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速算技巧

2024-02-23人围观
简介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基本情况:这个班大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书写比较规范。但这个班学习不够积极,上课不喜欢个别回答问题,只喜欢集体回答。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已理解了。

  3、学生认知障碍点: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热身:每组算一题其他组作判断。

  16×4230×419×3180×4

  2、竖式笔算:45×12=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说一说计算方法,竖式计算乘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情境导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南宁人的精神是什么?能帮就帮,那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一个身患重病的同学呢?昨天我们中心校倡议同学们为一个身患重病的同学捐款,对吗?据了解已经有一个班捐得了145元钱,如果每个班都捐得145元,我们中心校共有几个班级呀?(12个班),你想提什么问题?(一共能捐多少元呢?)

  1、板书题目:每个班捐145元,我们学校共有12个班,一共捐得多少元钱?

  2、你想怎么列式?145×12=(元)

  3、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

  4、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5、145X12,你想怎样算?

  (1)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全校共有12个班,一共捐得多少元钱?说一说你的想法?

  (2)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三位数成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

  ①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课本中的算法进行计算。

  ②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

  ③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6、学生互相说算法。

  7、你想提醒大家笔算时要注意那些问题?(学生畅所欲言。)验算。

  8、观察归纳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三、练习:

  1、基本练习〔目的:达到正确,快速,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加强〕分层测试卡基本练习的第一题,能做几题就做几题。(讲评时提醒学生最后一题可交换因数的位置,使计算简便)

  279×31545×6928×287

  结论:仔细观察上面的各道算式,想一想: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位数或位数。

  2、变式练习〔目的:针对易错点进行改错〕课本51页第7题说出右面计算中的错误,并把它改正过来。

  3、分层测试卡的基本练习第3题。

  四(2)班有35名学生,每人交书费116元,一共交书费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学法提炼

  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吗?

  师:回顾一下刚才你们是怎样学会的?通过哪些办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小组内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35×2=/18×3=/250×3=

  2、估算

  19×5≈/21×7≈/398×2≈

  3、笔算

  24×12=

  从刚才的计算中,你还记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的积加起来。

  4、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并出示课时目标)

  二、新授

  1、情景导入

  同学有没有看过火车呢?那你们有没有坐过火车啊?李叔叔要坐火车去北京,但是他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不好?

  2、教学例1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某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理解题意:每小时145千米,用了12小时

  (2)题析并列出算式:145×12=(千米)

  (3)估算

  估算一:把145看成150,把12看成10,150×10得1500

  估算二:把12看成10,145×10=1450

  (4)探索计算方法

  先独立计算,再在小组交流算法,最后全班共享。

  可能出现:

  A、口算:先算10小时:145×10=1450(千米),再算2小时:145×2=290(千米),加在一起:1450+290=1740(千米)

  B、口算:145×12=145×4×3=580×3=1740(千米)

  C、竖式计算145

  ×12

  290………2乘145的积

  145………10乘145的积

  1740

  (5)讨论归纳

  讨论:在这么多的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新知

  1、基础练习:134×23

  2、数学医院

  (1)134×16

  (2)246×343、134×12176×47425×36237×82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页的例2及“做一做”题目,练习二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多位数法则的运用。

  教学关键:乘数与被乘数的积的个位要与乘数对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完整回答下列各题。

  (1)70里面包含有几“十”?260里有几个“十”?

  (2)140是几个十组成的?几个十组成280?

  2、口算。

  4×7+33×7+67×9+8

  6×8+57×5+97×8+3

  3、专项训练。(要求学生正确填写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数是多少个“十”。)

  二、新授。

  1、引言: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如果被乘数是三位数,该怎样乘呢?分几步计算?这是今天例2所要研究的内容。课题是: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板书)

  2、教学例2。212×34

  (1)学生试算。

  (2)分析讨论:

  提问:例2用乘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被乘数各位上的数,各乘了几次?为什么?(各乘了三次,因为被乘数是三位数。)

  3、例2与例1比较。

  (1)不同点:例1,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例2,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2)相同点:乘的笔算方法相同。

  帮助学生讲述计算过程,归纳笔算法则。

  先用乘数的位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位对齐;再用乘数的位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位对齐;然后。

  三、巩固。

  完成教科书第7页“做一做”题目。

  1、板演:

  (1)提问:963是什么与什么相乘的积?

