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第12单元3a的翻译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篇1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莫泊桑拜师》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得到了悉心指导的事。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紧扣该篇文章题目的特点——凝练地概括文章的内容,在导入新课审题时,引导学生进行了阅读预测与质疑,从课题开始尝试着引导学生作阅读探究。从课堂教学实况来看,效果较好。现将该教学片断实录如下: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10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莫泊桑拜师。
师:这篇课文的题目有没有引起你们的兴趣?在读题时,你们想到些什么,有些什么推测?
(学生小手林立。)
生:读题时,我想到课文写的这个人——莫泊桑可能是一个外国人,我好像在我姐姐的高中语文书中见到过这个名字的。
生:读题时,我推想课文重点可能会写莫泊桑拜师学习的经过。
生:读题时,我想到这篇文章中应该会写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以及他拜师学习的结果怎么样等内容。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你们仅仅从题目的五个字中,就能进行这么多的阅读预测。读文章,题目确实不可忽视,有些文章的题目我们就应该这样来读,这样的读书方法建议大家在以后的阅读中能灵活运用。那么,在读题时,大家的脑海中有没有产生过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我想知道莫泊桑是个什么人。
(教师在课题“莫泊桑”下画一问号)
生:我的问题是莫泊桑向谁拜师学习的。
(教师在课题“拜师”下画一问号)
生:我想搞清楚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学习,他是怎样拜师学习的,结果又如何。
(教师在课题后画上三个大问号)
生:我想知道莫泊桑拜师最终学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是越来越会读书了!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正是我们读书时要着重思考的。不过,有些问题大家在预习中可能已经得到了解决。有没有同学在预习中对“莫泊桑”以及他的老师有所了解,现在我们就可以做点交流。
生:预习时,我在图书室里查了有关资料,对莫泊桑这个人有所了解。他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他应征入伍,战后长期在军政部门任职,得以深入观察社会黑幕。1880年,他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羊脂球》即引起轰动,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博得 “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此外,他还写有《项链》《一生》《俊友》等小说。
生:我预习课文时,就已经知道了文中写的是莫泊桑向福楼拜拜师学习写作的事,福楼拜是他的老师。后来我查了资料,知道福楼拜也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写作态度很严谨,主张文学应当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重视历史环境的具体描写和人物精神状态的细致刻画,他很注重艺术和语言的完美。他的文字被看作法语的典范。福楼拜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
师:看来同学们在本课的预习中是下了功夫的,老师相信有了同学们扎实的预习,刚才大家所提的那些有价值的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这篇文章大家一定能读好。
(从学生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读书的欲望很强。)
……
教学反思
一、抓住课题进行阅读预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
这篇课文的题目特点鲜明,它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一个凝练概括,而这样类似的题目学生在前面的阅读中已经见过,这就为本课教学中学生顺利进行阅读预测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课堂上,学生由题目中的五个字,推测出课文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文章的重点是什么,文章的结构是什么等等。学生的这些阅读预测,不是无根据的猜测,它是学生在相关的“背景知识”基础上的感性推断。
如果在阅读过程之中,学生发现自己的阅读预测和课文内容一致,其阅读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同化);如果在阅读过程之中,学生发现其阅读预测与课文内容之间出现不一致,就可能检查自己的预测思路,对自己的预测进行修正,对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顺应)。
上述这一教学片断,在新课教学之始,我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让学生大胆地来谈谈自己在读题时脑海中推想到些什么。开课之始给学生这样一个阅读预测的机会,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一下子便被调动起来。
二、抓住课题进行阅读质疑,可以指引学生的阅读探究方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思维之始,也是学生阅读探究之始,无“疑”自然也就没有探究的必要。在上述教学实录之中,学生对课题进行了一番阅读预测之后,即产生了阅读探究的浓厚兴趣。然而此时,学生对自己该往文章的哪个方向进行探究,需要集中心智探究课文中的什么问题等等,仍是比较茫然。探究需要兴趣作支撑,更需要理性来指明探究的方向。此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扣题质疑,学生从刚才感性的阅读预测之中一下子就进入了理性的思维之中,这样就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探究指明了方向。
在教学伊始,扣题质疑,为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探究指明方向,阅读探究的问题来自学生之中,又是依*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这样的阅读探究才能给学生真正的收获。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篇2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10课《莫泊桑拜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莫泊桑拜师。
师:在读题时,你们想到些什么,有些什么推测?
生:读题时,我想到课文写的这个人——莫泊桑可能是一个外国人。
生:读题时,我推想课文重点可能会写莫泊桑拜师学习的经过。
生:读题时,我想到这篇文章中应该会写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以及他拜师学习的结果怎么样等内容。
师:在读题时,大家的脑海中有没有产生过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呢?
生:我想知道莫泊桑是个什么人。
生:我的问题是莫泊桑向谁拜师学习的。
生:我想搞清楚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学习,他是怎样拜师学习的,结果又如何。
生:我想知道莫泊桑拜师最终学到了什么。
师: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正是我们读书时要着重思考的。不过,有些问题大家在预习中可能已经得到了解决,现在我们就做交流。
生: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他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羊脂球》引起轰动,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此外,他还写有《项链》《一生》《俊友》等小说。
生:福楼拜也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写作态度很严谨,主张文学应当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很注重艺术和语言的完美.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篇3
一、说教材:《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2册中的一篇叙事写人文章。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得到了悉心指导的事。课文刻画了孜孜以求,勤学苦练的莫泊桑;描绘了直言不讳,循循善诱的福楼拜。
二、说教学目标:
由于教材面对的是六年级孩子,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基础,而透过文字感悟文本内在含义的能力相对弱的特点,我制订如下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在读通课文时,注意“直截了当”中“截”的读音指导。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字、词、句的体会读出人物当时的语气,挖掘人物的内在思想、性格特点。能结合实际体会福楼拜3次指导莫泊桑的教诲,学会把如何写作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学习中。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和福楼拜直言不讳、循循善诱的品质。
鉴于教材中详细叙述了3次请教的过程,而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通过自学批注、朗读感悟,明确福楼拜3次话语的含义,以及莫泊桑如何虚心请教、勤学苦练的行动成了本课学习的教学重点,特别是对福楼拜3次教诲的含义的理解以及语气的朗读更是重中之重。
本课的教学难点应该着力在学以致用上,在了解福楼拜说的话中,莫泊桑的具体行动中,思考自己学习中的现状。当然,作为一个小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不是十分丰富,感受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和福楼拜直言不讳、循循善诱的精神也是难点之一。
我预设2课时加一个小练笔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一)第一教时的教学我从题眼入手,抓住3个问号展开。上课一开始,板书好题目,请学生读一读,思考下:读了题目有些什么思考?由这个引发3个思考:1、莫泊桑是怎样的人?2、请教什么?3、“师”指谁,怎么教?(板书:莫泊桑拜师打上3个问号)
学生带着疑问初读课文,并自学生字词语。然后,交流收获,解决前面的3个疑问。在交流“莫泊桑是怎样的人?“师”指谁?”时,除了读好第一节,我相机把有关莫泊桑资料做些补充。在交流“请教什么?怎么教?”2个问题时,能把课文条理梳理清楚即可。我在引导学生交流时,注意课文内容挖掘的深浅:只要能读流利课文,对课文条理有个清楚认识。至于“请教什么?怎么教?”能找到课文内容,能读熟练即可。为下课时学习作铺垫。
在边读通课文,边梳理课文层次的同时,我注意字词读音的指导,如:“直截了当”中“截”的读音指导。联系上下文,理解“酷爱”“滔滔不绝”等词的意思。
(二)第二课时的设想。这课的教学预设是通过5个环节进行的。
第一环节:回顾旧知中抓切入点,坚持在有疑中学习。
复习回顾第一教时内容: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小结过渡:默读2-9小节,看看福楼拜每次都是怎样指导的?抓住关键的语句来谈一谈,这是我们这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切入点是顺着第一教时遗留问题展开的,由于第一课时已经作了内容疏通的铺垫,再次提出能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重点段落,明确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中悟重点段,引导在批注中学习。
学生自己默读课文,找出写福楼拜指导莫泊桑拿的句子。边读边找,边找边写上自己的阅读感悟。例如:说的话中感悟到什么?通过某个字,某句话,读懂了什么?
