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忘、主、席”等9个生字。会写“洲、坝、挑”等十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2、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读准生字生词,读通顺课文。
一、谈话导入、揭题:
板书课题,质疑问难。
预设:谁挖井?谁吃水?水是怎样的?怎么挖井的?为什么不忘挖井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教师听学生读课文,并提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地读书。
2、生字纠错。
(1)抽读要认识的生字生词:沙洲坝、挑水、浑浊、脏水、卵石、激动、恩人、石碑
抽读要掌握的生字生词:忘记、主席、领导、革命、方便、人民、旁边、想念、杂草丛生
难读的词语:瑞金、疑惑、苦笑、热火朝天、喷涌而出
(2)指名分段课文。
A分段读课文,指导学生通顺、流利地读书。
B指名读全文,正确、通顺、流利的读书。
C自由读书,思考提出的问题哪些是可以回答的?
D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说说文章写的是谁干什么?
3、没有弄明白的问题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学习生字,书写练习。
1、说说本课的生字哪些是可以自己学会的,你怎么记住它们?
2、在田字格中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自己挑选简单的字书写。
教师可提示学生保留“席”“革”“导”“杂”几个学生容易书写出错的字。
4、学生练习书写。
四、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复习文章的大体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分段指导朗读。
1、继续由“水”入手,讨论提出的问题,沙洲坝人民吃的水是怎样的?
提示:
第二自然段,写的是沙洲坝人民喝的水很脏,抓住“浑浊、很脏、杂草丛生、苦笑”体会当地人的无可奈何,和吃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朗读课文。
第三自然段,抓住“涓涓的泉水、喷涌而出、清泉、激动”等词,体会井水的清澈。这里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不同的水的样子,突出了毛主席对乡亲们的关心。
2、他们是怎样挖水的呢?
提示:
第三自然段中,“第二天商量带头热火朝天亲自(铺、垫)”表现出毛主席对村民的关心。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请学生体会练读。
3、朗读背诵第三自然段。
4、村民为什么称这口井是“红井”?你读懂井边石碑上的字了吗?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用一个成语概括沙洲坝人民的这种行为,理解“饮水思源”。
5、句式仿说:
四、整体感知,总结板书: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概内容。
2、小练习
(1)区别组词。
望主席导便杂旁
忘住度异使柴傍
(2)写出文中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时刻——想念——浑浊——
立刻——疑惑——激动——
(3)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例: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不忘,时刻想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吃、主、住、以、叫、江、没”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13个生字,学会“吃、主、住、以、叫、江、没”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好吗?(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师: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
生:听到了毛主席。
师: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
生:他是我们国家的主席……
师: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课件展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板书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毛主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吃、主、住、以、叫、江、没”,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课前准备:
生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二、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课文。
1、指名读第1段
师: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在哪儿住过?“这儿”指哪儿?
生:毛主席在一个小村子住过,也就是瑞金城外的沙洲坝。
(让学生读读第一句,然后把两句合起来读读。)
2、自由读的形式读第2段。
师:乡亲们有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
生:乡亲们吃水难。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在村里挖了一口井。朗读这段,指名3~5人。
3、齐读第3段。
师:自己在书上划出石碑上的话。
师::乡亲们在石碑上刻着什么?为什么要立这块石碑?
生: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感谢毛主席,怀念毛主席,饮水思源。
分小组读,集体朗读。
4、简介毛主席的其他事迹。
学生先交流自己对毛主席其他事迹的了解,体会毛主席的品质,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补充。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他那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四、实践活动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毛主席的故事。
2、利用班会讲解毛主席的故事。
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困难
解放前 毛主席 挖井
吃水不忘挖井人 饮水思源
解放后 乡亲们 立碑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这个故事知道毛主席关心乡亲们的吃水问题,为乡亲们挖了一口井。乡亲们为了不忘毛主席的恩情,在井前立了石碑。要激发学生热爱领袖的真挚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立石碑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看拼音自己读一遍课文。(学生自读)
(二)指名读一遍课文
(二)同学自己在书上标出有几段。
二、理解课题
(一)板书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二)提问:“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什么意思?
