反思
《卡罗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教学时有两条主线:一,描写卡罗纳万分伤心的句子.二,描写老师,同学和家长关心卡罗纳的句子.通过讲读卡罗纳的伤心句子让学生感受到此时身边人的关怀对卡罗纳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在理解的卡罗纳伤心的句子时,我让学生深入课文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拂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学生运用"感同身受"的方法理解的很深刻,感受到卡罗纳的痛苦.
此时卡罗纳最需要的就是身边的人对他的关爱.这部分我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比如: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学生说:"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的胸前"这个动作看出了老师把卡罗纳当作自己的孩子,给他安慰.学生能从"拉"这个细小的动作感受到老师的母亲般的关爱.还有学生也从同学的动作中感受到了他们对卡罗纳的关爱:我不知说什么才好,所以我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把脸贴在分的耳朵上,给卡罗纳安慰,让他知道自己永远是他的朋友.在教学这部分时,刚开始我是有意识的让学生从动作,语言中感受爱,学生也了解了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描写的方法,相信这是本堂课学生一个很大的收获.
还有课后的小练笔,以卡罗纳的角度对老师,同学,阿姨说几句话,或者以卡罗纳的口吻对大家说几句.
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这节课为了赶时间所以中间读的部分不太到位.另外,课件制作考虑不太周到.
但是不管得与失,都为我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只有知道哪里做得不够好,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
《卡罗纳》教学反思
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的生命中已经融入了妈妈的血液、妈妈无私而伟大的爱,失去妈妈,该是多么不幸啊!这篇略读课文同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一样,都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的。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其训练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已经形成或者本单元获得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略读课文是课内检查或者巩固学生自主读书能力的重要凭借。所以,作为语文老师要敢于放手。针对这篇自渎课文,在实施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明确本单元或者近几个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什么,学生掌握了哪些阅读方法,这样有利于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二是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去读去思考。当然,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必要的提示和指导是不可少的。学生课内读书提倡有目标的自主性,反对无目标的自由化,无目标“自主”不仅不能达到训练目的,还容易使学生养成漂浮的读书习惯。教师在阅读中科学、合理的提示是阅读的方向而不是阅读的圈子。三是要进行有效地交流 ,有效地交流要做到四个适度:交流的内容要适度,教师的指导要适度,学习小组的形式适度,不同的学生目标的达成要适度。四要注意拓展。
在卡罗纳失去母亲要来上学的前一天,细心的老师就已经提前嘱咐孩子们要庄重严肃、要热情地对待卡罗纳;当面容憔悴的卡罗纳走进学校时,同学们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当卡罗纳回忆起以前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情景放声大哭时,老师拥抱他、安慰他、鼓励他;当卡罗纳看到书中的母子插图号啕大哭时,老师用正常上课来缓解他的情绪,同桌的“我”也伸出了热情的手,低声地劝慰他。放学时,同学们都“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就连来接“我”的母亲,因担心勾起卡罗纳的回忆而将狠心地将“我”推开,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看着悲哀的卡罗纳,“我”恍然大悟,“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卡罗纳的老师、同学选择了“爱”,因为他们早已懂得给予是一件非常快乐、开心的事情。在爱的抚慰下,卡罗纳渐渐地坚强了起来、快乐了起来,与此同时,相信卡罗纳的老师、同学在用爱为他点燃快乐之灯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快乐。面对遭遇不幸的人,我们应该选择给予、选择爱,我想这也许就是《卡罗纳》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卡罗纳》一文,情意深厚,散发着浓浓的爱的气息。为此,我围绕“爱”为主线进行了设计,一是情感铺垫,渲染爱;二是初读课文,捕捉爱;三是研读课文,感悟爱;四是说话拓展,延伸爱。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走入文本,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气氛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情感铺垫,渲染爱中,我首先用熟悉的歌曲和教师深情的话语,创设出情意浓浓的教学情景,扣击学生的心弦,为本课的教学做好情感的铺垫。然后通过找读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万分伤心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卡罗纳的不幸、悲伤,比较几次哭泣,重点品读“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与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
在初读课文,捕捉爱中。我以“卡罗纳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得到了大家的爱。大家都有些谁呢?引导学生去捕捉老师、同学、家长对他的关爱。
研读课文,感悟爱。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我把大量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找读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谁最让你感动?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在亲近文本之后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我只是在关键的文本上作简单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而更多的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阐悟有学生自我去实践、提升,真正体现“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主体观。
说话拓展,延伸爱。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拓展,一是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关爱着他,除了文中的老师、同学,家长,还会有谁也在关爱着他?二是如果你遇到像卡罗纳这样遭遇不幸的人,你会怎样做?让学生也学会关爱。
设想是美好的,但由于个人水平问题,在课堂上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在今天的课堂学习中,自己感受到了活化课堂的价值,但是就是不能在课堂的瞬间作出相应的调适,当然更有很多环节需要我进一步揣摩和反思。
《卡罗纳》文本赏析 篇8
【教学过程】
(大概44分钟,时间把握好。)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感
(3分钟。)
1、师:一个只读小学3年级的孩子,在他母亲生日那天,献给了母亲一封长达八页纸的信,来深深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热爱,信的四周还画上了漂亮的花边。可是半年后,无限疼爱的母亲竟然生病去世了,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连两腿也站不稳,好象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他万分伤心。
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⑴ 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⑵ 是啊,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母爱,可是他却失去了母亲。
这个可怜的孩子叫──点击课件,出示课题:
卡罗纳
2、师生问好。
(按序发下复印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5分钟。)
走进卡罗纳,走进包含深情的字里行间,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明白吗?
(生阅读,师巡视。)
(4分钟。)
看到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这样投入,说明同学们被这篇课文感动了,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吧。
(出示生词课件。)
这些生字词大家都会读了吗?谁来读一读。生(控制在2~3人)读,师点评:
1、你读得真好,普通话很标准。
2、准确,响亮,请坐!
3、你读得声音很响亮,这个词语试着再读一遍,好吗?
4、你的声音真美!希望能经常听到你的声音。
(1分钟。)
都能写准确了吗?
三、研读第一自然段
(6分钟。)
1、可怜的卡罗纳就要来学校上学了,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引读第一自然段老师的话。
2、自己再读老师的这段话,读着读着,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画上一些记号。深入到每一个字词,甚至每一个标点中去。
板书:
庄重 严肃 热情
3、老师怀着对卡罗纳的无限同情与热爱,怀着对我们的热切希望说:“生齐读老师的话…”
四、围绕第一自然段研读课文16分钟
1、今天上午,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我们又是怎样对待失去母亲的同学卡罗纳的?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细细地读课文,用心灵去感受,划出这些句子,圈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找了以后,在4人小组里交流讨论。
(5分钟。)
生讨论,师巡视,点拨引导。
2、刚才大家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很专心,可见大家是多么具有钻研精神。接下去我们来汇报,按照这样的规则:我们是( )对待卡罗纳,我的根据是(读一读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再具体地说说我是怎么根据这个材料想到的。
点拨,随学生的反馈,出示相关课文段落:
⑴ 为什么大家都没有没有说话,都屏息凝神地望着卡罗纳?
