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2024-04-05人围观
简介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篇1  第二十七课 皇帝的新装  导学目标  1.掌握字词的音形义,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清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主题。  自主预习  一、字词积累  1.易写错的字  愚蠢(chǔn) 滑稽(jī) 陛(bì)下 赏赐(cì)  爵(jué)士 御聘(pìn) 骇(hài)人听闻  街(街坊) 辨(辨别)  衍(繁衍) 辩(争辩)  衔(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篇1

  第二十七课 皇帝的新装

  导学目标

  1.掌握字词的音形义,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清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主题。

  自主预习

  一、字词积累

  1.易写错的字

  愚蠢(chǔn) 滑稽(jī) 陛(bì)下 赏赐(cì)

  爵(jué)士 御聘(pìn) 骇(hài)人听闻

  街(街坊) 辨(辨别)

  衍(繁衍) 辩(争辩)

  衔(头衔) 瓣(花瓣)

  2.易读错的字

  3.重点同语释义

  (l)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2)称职:能够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3)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没有主见。

  (4)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5)不可救药: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药,治疗。

  (6)御聘:皇帝请的(人)。

  二、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安徒生(1805一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 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 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 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篇篇脍炙人口,引 人入胜。代表作品有:《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等。

  2.文体知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人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人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3.写作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本文,揭露了贵族阶层的阿谀奉承和虚伪透顶,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三、素材积累

  安徒生的精彩名句

  (l)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

  (2)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3)她知道这是她看到他的最后一晚—为了他,她离开了她的族人和家庭,她交出了她美丽的声音,她每天忍受着没有止境的苦痛,然而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是她能和他在一起呼吸同样空气的最后一晚,这是她能看到深沉的海和布满了星星的天空的最后一晚。

  (4)凡是能冲上去、能散发出来的焰火,都是美丽的。

  四、结构思路

  课堂导学

  【导学探究】

  问题一 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是如何理解本文主题的?

  问题二 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是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问题三 文中的大臣、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探究 品味句子,分析人物形象。以这是“一个________的皇帝”,“一群_______的大臣”,“一个_______的孩子”,“一个_____的骗子”为句式说话,在_____处填入一个修饰性词语,来说明本文的皇帝、大臣、小孩、骗子是个怎样的人,并在文中找出理由证明。

  【当堂达标】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滑稽(jí) 陛下(bì) 庇护(bì) b.头衔(xián) 附和(hè) 烟囱(cōn g)

  c.钦差(qīn) 妒忌(dù) 懦弱(nuò) d.御聘(yù) 赏赐(cì) 炫耀(xuàn)

  2.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l)随声附和( )a.依附 b.应和 c.一起

  (2)骇人听闻( )a.震惊 b.奇怪 c.害怕

  【课后提高】

  一、积累与运用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一诗中,诗人把“行人”“下岭” 时的心理写得生动有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列童话,完成2一6题。

  影子的故事(节选)

  安徒生

  “我相信,我们在这儿所能看到的唯一活着的东西,就是我的影子。”这位学者说。“你看,它坐在花丛中间的一副样儿多么可爱。门是半开着的,但是这影子应该放聪明些,走进里面去瞧瞧,然后再回来把它所看到的东西告诉我。”……

  “他是一个聪明人,”她对自己说。“这是很好的;而且他跳舞也很出色—这也是很好的。但是我不知道他的学问是不是根底很深?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把他考察一下才是。”

  于是她马上问了他一个非常困难、连她自己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影子做了一个鬼脸。

  “你回答不了。”公主说。

  “我小时候就知道了,”影子说,“而且我相信,连站在门那儿的我的影子都能回答得出来。”

  “你的影子!”公主叫了一声,“那倒真是了不起。”

  “我并不是肯定地说他能回答,”影子说,“不过我相信他能够回答。这许多年来,他一直跟着我,听我谈话。不过请殿下原谅,我要提醒您注意,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人,而且以此自豪;所以如果您要使他的心情好,使他能正确地回答问题,那么您得把他当做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

