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女人图片

2024-03-26人围观
简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篇1  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  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语?  课件展示:禁毒标语  ①毒品猛如虎,生命贵如金。  ②一次吸毒终生悔,莫拿生命赌明天。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篇1

  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

  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语?

  课件展示:禁毒标语

  ①毒品猛如虎,生命贵如金。

  ②一次吸毒终生悔,莫拿生命赌明天。

  ③远离白色粉末,拥抱七彩生活。

  ④警民同心,共战毒品。

  ⑤禁绝毒品,造福后代。

  ⑥全民参与,抵制毒品。

  2、当你看到这些标语时最想说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对个人: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对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对社会:危害社会治安。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和警觉毒品的危害性,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师:我们是中学生,必须远离毒品,我们该怎样做起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这一课。(板书课题)

  片段二:预防毒品

  1.想一想:当有人向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师生总结得出五种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

  二是找借口溜走;

  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

  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2.谈一谈:讨论你如何防止吸毒?

  生: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

  生:坚持体育锻炼

  生:结交具有良好品性的朋友、

  生:远离毒品,从小做起。

  生:我们要远离毒品,使自己健康成长。

  生:我们要从现在起,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加强健康意识。

  生:从拒绝第一口烟酒开始。

  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生:我们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①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涉毒违法要受到法律制裁。

  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③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④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⑤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

  ⑥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3.教师的建议:培养良好习惯,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①自律自爱,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和烟酒才能够切实保护自已,不被其所害。

  ②加强对文化、科学以及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不断培养自已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我控制和抗拒毒品烟酒诱惑的能力。

  ④要培养自已多方面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参加文明、高雅的文化教育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摒弃吸烟、酗酒等恶习。特别是青少年,远离毒品,首先要远离烟酒。

  ⑥面对毒品和烟酒,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有坚强的意志。

  ⑦同学们还要记住两个日子: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4.结束语:引导学生远离毒品: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这是我们远离毒品迈出的第一步,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以现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说出我们这一节课学习的主题和誓言: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篇2

  教育形式:

  主题班会

  教育目的:

  1、借助本次活动,了解毒品知识。

  2、深刻认识、理解毒品等社会问题对个人乃至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

  3、学习一些预防和抵制的措施和方法,从生理和心理上建立和巩固对毒品等恶习的防线,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完善人格,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

  教育过程:

  一、引入

  腾飞中也“阴暗”(视频:播放——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腾飞面貌。)班主任: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大跨步的走向世界,昂首行进在科技之林。在吃饱喝足后,人民精神生活又有了新的向往和梦想。如何释放休闲的激情和苦闷?于是一些娱乐场所酒吧、舞厅、迪厅成了精神栖息的家园,可是这里往往隐藏着享乐主义的精神垃圾——毒、赌、色,这些堪称摧毁一个人思想意识和精神的“糖衣炮弹”!今天我们先来认识第一颗令人生畏的“炮弹”——毒。下面我们掌声欢迎主持人上台为我们主持这次主题班会!

  二、认识——毒品真面目

  主持人:几斤烟土可使一个民族沦为亡国奴,真可谓触目惊心,悚人毛发。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竟会被它所支配,驱使左右,乃至俯首称臣。下面我们就一睹它的容貌。

  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

  (一)毒品的种类介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药品。

  (二)毒品的危害介绍。(结合图片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a.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b.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c.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d.传染性病及“艾滋病”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a丧失工作能力b倾家荡产c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三)毒品的成瘾性介绍。(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

  毒品的成瘾性是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欲望,并反复的使用毒品,以取得快感,或避免出现痛苦,使吸毒者处在一种特殊的精神和病态状况,可分为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两种。

  (四)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

  (五)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问: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

  2、防毒有五种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

  二是找借口溜走;

  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

  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

  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识。

  教学重点:

  知道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校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施教于未然,但学生走向社会,故现在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特别是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出课题

  1.谈话:在前面的课上,同学们一定对毒品有了一些了解,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教师补充: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二、具体讲授毒品的危害。

  (一)毒品有那些危害呢?(小组讨论探究)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城关一小:柳海荣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艾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二)请事先网上搜集材料的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1.学生讲故事

  2.请学生自由发表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

  请为禁毒教育写

  二、三条广告词。

  三、总结

  同学们,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以现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我国吸毒人数每年递增,而且我国吸毒人员呈低龄化趋势。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危险期”,身体发育迅速,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加上一些青少年法律知识缺乏,很容易受到所谓“时髦毒品”的侵害。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认识了解毒品及其危害,懂得预防,自觉远离毒品,增强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知道什么是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

  2、知道怎样预防毒品,提高拒绝毒品的能力。

  难点:自觉远离毒品,增强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毒品

  这节课我们班会的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深入了解,认清危害

  1、什么是毒品?

