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王崧舟同课异构《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王崧舟同课异构《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篇1
一、一串带“睹”字的成语
师:孩子们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吗?
师:可以上课吗? 生:可以
师:很高兴,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一起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好极了。孩子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一般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它学完。课前王老师布置了两个预习任务。第一,通读课文,再去找一找那些带“睹”字的成语。第二,猜想一下这个题目,假如是一篇命题作文,与象共舞,请你来写,你会写些什么?这两项预习任务有难度,看看完成的如何。我了解一下,完成的请举手示意。哟,真厉害,把手放下。看看,这是这篇课文当中出现的一个新词,也是一个成语,还带一个生字,谁来读。好的,你请
课件出示:熟视无睹(一生读)
师:再读(生再次读)
师:一起读。(生齐读)
师:知道这个词儿的意思吗?大家看,这个成语当中有两个字的意思是相同的。谁发现了
生:是视和睹。
师:视和睹啥意思 生:嗯,是看见的意思
师:没错是看见你的意思。更巧的是,这个成语当中有两个词语的意思是相反的。谁发现了。
生:熟和无。
师:两个词语。 生:熟视和无睹
师:知道熟视的意思吗?熟视就是?…… 生:熟视就是看惯了的意思
师:就是经常看见,是吧?无睹就是 生:从来没有看见。
师:是啊。经常看见的事物和事好象没有看见一样。这就是这个词的意思,明白了吗?好,我们再来一起读一下这个词,起
生:读
师:再读(生再读)
师:其实啊,还有好些个带睹字的成语。我让你们预习的时候让你们查了,是吗?比如: 生:惨不忍睹
师:嗯,惨不忍睹。比如 生:睹物思人
师:再比如 生:先睹为快
师:嗯,好极了,先睹为快。再比如 生:有目共睹
师: 嗯,真好!说了不少带“睹”字的成语。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个带睹子的成语。
我们一起先睹为快。一起读。(生读)
课件出示:熟视无睹 有目共睹 先睹为快 耳闻目睹
好极了,学语文啊有时候要有这样的敏感,有一个词儿,啪一串,联想到跟它有关的一串,这样,积累起来就方便多了。明白吗?好了,看!还有一组,也是一个带生字的新词。看清楚了,谁来读:
课件出示: 松驰 按摩 尴尬 气氛
一生读
师:哎,孩子们,这两组词语搁在一块会有什么联系呢?想一想,这个括号里面你会选择哪个成语。请你完整的读出来!
生读:在泰国,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经完全可以松驰下来!
师:同意吗?我们继续看。,你请
生读:在泰国,据说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去那里旅游的人都想(先睹为快)。
师:好的,我们继续看!噢,你请!
生读:在泰国,做按摩的大象偶尔也会跟人开开玩笑,这是观众(有目共睹)的事儿,你不必惊奇,也不必尴尬。
师:真好!最后一句,你请!
生读:在泰国你(耳闻目睹)象群和人群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场面,你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二、由课题引出的问题
师:嗯,好!第一项预习任务已经圆满完成,现在我们看第二项预习任务。
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生读:21、与象共舞)
师:再读 生:与象共舞
师:从字面上看,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是人和象一起跳舞。
师:好的,和大象一起跳舞,是吗?把这句话写在题目旁边。(生写)
师:题目的意思很清楚了。假如这是篇命题作文让你来写,你重点会写什么?其实你们不用说,我猜一猜也知道。你一定会写为什么跟大象跳舞,怎么跟大象跳舞,最后跳的怎么样了,是吧!但是很奇怪呀!你用最快的速度浏览一遍课文。真是太奇怪了!你看看第一段写大象跳舞了吗?第二段,三,四,写了吗?只有。。
生接:第五段
师:好奇怪!怎么可以这样写?题目明明是跟大象跳舞啊!怎么只写了一段?还是最后一段呢!我们来看看第五段。这一段的哪些地方让你特别难忘,你可以动笔画一画。有的同学全画了,全画等于没画。(生默读勾画)
三、体会语言的节奏
师:来,就这一段,写与象共舞,你觉得,作者哪些描写特别精彩,特别让人难以忘怀。好的,你来读。
生读: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
师:你最难忘的是大象跳舞的情景。我们一起读。(生齐读)
师:写的好吧?写大象跳舞又具体又生动。你看看她写大象跳舞写了几个动作?
生:摇头晃脑
师:画下来。第二个动作 生:踮脚抬腿
师:第三个动作 生读: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
师:好极了,把它读成四个字 生:颤动身子
师:画下来。就画四个字。第四个动作。 生: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
师:也把它读成四个字 生:鼻子挥舞
师:反了 生:挥舞鼻子
师:也把它画下来。你看,作者写的多好啊!多具体啊!大象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舞,第一个动作,读 生:摇头晃脑
师:第二个动作 生:踮脚抬腿
师:第三个动作 生:颤动身子
师:第四个动作。 生:挥舞鼻子
师:既然如此,我们把它改成这样,一起读:
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颤动身子,挥舞鼻子。
(生读)
师:动作变了吗? 生:没有
师:顺序变了吗? 生:没有
师:意思变了吗? 生:没有
师:什么变了?再读一读,(生默读)
师“嗯!嚼出一点味道来的举手。好家伙。还真有不少同学嚼出了味来了,好的,咱们听听你嚼出了什么味了
生:我觉着情调变了。
师:妈呀!咋就这么有才呢?说说怎么情调变了?
生:“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感觉更加生动。
师:你们听懂了吗?我怎么觉得一头雾水呢?
生:变得没有前面具体。
师:这个地球人都知道。
生:颤动身子不知道怎样颤动身子,鼻子挥舞不知道多长的鼻子怎样挥舞。
师:说的有道理。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生齐读原句)
师:孩子们,那舞蹈的大象是随着什么在跳舞? 生:随着音乐的节奏
师:没错!把节奏这个词儿圈出来。听过音乐吧? 生:听过
师:感受过音乐的节奏吧? 生:感受过
师:说起节奏,它有快的时候就一定会有…… 生:慢的时候,
师:没错,它有长的时候就一定会有…… 生:短的时候
师:好极了!它有急促的时候就一定会有…… 生:一定会有缓慢的时候
师:它有热烈的时候就一定会有…… 生:温柔的时候
师:好啊,音乐有节奏,跳舞有节奏,写跳舞的语言也有节奏。你们读:(生仍读此句)
师:(读到摇头晃脑,踮脚抬腿时)快速带读(生快读)
师:(后面两句)放慢速度带读(生慢读)
师:孩子们,这就叫语言的节奏。明白了吗?来,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节奏,再来读一读大象跳舞的美妙动作。预备,起(生读)
师:你看,这就叫好的文字。孩子们,好的文字相差一点点儿,千万不要小看一点点儿噢。相差一点点,那个味儿可就完全不同了,作者写了,音乐的节奏,语言的节奏溶合在一起,那真是美妙啊。我们再来读一读大象跳舞的语言。预备,起(生读)
四、精妙的赏析“拥”
师:好极了。这一处写的的确精彩,精彩了得。还有哪些地方也是这样特别精彩。好,你来,请
生读: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fēn)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师:嗯,谁也划了这一处。好的,也有不少。这写的是与大象共舞。好,我们一起读一读。预备,起(生齐读)
师:孩子们,这是写与象共舞。对吗?写谁与象共舞。 生:写人和大象。
师:没错,写人写观众与象共舞。但是你发现没有,作者写观众的第一个动作是什么?是跳舞吗?是什么?第一个动作。第一个动作是 生: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
师:一个字。拥
师:把“拥”字圈出来。孩子们拥是走了?拥是跑吗?拥是跳吗? 生:不是。
师:三三两两地走进广场那叫拥吗,你说说,三三两两地走进广场那不叫拥,那是什么?