写批注便于引导学生在开放的空间中自主阅读、自我感悟,特别是高年级段学生,有了较强的阅读感悟能力,所以对于本文,我引导学生采用边自学,边写批注的方法。
第三环节:交流朗读中解疑难处,力求在读议中学习。
在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合作学习后,启发交流。由于教材中3次求教的过程我预设为本课的重点。
在3次求教过程中,感悟人物品质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在交流时,这几个地方我注意了提醒:第一次求教中引导学生抓住“坦白”“直截了当”体会莫、福两人的人物性格特点,边读边谈感悟,从而读出语气,体会福楼拜指导莫泊桑要长期观察。第二次求教中紧扣“万般无奈”“滔滔不绝”“天天”“全神贯注”等词,以及九个问句,激发学生朗读和思考,体会这次的指导重在指导莫泊桑要仔细观察;第三次求教则抓住“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光仔细学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等句子,体会这次的指导重在写作要写出独特之处,引出白描的写作方法,从而体会到福楼拜循循善诱的指导。
第四环节:学习写作方法,尝试在读写中积累。
找一位班级里比较有特点的学生,让大家仔细观察,用本课学习的白描的写作方法,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写下来。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篇4
学 科语文班 级六(2) 教 者陈颖 教 学 过 程 实 录[教材]苏教版第十二册《莫泊桑拜师》师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10课《莫泊桑拜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莫泊桑拜师。
师:在读题时,你们想到些什么,有些什么推测?
生:读题时,我想到课文写的这个人——莫泊桑可能是一个外国人。
生:读题时,我推想课文重点可能会写莫泊桑拜师学习的经过。
生:读题时,我想到这篇文章中应该会写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以及他拜师学习的结果怎么样等内容。
师:在读题时,大家的脑海中有没有产生过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呢?
生:我想知道莫泊桑是个什么人。
生:我的问题是莫泊桑向谁拜师学习的。
生:我想搞清楚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学习,他是怎样拜师学习的,结果又如何。 生:我想知道莫泊桑拜师最终学到了什么。
师: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正是我们读书时要着重思考的。不过,有些问题大家在预习中可能已经得到了解决,现在我们就做交流。
生: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他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羊脂球》引起轰动,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此外,他还写有《项链》《一生》《俊友》等小说。
生:福楼拜也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写作态度很严谨,主张文学应当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很注重艺术和语言的完美,反思围绕课题思想的体现与落实《莫泊桑拜师》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得到了悉心指导的事。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紧扣该篇文章题目引导学生进行了阅读预测与质疑,从课题开始尝试着引导学生作阅读探究。一、抓住课题进行阅读预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
课堂上,学生由题目中的五个字,推测出课文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文章的重点是什么,文章的结构是什么等等。学生的这些阅读预测,不是无根据的猜测,它是学生在相关的“背景知识”基础上的感性推断。开课之始给学生这样一个阅读预测的机会,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一下子便被调动起来。
二、抓住课题进行阅读质疑,可以指引学生的阅读探究方向
疑问是思维之始,也是学生阅读探究之始。学生对课题进行了一番阅读预测之后,即产生了阅读探究的浓厚兴趣。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扣题质疑,学生从刚才感性的阅读预测之中一下子就进入了理性的思维之中,这样就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探究指明了方向。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交流问题,使阅读探究的问题既来自学生之中,又能依*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这样的阅读探究才能给学生真正的收获。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篇5
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3.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4.懂得仔细观察、勤奋练习、不断积累是提高协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 :
1.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教学难点: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莫泊桑和福楼拜的生平资料。
2.《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片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激趣,导入新课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这时候我们会向别人请教,俗话说说不懂则问,我们可以向哪些人请教啊
生:老师、同学、父母,懂得的的人!
师:的确,遇到问题我们既要勤于思考,还要大胆实践。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就是这样一个勤奋的人,今天,我们一同学习新课《莫伯桑拜师》
1齐读课题
师:课题交代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人物——(生:莫泊桑),事情——(拜师)
①什么叫拜师?(恭恭敬敬地认某人为师)
②向谁拜师?(福楼拜)
③你对这两位作家都有哪些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词语查字典或是联系上下文解决。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帮助正音,相机抽查词语的意思。
酷爱 单调 简陋 吆喝 孜孜不倦 焦急万分 直截了当
烙印 咖啡 本质 揣摩 富丽堂皇 滔滔不绝 全神贯注
3.在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的基础上,应让学生默读全文,感知大意,思考:
① 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他怎样拜师求教的?
② 他拜师后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③ 抓住“拜师”这一事件,直入重点段落,理清课文脉络。
④ 给课文分段,说大意1;2-9;10
三、抓住重点句子,理清脉络
1.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思考:
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请教?
生:三次求教(2-5第一次;6-8第二次;9第三次)
2.老师对学生分别提出哪些要求:(重点)
四、学习第一段
1、 自由读第一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 学生交流。(莫泊桑从小酷爱写作,作品平常,心情焦急)
3、 指名朗读。(读出钦佩、焦急的语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回顾课文,概括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一同走近了莫泊桑和福楼拜两位著名作家,你能用四字词来概括吗?
生:循循善诱 孜孜不倦 全神贯注 虚心求教 悉心指导(说得真好 概括准确)
师:我们就用大家所说的词语扩展课题,概括课文内容
生:莫泊桑向福楼拜虚心求教,经过老师循循善诱地指导,莫泊桑终于写出了不少的世界名著(自由回答)
二、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福楼拜肖像),这位当时法国文坛赫赫有名的作家,他的文字被看作法语的典范。(课件出示莫泊桑肖像)莫泊桑是他出色的学生,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名师出高徒啊!究竟这位福楼拜老师有什么绝招?我们跟随莫泊桑一起去聆听大师的教诲!
三、精读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2到9段写莫泊桑三次拜师,课件出示:他都得到了老师的哪些指点呢?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和收获呢?
师:请四人小组合作,选择自己感受颇深的一次来学习。
师:他都得到了老师的哪些指点呢?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和收获呢?
师:选择第一次拜师的小组来谈谈你们的收获和体会?
第一次
生:“他坦白地说:‘老师,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哪个词最能体会_____心情?)
师:从“坦白”读出莫泊桑态度是怎样的?
