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援鄂医疗队疫情后的感想 援鄂医疗队时间表名单
援鄂医疗队疫情后的感想 篇1
此次驰援武汉,剑阁县接到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通知是将派遣8人(医生2名、护士6名)参加,出发前根据工作需要,先期到达武汉的只是曹秋艳和魏燕坪两位护士。这样剑阁县中医院ICU主任/主治医师高能学、主管护师蹇述琼、护士邓刚和王妤、呼吸内科主任/主治医师李伟、护师常琳玲等6 位就成了“预备队员”。
1997年入职的护士王妤说:“我在二月份得知了自己被选为支援湖北预备医疗队队员,我又激动又担心。激动的是,我可以为‘战疫’前线做一份贡献,这对护理行业是非常有意义的,担心的是自己的技术水平不过关,没给别人帮助,反而给别人添麻烦,平常我们也在跟前线的两位医疗人员沟通学习,比如穿脱防护服之类的,我希望前线的战友做好防护,平安归来。”
所以,“大后方”指挥部的连线也成了这些后备队员向“前线战士”打听消息的时候。9日的连线中,高能学问曹秋艳:“武汉疫情现在如何了?”
曹秋艳答道:“武汉疫情已基本控制,每日新增病例两位数,方舱医院已清舱。新增病员将会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我所在的武昌医院属定点救治医院,所在科院设有70张床位,现有病员40人,现已基本实现床位等病员了。”高能学立即又问:“作为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有那些注意事项?”
曹秋艳答道:“生活和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第六版防控方案执行;从细节方面管理好自己与患者,在疫情未全面结束前,我们都不能放松警惕!”
接着常琳玲问魏燕坪:“关于方舱医院清舱后医护人员的去哪了?”魏燕坪说:“一部份医护人员休整待命;一部份医护人员主动请战去了重症病房。”常琳玲立即提出了她关心的事:“听说新冠肺炎出院后复检核酸又阳性了?”魏燕坪笑笑说:“新冠肺炎复阳率低于10%,新闻报道的只是个例,不用担心;何况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自身将产生抗体,将不会再次感染的!”
经过交流,预备队员很受鼓舞。队员高能学说:“作为预备队员,我时刻响应党的号召。”高能学表示:“听到前线消息很振奋,我们对武汉的疫情有了充分的了解。对即将到武汉去支援的同志们来说,工作和生活以及要注意的事项都有了明确的认知。这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新兵不失时机地向“老兵”学习
连线当天,魏燕坪还进行了远程教学辅导。剑阁县中医院院办公室主任李剑、ICU护士长王琬钦、内二科护士长何雯、ICU护士何美霖和熊佳佳等听得津津有味。魏燕坪告诉大家新冠肺炎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要正视它,正确面对,只要按照要求防控操作,是没有问题的。 魏燕坪特别告诉所有医护人员,以及即将支援湖北的预备队不要恐慌。魏燕坪分享了她的亲身体会:“在我们未到达武汉之前,包括下飞机的时候,我们都很紧张,因为我们在到达之前在新闻上看到了很多关于疫情的信息,在没有身临其境的时候确实很害怕,内心有恐惧感,但是当在武汉呆了两天后,各方面的支持、知识补充、培训,内心就不是那么地恐惧了。” 魏燕坪借视频连线机会告诉大家:“平时只戴外科口罩就能够有效的保护自己,过度防护容易造成心理的恐慌。”她也坦言:“我们的成长与武汉的带教老师的努力分不开!”魏燕坪介绍,2月26日晚上十点,她和队友曹秋艳第一次到武昌医院的病房。她俩进病房之前很害怕,还用拳头相互碰了一下,给对方信心。进重症A区病房后,带教的是在金银潭医院到此帮扶了一个月的汪俊老师。汪俊当时给她俩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疏导。之后,她们再看到病房、病人和熟悉的工作模式,魏燕坪和曹秋艳的心情就放松了——“该护理就护理、该治疗就治疗、该观察病情就观察病情,病人也很好,能体谅我们的辛苦。”
教学之余,魏燕坪还跟“大后方”分享了在武汉的生活小故事。疫情期间不能聚集,魏燕坪和曹秋艳只在各自所住的酒店休息。第9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在抖音上有一个直播间,可以一起学6字诀、中医的预防保健操,可以用来舒缓心理压力。魏燕坪说:“工作很累,穿上防护服更累,有一种窒息的感觉,穿上后要保存体力,不然很容易暴露。3月7日,我上班换湿化瓶,换到最后的3个病房时,感觉自己不行了,特别的喘,休息了40分钟后稍微好一点儿。”魏燕坪总结:进病房前防护一定要严密,只要有哪一步没做好,穿戴不舒适,都会影响在病房的每一个操作。
魏燕坪最后讲:“这次支援武汉对我来说是一种成长,在26岁这个年龄能做这样一件事很有意义,更是荣幸,很欣慰。”
魏燕坪相信她能完成党和政府以及医院交给她们的光荣任务:“因为武汉人民需要我们,只有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不怕病魔,才有真正的春暖花开。”