生:我觉得应该是大家蜂拥而至地到舞台和大象一起跳舞。
师:好,我发现两个词用的特别好,第一个词是大家,而不是三三两两。第二个词用的更好,蜂拥而至,说明人怎么样?
[评:教师非常认真地倾听孩子发言,敏锐而精准的评价]
生:非常多
师,非常多,是的,那叫拥。孩子们,整整齐齐的排着队走进广场,那叫拥吗?
生:不叫
师:是的,从这个拥字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很多人一起
师:是整整齐齐排着队进去的吗? 生:不是,人挨着人
师:人挨着挨人,人挤着人,当然,忙而不乱,不会出现踩踏事故。哎,好。那叫拥。孩子们,再想一想,你谦我让慢条私理的走进广场那叫拥吗? 生:不叫
师:什么叫拥? 生:谁也不让谁
师:有一个成语叫做,争…… 生:互不相让
师:有一个成语叫,争…… 生:争先恐后
师:没错,是的。争先恐后的进去那才叫拥啊孩子们!来,把这种感情带进去我们来读一读这一段与象共舞!不是三三两两,不是整整齐齐,也不是慢条私里,而是大家急切的急迫的一块儿进去了,那叫拥,预备,起。(生读)
师:我说观众朋友们啊!你可不要忘了,你跟谁在一起跳舞啊? 生:大象
师:你就不怕被大象坐了? 生:不怕
师:你就不怕大象把你给踩了? 生:不怕
师:你就不怕大象用鼻子把你卷起来之后再把你摔个四脚朝天 生:不怕
师:为什么? 生:不为什么。因为就是在泰国人和大象是友好的
师:孩子们,瞧瞧,这叫拥啊。从这个涌字当中,你分明能够感受到人对大象的那一份感情,那一种关系。那叫什么关系,那是什么关系。观众居然不紧张,不害怕、不恐惧,一拥而进了,那叫 生:朋友关系
师:那叫 生:非常亲密
师:那叫 生:亲密无间
师:哎呀,真好,那叫信任、那叫喜爱、那叫亲密无间、那叫和谐相处。
师板书:和大家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师:孩子们,来,把这种喜爱,这种信任,这种亲密无间,这种和谐相处表现出来。师引读:在音乐的尾声……
师:那是人那是观众如此亲密如此和谐,那么大象对人呢?当那么多观众拥到广场,那么多观众与大象舞之蹈之的时候,你看看大象的表情,
他紧张吗,他害怕吗,他恐惧吗,他的表情是一个词儿,叫做 生:熟视无睹。
师:一个词, 生:快乐
师:一个词儿 生:开心
师:一个词儿 生:亲切
师:一个词(高兴)
师:一个词儿 生:松驰
师:好啊,松驰,这就是大象和人之间的关系也一样的,读:
生读:亲密无间,和谐相处。(师纠正:亲密无间)
五、探讨课题的深意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我不知道你对与象共舞这个词还有没有别的理解
生:和大象交朋友
生:与象共舞里边的共舞而包含了快乐和坚强,一块儿相处
师:怎么个相处? 生:与它一起做朋友,一起相处做游戏
师:那叫友好相处,又叫 生:和谐相处。
师:好极了 生:是人与大象之间很亲密,
师:用一个词就是亲密无间,又叫和谐相处。好极了,这就是与象共舞的另一层意思,也是更重要的意思。孩子们,当你明白了与象共舞的另一层涵意之后,你回过头去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段你就会豁然开朗。比如
写在泰国,看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实际上写的是人对大象的关系是?
生:熟视无睹
师:人对大象的关系是? 生: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师:好的,你再看第二段。写象是泰国的国宝,实际上写出的是人与大象关系是……
生:亲密感情
师:对,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你再看第三段,写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那分明是在告诉我们,人和象
生:非常友好
师:亲密无间,和谐相处。是吗?你再看第四段,写的最有意思的是大象给人做按摩,实际上也写出了人和象之间
生: 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师:好极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咱们这篇课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在写,读
生:与象共舞
[评:王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学生明白了课题的另一层含义]
师:孩子们,实际上与象共舞,把这个象字扣掉,与某某共舞,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语境,它要反应的是,与某某的关系非常非常亲密,非常和谐。比如当你非常喜欢蝴蝶,和蝴蝶的关系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你就可以说……你就可以说……
生:蝴蝶是我的朋友
师:与某某共舞这种格式,会吗? 生:与蝴蝶共舞
师:把它变成四个字 生:与蝶共舞
师:好极了!与蝶共舞。再比如,你和原本生性残忍的狼,关系密切,和谐相处,你就可以说成 生:与狼共舞
师:没错,其实与狼共舞啊是一部大片的名字,获得过奥斯卡大奖,片中主人公的名字就叫与狼共舞,因为他曾经在大草原上生活,和一头白狼交上了朋友,关系非常亲密。其实,与狼共舞在这部电影当中,有更深的含义。所以,当你爱上了大海,爱上了冲浪,你就可以说, 生:与海共舞
师:还可以说, 生:与浪共舞
师:好极了,所以说当你爱上了阅读,爱上了书籍和阅读书籍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时候,你可以说, 生:与书共舞,
师:还可以说 生:与读共舞
师:好极了!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与某某共舞的题目。大家来看,有一字儿入题的,谁来读?
ppt:与龙共舞、与鲨共舞、与雪共舞、与墙共舞。
生:读
师:你是感兴趣的是哪个题 生:与雪共舞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喜欢下雪
师:噢!你觉得哪个问题有疑问 生:墙不会动为什么会跳舞,
师:对啊,与墙共舞是啥意思,你们猜猜看,与墙共舞猜猜看,猜不出来,噢,有人要猜 生:可能是比较喜欢装饰墙。
师:哎呀,聪明啊孩子啊!了不得,不得了啊!他就是喜欢墙,一个画家在墙上到处画,不是涂鸭,而是装饰环境,所以,写这个人的题目就叫《与墙共舞》。好极了,这是一字入题的,还有二字入题的,好的,谁来读
课件出示:与肖邦共舞、与风筝共舞、与压力共舞、与飞蝶共舞(生读)
师:也有三字入题的。谁来读!好,你来
ppt:与红楼梦共舞,与世界杯共舞、与奥运会共舞(生读)
师:你看过世界杯足球赛吗? 生:看过一次
师:看过一次那不能说共舞
师:好了,我还找了一个特别恐惧的题目,大家看,谁来读?谁来?你来!