(生:说明莫泊桑态度坦诚。)
生:“‘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工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
师:从“直截了当”说明福楼拜能一眼就看出莫泊桑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
生:“‘那——怎样才能使工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
师:从“急切”读出莫泊桑急于寻求提高自己写作功力的有效途径,心情迫切,说明他好学上进。
生: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说明做学问需要勤奋苦练)
(3)小结:从第一次拜师我们知道了莫泊桑是个(虚心求教)的人。福楼拜对待学生(直言不讳)
师:哪个小组愿意通过朗读把这一次拜师的情景展现出来?
生读
读得好:“表演得非常到位,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我想这得宜于你对文章用心的体会。选择你喜欢的角色我们全班来读,,谁愿意演莫泊桑,请你站起来?老师就请坐着吧.
师:莫泊桑按照老师的指点一丝不苟照做了,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门口,看了一天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可是(生:一无所获)接着,他又连续看了两天,还是(生:没有什么发现。)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生:再次来到老师家。)
师:老师这回如何指点迷津的呢?哪个小组来谈谈第二次拜师呢?
生:“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几天马车……没有什么好写的”可见莫泊桑没有真正领悟老师的意图。没有仔细观察。
生:从“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好写的呢?”
师:从一个感叹号和一个问号,你又读懂了什么?(三个不中可以看出福楼拜首先以三个“不”字毫不留情地否定了莫泊桑的错误看法,特别是后两个“不”字连用并辅之以感叹号,加重了否定语气。)
师:这里有一句反问句:“怎么能说没有什么好写的呢?”换句话说就是(有很多东西可写,他告诉莫泊桑可以写些什么东西?)
生:连续问句。富礼堂皇的马车和装饰简陋马车有什么不同?烈日炎炎和狂风暴雨中的马车行进时一样吗?上坡的马车和下坡的马车马怎样用力?人怎样赶车?这些都不一样。它们中有作为老师的严厉,有对莫泊桑的轻微的责备,但更多的是耐心指导,循循善诱。
师:福楼拜一个接一个的问,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生:“滔滔不绝”)
讲长句——引反问 讲反问——引长句
师小结:从万般无奈(板书)再次登门拜访,得到了老师循循善诱(板书)地指导,对于莫泊桑来说真是受益非浅。从此,他天天在大门口(读第八段)
师:这个虚心好学的莫泊桑没有满足,带上一些作品第三次登门拜师赐教,哪个小组来谈这一次他有什么收获?
生: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
师:从这句话我们能够联想到哪些四字词语(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生: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师:这句话又告诉我们写作方面应当注意:
(写作要避免拾人牙慧,陈辞滥调、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毫无特色的毛病。 )
举例如:十九世纪英国著名诗人王尔德有句名言:“第一个用花比美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再用是庸才,第三个再用就是蠢才了。”
小结:从第三次拜访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莫泊桑学习真可谓板书(勤奋好学)福楼拜教导学生时板书(悉心指导)良苦用心啊!
师:让我们朗读第9段,用心去体味,一定也能从中得到启迪。(齐读第9段)
师;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个人。让我们牢记福楼拜老师的教诲:
课件出示:
1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
2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师:酷爱写作,虚心求教,诚意拜师的莫泊桑把老师的话________,更加______,他仔细____,用心____,积累了______,终于写出了_________.(接读第10段)
阅读着莫泊桑拜师的经历,我们再来看看他的成长足迹——
骑马出去跑一圈,一两个钟头之后回来,记下看到的一切,按此方法锻炼观察力。 1年 1873年师从福楼拜 1880年正式发表作品 7年 13岁开始写作 30岁登上世界文坛 17年
师:课文读完了,再看到这些数据,谁来说说自己的收获呢?(结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莫泊桑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他(生:勤学)的结果,还离不开福楼拜的指导,善教
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莫泊桑的大作《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几个精彩片段。(自读)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片断一
(都德)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但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讲话时调子有些像唱。他手势生动、举止活跃,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片断二
(左拉)他中等身材,微微发胖,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十分像古时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性格。在他那很发达的前额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十分尖锐,透着探求的目光。
师:看了这几个片段,你能用一个成语赞一赞莫泊桑的文章写得怎么样?
师总结:写好一篇文章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只有坚持不懈,笔耕不辍,才能写成锦绣文章,才能妙笔生花,让我们牢记:才气就是(生:坚持写作的结果。)
附板书:
10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 福楼拜
虚心求教 直言不讳
万般无奈 循循善诱
勤学苦练 悉心指导
↓ ↓
勤学 善教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篇6
《莫泊桑拜师》说课稿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2册中的一篇叙事写人文章。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得到了悉心指导的事。课文刻画了孜孜以求,勤学苦练的莫泊桑;描绘了直言不讳,循循善诱的福楼拜。教材既能给学生习作上作范例指导,又能在学习中进行品德教育,是一篇进行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完美结合的好教材。
由于教材面对的是六年级孩子,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基础,而透过文字感悟文本内在含义的能力相对弱的特点,我制订如下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在读通课文时,注意“直截了当”中“jie”的读音指导。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字、词、句的体会读出人物当时的语气,挖掘人物的内在思想、性格特点。能结合实际体会福楼拜3次指导莫泊桑的教诲,学会把如何写作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学习中。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和福楼拜直言不讳、循循善诱的品质。
鉴于教材中详细叙述了3次请教的过程,而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通过自学批注、朗读感悟,明确福楼拜3次话语的含义,以及莫泊桑如何虚心请教、勤学苦练的行动成了本课学习的教学重点,特别是对福楼拜3次教诲的含义的理解以及语气的朗读更是重中之重。
本课的教学难点应该着力在学以致用上,在了解福楼拜说的话中,莫泊桑的具体行动中,思考自己学习中的现状。当然,作为一个小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不是十分丰富,感受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和福楼拜直言不讳、循循善诱的精神也是难点之一。
我预设2课时加一个小练笔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第一教时的教学我从题眼入手,抓住3个问号展开。上课一开始,板书好题目,请学生读一读,思考下:读了题目有些什么思考?由这个引发3个思考:1、莫泊桑是怎样的人?2、请教什么?3、“师”指谁,怎么教?(板书:莫泊桑拜师 打上3个问号)
学生带着疑问初读课文,并自学生字词语。然后,交流收获,解决前面的3个疑问。在交流“莫泊桑是怎样的人?“师”指谁?”时,除了读好第一节,我相机把有关莫泊桑资料做些补充。在交流“请教什么?怎么教?”2个问题时,能把课文条理梳理清楚即可。我在引导学生交流时,注意课文内容挖掘的深浅:只要能读流利课文,对课文条理有个清楚认识。至于“请教什么?怎么教?”能找到课文内容,能读熟练即可。为下课时学习作铺垫。
在边读通课文,边梳理课文层次的同时,我注意字词读音的指导,如:“直截了当”中“jie”的读音指导。联系上下文,理解“酷爱”“滔滔不绝”等词的意思。
下面我重点说一说第二课时的设想。这课的教学预设是通过5个环节进行的。
第一环节:回顾旧知中抓切入点,坚持在有疑中学习。
复习回顾第一教时内容:请学生简单介绍莫泊桑是怎样的人?福楼拜是怎样的人?(板书:莫泊桑 福楼拜)教师小结过渡: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莫泊桑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再三请教作品被喻为法语典范的福楼拜的?而福楼拜又是怎样指点的呢?这是我们这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切入点是顺着第一教时遗留问题展开的,由于第一课时已经作了内容疏通的铺垫,再次提出能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重点段落,明确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中悟重点段,引导在批注中学习。
学生自己默读课文,找出写莫泊桑的句子,找出写福楼拜说的话。边读边找,边找边写上自己的阅读感悟。例如:说的话中感悟到什么?通过某个字,某句话,读懂了什么?
