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防震逃生安全知识教案 防震逃生安全知识教育
防震逃生安全知识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方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方式导入活动:
在哪里看到过火,火有什么用处,它能干什么?
教师小结:火有很多的用处,能烧水做饭,能照明,能取暖
二、观看火灾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
师:可是火也有它的坏处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
1、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或者家里着火了怎么办?
师: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给他们打电话119,让他们来帮助我们。
2、那着火的时候,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自己要做些什么呢?让幼儿自己思考并说出自救办法
师小结:
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给他们打电话119,让他们来帮助我们。如果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可以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猫着腰从安全出口离开。
四、出示防
火安全标志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并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五、游戏:
"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首先用谈话的方式引出生活中的火,然后让幼儿观看视频,让幼儿从真实的图像和声音中感受火灾的危害及危险,让幼儿从内心中知道不能玩火,孩子们观看视频很认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
特别是在思考火灾逃生时,孩子们的活跃性就更加明显,在这节课中孩子们不仅知道火的用途,更加注意了火的危害及防火措施,更让幼儿知道了自救的方法,我想我们的孩子在日后生活中如果遇到灾难一定能够镇定的面对。
防震逃生安全知识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2、了解防震减灾的一些基本常识,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
重点
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行为。
难点
了解防震减灾的一些基本常识,培养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地震前后的图片;地震时的视频动画,震后现场图片;救生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课后反思和建议
一、讲解地震的有关知识。
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现象。提问:图片一中人们和房子怎么了?图片二中发生了什么事?图片三中人们都怎么了?
2、小结:原来是发生了地震,房屋都倒塌了,很多都受伤了,还有的人没有逃出来被被埋在房子下面。
3、结合地震动画,让孩子更加形象的观看到地震造成的危害,帮助加深幼儿理解并引发思考: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4、小结:当我们遇到地震的时候,首先不能害怕,要知道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在一些被人们经常开采的脆弱地方就会发生破裂,使地表下降,就会形成地震。我们要冷静下来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躲避到空地或是紧贴墙根,等主震过后,赶紧撤离到空地去以防余震带来的伤害。
二、交流总结防震减灾的知识和方法。
1、了解一些地震的前兆:动物们有异常反应,也会出现地光、低声、天气异常等现象。
2、巩固避震的有关知识。
(1)强裂地震发生时,在家中的人可暂躲较坚实的家具如床、桌旁边(注意不是下面)、或躲在跨度小、刚度强的小房间暂避,如厨房、卫生间等处。
(2)主震后应迅速撤离到户外,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可用枕头等软物将头部护住。
(3)住在高层建筑里的人不能使用电梯,也不要跑到阳台上,尤其是不能跳楼。
(4)正在上课的小朋友应躲在课桌和小床旁边(注意不是下面)。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不要乱跑。
防震逃生安全知识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一些和父母一同出游时的安全常识。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核心要素:游玩时应注意跟爸妈不远离陌生地不乱去为安全要牢记
活动准备:兔子头饰提前组织幼儿排练情景剧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我请来了兔妈妈和她的孩子(小灰、小白),她们要给小朋友们表演节目,请大家一定要仔细看喔。
2、邀请一位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表演。
(二)关键步骤:
1、情境表演:
兔妈妈带两只小兔去森林里采蘑菇。妈妈告诉孩子们一定要在自己身边,不要独自到危险的地方去。小灰兔在妈妈的身边采蘑菇,小白兔悄悄地离开了。它只顾自己去捉蝴蝶了,最后迷了路。兔妈妈找了很久才找到它,小白兔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离开妈妈了。”
2、讨论:
(1)两只小兔谁做得对?
(2)我们和父母出游时应注意什么?应该怎样做?
活动延伸:
1、可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的礼仪教育。例如: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幼儿在猫妈妈身边说儿歌:“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偷偷往外瞧,因为小猫爱游戏,悄悄走到外面去”小猫说完,轻轻离开妈妈,猫妈妈叫小猫,小猫快速回到猫妈妈身边。
2、带领幼儿出游,出游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家园互动:
1、家长带幼儿出游前,给幼儿提出具体要求。
2、出游时,引导幼儿要注意安全,不独自去危险的地方。
注意事项:
外出时,要让幼儿活动在自己的视线内。
防震逃生安全知识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地震形成的原理,懂得自救常识。
2、提高幼儿自我保护和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自救能力。
3、学会关心和关爱他人,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活动准备
木偶架,布袋木偶若干,地球仪,熟鸭蛋,泡沫板,塑料罐,乒乓球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木偶表演,探讨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正确方法。
以 “可可木偶剧团”演出引入,引导幼儿探讨正确应对地震突发事件发生的方法。
木偶情境表演:一只小鸭唱着歌儿高高兴兴地往“可可木偶剧团”走去,快到剧团的时候,突然发生地震,木偶剧团的房子顷刻倒塌,房子里有许多小鸭的好伙伴,对突如其来的地震,小动物有着不同的反应,根据小动物的不同反应引导幼儿讨论:
情境一:小鸭情急下想冲进房子救它的好伙伴。
师:地震发生时,小鸭能不能往里面跑?为什么?
