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愿》教案 心愿教案反思
《心愿》教案 篇1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月亮的心愿
课时
1课时 设计人
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帘、另”等14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女、气”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8自然段。
3、结合图片,在语境中理解“商量商量、照顾、悄悄”等词语。
4、感受珍珍照顾妈妈,关心家人的美好行为。 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和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创新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诗歌导入,设疑激情
1、 诗中的小朋友为什么翻来覆去睡不着呢? 对呀!如果明天要去郊游,你肯定也会像他一样睡不着觉,可是有个小朋友──珍珍(板书)却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学了课文《月亮的心愿》,你就明白了。(课件出示课题) 2、教学课题中的生字: 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把“亮”字写漂亮的。 (板书课题) 师:谁来当当小老师,告诉大家要把“亮”字写漂亮应该注意什么?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新词
1、自主识字: 珍珍为什么不想去郊游呢?要想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得先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课文,听清老师的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⑵ 有困难的地方可请教他人(同学、老师)。
⑶ 请给每小节标上序号。 2、交流检查生字、新词:
教材分析: 《月亮的心愿》这篇童话故事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珍珍也很想去郊游,说不定她也像月亮姐姐看到的那个正在睡觉的小姑娘一样,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她知道,妈妈的病还没好,需要人照顾。如果自己去郊游了,谁给妈妈端水,谁给妈妈拿药?她想,妈妈病了,照顾妈妈最重要。这篇童话故事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先写月亮为了孩子们的郊游,希望太阳公公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接着写月亮为了让珍珍照顾病中的妈妈,又建议雷公公让明天下雨;两天后,是一个艳阳天,两个孩子都参加了郊游。本文借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放弃郊游的事,赞扬了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既有童趣,又极富人情味,寓孝敬父母、体贴长辈的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进一步深化了本组关爱家中每一个人的主题。借小姑娘珍珍为照顾生病的妈妈而放弃交游的事情,赞扬了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既有童趣,又富有人情味,寓孝敬父母,体贴长辈的教育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进一步深化了本组关爱家中每个人的主题。
设计意图: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是阅读主体,阅读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针对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不够强的特点,我安排的思路是:初读感受──朗读感悟──教育升华──课外拓展。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在以情激趣,升华主题,引导学生关爱父母,体贴长辈。
2、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教育的本质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节课就是要唤醒孩子们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为学生创设情境,自读自悟,给予学生时间去充分的读,感悟文中所蕴涵的亲情。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学习语文的重点,授以鱼不如授以渔,学会识字的发法才是最重要的,教学生用各种自己西化的方法来识字。
在识字这个环节里,用识字游戏“找朋友”、“你的发现”“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分组比赛读”等多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更主要的让学生在玩中巩固识字。
师:小朋友,我们曾经读过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明天要远足》,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小诗,齐读)
师:诗中的小朋友为什么翻来覆去睡不着呢? 生回答
师:对呀!如果明天要去郊游,你肯定也会像他一样睡不着觉,可是有个小朋友──珍珍(板书)却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学了课文《月亮的心愿》,你就明白了。
师: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把“亮”字写漂亮的。 (板书课题)
师:谁来当当小老师,告诉大家要把“亮”字写漂亮应该注意什么? 生:口要写的小而扁。 生:横和血宝盖一般长 生:最下面是个几。 师:珍珍为什么不想去郊游呢?要想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得先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课文,听清老师的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⑵ 有困难的地方可请教他人(同学、老师)。
⑶ 请给每小节标上序号。 师:小朋友读得好认真,现在生字宝宝要来考考大家有没有把它们的名字记住。
师出示卡片。 学生开火车认读。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⑴ 生字: 老师用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其间正音
⑵ 新词: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先让学生自由认读,再由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⑶ 带轻声的词:
出示以下词语,抽读正音,齐读
点心、孩子们、太阳公公、商量商量、玩玩吧、窗户
三、读、悟3~8小节,在词境中理解词语
大家读得真好,现在请你再去读读课文,看看是不是比刚才读得更正确,更流利,同时,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月亮一开始有什么心愿?
1.月亮为什么要跟太阳商量,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
2.月亮为什么又希望明天下雨?
3.讨论: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小女孩的心愿是什么?
四、小结设疑
师:最后月亮的心愿有没有实现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五、学生自主指导书写
今天我们班的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主动地学习,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最后老师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五个生字写得漂亮(出示:女、太、气、早、去),每个字描一个写一个,开始吧!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早、去”,学生认读。
2、观察田字格里这两个字: 你发现了什么?
3、老师范写。
4、学生练习。 俊字展览 四、实践活动 回家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在阅读环节我是这样处理的:以月亮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读书。
1.月亮为什么要跟太阳商量,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看到小女孩为郊游准备得那么充分,想让孩子们高兴地去郊游。)
2.月亮为什么又希望明天下雨?(下雨了,大家都不能去郊游了,就可以等着这位为照顾生病的妈妈而不能参加郊游的珍珍了。) 3.讨论: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小女孩的心愿是什么?
写字:本课写的字大多是独体字,建议重点指导学生写好一些重点笔画,即把主笔写到位。如“女”字,可借助前面学过的女字旁进行指导,但一定要通过指导书写,让学生了解“女”字和女字旁在书写上的区别。“太”字可以重点指导写好“竖撇”,要“先竖后撇”,也就是先写竖,再由竖中弯下写成撇。“气”字要重点写好最后一笔,弯处要写得像一张弓,钩处要有力。 师:小朋友可真能干,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些生字宝宝。你们看词语宝宝也急着出来要和你们交朋友呢。自己试试看记住它们了吗? 师: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生自由认读, 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师:课文中还有些特殊的词语,你能把它们读正确吗? 师:出示词语
生抽读正音,齐读
师:大家读得真好,现在请你再去读读课文,看看是不是比刚才读得更正确,更流利,同时,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月亮为什么要跟太阳商量,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 (生回答)
师:你从课文的哪一小节知道的,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读 师:看到小女孩为郊游准备得那么充分,想让孩子们高兴地去郊游。 师:月亮为什么又希望明天下雨? 生:下雨了,大家都不能去郊游了,就可以等着这位为照顾生病的妈妈而不能参加郊游的珍珍了。 师:珍珍和大家一样也非常想去郊游,但是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她才这样说的,那你猜猜看,珍珍这样对妈妈说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回答)师:多好的孩子呀,你能用一句话来夸夸她吗? 生回答, 师板书重点词 师: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小女孩的心愿是什么? 生:想让孩子们高兴地去郊游 生:又想去郊游又想照顾妈妈 师:如果你的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照顾她呢?
