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瑞恩的井·教案 瑞恩的井故事梗概
瑞恩的井·教案 篇1
教学背景:
《瑞恩的井》是一篇拓展阅读的文章,记叙了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个普通的男孩瑞恩,受到一年级老师的鼓励,深信为喝不到清洁水的非洲人民打一口井是一件好事。为此,他不断努力,终于通过做家务赚到了打井所需的七十美元。几年后,这个六岁孩子的梦想竟成为千百人参加进来的一项事业,一个六岁的孩子,能够梦想并通过实际行动帮助那些贫穷的人们,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通过简介,感受非洲人民的痛苦生活。
同学们,在遥远的非洲,由于地理条件等特殊的原因,那儿的人们饱受折磨。
多媒体出示。
一些非洲的孩子在条件很差的草棚里,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又缺医少药,许多儿童在饥饿、疾病中等待死亡。
指名朗读。
(同情的语气。“等待死亡” 语气低沉、语速缓慢,读出悲惨和痛苦。)
师:非洲地区严重干旱,你们看(出示有关的图片)
师: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画面中非洲的小朋友没有足够的食物吃,营养不良,瘦得皮包骨头。)
交流后出示:这真是一个痛苦的社会。
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二、学习课文3——8小节,体会瑞恩的善良、坚毅和执著。
过渡:一个六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听说这一切后也和我们一样深切的同情他们,并有了一个美好的愿望,他的愿望是什么呢?
1、快速读读课文3——8小节,用笔在书上划出。
2、交流出示:
我希望非洲的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齐读句子。
3、为此他是怎么做的呢?认真读课文的3——8小节。想想:他是怎样做的?
1) 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交流。
2) 班级交流,师随机点拨并板书;
板书: 请求
积攒
捐助
3) 假如是你得到了这70美元,你会怎么用呢?
小结:瑞恩为了让非洲的小朋友能喝上干净的水。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这70美元来得容易吗?
4、再读课文3——8小节,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这70美元来之不易?用笔在书上用直线划出。从中你体会到他是个怎样的人?
5、学生自学后交流,教师抓住关键句段引导品悟,同时进行朗读训练。
1)妈妈和爸爸商量了一会儿,对瑞恩说:“如果你真的很想得到70美元,你可以做一些额外的家务自己挣。”瑞恩眼睛一亮,爽快地答应了。
“额外的家务”中的“额外”指什么呢?
“眼睛一亮”、“爽快地”可见当时瑞恩的心情是多么高兴,他为自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而兴奋,一改原来那——(生:充满了泪水)的表情。他是多么善良啊!
板书:善良
指导朗读:读出瑞恩当时那欣喜的心情。
能加上你们的神情来读读。
2)妈妈制作了一个表格,上面画了35行,瑞恩每完成一行的工作就可以挣到2美元。
(出示“35、2美元”体会瑞恩要挣到70美元需要做许多事情,来体会它是个有毅力的孩子。)
板书:有毅力
指导体会。
3)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板吸尘,瑞恩干了两个小时。当朋友们在外面玩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个2美元。
(凸现:两个小时 玩的时候 )
学生说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来体会瑞恩的有毅力。
4) 爷爷知道了这件事,请他捡松球,每捡一袋就可以得到10美元。期中考试,瑞恩把成绩单交给父母,他们用5美元奖励他的优异成绩。
师:瑞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取着报酬,他为实现自己的愿望积攒着,他是一个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
师:他终于积攒了70美元,四月的一天,……
5) 引读第八节。出示该小节的内容。
解“骄傲”。你认为这个词用得恰当吗?