情境二:被困的小狗慌乱中想跳楼逃生。
师:地震时被困在楼上怎么办?能不能从楼上往下跳?
情境三:小熊猫赶紧躲到牢固的柜子边。
师:小熊猫躲在柜子边对不对?躲在什么地方比较安全?
情境四:小羊困在坍塌的房子里,大喊“救命啊,我要妈妈,我要死了……”,到后面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昏倒。
师:被困时大喊大叫、又哭又闹会怎么样?
情境五:小鸡间隔地吹响身上戴的口哨。
师:被困时怎样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二、实验演示,帮助幼儿了解地震的形成
1、出示地球仪,引导幼儿观察地球仪,知道我们人类的家——地球,地震就是地球表面的震动。
2、了解地球的结构。出示切开的熟鸭蛋,用鸭蛋蛋壳、蛋白、蛋黄比拟地球的结构,帮助幼儿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3、了解地震产生的原理。用泡沫板演示岩层在力的作用下变形到断裂发出“嘣”声音,让幼儿感受地震的发生。
三、观看地震短片和活动操作,学会正确的疏散方法
1、观看5.12地震短片。
师:地震发生时房子会怎么样?先做什么?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他们是怎么疏散的?
2、结合幼儿园地震疏散演练情境,说说以后避震演练应注意什么?鼓励幼儿相互讨论后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借助实验操作,体验争先恐后逃生和有序疏散的不同后果
操作一:教师将四个乒乓球用线扎住放进一个开着小口的塑料罐里,线的`一头拉出灌口,请四个小朋友分别拉住一个乒乓球同时往外拉,观察其结果(全部挤不出来或部分挤不出来)
操作二:同一实验,请幼儿两两有序将乒乓球拉出,观察其结果(两个两个被迅速被拉出来)讨论:如何将塑料罐里的乒乓球在最短的时间里有序地拉出,从而引伸到地震来临时如何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地逃出。
小结:通过短片和实验,小朋友懂得了什么道理,如:为什么会地震,地震有什么危害,地震发生后疏散应注意什么问题?
四、联系5.12汶川地震事件,引导幼儿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爱。
1、师:汶川地震发生后,那里的人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
幼儿讨论:怎样帮助灾区小朋友,奉献我们的一份爱心。
2、以一首《让世界充满爱》让幼儿畅想心中的情感。全体幼儿携起手来,人偶同台表演《让世界充满爱》。
活动延伸
观看去年5.12地震发生后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献爱心活动照片、小朋友绘制的百米长卷“我们与灾区小朋友心连心”。
防震逃生安全知识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2.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教学,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教学重点:
知道“防灾减灾日”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教学过程:
一、地震时该怎样办
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地震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5、地震发生后应当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a.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b.尽量教学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c.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教学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d.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e.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f.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g.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教学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的有人时,再呼救。
二、火灾逃生小常识
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中遭遇火灾时,首先应该防止窒息和中毒,从消防通道及时逃生。如果火势太大,可以选择卫生间等地方躲避,等待救援。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贸然跳楼。
1.卫生间是个避难所
如果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他通道。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的通道疏散。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
2.如果房间外面起火,且火势较大,可将门缝用毛巾、棉被等封死,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要用手背去接触房门,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
3.湿毛巾捂嘴匍匐前进
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吸入毒气。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4.迫不得已不要跳楼
如果多层楼着火,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绳索、消防水带,或者用床单撕成条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上,再顺着绳索滑下。
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即将威胁生命时,较低楼层(如二楼)可以选择跳楼逃生。但是一定要先向地面上抛下棉被、沙发垫子等物品,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 推荐阅读:
- 幼儿火灾安全知识教案(精选2篇)
- 安全知识知多少(通用2篇)
- 防火安全知识教案(精选4篇)
- 寒假安全知识教案范文(精选3篇)
- 安全知识教案(精选16篇)
- 小学安全知识教案范文(通用2篇)
- 安全教育教案
- 安全教案
- 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上一篇:复试通知书范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