(2分钟。)
(为卡罗纳失去母亲而感到同情。)
朗读体会。
⑵ 哪几个动作最能反映我对卡罗纳的同情与关心?
(3分钟。)
朗读体会,止到“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从我的一个放,一个贴,一句卡罗纳别哭了,让卡罗纳深切感受到同学对他的同情与关切。
⑶ 朗读体会。
(1分钟。)
⑷ 为什么卡罗纳的目光中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为什么卡罗纳的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他此时想起了什么?
(5分钟。)
为什么这么肯定?
朗读:看到我的母亲在等我,看到我扑进母亲的怀抱,卡罗纳的目光里 ……我恍然大悟……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这也是母亲把我推开,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的用意。
五、小结
(4分钟。)
当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我们又是怎样对待失去母亲的同学卡罗纳的?
庄重严肃热情
这庄重严肃,热情包含了我们对卡罗纳的……?
这庄重严肃,热情是老师对我们的希望,也是我母亲对我的希望,也是我们的希望,也一定是我们班每一位同学的希望。这庄重严肃,热情包含了我们对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深深的爱!
板书:
爱
出示课件,齐读:
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我们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退的。
爱,让人间充满温馨。
六、内化拓展10分钟
1、写信:
⑴ 请您给卡罗纳写一封信,给他以春天般的温暖,让他心头的悲伤早日消退。
⑵ 请您代表卡罗纳,向关爱他的人(选取其中的一个)写一封信,感谢他对卡罗纳的无限关爱和帮助。
学生选择写信,交流。
2、出示《爱的教育》,课外阅读《爱的教育》。
【板书】
庄重
严肃 爱!
热情
《卡罗纳》文本赏析 篇9
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一、谈话导入:
刚才同学们听到这首熟悉的歌曲,你们会想到谁? 谁想说说自己的妈妈? 生答:
评价语:1、你是一个幸福的孩子。2、你的妈妈真是一个好妈妈。3、 (有孩子说妈妈打我)你的妈妈打你,你身体在痛,妈妈的心更在痛呀!
是啊,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母爱是最伟大的,不单是你们,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妈妈的呵护中长大的,我们每个人都因拥有它而感到幸福。在意大利一个读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就像你们一样大。在他母亲生日那天,献给了母亲一封长达八页纸的信,还在信得四周画上漂亮的花边,来深深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热爱。可是半年后,无限疼爱自己的母亲竟然生病永远离开了他。从此他失去了世界上最最珍贵的母爱,他是我们今天要了解和关注的主人公,他的名字叫:(生齐读)卡罗纳。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出示课件)看看课文前的连接语,谁来读一读?大家找找要解决的哪两个问题?谁找到了?
生答:(第一个问题是默读课文,看看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 ?第二个问题是说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 ?)
师:大家都找到的是这两个问题吗?(出示课件)
你们真是会读书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要先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吧?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一个小男孩的妈妈去世了,他特别特别的伤心、难过。
师:仅仅只有难过、伤心吗?还写了什么?
生:卡罗纳因为母亲离开了他,很伤心。大家都很关心他。
师:卡罗纳到底得到谁的关心?
生:有老师、同学们、我、还有我的妈妈。
师:我也是卡罗纳的同学呀!所以,我也包涵在同学们里面。
(板书:在卡罗纳的 左右下分别写上:老师、同学、家长。)
三、感受卡罗纳的不幸(自读,写感受)
师:我们再来看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就让我们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卡罗那遭遇不幸后都有哪些表现?
用浪线画出大家是怎么做的。
(巡视时)师:有的同学真会学习,把想到的都写在句子旁边。这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失去了母亲的卡罗纳都有哪些表现?
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生: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我感受到了卡罗纳很痛苦.
生:卡罗纳很伤心,晚上也睡不好,不停地哭,眼睛都哭红了.
生:卡罗纳他脸色苍白,还很无力的站着。心里肯定很难受。
师::失去妈妈对他打击太大了。
生:肯定还很虚弱,像病了一样。
师:为什么两腿站不稳?他可能?
生:可能好几天没睡觉,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师:谁能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如果孩子读的好就不要下边的了。)
师:不过我只感受到了一点点痛苦,如果谁能读得慢一些,我就能感受到痛苦了。
谁愿意再带着体会读一读?
生读
师:不错.如果你的语气再低沉一些,我就更能感受到痛苦了.
生再读。
师:这次我真正感受到了卡罗纳内心极度的悲伤.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卡罗纳的悲伤 (师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还有那个地方也是写卡罗纳失去妈妈的悲伤举动?
2、生: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生:妈妈对他特别关心,他又想妈妈了。他很难过。
师:是啊,他想起了往日每天与妈妈在一起的情景,他好伤心啊!
师:母亲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在他的身边。
生:当他饿了的时候,母亲就给他做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
生:当他冷了的时候,母亲就给他披上一件外衣。
生:当他摔倒的时候,母亲就用充满疼爱的大手将他扶起。
师:是啊,母爱无处不在,可是,卡罗纳面对的是妈妈的永远的别离。
他只能用哭泣来发泄内心的思念,所以他放声---(大哭),还从哪能感觉到卡罗纳内心的疼痛。
3、生: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上号啕大哭.
生:一幅插图也能刺激卡罗纳想起妈妈,可见他太爱妈妈,太想妈妈了。
生:他又想起妈妈了,特别难受。
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唤起卡罗纳对妈妈的思念。而他只能抱着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想念的心情、内心的痛苦还表现在哪?
4、生: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生:此时卡罗纳又想起了每天妈妈来接他,牵着他的手和他一起回家的情景.
生:他很可怜很无助。
师:此时的卡罗纳没有太多的话语,那神情仿佛在说:(生齐读)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四、身临其境, 感受关爱
师:此时的卡罗纳是那样的无助,那样的伤心。可是他孤单吗?(不孤单)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关爱)。
是呀,卡罗纳又是幸福的,他得到了大家的关爱。让我们一起走进卡罗纳的学校,看看大家是怎样关爱卡罗纳的?
哎,同学们,其实,卡罗纳没来学校之前,教室里就已经充满了浓浓的关爱情,你找到了吗?