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指名读第1段
1.提问: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在哪儿住过?“这儿”指哪儿?
2.要求:回答出在一个小村子住过,也就是瑞金城外的沙洲坝。让学生读读第一句,然后把两句合起来读读。
(二)自由读的形式读第2段。
1.讨论:乡亲们有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
2.板书:
3.朗读这段,指名3~5人。
(三)齐读第3段。
1.自己在书上划出石碑上的话。
2.提问:乡亲们在石碑上刻着什么?为什么要立这块石碑?
四、指名读全文
五、小结:这课书告诉我们什么事?乡亲们为什么立这块碑?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
【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收集到的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
3、课文插图。
【学习时间】两课时。
【学习目标】
会写“想”和“念”两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哪一课?学生读课题。
2、谁来读一读?
(连续请数名学生朗读,再齐读,要求读正确、响亮,目的在于认识生字“忘”“挖”和“井”)
3、谁愿意一个人再来读? 吃水不忘挖井人
4、吃水/不──忘/挖井人。(指导读出一定的语感)
二、 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轻声读,标出自然段。
(出示要求:做到四不:不错字,不漏字,不加字,不重复字。)
自由朗读
2、反馈情况:能读准,读通、读流利的同学举手。读给同桌小伙伴听。同桌互读。
3、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评价。
(师范读)
4、学生模仿老师读课文。
5、分别指名3个同学,每个人读一自然段,要求读准音。
6、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轮读。
三、品读感悟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找一找,课文哪里告诉我们?找出课文第一自然段。
⑴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自由读。
⑵ 齐读,男女读,分组读。
⑶ “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那儿”指哪里?
(擦了“那儿”,打上括号。)
估计:沙洲坝。(能否说的具体一点?)
瑞金城外的沙洲坝。瑞金城外一个叫沙洲坝的小村子。
要求学生完成:
① 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沙洲坝)住过。
② 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瑞金城外的沙洲坝)住过。
③ 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瑞金城外一个叫沙洲坝的小村子)住过。
(小朋友真聪明,你们能把两句话并为一句话!)
⑷ 分组读,1、2两组读课文里的两句话,3、4两组读合并后最具体的一句话。
2、在那里发生了一件事,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第二节。
⑴ 出示第一句。
(出示黑板,划出“很远”)
(假如你走很远的地方,你有什么感觉?)
估计:很累,脚很酸……
(乡亲们走很远的路,还要挑着水,他们会怎么样呢?)
估计:肩很痛,脚很酸,走一段路停一停…
⑵ (是啊!水是生命之源,他们每天要喝水,每天都要走那么长的路,晴天还好,要是雨天,雪天,冬天,夏天……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如果遇到雨天……如果遇到雪天……在夏天……在冬天……
毛主席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方便大家,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
⑶ 一起来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齐读第二自然段。
3、村里有了井,给生活带来了很大带来了很大方便,他们念念不忘毛主席,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碑。
(出示课文插图)
大家一起读一读碑上的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指名读碑上的字。
四、学写生字
1、乡亲们是打心底里想念毛主席。
(板书生字“想念”)
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每个字的什么特点?
2、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两个字?估计:熟字“今”加心字底。熟字“相”加心字底。想念,怀念,都是心里在想,所以用心字底。
3、“想、念”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联系第十课“意、总”两个字的写法。特别指导心字底的写法。
4、翻到98页,在“我会写”中,描红、临写。养成边写边记的好习惯。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表达效果。
2.了解课文围绕打井主要讲了哪几件事,体会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情感,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二版块的内容—伟人的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认清字形。
2、你又认识了哪些字?把它用笔画出来。
3、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通读全文
四、作业设计
写生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语
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毛主席是怎样发现当地的群众吃脏水的呢?