写批注便于引导学生在开放的空间中自主阅读、自我感悟,特别是高年级段学生,有了较强的阅读感悟能力,所以对于本文,我引导学生采用边自学,边写批注的方法。
根据多年高年级的教学经验,学生能力差异也变大了,我把巡视指导作为重点,这样便于对自学能力相对弱的学生给予手把手地指导。
第三环节:交流朗读中解疑难处,力求在读议中学习。
在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学习后,启发交流。由于教材中3次求教的过程我预设为本课的重点。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出思路,我设想主抓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交流:
1、莫泊桑每次去请教是遇到了什么问题?从这些内容读出什么感悟?
2、福楼拜是怎么说的?有什么感悟?
3、莫泊桑又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感悟?
问题看似简单,但每个问题都给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悟提供了空间,倡导学生独特的阅读见解。当然,对于偏离文本的理解,我也会适时引导点拨。
在3次求教过程中,感悟人物品质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在交流时,这几个地方我注意了提醒:第一次求教中引导学生抓住“坦白”“直截了当”体会莫、福两人的人物性格特点,边读边谈感悟,从而读出语气。第二次求教中紧扣“万般无奈”“滔滔不绝”“天天”“全神贯注”电脑感词,激发学生朗读和思考;第三次求教则抓住“认真”“牢牢”,进行朗读感悟。
在这个环节中,我还预设了一个写、概括的环节。师生共同填补板书:(这个板书是在学生如果概括不到位时老师给的,如果学生能概括好,板书会有变化,总之顺学而教)
焦急万分 功夫不到家
万般无奈 仔细观察
全神贯注 用心揣摩
这样,力求落实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也为下个环节作铺垫。
第四环节:合理想象中品人物,争取在学习中有得。
重点难点突破后,给学生创设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从那以后,莫泊桑会怎样做?这个环节,旨在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了解他们是否学有所得。
结合最后一节,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莫泊桑的勤学,福楼拜的善教,让我们有了哪些收获?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随后激励学生:福楼拜成功了,莫泊桑成功了,相信我们也会成功!
板书:
勤学 善教
成功
第五环节:实际运用中显效率,尝试在读写中积累。
我准备设计以下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完成。
1、续写。(100字以上)
那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
那是一张充满童趣的脸。( )
2、不写名字,刻画一个班中同学。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出来。(200字以上)
完整板书: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 福楼拜
焦急万分 功夫不到家
万般无奈 仔细观察
全神贯注 用心揣摩
勤学 善教
成功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篇7
《莫泊桑拜师》教学片段
学习《莫泊桑拜师》第一自然段,了解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师: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请你用两个词语概括出拜师的原因。
生:平平常常
生:没有特点。
师:这段话中介绍原因时,用到了四个词语:酷爱、孜孜不倦、平平常常、焦急万分,再读一读这段话,看看这段话可以改成什么词?
生:平平常常可以改成普普通通。
生:酷爱改成热爱。
生:孜孜不倦可以改成夜以继日。
生:焦急万分可以改成心急如焚。
生:平平常常可以改成平淡无奇。
师:再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和原句比一比,品味一下,这样改后和原句有什么不同,用哪一个词好?
生:酷爱是非常热爱的意思,热爱的程度轻。
生:孜孜不倦主要是说莫泊桑写文章很认真,而夜以继日主要是说坚持,不符合课文的意思。
生:平平常常的意思是平常,用平平常常来说给人的感觉更加平常、普通。
生:平平常常也可以用普普通通和平淡无奇。
生:用焦急万分没有用心急如焚好,心急如焚更能体现莫泊桑的焦急心情。
师:我们再来读读,看究竟哪个词更急。
生:心急如焚。
师:通过反复的朗读比较,我们现在可以确定:酷爱、孜孜不倦不能改动,还是原文比较好,平平常常可以改成平淡无奇,焦急万分如果改成心急如焚就更好了。由此可见,再好的文章都是可以继续修改的,文章会越改越好。我们自己写出来的文章也需要不断地修改。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篇8
《莫泊桑拜师》生本预案学习课题内容《莫泊桑拜师》主备人李丽敏修改实施人学习资源分析与链接 课文叙述了法国作家莫泊桑青年时请福楼拜指导写作,经过老师的细心指导,莫泊桑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本文按事情收展顺序,写了莫泊桑三次向福楼拜请教的事。叙述条理清楚,层层推进,由指导如何观察到如何写作一目了然。第一次莫泊桑酷爱写作却平平常常,向老师请教文章怎样才生动?然后是莫泊桑觉得观察后仍设计好写的,再去请教老师。第三次是将观察所写出的作品请老师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读福楼拜的话,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中弄明的观察,写作的方法。从福楼拜的三次谈话中,让学生懂得:观察要有目的、讲方法;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情境中去细心观察体会,发现其不同特点,并把它写下来。莫泊桑正是运用这样的方法才写出了许多世界名著,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用这样的方法去写作。资源链接:1、莫泊桑、福楼拜简介 方法:百度搜索:莫泊桑、福楼拜2、阅读拓展阅读关于莫泊桑、福楼拜的故事:《谦虚的莫泊桑》、《福楼拜的窗户》3、搜集莫泊桑、福楼拜的故事学习关键与重难点1、重点:莫泊桑三次拜师,福楼拜对他的指导所说的话。2、难点: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从三次不同层次的指导中,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用心揣摩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学习目标1、通过前置性学习(个人和小组)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2、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课前预习任务设计(抓住重难点,兼顾综合性、挑战性、开放性、趣味性,并给予适当的方法建议指导)《莫泊桑拜师》学生预习单亲爱的同学: 我们即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相信你一定能出色地完成下面这些前置性作业!这样你会将这篇课文学得更好!1.搜集莫泊桑和福楼拜的资料。2、你读了( )遍课文?你能把文中生字词的读音都读准确了吗?你能把文章读通顺了吗? 如果不能,那要加油哦!3、本文一共有5个生字,通过自学你能记住它们的字形了吗?你能默出几个词语呢? 4、我理解了( 、 、 、 、 )等词语的意思,我是通过( )方法知道的。 还有( )词语需要同学帮忙理解的。(可以写在书上,也可以不写,能流利地说出就行。)5、 这篇文章你读懂了吗?能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能给课文分段吗?(可以写在书上,也可以不写,能流利地说出就行。)6.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每次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在书上做上记号。)7.从莫泊桑拜师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莫泊桑是怎样的一位学生?福楼拜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在书上相应的地方批注。)课前小组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任务分解(1)2-4题由小组长分配展示的任务及明确表达的基本语言。(2)5—7题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前置性学习的完成情况,并在交流中改进个体的自学情况。课堂交流学习过程设计板块环节学生交流学习活动教师的强调、点拨与激励备注(方法理念目标等)一、揭题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络三、检查反馈,布置下课的前置作业第一课时1、说说平常觉得写作文最难的是什么。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2分)2、说说对“拜师”这个词的理解。3、再读课题。4、交流“莫泊桑”“福楼拜”的资料,读“作家卡片”,对作家有初步的了解。1、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小组成员的预习情况,分享经验,改进问题,共同提高。(5分)2、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展示2——5题(25分)1、默写词语、交流评价及反馈1、“每堂课都是一次新的开始”。“成功从举手开始”。 学习语文最大的烦恼是写作。同学们,平常你们觉得写作文最难的是什么?你们觉得难,并不奇怪,因为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年轻时对写作跟你们有着同样的感受,于是他就去请教福楼拜,在福楼拜的指导下,他终于成了法国著名的作家。今天,我们也跟着莫泊桑一起去拜师吧!请大家一起把课题读一下。2、 “拜师”是什么意思?在题目中的意思是什么?3、拜师的态度应该虔诚一点,再读读课题。4、同学们,你们了解莫泊桑和福楼拜吗?请拿出你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交流。5、齐读p114“作家卡片”1、课前大家进行了前置性学习,现在请在小组交流分享一下预习单的2—5题,如有疑问的可在小组同伴的帮助下进一步学习自学完成。2、哪小组来展示?1、通过每个同学自己的努力,小组的共同研究,同学们学得很不错,相信大家一定能把每个词语默准确。同学们,起笔就是练字时,一定要凝神静气。同桌交换批改,批改的时候注意两点,字是否正确、漂亮,把认为漂亮的字用圆圈圈出来。2、请大家认真完成预习单中的6—7题,相信你在第二课时会有更出色的展示。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篇9
莫泊桑拜师
一、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3、懂得仔细观察、勤奋练习、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教学重点:
