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数学教案- 小数乘法 数学教案小学二年级
数学教案- 小数乘法 篇1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赋予现实意义
谈话:同学们,再过几天将迎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大家知道是什么节吗?(中秋节)我们还刚刚学了一篇关于中秋节的文章……(《嫦娥奔月》)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最喜欢吃的就是月饼了,昨天让同学们去调查了市场月饼的价格,下面我们来汇报一下。
出示:
单价
数量
总价
(汇报时有选择填入一个整数、一个一位小数、一个两位小数)
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信息编出几道应用题。
二.激起学习兴趣,创造活动机会,
谈话:对于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哪些呢?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汇报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①加法算式:
②乘法算式:
(2)讨论各种算法,尝试说理。
三.扩大思维空间,亲历数学过程
(1)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2.4 ( )
×6 ×6
从以上几题中,你有什么发现?
(2) 请你在下面各题积的合适位置点上小数点。(题略)
(3) 小结:通过探索,大家对小数乘整数的方法都有了各自的理解。那么,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乘法呢?
四、提供出错时空,经历思维碰撞
(1)口算:0.4×3 3×0.17 0.21×4
(2) 5×8.34 14×0.36 0.12×90 1.05×24
五、在开放中激活思维,尊重学生独立思考
(1) 变式练习:要使872×12=10.488的积正确,因数的小数点该怎样点?你有什么诀窍?
(2) 开放练习:在括号里填上你喜欢的数,使算式成立:
( )×( )=0.36
六、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数学教案- 小数乘法 篇2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教学内容:(机动3课时左右)
1、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
2、小数除法(11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1、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和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 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1. 小 数 乘 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 小数乘以整数。(P.l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填表。(投影出示)
因 数
15
150
1500
15000
因 数
5
5
5
5
积
填得数后,引导学生观察:
(1) 先从左往右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2) 再从右往左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概括: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或 )10倍、100倍、1000倍……积也 (或 10倍、100倍、1000倍……
2、口答:15×5表示什么?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3、引新: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积的变化规律,小数乘法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这部分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小数乘法的知识,首先小数乘以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二、尝试: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⑴ 出示例1:花布每米6.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⑵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怎样列式计算?(让学生讨论,只列算式不计算,并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用加法计算:6.5+6.5+6.5+6.5+6.5
用乘法计算:6.5×5
⑶ 6.5×5表示什么?(5个6.5或6.5的5倍是多少)
⑷ 小数乘以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是求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 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⑸ 练习:
P.4页 1、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0.9×4 63×6 8.4×15
P.4 页2、列出乘法算式。
⑴ 5个2.05是多少?
⑵ 4.95的7倍是多少?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⑴ 小数乘法可以怎么算?(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板书: 6.5
× 5
⑵ 生试算,指名板演。
⑶ 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⑷ 示范: 6.5 扩大10倍 6 5
× 5 × 5
3 2. 5 3 2 5
缩小10倍
⑸ 回顾对于6.5×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6.5扩大10倍变成65,被乘数6.5扩大了1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25再缩小10倍。
⑹ 做一做:14个9.76是多少?
⑺ 通过例1和“做一做”,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被乘数是一位小数,积是一位小数:被乘数是两位小数,积也是两位小数。
如果被乘数是三位小数呢?(积的小数位数和被乘数的小数位数相同)
⑻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运用
1、填空。
4.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2、判断下面各式中的积是几位小数。
3.45×84 4.6×25 0.41×56 1.085×305 0.0076×24 2.3×5
3、P.4页4
四、体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五、作业
P.4页3、4题。
六、板书:
七、课后记:
数学教案- 小数乘法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会根据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会计算小数连乘、乘加、乘减,并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计算小数乘法。
(2)提高学生计算、估算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熟练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
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辅垫
1.读题列式,并说一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4个13是多少? 18个2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课件1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一句话表示)
二、 设疑引喻
出示课件2
板书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三、 指导探索
1.出示图片1
2.组织讨论:
(1)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怎样列式?
(2)13.5×5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你觉得哪个算式比较简便?
(4)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
3.提问:小数乘以整数该怎样计算呢?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提示:①能不能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②能不能用前面复习中得到的规律来解决呢?)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做法,交流这样做的依据。
4.出示课件3 提示:为什么要把325缩小10倍呢?
5.请学生看书学习今天的内容第1页,觉得重要的地方画下来。
四、质疑小结
1.今天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请同学概括一下。(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提问:计算13.5×5时先算65×5,为什么算出的结果675还要缩小10倍呢?
3.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答疑)
五、反馈调节
1.完成P4第1题 注意学生叙述意义时的不同说法
2.完成第1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鼓励学生能勇敢地说一说自己错在哪儿?教师注意行间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调节。
3.完成第4页第2题。
集体订正。
提问:观察上面的习题积的小数位数与被乘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4.P4第4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5.根据149×23=3427填结果。
14.9×23=( )
1.49×23=( )
149×0.23=( )
149×2.3=( )
( )×( )=3.427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个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1.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初步掌握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2.运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和迁移类推的方法,学会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1.说出下面各小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0.3 0.72 0.418 0.6 0.94
2.课件4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规律学习新知识。
(二)指导探索
1.理解意义
(1)课件5,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
提问:怎样求出 米花多少钱?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列式的?
出示 13.5×0.5=
单价×数量=
提问:这个算式和上节课学习的有什么不同?13.5×0.5还是求几个13.5的和是多少吗?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 求13.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由学生互相说一说:求0.82米布用多少元该怎样列式?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小结: 提问:你认为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4)练习
①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义:
3×0.7 8.5×0.4 7.2×0.86 18×0.23
②列出乘法算式:
求21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30的一半是多少?
2. 学习法则:
引导讨论:理解了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下面我们研究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联系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复习过的因、积变化规律进行尝试、讨论。
(1)出示讨论题:
①你能把两个因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吗?
②转化成整数乘法后,两个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2)学生分组讨论后试做,教师行间巡视,了解情况。并指名板演。
(3)课件6演示。
(4)由学生独立完成 在书上。
提问:你是把13.5×0.82转化成谁乘以谁算的?为什么5和2对齐?
(5)独立完成 67×0.3 2.14×6.2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6)归纳法则:观察比较后启发提问:
以上几题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法则:(法则略)
(7)指导学生看教材中今天所学内容
(三)反馈练习
1.根据 11×18=198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1.1×18= 1.1×1.8= 0.11×18=
1.1×0.18= 0.11×18=
2.说出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0.4×0.6 15.86×0.7 38×0.6 0.54×0.23
85×0.327 1.57×0.28 1.8×0.23
(四)质疑调节
1.这一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由学生总结概括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提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看法。(包括自己的问题、提醒别人要注意的地方、自身感受等)组织学生答疑、解疑。
(五)巩固发展
1.完成练习一 第6题,第8题。
2.列竖式计算。
1.8×23 0.37×0.4 1.056×25
3.一个长方形长是1.35米,宽是0.48米,这个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 推荐阅读:
- 数学教案- 小数乘法
- 数学教案-小数乘法
- 数学教案-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通用3篇)
- 小数乘法的教学(精选2篇)
- 小数乘法(通用14篇)
- 小学数学教案
- 数学教案
- 高中数学教案模板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