他能想些什么呢?怎样问的?老乡是怎样回答的?
听了老乡的话毛主席怎么样呢?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毛主席是个什么样的人?
毛主席做了几件事?
3.指名读第一件事。说一说开始时毛主席是怎样做的?
4.为什么行不通?
5.毛主席又是怎样做的?
一共打了几次井?第一次打井遇到什么困难?
毛主席是怎样解决的呢?
第二次打井毛主席是怎样做的?
通过两次打井你觉得毛主席是一个怎样的领袖呢?
假如你是沙洲坝的人民你想对毛主席说什么呢?
三、通读全文,再次理解课题含义。
四、作业设计
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吃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人 不忘挖井人
沙洲坝人 想念毛主席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学习“忘、挖、井”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六个字。
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
三、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义。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毛主席的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1、揭题
2、齐读
3、这句话从哪儿得来的呢?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
2、小组合作,组长组织学习生字和检查小组成员掌握的情况。
3、汇报:
①(出示卡片)派代表读,正音,说说记住字形的方法。
②指名读,给生字找找朋友。
4、说说这句话是怎么得来的?
三、品读感悟
1、指名读第一段,简介当时毛主席是在农村生活,指挥八路军作战的。
2、自由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①汇报,师板书:挖井的原因
②出示句子: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
3、齐读第三段,理解最后一句话。
4、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1、观察字宝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范写“忘、想、念”三个心字底的字,讲解要领
3、学生尝试写,师巡回指导
五、巩固字词
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理解意思。
2、出示卡片,开火车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延伸
1、收集更多的关于毛主席的故事
2、开展讲故事比赛
教学反思:
“人文内涵”的处理,一向是此类课文“度”的问题较为难把握的。“ 吃水不忘挖井人 ”成为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并非专指吃水这件事情,它有了更广泛的意义,比喻不忘记当初创造成果的人,一句话,不忘记根本。在怎样渗透人文精神的问题上,根据本文特点我设计了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我们在感受幸福生活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本环节的设计,主要目的在于让孩子由文本走入生活,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爱意,从生活中平常的吃、穿、住、玩等方面,启发学生感受到别人爱的同时,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教学效果较好。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7
作者:浙江省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 沈安萍转贴自:浙江省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点击数:155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三
浙江省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 沈安萍
【尊敬的老师,您正在浏览第一范文网提供的文章。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网址是m.diyifanwen.com】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这个故事知道毛主席关心乡亲们的吃水问题,为乡亲们挖了一口井。乡亲们为了不忘毛主席的恩情,在井前立了石碑。要激发学生热爱领袖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立石碑的意义。
【教具、课件】
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生字教学
一、故事导入:
1、故事引入: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红井》的故事,(教参145页)
2、揭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3、齐读,出示生字:忘 挖 井。
4、“井”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么?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
2、想想:课文中的“挖井人”是指谁?
“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指谁?
3、想想怎样记住生字。
三、学习生字:
1、学生提醒大家容易念错的字: 井 念
2、学生介绍记住字形的方法,教师补充。
⑴ 归类比较记字。同偏旁:忘、念; 同结构:挖 刻。
⑵ 形近字比较记忆:开──井 ;土──士
3、指名读,给生字找找朋友。
四 、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轻声读,标出自然段。要求:反复读,读准、读通、读流利。
2、学生展示朗读成果。
3、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评价。
4、学生模仿老师读课文。
5、分别指名3个同学,每个人读一自然段,要求读准音,相机指导全班朗读。
6、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轮读,评价后组长奖励。
五、课后练习: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品读感悟
一、复习引入:
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理解意思。
2、出示卡片,开火车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品读感悟:
1、指名读第一段。
⑴ 提问: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在哪儿住过?“这儿”指哪儿?