⑴老师的关爱
① 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生:老师怕同学们嬉笑让卡罗纳更加得难过。
生:卡罗纳失去妈妈很痛苦,看到别的同学很开心,他会更想妈妈了。老师提醒同学们。
师:其实,这也是一种文明礼仪,我们的前辈就一样这样做了。《论语》中孔子写到:子------
意思是说:前辈们告诉我们:当别人有不幸的事情时,我们要有一颗同情关爱的心。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古今中外,这种美德一直流传下来,所以今天老师会说:
生齐读:
这是卡罗娜来教室之前老师对同学的告戒,那当卡罗纳来到教室,老师又是怎样关心卡罗纳呢?
② 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生:老师把卡罗纳拥抱在怀里,像妈妈一样爱他。
生:老师让他在老师怀里哭,就是想安慰他。
生:老师鼓励他,要坚强起来。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生:这是一个关心孩子的老师
生:这是一个安慰学生的老师:
师:老师的动作中、话语中都充满安慰和鼓励 。
我也想来关心安慰一下卡罗纳,我先来读:
师:谁来学着老师来读?或者说谁能读的比我还好?试一试?
生读
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听出了老师对卡罗纳那真真的情。
爱有时候就是一句温暖的话语。
③ (可省)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开始上课。
生:上课大声哭会影响别的同学,可老师却任他哭没有制止。他很难受。
师:的确,这也是关爱的体现呀!她的良苦用心真让我们感动。
关心卡罗纳的人不仅有疼爱他的老师,还有—(同学)关心他
⑵同学的关爱
同学都是怎样做他的?
①“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生:我看到卡罗纳很伤心,很想去关心安慰他。
师:谁还想补充?
生:看他很伤心,我真难受。
师:其实,有时候,不用太多的话,一个简单的爱的动作也可以温暖冰冷的心。这也是爱!
②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生:大家就怕出声音引起卡罗纳对母亲的思念。
师:屏息凝神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不用解释,可以用你的同情和怜悯的眼神,屏息凝神地望着我。
师:你们的眼神里饱含了浓浓的真情。
③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生:大家都在关心着他。
师:默默的目光,仿佛在对他说:——————————————
生:卡罗纳,你不孤单,我们都是你的朋友。
生:卡罗纳你要坚强。
师:此时!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这是默默地注视,更是默默地关怀,默默地疼爱。在同学的眼里、在同学的心里正流淌着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师:是呀,失去了母亲的卡罗纳是那样的痛苦,你们想去关心一下卡罗纳吗?
(出示课本中同学关爱的所有句子)
师:孩子们,此时,你最想读哪一句来表达你的同情和关心?
自由选择读句子练习。
卡罗纳来到了我们身边:生接读
卡罗纳来到了我们身边:生接读
卡罗纳来到了我们身边:生接读
相信卡罗纳又这么多关心他的同学,他的思念的痛会减轻一些吧!
卡罗纳周围的人除了老师、同学还有谁也在关爱着卡罗纳?
《卡罗纳》文本赏析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文章中的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3、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感。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师: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谁?你能说说你的妈妈吗?
3、师:母亲,是给我们温暖呵护的人,母亲,一个最温暖的名字。可是,只读小学3年级的卡罗纳却失去了无限疼爱他的母亲,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连两腿也站不稳,好象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他万分伤心。
4、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你的心情怎样?
5、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会是怎样的?
二、自由读文,个性感知
1、走进卡罗纳,走进包含深情的字里行间,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并且说说失去母亲后的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看到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这样投入,说明同学们被这篇课文感动了,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吧。先自己读(出示生词课件)
3、这些生字词大家都会读了吗?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4、交流: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快速地读一读课文,划出描写卡罗纳不幸的句子。
6、出示句子,选择一句仔细地读
7、师:卡罗纳那么可怜,那么不幸,都是因为他失去了——(母亲),他痛失了母爱。板书:痛失母爱
三、品读课文感受幸福
1、师: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不幸的,但是他又是幸福的,因为他得到了身边很多人的关爱。请你们细细地默读课文,划出大家关爱他的句子,好好读一读,并说说你的体会。
2、师:谁来把自己找的句子和大家交流一下?
(出示)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让学生说,师小结:这真是一位细心、善解人意的老师。
你能读好老师说的话吗?试一试
(出示)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①自由读句子,你从哪几个词语中特别能感受到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
②抓住“拉”、“痛痛快快地哭吧”、“你要坚强哟”
③师:老师的动作中、话语中都充满安慰和鼓励,饱含了深深的爱意。板书:老师的爱
④请你像老师一样说说这一段话
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开始上课。
①师:老师的语言、动作都让你们感动,老师还有哪个动作让你们感动呢?
师小结:是呀,老师想用上课来缓解卡罗纳的悲伤,多么细心的老师啊!
过渡:师:老师把对卡罗纳真切的关爱淡化在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眼神里,一个不起眼的动作中。老师时时刻刻都记着不要伤害到卡罗纳,她的良苦用心真让我们感动。还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大家对他的关爱
(出示)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①师:“屏息凝神”是什么意思?
②师:同学们都屏息凝神地望着卡罗纳,同学们的心里、目光中充满了什么?
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同学对他的爱呢?
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出示)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①学生谈体会
②师:哪几个词特别能体会到这种关爱。抓住“放”、“贴”
②一个轻微的动作传递着一份同学的爱,同时卡罗纳接受了这份爱,也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③请你轻轻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这份爱
(出示)我恍然大悟,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回家去。①“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忽然明白的意思。)
②我恍然大悟了什么?出示: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当时我并不明白母亲的用意。
③师:当时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④师:一个并不是经常与卡罗纳接触的人,一个同学的家长,对卡罗纳也是如此的同情和关心,这里包含了一个长辈的爱。板书:长辈的爱
⑤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四、拓展延伸,理解关爱
1、师:卡罗纳是幸福的,他得到了那么多人的爱。爱,无需豪言壮语;爱,无需惊天动地。只需一句真诚的话语,只需一个轻微的动作,更只需一个深情的眼神。老师、同学、家长,用自己的真诚理解、安慰、关爱着遭遇不幸的卡罗纳。2、师: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
3、师: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我们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退。爱,让人间充满温馨。
5、你知道这篇文章出自哪本书?——《爱的教育》。这本曾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同学们,让我们有空多读一读《爱的教育》吧!
《卡罗纳》文本赏析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3、了解人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4、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课前准备】
1、《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录音带。
2、写有词语的小黑板,写有重点句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录音带。
2、听了后,你想到了什么?
3、老师小结后,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小黑板,读准词语。
3、小组内轮读课文,读不对的地方互相纠正。读后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出示阅读提示,弄清阅读要求。
2、默读课文,用“—”画出表现卡罗纳内心悲痛的句子,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做的,用“~~”画出有关句子,并用铅笔在空白处写写你的感受,体会或疑问。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4、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欣赏评价,延伸教育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你从大家的言语中受到什么启发?