请你也用它来说几句话。
“我将继续努力”多么执著的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他义无反顾。
板书:执著
6、瑞恩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不断努力着,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他所做的一切。请你用上下列关联词中的一个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认识的瑞恩。
出示小练习:
即使……也…… 不但……而且……
尽管……还是…… 宁愿……也……
只要……就…… 虽然……但是……
(生自有准备,交流。)
小结过渡:多么了不起的瑞恩,他的行为感动了他身边的人。
三、学习课文9、10小节,感受瑞恩言行的影响力。
1、 瑞恩的行为感动了谁?他们是怎么做的?读读课文9、10小节,思考问题。
2、学生交流,老师协助整理并板书归纳。
板书:妈妈
学校的师生
社会上有爱心的人
3、师小结:瑞恩的行动感动了许许多多有爱心的人们,人们纷纷投入了捐款的行列,瑞尔终于募捐到了700美元。两年后,他在妈妈陪同下来到了干旱的乌干达。
四、学习11小节,揭示课题,体会非洲人民的感激之情。
1、 瑞恩来到乌干达,非洲人民是怎样对待他的?找找有关的句子,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 出示句子:
村里的长者带她来到一口井边,井座儿在鲜花的包围中,上面刻着:“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
1) 理解“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
为何称之为瑞恩的井?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a(因为缺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食物和水,非洲人民饱受饥饿、疾病的折磨,甚至面临死亡,对于他们来说,是痛苦的。而瑞恩通过自己的努力募捐来的前打出的井无疑为当地的居民带来了生存的希望。这特殊的荣誉应该给有特殊贡献的人。)
b生活在非洲这片贫瘠的土地,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没有食物,没有水,饥饿、疾病、死亡威胁着人们,瑞恩捐助的这口井给那里的人带来了希望。
板书:瑞恩的井
2) 感情朗读
五、总结课文
1、教师小结 。
瑞恩一个6岁的男孩,凭着一颗爱心,凭着他的执著、毅力,创造了一个伟大创举。他的名字永远留在了非洲人民的心中。
2、升华感情。
同学们,如果你是瑞恩的家人,或者是他的同学、老师、或者是社会上的一位有爱心的人,或者你是一位受到过瑞恩帮助的非洲人民,此时,你想对瑞恩说什么?
出示:瑞恩,我想对你说:“
。“
(交流、点评)
参考: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事情都能做好!
你是一个善良、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好孩子。
3、出示多媒体,讲评课后练习。
1、想想带点的词语能不能用( )中的词语替换?为什么?
2读句子,想一想两个句子中“骄傲”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并用不同的意思给“骄傲”造句。
4布置作业。
6岁的瑞恩凭借着自己的一颗善良的心,帮助了数以千计的非洲儿童。你一定很佩服瑞恩吧。有什么话相对瑞恩说吗?请你给远在加拿大的瑞恩写一封信。
附板书:
3、瑞恩的井
瑞 恩
善 良 家人
执 著 影响着 学校的师生
有毅力 社会上有爱心的人
有爱心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清晰,目标明确,学生课前预习到位,导入为教学做了铺垫,教学内容饱满,板书能突出文章的主题。但是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过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前面的环节中由于学生拘束,回答问题延迟,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一、二环节的内容,造成前松后紧,而后面的内容又是重点,所以本节课后半部分有点老师拽着学生跑的感觉。如果再次上改进课的话,我想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字词放手让学生来做,把字词学习的时间用来感受课文中的句子,体会瑞恩真诚无私、没有国界的爱。如果这样时间还不够的话,我会把这些内容分成两个课时来上,因为课文时间的比较这是第一次出现,有必要让学生弄得清楚些,甚至用一节课来教会他们怎样比较,那么以后学生掌握了比较的方法之后,他们能主动地对课文进行比较,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瑞恩的井·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会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能辨析“募集、募捐、捐助”这三个词语。
3知道瑞恩是一个善良、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好孩子。领会“有决心、有毅力,总能把事情做好。”这个道理。
【教学重点】
1会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领会“有决心、有毅力,总能把事情做好。”这个道理。
【教学难点】
1知道瑞恩是一个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好孩子。
2理解“瑞恩的井一一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介绍“井”,导入新课。
(请看到过井的学生举举手,并请他们说说井的作用。)
(井一一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
2出示课题——瑞恩的井,齐读。
3根据课题提问。
归纳学生的问题:
瑞恩是谁?