生:帮妈妈做事 生:照顾妈妈
师:大家说得真棒,你能把这几节课文读得那么棒吗?试试看! 师:谁能把这一小节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最后月亮的心愿有没有实现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师:今天我们班的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主动地学习,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最后老师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五个生字写得漂亮(出示:女、太、气、早、去),每个字描一个写一个,开始吧! 师:先来看看我写得怎么样?好吗? 生:不好 师:不好在哪里? (让学生对照范字指出老师写的不足) 师:现在我纠正了,谢谢刚才几个小朋友的帮助,的确比刚才好看多了。现在请大家看看自己写的字,有没有和老师犯一样的毛病,如果有就赶紧和我一样把它纠正过来吧!没有的请在旁边再写一个。 师:看看这位同学的字,好在哪里? 生交流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月亮的心愿》你有什么收获? 生交流 师:回家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问问爸爸妈妈的心愿是什么?
板书设计
月亮的心愿
珍珍 妈妈我不想去了?
照顾 懂事 有孝心 爱妈妈
课后反思
这堂课虽然我的准备很充分,但是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有的环节没有到位,像导入时学生说各自心愿时,还没有充分打开学生的心扉,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来说自己的心愿,导致课堂气氛还没有充分融洽,学生的情绪不够积极。
在课文教学中,有几个朗读的环节被我忽略了,如第一段的齐读,对话的男女生表演读,所以读的不够到位,不自然,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学生便不能很好的体会。
因为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不够长,所以我穿插了《小乌鸦爱妈妈》的歌曲律动,可能时间上比较靠后,好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这堂课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天真与活泼以及一颗童心,让我感动。像小朋友们说自己的心愿时纷纷说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活一百岁甚至一千岁,看得出对父母的那份深情。在即兴做小诗《如果……》时,思琪说:“如果爸爸妈妈是天空,我就是天空里的一朵白云。”逍遥的“如果爸爸妈妈是大海,那我就是海洋中的一朵浪花。”孙林梓的“如果爸爸妈妈是一棵大树,我就是树上的一片叶子。”“如果爸爸妈妈是太空,我就是地球。”“如果爸爸妈妈是太阳和月亮,我就是小星星”……孩子们童稚的语言,胜过文豪们的千言万语。
课堂是活的,在课堂上有许多想不到的生成和创新,这是我目前的教学中尚未重视起来的,这需要我去不断的磨练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多学习,多请教,让语文课堂上充满生机。
《心愿》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体会“做一件让大家开心的事”的美好,并懂得量力而行。
2.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能在集体面前进行简单的讲述。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教师教学资源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过生日的时候都会对着蛋糕许个一个心愿,谁能来告诉老师你许的心愿是什么?
2.有一只小象啊也有一个很好的心愿,我们一块来看看,他的心愿是什么?
二、出示PPT,幼儿边观察边讲述故事
1.演示PPT,我们一块来看看,小象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小朋友们看图上都有什么?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对了,小象啊想要建一座漂亮的房子。
2.(1)看,这是哪里?小象在干什么呢?(烧菜、烧饭)
(2)小象在做饭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炒菜锅子冒出了火;水槽里的水淌到了地上;饭烧焦了,锅里冒出了烟;菜叶子粘在脑袋上,东西丢了一地)
(3)想一想小象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很着急,简直是手忙脚乱啊)
3.接下来我们看看小象做的第三件事情是什么?谁能根据自己看到的来说说这幅画上的内容?小象做不出衣服,他心里怎么样?(很着急,急得满头大汗)
4.现在我们来想想小象一共做了几件事情?
(1)第一件事是什么?(出示相应图片)
(2)第二件事是什么?(出示相应图片)
(3)第三件事是什么?(出示相应图片)
5.小象啊,想建漂亮的房子、想烧好吃的菜、想做漂亮的衣服,可是他做好了吗?为什么?
6.教师小结:对了,小象年纪还小,会做的事情很少,这三件事对他来说太难。
(出示小象伤心的图片)
7.小象一件事也没有做成,你们看他怎么样了?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幅图吗?
8.小象很伤心,正郁闷的低着头往家走的时候碰到了蛤蟆和青蛙正在浇水种花,这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种花的过程中,小象能做什么?(浇水)
9.最后,小象和青蛙还有蛤蟆一起把种的花送给大家,大家都很感谢他们。做了这件事情小象快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0.小结:小象虽然只做成了一件种花的小事,可是他很开心,他说种花送人,可以让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也给大家带去了快乐。
三、完整听故事,提问题
1.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把故事听一遍。提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什么是心愿呢?那故事中小象的心愿是什么呢?(小象的心愿是做一件让大家开心的事情)最后他实现自己的心愿了吗?
2.小象之前做了那么多大事,但是一件也没有做好,一点也不开心;后来小象只做了一件自己能做的`小事,却很开心,而且做得非常棒,让大家都开心了
3.所以,小朋友们,我们要给别人带去快乐就要做自己能做好的小事。
4.你会做什么让别人快乐的小事呢?
《心愿》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相邻季节的交换
2、发展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秋季的特征
难点: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知道四季的轮换。
活动准备
1、秋季景色图片一幅。
2、认识几种秋季成熟的水果,观察秋季的花、草、树等植物的变化。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2、请小朋友谈谈秋天(出示图片)。
“天气什么样?”“花草树等植物有什么变化?”“我们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秋天到了,哪些水果成熟了?(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水果?)
秋天到了,我们能吃到哪些蔬菜?(你最喜欢吃什么蔬菜?)
秋天到了,哪些花结籽了?
秋天到了,田里的庄稼长得怎么样?
请一位幼儿连续讲述秋天成熟的东西,使幼儿明确“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4、引导幼儿谈论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5、教师总结。
《心愿》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的重要。
全文共15个自然段,以拟人化的手法,以描写人物对话为主要形式,先后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来到沙漠上空、大河上空、自己家(森林)中看到不同的情景后进行的对话。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学生阅读感知。故事情节生动,语言通俗流畅,好读易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3、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认真朗读课文,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森林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
因为本课语言生动有趣,很适合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体验。因此,我决定采用以读促悟,注重体验的方法。紧扣其中一些关键词语,如“漫天飞舞”“贫瘠”“咆哮”“淹没”的理解,帮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森林的重要性以及植树造林的迫在眉睫。
教学思路:
先感受因森林被破坏带来的沙漠、洪水的可怕;然后感知森林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好处,通过对比理解“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最终也拥有了小云雀相同的植树造林的美好心愿。
教具准备:
1、沙漠、洪水、森林的简图。
2、写有重点句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教具准备:
小黑板、字词卡。
教学过程:
一、“每日必读,每日进步!”日记欣赏活动。
二、解题入手,了解“心愿”
1、板书题目:20、云雀的心愿
2、解题: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学生初读的情况。
3、引导学生汇报,理清段落。
4、哪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学生自由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
5、说说云雀的心愿。
6、指导学生读好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思考:云雀为什么会有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的心愿?