2、老师小结后,问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怎样对待他?
3、本课的作者是谁呀?他写了一本以爱为主题的小说叫《爱的教育》。这些故事都很感人,同学们,有空你们读一读《爱的教育》,这必将会提升我们每个人爱的浓度。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读《同步阅读》中的《我的同学科列帝》和《朱塞佩·玛志尼》。
《卡罗纳》文本赏析 篇12
一、说教材:
《卡罗纳》这篇略读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卡罗纳》一文,散发着浓浓的爱的气息。打动读者的是人与人之间深厚的爱,是人物关爱他人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意,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因此,教学时,我从卡罗纳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走入文本,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三、说目标:
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结合学生实际以及略读课文的特点,预设本课的三维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认识生字,正确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运用阅读提示,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卡罗纳周围的人对他的关爱,在阅读中感受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重点朗读体会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阅读中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难点是通过字面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感情。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一定很熟悉这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课前响起歌曲那清澈的童声)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同学们,母亲,是给我们最温暖呵护的人,母亲,一个最温暖的名字。可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位小朋友,他,却失去了自己亲爱的母亲。
【设计意图】熟悉的歌曲和教师深情的话语,创设出情意浓浓的教学情景,扣击学生的心弦,为本课的教学做好情感的铺垫,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出示课题:卡罗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怎样的?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到生字词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学生开始读课文)。
2、反馈生字词语
(三)、研读不幸
1、过渡: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用“——”划出文中描写卡罗纳的句子。(生读课文)
2、交流
出示句子:
▲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住,好象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他什么也没说,也没有抬起头来,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3、交流:
4、师:从卡罗纳灰白的面容到他那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的目光,从回想那往日美好的情景到趴在桌子上的号啕大哭,读着这些文字你会发现你的心会被他紧紧的揪住,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些文字,走进卡罗纳的心中,咱们一起轻轻地读一读。他面容灰白……
【设计意图】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并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心情,过字面想象人物的所思所想,体会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的巨大悲痛,从而激发起了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
(四)、感悟关爱
1、让我们到课文中找找,有哪些人关心他,爱护他,用波浪线划出来。
2、交流:
(一)老师的爱
▲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哭吧,痛痛快快的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的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但他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呦。”
▲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二)同学的爱:
▲我很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肩膀上,脸贴在他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三)母亲的爱
▲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划出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句子,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体会大家对卡罗纳无声胜有声的情意。
(五)、爱的延伸:
1.小结:
2.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读这些句子。
3.同学们,学到这儿,难道你不想对卡罗纳说点什么或做点什么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4、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出自何处吗?《爱的教育》
5、真好,我们都读过,我希望同学们再认认真真地去读一遍,因为书里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就让爱的精神,在我们的心中永远地流存。好,咱们下课。
【教学意图】 文中的 老师、同学,家长以不同的方式默默地关爱着卡罗纳,作为读者的我们又能为卡罗纳做些什么呢?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学到这儿,难道你不想对卡罗纳说点什么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让爱延伸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爱的教育》这本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著作。推荐阅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五:说板书
那么整课的板书设计:
23*卡罗纳
关爱
语言 动作 神态
老师 同学 “我”的母亲 ………
卡罗纳、老师、“我”的母亲和同学们是文章人物,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传递着浓浓的“爱”意,箭头连接,爱意贯穿全文,这样板书内容简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指导思想。让孩子能获得语文学习的快乐!
《卡罗纳》文本赏析 篇13
预设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地朗读课文。
2、运用阅读提示,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卡罗纳周围的人对他的关爱,在阅读中感受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重点朗读体会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
3、在阅读中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预设流程:五班,施老师,
课前谈话:听歌曲,看画面,感受爱,你有什么想说的?是的,图上的宝宝就是曾经的我们,我们一直在享受着世界上最伟大、最甜蜜的母爱,可是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男孩,却失去了母亲,再也等不到来接他的妈妈,再也没有妈妈温暖的拥抱和牵手了,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师: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很有同情心的孩子。
一、直接接替,导入新课
1、引入: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个可怜的孩子,他的名字叫──点击课件,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提示
1、打开课本P109,走进卡罗纳,走进包含深情的字里行间,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字词:看到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这样投入,说明同学们被这篇课文感动了,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篇课文的几个生字词吧。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男女生分读。
放声大哭 号啕大哭
叮咛 嘱咐
同情 怜悯
1、你读得真好,普通话很标准。2、准确,响亮,请坐!
3、你读得声音很响亮,这个词语试着再读一遍,好吗?
4、你的声音真美!希望能经常听到你的声音。
2)找找这三组词语的规律:读着这几个词,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四(5)班的同学真会发现,学习字词的时候,咱们就可以通过规律分类识记,这样学习会更有效。那文中的卡罗纳遇到了什么事情?身边的人又怎么做?你能用上这里的词简单说一说。(1、2个)师:你读懂了!你明白了这一点。
3、学习导语。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阅读提示)。也就是课题前的导语提示,快速去读读,看看我们要解决的是哪几个问题?
(交流出示)明确两个问题:
1、默读课文,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
2、再说说从大家的言行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这“大家”是指谁?(随即板书)
接下去我们就按阅读提示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提出一点学习建议;
默读时可以动笔划一划文中描写大家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在你最感动的地方写写自己的体会。
三、自学课文,交流汇报
(一)学生自学,巡回指导,然后引导可和同学交流一下体会。
(二)预设交流:引导详细交流,我们先拉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体会老师的爱: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1、从老师说的这段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多个生答)
2、用心再去读读,哪几个词让你深深感受到了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
“庄重严肃”“热情的对待”为什么要同学们庄重严肃”“热情的对待?呢?
就请你来当当这位老师,叮嘱大家该怎么做?
好:是的,老师就是这样庄重又严肃的叮嘱大家,谁也能像他一样读。
不好:老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会是怎样的?
“不许”
3、谁来说一说?你能把这个句子读出来吗?平常你们老师不许你们干什么?
预设:不许上课做小动作。师:那是老师对你学习上的关爱。
不许去河里游泳。 师:那是老师对你们生命安全的爱护。
这里的老师又是为什么不许同学们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呢?
小结:是啊,这是对卡罗纳的尊重、理解。所以,当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读。
过渡2:那么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
“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孩子,你要坚强哟!”
1、这里有几个坚强?两个坚强送出了关爱。
2、谁来读第一个坚强:
一:为什么让他哭?又要他坚强呢?(个别充分说)
是啊,老师想让卡罗纳这一哭,哭走什么?
更期待这一哭让卡罗纳重新——(快乐起来,更加坚强起来)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再来看第二个坚强;个别读
1、哪个字出现了多次?
2、为什么说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又说她能看见你……呢?
