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学实录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原文阅读答案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学实录 篇1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再来一遍。通过读课题,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对反义词。
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什么都加了引号呢?
师:谁知道这两个词为什么加引号?
生:因为这是巴迪的妈妈和爸爸说的话,所以加了标点。
师:把一对反义词作为题目同时出现,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题目啊!那在这个有趣的题目下面又隐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遇到生字要画出来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好,现在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生读课文。
师:好,下面咱们来看看生字你读得怎么样了?
(幻灯出示词语)
先齐读,再指一生读。
我们来看看这几个词,你理解它们的意思吗?“腼腆“”誊写“”谨慎“。
我们再来看看这三个词在文中的句子。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含义也不一样,我们在课文学习中再具体来看。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师:从哪里看出巴迪已经成为一名作家?
(幻灯: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幸运”是什么意思?对于这个幸运巴迪是怎么理解的?
“当初”又是什么时候?
师:我们来看看巴迪七八岁时候的事情。
(幻灯:第一自然段。)从中你读到了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到的?
(1)“兴奋地”“嚷”语言
(2)自己读读,来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3)分角色,请一个同学来做巴迪,老师来做母亲,一个同学读旁白。
你觉得我们读得怎么样?我们应该怎样读?巴迪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渴望父亲的赞扬?)
(4)从哪里读出了巴迪的迫不及待?
(幻灯: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那个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再来读读,体会巴迪的渴望。巴迪会想什么?假如你就是巴迪的爸爸,你又会说什么呢?
为什么巴迪给母亲看时没有这样做呢?你还从哪里读出了巴迪的这种渴望?再请同学来读。
(5)可是巴迪等来的是什么呢?请你接着往下读,边读边画,画出表现巴迪心理变化的词语?
生边读边画。交流。巴迪等来的是什么呢?
(幻灯:表示巴迪心情变化的句子。)
如果你是巴迪,你会怎么想?
是啊,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母亲热烈的赞扬之后,却是父亲冷冰冰的“糟糕透了”,对于父亲的评价,他并不能完全理解。可文中却有这么一句话:
(幻灯: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越来越”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越来越”说个句子?
师:“越来越”就表现了一种随着时间变化,一种变化的过程。那么几年后,巴迪对这种幸运有了怎样的理解?
生谈巴迪对父亲的慢慢理解。
母亲是怎样做的?“一如既往是什么意思?
那么如此看来,母亲表扬的是巴迪写的这首诗还是写诗这件事?父亲评价的又是这首诗的内容还是写诗这件事?
幻灯:我越来越体会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师:现在,巴迪对父母的评价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同桌相互说一说。
再读读课文,把它变成自己的话说给同桌听听。
(幻灯: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给了我;
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给了我。)
师:孩子们,如果只有母亲的鼓励,巴迪会怎样?如果只有父亲的严厉,巴迪又会怎样呢?
生:如果只有鼓励表扬,巴迪会得意扬扬,会骄傲,不再进步;如果只有父亲的严厉,巴迪可能从此对写作失去了信心,不再写作。
师: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这样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的故事,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来没有见过刮这么大的风,下这么大的雨,似乎是河流从天而降。小云的妈妈在下夜班的路上,被一辆飞驰而过的大货车撞飞。因抢救不及时,小云小小年纪就失去了母亲。她才是一个只有9岁的孩子啊!从此跟父亲相依为命。面对小云让人怜惜的大眼睛,你想对她说什么?
请同学们再来齐读这句话:
师:这些年来,巴迪对这种幸运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呢?
(幻灯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音乐想起,师范读)
谁想读?
谁还想读?想读的站起来一起来读。
师:孩子们,我们都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我们知道,不论是鼓励也好,严厉也好,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啊!
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写下来。
四、总结学法,开展主题学习。
在这节课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先是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借助描写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的重点词语、句子,紧紧抓住“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通过朗读来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学习写事文章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我们将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后面三篇文章的学习。
五、拓展阅读:
1、主题阅读丛书《穿透岁月的温情》;
2、校本课程中朱自清《背影》;
3、敬一丹:《诉说母亲》。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学实录 篇2
师:同学们,请抬头看黑板,这里有两个短语。(出示“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师:我们知道词语本身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谁能带着你的理解你的感情试着读一读这两个短语呢?
生读1——3名
师:当这样的评价同时用在一个人,一件事上,那会表达着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九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加“和”字)。【齐读课题】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课文,要求大家独立解决文中的生字新词,同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开始)【可用投影出示】
(生自由读文)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我”八岁时写了一首诗,妈妈鼓励我,爸爸却说“糟糕透了”。在这两个不同的评价下,“我”成了有名的作家。
师:要想深入的理解一篇文章,往往要先理清文章的脉络,为了帮助同学们快速理清文章的脉络,愿意让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吗?(愿意)如果将课文分成童年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个部分,又该怎样分呢?请快速浏览一下课文。
生:我认为1-14自然段写童年故事,15-17自然段写后来的认识。
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好,我们先来看一看1-14自然段,由于这部分比较长,为了便于大家把握,老师想再给你们一点提示好吗?