3、搜集资料,看看森林都有哪些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3、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使学生真正理解“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2、体会森林的重要性,产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感情。
教具准备:
1、沙漠、洪水、森林的简图。
2、写有重点句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每日必读,每日进步!”日记欣赏活动。
二、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齐读课题)《云雀的心愿》。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云雀的心愿什么呢?(指名说)
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
2、齐读。
3.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强烈的心愿呢?原来是它随着妈妈到外面去飞了一圈。
它们都到过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交流:
它们先来到——(板书:沙漠),然后飞到——(板书:大河),最后回到——(板书:森林),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云雀的踪迹,去感受它们的经历,体会它们的情感变化。
三、学习2——4自然段
1、过渡:自由读2——4节,说说它们飞到沙漠的上空看到了什么?
2、想象一下,“漫天飞舞”什么样子,谁来描述一下?如果狂风吹来,沙漠上会出现什么情景?(天昏地暗,飞沙走石)
3、(出示图片和文字)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试读,指名读,齐读。
4、过渡:小云雀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埋怨地说(引)——
5、妈妈是怎样回答它的,(理解“乱砍滥伐”,说说“贫瘠”的意思)从中你明白了什么?(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土地的作用,乱砍滥伐会使土地荒漠化)(板书:保护土地)
6、现在森林没了,土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妈妈说这段话的时候,心里肯定十分~~(难过,伤心,惋惜,心疼等等)请你再读读第四小节。
7、带着这种心情读读云雀妈妈说的话,指名读。
8、分角色读2——4节。
过渡:其实人类的乱砍滥伐带来的后果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再随着云雀它们飞到大河上空去看看。
四、学习5——10自然段
1、播放课文录音5——10节。
2、它们看到了什么?
3、再读读第五节,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请你再大声地读这一段话,试读,指名读,齐读。
5、过渡:小云雀目睹了猖狂的洪水,不由得挨近了妈妈,心里十分——(害怕),说(引)——,妈妈叹了一口气(引)——,
6、“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是‘森林水库’呢?”请默读第十节,体会一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1)森林可以蓄水。(板书:蓄水)
(2)这可是我们平常不了解的知识,森林为什么能蓄水?
(3)老师觉得云雀妈妈很会说话,说得特别有条理,请你再细细读读这一节,想想她是怎样把话说得这么有条理的?(相机板书“树冠、树干、树下、土壤)这些词语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明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的。以后的作文中,我们应该学会有顺序地描写事物。
(4)再读读这一自然段,你会像云雀妈妈这样有条理地讲清森林是怎样蓄水的吗?(指名复述)
过渡:是啊,假如人们没有乱砍滥伐,上游的森林还在,怎么会有洪水泛滥成灾呢?(板书:防洪)(出示知识链接)
7、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这是什么句?意思就是(引)——
五、学习11——13自然段
过渡:小云雀和妈妈飞得又累又热,回到了居住的森林,这时小云雀更加体会到了森林的重要性。读一读第11-13自然段,体会体会。
1、你知道森林还有哪些作用吗?
2、为什么说森林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谁能用“因为……所以”来完整的回答这个问题?
3.教师引读13自然段。
4.课堂练习。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这个填空:
(出示)(1、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它可以可以也可以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和云雀看到了漫天飞舞的黄沙,目睹了泛滥成灾的河水,也感受到了这个大自然的空调器森林,此时此刻你想对森林说什么?
(2)、交流感受,学习总结。
课文总结:森林实在太重要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实在太重要了,所以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实在太重要了,我想对人类说:________________。
(可用其中的一种句式或几种句式同用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
过渡:小云雀也和大家有同感,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来把小云雀的心愿读一读。
六、学习14——15自然段
师引读14自然段
去植树,把沙漠变成绿洲,这是小云雀和他妈妈的心愿,也是你、我、他共同的心愿
引导朗诵“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
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建设“四化”离不开绿色宝库。
亲爱的少线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七、归纳总结,提出希望。
希望大家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环保小卫士,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大自然,让我们能在绿意盎然的世界里健康、快乐地生活。
八、作业超市。(2——5题任选两题来完成)
1、与家人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必做题)。
2、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请有条理的写下来。
3、拓展:现在你就是“小小环保宣传员”,你会怎样向大家宣传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呢?请把你的宣传词写下来,也可以和同学们合作,快快动手吧!
4、想象拓展,实践心愿。
小云雀的心愿,也是它妈妈的心愿,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心愿。学了这篇课文之后,如果你再遇见有人乱砍滥伐树木,你会怎样做?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呢?
5、围绕“绿化祖国”或“美化校园”设计手抄报,在班内宣传展览。
板书设计:
云雀的心愿
植树造林
沙漠——————————→绿洲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心愿》教案 篇5
一、多音字组词。
mán ( ) guān ( ) méi ( )埋 冠 没 mái ( ) guàn ( ) mò ( ) sǎn ( ) he ( ) gān ( )散 和 干 sàn ( ) huo ( ) gàn ( )
二、造句。
可以……也可以……
三、填空。
1.这是一篇 。文中,小云雀和妈妈飞过了 、 、 ,看到黄沙漫天飞舞、大河泛滥成灾,了解到这都是人们乱砍滥伐的结果,知道了森林有 、 的作用,从而感受到“ !”于是产生了“ ”的心愿。
四、句式练习。
1.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把问号改成句号,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2.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把句号改成问号,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五、默写古诗《小池》,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 2.诗中描绘了 (季节)小池的美丽景色。 , 。
《心愿》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感悟,明白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2、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新,解题激趣、引导质疑。
板书:心愿
指名读,说说你有什么心愿?
(课件出示美的星空,一个活泼可爱的月亮姐姐向大家走来。)
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月亮姐姐,她也有心愿,(出示课题:月亮的心愿)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检查正音:
1、你想知道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吗?那就赶紧读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或难读的字想想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
2、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检查字音。
3、指名当小老师读字词,提醒大家读好难读的字音。
4、教师出示词语卡,开火车、开花、指名读词卡,给生字宝宝摘帽子,去拼音读生字,检查认读情况。
5、这些生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些,是怎样认识的,请把你的方法和伙伴交流。
6、投影随机出示生字,指名读字,在文中找相应的词、句子。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
1、展示第一幅图
(1)学生边看图,边读与图内容有关的课文。
(2)感悟句子的意境,你能把你感受到的用朗读告诉大家吗?
2、展示第二幅图
(1)学生边看图,边读与图内容有关的课文。
(2)感悟句子的语境,你能把你感受到的用朗读告诉大家吗?(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语气。)
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两人小组互读、表演读、分角色朗读)
4、再次通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读了课文,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互相释疑,教师加以点拨。)
四、拓展
1、谈谈本节课的新收获。
2、说说自己的心愿。
[培养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知识、体验生活,从而感受学习的乐趣。]
五、指导写字
《心愿》教案 篇7
教学
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3、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
难点读通、读顺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可以。。。也可以。。。造句,理清课文思路。
课前
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揭题导入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心愿,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的心愿是什么?