生:与吸血鬼共舞。
师:其实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一个章节的题,我还找了一个最牛的题目,一起读
生:与上帝共舞!
师:可能吗? 生:不可能
师:见过上帝吗: 生:没有?
师:怎么可能与上帝共舞呢?牛不牛? 生:牛
师:一点都不牛。知道上帝是谁吗?噢,你敢猜? 生:天空
师:不是 生:天上的神
师:不是 生:大自然
师:不是,咱们不猜了,上帝是顾客,当我告诉你与顾客共舞还牛吗? 生:不牛了
师:当然,也有人找不到共舞对象,于是,只好感叹,读 生:谁与共舞,
师:再读 生:谁与共舞
师:孩子们,其实不管与谁共舞,它要表达的都是人希望和人,人希望和自然之间,读
生: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师:假如今天这堂课,也让你起一个与某某共舞的题目,你会起……
生:与王老师共舞
师:三字入题,好的 生:与铅笔共舞
师:怎么会与铅笔共舞 生:因为整天用铅笔写字 生:与朋友共舞
师:噢,你把我当成朋友了是吧,谢谢! 生:与课文共舞台
师:真好,你把课文当成朋友了
师:孩子们,这所有的一切都表示你们愿意与老师建立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下课!
听后感受:
如果说王老师的第一堂课更注重读和感悟,那么他的这一堂课更注重写的指导。如何由文中的一个词引出一串词的积累,如何运用积累的词。将词的积累和运用与课文内容的学习巧妙结合,这就是他在这堂课的第一板块——一串带“睹”字的成语中带给我们的思考。由课题出发,引出学生对写什么,怎么写的思考。通过猜想和研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体会动作描写的具体细致,体会语言的节奏美,体会“拥”字的精妙,从而感受人与大象之间的和谐美好,与此同时,又进一步回溯课题的深层含义,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课堂的尾声,王老师又引申了“与什么共舞”的多种表达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当谁和谁关系友好的时候就可以说成“与什么共舞”。
王老师的执教的《与象共舞》,从课文结构上来说是并列式。这样的课文我们上起来经常会犯一种面面俱到的错误。他却在这两堂课上都对课文内容大胆取舍,只选取与课题紧密联系的重点段——第五段来学习,感悟,从而体会人象和谐美好的主题。从教学效果来看,这种取舍无疑是准确的。一堂课时间有限,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更多的收获,关键在于教师的取舍。
王老师的这两堂课,课文内容完全一样,但是他上课的方法却有很大的区别。可见他备课时的视野和角度都是全然不同的。这说明了什么呢?我觉得,一是一篇课文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只要肯钻研,总是可以推陈出新的。二,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教者课前一定得认认真真,反反复复的钻研文本。就像王老师在报告中提出的直面文本,读出自己的东西,读出自己的发现。每多读一遍,你的发现和感受可能都不一样。你上课的方法,切入的角度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当然,王老师对语言的敏锐精到的感觉是令我们折服的。他从作者用词写句字数的长短,体会到了语言的节奏,从而引导学生也体会并朗读出语言的节奏。他从一个毫不起眼的“拥”字中感受到大量的信息,并引导学生去发现,体悟。他读文本,真是读得“细”到家了!
王崧舟同课异构《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篇2
师:请同学们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象怎样舞蹈?谁与象共舞?怎么与象共舞?
师:小结。你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课文,目标明确,自然比盲目地阅读收获大得多。
生:自渎课文
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读完课文,生先领读黑板上的生词。齐读两遍。
师:请大家谈谈对熟视无睹这个词的理解,先说睹的意思,再说带有睹的四字词语。
生:惨不忍睹、有目共睹、先睹为快、耳闻目睹。
师:结合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交流。谁与象共舞?
生1:作者与象共舞。
生2:泰国人与象共舞。
生3:人与象共舞。
生4:质疑人与象共舞。
师:很好,我们待会深入阅读课文后再讨论。
生:“一条龙”朗读课文
师在第一位学生读完后,及时肯定。“开了一个好头儿。她声音洪亮,朗读有感情。相信其他同学也能尽力展示自己的朗读。”
生一个个都读得较认真。
师:请大家交流“象怎样舞蹈?”
生:找出书中的句子交流。“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忍不住用手比作大象的鼻子开始舞蹈起来。
师:人与象怎样共舞?
生:“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导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师:小结。大家在交流中体会到人与象之间关系十分亲密。还可以换哪个词?
生:和谐。
生:“我认为与象共舞,不仅仅写人与象共同舞蹈,还表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关系密切。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成排的人躺在地上,大象慢慢地从人丛里走过去,它们小心翼翼地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落脚点,每经过一个人,都会伸出粗壮的脚,在他们的身上轻轻地抚弄一番,有时也会用鼻子给人按摩。在那么多躺着的人中间寻找落脚点,大象不伤害人们。用脚及鼻子给人按摩,把握得恰到好处。人们敢于让象从自己身旁踏过,可见人对象的信任。从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在生活中人与象亲密。”
师:高度赞扬。
生:“我给补充,我觉得人与象之间就像朋友、亲人。”
生:他们的之间关系的亲密还表现在象给人开玩笑。
生:“象的耳朵排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情非常平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
生:在中国,熊猫因为濒临灭绝,成为我国的国宝。而泰国的象很多,还把他视为泰国的国宝,可见,象在泰国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师:文中描写人与象和谐相处的还有多处,请大家回去阅读时自己细细品味。下面请同学们默读2——5自然段,迅速找出能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句子。
生1把自己找出中心句读给大家听。学生没有异议。
下课铃响。
自评:本课效果较好,遗憾的是未上完,未作小结。
王崧舟同课异构《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篇3
一、单元整合,导入新课
1、教师引语: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足不出户就领略了不少异域风情,比如,在欧洲,德国人家里养花是让——别人看的;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做什么事都离不开——小艇;辽阔无边的非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多彩的世界。那么,和我们同在亚洲的泰国,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泰国,去领略泰国的别样风情。
2、简介泰国,揭题。看,这就是泰国的版图,整个版图形如一头威武的大象。泰国有“白象之国”、“大象之邦”的称誉。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跟大象有关的,那就是——与象共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
2、检查词语: 按摩 气氛 踮脚 绅士 松弛
尴尬
熟视无睹 彬彬有礼 翩翩起舞
三、聚焦“与象共舞”,体会亲密和谐关系
1、课题是《与象共舞》,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人象共舞的情景?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自然段,划出描写人“与象共舞”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品读
出示语段一:表演的尾声,……在场的每一个人。
(1)、指名读——齐读——你从人与象共舞的场面中感受到了什么?