剑阁县中医院护士长王琬钦听后说:“通过与前方的连线,两位赴汉的勇士给我们讲了很多心得体会,从防御措施到战胜心理恐惧,使我们学到很多知识,也坚定了她们完美完成任务的信心,我们为她们骄傲,自豪,盼望着她们平安归来。”
援鄂医疗队疫情后的感想 篇2
96名队员率先接诊
就在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忙着抗击疫情时,1月27日20时24分,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二批15名队员从石家庄赶赴武汉。
1月27日21时,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召开各小组组长会议,进一步强调工作纪律,并根据武汉市第七医院病房分区实际情况,对全体医疗队员重新进行分组,调整为普通救治1组、2组、3组以及危急重症救治组和临床检验组共5个组,科学对接医院病区及科室,并在会后为各组配发了防护用品。
1月28日凌晨4时38分,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二批15名队员顺利抵达武汉,与第一批队员“会师”,安排入住宾馆、接收医疗物资10箱,并进行物资清点,登记造册。
1月28日,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5个医疗组96名队员分别接诊武汉市第七医院的3个病区和重症监护室,150张病床全部收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
“晚上,还将有49名队员接替上岗。”赵晓亮说,战斗已经打响。
1月28日19时,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再次召开各小组组长会议。各组组长汇报当日病人收治情况、存在问题等,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诊治流程、药物选择、出院标准等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1月29日,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二批15名后备护理组队员组织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知识及防控。
援鄂医疗队疫情后的感想 篇3
“感谢贵州亲人,仗义相助。”3月10日,在鄂州雷山医院,罹患新冠肺炎的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雷山县丹江镇脚猛村驻村第一书记刘韬,经贵州援鄂医疗队连续13天精心救治,治愈出院。
刘韬是地地道道的湖北鄂州人,在中国农业银行内控与法律合规部任高级专员。20__年5月4日,他从北京来到贵州,与脚猛村群众一起战贫斗困。
20__年1月21日,忙碌了一年的刘韬带着疲惫的身体,从贵州雷山县返回湖北鄂州,不料一家6人不幸相继感染新冠肺炎。2月26日,刘韬住进鄂州市雷山医院,碰巧救治他的正好是贵州援鄂医疗队。
贵州医疗队员赵厚育介绍,刘韬是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入院时病情平稳,“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特色疗法,西医抗病毒,中医来辅助,效果不错。我对刘韬说,你帮贵州战贫,我们帮你战‘疫’,共同打赢这一仗。”
刘韬治疗期间,远在千里之外的贵州乡亲们始终牵挂着他们的第一书记。村民们从心眼里认可这位“大城市来的干部”,称他为“脚猛村的好书记”。“到村里的第二天,刘书记就脱下西装,扎起裤脚,和我们一起下地。刘书记生病真让人揪心。”
在病床上,刘韬也时常说起村里的情况。脚猛村位于贵州雷公山深处的雷山县,全村232户1102人,20__年贫困发生率为8.2%。“刚当第一书记那会儿,压力挺大,感觉责任很重。脚猛村全村有173户种植葡萄,我刚去时,村里还有近30户没有脱贫,危房改造11户、老旧房改造11户,没有路灯,天一黑,只能打手电筒照路。”回想当时的情景,刘韬不胜感慨。要致富,先修路;路修好,产业要跟上;基础设施也要改善……在他的牵线搭桥下,一笔笔资金、一个个项目先后落地。苦干实干,换来了战贫硕果。20__年,脚猛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__年的8016元增加到10775元,综合贫困发生率为1.72%,整村脱贫出列;20__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75元,实现全面脱贫。
3月10日,刘韬牵着儿子的手,一起从鄂州雷山医院出院,他激动地说:“我服务贵州人民的地方叫雷山县,贵州人民治愈我的地方叫雷山医院,贵州和鄂州,雷山和雷山,战贫和战‘疫’,身上发生的一切,简直是亲上加亲。”