  (2)继续把题做完。

  (3)训练学生口述笔算法则:

  321乘以13的笔算分三步算:第一步用乘数3去乘321得963;第二步用乘数1去乘321得321个十,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第三步把两次乘的得数加起来。

  2、独立做另外2道题。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时应该注意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数对齐。

  五、作业。

  做练习二的第6-10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该课内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其乘法算理是一样的。该课也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知识的迁移,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的笔算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体验知识迁移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并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口算练习

  一、情境导入

  播放北京标志性景点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暑假你们都去哪里玩了呢?王叔叔、李叔叔暑假去了首都北京旅游,他们乘车所用的时间都是12小时,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王叔叔

  旅游大巴

  平均78千米/时

  李叔叔

  火车

  平均145千米/时

  教师:他们是从同一个城市去的么?

  教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算出王叔叔所在城市到北京多少千米么?指明学生列出算式:78×12

  学生列竖式计算,交流、汇报。

  二、探究新知

  李叔叔所在的城市离北京又有多少千米呢?如何计算呢?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45×12

  1.运用估算

  能不能估一估李叔叔住的城市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

  说一说估得方法。

  要想知道准确结果,还得用笔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

  2.探究算理

  学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挑选出几种不同思路的算法到黑板板演。我们先请刚才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吧,每一步的算理。(根据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145

  ×12

  290——表示什么?(表示2小时行的路程,即290个1)

  145—表示什么?(表示10小时行的路程,即145个10)

  1740

  我们想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有什么好办法呢?(一是与估算结果比较,二是通过验算。)

  3.讨论交流

  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样的,互相说一说。

  4.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7页做一做横着第一排。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教师巡视发现典型现象,请其板演。

  集体订正。

  2.算理选择题

  (1)在计算234×35的时候,2×5表示

  A.2×5B.20×5C.200×5D.200×50

  (2)下面算式中2×5表示的意思是200×50

  A.209×15B.205×52C.325×52D.152×5

  3.不计算,选择答案。

  425×19=

  A.3825B.8020C.8075D.46325

  425×219=

  A.93075B.68000C.46325D.80000

  4.练习八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用迁移的方法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掌握估算方法,感受估算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识。

  2、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最优化的方法,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情景灵活选择最优化的估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售房信息

  滨湖花园有两室一厅住房一套,面积86m2,售价894元/m2

  师:想买这套房子需要准备多少钱才够?怎么解决?

  生:86894

  师:你打算怎样算呢?

  生1:直接计算。

  生2:估算。

  课件出示:下面哪种情况下使用估算比直接计算更方便呢?

  A、 我在准备房款的时候

  B、 房主在收房款的时候

  师:是的,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知道准确的结果,只需要一个大概的结果,这就需要估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板书课题)

  首先我们来研究果园里的估算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桃园里有桃树647棵,平均每棵收桃48千克,桃园里大约一共能收桃多少千克?

  列式:64748

  2.独立估算,汇报估算方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生1:把647看做600,把48看做50,60050=30000,所以

  生2:把647看做650,把48看做50,65050=32500,所以

  3.你喜欢哪种估算方法,用简短的话概括喜欢的理由。

  生1:第一种好算 生2:第二种接近

  师:两种方法都可以。

  4.即时练习:① 21878

  ②用估算的方法判断下面算式的积是几位数

  68948 19623

  ③用估算的方法判断58538的积应该是( )

  A、2230 B、22230

  5.45496怎样估算呢?

  ① 、独立思考后估算。

  ② 、汇报估算方法。

  生1:把45看作50,把496看作500,50500=25000,所以.

  生2:把45看作40,把496看作500,40500=20000,所以.

  生3:把496看作500,45500=22500,所以.

  ③ 、小组讨论:分析三种估算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④ 、全班汇报。

  第一种:都估大了,优点是好算,缺点是离准确值较远。

  第二种:一个估大,一个估小,离准确值近,又好算。

  第三种:优点是接近准确值,缺点是不好算。

  6.小结:这三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在这个算式中选择任何一种估算方法都可以,但在实际生活中是不是选择任何一种方法也可以呢?

  三、巩固应用

  1.售房问题该怎样估算呢?(估大)

  2.四年级同学乘车去秋游,车票和门票为49元/人,104人一共大约要多少元?

  买票的问题又该怎样估算呢?(估大)

  3.全球最大的海盗船位于我国大连,该船拥有102人的超大载客量,全天只能运行22次,在没有其他旅客的情况下,我校20xx名学生一天之内是否都能玩一把?(估小)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

  2.把笔算和简算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重点难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国庆长假快到了,小丽一家决定从广州坐火车到北京旅游。看了这幅图,你看见了哪些数学信息?