瑞恩怎么会有一口井的?(为什么这口井是瑞恩的?)
这口井在哪里?
……
(以上问题较为简单,当场可以解决。)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
2检查朗读的情况。
(1)文章共有几小节?(12小节)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3出示:
瑞恩是。从老师口中,他知道,(6 岁的加拿大一年级的小学生)(学校正在为非洲儿童募捐)还知道。于是,他挣到了70美元。可是这钱不足以打(70美元可以打一口井)(帮长辈做家务)一口井。在的帮助下,瑞恩开始了面向整个加拿大的,也加入(妈妈)(募捐活动)(他的同学)了捐助的行列。他们还与非洲的孩子们。两年后的,8岁的瑞(相互通信)(一个夏天的早晨)恩和妈妈来到,这里有一口,当地的孩子们(乌干达的一所小学附近)(瑞恩的井)(热烈欢迎瑞。现在,瑞恩的募集活动,那些钱将被用来。恩的到来)(还在继续)(在非洲打井和购买设备)
4交流答案,齐读这段话。
5辨析“捐助、募捐、募集”。
(1)这段话包括三层意思:
出示:
①学校正在为非洲儿童募捐。
②瑞恩靠做家务挣来了70美元,他的这笔钱将用来捐助乌干达北部一所小学的孩子们。③瑞恩在妈妈的帮助下开始了面向整个加拿大的募集活动,这一活动至今还在继续。
指名分别读这三句句子。
(2)从课文中找到与这三句句子相对应的小节。
(1~2节)
(3~4节)
(9~12节)
全班齐读1~2节,男生读3~8节,女生读9~12节。
板书:学校在募捐→瑞恩的捐助→瑞恩在募集
(3)利用工具书,比较三个词语的异同。
相同:都有捐款、捐物的意思。
不同:募捐是募集捐助的意思。
募集是广泛征集的意思。
捐助是拿出财物来帮助的意思。
“募集、募捐”有号召大家来捐助的一层意思。
捐助则是指自己捐款捐物。
三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可以用书中的句子来说。
2交流:
瑞恩是个善良的孩子。(有同情心、助人为乐、关心别人、心好等都行。)
板书:善良
(1)瑞恩回家对妈妈说:“我需要70美元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
(2)瑞恩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又一次提出请求:“非洲的孩子们就要死了,他们没有干净的水喝!”
(3)瑞恩眼睛一亮,爽快地答应了。
(4)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注意黑体字的读法。)
瑞恩是个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孩子。(有毅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等都行。)
板书: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1)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板吸尘,瑞恩干了两个小时。当朋友们在外边玩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个2美元。
(2)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的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3)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注意黑体字的读法。)
四三读课文,悟悟道理。
1齐读课文,找找直接点题的一句话: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
(个别读)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生活在非洲这片平脊的土地,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没有食物,没有水,饥饿、疾病、死亡威胁着人们。而瑞恩捐助的这口井给那里的人带来了希望。
2我们从瑞恩身上学些什么?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事情都能做好!
这就是瑞恩的井带给我们的启示。
3说话练习:
以《好样的!瑞恩!》为题,说说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受。
4总结全文。
附板书:
瑞恩的井
学校在募捐→瑞恩的捐助→瑞恩在募集
善良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事情都能做好!
瑞恩的井·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熟练地朗读课文。
2、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能够感悟并有所启示。
教学重点及难点:体会瑞恩的爱心、同情心、学会关心他人。
教法:互动参与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瑞恩的井》,这是生活在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个普通男孩身上的故事,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
二 自主学习
募捐mùjuān 草棚 péng 羞怯 qiè 水泵 bèng
登载 zǎi 擦 cā 罐guàn
三 合作学习
(一) 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交流对课文整体感受(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根据文章的内容、写法设问,质疑解难
(二) 重点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学生点评。
找出描写瑞恩言行的句子,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瑞恩:富有爱心,具有超人的毅力,恒心。(例子略)
四 探究学习
1、“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这句话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既是瑞恩决定攒钱的原因,也是瑞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的精神动力,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进一步表现了瑞思的真诚,无私,没有国界的爱。
2、瑞恩的行为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真理。
五 回顾反思
1、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如何看待给瑞恩以极大支持的妈妈。
3、瑞思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你的梦想是什么,又如何实现呢?