板书课题《云雀的心愿》。随机指导:雀、愿的书写。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学习练习:雀、愿的写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情境;
学习课题中的生字
二、1、指导初读: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请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和长难句学习生字、词语,初步感知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生说生字,适当点拨从字的音、形、义、组词各方面说生字,其他人纠正、补充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学习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同桌之间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讨论、理解词语培养学生合作的学习意识与能力
(3)、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人倾听并及时纠正、补充与评价读通读顺课文
3、强调生字词跟读、小组读、齐读强化生字词
三、1、引导再读课文:
刚才我们已经学了本课的生字新词,现在请大家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讨论交流同桌间讨论交流合作中感知课文
3、指生说其他人倾听、纠正、补充、评价生生会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4、指生分自然段读其他人倾听、纠正、补充、评价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加强朗读
四、指导写字
1、提示注意点倾听提示强调字形
2、巡视指导自己练写强化练习
《心愿》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增强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增强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具:
光盘、投影、小黑板、录象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0 云雀的心愿
要求学生查字典理解“心愿”
2、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录音范读课文。
2、读后讨论上面的问题。
三、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表上的字。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联系课文想想字义。
(1)抽读生字卡片,检查字音。
滥(lan),不能读(lan); 脊(ji),不能读(ji);堤(di),不能读(ti);
汛(xun),不能读(xin);苔(tai),不能读(tan)
(2)指名分析字形。
田字格里的生字既要会认,也要会写。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形体。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后,教师提醒注意下面几个字的写法;
厌:与“庆”比较。
乱:与“甜”比较。
伐:与“代”比较。
(3)指名逐段试读课文。
提醒学生注意:表示语气的词要读轻声。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四、讨论分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观察课文插图)
读后说说云雀妈妈和小云雀到过哪些地方。
2、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10自然段)
第三段:(第11~13自然段)
第四段:(第14、15自然段)
五、作业
1、生字描红。
2、抄写生字词。
讨厌 乱砍乱伐 贫瘠 冲垮 树冠 冲刺
苦枝败叶 擦去 空调器
3、练习正确的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分段的基础上,小结段意。
2、对学生进行增强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读黑板上的生字新词。
2、划去不合适的读音。
滥(nan lan) 渗(sen shen)
擦(cha ca) 贫(ping pin)
3、回答:云雀妈妈和小云雀到过哪些地方?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出示幻灯片。(沙漠图)
小云雀和她妈妈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如果狂风吹来,沙漠上会出现什么情景?
(2)指名读课文第1~4自然段。
“漫天飞舞”是什么意思?
“贫瘠”是什么意思?
“贫瘠”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
(相机板书:漫天飞舞 乱砍乱伐)
(3)指导朗读。
(“漫天飞舞、睁不开眼、乱砍乱伐、贫瘠”等词要重读。小云雀要用埋怨的 语气读,云雀妈妈的话要用惋惜、心疼的语气读)
指名试读,分角色朗读。
(4)小结段意。
由于人们乱砍乱伐,使茂密的树林变成了沙漠。
2、细读第二段。
(1)出示“洪水泛滥”图。
小云雀和妈妈来到了什么地方?它们看到了什么?谁能说说洪水会造成那些危害?
(2)自由读5~10自然段。
①“咆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河水像脱缰的野马?
②河水为什么这样凶猛?
理解:河堤、汛期、泛滥成灾。
(相机板书:大河的上空 河水泛滥成灾 )
③“蓄水”是什么意思?森林是怎样蓄水的?
理解词语:树冠、苔藓、渗、储存。
④比较句子:
森林就是一座大水库。
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指名说说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什么内容,那句话语气更肯定些。
(告诉学生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更肯定些)
⑤指导朗读第二句话。
(相机板书: 森林 水库)
(3)指导朗读。
(描写河水泛滥的语气要读出气势汹汹的样子。小云雀的话要用害怕的语气读,读妈妈的话要显得无可奈何)
(4)小结段意。
河流上流的森林被伐光,河水泛滥成灾。
3、细读第三段。
(1)自学课文。讨论:为什么说森林是空调器?
(板书:空调器)
(2)指导朗读。
4、细读第四段。
(1)齐读课文。
小云雀说了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从小云雀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办?
(板书:森林重要)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茂密 冲垮 树冠 枯枝败叶
云雀 冲刷 讨厌 漫天飞舞
2、组词区别
厌 ( ) 乱( ) 伐( )
庆 ( ) 甜( ) 代( )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检查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词语。
Mao mi chong kua shu guan
( ) ( ) ( )
yu que chong shua tao yan
( ) ( ) ( )
ku zhi bai ye man tian fei wu
( ) ( )
2、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内容
1、讨论:
(1)学过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为什么说“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引导学生从乱砍滥伐、森林会变成沙漠、河水会泛滥成灾
《心愿》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认识14个生字,会写“女、气、去、大、早、亮”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
教学准备:两幅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 师板书“心愿”,理解“心愿”,说说你有什么心愿?
2. 你知道月亮有什么心愿吗?
出示图一,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出示图二,这幅图上又画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初步感知课文)
3. 师总结:老师有一个发现,两幅图上,月亮的表情不一样,看了这两个小女孩的家,月亮会怎么想呢?今天我们就学习8.《月亮的心愿》(齐读)
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
1. 自由朗读课文,用“=”划出本课的生字。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读拼音、问同桌、查字表、猜一猜等)
3.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带拼音),自由读,男女生分读。
(2)擦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3)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
4. 小组合作读课文,在读中巩固生字,注意多音字“得”
三、读后悟,读后思
1. 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问的?
四、再现生字,复习巩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请一名学生带读。(或指名读)
小朋友们,月亮姐姐去了两个小女孩的家,她们在干什么呢?(自由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 月亮姐姐来到了第一个女孩的家。齐读第1-2自然段。
2.
(1)用“自言自语”说话。
(2)这时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3. 月亮姐姐来到了第二个女孩的家,读第3-8自然段。(同桌读对话)
(1)用“悄悄地”说话。
(2)月亮看了第二个女孩的家,它的心愿又是什么?