读中感悟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的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
1、课件。 2、学生收集相关人物的文字、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学过的语文课,我们都认识了哪些人物?从这些人物身上,你都受到了哪些启发?(指生回答)
2、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人物。板书课题。
3、围绕课题质疑。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1)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自由读,大声读,放慢速度读。
(3)难读的句子要来回多读几遍,力争将课文读通读顺。
(4)读书用心记,思考有凭借。
2、学生读书,师巡视,纠正错误坐姿、读姿。
3、课件出示文中的词语:自由读、指读、齐读。
三、检查读书,初步解疑。
1、指生读书。(每人一个自然段)
2、学生评读。
3、教师总评。
4、解疑:(1)拜谁为师?(2)结果如何?
5、课件出示文字和图片:简介莫泊桑、福楼拜。
四、合作探究,进一步感知课文。
1、课件出示探究内容:
(1)快速阅读课文,看几至几自然段是写莫泊桑拜师的?
(2)共几次拜师?
(3)每次拜师,福楼拜是怎样给予教导的?
2、小组读书,合作学习。
3、班级交流,师适时板书。
4、教师总结:课件出示“随堂小练习”。
莫泊桑是( )世纪( )国著名的作家。学习了这一课,你认识了( )的莫泊桑,认识了( )的福楼拜。从莫泊桑拜师学习写作的经历中,你受到的启发是()。
5、课堂总结。(谈谈上课的感受)
五、课外拓展。
观察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练习写一小段话。
板书;
莫泊桑拜师
肯吃苦,勤练习
细心观察
贵在坚持 新颖独特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篇10
一、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10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学习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学习写作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搜集法国作家福楼拜,莫泊桑的资料。
三、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批读文,既要从读中学习写作的方法,又要让学生养成边读边体会,边批准的学习习惯,可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句子作批注,学会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文叙述了法国作家莫泊桑青年时请福楼拜指导写作,经过老师的细心指导,莫泊桑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本文按事情收展顺序,写了莫泊桑三次向福楼拜请教的事。叙述条理清楚,层层推进,由指导如何观察到如何写作一目了然。第一次莫泊桑酷爱写作却平平常常,向老师请教文章怎样才生动?然后是莫泊桑觉得观察后仍设计好写的,再去请教老师。第三次是将观察所写出的作品请老师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读福楼拜的话,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中弄明的观察,写作的方法。从福楼拜的三次谈话中,让学生懂得:观察要有目的、讲方法;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情境中去细心观察体会,发现其不同特点,并把它写下来。莫泊桑正是运用这样的方法才写出了许多世界名著,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用这样的方法去写作。
课文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弄明白莫泊桑是怎样下功夫?使功夫练到家的?
教学建议:2课时
四、解读与提示
1—2自然段:介绍了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年青时向福楼拜请教的原因。抓重点词“酷爱”理解。
3—5自然段:写了老师要他下功夫,把每天看到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区别“功夫”和“下功夫”。
“功夫不到家”中的“功夫”指的是写作水平、写作能力、技巧等,“下功夫”就是肯吃苦、勤练习,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莫泊桑在下功夫?
第6自然段:介绍了莫泊桑观察后仍一无所获,再次来到老师家。
第7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读中感悟,从福楼拜的话中体会观察方法,要注意观察同一事物的不同的方面,观察不同的场景、不同时候、不同季节的差异,只有多方面、多角度去细心观察,要写的材料就会有很我。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积累写作材料的生活的有心人。
第8自然段:抓重点词“天天”、“全神贯注”来理解莫泊桑是怎样下功夫的。全神贯注:精力高度集中。
第9自然段:告诉我们如何写作。不但要仔细观察,还要发现特点、写出特点,写出的东西才会各具特色,尽显纷呈。
识字教学: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读准字音,注意平翘舌音。
2、注意生字“貌”的字形,偏旁的写法,“陋”字中的位置。
3、学生练习书写,展示典型作业,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教学设计参考
一、情境激趣
1、同学们平常你们觉得写作文最难的是什么?(没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作文总是平平常常,不吸引人……)
2、你们觉得难,并不奇怪,因为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年轻时对写作跟你们有着同样的感受,于是他就去请教福楼拜,在福楼拜的指导下,他终于成了法国著名的作家。今天,我们也跟着莫泊桑一起去拜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可以向课文旁边的批注一样,在你读懂了地方,你喜欢的句子或你感兴趣的地方作批注。想想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同学和老师帮助,也在书上作作批注。
3、学生交流汇报,梳理共性问题。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思考:(1)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请教。(2)每次各有什么收获?他是怎样下功夫的?(3)从福楼拜的3次谈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2、交流汇报。
3、重点指导“对话”部分。
让学生明白第一次告诉他要仔细观察,把看到的记下来,第二次告诉他观察要细心,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季节,不同场景等来观察,第3次则告诉我们要写出特点,如何写。
四、再读课文,归整体
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何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五、识写字教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词。
2、看看谁最有信心,能最快记住这些生字。
3、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你能把哪个字写得最好?老师重点指导“貌”、“拜”、“陋”。
5、学生练习、评议。
六、参考资料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1870年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遂应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除了《羊脂球》(1880)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383)、《两个朋友》(1883)、《项链》(1884)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一生》(1883)、《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之林。
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于世代为医的家庭,学过法律。他一直住在家乡卢昂从事创作。
福楼拜生活在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国时期,即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由上升阶段逐渐转向腐朽的阶段。他对资本主义的丑恶现实感到憎恨和失望,因而毫不容情地揭露现实,但也流露出悲观情绪。代表作《包法利夫人》(1856)反映了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国在“经济繁荣”掩盖下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以及平庸卑劣、腐化堕落的社会风气。另一部重要作品《情感教育》(1869)通过1848年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懦弱颓废,反映了现实的黑暗。福楼拜抨击最力的是资产阶级精神道德的没落。
福楼拜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以刻划人物的精神状态细致入微和毫不留情著称,他在解剖人物和现实时,力求不流露自己的感情。福楼拜还是法国文学的语言巨匠,他的文字向被看作法语的典范。他主张“用几句话就把一个人或一件事表现得特点分明”。为了锤炼语句,他总是苦心推敲,务必达到洗炼、贴切。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练习朗读、理解福楼拜的话。
教学难点:
根据福楼拜教给莫泊桑的写作方法,灵活运用,习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语言文字,初步感知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初步感知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揭示课题,读题。
2、简介莫泊桑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小说家。1880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羊脂球》,引起轰动,以后又陆续发表了许多作品。
3、激趣谈话: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作品的,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他是怎样拜师学写作的呢?