《瑞恩的井》练习题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疾病( ) 募捐( ) 挣钱( ) 商量( )
水泵( ) 登载( ) 羞怯( ) 呵护( )
2、回答下列问题
a.“四月的一天,瑞恩穿得整整齐齐,骄傲地把75美元交给了募捐项目的负责人。”如何理解句中加点的“骄傲”?
b.“一些非洲的孩子住在条件很差的草棚里,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许多儿童在饥饿、疾病中等待死亡。”句中加点词“足够”可否去掉?为什么?
3、瑞恩的事在社会各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对此,你如何理解?
4、瑞恩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为非洲孩子打井,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5、学习了本课,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二、阅读理解,思考问题
两年以后的夏天,一个酷热的早晨,八岁的瑞恩跟妈妈来到干旱的乌干达,汽车驶近一所小学,道路两旁站着五千多名儿童,他们兴奋的叫着:“瑞恩!瑞恩!”并且有节奏地拍起手,瑞恩羞怯地向他们挥手。村里的长者带着他来到一口井边,井座在鲜花的包围中,上面刻着:“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 他还看到井边的菜园、山羊。他和当地孩子们一起跳舞、欢呼,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1、 概括选文内容。
2、何理解文中加点的“兴奋”和“羞怯”?
3、文中画“~~~”的句子可否删去?为什么?
4、“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中的“一直”有何表意作用?
5、 顼恩的成功,让我们看到成功与努力之间的内在联系,你一定也有美丽的愿望,想怎样实现呢,谈谈好吗?
三、读《橘子与毛衣》,回答问题
橘子与毛衣
程永健
我八岁时,父亲病逝了。母亲在一家小商店里当职工,工资微薄,拉扯着我和姐姐过日子。我生病住院。母亲总是下班后,匆匆赶来医院陪伴我,一边做着布鞋。
一个黄昏,我走到医院的门口,等候着母亲的到来。那正是金橘上市的季节。恰巧,橘子是我特别喜爱的水果。但是,像我这样的家庭,生活拮据,橘子当然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寡母收入菲薄,供我读书,住院看病又花费了不少钱。购买日常品也愈来愈困难,更别提橘子之类的水果了。
突然,一块橘皮不知从哪里落下来,我茫然地盯住这片橘皮,想像着这水果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我再也抵挡不住那种诱惑,趁人不注意时,拾起那块橘皮,放在鼻子下面吮吸着那令人心醉的芬芳。在梦中,我好像在吃一只又一只橘子。
我被一阵呜咽声惊醒了。朦胧的灯光里,母亲正坐在我的床上,背对着我,她的手里紧紧地攥着那块橘皮。当时,我还不明白她为什么啜泣,我把自己的小脸紧紧地贴在她的背脊上。她一下子惊起来,急忙擦干了双眼,转过身来,有力地搂住我。我抬起头来,看见她微笑着,两只眼睛依然红肿着,这是种虚弱的,苍白的笑容,不知为什么, 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母亲弯下了腰来,脸贴着我的头,温柔地说:“不要哭,孩子,妈妈要给你买橘子。”说完,她就走了。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母亲回来了,她真的提着满满的一篮子橘子。
母亲靠在床上。当我动手把那些鲜艳的金橘整齐地码在枕头边时,她静静地观察着,我抚摸那些金子般的橘子,忘记了所有的一切甚至没有察觉到母亲是什么时候离去的。隔壁的病床的大娘正斜眼看着我,轻声地对她的儿子说:“她的母亲用她的毛线衣才换了一篮子的金橘。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去……”
橘子?毛衣?我的母亲的毛线衣?刹那间,我仿佛看到了母亲那苦涩的微笑和虚弱的身体。
1第④段“我被一阵呜咽声……攥着那块橘皮”,当“我把自己的小脸贴在她的背脊上……擦干了双眼”,什么原因使母亲流泪?为什么不让“我”看见?