( 板书:亲密 和谐 )
(2)、“翩翩起舞”什么意思?常常用来形容什么?而课文中形容翩翩起舞的却是行动迟缓、笨重的大象,真是不可思议。赶紧找出课文中描写大象舞蹈的句子,读一读,看一看大象翩翩起舞时的美丽身影。
出示语段二:舞蹈的大象,……在音乐中挥舞。
你从哪儿感受到了大象是在翩翩起舞?
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大象的翩翩起舞吗?(指名读、评)
3、读:多快乐的场面啊!大象竟然和人混杂在一起跳舞,人与象之间彼此是那么的亲密、和谐、融洽。让我们把这两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再次感受那份和谐。
四、聚焦“按摩”、“开玩笑”,再次感受和谐
1、通过刚才的人与象共舞的场面,我们感受到了人与大象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和谐的。那么,课文还有什么地方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种亲密与和谐呢?请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写自己的体会,可以写关键词。
2、交流:
(1)、交流“按摩”部分:
这可是四条腿像四根大柱子,身体像一堵墙的大象啊!你愿意在它的脚下接受按摩吗?为什么敢?
大象是怎么给人按摩的?一起来读一读。
小结:大象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谨慎小心,怕一个不小心伤害了自己的朋友。它们和人相处得多么融洽和谐啊!
(2)交流“开玩笑”:
说体会。
想象:如果大象会说话,当它面对那位受惊的女士行屈膝礼时,它可能会说什么?
小结:大象完全把人当作自己的朋友了,就像朋友之间,开开玩笑,更看出大象与人之间的那份亲密和谐。
3、看画面,直观人象和谐。
1、在泰国,大象与人亲密和谐相处的事还有很多很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画面。
2、看画面,随意说。
五、回应课题,研究写法
1、刚才通过课文的学习和画面的观看,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人和大象之间的亲密和谐,现在你应该明白课题为什么叫《与象共舞》了。这里的“舞”仅仅“舞蹈”吗?还包括什么?(与象共玩耍、共劳动、共欢乐、嬉戏、生活……)
2、怪不得本文的作者赵丽宏先生在自己的《天地间的美妙奇观》一文中说了这样一段话。
出示:作家心语:
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在泰国人和大象的关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泰国人和大象的关系,使我看到了这种人和动物共同生活的理想状态。
——赵丽宏《天地间的美妙奇观》——关于《与象共舞》
齐读。
六、对比研读,习得方法
1、我们学习一篇课文,不但要了解它的主要内容,还要揣摩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把课文写清楚的。
2、请同学们快速看课文2——5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划出总起句。
3、再看课文第1段和2——5段之间的关系?(板书:先概述再分述)
4、师小结:这是非常典型的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也就是先概述再具体叙述的方式。运用这样的写法,我们读起来就能比较快地抓住课文的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写景状物文章中可以适当运用这样的方法。
5、同桌讨论:《威尼斯的小艇》与本文在表达上有哪些异同之处?
⑴《威尼斯的小艇》和《与象共舞》共同点:
①.都能抓住事物特点写。(威尼斯的小艇)抓住了威尼斯城市、小艇、人驾小艇的特点;《与象共舞》抓住了大象的外貌、神态、动作以及性格、聪明、善于表演等方面的特点。
②.抓住人与物(或动物)之间相互紧密关系来写,并列举实例加以说明。
③.叙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
⑵不同点:《威尼斯的小艇》是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别叙述的,而《与象共舞》是按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
七、作业
看图写片段:选择刚才欣赏的8幅画面中的一幅,运用先概述后分述的方法,介绍画面上的人和象是怎么相处的。
王崧舟同课异构《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篇4
说教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作者用“与象共舞”为题,体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分密切,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根据它的要求和本班学生的情况,特制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目标,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难点是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在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二 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触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有了新课程的明确指导,也为了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决定采用“朗读——讨论交流——点拨小结“的方法与学生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说学法:
教为学服务,好的教是为了更好的学。为了能让学生更有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我在学法上着重于“读——讨论——感悟“,让学生在弄懂课文内容的同时,能自己悟出一些有关于事物表达的方法,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相关教育。
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此,上这课时,我选择了谈话式导入法。
1.谈话:泰国有“大象之邦”称誉,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征。有泰国人向游人炫耀说,泰国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既是廉价的劳动力,又是乖巧的旅游宠物。
这谈话的设计主要激发学生对异国风光的好奇,激发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泰象
这一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读了课文,说说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比如:
泰国的大象勤劳、善良,有时调皮,有时乖巧,有时活泼。泰国大象已经成为泰国的一分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象。
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扫除了阅读课文的障碍,为深入理解课文提供条件。
三、抓住重点,深入了解泰象
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通过读课文,然后解决问题:
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何以见得呢?(这也是课文的重点)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自由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概括成这样几个方面:
(1)象是泰国的国宝。
(2)象与人之间没有距离。
(3)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爱与人开玩笑。
(4)看大象跳舞是一种享受。
3.随机指导。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象是泰国的国宝。课文是怎么具体写的?你了解到泰国的大象还为当地人做哪些事?
①驮着武士冲锋陷阵;为泰国人做工服役;充当旅游大使;表演杂技,带去欢乐……
王崧舟同课异构《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篇5
教材版本
人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7课。
教学意图
以培养写作能力为取向,重言语形式的理解、感悟和运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熟视无睹、松弛、按摩、尴尬、彬彬有礼、绅士、气氛、翩翩起舞”等词语,积累几个带“睹”字的成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相关语段。
3.理解题目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题目的双关作用,扩大命题范围。
4.依托重点语段,感受语言表达的节奏和精确,体会人和象关系密切、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检查预习导入。
二、字词检查与拓展
出示:熟视无睹
指名读,齐读,解释词义。
出示:有目共睹、先睹为快、耳闻目睹
指名读,齐读。
出示:松弛、按摩、尴尬、气氛
指名读,齐读。
出示:
在泰国,大象对人群已经( ),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经完全可以松弛下来。
在泰国,据说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去那里旅游的人,都想( )。
在泰国,做按摩的大象偶尔也会跟人开开玩笑,这是观众( )的事儿,你不必惊奇,更不必尴尬。
在泰国,你( )象群和人群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场面,你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成语。
三、课题猜想
从题目上,它的意思是什么?
如果让你来写《与象共舞》这篇命题作文,你会写些什么呢?