  2、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谁来列式?

  (二)探究新知

  1、回答并板书:114X21三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怎样计算呢?(出示课题)

  2.探索方法

  (1)让我们先来估计一下,从广州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2)那这道题的正确答案究竟是多少呢?请你用课堂本进行计算解答。

  (3)四人为一小组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并说一说理由。

  (4)汇报方法并板书。说说其中的道理。

  (5)竖式请人说,再说,提问:这里吴老师就有一个疑问了,1X4得4写在个位上我理解,可是这个2X4得8的8为什么不写在个位上却要写在十位上呢?2280是114X20得到的,114是114X1得到的。那么这个228中的两个2表示的意义一样吗?各表示什么?

  (6)在计算完以后,我们来对照一下我们的计算结果与我们的估算结果怎么样?很接近,那么我们在做题之前可以先估计一下积的范围,在计算完以后还可以对照一下估算的结果,检查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接下来我们把这道题补充完整。横式和答。

  四、练习

  1、现在小丽一家已经在火车上,我们去听听他们都在议论些什么?(生回答)

  2、你想帮他们解决哪一个问题,就请你用课堂本进行解答。

  3、展示学生答案:118X12=1416(个)125X11=1375(元)

  4、火车不停地向前行驶,现在他们到哪了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5、那到底火车已经行驶了多少千米呢?离北京究竟还有多远?让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吧。

  114X18=20xx(千米)2394-20xx=342(千米)

  6、看来小丽一家就快要到北京了,那么在此,我们祝福小丽一家一路顺风,旅途愉快!

  :今天这节课,我们帮小丽一家解决了旅途中的一些数学问题,那要想准确地计算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要注意些什么?

  (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先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就要把积的末尾写在那一位上)

  五、数学游戏(抢占阵地)。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7

  课题名称: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47例1,做一做,练习八1、2、8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经验,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学生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验算方法进行估算、验算,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基本能准确、迅速地进行估算,会用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的方法验算。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课堂检测单

  导学问题串: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

  2、尝试计算145×12,并给同学讲讲你是怎样算的。

  3、对于同学的讲解,你有什么问题或建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你是怎样算的。

  23×30=、47×20=、42×19≈、58×41≈

  2、笔算下列各题,并说你是怎样算的。

  43×26=、12×34=

  二、新课:

  1、出示例1,指名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指名列式,并说为什么这样列。

  3、尝试计算145×12=

  4、将自己的计算过程讲给同桌听。

  5、指名给全班讲解,并板演计算过程。

  6、指名给讲解的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对同学的讲解提出建议或意见。

  7、师生共同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8、用计算器验算。

  三、巩固

  1、完成课堂检测(一)(数学书P47页做一做)

  2、练习八8,改错

  四、作业

  练习八1、2

  五、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51页。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转化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上来,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创设现实的学习情景,增加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对比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多次经历过估算,对于估算的基本方法学生并不陌生,教学时应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估算的方法,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种方法中选择一种合理的、简洁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估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对估算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练的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

  选择一种合理的、简洁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20__年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为了办好奥运会,青岛人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想知道青岛的小学生在做什么吗?请看大屏幕出示情境图。

  2、搜集信息。

  师:仔细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我为奥运种棵树几个字。

  生2:育才小学有18个班,平均每班发223包树种。

  生3:光明小学有12个班,平均每班发340包树种。

  3、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为了美化青岛,青岛市政府向全社会发出了倡议书,还免费向市民发放树种呢,人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植树造林。根据两位小同学的介绍,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想知道育才小学发了多少包树种?

  生2:我想知道光明小学发了多少包树种?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师:李叔叔在哈尔滨工作,过中秋节了,他很想念家中的亲人,决定在中秋与国庆双节期间回北京老家一趟,他买了12斤月饼,每斤45元,请同学们算一算李叔叔买月饼一共花了多少钱?