(3)指导朗读对话。
4. 那么最后到底结果怎样呢?齐读最后一段,理解“艳阳天”
5. 说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三、再现生字,书写指导
四、拓展练习:两个小女孩走在郊游的路上,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心愿》教案 篇10
教材说明: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的重要。这篇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以描写人物对话为主要形式,寓环保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学生阅读感知。故事情节生动,语言通俗流畅,好读易懂。
目标预设:
课文既有故事性、趣味性,又有较深刻的教育意义。所以引导学生在读懂故事、欣赏故事的基础上,了解森林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并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己任将既是本文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学重点所在,而理解“森林是一个水库,一个巨大的空调器”是本文的难点。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有了如下设计理念说明——
1、在阅读感悟中实现生本对话。课文大量内容借助云雀母子的对话展开、呈现,语言个性化特点明显,而且辅之以人物表情、神态的刻画,很适宜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体验人物内心世界,所以教学时力求熟读课文,引导学生与课本对话,悟出对保护森林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环保觉悟。
2、在合作探究中实现生生对话。“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在本教学设计中多次预设了“交流阅读感受”的环节,目的就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朗读、交流体验等互动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能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只有在这样的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补充、促进,才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素质。
3、在迁移拓展中回归生活语文。作为教师,我们的视野不能仅停留在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上,“超越文本”才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和归宿。本文表达了人们植树造林,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的心愿,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资源,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做环保小卫士,让教学跨越课堂、超越时空,把学生的视线引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
设计思路:
紧紧围绕“心愿”展开阅读探究:是什么“心愿”?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这样的“心愿”能实现吗?在自主阅读、巧妙点拨、拓展延伸中深入感悟森林的重要作用,水到渠成地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3、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教学重点难点:
森林蓄水保土的作用及破坏了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是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学生观看图片,说说看了图片后自己的感受。
二、 揭题:云雀的心愿
三、 初读课文`,从“心愿”入手,理清课文脉络。
` 1、质疑。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知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相机指正。
4`全班齐读全文。
(1)`读后思考: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2`)讨论: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投影:“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 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
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植树造林。(四个字概括)
(3)、那些词语可以看出小云雀的心愿很大?关键词“实在、太、一定、重新”。
(4)、指导朗读。方法:朗读要抓住关键词,体会心情。
四`抓住主线,精读课文,层层深入地理解森林的重要性
(一)` 从“云雀的心愿”中感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啦!”
1、精读第13自然段,找出云雀产生心愿的原因,读出相关的句子。
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啦! 齐读。
3、师设疑: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哪些段落写出了森林的作用。
学生交流。
(二)`从森林如何保护环境的角度,理解“森林实在是太重要啦
1、仔细读第10自然段,标出概括森林作用的词语。 板书:蓄水
(1)森林是怎样蓄水的呢?读课文后变成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结合老师的提示有条理地说一说森林是怎样蓄水的。
(3)老师对这一自然段也读了好多遍,对这句话始终不明白。想请大家帮帮忙!
森林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
教师设疑:这句话并没有写森林蓄水啊?
小组讨论,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保土
(4)原来森林不仅能够蓄水,还有保土的作用呢!请带着这种理解,再读本段。
2、精读第十三自然段
(1)指生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从这段中又了解到什么?
(2)谈收获。说一说森林是怎样调节气温的? 板书:调节气温
3、总结:森林不仅能够蓄水保土,还能够调节气温,森林的作用可真大啊!
再次读:森林实在是太重要啦!
五、合作探究,了解云雀产生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一心愿的原因。
(一)、浏览课文,想想云雀在产生心愿之前和妈妈到过什么地方,看见什么?找出相关的自然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填写学习卡。
小组学习卡
云雀和妈妈所到的地方 云雀看到的景象 云雀的反应 从云雀妈妈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1小组学习交流。
2师生共同评定。
(二)、从森林被破坏后的危害中,深入体会“森林实在是太重要啦!
过渡:如果没有了森林,会是怎样的呢?
结合学习卡分别教学1——4自然段;5——10自然段:11——13自然段(略讲)。
1、有感情地朗读1-4自然段,读出小云雀及云雀妈妈的心情。
(1)指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1-4自然段。
(2)“云雀妈妈心疼地说。”说说云雀妈妈“心疼”什么呢?
(3)教师总结激情:感慨地说。是啊,森林里的树木就这样被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漫漫变成了贫瘠的沙漠,狂风刮过,到处黄沙漫天。这能不让人心疼吗?
课件出示:森林变沙漠的情景
再找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1-4自然段,读出内心的感受。
2、过渡:森林的消失不仅造成环境的破坏,还会造成更恐怖的景象!请放声朗读5-8自然段,看看小云雀接着又看到了什么?
(1)谈谈小云雀又看到了什么。
(2)指导感情朗读,读出洪水的无情与恐怖。
(3)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4)读完后教师激情:洪水淹没了村庄,村子里的房屋、老人、孩子、牲畜、庄稼……又会是怎样的呢?把自己想到的一个场景写出来。
(三)归纳总结:
用“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所以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森林可以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实在是太重要了!”三种句式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六、回归“心愿”,增强环保意识。
1、你还知道森林的俄哪些作用?
(补充森林其他的重要作用:人类的资源宝库、庞大的氧气制造厂、良好的吸尘器、卫生保健医生、绿色隔音墙……)
2、内容回顾:森林变成贫瘠的沙漠,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
联系生活:肆虐的沙尘暴、光秃秃的大山、恶劣的空气不断引发疾病的诞生,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你心中最大的心愿会是什么呢?
(1)个性交流。
(2)想象说话:第二年的春天,沙漠里会出现什么画面呢?
第二年春天,小云雀在妈妈的带领下,和小伙伴们飞到了沙漠上空。一阵狂风刮过……
十年过去了,小云雀母子又飞到了沙漠上空……
4、分角色朗读课文。七`课外拓展
设计一个保护树木,禁止乱砍滥伐的标志或一条环保标语
!板书设计: 20 云雀的心愿
云雀的心愿——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防风固沙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蓄水防洪
调节气温
《心愿》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认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2、技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名在语气上的不同。
用“森林实在太重要了!”为中心句概括全文对森林用途的各种介绍。
3、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教学准备:
小黑板、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导入:(板书:心愿)心愿是什么?
心愿就是一种愿望,是人们心里的理想或美好目标。老师的心愿就是希望你们每个都能快乐地成长,全面地发展,同学们,你们有心愿吗?(个别提问)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心愿有关的知识童话(板书:10云雀的心愿)。
3、质疑:看着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二、初读课文:
1、过渡:带着疑问小声朗读课文,看看文章能不能为你排忧解难。
2、生答题:
资料:云雀是一种叫声很好听的鸟,羽毛呈红褐色,还带有黑色的斑纹,显得十分美丽,它的嘴小而尖,翅膀大,所以飞得高。
3、快速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生字词的音
(2)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划出小节。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字音检查:指名读,其他人看他的读音是否正确,领读,开读,反复正音。
生字词①讨厌乱砍滥伐贫瘠冲垮树冠
冲刷土壤擦去空调器绿洲
②脱缰讯期蓄水苔藓渗进储存
多音字:埋怨mán/mái淹没mo/mei
树冠guan/guan
暖和huo/he/he/huo/huo/hu
2、划生字词:
3、字形检查:
(1)出示生字词思考:生字中有哪个部分是需要注意的?
(2)学生描红
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课文哪一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
课文第14自然段告诉我们“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变成绿洲。
2、(出示文字)指名读,思考: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很重要呢?小云雀和他妈妈去了哪些地方?找一找,然后用“先……然后……最后……”(小黑板出示)回答。
它喜欢其中的哪里?讨厌哪些地方呢?