4、出示课文插图,说说莫泊桑的神态。板书:虚心求教。
师:是啊,莫泊桑正是这种对文学的孜孜追求,这样虚心向文学大师求教,勤奋好学,才成为了一位的小说家。再读课题。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课前同学们已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也来展示同学们的勤奋和好学。
2、展示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词。
简陋 吆喝 烙印 咖啡 揣摩 篝火 孜孜不倦 直截了当
指读,相机正音(“孜”是平舌音,“陋、烙”的声母是边音)。
(2) 你认为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生说说,师示例范写。生描红。
(3) 再读词语,说说词语的意思。
课文是怎样运用这些词语的?
3、读通课文。
(1) 开火车读课文。
(2) 见机指导读正确、读通顺,生评读。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按“拜师”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层次。
3、自由读课文,说说拜师的经过。
(1) 指名说经过。
(2) 用自己的话说说福楼拜的教与莫泊桑的学。
师:教有良方,学很勤奋,拜师后的莫泊桑终于写出了很多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过渡:那么,作为名师的福楼拜,你知道多少?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四、精读第一段。
1、简介福楼拜
2、自读第一自然段,圈画出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3、交流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
(2)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
4、用自己的话说说拜师的原因。
5、指导朗读。
五、小结
六、作业
语文补充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3、从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中,懂得,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学会仔细观察写细节。
教学重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体会福楼拜的三次说教,明确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二、精读第二段
1、过渡:莫泊桑诚心拜师求教,福楼拜精心赐教。
(出示)“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
师:莫泊桑把老师的哪些话牢牢记在心头?
2、仔细阅读课文,思考: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默读课文,圈画重点词、句。
3、引导朗读第一句:“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①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②从他直截了当地说,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
4、朗读第二句:“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
①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②莫泊是怎样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福楼拜讲的这句话,想象福楼拜那娓娓道来的样子,对“滔滔不绝”加深感悟。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结合课文插图,将师生对话的情景再现出来。
5、交流第三句话:“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①为什么说这句话在这段中最关键?下面的哪些话分别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②这些再次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③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④引导学生体会观察事物要有发现的眼睛——第三只眼。
⑤指导朗读。
6、小结:课文写莫泊桑拜师的经过,共写了他三次求教的情况,着重写了师生二人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什么?
(一是师生二人一个善教一个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
7、齐读课文第二段。
三、精读第三段
1、过渡:再读三句话,莫泊桑牢记了老师的话吗?
2、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齐读,进一步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总结讨论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打算今后怎样向莫泊桑学习?
请学生各抒已见,师适当表扬鼓励。
五、作业
小练笔:观察身边同学,写出衣着、性格不同的两位同学。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篇12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508
《莫泊桑拜师》教学点滴
一、课题入手,展开教学
课题是文章标志,内容精髓,有的直取事件,有的直呼其名,有的揭示中心,有的汲取人物话语,有的标明行文线索等等,教者可从课题下手,巧妙设疑,引导学生缘疑而读,既能解题,又能了解课文思想内容,既能为学课文设置悬念,又能激发学生读书欲望。教学《莫泊桑拜师》时,先简介作家莫泊桑,而后提出世界许多作家启蒙时,曾困惑自己写不出好作品,莫泊桑就是其中一位。于是他决定去拜谁为师?获得了哪些写作秘诀呢?欲知详情,请阅读本文。
二、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内涵。
《莫泊桑拜师》中的人文内涵就包括三个方面:(1)莫泊桑和福楼拜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形象;(2)莫泊桑勤学苦练对学生成长的励志作用;(3)文中师生交流中渗透着的写作态度、写作技巧。这三者,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并在教学中加以整合,并各有侧重。
三、前后联系,深化理解
十二册中塑造了一大批教师形象,《海伦·凯勒》中的沙利文老师,《莫泊桑拜师》中的福楼拜,《孔子游春》中的孔子和《早》中的寿镜吾先生。这四个教师在各篇课文中的侧重度也各不相同。孔子为主,福楼拜和沙利文次之,而寿镜吾则更次之。
四、课堂练习,巩固理解
(一)、近义词:
表明( ) 发现( ) 专心( ) 启发( )揣摩( )简陋( )
(二)、理解词语并造句:
1、酷爱
2、滔滔不绝
(三)、在下面括号里加上量词:
一( )篝火 一( )作品 一( )头发 一( )夕阳
一( )被单 一( )松柏 一( )小说 一( )诗歌
(四)、填空:
1、学习了《莫泊桑拜师》,我们认识了( )的福楼拜,( )的莫泊桑。
2、从《莫泊桑拜师》一文中你悟到的写作窍门有:(1)( )(2)( )
3、“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这句话的含义是( )
4、“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这句话的含义是( )
;id=1901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篇13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孜孜不倦、直截了当、万般无奈、滔滔不绝、烙印”等词语。
2、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合理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动,进行创造性复述。
3.感受莫泊桑不断追求出色、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动,进行创造性复述。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课件
学生: 预习生字新词: 酷爱 孜孜不倦 作品 万般无奈 滔滔不绝
烙印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反馈学生预习课文后对莫泊桑和福楼拜两个人物的了解,并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反馈学生预习课文后对主人公莫泊桑的了解,揭示课题
(1)初步了解莫泊桑的成就。
说的好,这就是莫泊桑,他写出了很多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随机把“作品”一词出示在黑板上)短篇小说——《项链》、《羊脂球》。(出示PPT)
(2)复习“拜”字写法,读好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讲述的就是青年莫泊桑在成长为作家过程中的一个故事。 齐读课题——莫泊桑拜师。
“拜”是一个熟字,注意,它的右半部分是,四短横,一竖。(描红)
让我们再来读好课题——莫泊桑拜师
2、反馈学生预习课文后对福楼拜的了解,理解“文学大师”。
(1)了解文中另一个人物福楼拜。
文中莫泊桑拜谁为师? 福楼拜。
谁能把他的身份介绍具体? 福楼拜是19世纪法国文学大师。
(2)理解“大师”的含义。
什么样的人人们会尊称他为大师啊? 在某些领域中相当有造诣的人。
福楼拜在文学创作方面极有造诣,所以被人尊称为——文学大师(拿词卡)带着崇敬的语气,读好——文学大师
3、联系课文第一小节,理解“酷爱、孜孜不倦、作品”的含义,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了解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学什么。
● 莫泊桑要拜这样一个响当当的人为师,学什么呀?