  “我可以这样办。”公主说。

  于是她走到那位站在门旁的学者身边去。她跟他

  谈到太阳和月亮,谈到人类的内心和外表;这位学者回答得既聪明,又正确。

  “有这样一个聪明的影子的人,一定不是普通

  人,”她想。“如果我把他选做我的丈夫的话,那对于我的国家和人民一定是一桩莫大的幸事。——我要这样办!”……

  影子对学者说:“你将永远跟我一起住在我的宫殿里,跟我一起乘坐我的皇家御车,而且每年还能领十万块钱的俸禄。不过你得让大家把你叫做影子,同时永远不准你说你曾经是一个人。一年一度,当我坐在阳台上太阳光里让大家看我的时候,你得像一个影子的样儿,乖乖地躺在我的脚下。我可以告诉你,我快要跟公主结婚了;婚礼就在今天晚上举行。”

  “哎,这未免做得太过火了!”学者说。“我不能接受,我决不干这类的事儿。这简直是欺骗公主和全国的人民。我要把一切事情讲出来——我是人,你是影子,你不过打扮得像一个人一样罢了!"

  “决没有人会相信你的话!”影子说。“请你放聪明一点吧,否则我就要喊警卫来了!"

  这天晚上,整个城市大放光明;礼炮在一齐放射——轰轰!兵士们都在举枪致敬。这是举行婚礼!

  公主和影子在阳台上向百姓露面,再次接受群众的欢呼。

  那位学者对于这个盛大的庆祝一点也没有听到,因为他已经被处决了。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选文的内容。

  3.学者的影子为什么能够成为公主的丈夫,而影子的主人最后却被杀了?

  4.公主要去提问学者,影子要公主把学者当做人来看的用意是什么?

  5.选文以学者被处决结束全文,如果你来续写一个结尾,你认为影子的结局又会是怎样?

  6.选文和《皇帝的新装》在情节设计上有什么相同点? 作品的结局有什么不同?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篇2

  第 13 周第 3 课时 科目语文

  课题 27.《皇帝的新装》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11.4

  主备人: 审核人________ 授课人_________ 年级七年级 班级_________

  【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文学常识;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童话故事;3、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学习重难点】1、能归纳课文思想内容,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2、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资料准备】

  (一)作家档案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18XX年,安徒生诞生在丹麦奥登塞镇的一座破旧阁楼上。他的父亲是个鞋匠,很早就去世了,全家靠母亲给人洗衣服维持生活。安徒生虽然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但他却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开始,他决心当一名演员,起初,他想学习舞蹈和演戏,却遭到了拒绝,后来被一位音乐学校的教授收留,学习唱歌。因为他没有钱只好离开了音乐学校。经过十几年的奋斗,终于踏进了文坛。从三十岁开始,专心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一生中共写了168篇童话故事。如《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皇帝的新装》《夜莺》和《豌豆上的公主》等。选编在小学语文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文体常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回顾《西游记》的相关知识。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炫耀:_____ 头衔:_____ 骇人听闻:_____ 随声附和:_____

  赏赐:_____ 滑稽:_____ 钦差大臣:_____ 言简意赅:_____

  2.解释词语。

  滑稽: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致:_________________

  炫耀:____________________骇人听闻:________________

  随声附和:_____________ 不可救药: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句子,用所列关联词造句。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关联词:既不……也不……也不……除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作者是_____(国家)作家______,他的童话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出示目标

  活动设计 一、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内容。

  1、皇帝有何嗜好?

  2、两个骗子怎样设圈套?

  3、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出真话?

  7、最后结果如何?

  二、 合作探究。 把握故事情节

  1、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开头有引子,结尾有尾声。请围绕“新装”这一个线索梳理文章思路,并用小标题形式加以概括。

  引子:皇帝( )新装 第1段

  开编:骗子( )新装 第2—4段

  发展:大臣、皇帝( )新装 第5-22段

  高潮:皇帝( )新装 第23—32段

  结局:小孩( )新装 第33—36段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当堂小结 两个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却骗了许多人。在面临诚实与虚伪、真与假的抉择时,当诚实被视为愚蠢与不称职时, 皇帝、老大臣、官员以及老百姓等人都说了假话,最后一个孩子说出了真话。为什么孩子能说真话? 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课堂检测 完成练习册“基础演练”题。

  课后练习 完成课后作业1.3题。

  板书设计

  • 推荐阅读:
  •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精选16篇)
  •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精选14篇)
  •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 27.《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精选11篇)
  •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精选6篇)
  • 皇帝的新装教案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