(多个说)
3、老师是想让卡罗纳明白,他应该为谁而坚强?
师:说得多么有分量,请你来读一读!不止想到现在,还想到他的将来!请你读!
老师是多么深情地在安慰卡罗纳——读!
小结:老师就是用这关切的话语送出了自己的关爱。
(三)简单交流:那同学们、“我”的母亲又是用怎样的方式来关爱卡罗纳呢?
以读带讲。生反馈读。
“我”的爱:“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别哭了。”
(简简单单的动作,一放一贴,送出了我的关爱)板书:动作
同学的爱:“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阵同情和怜悯,大家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屏息凝神,这神情中,传递了同学的关爱)板书:神情
“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四、总结写话延伸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着一种相同的关爱,(板书:箭头)还有谁在关爱着卡罗纳?还有吗?还有,从我们大家的眼神中看得出,还有我们四(5)班的每一位同学,以及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看,这关爱卡罗纳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了!(板书:……)
2、写话:卡罗纳就在我们身边,请拿出作业纸,用我们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就一个眼神传递我们的爱吧!
⑴下课了,当我发现卡罗纳一个人趴在桌子上不出去活动时,我 。
⑵吃中饭的时候,当我发现卡罗纳面对饭菜流着泪坐着的时候,我 。
⑶做着作业,卡罗纳又轻声地哭泣时,我 。
交流,评价:一言一行总关情,爱在细微里。爱是一种行动,我们都学会了爱。
3、总结:今天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启发和收获?
交流总结:孩子们,这就是爱呀,出示:
爱,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
爱,就是一次真诚的提醒;
爱, 就是一个深情的眼神;
爱, 就是一个轻轻的动作;
爱,简简单单,生生不息。
4、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选自哪儿吗?出示书《爱的教育》读读这本书吧!里面的故事会给你更多的感动!(蓝色的爱)
板书:
23*卡罗纳
关爱
语言 动作 神态
老师 同学 “我”的母亲 ………
《卡罗纳》文本赏析 篇1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深情地):同学们一定很熟悉这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随即响起歌曲那清澈的童声。)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同学们,母亲,是给我们最温暖呵护的人,母亲,一个最温暖的名字。可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位小朋友,他,却失去了自己亲爱的母亲,他就是──卡罗纳。
(板书课题──23*卡罗纳──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
(老师以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导入,这样的导入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用歌曲的内容调动起学生的一种生活体验,感受母爱带来的幸福感。再引出失去母亲的可怜的卡罗纳,引起学生对他的同情。真可谓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2、想想、说说: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会是怎样的:
生1:卡罗纳应该会很悲伤。
生2:也许他把眼睛哭肿了。
生3:我读了课文,知道卡罗纳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座位上,打不起精神听课;在座位上不时哭泣着。
师: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受了巨大的不幸,他来到了学校上课,等待他的是什么呢?老师和同学们是怎样对待他的呢?
(有歌曲作为铺垫,加上孩子的生活体验,有母亲的幸福和失去母亲的痛苦想想说说: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怎样的,让学生借助想象获得对卡罗纳的初步印象,这样的想象容易让孩子产生情感共鸣,扣击学生的心弦,为本课的教学做好情感的铺垫。)
二、默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感受“爱”
1、默读课文,思考:
这个故事带给自己怎样的感受?可以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表达。
2、生畅谈感受:
生1:善良的老师,善良的同学,善良的同学的妈妈,他们用爱心鼓励和关爱卡罗纳。
生2:我感受到的是真诚,人们真诚地理解别人遭遇的痛苦,真诚地安慰卡罗纳。
生3:我想说,卡罗纳是不幸的,他失去了亲爱的母亲,但是他又是幸运的,他有爱他的老师和同学,以及周围的人。
生4:课文写得真感人,我被感动了。
……
师:课文中强烈的爱感动了同学们,同学们也很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初读课文,重要是让孩子对文本有一个正确把握,对文本的情感基调和大致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这是对孩子语文的素养和能力的一个提升,同时也体现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的习得。)
三、深入阅读──理解“爱”
1、生默读课文,思考:
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用笔画下来。
2、学生交流:
师(出示句式,帮助表达)当卡罗纳……谁怎么做?
生1:当卡罗纳要来上学的前一天,细心的老师提前嘱咐孩子们不要开玩笑,要热情地对待卡罗纳。
(师相机示范朗读老师说的话)(语速稍慢,语气低沉)“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郑重、严肃地)“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生2:当面容灰白,非常伤心的卡罗纳走进学校时,“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生3:当卡罗纳回忆起以前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情景,放声大哭时,老师把他拉到自己的胸前,安慰他、鼓励他。
生4:当卡罗纳看到书中的母子插图号啕大哭时,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同桌的“我”也伸出了热情的手,低声地劝慰他。
生5:放学时,当“我”跑过去扑进母亲的怀抱时,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生6:当“我”发现卡罗纳目光里充满无法形容的悲哀时,我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当卡罗纳……时,谁是怎么做的?让学生读课文根据这个句式说话,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同时也降低了口语交际的难度,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其自主阅读,思考,最后让学生体会情感,理解卡罗纳的悲伤情绪。)
3、感情朗读:
师读卡罗纳表现的句子,生读大家怎么做的句子。
(这样的对读,更让孩子体会到那份爱心的重要与可贵。)
四、品析、想象──领悟“爱”
1、再次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朗读,看看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让你为之一动,为什么?在书上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老师交代问题清楚明白,对孩子的自主学习提供方法,也为后面能够更好的交流做了铺垫。)
(播放一段轻音乐。)
(师巡视,发现部分学生面露难色。)
师:同学们可以注意文中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看看哪一处描写,哪个词,那个句子特别好,为什么?
(学生继续读文,圈圈写写。)
(能够通过孩子的表情体察孩子学习的困难,进而降低难度,让问题更加明了化“同学们可以注意文中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看看哪一处描写,哪个词,哪个句子特别好,为什么?”能够及时引导孩子投入学习,这也体现了我们课堂上追问问题的重要性。)
2、学生交流想法:
师:请同学们来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老师,哪个词你认为用得很好呢?