⑵ 要求:回答出在一个小村子住过,也就是瑞金城外的沙洲坝。让学生读读第一句,然后把两句合起来读读。
2、自由读第二段,讨论:乡亲们有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
⑴ 出示句子: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⑵ 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
⑶ 朗读这段,指名读。
3、齐读第三段。
⑴ 自己在书上划出石碑上的话。
⑵ 提问:乡亲们在石碑上刻着什么?为什么要立这块石碑?
三、指导书写:
1、观察字宝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范写“忘、想、念”三个心字底的字,讲解要领。
3、学生尝试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这课书告诉我们什么事?乡亲们为什么立这块碑?
转载自起点语文网
【尊敬的老师,您正在浏览第一范文网提供的文章。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网址是m.diyifanwen.com】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 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
教学难点:立石碑的意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查找相关生字
基础知识:
生字:
挖: W wa 左右结构 查提手旁
组词:挖空心思 挖苦 挖掘
迁: Q qian 半包围结构 查走之旁
组词:迁就 见异思迁 时过境迁 迁居
席: X xi 半包围结构 查广字旁
组词:凉席 首席 席卷天下
担: D dan 左右结构 查提手旁
组词:扁担 担子 一担水
浑: H hun 左右结构 查水字旁
组词:浑身解数 浑然一体 浑浊
坑: K keng 左右结构 查土字旁
组词:泥坑 焚书坑儒 坑害 火坑
渗: S shen 左右结构 查水字旁
组词;渗出 渗入 渗透
盐:Y yan 上下结构 查皿字旁
组词;精盐 盐湖 食盐 海盐
区别字:
渗( )坑( )浑( )但( )
参( )抗( )混( )担(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当你得到亲人的关怀,朋友的帮助时,你该怎样?即使过了很长时间也应该怎样?
2.今天我们就学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受到启发的。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正音:“吃水”“瑞金”“沙洲坝”等)
3.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自由读课文,画出要掌握的生字,掌握生字的读音。
三、解题引入,整体把握。
1.自己读课题,讲讲题目的意思。
2.细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写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挖井人是谁?
(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毛主席为什么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学习。
四、读听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有几句话?
(1)读讲第一句,(指一名)其他同学听辨他说得对不对。把表示地点的词(“瑞金”“沙洲坝”)画下来。
(2)读讲第二句,其他同学听辨。画出表示地点的词(“江西”)。
(3)练习说话:说说“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点有什么关系。
2.老师讲背景,学生细听。
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红色根据地,领导人民闹翻身,求解放,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在这期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讲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候发生的事。
五、读想结合,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动笔画几句话。
2.毛主席在那儿住的时候看到什么?哪句写着呢?再细读这两句话思考这个问题。
(1)从“很远”这个词看出什么?(画出这个词)
(2)想象,没有水吃,会有哪些困难?结合这两句话来想象。
(3)毛主席会怎么想呢?
3.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读第三句讲一讲。
(1)“带领”是怎么做?画上这个词。
(2)想象挖井时会受哪些累?
4.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
小结:这一自然段有三句话,前两句写毛主席挖井的原因是沙洲坝没有井,吃水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后一句写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了一口井。朗读这句时,要读好刚才画出的词,体会这两句的顺序。
5.看图,这就是井挖好之后,人们终于能喝着清凉甘甜的水后,那兴奋激动的场面:
(1)毛主席和乡亲们在干什么?
(2)想象他们之间会说什么?(练习说话)
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么沙洲坝的乡亲又是怎么做的?
作业: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第三自然段。
1.看第二幅图,讲讲图上画的是什么?
2.书上是怎么写的?读第三自然段,用几句来写的?
(1)“立”是怎么回事?“时刻”怎么讲?
(2)讲讲“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这句话的意思。
(3)把这句话画下来,想乡亲们为什么要立这块碑?为什么要在解放后立碑?
3.教师讲解:因为乡亲们听见的不仅仅是解决人民多年未解决的吃水问题,而是毛主席为普天下的劳苦大众谋幸福,解放全中国让人民当家做主人,面对美好的生活,人民又怎能忘记这位新中国的谛造者呢?
