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表格式教案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阅读题及答案

2024-03-24人围观
简介案例名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科 目语 文教材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执教教师刘海鹰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课型讲读指导教师王云洁一、教材内容分析《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主要目标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使学生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感情。理解是表达的前提,所以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较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案例名称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科 目

语 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执教教师

刘海鹰

教学对象

六年级学生

课型

讲读

指导教师

王云洁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主要目标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使学生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感情。理解是表达的前提,所以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较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本课讲述了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

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环境讨论研究,理解课文内容,较好的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4、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5、认知难点:

1)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 本课的学习者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日常的教学我了解经过小学阶段五年的学习,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具有一定的自主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团结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强,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能力也比较强。

3、 学生对于家园和土地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热爱自己的家园,他们很清楚环境的破坏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也有很强烈的环保意识。

4、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较正确的爱憎观,他们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他们愿意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5、 是由于地区和家庭条件所限学生能够运用网络查寻收集资料的并不是大多数。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学生学习,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热爱土地的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料,学生合作研究理解“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的含义。

1/3

  • 推荐阅读: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通用15篇)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反思(精选14篇)
  • 浅谈优化教学行为的一些策略──《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反思(精选15篇)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精选16篇)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堂教学实录(精选13篇)
  • 叩问“神圣”——我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通用16篇)
  • 表格式教案模板
  • 表格式教案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