当前,贵州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正全力推动复工复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刘韬说:“乡亲们纷纷给我发来问候,也发来了生产的视频,看到大家干得火热,我很着急。只要隔离期满,鄂州交通解封,我要马上赶回村里。不回脚猛,心不安。”
援鄂医疗队疫情后的感想 篇4
1月26日,大年初二,来自河北省多家医院的145名医务人员和5名工作人员,作为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成员奔赴武汉抗疫最前线。没有豪言壮语,他们逆行而上的勇敢、决心与担当让人们敬佩。他们现在怎么样,都经历了什么?燕都融媒体记者连线采访了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领队、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赵晓亮。
出发
集结队伍驰援武汉疫区
“武汉加油!我们来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满腔真情,20__年参加了抗击非典战斗,17年后她再度出征,并任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前面等待我们的是一场硬仗,但我们有信心和湖北人民一道,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今天正好是我的生日,特别有意义。”出发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部副主任张征说,“面对国家的召唤,我们义不容辞,必须挺身而出,携手并肩战胜困难。”
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崔锦华深情地表示,“20__年非典时期,全世界守护我们90后。20__年,在这次疫情中,让我们90后守护这个世界!”
1月26日20时20分,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坐上由北京西开往长沙的列车,奔赴武汉抗疫最前线。他们中间,有参加过抗击非典的资深专家,有年轻的爸爸妈妈,也有新婚不久的丈夫或妻子,但这时,他们只有一个身份:河北援鄂抗疫医务人员。
“坚决完成任务!”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区主任朱桂军说。
“我们一定平安归来!”来自唐山市的队员们向送行人们使劲儿挥手。
“要照顾好自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王贵英嘱咐该医院参战的4名队员,“全院职工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放心吧!”
据悉,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来自10家省直医院和11家市三级医院,分成普通患者救治、危重症患者救治和临床检验3个医疗队,涵盖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科、重症医学、呼吸重症、临床检验等6个专业,其中医生42人、护理人员93人、临床检验医技人员10人。
抵达
第一天总会紧张而忙碌
1月27日凌晨4时38分,武昌火车站,空气有些阴冷,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来了。
千里驰援,大家精神饱满,稍事休整后立即召开专家组组长会议,与对口支援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负责人、各科室主任进行座谈沟通,详细了解该院现在的整体状况,以精准对接、有效安排工作。
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领队赵晓亮说,武汉市第七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被确定为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所有病床全部用于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及确诊轻症病例。目前,300余张床位已经住满,20张重症病床还有8张空床。之所以没住满,就是因为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等我们河北医疗队进驻后,病床马上就能收满,可以全面开展救治工作。”
第一天总会紧张而忙碌。
1月27日11时30分许,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专程到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驻地慰问,并提出了要求:“打胜仗,零感染!”