  学生读。在毒品的定义中列举了六种国际常见的,大量泛滥的毒品。

  除了这六种,还有那些常见的?

  2、毒品是从什么时候大量流入中国的?

  鸦片战争。这是当时的鸦片烟馆,城市不必说,即使在一些乡村僻壤,有时也会开设烟馆,数榻横陈于一室,终日烟雾缭绕。吸毒者使用烟枪点燃鸦片口吸。现在的吸毒者也采用这种方式,只是把毒品粉末放入香烟内吸食。

  3、我们现在常见的吸毒方法还有哪些?

  4、毒品进入身体内,对我们造成哪些危害呢?

  (1)模拟吸毒游戏。

  我们先做个游戏,你用眼盯着图片中心看,1分钟后说说是什么感觉。

  (2)而真正的吸毒对身体造成的危害远比这厉害多了。吸毒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学生讨论回答。

  屏幕出示总结:

  (1)毁灭自己:产生多种疾病,如肝炎、肾功能衰竭、各种皮肤病、中毒性精神病、性病、艾滋病等,甚至导致死亡。

  (2)祸及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3)危害社会:扰乱了社会治安,戒毒治疗经费给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5、警示台:

  20__年7月5日,在桂林市灌阳县民族中学读初中一年级的14岁陈桥从学校回到家中,当时他坐在客厅沙发上,陈桥的母亲在厨房里忙乎着午饭,突然听到噗通的一声,陈桥从沙发上面掉在了地上,脚手都抽筋了,陈桥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四肢抽搐,神志不清。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也没能留住陈桥的生命。

  6、吸毒统计: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禁毒教研室主任李文君教授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__年6月,全国累计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达到322.9万人,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有188.7万人,占58.4%。20__年我国吸毒人员呈低龄化趋势六成吸毒者不足35岁。

  这个数字触目惊心。

  (三)分析诱因,远离毒品

  既然毒品的危害这么严重,为何有的青少年还要吸食它?其诱因有哪些呢?

  1、播放视频

  小芳:交友不慎,是自己的梦想终成遗憾。

  小勇:告诉我们对于毒品我们千万不要“抽着玩玩”“尝尝鲜”,不要被好奇心驱使。

  2、出示事例:

  17岁的阿珍“毒龄”竟已有两年多了。据阿珍介绍,其父母在她13个月大时便离异了,她被判随生母,后母亲再嫁时后父嫌她累赘,便把她送给了市区一对结婚多年未曾生育的夫妇(也就是她现在的父母)。

  阿珍承认,起初养父母对她很好,吃的、穿的无不关爱有加。但当她7岁时,养母生下了弟弟后,她又成了“累赘”,成了家中的“保姆”,每天做饭、打扫卫生、看管弟弟等什么杂务都“承包”了。为此,阿珍不止一次在夜里躲在被子里偷偷哭泣。因缺乏家的温暖和关爱,阿珍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己慢慢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小学毕业后,她即跟着在歌舞厅认识的.朋友们离开了家。有一天她见几个朋友躲在一个隐蔽角落里抽烟,仔细一看,发现他们的抽法很奇特,于是她凑了上去,学着他们的样子狠命抽吸了一口,她称,那一刻她感觉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解脱”。上瘾后,因无经济来源,她便再也离不开那些娱乐场里的“朋友们”了,因为只有和他们在一起,她才能获得毒品来应付她日益强烈的毒瘾。结果愁没消去却把自己“吸”进了戒毒所。

  阿珍是生活中受挫,悲观失望,才吸毒。面对困难挫折时应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逃避不是办法,要敢于面对,乐观的对待。记住上帝给你关上一扇窗,是为了打开一扇门。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活中的困难不可避免,关键是你怎样对待。借此机会老师给同学们推荐几本书:《平凡的世界》(路遥)《老人与海》(海明威)《我们仨》(杨绛)《活着》(余华)

  3、自读课本事例,看看王学明是怎样开始吸毒的?

  家长吸毒,效仿上瘾。

  如果我们的亲朋好友吸毒,你会怎样做?

  学生回答。

  (四)明确法规,打击毒品

  1、我国《刑法》规定了四种毒品的违法行为:

  (1)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行为;

  (2)非法持有毒品的违法行为;

  (3)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

  (4)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的违法行为。

  《刑法》明确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2、为了打击毒品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一直做着不懈的斗争。

  (1)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

  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2)世界禁毒日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3、组内讨论:我们如何从自身做起,远离毒品?

