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通用技术: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通用技术手工作品及设计方案
课本p32页,马上行动中,地下通道图片中,它的设计忽略了哪些人群的需要
(忽略了特殊人群的需要:右边没有扶手,没有婴儿车、残疾车上下的通道和盲道等)
同学们都知道特殊人群也是我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需要。设计时,还应该充分地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产品设计中不可将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完全对立起来。
那么现实产品设计中考虑特殊人群有哪些呢?
展示图片:
a、教学楼残疾人上下通道;
b、人行道中设置的盲人道;
c、宾馆大门的入口及感应推拉门;
d、医院内病人的电梯。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人们使用产品时处于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交替之中,因此,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概念理解:
静态尺寸:是指人的构造尺寸。
动态尺寸:是指人的功能尺寸,包括人的动作范围,体形变化等测量数据。
案例(七)讨论:同学们坐的座位的人机关系及课本p33页马上行动中,人与床之间的人机关系。动态与静态所涉及的空间范围是不同的,在物品摆放时,要考虑动态与静态的协调。
为了形成良好的人机关系,不仅要使产品符合人体静态尺寸,而且要人在使用它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例如:(1)茶座、咖啡屋的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将空间处理得小一点,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
(2)办公室设计:以冷色调为主、空间处理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
(3)教室设计:以冷色调为主:将空间处理得纯洁高雅,严肃认真,以营造、活泼、奋发向上的氛围。
案例讨论(八)居室、家具的造型设计及装饰、图案等是如何考虑人的心理需求的?(小孩、成年人、老年人心理要求是不同的,在设计时应分别对待)
此外:还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都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设计中注意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将人机关系处理的更好。
4、信息的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的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
例如:前些年的按键式固定电话,只有按键而没有液晶显示屏,无法显示拨号信息,人们只能通过听电话按键提示音判断是否按下按键。现今出现的液晶显示屏电话,可以提供给人们视、听觉双重信息传递途径,大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教材p35页,汽车的颜色,说明开银灰色车最安全;其次是红色、黄色、蓝色的车;再次是绿色和灰色的车;最不安全的是棕色的车。
说明人机之间的信息传递是有选择的,不恰当的信息传递,往往会导致不良的人机关系。改善信息传递的信息源或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课堂小结: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人机关系是满足人的需求的方法。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注意人机关系,这是设计的重点。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能够理解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5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