因此,“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就有一语双关的意思。也就更生动表达了人民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激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共和国的创始人和他从事的伟大事业,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远大志向。
4.除了毛主席以外,还有好多的革命家、老前辈也是这样处处为人民服务,谁来讲一例?
5.今天也有许多叔叔、阿姨为我们能过上幸福生活在辛勤的工作,有的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
小结: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对自己关心、帮助过的人。所以说课题的这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经被广泛运用为不要忘记对自己关怀、帮助过的人。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无限崇敬的心情读全文,并注意三个自然段的顺序。
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齐读,做到有感情地读,然后思考,沙洲坝的乡亲们为什么要在井边立块石碑?碑上写着的字是什么意思?
2.指名背诵课文。
二、分析、记忆字形。
1.出示以下生字,让学生找出它的形近字:
井——升 刻——该外——处
比较每组生字有什么不同讲给大家听。
实践活动:课外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活动课交流。
板书设计:
吃水的困难
引水进村 }事情发展顺序
解决困难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9
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时,学习完了课文,为了让学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会感谢自己身边的亲人,学会感恩,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处理:
师:本课的学习就要结束了。在下课之前,我们再来读一读碑文上的文字,好不好?
师:学习了这一课我们知道了吃水的时候,不忘“挖井人”,仅仅是吃水吗?那么,生活中,我们处处感受着幸福,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呢?比如,我们穿衣服的时候,“穿衣不忘……”
生:穿衣不忘做衣服的人!
生:老师!是“穿衣不忘做衣人”!
师:好!还有吗?
生:“吃饭不忘种田人!
生:我们住在明亮的教室,要不忘造房子的人!
生:……
师:说得好!
生:老师,我还有,我们学了知识要不忘教我们知识的老师!
师:听了你这句话,老师心里多么感激啊!谢谢你!下课!
[教学反思]
“人文内涵”的处理,一向是此类课文“度”的问题较为难把握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成为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并非专指吃水这件事情,它有了更广泛的意义,比喻不忘记当初创造成果的人,一句话,不忘记根本。在怎样渗透人文精神的问题上,根据本文特点我设计了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我们在感受幸福生活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本环节的设计,主要目的在于让孩子由文本走入生活,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爱意,从生活中平常的吃、穿、住、玩等方面,启发学生感受到别人爱的同时,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教学效果较好。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10
多少年来,当我们沐浴着太阳的光辉,当我们放声歌
唱幸福的时候,就想起毛主席这位杰出的领袖,就会想起他披肝沥胆、呕心沥血、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不朽功勋。而现在的孩子对毛主席的了解却少之又少。
原本以为对这篇课文思想的把握孩子们应该很容易。但在我初步分析课文后我问出:“乡亲们为什么要立下这块石碑?”的时候,望者孩子们一双双迷茫的大眼睛的时候,我就知道不对了。
怎么办?让学生再读课文吧!一遍、两遍、三遍的读,渐渐有小手举起来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孩子还是看上去“傻呆呆”的样子。
怎么办?光通过朗读感悟还不行。怎样引导呢?从这口“井”入手吧!
师:井是怎么样子的?
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给我们画了一口井。
师:井很深,那挖一口井容易吗?
生:不容易,很困难。
师:课文中的这口井是谁挖的?
生:毛主席。
师:只有毛主席一个人吗?
生:是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的。
师:他们为什么要挖井?
生: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师:所以挖了这口井后——
生:以后吃水就很方便了。
师: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你发现这口井跟我们平时的井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口井是毛主席带领乡亲们挖的。
生:这口井给那里的乡亲带来了很多方便。
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齐读这句话。
师:现在你知道乡亲们为什么要立石碑了吗?