2为什么“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3集中体现母爱的是哪句话?
4结尾三个问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5母亲的微笑为什么苦涩的?
《黑孩子罗伯特》练习答案
一. ⒈ 略。 ⒉ 略。 ⒊ 第一次是形容丽莎的漂亮,从侧面反映罗伯特心胸宽广;第二次是说明他的心情,表现了他高兴激动的心情 ⒋ 对比他不歧视黑人 ⒌ 不可以这段文字揭示了文章所反映的问题,同时暗示20年之间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现象仍很严重,增添了文章的思想性,也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二. ⒈ 罗伯特为给丽莎治病捐钱的过程 ⒉ 心理描写真实地反映了罗伯特对丽莎会死的恐惧,体现了他的善良及对丽莎的友爱,也是他毅然捐钱的原因。 ⒊ “摸”说明他对买战斗机模型的钱珍惜,舍不得;“吸”写出下定决心,忍痛割爱;“冲”体现救人心切;“掏”体现毫无保留,急于救人的心理 ⒋ 说话断断续续反映了他内心情感的激荡,非常激动,难过 ⒌ 既想买战斗机模型,又怕丽莎死去 ⒍ 言之成理,注意体会人物此时的心情。
三. ⒈ 是纽约第五十三任州长,也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⒉ 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皮尔·保罗。
⒊ 不是迷信,他用这个办法鼓励学生。
⒋ 因为他相信了皮尔·保罗给他看手相时说的一句话:“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并记住了那句话。从那天起,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
《瑞恩的井》练习答案
一.⒈ 略 ⒉ a表明瑞恩内心的自豪 b不可以 突出强调数量 为后文陈述事实作铺垫。
3.人们被瑞恩的爱心和执着打动,也想帮助非洲孩子 4.言之成理
5.结合课文有条理地谈感受
二.⒈ 瑞恩的乌干达之行 ⒉孩子们看到瑞恩后感激之情化作兴奋之声,而瑞恩生性文静,使他在乌干达孩子的热情欢迎下有些害羞 3.体现出坚决的决心、执着的精神。
⒋ 愿望可以是实际的,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感受到的。 5.略
三.⒈ 母亲为无力使病中的儿子吃上橘子,只能嗅橘皮而内疚,难过。母亲不愿意让“我”看到她哭泣的样子,在儿子面前,母亲永远是一个坚强的人。
⒉ 我在病中吃不到橘子本已有些委屈,又听到母亲的哭声,看到母亲红肿的眼睛,也为母亲担心,心中十分难过、害怕。 3.“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去。”
⒋ 表现“我”知道了橘子是母亲用她的毛线衣换来的这件事后的惊讶和激动。
5.生活的艰难使母亲不知道笑了,但为了孩子的心情,她不得不强装笑脸,怎麽能不是苦涩的呢?
瑞恩的井·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捐助、羞怯、骄傲”的意思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的含义,知道瑞恩是个善良、充满爱心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瑞恩的敬佩之情
4、体会瑞恩的古墓要求他通过做额外的教务自己挣钱帮助非洲孩子,并不是真的没有钱或者没有爱心,而是让瑞恩的行为变得更有意义。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一段文字:
由于其后天见的日益恶化,以及战乱困扰等原因,非洲许多国家的人民生活田间极其恶劣,尤其是儿童深受其害。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而且缺医少药,许多儿童在饥饿、疾病中等待死亡。目前,国际上徐国国家和组织,都在为非洲难民,特别是儿童提供帮助。
2、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
3、有一个叫“瑞恩”孩子也和你们一样善良、有爱心
4、出示课题——瑞恩的井,齐读。
5根据课题提问。
归纳学生的问题:
瑞恩是谁?
瑞恩怎么会有一口井的?(为什么这口井是瑞恩的?)