五、课堂练习
1、听写:贫瘠、冲垮、树冠、土壤、空调器、绿洲、漫天飞舞、枯枝败叶
2、组词:
厌伐垮冠guan
庆代挎guan
六、课外作业: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陈述句、反问句和疑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3、用“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为中心句,概括全文森林用途的各种介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云雀的心愿就是(引)—————“到沙漠去种树”。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就是因为它到了几个地方后发现“森林实在太重要了,请同学用“先……然后……最后……”说一说他们去的地方。(指名说)
小云雀讨厌沙漠和大河,喜欢森林,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今天就去弄个究竟。
二、读课文
(一)精读第2、3、4自然段
1、过渡:小云雀和妈妈先到沙漠,它为什么讨厌沙漠呢,轻轻地读读2、3、4自然段,可以划出有关的词句。
学生自读,然后交流
(如果学生先交流了第2自然段)
(1)你们有人见过沙漠吗?或者在电视上看到过沙漠?你感觉沙漠是怎样的?能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总结描写沙漠的词语(漫天飞舞、贫瘠)。
(2)沙漠这样的凶险,难怪小云雀要说,引“这里的风沙真讨厌!”(指导用埋怨的语气读)
(3)妈妈是怎样回答他的呢?(指导用惋惜、心疼的语气读)
(如果学生先交流了第4自然段)
你知道了绿洲为什么会变成沙漠。“贫瘠”是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小云雀要给沙漠种上树呢?它飞到沙漠上空看到了什么,把第2自然段读一读。
沙漠好吗?怎么不好?
它怎么知道的,请同做妈妈告诉小云雀,齐读。
总结:没了森林不行,沙漠太可恶了,小云雀是什么态度,书上怎么说的?
5、说话练习:“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板书:保护土地)看黑板,用”因为……所以……”把两句话连起来说。
(二)、精读第5—10自然段
1、过渡:小云雀和妈妈飞过了沙漠又到了哪儿?(大河),在那儿,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默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小云雀来到大河上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你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里感受到洪水很凶猛?
(出示小黑板)指导朗读“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比喻句)“把……比作……”,突出“脱缰的野马,咆哮”,反复朗读,体会洪水的危害。
3、所以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它心里引“害怕”,谁能用害怕的语气读一读。(指名读)
4、妈妈怎样回答他的?用什么语气读?(指导用无可奈何的语气读,突击“唉”这个拟声词)
5、说明森林有什么作用?(防洪)
6、过渡:森林为什么能防洪?怎样防洪?森林水库又是什么?自读第10节。
7、在黑板上画一棵树作示意图,指名按图复述树的各个部分如何蓄水?
树冠挡住
苔藓和枯枝败叶吸收一部分
土壤吸收大部分
①森林是一水库
8、比较句子:
②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说的内容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相同)。哪句话更肯定?(反问句更肯定),用反问句表示强调,更加肯定,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语气就可以用反问句,教师领读,集体读。
9、这段话说明了森林的什么作用?(蓄水)
10、说话练习:“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因为…。。”(板书,防洪蓄水)。用“因为……所以……”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说。
(三)、精读第11、12、13自然段
1、过渡:小云雀和妈妈飞累了,他们又回到了森林,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默读课文11、12、13自然段,想一想,从这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了奥妙?
2、读课文讨论:为什么说森林是空调器?
森林就像空调器。
3、比较句子森林像不像空调器?(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说话练习:“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板书:调节温度)。这段话说明森林有什么作用?(调节温度),谁能用“因为……所以……”,把板书连在一起说。
三、总结
现在你知道小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太重要了吧,你能根据板书,也告诉大家森林很重要吗?自己先试一试。
四、布置作业
1、练习册P26二、三、一
2、搜集森林的资料,说说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复述课文
2、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讲评作业
①字词:树冠guan乱砍滥伐咆哮冲垮
②解释:①流水漫溢(泛滥成灾)乱砍滥伐②选择或节制
2、森林的作用
用“因为……所以……”把森林的四个作用连起来说说。对啊,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小云雀就立下了到沙漠去种树的心愿(板书:种树)
二、引申扩展
1、课文中讲了林林的四个作用,那同学们能通过搜集资料发现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1)人类的资源宝库
(2)庞大的氧气制适厂(天然的氧吧)
(3)良好的吸尘器
(4)卫生保健医生
(5)绿色的隔音墙
2、总结,还让同学抄在书上(有举的同学)
三、复述课文
1、通读课文
2、表演:课文中描写了哪两个动物?(小云雀和云雀妈妈)。要求分角色表演,脱离书本,给5分钟时间准备。
3、想象:假如小云雀实现了他的愿望,那我们将看到什么?
四、培养环保意识
1、过渡:是啊,那样世界该多美好啊!小云雀的心愿就是到沙漠去种树来保护环境,那你们在保护环境方面有什么心愿呢?
2、例如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引出自己的心愿,我们看到河水脏,我就希望发明一个污水净化器来使河水变清(生回答)
4、总结:老师真的希望每个人的心愿都能实现,那世界将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住着该多开心啊!
五、课堂作业
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2)难道森林不是空调器吗?
2、说“森林实是太重要了?用”因为……所以……”写下来。
3、抄写课文中一个比喻句
六、课外作业
1、小练笔:以“森林实是太重要了!”或“我的环保心愿”为题写一篇200字的小作文。
2、预习“习作3”
《心愿》教案 篇12
活动内容与要求:
1、通过观察感知秋天树叶的变化。
2、初步培养幼儿对水粉画的兴趣,感受秋天的美。
活动准备:
示范画《秋天的大树》;树叶若干;欢快音乐片段;每组红、黄、褐三种颜色;每人一张宣纸及报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树叶,引发兴趣
师:老师今天请谁来我们教室啦?(出示若干树叶,引导幼儿讲出秋天树叶特征)
师:猜猜是哪个季节到啦?(秋天)
二、欣赏与讨论
1、出示示范画
2、“秋天到了,这棵大树上的树叶宝宝颜色都一样么?”(引导幼儿感受下暖色调)“它们都在长在树枝上吗?”(引导落叶)
小结:秋风姐姐吹来,有些树叶宝宝都调皮地落在了地上,它们穿上了黄色、红色和褐色的衣服,把秋天的大树装扮得可美了。
三、示范与要求
1、先请上粗粗的树干,再添上几根细细的树枝。
2、选好树叶宝宝的三种颜色(红黄褐),先选一个颜色的画笔喝喝饱,然后轻轻舔一舔,再躺下身体睡一睡,一片一片又一片,长满树枝真美丽,换个颜色又飞来几片树叶,有些飞在空中,有些还落在了地上,秋天的树叶真调皮!
3、秋天的景色很美丽,我们要保持整洁,把秋天的大树打扮得更漂亮!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边指导边巡视,提醒幼儿注意树叶的颜色变化,并保持画面的整洁。
五、引导评价
1、看看我们的小树叶是不是都长满枝头啦,有的还在空中跳舞,有的调皮地落到了地上。
2、教师和幼儿随着音乐和大树一起跳舞。
《心愿》教案 篇1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2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增强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真朗读,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森林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心愿”什么是心愿?你有什么心愿吗?