生:是为了不要忘记毛主席。
生:是为了让那里的人永远记得毛主席。
师:老师送你们一个更好的词语——纪念(板书)乡亲们立石碑是为了——
生:纪念毛主席。
师:那就让我们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
在引导上出现这样的偏差,完全是因为我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估计不足,给了他们太高的定位。这是我以后要注意的地方,不然在以后的课堂中,这种类似情况还会出现。这节课由于时间关系,让孩子对毛主席的感知也太少,甚至可以说没有,这是一大缺憾,让他们多感受到、体会到毛主席的伟大,人们对他的感谢和崇敬,也许孩子们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还会更加深刻。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案例
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指名读这句话)
师: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村子里没有井。
生:没有井就没有水喝。
生:我知道了乡亲们如过要吃水,就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
师:你觉得乡亲们吃水方便吗?是从哪个词读出来的?
生:我从“很远的”这个词知道的。
生:还要挑。
师:谁会做一个挑的动作?
(生做动作)
师:如果让你从很远的地方挑两桶满满的水,你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有什么感觉?
生:我会觉得很累。
生:我会觉得两条腿发酸。
生:我会觉得两条腿发软,会摔跤,会把水翻掉。
生:我会觉得肩膀疼。
生:我会挑不动。
师:真想不到沙洲坝的乡亲们要想吃水,竟然要走那么远的路,要费那么大的力。
师:怎样读这句话呢?
(指导用沉重、缓慢的语气读)
出示: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生:(齐读)
师:毛主席看到乡亲们吃水这么难,心理会怎么想?他是怎么做的?
生:(齐读)毛主席就带领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评点]“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在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体会挑水会遇到那些困难,再指导用沉重、缓慢的语气来读好这句话。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11
课 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课 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表达效果。
2.了解课文围绕打井主要讲了那几件事,体会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体会人物感情,让学生在朗读的实践中学会朗读。
2.学习毛主席关心人民的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方法:语言引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二版块的内容——伟人的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吃水的人是谁?挖井的人又是谁?他为什么要挖井?)下面就让我们重新回到沙洲坝去了解当年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群众的。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当年沙洲坝的人民吃水是怎样的状况呢?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准读音,认清字形。
2.老师的课文读完了,你又认识了那些字?把它用笔画出来,结合课文内容给大家讲一讲。
3.几个学生一边逐段读课文,老师一边讲生字:“挖”“迁”“席”“担”“浑”“坑”“渗”“虑”“滤”“盐”。
4.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1933年毛主席在瑞金的沙洲坝,看到人民群众吃水困难,为人民群众打井的事。)
三、请同学通读全文。
四、作业设计: 1、写生字。
2、读课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12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
讨论《吃水不忘挖井人》
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读了课题,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和有讨论的价值。
“这挖井人一定是一个伟大的人吧?”
学生虽然预习过课文,但毛泽东这个让我们的爷爷奶奶辈人听起来如雷贯耳的领袖人物的名字,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那么的陌生,只是从自己的直觉推断,能够被写进书里的事情和人物一定不是什么普通的人。当时心里还真跟学生有那么一点同感。我肯定地告诉他:是的,这位挖井人就是1949年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但人民永远不忘记他,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更重要的是当年的沙洲坝,干旱得无水灌田,必须到很远的地方挑脏兮兮的池塘水饮用的情况下,毛主席带领士兵打破迷信的说法为村民们挖出了这口井。所以沙洲坝人民不忘挖井人!
“老师,我们平时都说‘喝水’,这里怎么说‘吃水’?”
“小朋友们想想,水烧开了,就可以‘喝茶’,我们可以说成‘喝水’,但我们吃的饭在煮的时候也需要水吧?饭里的水我们是喝下去的,还是吃下去的?”
“跟米一起吃下去的,”
“这就对了,还有烧菜时也需要水的,我们就把‘喝水’和‘吃水’合起来叫作‘吃水’。明白了吧?”