四、细读重点语段
课文题目叫《与象共舞》,作者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写的都是和大象一起跳舞吗?真正写到与象共舞的在哪儿?
默读这一段,思考:文中的哪些描写特别精彩,让你难以忘怀?(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句一”、“句二”)
“句一”
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句二”
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读到这里,你对“与象共舞”又有什么新的体会、新的理解呢?课文的1——4自然段,并没有写与大象一起跳舞,但是,现在你明白了与象共舞的另一层含义,你就会豁然开朗。
五、题型扩展
“与╳共舞”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词语形式。它的意思主要不再是一起跳舞,而是和某某的关系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这是网上搜集到的与某某共舞的各种题目,有一个字入题的——(指名朗读)
出示:与龙共舞、与鲨共舞、与雪共舞、与墙共舞
有两个字入题的——(指名朗读)
出示:与肖邦共舞、与风筝共舞、与压力共舞、与飞碟共舞
更有三个字入题的——(指名朗读)
出示:与世界杯共舞、与奥运会共舞、与《红楼梦》共舞、
这是史上最牛的题目——(指名朗读)
出示:与上帝共舞
其实,不论与谁共舞,都写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一种渴望,那就是——(齐读: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板书设计
27* 与象共舞
和大象一起跳舞
一语双关
和大象亲密无间
推荐的理由:
有幸现场观摩了大师王崧舟老师的《与象共舞》,它给了我全新的感受。以前所见的课堂多是以阅读本位进行教学的设计,而这节以写作本位的教学设计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叶圣陶说:“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本节课,我们的大师引领得多么巧妙,道出语文的真正内涵。本节课,他反序而教,从最后一段教起,反推前面四个自然段。他的教学架设在写作本位上,对重点语段挖掘更多的是遣词造句,是怎么写,是感受语言文字的形式,是理解它的表达方式,抠字眼,对比品评。在反复吟咏,在比较品评当中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秘妙所在。写的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到生活!选材、取题,各个环节独具匠心。为了写,王老师的这节课从词语到句子,从构段方式,到构词方式及涵义,真的挖掘到了极致,那是他深厚的语文素养文化底蕴闪耀的光辉。在欣赏之时,我只能慨叹:神!
大教无痕,润物无声,水到渠成,奇呀!
王崧舟同课异构《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篇6
【快乐准备】
大象是热带动物,很凶猛,据说连兽中之王——老虎也惧怕他三分呢!不过,在泰国,人却“与象共舞”。快来读一读课文吧!
【火眼金睛】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阅读小木屋】读一读小木屋上的词语吧!
【小象迷路】 快来帮助小象将错乱的词语连成一句话。
1.象 继续 悠闲 走 自己的路 一副 的 样子 沉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泰国 象 国宝 是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帮小象将排列混乱的句子整理好,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吧!再加上标点符号。
( )有趣的是,它偶尔也会和人开开玩笑
( )脱皮鞋的大象一点儿也不理会女士的喊叫,用鼻子挥舞着皮鞋,绕着围观的人群转了一圈
( )有一次,我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
( )然后卷着皮鞋悠然而去,把那位躺在地上的女士急得哇哇乱叫
( )才不慌不忙地回到那位女士身边,把皮鞋还给了她
【与象共舞】
____________
大象是一种珍贵的兽类,它性情温和而聪明。经过驯化,它( )用来当运输工具,( )表演多种杂技供游人观赏。人们发现,大象还有很强的记忆力。( )谁要戏弄或故意伤害了它,那( )将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印度山区,有个裁缝师坐在屋里缝衣裳,一头大象突然把鼻子伸进窗口撩拨。这位裁缝师大吃一惊,接着开玩笑用针刺了大象一下,大象敏感地缩回了鼻子,吃了个苦头离开了。几个月后,当这头大象又路过这里时,把那位裁缝师浇成了“落汤鸡”,算是报了“一针之仇”。
大象为什么会报复人呢?
因为大象是一种高等动物,它不仅十分聪明,而且有着很强的记忆力。大象( )敦厚柔顺,( )它毕竟是一种兽类,一旦遭到伤害,就会惹得它野性发作,发疯似地向人进攻。若当时无法还击,它会把仇记在心里,伺机报复。
同学们,以后遇到大象时,一定要注意多给大象一些友善,千万别惹大象生气。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写反义词。
温和—— 聪明—— 伤害——
3.读完文章后,你一定对大象又有了一个新的看法,写上几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给短文加上一个题目吧!
【活动乐园】
写一写:上面这篇文章的写法很特别,那就是先设疑,然后解疑,使读者恍然大悟。请你也仿照这种写法,写一篇小文章!
查一查:有许多动物都有着我们意想不到的本领或秉性。任意选择一种动物,查找各种资料或图片,了解一下它的特点。
王崧舟同课异构《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篇7
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松驰(chí cí) 按摩(mó mō)
?彬彬有礼(bīnɡ? bīn) 绅士(shēn shēnɡ)
气氛(fēn? fèn)? 尴尬(ɡānɡ ɡān)
二、辨字组词。
堵( )? 弛( )? 摩( )
睹( )? 驰( )? 磨( )
? 杉(? ) ?绅( )
? 彬(? )? 呻( )
三、照样子,找出课文中四个字的词写一写。
? 例:熟视无睹
四、选词填空。
亲热 亲切? 亲密
1.泰国人对大象有着( )的感情,一点不奇怪。
2.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非常( )。
3.偶尔,大象也会( )地和人开开玩笑。
五、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看大象跳舞,我怎么能忘怀呢?
?看大象跳舞,我是不会忘怀的。
?这三句话的意思是( )
a.一样的 b. 不一样的
c.有一样的,也有不一样的
2.大象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
这时,它们的表情仿佛是快乐的。
它会对着你摇一摇它那对蒲扇般的大耳朵,不慌不忙地继续走它自己的路。
这三个句子( )
a.都是比喻句? b. 都不是比喻句
c.有的是比喻句,有的不是比喻句
六、课内阅读。
?象是泰国的国宝。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了。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
? (1)近义词:起初( )
? (2)反义词,紧张( )
2.用“? ”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3.读句子,回答问题。
(1)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这样的目光”指的是怎样的目光?
?