● 抓住文中句子: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的,没有什么特色。理解“酷爱、孜孜不倦、特色、作品”几个词的含义。
● 因为他的作品总是平平常常(贴:平平常常)
所以他追求让自己的——作品有特色。(贴:有特色)
(2)小结,初步感莫泊桑是个有追求的文学青年。
(3)抓住“酷爱、孜孜不倦、特色、作品”几个关键词语,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莫泊桑拜师学什么。
二、深入学习,学习创造性复述,体会莫泊桑不断要求进步、勤学苦练的精神。
(一)学习莫泊桑第一、二次登门请教的经过。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
1、学习课文1-5小节,通过朗读,了解人物对话内容,指导抓好莫泊桑的心理活动,展开合理想象,练习创造性复述,了解“功夫”的具体含义。
(1)反馈文章写了莫泊桑几次登门拜访。
(2)了解莫泊桑拜师过程中,福楼拜是通过什么方式教他的。
文章中三次登门,也都着重描写了莫泊桑和福楼拜之间的——对话。
(3)读文,了解前两次登门莫泊桑提出的问题。
① 学生先自由朗读莫泊桑前两次登门,读读人物之间的对话。
② 指名读,读出疑问的口气。
③ 把莫泊桑说的第三句话用疑问的口气读出来。
(4)了解第一次登门面对莫泊桑的困惑,福楼拜如何指导他的,理解福楼拜所说的 “功夫”的具体含义。
① 师引读人物对话。
② 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动,进行创造型复述。
莫泊桑听了福楼拜的说他的功夫不到家,心里会想什么呢?谁能联系课文的第一小节说一说?
③ 理解“功夫”的具体含义。
● 于是,莫泊桑急切地问,那——(指导读好莫泊桑的话)
● 福楼拜又是怎样指导他的呢?自由读一读这段话。
板书:看 详细 、长期记
● 就是莫泊桑第一次登门,福楼拜针对他的问题——写不生动(指指黑板上的板书)教他的方法,谁能用一句话说清楚。
● 小结:今天我们抓住的是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开创造性复述的。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练习抓住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开创造性复述的。
2、学习第6小节,理解“单调”。
(1)读文,了解第一次登门后,莫泊桑的做法。
第一次登门,莫泊桑按照福楼拜的要求去做了,他是怎么做得?拿起书,一起读读课文第六小节 。
( 2) 引读课文。
他连续看了三天都——一无所获(板书)
(3)想象三天莫泊桑看到的东西,理解“单调”。
● 同学们,第一天,莫泊桑站在街道上看到——(马、车)大街上来来往往只有马和车吗?没有人吗?(人、马、车)
● 第一天,他看到了人、马、车,看不出它们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想到老师要他长期看,于是决定第二天再看,可他看到的还是——(人、马、车),还是没发现什么特殊之处,第三天又去看,看到的仍然是(人、马、车)
三天看到的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用文中一个词形容就是: 单调
(4)师小结
3、学习第7、8小节,读福楼拜的话,理解这里的”功夫“指“会观察“。
(1)自由读福楼拜说的话。
在这样的情况下,福楼拜是怎样告诉他的,自由读读福楼拜说的话。
(2)请一生读福楼拜说的话,并注意读好一些四字词语。
这段话比较长,看谁能一口气读清楚。
(富丽堂皇 装饰简陋 狂风暴雨 烈日炎炎 )注意读出感情。
(3)发现福楼拜说的这段话的表达方式。
你们发现了吗?福楼拜讲了一连串的话,都是什么句?
他究竟问了多少问题啊?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篇14
《莫泊桑拜师》教学反思:
《莫泊桑拜师》一文重点讲了莫泊桑三次拜师的经过,凸现了“莫泊桑诚心求师”的那种迫切的心情以及福楼拜热心关心文学青年、毫不保留的大师风范。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相关莫泊桑拜师的经过,即可感悟到两位文学大师不同的人格魅力,受到人文价值观的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第一课时中,我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师生二人的对话,初步体会出莫泊桑的好学和福楼拜的善教!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词语的理解和重点语句的朗读指导,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教学第二段
1、当莫泊桑初次登门求教时,莫泊桑说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2~~5自然段并画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老师,我
那——
2、从这两段话中,莫泊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
教师小结
4、那福楼拜对于莫泊桑文章不生动,他说了些什么?我请一个同学起来读
出示: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1、 是怎么说出这句话的?
2、 从“直截了当”一词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3、 那么他有没有告诉他解决的方法呐?
出示:肯吃苦,勤练习
4、 其实也就是要莫泊桑学会——观察!
5、 好,能一眼就看出问题的所在并就问题给予马上准确的给予解决的方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善教
由于这篇文章人物间的对话较多,且语气、神态各不相同,因此适合安排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使学生更好地内化课文的语言。这两位文学大师的鲜明个性特征已烙在他们头脑中。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篇15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孜孜不倦、直截了当、万般无奈、滔滔不绝、烙印”等词语。
2、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合理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动,进行创造性复述。
3、感受莫泊桑不断追求出色、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动,进行创造性复述。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课件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酷爱孜孜不倦作品万般无奈 滔滔不绝 烙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反馈学生预习课文后对莫泊桑和福楼拜两个人物的了解,并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反馈学生预习课文后对主人公莫泊桑的了解,揭示课题
(1)初步了解莫泊桑的成就。
他写出了很多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随机把“作品”一词出示在黑板上)短篇小说——《项链》、《羊脂球》。(出示PPT)
(2)复习“拜”字写法,读好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讲述的就是青年莫泊桑在成长为作家过程中的一个故事。齐读课题——莫泊桑拜师。
“拜”是一个熟字,注意,它的右半部分是,四短横,一竖。(描红)
让我们再来读好课题——莫泊桑拜师
2、反馈学生预习课文后对福楼拜的了解,理解“文学大师”。
(1)了解文中另一个人物福楼拜。
文中莫泊桑拜谁为师? 福楼拜。
谁能把他的身份介绍具体?福楼拜是19世纪法国文学大师。
(2)理解“大师”的含义。
什么样的人人们会尊称他为大师啊?在某些领域中相当有造诣的人。
福楼拜在文学创作方面极有造诣,所以被人尊称为——文学大师(拿词卡)带着崇敬的语气,读好——文学大师
3、联系课文第一小节,理解“酷爱、孜孜不倦、作品”的含义,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了解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学什么。
●莫泊桑要拜这样一个响当当的人为师,学什么呀?