“老师,水还可以洗衣服。”
“不错,水的用处很大,但当时这井水对沙洲坝人民来说太珍贵了,人们根本舍不得用它来洗衣服,或者做其他用处了。这就可以看出这口井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难怪沙洲坝人民见到红井就想恩人啊!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13
【课前透视】
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杰出领袖,他一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中国人民永远怀念他。本文讲述的是1933年4月,毛主席在江西革命时,看到乡亲们吃水困难,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后,乡亲们为了纪念他,在井旁边立碑的故事。课文内容不长,通俗易懂,共三个自然段,配有一幅插图。
对于毛主席,学生大多只是听过名字,可详细了解的并不多,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和网络资源,让他们了解毛主席,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从而增进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材简析】
〖课型〗新授课
〖特点〗
1、眉目清晰,结构严谨。先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写事情,村子无井缺水,毛主席带领打井解决困难;末了揭示人们在井旁立碑纪念。有人、有事、有结果,文章虽小,结构俱全。
2、篇末揭旨,表达真情。解放前立碑也许有诸多不便,解放后立即在井旁立下石碑,而且刻下表达全文主旨的碑文,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知识基础〗
1、对毛主席及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2、对课文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本课重点〗让同学多了解一些有关毛主席的知识,初步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难点〗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效整合。
〖关键〗利用网络收集有关毛主席的资料。
〖后继知识〗给学生初步的毛主席的印象,以便今后学习关于毛主席的文章以及交给学生一个收集资料的方法。
【教学目标及理论依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有两条绿线内只识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激发学生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方法设计及理论】
本节课主要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从网络收集资料的方法。由于学生不懂得毛主席是一个什么人,上课时我先给同学看了当年毛主席挖的井,看到井旁的石碑,初步感到了沙洲坝的乡亲们对主席的怀念之情。后来我带着同学们一起访问了毛主席的网站,看到了他的生平事迹,开国大典,他的诗歌……最后放一首《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的flash音乐动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们的毛爷爷。
教学手段及理论依据:
教学前我先用dreamweaver做了一个课件,并连接到internet上,这样有利于学生上网访问有关毛主席的资料。
【教学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毛主席领导战士和乡亲们挖的那口井,朗读石碑上的文字,初步感知人民对毛主席的爱戴与怀念。
2、讨论法
使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讨论自己是怎么获得的。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3、激趣法
首先,通过使用网络激发学生兴趣,主动上网查阅资料,图文并貌。对学生以感官刺激,加深学生对毛主席的影象:其次,通过欣赏毛主席的乐曲,增加学生学习本文后的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
【教学过程】
一、 看图,揭示课题:
1、提问:“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呀?”
指出:以前人们为了吃水方便常常要挖一口井。
2、教学“井”字。
出示“井”字,指名读。
(强调“井”字有后鼻音)
去拼音,指名读。
3、出示题目,齐读课题。
提出:“那么谁是挖井人?又是谁吃水不忘挖井人呢?带着这个两个问题听阿姨读一读,好不好?”
播放flash朗读课文。
二、 初读指导:
1、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并请同学读要求
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用自己喜欢的标记标出课文中的生字。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此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在读书方式和习惯上给学生正确引导,不强求统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 检查自读情况:
1、 出示词语:
⑴ 学生自由读。
⑵ 指名读,齐读。
⑶ 去拼音读,开火车后齐读。
2、 出示句子:
⑴ 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⑵ 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请两个同学读后齐读。
四、 展示学生找到的有关毛主席的资料,询问资料是如何获得的
五、 进入毛主席网站,共同了解毛主席:
1、打开毛主席网站,教师简介毛主席: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冲一个农民家庭。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指名请同学访问网站,自己动手了解毛主席。
教师帮助访问毛主席纪念馆、毛主席故居、开国大典等。
六、 欣赏《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齐读课文。
- 推荐阅读: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精选13篇)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精选12篇)
- 小学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设计(精选17篇)
- 小学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通用15篇)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与评析(通用12篇)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设计(通用13篇)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