七、课外阅读。
熊猫与山民
四川崇庆县城西北的苟家乡,重峦叠嶂,云雾缭绕,莾莾苍苍。离苟家乡20多千米的岩峰村棚子,住着15户人家,周围简竹丛生,是大小熊猫的天堂。
①熊猫们自认为是山民的老朋友,经常不请自来,到山民家里串门访问。②因为“友谊深厚”,进得屋来就不讲客套,自己动“手”翻箱倒柜,看看主人给它们准备了些什么美味佳肴。③有一回,一只熊猫在一个山民家“酒醉饭饱”之后,还美美地睡了一觉,然后顺“手”将一只小板凳带回山中作纪念,为它的生活添上一点现代的文明。④熊猫们也是炭夫、药夫的朋友,它们常光顾炭夫、药夫放在野地的炊锅,遇上可口的食物,也帮忙吃一些。⑤当然,对这样的“小偷”,山民们只好付之一笑!⑥一天,两只熊猫突然朝正在玩耍的孩子们快步走去,小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哭,其实熊猫并无恶意。⑦孩子们走后,它们东张西望了一会儿,便大摇大摆地向树林中隐去,留下了一场虚惊。
浩瀚的苟家乡的林海是宁静的,但又是什么热闹的。除大小熊猫外,金丝猴、扭角羚、豺狗等也出没无常,黄雀、杜鹃鸣奏不绝。每当猕猴桃挂满枝头的金秋时节,常可看见成群结队的金丝猴拖儿带女,或嬉戏于林间,或小憩于岩石上晒太阳、吃野果。但它们但小羞涩,一遇见情况,便像荡秋千一样,眨眼工夫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使你望树兴叹!
1.解释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1)东张西望:? (2)虚惊:?
(3)鸣奏不绝:? ?(4)嬉戏:?
(5)浩瀚: ?(6)望树兴叹:
2.选择题。
(1)第2段中“友谊深厚”一词加以引导的作用是( )
? a.表示强调,指友谊非常深厚。
? b.表示否定,意思是好像友谊深厚,其实不是友谊。
? c.表示引用,引用别人的词说明问题。
(2)本文题目的特点是( )
a. 以事命题 b. 以人物命题
c.以动物命题? d. 以人物和动物的关系命题
3.用“? ”画出写环境的词语,然后说明这种环境有什么特点。
?
? 4.用“‖”画出第2段的层次,并用小标题概括每层要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
?
八、依照课文总分总结构,写一段话介绍泰国的大象,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选择下列句子:
1.泰国的大象十分热情。
2.泰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
3.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
?
?
王崧舟同课异构《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篇8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读读记记“休闲、彬彬有礼”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
1、了解大象与人的亲密关系。
2、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在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学习方法】 读 悟交流
【知识链接】
1、走进背景林
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它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如闻名于世的古典舞和民族舞,饶有趣味的哑剧和洛坤剧,别具一格的泰拳、斗鸡、玩鱼等,都令人“乐不思蜀”。这里到处是金碧辉煌、尖角高耸的庙宇、佛塔,无处不有精美的佛像、石雕和绘画。泰国别称“佛之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首都是曼谷。
2、文本解读
这篇课文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鱼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学习过程】
一、自学准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给划线的字注音。
悠闲松弛尴尬气氛( )感染( )
踮脚颤动按摩抚弄( )绅士( )
2、补充词语。
熟视 有礼冲锋
起舞头脑 小心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举止文雅。
②形容轻快地跳舞。
③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却跟没看见一样。
④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 )
4、请用不同的修辞方法把句子表达得更生动些。
①屋子里真静,。(夸张)
②大象对你摇着它的大耳朵不慌不忙地走路。(比喻)
③一只小鸟飞上枝头,。(拟人)
二、合作学习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课文共有______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第一自然段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讲大象是______________。第三自然段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__________________。第四自然段讲述一些实例来说明大象是一种_______________的动物。
(二)再读课文,细处研究。
1、为什么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把你在文中找到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
2、象和人之间的关系怎样?从课文中找出体现这种关系的句子。
①没有距离:
②做按摩:
③开玩笑:
④“共舞”:
(三)对比研读,拓展延伸
说说《威尼斯的小艇》与本文在表达上哪些异同之处。
共同点:
不同点:
三、当堂检测。
1、拼一拼,写词语。
mùdǔsōngchíànmó gāngà
( )( )
bīnbīnyǒulǐshēnshì qì fèn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孔( ) 耍( )郊( ) 括杨
孙( ) 要( )胶( ) 刮( )扬( )
3、写一写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平坦------- 湿润------- 寻常------( )
直接------- 正义------- 昏迷--------( )
4、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填空。
①《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写的,而《与象共舞》一文则抓住了大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性格、聪明、等方面来写的。
②《威尼斯的小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叙述的,而《与象共舞》是按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_的顺序叙述的。
王崧舟同课异构《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篇9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情感与思想】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拓展与延伸】上网搜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资料,大家一起交流。
【重、难点突破】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威尼斯的小艇”,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有着“万象之国”美称的泰国的“大象”。
板书:与象共舞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理解题目“与象共舞”是什么意思?
提示:应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与大象一起跳舞,这是一个比较粗浅的认识;二是与大象一起生活,和谐相处,这才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用意。
2、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加以理解。
1)概述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2)讲大象是泰国的国宝。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关系;3)通过描述大象的样子与表情来表现泰国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4)讲述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5)讲最使作者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
作者用“与象共舞”为题,体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分密切,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3、联系《威尼斯的小艇》,比较一下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的异同。
提示:要求学生在充分感知两篇课文写法的基础上加以比较。
相同点:1)都能抓住事物特点来写,《威》抓住了威尼斯城市、小艇、人驾小艇的确特点;《象》则抓住了大象的外貌、动作、神态以及性格、聪明、善于表演等方面的特点。2)叙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
不同点:《威》是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别叙述的;《象》则是按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特别是课文2至5自然段,每一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的中心句,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方式。
板书设计:
人与象的亲密和谐关系
与象共舞
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王崧舟同课异构《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篇10
各位评委老师: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与象共舞》。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饶有趣味地报告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密切调和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区文化。作者用“与象共舞”为题,表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关系非常密切,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兴趣。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捉住重要内容,相识差别地区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推测作者是怎样写出风景、风情特点的,并细致积聚课文中的柔美语言。根据它的要求和本班学生的环境,特订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1.相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安定、松弛、难过、气氛、熏染、笨重、视而不见、彬彬有礼、出生入死、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相识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觉人与动物调和相处的柔美。
3.意会课文的表达要领。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生长本领和熏陶情操细密联合,在同一教学进程中,相互渗透排泄排泄,共同完成。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目标,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相识人与大象的密切关系;难点是意会课文的表达要领。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尺度》指出:“阅读是学生的天性化活动,不应以老师的阐发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头脑和感情活动中,加深明白和体验,有所感触和思索,受到感情熏陶,得到头脑开辟,享受审美兴趣。”有了新课程的明白引导,也为了突出学生在讲堂教学中的主体职位地方,我决定采取“朗读——讨论交换——点拨小结“的要领与学生共同完资本课的学习任务。
三、说学法:
教为学服务,好的教是为了更好的学。为了能让学生更有服从地完成学习任务,我在学法上侧重于“读——讨论——感悟“,让学生在弄懂课文内容的同时,能自己悟出一些有关于事物表达的要领,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关系教导。
说教学步调:
教学历程,我设计了四个关键:
一、发言导入,引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乐成的一半。为此,上这课时,我选择了发言式导入法。
1.发言:泰国有“大象之邦”歌颂,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祥瑞的像征。有泰国人向游人夸耀说,泰国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奋醒目,智慧灵性,既是便宜的劳动力,又是灵巧的旅游宠物。
这发言的设计重要引发学生对异国风景的好奇,引发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团体感知泰象
这一关键意在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造就学生的自学本领。
1.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正确。
2.读了课文,说说你喜好泰国的大象吗?为什么?大象和本地人民的关系怎样?