生:好!(出示投影片)【指名读要求】
圈画: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父母的评价和我的表现各是怎样的。
讨论: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不同评价的。
师:谁愿意来给大家读一读?(生读)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先读再自己圈画,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前后桌交流。
师:把你们的想法说一说吧,汇报的时候注意语言要简洁,要有理有据。
生:母亲看了说这首诗写得精彩极了,我十分的高兴;爸爸却说糟糕透了,我失声痛哭。
生:读”巴迪,这真的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生:读“母亲一念完……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身上。”
师:这段话是妈妈对我的诗“精彩极了”的评价以及我的表现,不仅有语言上的,还有动作和神态的。如果让你读这段话,你觉得怎样才能把它读好呢?自己试着读一读。
(生练读)
(生读2、评读、师生合作、评读)
师:妈妈的赞扬让小巴迪即腼腆又得意洋洋,仿佛觉得自己已成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作家,可见,鼓励的作用是多大呀!请大家接着说
生:读“整个下午……放在父亲坐的餐桌位置上。”我认为这段话写的也是我被表扬后的表现,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很高兴很激动。
师:是呀,小巴迪热切的满怀信心地盼望着能从父亲那里得到与母亲同样的赞扬。谁愿意接着说?
生:读“我看这诗断……扔回原处”。这是爸爸的评价和表现。
生:读“我的眼睛……抬不起来。”我认为这是父亲批评后小巴迪的表现。
生:读“我再也忍不住了……痛苦起来”这也应该是巴迪的表现。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用心地读了课文。十几个自然段中的关于巴迪情感变化的语句都准确地找到了。人们都说读书就是要把书由厚读薄,再由薄读厚,下面我们就从十几个自然段中摘下这四句,先来把书由厚读薄。(出示:小巴迪情感变化的句子)
1、我简直有点迫不及待了,想赶紧让父亲看到我的诗作。
2、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3、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4、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餐厅,跑到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望地痛哭起来。
师:请同学们再次用心读一读这四句话,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这四句话都是写小巴迪的情感变化的。
生:他的心情随着母亲和父亲评价的不同而产生了变化,开始得意洋洋,后来失望到了极点。
师:情绪一下子从最高峰跌到了最低谷,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呀!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练读、指名读、评读、齐读3、4句)
师:当妈妈赞扬小巴迪的时候,他得意洋洋,仿佛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作家;当爸爸批评小巴迪的时候,他痛苦失望到了极点,甚至是难以接受的。可见,在不同的评价下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多大呀!现在请你站在巴迪的角度再来读一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更深入骄傲、欣喜;痛苦、难以接受】
师:你又是怎样看待父母的不同评价呢?
生:我觉得妈妈和爸爸的评价虽然不同,但都有他们各自的道理。
师:说得有道理。
生:母亲是用爱来鼓励巴迪的,父亲是用严厉的爱来激励巴迪向上的。
生:母亲夸奖巴迪是因为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应该鼓励;而父亲觉得小孩子不能娇惯,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师:有自己的看法,读书就应该这样。
生:母亲说“精彩极了”是出于巴迪还小,而且写的是第一首诗,哪怕再差,也要鼓励;而父亲说:“糟糕透了”是出于诗本身的好坏。
生:父亲的批评是实事求是的;母亲的夸奖是因为她爱巴迪。
师:对小巴迪父母的不同评价,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很好,有句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多年以后巴迪在父母的这两种不同评价下成长为怎样的人呢?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读15—17自然段,看看有没有让你产生一些想法想要说给别人听。
【生读15-17自然段】
师:谁想说一说,要注意先读句子,再说自己的想法。
生:我从15自然段中知道了作者由于母亲的鼓励,所以一直在坚持写作。
生:读“有一次我鼓起勇气……还未满12岁。”读了这句话我知道,以前父亲评价他“糟糕透了”他还哭,现在父亲评价他写得并不怎么样,他没有哭还根据父亲的批语学着修改了,这是他的变化。
生:从这一自然段也可以看出以前巴迪写的诗确实是糟糕的。
生:父亲的评价的确是正确的、公正的、实事求是的。
师:你看问题看得很深,看来你是真的动脑了。
生:老师,我想说16自然段,我知道了一个人如果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又有一个严厉的父亲是十分幸运的。
师:这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愿望。
生:读“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总结、提高。”从这段话中我知道了母亲的鼓励让我更加自信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生:父亲严厉的批评是平衡的力量,时刻提醒着我。正因为这种力量所以我才不断的总结着自己,提高着自己。
小结
【师板书】
生:读“我谨慎地……刮偏”从这段话中我知道了作者把生活比喻成船;把两种极端的评价比喻成两股风。
生:我知道了无论是母亲表扬我,还是父亲怎样批语我都是父母对我的爱。
生:读了这段我认为一个人要想走向成功就需要这两种爱。
生:我觉得父母对儿女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师:长大了的小巴迪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童年所走过的路程使他更清醒,更正确的认识到了那份爱的珍贵,现在让我们充满感情的读一读这段蕴涵深刻哲理的话吧!
(出示----先指名读------评读-------指名读【配乐】或齐读【配乐】)
师:我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再听到爸爸妈妈的鼓励和批评,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巴迪无疑是幸福的,但是同学们更幸福,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巴迪一样,把握住生活的小船,走好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
作业:今天放学后写一篇日记《难忘的声音》类似的经历。(下课)
- 推荐阅读: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精选13篇)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精选13篇)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学实录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3篇)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通用14篇)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