  (1)、让学生理清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

  (2)、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

  (3)、全班齐做,然后指名板演并说说其计算过程。

  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出示幻灯片,学生读一读)

  谈话引入例1

  师:在回老家的时侯,李叔叔为了节约钱,决定不坐飞机,坐火车,当他到家时,他算了算,从哈尔滨到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那你们帮李叔叔算一算从哈尔滨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由学生列出式子,师板书:145×12

  (2)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45×12与145×12什么不同?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估算

  师:那你认为哈尔滨距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现在同学们来估算一下(学生动笔算)师:你是如何估算的?谁愿意把你的估算过程和想法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让学生说说,教师随机板书学生的估算方法。

  2、笔算

  师:现在我们已经估算出来了,145×12大约是在1500至1800之间,那么如何准确算出145×12的积呢?同学们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好不好?

  学生动笔算,教师巡视,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如果有用竖式算的就指名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教师试着提示。)师:用竖式计算也就是笔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补充板书)

  教师讲解,板书145×12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师:你认为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和笔算的顺序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有联系吗?

  3、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件演示)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4、巩固练习

  教材第49页做一做。(分组完成,集体订正)

  三、仔细琢磨,细心计算,巩固新知

  1、数学医院,判断正误

  (幻灯片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过来。)

  2、50页第一题。(分组完成,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50页第二题)

  四、仔细想想,谈谈收获,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师:那现在哪个同学可以来帮我们小结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竖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练习七第3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师:李叔叔在哈尔滨工作,过中秋节了,他很想念家中的亲人,决定在中秋与国庆双节期间回北京老家一趟,他买了12斤月饼,每斤45元,请同学们算一算李叔叔买月饼一共花了多少钱?

  (1)、让学生理清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

  (2)、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

  (3)、全班齐做,然后指名板演并说说其计算过程。

  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出示幻灯片,学生读一读)

  谈话引入例1

  师:在回老家的时侯,李叔叔为了节约钱,决定不坐飞机,坐火车,当他到家时,他算了算,从哈尔滨到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那你们帮李叔叔算一算从哈尔滨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由学生列出式子,师板书:145×12

  (2)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45×12与145×12什么不同?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估算

  师:那你认为哈尔滨距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现在同学们来估算一下(学生动笔算)师:你是如何估算的?谁愿意把你的估算过程和想法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让学生说说,教师随机板书学生的估算方法。

  2、笔算

  师:现在我们已经估算出来了,145×12大约是在1500至1800之间,那么如何准确算出145×12的积呢?同学们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好不好?

  学生动笔算,教师巡视,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如果有用竖式算的就指名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教师试着提示。)师:用竖式计算也就是笔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补充板书)

  教师讲解,板书145×12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师:你认为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和笔算的顺序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有联系吗?

  3、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件演示)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4、巩固练习

  教材第49页做一做。(分组完成,集体订正)

  三、仔细琢磨,细心计算,巩固新知

  1、数学医院,判断正误

  (幻灯片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过来。)

  2、50页第一题。(分组完成,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50页第二题)

  四、仔细想想,谈谈收获,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师:那现在哪个同学可以来帮我们小结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竖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练习七第3题

  六、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

  复习例1

  45×12=540(元)145×12=1740(千米)45145

  ×12×12

  90290……2乘145的积45145……10乘145的积5401740

  答:李叔叔买月饼一共花了540元钱。答:从哈尔滨到北京有1740千米。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训练

  师:咱们先进行口算大战,看看谁的表现最出色,先听要求:老师每一小组任意抽一名同学,被老师抽到的6名同学代表你们小组进行抢答,回答正确加1人。

  出示口算卡片

  2、笔算

  23×1530×87

  师:不要骄傲,还有难的啊!这次的规则是谁先做完,给谁板演的机会,做完后举手告诉老师。

  笔算后,由学生说说笔算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师: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信息窗3的情境

  1、教师和学生交流信息窗的信息

  师:同学们知道20__年奥运会帆船、帆板项目是在哪个城市举办的吗?为了迎接奥运,青岛现在新建了高速公路。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7页,通过观察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信息)

  2、根据信息窗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3、问题怎样解决?咱们先来列出算式。学生列式。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一: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1)师:算式中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你准备如何解决?听好老师要求:先自己独立解决,然后把你的方法在你们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这些做法都对吗?

  师:有没有不同的做法?师引导:为什么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解决问题二: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师:咱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等着咱们呢。自己能解决吗?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竖式: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明确第2种比较简单。

  师:像这样的算式,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几个0。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象这样的算式应注意什么问题?