学生自由颁发自己的想法。好比:(相机板书)
泰国的大象勤奋、善良,偶然淘气,偶然灵巧,偶然生动。泰国大象已经成为泰国的一分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象。
通过这个关键的学习,学生已打扫了阅读课文的停滞,为深入明白课文提供条件。
三、捉住重点,深入相识泰象
学习的历程是循规蹈矩的。为了进一步造就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本领,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本领,在这一关键中,我让学生通过读课文,然后办理题目: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何故见得呢?(这也是课文的重点)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自由交换,根据学生的答复可以归纳综合成这样几个方面:
(1)象是泰国的国宝。
(2)象与人之间没有间隔。
(3)象是一种智慧而有灵气的动物,爱与人开打趣。
(4)看大象舞蹈是一种享受。
3感觉作者先概述后叙述的的表达要领.(你怎么很快就能找到呢?)(每段都有一句话归纳综合本断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放在开头。)
4.精读重点段落,领会人象之间没有间隔。
由于课文除第一自然段之外,每个自然段都是根据先概述后分述的的次序叙述的,都有一个明白的评释该段重要意思的中央句,但是五个自然段又单独成段,要是逐段上,不克不及表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于是我们将教学的重点放在4、5两段,设计了捉住“最故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推拿”和“最风趣的是,他偶然也会和人开开打趣”等句子关键词语,精美语言做重点训练,品词析句,再播放录像片,开导学生想象。
(1)读悟第四段,穷究泰国象。
以题目:泰国象的智慧灵气详细表如今那边?引导学生读此段。
让学生从为人演出、为人推拿、和人开打趣的句子中找到重点词,如:“可笑的姿态,警惕翼翼、抚弄、屈膝、优雅”等,去领会你眼中的大象是怎样的?而且更深的领会到:在泰国,人和大象之间没有间隔。
(2)读悟第五段,与象共舞
我们刚刚看到智慧而又有灵气的大象,泰国人都高兴和他们成为密切的搭档,瞧,他们是怎样与象共舞的?让学生在自读自悟想象与象共舞的场所排场。
播放大象舞蹈的高兴场所排场的录像片,让学生能直观地感觉大象舞蹈的姿态。并带出重点句(形貌大象舞蹈的句子)品读。联合录像片明白“摇头晃脑踮脚抬脚、惊动、摆荡”这几个动词。
播放人们与象共舞的场所排场,请细致观察认得心情和象的样子边幅形状,想想如今人们和大象的心情怎样?看后交换感觉。再一次深刻地感觉到人和象之间没有间隔。
另外段落请学生根据朗读感悟、品析词句、想象领会的要领自读自悟出人象之间没有间隔。
四、话说人象密切,天性感悟
请学生当导游选取你课文中最感兴趣的内容联合你课前找的资料向大家先容在泰国,人和象的密切关系。(将阅读的表达联合起来,及时给学生创造语言的表达的机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本领,同时作育学生学会整合伙料的本领。)
本课设计突出:讲堂结构“简”:块状设计,抓大放小,有所侧重;内容选择“精”:大胆弃取,突出重点,咀嚼语言;语言训练“实”:创造时机,读说联合。
王崧舟同课异构《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篇11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2. 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
1. 依托重点语段,感受语言表达的节奏和精确,体会人和象关系密切,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2. 理解题目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题目的双关作用,扩大命题范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 课前播泰国风光图片及音乐:课前我们先欣赏一些异国风光好吗?
2. 简介泰国。(同学们知道我们课前欣赏的美丽风光是哪儿的吗?在我们国家的南面,有一个风光迷人、文化独特的国家──泰国,泰国整个版图就如一头威武的大象。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它有“千佛之国、黄袍佛国、白象之国”的誉称。)
2. 板书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在泰国“与象共舞”的美丽。
二、字词拓展,初知大意
1. 课前老师布置了两项预习任务:①通读课文,并找一找带“睹”字的成语。②猜想一下这个题目,假如是命题作文,《与象共舞》,你会写些什么?完成这两项预习任务的同学请举手。
2. 大投影出示:熟视无睹
(1)这是这篇课文当中出现的一个新词,也是一个成语,还带一个生字,谁来读?(指名读)
(2)知道这个词儿的意思吗?在这个成语中有两个字的意思是相同的,谁发现了?“视”——看见;“睹”——看见
(3)更巧的是,这个成语当中两个词语意思是相反的,谁知晓了这个秘密?整个词说的是——(经常看见的人和事好像没有看见一样)。
析字解词是理解词语的一个好方法。再一起读读。
3. 你们还积累了哪些带“睹”的成语?
(1)指名学生回答。
(2)刚才你们所讲的这些带“睹”的部分成语,我们“先睹为快”吧。
出示:熟视无睹 有目共睹 先睹为快 耳闻目睹
(3)学语文,就要有这样的敏感度,能够由一个词,联想到与它有关的一串儿词,积累下来就方便多了,积累词语也要讲究方法的。
4. 还有一组,也是带生字的词。
出示:松弛 按摩 尴尬 气氛
学生齐读。
5. 这两组词语搁在一块会有什么联系呢?想一想,这个括号里面你会选择哪个成语?请你完整地读出来。
(1)出示句子,学生填空。
在泰国,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经完全可以松驰下来!
在泰国,据说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去那里旅游的人都想(先睹为快)。
在泰国,做按摩的大象偶尔也会跟人开开玩笑,这是观众(有目共睹)的事儿,你不必惊奇,更不必尴尬。
在泰国,你(耳闻目睹)象群和人群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场面,这种气氛让你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2)一起连起来读句子。
6. 刚才你们所填、所做、所读的这四句话,如果把它合在一块儿,正是我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课题猜想,细读重点
1. 第一项预习任务的检查已告一个段落。请看第二项预习任务。一起读课题。
2. 从字面上看,这题目是什么意思?(与大象一起跳舞)同样的意思,如果选用题目,我们仍然会选用——(与象共舞),因为它——(简洁)。
3. 那么,假如请你来写这个题目,如果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并且你没有看到过这篇课文,要紧扣题目——与大象一起跳舞,你会写些什么?
4. 那么,赵丽宏先生呢?他的写法很奇怪。请你以最快的速度浏览全文,你会发现什么?这篇文章从开头到结尾是不是一直都在写跟大象一块儿跳舞?