●抓住文中句子: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的,没有什么特色。理解“酷爱、孜孜不倦、特色、作品”几个词的含义。
●因为他的作品总是平平常常(贴:平平常常)
所以他追求让自己的——作品有特色。(贴:有特色)
(2)小结,初步感莫泊桑是个有追求的文学青年。
(3)抓住“酷爱、孜孜不倦、特色、作品”几个关键词语,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莫泊桑拜师学什么。
二、深入学习,学习创造性复述,体会莫泊桑不断要求进步、勤学苦练的精神。
(一)学习莫泊桑第一、二次登门请教的经过。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
1、学习课文1-5小节,通过朗读,了解人物对话内容,指导抓好莫泊桑的心理活动,展开合理想象,练习创造性复述,了解“功夫”的具体含义。
(1)反馈文章写了莫泊桑几次登门拜访。
(2)了解莫泊桑拜师过程中,福楼拜是通过什么方式教他的。
文章中三次登门,也都着重描写了莫泊桑和福楼拜之间的——对话。
(3)读文,了解前两次登门莫泊桑提出的问题。
①学生先自由朗读莫泊桑前两次登门,读读人物之间的对话。
②指名读,读出疑问的口气。
③把莫泊桑说的第三句话用疑问的口气读出来。
(4)了解第一次登门面对莫泊桑的困惑,福楼拜如何指导他的,理解福楼拜所说的“功夫”的具体含义。
①师引读人物对话。
②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动,进行创造型复述。
莫泊桑听了福楼拜的说他的功夫不到家,心里会想什么呢?谁能联系课文的第一小节说一说?
③理解“功夫”的具体含义。
●于是,莫泊桑急切地问,那——(指导读好莫泊桑的话)
●福楼拜又是怎样指导他的呢?自由读一读这段话。
板书:看详细、长期记
●就是莫泊桑第一次登门,福楼拜针对他的问题——写不生动(指指黑板上的板书)教他的方法,谁能用一句话说清楚。
●小结:今天我们抓住的是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开创造性复述的。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练习抓住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开创造性复述的。
2、学习第6小节,理解“单调”。
(1)读文,了解第一次登门后,莫泊桑的做法。
第一次登门,莫泊桑按照福楼拜的要求去做了,他是怎么做得?拿起书,一起读读课文第六小节。
(2)引读课文。
他连续看了三天都——一无所获(板书)
(3)想象三天莫泊桑看到的东西,理解“单调”。
●同学们,第一天,莫泊桑站在街道上看到——(马、车)大街上来来往往只有马和车吗?没有人吗?(人、马、车)
●第一天,他看到了人、马、车,看不出它们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想到老师要他长期看,于是决定第二天再看,可他看到的还是——(人、马、车),还是没发现什么特殊之处,第三天又去看,看到的仍然是(人、马、车)
三天看到的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用文中一个词形容就是: 单调
(4)师小结
3、学习第7、8小节,读福楼拜的话,理解这里的”功夫“指“会观察“。
(1)自由读福楼拜说的话。
在这样的情况下,福楼拜是怎样告诉他的,自由读读福楼拜说的话。
(2)请一生读福楼拜说的话,并注意读好一些四字词语。
这段话比较长,看谁能一口气读清楚。
(富丽堂皇装饰简陋狂风暴雨烈日炎炎)注意读出感情。
(3)发现福楼拜说的这段话的表达方式。
你们发现了吗?福楼拜讲了一连串的话,都是什么句?
他究竟问了多少问题啊?
这样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连续不断地发问,用一个词语概括就是——滔滔不绝
(4)再次自由读福楼拜说的话。
(5)思考老师把这段话分成三层的原因。
(6)细读中间这层,理解观察的几种方法。
让我们再来读读中间这几句话,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这六个问题,福楼拜在教莫泊桑怎样看啊?
①“富丽堂皇”和“装饰简陋”的马车走法不一样。
师:福楼拜用了一组对比来告诉莫泊桑可以比较去看
板书:比较看看
②“烈日炎炎”“狂风暴雨”是描写不同天气的。
师:不同天气,马车的走法也是不一样的。福楼拜要莫泊桑多角度去看。
板书:多角度看。
③“车上坡、下坡”是写车行驶的道路不同。
师:福楼拜告诉他,车上坡时,要观察——马怎样用力(生)
师:也就马的动作
车下坡时,要观察——赶车人怎样吆喝
师:也就是赶车人的表情
师:这就是告诉我们,看的时候要关注细节。
板书:关注细节
④原来,这一连串的问题就是告诉莫泊桑怎样看,这样看就是——
(从第8小节找一个词)观察,观察就是要——(引读板书)
板书:观察
(7)比较陈述句和疑问句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思考福楼拜这样说的原因。
①出示陈述句,请一个学生读。
②质疑,文中为什么不这样写?(让莫泊桑思考,给他启发)
4、在充分理解福楼拜的话的基础上,对莫泊桑的心理活动,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听着福楼拜这滔滔不绝的问题,莫泊桑深受启发,此时他心里一定有很多想法,课文没有写,让我们展开想象,来创造性地说说此时莫泊桑心理的想法。
注意:你的想法要围绕着福楼拜的话给莫泊桑的启发。
●小结
(二)理解第三次登门时福楼拜所说的话,了解莫泊桑从他那里再次得到的启示
1、了解第三次登门福楼拜的反应及原因
师:福楼拜读者莫泊桑带来的作品,脸上露出了微笑,说明了什么?
说明莫泊桑有进步了,能够用福楼拜教他的办法观察事物。
2、通过朗读,理解第三次登门福楼拜指导莫泊桑的具体方法。
●请三个同学读福楼拜说的话。
板书:抓特点、善于写
●小结:这一次福楼拜又耐心地启发他,怎样把“写”的功夫练到家。
三、总结全文,揭示人物品质,并布置回家作业,训练创造性复述。
1、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更加勤奋努力。他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终于使他的作品从平平常常到有特色,成为一个作家。(画框)
2、课文就写了莫泊桑三次登门,福楼拜针对他不同时间的不同问题,给予了耐心的指导,这样的指导我们就叫——循序渐进
3、从莫泊桑三次登门拜师的经历中,你又受到了什么启发呢?(生说)
4、布置回家作业。
回家请大家选择莫泊桑第一、第二次登门拜访中,其中的一次登门拜访,在原有内容基础上,加上他的心理活动来进行创造型复述。
板书:
莫泊桑拜师
作品有特色
启发 抓特点
一无所获 观察 善于写
看 比较看看
平平常常 详细、长期记 多角度看
关注细节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篇16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三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66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三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
4、简介福楼拜。
5、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6、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造句。
酷爱 滔滔不绝
二、讲读第二段
1、教师范读。
2、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情况)
3、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默读课文后回答。
1)朗读第一句:“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①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②从他直截了当地说,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
2)朗读第二句:“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①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②莫泊是怎样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福楼拜讲的这句话,想象福楼拜那娓娓道来的样子,对“滔滔不绝”加深感悟。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结合幻灯片,将师生对话的情景再现出来。
3)朗读第三句话:“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①为什么说这句话在这段中最关键?下面的哪些话分别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②这些再次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③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④指导朗读。
4、小结:课文写莫泊桑拜师的经过,共写了他三次求教的情况,着重写了师生二人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什么?
(一是师生二人一个善教一个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齐读,进一步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讨论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打算今后怎样向莫泊桑学习?
请学生上台各抒已见,师适当表扬鼓励。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
2、朗读课文。
附板书:
10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 福楼拜
焦急万分虚心求教 功夫还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练习
一无所获再次求教 怎么没有什么好写呢?
全神贯注坚持观察 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特点
↓ ↓
勤学 善教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 推荐阅读:
-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精选16篇)
-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莫泊桑拜师》阅读探究从课题开始
- 《莫泊桑拜师》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7篇)
- 《莫泊桑拜师》教学案例(通用12篇)
- 《莫泊桑拜师》第一课时 表格式教案(精选12篇)
- 六年级的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精选8篇)
-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
- 课题教案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