  四、自主练习

  师:同学们出色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那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同学们还有问题吗?那下面咱们进行练习,看看谁能全部过关,对自己有信心吗?P38页自主练习第一题,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做第一行,把第一行做到练习本上,开始。

  五、总结

  师: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马上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受,学到了什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热身

  23×3=134×2=268+1340=

  3×6+5=7×8+5=4×9+6=

  2、竖式笔算:45×12=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说一说计算方法,竖式计算乘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例1.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生口述算式,同时板书:145×12=

  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

  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2、估算。

  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估算的。

  估算一:145×12≈140×10=1400

  估算二:145×12≈150×10=1500

  3、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计算

  (2)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三位数成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

  ①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

  ②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

  ③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全班交流、共享算法。

  (4)优化算法重点介绍竖式计算。

  同桌间把计算的过程互相说一说。并集体反馈。

  先算什么?(先算145×2)

  再算什么?(再算145×10)

  最后算什么?(2个145与10个145的和)

  板书竖式

  (5)、你想提醒大家笔算时要注意那些问题?(学生畅所欲言。)

  (6)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和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7)验算

  (8)总结算法:观察归纳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再次提醒学生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三、练习:

  1、基本练习

  176×47425×36237×82

  结论:仔细观察上面的各道算式,想一想: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位数或位数。用计算器验算。

  2、解决问题

  四(2)班有35名学生,每人交旅行费116元,一共交旅行费多少元?

  3、变式练习〔目的:针对易错点进行改错〕课本5页第8题

  说出计算中的错误,并把它改正过来。

  4、检测,小竞赛,看谁算得対又快。(4题)

  164×32=254×36=54×145=217×83=

  四、课堂总结,学法提炼

  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吗?

  师:如何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在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课的开始,我通过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75×28,来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把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找准,为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新知做铺垫。

  通过比较75×28与145×12的计算过程,在比较中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比较中,学生的知识不断得到整理与重组,知识网络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在这里有一位学生提出了如果把145×12的竖式列成12在前,145在后的话,就得分别乘3次,这也是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同的一点,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也想到了,但是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时,我们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把三位数写在前,两位数写在后,这样可以使笔算更简单、方便一些,这样既突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又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每次讲课,我都是考虑时间紧,想把后面设计精彩的部分呈现给大家,所以忽略了学生说算理,让学生说的比较少,所以,我以后会在数学中重视学生“说”的技能,学生只有会说,才一定会做,但是会做的不一定会说。

  总之,我要做一个有心人,使自己的教学在每一次的评课议课后都有所改进,首先使自己对自己的课堂满意。

  教学设计

  覃花娘

  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笔算乘法(例1)(课文第49页的例1、“做一做”,练习七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抢答:45×2=45×10=45×12=

  2、笔算45×12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末位对齐。说一说笔算的过程和方法是什么?

  3、出示145×2=290145×10=1450145×12=1740?这两个的和?

  4、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①说一说题目告诉我已知条件?如何列等量关系式?

  ②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③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可以怎么估?要求:请同学们先自己初步估算,然后跟同桌交流,最后汇报。

  在草稿纸上列出来。(145接近150,而150×10得1500,150×2得300,1500+300=1800,150>145,因此145×12的积比1800少一些;把12看作10,145×10=1450,10<12,所以比1450多一些.)

  ④用计算器来验算结果是正确的。

  ⑤根据列竖式的式子先自己思考同桌之间讨论然后回答:这个式子是怎么来的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书写?

  145×12=1740

  145×12

  -------

  290

  145

  -------

  1740

  根据学生回答并板书:列竖式时应注意末位对齐,先算2乘145的积,积的末尾跟个位对齐,再算10乘145的积,积的末尾跟十位对齐,把所得的积加起来。145×12表示145×2=290145×10=1450

  ⑥计算中“5”为什么同十位对齐?(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去乘另一个因数的个位时,得到的积表示几个十,因此要同十位对齐。)

  计算中十位上为什么是“9”呢?(计算中,哪一位满了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两位数乘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上的每一位,从个位乘起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三位数,从个位乘起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1、算一算,填一填134×23=

  2、做一做。176×47

  3、森林医生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笔算乘法。

  145×12=1740

  145×12

  -------

  2902乘145的积,积的末尾跟个位对齐

  145算10乘145的积,积的末尾跟十位对齐

  -------

  1740把所得的积加起来

  答:该城市到北京有1740千米。

  教学反思:

  • 推荐阅读:
  •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精选17篇)
  •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通用14篇)
  •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精选5篇)
  •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设计(通用2篇)
  • 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
  • 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实录(通用15篇)
  •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 因数和倍数教案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