(师一愣。)
师:我认为“屏息凝神”这个词用得很好,可怜的卡罗纳来到学校,同学们屏息凝神地望着他,从“屏息凝神”这个词可以看出同学们不敢有任何多余的表情,生怕任何不恰当的表情触动了卡罗纳的心,只是用和他一样悲伤的眼神看着他。同学们对卡罗纳那深切的爱便在这凝视的目光中深含着了。
你们也像老师这样来说说。
生1:我找的是“暗示”:当卡罗纳看到书上的母子插图号啕大哭的时候,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暗示”这个词表达出老师对学生,对卡罗纳的关爱。老师会怎样暗示大家呢?肯定不是用言语提醒大家。(为什么呢?)因为用言语来提醒大家,卡罗纳也就知道了,所以老师的暗示可能是一个眼神。
师:是的,老师把对卡罗纳真切的关心淡化在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眼神里了。老师时时记着不要伤害到卡罗纳,真是用心良苦。
生2:我认为“目不转睛”这个词用得很好,当“我”扑进母亲的怀抱时,母亲把我推开了,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读到“目不转睛”这个词的时候,我被作者的母亲感动了,一个并不是经常与卡罗纳接触的人,一个同学的家长,对卡罗纳也是如此同情和关心。人们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卡罗纳,大家都是关心他的。
(班级响起掌声。)
(对词的敏感是一种阅读素养。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触动心灵的词语,做批注,谈感受,旨在培养学生对词的敏感,深化阅读能力的培养。)
五、爱的延伸
1、师:爱,不需要豪言壮语,爱,不需要惊天动地。爱,是一句真诚的话;爱,是一个轻轻的接触;爱,是一个深情的眼神;文中的老师,同学,家长,用自己的真诚理解、安慰、关爱遭遇不幸的卡罗纳。是的,就是这朴素的爱,让我们每个同学深受感动。
2、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
3、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出自何处吗?
生:《爱的教育》!
师:让我们再快速阅读选自《爱的教育》的另外两篇文章:《我的同学科列帝》和《朱塞佩·玛志尼》(选自《同步阅读》)。
学生自由选择一篇,静静阅读。
4、走近《爱的教育》:
⑴阅读文后“资料袋”:
⑵展台展示同学们带来的《爱的教育》。
⑶师补充介绍《爱的教育》,激发阅读兴趣:
幻灯出示:
《爱的教育》这本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国都公认此书为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而争相翻译出版。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说教,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日常生活。《爱的教育》以娓娓动听的语言和生动感人的事例,启迪人们要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师长。
(评析:推荐文章阅读,挤进课堂,加大阅读的容量。其次,一本好书,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爱的教育》是一生中务必一读的经典,补充介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
1、阅读《爱的教育》,在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
2、与父母交流阅读感受,讨论其中的人物。
(《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作为教师,首先我们要让文本打动自己,再寻找打动自己的点,以这个点生发开去。《卡罗纳》一文,情意深厚,散发着浓浓的爱的气息。打动读者的是人与人之间深厚的爱,应该从哪里着手呢?对,应该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甚至是一个关心的眼神。找准了这样的点,通过设计引导孩子学习,让孩子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走入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并由一篇文章散发出对一本书的导读,为我们以后将课文与拓展阅读家和起来提供了范例。)
《卡罗纳》文本赏析 篇15
《卡罗纳》教学反思: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应当给足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通过深入研读,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然后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和交流的机会,通过鼓励和诱导,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教学略读课文重在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读自悟,教学时应紧抓文章精要部分,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实践中感悟和思考。通过反复地读,感动自己,感动他人,将“爱”的内涵在心里有所提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既不能等同与精读课文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又不能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略读课文并不意味着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其实,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重点部分,提出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细读解疑,方能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教学中,我敢于取舍,淡化“悲痛”部分,强化“关爱”部分,紧抓“面对卡罗纳的悲痛,大家是怎么做的?谁最让你感动?画出让你感动的句段,写出自己的体会。”这一统领性的问题,贯穿全文重点部分,引导学生细细品读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时大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是每一个眼神,品词析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浓浓的爱意。但在教学中,还是太精细,自己感觉就像上讲读课一样。
读是感情的基础,读也是感悟的升华。读得流利,感悟才能深入。在朗读、理解、感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感受,为学生提供感情抒发的平台,把最真挚、无私、伟大的爱朗读出来,我只在关键处引导、点拨,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由交流、自悟表达中体会情感,在扎扎实实的读的训练中用心触摸语言,表达着这份真爱。我采取自由读、默读、合作读、指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多层次的读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思想感情的洗礼和升华,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在深入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触摸语言,揣摩语言之后,让学生写下身边的爱的故事,讲读写进行有机的结合,加深了学生对作者写作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表达水平。如果,课堂结构在紧密些,前半部分压缩一下,就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写一写,效果会更好。
回顾课堂,教学中,抓住了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会和理解”这一理念,遵循了“以人为本,为生发展”的宗旨,实施了略读课文“自读为主,略而不简”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理解、感受、品味和积累中挖掘语文的语言因素,把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今后教学中改进提高。
《卡罗纳》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篇课文《卡罗纳》。虽然这堂“千锤百炼”的课结束了,我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值得反思的地方实在太多。
《卡罗纳》是节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中的文章。课文讲述了一个叫卡罗纳的孩子失去母亲极度痛苦,在母亲去世后回到学校上课的一天中得到老师、同学、家长关爱的事。
我以提问的方式和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为切入点,一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通过讲述学生的亲身经历来调动起学生的一种生活体验,感受母爱带来的幸福感。再引出失去母亲的可怜的卡罗纳,引起学生对他的同情。
课文顺利地导入后,我出示一个句式:当卡罗纳 时,谁是怎么做的?让学生读课文根据这个句式说话。学生找到一处场景,我就课件出示原文。如果学生找不出来,我就通过适当的过渡语出示,指导学习,让生体会情感,理解卡罗纳的悲伤情绪。
同时,在体现“爱”这一主题时,借助其中一个场景时,同学们围在卡罗纳身边没有说一句话——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卡罗纳的同学,把自己想对卡罗纳说的话写下来,进行写作说话练习,让学生把“爱”说出口。
最后通过播放音乐《爱的奉献》进行升华,
总体说来,我在把握课文的脉络上是比较清晰的。一个又一个环节下来,学生能体会到两大情感:悲伤和爱。
再则,是需要反思的地方:
一、 朗读训练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起了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但我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在每一处文章场景教学后,应该多让学生读,反复又多形式的读,在读中体会感悟,然后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表达感情。显然,我讲得太多,而学生说得太少。
二、 教态语调
因为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所以在教态和范读课文,非读过程中的说话语调都比较欠缺。
三、 评价语
整堂课的评价语比较单调模糊,虽然有几处评得还不错,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恩”、“好的”、“不错”等等语言。
课堂要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虽然自己的感情是调动起来了,但因为没有设计好学生的朗读,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很好得被调动。除此之外,对学生的反馈不够精细,临场应变能力偏弱等等。
《卡罗纳》教学反思
《卡罗纳》是节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中文章。课文讲述了一个叫卡罗纳的孩子失去母亲极度痛苦,在母亲去世后回到学校上课的一天中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关爱的事。
课堂中学生们围绕“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卡罗纳失去母亲非常痛苦?和周围的人又是如何关爱他的?”这两个问题再读书感悟,从始至终我看到学生都在同情与怜悯的神情中学习,他们在文本中体会着爱的教育。
这篇文章不但使孩子们受到了教育,学会关爱他人,更重要的是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近来我越来越发现:只要我要求的学生做到的,他们能做到就可以了,学习成绩优异也就达到我的目标。我认为这就是“爱”,“严”就是爱!今天我重新审视我自己,我知道我错了,我忽视了孩子们也是有情感的啊!他们需要老师的关注,需要教师的呵护,更需要我们这些教师的发自内心的“真爱”。没有“爱”只有“严”,可能会成功一时,但不会成功一世!