  学生回答。

  齐读

  1.洁身自爱,不图虚荣;

  2.交友要慎重,千万不能吸第一口;

  3.不去营业性娱乐场所;

  4.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110);

  老师希望不但同学们能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同时也做好小小宣传者,让我们周围的人也加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活动中。

  (五)自我检测,提高认识

  1、做一下课堂小测。做完讨论,明确答案。

  2、课下请同学们登录班级微信群,查阅各种资料,完成禁毒小知识测试卷。

  四、小结与反思

  随着毒品的蔓延,对青少年吸毒的早期预防,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对于生活在阳光雨露中思想单纯的青少年,“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为好。所以本节课我制作了课件,通过生动、直观、形象的演示,加上充分的资料收集、视频短片教育和许多生动鲜活的事例,使他们能对毒品有了直观的了解与感受,也有了忧患意识,看到了我们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增强了教学的可信度,并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提高了小组合作能力,包括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由于课堂涉及内容较多和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等诸多因素,有些环节未能充分展开,未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这也是本节课的遗憾之处。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宣传禁毒知识,抵制毒品侵害。

  2.通过看禁毒展、阅读材料、自编自演小品、讨论等系列活动,使学生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3.进一步认识吸毒不仅是对自身的身心健康有危害,而且危害他人,影响社会秩序。因此吸毒在我国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如果吸毒贩毒就不再是违法行为,而是犯罪行为。

  活动准备:

  1.组织同学们到邵阳市禁毒教育基地参观禁毒展。

  2.排练小品:《深渊》。小品讲述一个中学生从逃学,抽烟,交上坏朋友,受吸毒、贩毒者的引诱染上毒瘾,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

  3.关于主题班会的课件。课件中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以及历史上的禁毒斗争。

  4.环境布置(黑板上写出主题班会的标题: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活动步骤:

  活动一: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展,在参观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活动二:活动育人

  主持人:今天我们班召开主题班会《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上午我们大家参观了禁毒教育展,通过参观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认识毒品的危害,自觉远离毒品,使我们大家健康成长,请大家首先观看由我们班的..几位同学自编自演的小品《深渊》。

  活动三:同学们观看表演

  活动四:全班同学分组讨论,结合上午参观的禁毒教育展和刚才的小品演出,谈观后感。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参观了禁毒展和小品《深渊》表演,对毒品、吸毒、禁毒及毒品的危害等大家都有什么认识、感想和体会,就在这次班会课上谈一谈,不必长篇大论,一句感想、一点体会、一句表态的话都行,现在谁先发言。

  学生1.看了刚才的表演,使我重新认识到逃学造成的严重后果。

  学生2.逃学不仅使我们失去学习的机会,还会使我们接触到很多不好的东西,使坏人有可乘之机。

  学生3.看了刚才的表演,使我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它给毒贩创造了机会。

  学生4.我们应该加强《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增强对不良心理因素的抵抗能力。

  学生5.通过刚才的表演,使我认识到毒品对人类的危害不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是相当严重的,我们应该自觉远离它。

  学生6.看了表演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交朋友也要慎重。

  活动五:利用课件帮助学生回忆上午参观过的禁毒展的部分内容。

  版块一:毒品的种类。

  版块二:毒品的历史、鸦片战争前的歌谣《请君莫畏大炮子》。

  版块三:毒品的危害。

  1.毁灭自己;

  2.危及家人;

  3.危害社会。

  版块四:远离毒品.通过一组漫画说明毒品是碰不得的。

  版块五:向毒品宣战.由历史上的虎门销烟到今天全社会的禁毒斗争的一系列图片展示说明了我们国家对吸毒兼贩毒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活动六:主持人:通过观看刚才课件展示的图片大家都有什么感想?请大家谈一谈。

  学生甲:通过上午的参观和刚才的图片,使我了解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有各自的毒副反应及产生戒断症状,对健康形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甚至吸毒过量以至死亡。所以吸毒是毁灭自己。

  学生乙:毒品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的影响,滥用毒品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学生丙: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由于毒品的生理依赖性与心理依赖性,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

  学生丁:长期吸毒精神萎靡,形销骨立,人不象人,鬼不象鬼。因此,有人告诫吸毒者:“吸进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

  学生戊: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

  学生己:吸毒与犯罪如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为获毒资往往置道德、法律于不顾,越轨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生命与社会治安。

  学生庚:我们现在作为一个中学生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那些不良习惯远离自己,才能使自己自觉远离毒品,不受毒品的侵害。

  活动七:主持人:通过刚才这些同学的发言,我们知道了:毒品有害身心健康,害已害人,危害社会,我们要远离毒品。

  • 推荐阅读:
  •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教案(精选4篇)
  • 大班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安全教案(通用2篇)
  • 第三课 珍爱生命 教案(精选2篇)
  • 幼儿园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教案(精选4篇)
  • 珍爱生命 热爱生活(通用2篇)
  • 珍爱生命直面挫折班会教案(精选4篇)
  • 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
  •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 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