这口井在哪里?
……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
2检查朗读的情况。
(1)文章共有几小节?(12小节)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3出示:
瑞恩是。从老师口中,他知道,(6岁的加拿大一年级的小学生)(学校正在为非洲儿童募捐)还知道。于是,他挣到了70美元。可是这钱不足以打(70美元可以打一口井)(帮长辈做家务)一口井。在的帮助下,瑞恩开始了面向整个加拿大的,也加入(妈妈)(募捐活动)(他的同学)了捐助的行列。他们还与非洲的孩子们。两年后的,8岁的瑞(相互通信)(一个夏天的早晨)恩和妈妈来到,这里有一口,当地的孩子们(乌干达的一所小学附近)(瑞恩的井)(热烈欢迎瑞。现在,瑞恩的募集活动,那些钱将被用来。恩的到来)(还在继续)(在非洲打井和购买设备)
4交流答案,齐读这段话。
5辨析“捐助、募捐、募集”。
(1)这段话包括三层意思:
出示:
①学校正在为非洲儿童募捐。
②瑞恩靠做家务挣来了70美元,他的这笔钱将用来捐助乌干达北部一所小学的孩子们。③瑞恩在妈妈的帮助下开始了面向整个加拿大的募集活动,这一活动至今还在继续。
指名分别读这三句句子。
(2)从课文中找到与这三句句子相对应的小节。
(1~2节)
(3~4节)
(9~12节)
全班齐读1~2节,男生读3~8节,女生读9~12节。
板书:学校在募捐→瑞恩的捐助→瑞恩在募集
(3)利用工具书,比较三个词语的异同。
相同:都有捐款、捐物的意思。
不同:募捐是募集捐助的意思。
募集是广泛征集的意思。
捐助是拿出财物来帮助的意思。
“募集、募捐”有号召大家来捐助的一层意思。
捐助则是指自己捐款捐物。
三、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可以用书中的句子来说。
2交流:
瑞恩是个善良的孩子。(有同情心、助人为乐、关心别人、心好等都行。)
板书:善良
(1)瑞恩回家对妈妈说:“我需要70美元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
指导朗读:( )地对妈妈说……(2)瑞恩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又一次提出请求:“非洲的孩子们就要死了,他们没有干净的水喝!”
想象( )地对妈妈说……
(3)瑞恩眼睛一亮,爽快地答应了。
(4)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指导朗读瑞恩( )地说……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注意黑体字的读法。)
瑞恩是个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孩子。(有毅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等都行。)
板书: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1)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板吸尘,瑞恩干了两个小时。当朋友们在外边玩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个2美元。
(2)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的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3)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指导朗瑞恩( )的说……(两次“希望”的句子有何不同)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注意黑体字的读法。)
四、三读课文,悟悟道理。
1、齐读课文,找找直接点题的一句话: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
(个别读)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生活在非洲这片平脊的土地,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没有食物,没有水,饥饿、疾病、死亡威胁着人们。而瑞恩捐助的这口井给那里的人带来了希望。
2、课文主要写“瑞恩的井”为什么要写瑞恩到了非洲后受到当地居民欢迎的场面?
1、感恩:饮水思源、喝水不忘挖井人、
2、当地居民迫切需要水:请你也像我这样用几个成语来形容?
如:雪中送炭
3、我们从瑞恩身上学些什么?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事情都能做好!
这就是瑞恩的井带给我们的启示。
3说话练习:
以《好样的!瑞恩!》为题,说说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受。
4总结全文。瑞恩的井是一口( )的井
附板书:
瑞恩的井
学校在募捐→瑞恩的捐助→瑞恩在募集
善良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事情都能做好!
- 推荐阅读:
- 瑞恩的井·教案(精选7篇)
- 《瑞恩的井》教案(精选14篇)
- 《瑞恩的井》教案(通用12篇)
- 瑞恩的井教案
- 瑞恩的井教案
- 3.瑞恩的井·教案
上一篇:无兄盗嫂 无兄盗嫂打一动物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