有爱的阳光,花朵才会绽放;
有爱的雨露,草才会生机勃勃;
有爱的语言,学生才会了解你的爱有多么博大与宽容;
有爱的行为,学生才会真正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是节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中文章。课文讲述了一个叫卡罗纳的孩子失去母亲极度痛苦,在母亲去世后回到学校上课的一天中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关爱的事。
课堂中学生们围绕“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卡罗纳失去母亲非常痛苦?和周围的人又是如何关爱他的?”这两个问题再读书感悟,从始至终我看到学生都在同情与怜悯的神情中学习,他们在文本中体会着爱的教育。
这篇文章不但使孩子们受到了教育,学会关爱他人,更重要的是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近来我越来越发现:只要我要求的学生做到的,他们能做到就可以了,学习成绩优异也就达到我的目标。我认为这就是“爱”,“严”就是爱!今天我重新审视我自己,我知道我错了,我忽视了孩子们也是有情感的啊!他们需要老师的关注,需要教师的呵护,更需要我们这些教师的发自内心的“真爱”。没有“爱”只有“严”,可能会成功一时,但不会成功一世!
有爱的阳光,花朵才会绽放;
有爱的雨露,草才会生机勃勃;
有爱的语言,学生才会了解你的爱有多么博大与宽容;
有爱的行为,学生才会真正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卡罗纳》文本赏析 篇16
现代远程教育的普及,为我们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天我就以《卡罗纳》这一课的教学,谈谈我是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一﹑教材解读
《卡罗纳 》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篇略读课文,该单元课文以“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为主题,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相互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为下组课文“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的学习打下基础。
《卡罗纳 》这篇课文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人们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悯,啕”等5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4、发展目标: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由于本课写的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情,内容真挚感人,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演示法,讲授法,点拨法。根据中年级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我做了以下教学尝试:
在教学时,我利用远程资源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觉研读有关语句和段落,透过字面想象人物的所思所想,体会人物的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全文设计我以读为主线,情为核心,悟为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并充分利用农远教育资源,解决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从而让农远教育资源发挥它的优势,为我的课堂教学服务。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激情激趣,引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母爱的深沉与博大,我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未入其文先动其情”:
1、课件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跟唱。
2、使用远程资源展示画面,并述说母爱的伟大: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爱的包围中,在这么多爱中,母爱是最伟大的,我们每个人都因为拥有它而感到幸福,可一位和你们年纪相仿的外国小朋友却失去了世界上最珍贵的母爱,他就是——卡罗纳。
【以画面、音乐、语言激活学生潜在的情感,创设出情意浓浓的教学情境,扣击学生的心弦,通过“母爱的伟大”和“失去母亲”这两点形成落差来揭示课题,为学生理解卡罗纳失去母亲的巨大悲痛做好铺垫。】
教学环节二:激发共鸣,感受不幸。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用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a、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带生字的词语读准,把句子读顺。
b、思考: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儿感受到的?请把有关句子画出来。
接着使用课件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以问启思,围绕“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个问题品读感悟。
中年级的阅读要求是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的含义,因此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卡罗纳万分伤心的句子,并相互交流,讨论,我再适当的点拨,启发:
(课件出示)⑴、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⑵、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卡罗纳神态、动作和心理的句子设身处地去感受他内心的悲痛,重点指导理解“放声大哭”与“号啕大哭”的不同,两次不同程度的哭,更能流露出卡罗纳内心的悲痛。品读句子“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等来体会卡罗纳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与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并指导他们带上自己的感受去读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向文本,感受卡罗纳内心的巨大悲痛,体会到他的不幸,在此环节我设计了第一次想象说话训练:
卡罗纳是一个_______的孩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不幸)
教学环节三:感受幸福,焕发情感体验。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我只是在关键的文本上作简单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而更多的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阐悟由学生自我去实践、提升,真正体现“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主体观。
为了让学生感受人们对卡罗纳的爱,我以“此时的卡罗纳最需要的是什么?(板书关爱)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关爱?都有谁在默默关爱着卡罗纳?”引领学生抓重点词句,结合上下文,从人们的动作、眼神、心理等方面去捕捉文中一份份浓浓的爱:
(一)、体会老师的爱,我引导学生抓住两点:一是老师课前嘱咐大家的这番话(课件出示)“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从“庄重严肃” 、“不许”等词中感受老师郑重的态度,用心之良苦;二是卡罗纳来到教室后,老师是如何安慰他的(课件出示)“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孩子,你要坚强。”从老师的动作“拉”及对卡罗纳的称呼“孩子”去体会老师的慈爱。再进行情景联系,让学生体会老师当时的心情与老师说话时的语气,读中感悟老师的爱。
(二)、体会“我”的爱,研读重点句:(课件出示)“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抓住“我”的动作“放” 、“贴”, “我”的一句话“卡罗纳,别哭了”来感受关爱,并指导朗读,深切的爱,尽在小小的一言一行中,让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传递这份真情吧!
(三)、体会同学的爱,(课件出示)“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阵同情和怜悯,大家屏息凝神地望着他。”我引导学生抓住“屏息凝神”去体会:大家屏息凝神地望着他,什么话都没说,其实那一双双眼睛里写满了什么?将学生置身于同学和卡罗纳的直接对话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波澜,对话中加深内化了关爱的情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有激情,因此我设计了第二次想象说话训练:
假如你是卡罗纳的同学,此时的你想对卡罗纳说什么?