当日13时30分,国家卫生健康委派两位专家,对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这是每一支援鄂医疗队必修的第一课。两个多小时的培训,每名队员都听得十分认真。
培训结束后,在医疗队队长袁雅冬的带领下,专家组成员进入武汉市第七医院,实地了解情况,一直到当日21时多还没结束工作。
战斗
96名队员率先接诊
就在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忙着抗击疫情时,1月27日20时24分,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二批15名队员从石家庄赶赴武汉。
1月27日21时,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召开各小组组长会议,进一步强调工作纪律,并根据武汉市第七医院病房分区实际情况,对全体医疗队员重新进行分组,调整为普通救治1组、2组、3组以及危急重症救治组和临床检验组共5个组,科学对接医院病区及科室,并在会后为各组配发了防护用品。
1月28日凌晨4时38分,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二批15名队员顺利抵达武汉,与第一批队员“会师”,安排入住宾馆、接收医疗物资10箱,并进行物资清点,登记造册。
1月28日,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5个医疗组96名队员分别接诊武汉市第七医院的3个病区和重症监护室,150张病床全部收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
“晚上,还将有49名队员接替上岗。”赵晓亮说,战斗已经打响。
1月28日19时,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再次召开各小组组长会议。各组组长汇报当日病人收治情况、存在问题等,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诊治流程、药物选择、出院标准等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1月29日,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二批15名后备护理组队员组织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知识及防控。
感动
为更好防疫,女护士剃光头
疫情发生,白衣天使们成为最美逆行者,冲到最前线救死扶伤、防控疫情。
为充分做好救治工作,方便防护服穿戴,避免交叉感染,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护士、来自河北省中医院的肖思孟剪掉自己的头发,剃成了光头。“这是为了方便穿防护服,避免交叉感染。头发剪了还会长出来,我们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救人。”生于1994年的肖思孟说,“对很多医务人员来说,(做好自身防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实,来到这座等候援助的陌生城市,我们也感受到了温暖。”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领队赵晓亮说,比如医疗队驻地条件很好,生活用品都能保障,往返医院有专车接送。“到这儿后,我们第一时间给亲人打电话报了平安。其实,我们很多队员都参加过抗击非典、甲流和抗震救灾等,虽然武汉疫情严峻,但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据悉,目前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全体队员精神饱满,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及医院感染防护有关要求科学开展救治,所在的三个病区和重症监护室共收治146名患者,其中病危19人、病重35人,出院5人,入院2人。队员中没有发生感染现象。
援鄂医疗队疫情后的感想 篇5
1月29日,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二科主治医师杨楠的40岁生日,而这个生日与以往大不相同——1月27日凌晨4时多,杨楠作为河北省第一批赴鄂抗疫医疗队的成员,到达了武汉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40岁的生日,杨楠注定要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度过。1月28日,记者采访了远在武汉的杨楠。
1月26日清晨,杨楠接到通知,作为河北省第一批赴鄂抗疫医疗队的成员赶赴湖北省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1月27日清晨4时多,杨楠来到武汉。“到达武汉后没怎么休息,很快进行上岗培训,布置工作,整理内务。出于职业习惯,我对给自己安排的酒店房间进行了分区处理,以减少感染机会。”
据杨楠介绍,河北省抗疫医疗队对口支援的医院是武汉市第七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被确定为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河北省过去的抗疫医疗队主要负责住院病人的诊治工作。“排班表已经出来了,按照排班表,我的工作是在1月31日上岗。”据杨楠介绍,他的同事中已有开始上岗的了,“白班的工作是从早晨8点到下午5点,然后就是夜班接替,夜班的工作是从下午5点到第二天早晨8点。确保病患救治24小时无缝衔接”。
杨楠告诉记者,河北省抗疫医疗队在武汉当地的日常生活都能得到保障,住宿条件也很好,往返医院有专车接送。杨楠表示,作为河北省赴鄂抗疫医疗队,“我们一定会体现出我们高超的医疗水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燕赵的父老乡亲争光”。
在武汉的闲暇时间,杨楠写下了武汉抗疫随笔来记录在武汉的时光和自己的心情。
- 推荐阅读:
- 援鄂医疗队疫情后的感想(精选7篇)
- 2023医疗心得体会十篇
- 医疗心得体会十篇
- 医疗学习九项准则心得体会(通用4篇)
- 医疗心得体会600字(精选4篇)
- 医疗器械销售心得(精选5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