2、补充课题导入: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就连我们的小云雀都有一个心愿。同学们想不想听听它的心愿?把书本打开,今天我们学习第十课:云雀的心愿。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检查自读
a、出示生字,学生板演注音,看拼音写汉字
b、出示生词,指名读,齐读
讨厌树冠冲垮冲刷茂密云雀土壤擦去绿洲空调器枯枝败叶漫天飞舞乱砍滥伐
c、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d、思考:云雀妈妈和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2、指导分段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小云雀它们到过哪些地方?
(2)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10自然段)
第三段:(第11——13自然段)
第四段:(第
1
4、15自然段)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1)分析字形
(2)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一、复习检查
1、指读生字新词。
2、回答:云雀妈妈和小云雀到过哪些地方?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小云雀和云雀妈妈飞呀飞,它们最先来到了什么地方?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如果狂风吹来,沙漠上会出现什么情景?
(2)指名读第1——4自然段。是不是这样呢?我请同学朗读一下第一段
“漫天飞舞”是什么意思?
“贫瘠”是什么意思?“贫瘠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
(相机板书:漫天飞舞贫瘠砍)
(3)指导朗读。
(“漫天飞舞、睁不开眼、乱砍滥伐、贫瘠”等词要重读。小云雀的话要用埋怨的语气读,云雀话要用惋惜、心疼的语气读)
指名试读,分角色读。
(4)小结段意练习说话
由于人们乱砍滥伐,使茂密的树林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2、细读第二段。
(1)小云雀和妈妈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看到了什么?谁能说说洪水会造成哪些危害?
(2)自由读第5——10自然段。
A、“咆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河水像脱缰的野马?
B、河水为什么会这么凶猛?理解:河堤汛期泛滥成灾。
C、“蓄水”是什么意思?森林是怎样蓄水的?
理解词语:树冠、苔藓、渗、储存。
D、比较句子:森林就是一座大水库。
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指名说说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哪句话语气更肯定些。(告诉学生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更肯定些)
E、指导朗读第二句话。(相机板书:泛滥成灾)
(3)指导朗读(描写河水泛滥的句子要读出气势汹汹的样子。小云雀的话要用害怕的语气读,读话显得无可奈何)
(4)小结段意练习说话
河流上游的森林被砍光,河水泛滥成灾。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3、细读第三段。
(1)小云雀和妈妈来到了什么地方?
(2)自学课文。讨论:为什么森林是空调器?
(3)“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4)指导朗读。
3、细读第四段
由此,小云雀产生了一个怎样的心愿?
(1)齐读课文。
从小云雀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4、总结课文内容
(1)学过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引导学生从乱砍滥伐、森林会变成沙漠、河水会泛滥成灾、森林是水库、是空调器等方面练说)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
四、指导复述课文
五、作业
1.组词
tiaomai
调埋
diaoman
2。改写句子
(1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2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不就是云雀的心愿?
3.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因为没有……;没有……;有了,所以……)
附板书:
10云雀的心愿
漫天飞舞
砍贫瘠
泛滥成灾森林重要(植树造林)
不砍茂密非常凉爽
作者邮箱:gaotian111981@。sohu。com资料提供者:
四年级语文下册《云雀的心愿》公开课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9——11个生字,认识7——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品读,体会陈述句、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加强朗读与理解能力的自我诊断与矫治。
4、有条理地叙说森林的环保作用,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认识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指导初读,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反馈正音。
(3)再读课文,想想带生字的词语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把课文读通读顺。
(4)依据课题质疑。
(5)浏览课文,找到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相机板书: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实在太重要了”?自渎课文,看看课文从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2、交流讨论,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3、抓住关键词语自学说明森林重要的前三部分,边读边体会。
4、检查自学效果:
(1)第1段:抓住“漫天飞舞”、“睁不开眼”、“贫瘠”体会乱砍滥伐造成的危害;指导读好埋怨的语气;练习用“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因为。的句式练习说话。
(2)第2段:“从像脱缰的野马”、“咆哮”、“冲垮”、“淹没”体会说明什么;从“大伞”、“挡住”、“吸收”、“渗进”、“储存”体会森林是一座大水库;出示反问句式,体会反问语气,指导朗读;仍用上一段的句式练习说话,领悟云雀话。
(3)第3段:生自渎自说自悟,抓住“枝叶茂密”、“挡住”、“遮挡”、“不容易散失”等词语来体会。
5、再读全文,进一步体会森林的重要,读后有条理地说一说。
6、读后两个自然段,读出“森林实在太重要了”的感叹,读出“一定”、“让沙漠变成绿洲”的决心和期盼。
四、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熟读的基上练习复述,鼓励使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3、结合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将对“森林实在太重要了”的体会写下来。
五、拓展延伸:
1、后将课文排练成课本剧。
2、选读有关科普文章,举行“环保我知道”主题会。
四年级语文下册云雀的心愿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3、通过阅读,感受环境对森林保护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破坏森林给人类自身所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初读了〈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谁能告诉大家心愿是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那云雀的心愿又是什么呢?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精读第四大段。
1、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阅读课文,说说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你是从哪一段中知道的?指名读。(屏幕出示句子。)齐读。
2、师: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3、小云雀为什么会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呢?它为什么产生去沙漠种树的心愿呢?现在请同学们读课文,想想,云雀妈妈和小云雀飞过了哪几个地方?
4、生:云雀妈妈和小云雀先飞到沙漠、然后到了大河的上空、最后又回到了森林。
5、过渡:小云雀和妈妈先来到沙漠,他们看到了什么?请女生读课文的第1—4自然段。
师:你们有人见过沙漠吗?或者在电视上看过沙漠?你感觉沙漠是怎样的?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狂风吹来,沙漠上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生:“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它们睁不开眼。”
师:哪些词语说明环境很恶劣呀?拿出笔来画一画(漫天飞舞、贫瘠、睁不开眼。师板书。)
师:“漫天飞舞”是什么意思?想不想看看漫天飞舞的沙漠是什么样的?(出示沙漠图片)
师:这样的沙漠,没有水,没有土,长不出庄稼和树木,课文里的哪个词可以形容这样的土地?
生:贫瘠。
师:说的真好。沙漠的环境这样恶劣,难怪小云雀要说—
生:这里的风沙真讨厌!
师:谁能用讨厌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妈妈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说。从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士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6、指导朗读。中间部分齐读,男女生各一人分角色读云雀和妈妈的话。
7、师小结:在沙漠云雀知道了——生: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师:因为森林能——生:保护土地。(师板书)
师:人们乱砍滥伐,使茂密的森林变成了——生:贫瘠的沙漠。
过渡:人们乱砍滥伐的后果远不止这些,现在,让我们来跟着云雀和妈妈到大河的上空去看一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放录像)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师:课文里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0段。
小云雀和妈妈她们来到大河的上空,又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一条浑黄的大河,水位很高。
生: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
师:“咆哮”是什么样子?