(四)、体会“我”母亲的爱,我让学生研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课件出示) “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母亲这个奇怪的举动想告诉我什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会 “我”母亲的用意。借助农远课程资源上的课文插图,从“拉”一词中让学生再次感悟:爱只需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真诚的话语;或是一个深情的眼神。
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与第一次相同的想象说话训练,卡罗纳是一个_______的孩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幸福)
【同样的想象说话训练,此时的学生却有了不同的情感体验:卡罗纳虽是一个不幸的孩子,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因为有这么多的人在真诚地理解他,热情的安慰他,默默的关爱他。从而使我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学环节四:总结感悟,升华情感
为了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我在此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1、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生活中难免遭到不幸,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对于我们周围那些遭到不幸的人,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什么呢?请你把学完本课的感悟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小练笔的设计能把学生在课内认知的情感延伸到课外。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也使他们的情感得到“爱”的熏陶。】
2、总结感悟: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背景画面,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它能给予人春天般的温暖,它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我们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退的,他一定能成为生活的强者!老师也相信,当周围的人遭遇不幸时,同学们都会向他伸出关爱之手。因为我们知道(引读)“心地善良,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他人;心地善良,心中有爱,社会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你。”
【使用媒体资源播放画面,让其发挥直观、形象、快捷的辅助作用。借助音乐、画面与饱含深情的语言能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教学环节五:播放视频
使用农远课程资源,播放《爱的教育》这本书的视频。重视了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阅读,又使课堂变得生动、富有活力。并布置了实践性的作业:让我们有空去读读《爱的教育》吧,它将提升我们每个人爱的浓度。
四﹑说板书设计:
23 卡罗纳
老师
不幸的卡罗纳 →{“我” 关爱 →幸福的卡罗纳
同学们
“我”的母亲
(简明扼要的板书设计,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幸”与“幸福”的巧妙设计,赋予板书丰富的内涵,启发学生深思。)
五﹑说农远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丰富,方便,快捷的优势来设计教学,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视频的播放、画面的展示、音乐的渲染,让学生尽情地享受到远程教育资源带来的好处。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农村学校教育的飞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希望成为一个善于利用远程资源,让农村孩子得到更好教育的老师。
《卡罗纳》文本赏析 篇17
教材简析
这篇略读课文同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一样,都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
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目标
⒈认识5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⒊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歌曲《爱的奉献》、*《世上只有妈妈好》片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情感
⒈课件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中的片段(小强与妈妈分别的一幕)。
学生观看后谈感受。
⒉师: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一个只读小学3年级的孩子失去了妈妈,无限疼爱他的妈妈因为生重病去世了,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连两腿也站不稳,好象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他万分伤心。
⒊揭示课题:这个可怜的孩子就是——卡罗纳,板书课题。
师:让我们轻轻地呼唤:卡罗纳。让我们再深情地呼唤:卡罗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大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⒉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
⒋划分段落
第一段(1):老师叮嘱同学们热情地对待卡罗纳。
第二段(2-5):卡罗纳来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安慰他。
第三段(6-8):放学后,母亲也给予了卡罗纳独特的关爱。
三、自读第1自然段
⒈可怜的卡罗纳就要来学校上学了,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什么呢?指名读这一段。
⒉再读老师说的这段话,老师要求同学们怎样对待不幸的卡罗纳呢?(庄重、严肃、热情)
⒊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老师怀着对卡罗纳的无限同情与热爱,怀着对我们的热切希望)
四、读悟第2-5自然段
⒈失去母亲的痛苦是巨大的,当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我们如何去帮助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6段,并找出你认为感动的句段,划下来,在旁边写上受感动的原因。
⒉小组交流讨论,师巡视点拨引导。
⒊汇报感悟出示相关课文段落。
⑴“我心里不由得泛起……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①为什么大家都没有没有说话,都屏息凝神地望着卡罗纳?(这既是大家对卡罗纳的一种无声的关爱,也是对卡罗纳的一种尊重。)
②指导朗读。
⑵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①哪几个动作最能反映我对卡罗纳的同情与关心?
(从我的一个放,一个贴,一句卡罗纳别哭了,让卡罗纳深切感受到同学对他的同情与关切。)
②朗读体会。
⑶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孩子,你要坚强哟!”
①是啊!老师像母亲一样爱他,安慰他,鼓励他。假如你是老师,你该怎样对卡罗纳说这些话呢?
②指名读一读,学生评价。
⒋师: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具体描写了卡罗纳的悲痛和人们的表现。当神情恍惚、面容憔悴的卡罗纳走进学校时,同学们“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卡罗纳回忆起以前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情景,放声大哭,老师拥抱他、安慰他、鼓励他。当卡罗纳看到书中的*插图号啕大哭时,老师用正常上课来缓解他的情绪,同桌的“我”也伸出了热情的手,低声地劝慰他。
五、读悟第6-8自然段
⒈自读,说说自己读明白什么?
⒉重点感悟:
⑴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师:放学了,同学们没有像往常一样跑出教室,奔向自己的母亲、奔向自己的家,而是围在卡罗纳的周围默默地看着他,这仅仅是默默地注视吗?不,这是默默的关怀,默默的疼爱。在他们的眼里、在他们的心理正流淌着浓浓的情,深深地爱。假如你是卡罗纳的同学,此时你肯定有很多话要对卡罗纳说,把想说的说出来吧!
⑵“我”扑向母亲的怀抱时,母亲为什么把我推开了?(因为卡罗纳也在旁边,母亲怕卡罗纳看到我们*亲热,勾起卡罗纳的伤心,所以把“我”推开了。)
⑶“我”恍然大悟“悟”到了什么?(不能伤卡罗纳的心,“我”没拉母亲的手,而是拉起卡罗纳的手,一起回家去。)
⒊师:放学时,同学们都“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就连来接“我”的母亲,因担心勾起卡罗纳的回忆而将“我”推开,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看着悲哀的卡罗纳,“我”恍然大悟,“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六、总结深化
⒈(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同学们,卡罗纳是不幸的,因为他失去了母亲,卡罗纳又是幸福的,因为他身边的老师、同学是这样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这庄重、严肃、热情言行中就包含着深深的爱。我们相信,卡罗纳一定回从失去母亲的悲痛中走出来,快乐而坚强地生活着。
⒉中心:《卡罗纳》这篇课文通过讲述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故事,表达了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思想感情。
七、布置作业
⒈阅读课后的资料袋,了解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
⒉阅读《爱的教育》中的文章《小抄写员》
八、板书设计
23*卡罗纳
可怜怜悯
不幸爱关爱
附录
⒈词语
庄重—(言语、举止)不随便;不轻浮。
严肃—①(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的。②(作风、态度等)严格认真。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屏息—屏气。
凝神—聚精会神。
叮咛—反复地嘱咐。
嘱咐—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号啕—形容大声哭。
关切—关心。
目不转睛—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悲哀—伤心。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端详—仔细地看。
不由得—①不容。如:不由得你不信。②不禁。如:不由得掉下眼泪。
⒉多音字
切:(第11课有)
- 推荐阅读:
- 《卡罗纳》文本赏析
- 《卡罗纳》说课设计与教学设计(通用12篇)
- 《卡罗纳》教学案例点评(精选14篇)
- 卡罗纳说课(精选4篇)
- 《卡罗纳》(通用17篇)
- 《卡罗纳》教学设计(通用15篇)
- 卡罗纳教学设计
- 卡罗纳教案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