生:就是很凶。
师:我们看看书上的插图,就是河水咆哮的样子。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
生:冲去!
师:而不是——
生:流去。这里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师:你们真了不起,“冲去”写出了河水非常——
生:凶猛。
师:看到这种情景,“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感到很——
生:害怕。
师:谁能和害怕的语气读一读小云雀的话?
指名读。女生读。
师:妈妈是怎样回答她的?谁来读一读?从妈妈的话里你又知道了什么?
用什么语气读妈妈的话?请女生读云雀的话,男生读妈妈的话。
2、河水为什么会这么凶猛?
生:是人,把上游的森林都砍光了,才造成河水的泛滥成灾。(板书)
师: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是“森林水库”呢?小云雀的问题你能回答吗?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自由读)
师:我们现在分学习小组练习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小云雀的问题,听听哪一小组说得好。(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指名按图复述树的各部分是如何蓄水的?
生:因为森林里的树冠就像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直接冲刷地面。
生:苔藓和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
生:剩下的雨水渗进土壤,大多也都被储存起来,所以森林就是一个大水库。
师:表扬说得好的小组。
师:谁也能用“可以……也可以……”把这段话连起来说一说。再另外说几句。
3、句子比较:①森林是一座大水库。
②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指名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相同)哪句话更肯定?(反问句更肯定。)用反问句表示强调,语气更加肯定。同学们在写作文时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语气就可以用反问句。师带读,集体读。
师小结:游完了大河,小云雀知道——生: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它能够——生:防洪蓄水。(板书)
师:没有了森林,河水就会——生:泛滥成灾。
四、精读第三段。
1、过渡:小云雀和妈妈飞累了,她们又回到了森林里,(出示森林图)
男生齐读课文11—13自然段,讨论:为什么说森林是空调器?
师:从云雀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师:它像一台————空调器。
能调节————温度(板书)
云雀听了妈妈的话又是怎么想的呢?
五、学习第四部分。
1、齐读第14、15自然段。
师问:从小云雀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2、课文学到这里,那么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板书:植树造林)
3、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
4、从哪些地方看出森林很重要呢?
让学生看着板书回答。齐读。
5、森林的重要性,除了刚才讲的,你还知道有哪些?
①人类的资源宝库。
②庞大的氧气制造厂。
③良好的吸尘器。
④绿色的隔音墙。
现在我想让大家看一组数据(出示生态环境数据)
师:云雀懂得了这些知识,就产生了植树造林的心愿。这不仅是云雀和妈妈的心愿,也是我们大家的心愿。
师:我们都知道,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现在你们想对乱砍滥伐森林的人说些什么?(出示砍森林图)学了这一课后,你们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什么心愿吗?
我们可以想象:假如小云雀实现了它的愿望,那我们的沙漠将变成什么样?想不想去看一看:(学生欣赏图片)
六、分角色朗读全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心愿本是人才有的一种心智活动,本文借助童话体裁,将云雀人格化,叙写小云雀跟着妈妈在树林外面飞行时看到伐树毁林造成的危害,说明森林的重要性。表达了人类的美好愿望,课文寓环保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极好文章。
目标预设: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2、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教学难点:
认真朗读,从课文中的语句中体会森林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设计理念:
苏教版主编张庆先生这样说:“学习语文无非就是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的确语文课应该追求简单、纯朴,老师要简简单单地教,学生应该快快乐乐地学。
设计思路:
教学本文可以由题入手,引导学生读好课文最后两段话了解云雀的“心愿”,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云雀为什么会萌生这样的心愿,由此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第二至十三自然段,看着小云雀跟妈*的对话,体会他们的语气和心情,进而了解森林的重要作用,从而真正理解云雀的心愿。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环境,感受森林的重要,进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板书:心愿
2、读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说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说明要求)
2、检查自读情况(生字词、理清层次)
3、再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书写描红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并感受到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
2、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课文的语言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内化、活用课文语言,培养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精读指导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的朋友——齐说(出示云雀图)他们有一个美好的心愿,还记得是什么呢?(一起说)。板:沙漠、绿洲。
2、谁来读一读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课文第14节)
指名读
是啊,森林是多么的重要呀!小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小云雀和他妈妈一起去旅行吧!
二、深切感知课文
小云雀和妈妈都飞到哪些地方了呢?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用横线划下来。
1、学习2—4自然段
(1)云雀它们飞到了哪里?(指名)
那么我们跟着云雀一起去看看吧!
(2)它们喜欢这儿吗?为什么?指导读(小云雀的话)
(3)什么是乱砍滥伐(指名)
(4)贫瘠在你脑海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出示森林变沙漠对比图)
(5)此时你想说些什么?(指名再读)
再读云雀妈妈说的话
(6)听了她的话,你觉得森林重要吗?为什么?(指名说。认识人们乱砍滥伐造成和严重后果——土地荒漠化)
评析
(7)齐读(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再读2—4自然段
2、学习5—10自然段
(1)小云雀离开了让人讨厌的沙漠上空,它们飞呀飞,又来到了大河的上空,此时,它们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景象呢?指名读(出示大河图)
(2)看,这河水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凶猛、可怕……)
体会(咆哮、脱缰的野马等词语),指导读出大河的凶猛。
指名分角色读5—10自然段
(3)看到这么凶猛的洪水,小云雀不由地挨近了妈妈,害怕地说——(生读)妈妈叹了一口气说——(生读)
(4)森林就是森林,为什么说是森林水库呢?
默读出示(第10自然段2、3、4句)思考,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交流)
(指名说,体会内涵)
再读这几句话
师小结:如果没有森林水库,蓄水保土的话,许多地区将有可能发大面积的滑坡、泥石流,村庄也会淹没在洪水中,人类的生命财产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出示体会再次阅读: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3、学习11—13自然段
云雀妈妈还说森林是一座大水库,一个巨大的空调器呢!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自由读11—13自然段
指名(读)
交流说出理由(一是能蓄水,二是调解气温……)
齐读
总结:是呀,森林真是太重要了!
分组再读这一自然段
三、迁移,延伸
1、其实森林的作用可多了,同学课前一定搜集了不少资料吧!(交流)
联系现实,联系生活,说说森林的重要性。
2、森林有这么多的作用,难怪小云雀会说(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齐读)
3、分角色朗读
①师扮云雀妈*的角色与生对话朗读。
②同桌配合练习
③交流(比赛)
总结
- 推荐阅读:
- 《心愿》教案(精选14篇)
- 《心 愿》教案(精选16篇)
- 《心 愿》教案(精选17篇)
- 《心愿》教案(精选18篇)
- 《心 愿》教案(精选10篇)
- 心愿的教案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