(这么长的文章,只有第五自然段写了跳舞。你发现第五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学生找中心句。)
5. 学习第五自然段。
(1)是啊,最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请你轻声朗读这一段,你发现大象怎样跳舞了吗? 动笔画出来。板书:象
指名读——
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
(2)哦,这句话写的是大象跳舞,回忆一下你印象中大象的样子,它有着高大的厚实的——身体,粗壮的结实的——腿脚,长长的有力的——鼻子,所以,在一般人想象中大象跳舞应该是什么样的?(笨重的,憨厚的,傻傻的)
(3)课文中的大象跳舞给你笨重的感觉了吗?(没有)
给你傻傻的,憨厚的感觉了吗?(没有)
不笨重,不憨厚,让我们一起放开声音读出大象跳舞的感觉(自由读,指名读)
(4)大家看,他写大象跳舞几个动作?用笔迅速画出来。
(第一个——摇头晃脑,第二个——踮脚抬腿,第三个——颤动身子,第四个——挥舞鼻子)
(5)浓缩成四个字读一读,感觉什么变了?
(文字的长短、节奏变了)
(6)大象随着什么跳舞?圈出“节奏”,听过音乐的节奏吗?感受过音乐的节奏吗?音乐有强的时候,也有——(弱);有长的时候,也有——(短);有急促的时候,也有——(缓慢),这就是节奏。
(7)语言也有节奏,在语言的节奏上,就大象跳舞的几个动作来说,你感觉哪儿是短的,哪儿是长的?哪儿是急促的?哪儿是舒缓的?
(摇头晃脑是急促的,踮脚抬腿是急促的,颤动着身子是舒缓的,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是舒缓的。)
(8)这就叫语言的节奏。放开声音带着这样的节奏读一读。(自由读)
(分男女生读)
(9)这里是写大象在跳舞,那么课题是“与象共舞”,是谁“与象共舞”呢?板书:人
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
圈出“拥”。一个“拥”字,你读出了什么?(人多,急切,争先恐后)
一起感受大伙儿的急切,朗读。
(8)观众朋友们啊,你拥进去干什么?——(与大象一起跳舞)
那可是大象啊,你就不怕被那粗壮的象腿踩了吗?(不怕——)
不怕被大象一屁股坐扁了吗?(不怕——)
你就不怕大象用长长的鼻子把你卷起来,再把你摔个四脚朝天?(不怕——)
为什么?
(9)孩子们,这就是“拥”啊,从这个拥字当中,你分明能感受到人对大象的那一份感情,那一种关系,那就让我们置身东芭乐园,成为这其中幸福的一员吧!引读——
表演的尾声,也是最*,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我们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我们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我们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10)那么多观众拥到广场,那么多观众与大象舞之蹈之,可是大象紧张吗?(不——)害怕吗?(不——)恐惧吗?(不——)
多么热烈的气氛,多么令人陶醉的场景啊。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就在芭堤雅的东巴乐园,我想你也一定愿意成为一头舞之蹈之的大象。是吗?请把自己搁进去,成为其中的一头大象——
表演的尾声,也是最*,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我们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我们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我们,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我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我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人与大象的关系已经变得如此和谐,如此亲密,如此融洽你能用词语来形容这种和谐吗——亲密无间 和谐相处(板书)
四、围绕中心,感受和谐
1. 课文学到这里,你对与象共舞这个词还有没有别的理解?仅仅说的是与大象一起跳舞吗?你觉得其间还隐含着什么?(人与大象和谐共处,他们关系亲密无间)
回头再看前四个自然段,你在其间还能发现大象与人和谐共处,亲密无间的美好情境吗?
2. 速读课文。速读之前,老师先提示大家:
①这4个自然段在叙述方式上与第五自然段有相同之处吗?
(都是概具关系,都有一个中心句)
② 既然都是概具关系,是围绕中心句叙述的,想想,速读中该怎么做就能便捷地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中心句)
3. 读后汇报(学生也可能回答具体情境,老师提示用中心句来概括)
①在泰国,遇到大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实际上写的是人与大象的关系(亲密无间 和谐相处)
②象是泰国的国宝。——写出的是人与大象关系是(亲密无间 和谐相处)
③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分明是在告诉我们,人与大象(亲密无间 和谐相处)
④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而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我们看到的是,大象与人(亲密无间 和谐相处)
……
4.其实,人与大象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仅仅是体现在文字中吗?请大家看看课文插图,你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人悠闲地骑在大象上,大象温和而悠然;虽然大象那么高大、粗壮,可是走在它身边的人却一点也不紧张……)
5. 所有这些,不正说明人与象之间和谐共处吗?文章的题目并没有偏题,这样的写法叫做一语双关。
五、题型扩展,发散思维
1.“与( )共舞”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要反映的是与某某的关系非常亲密,非常和谐。
如:当你非常喜欢蝴蝶,和蝴蝶的关系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你可以说——与蝶共舞;如果你特别喜欢读书,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这就是——与书共舞。
2. 出示:
与龙共舞 与鲨共舞 与雪共舞 与荷共舞 与墙共舞
哪个词最吸引人?你对哪个词有疑问?
3. 这是一字入题的,还有二字入题的。(出示:与肖邦共舞 与风筝共舞 与压力共舞与飞碟共舞)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词?
4. 也有三字入题的。(PPT:与红楼梦共舞 与世界杯共舞 与世园会共舞)哪个词让你驻眼停留?
5. 其实不管与谁共舞,它要表达的都是人希望与人、与自然间亲密无间,和谐共处的关系。
6. 选一个你心中共舞的对象,把你《与 共舞》的事写下来。
提示:别忘了用上“概具关系的”叙述方式。
王崧舟同课异构《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篇1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2、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泰国的文字、图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简介泰国。
2、揭示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通读全文:
读准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通过读书又产生了什么疑问。
2、出示词语请同学们认读:
熟视无睹 以一当十 以一抵百 彬彬有礼
松弛 按摩 尴尬 绅士 气氛 芭堤雅
3、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泰国的大象勤劳、善良,有时调皮,有时乖巧,有时活泼。泰国大象已经成为泰国的一分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象。
板书:
亲密和谐
三、集体研读
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何以见得呢?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自由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概括成这样几个方面:
⑴ 象是泰国的国宝。
⑵ 象与人之间没有距离。
⑶ 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爱与人开玩笑。
⑷ 看大象跳舞是一种享受。
3、随机指导:
⑴ 自由读第一然段:
从哪些词语中你体会出人与象的关系和谐友好呢?体会“熟视无睹”“悠闲沉着”“不慌不忙”。
竞赛读,读出大象的悠闲沉着。
⑵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象是泰国的国宝。课文是怎么具体写的?你了解到泰国的大象还为当地人做哪些事?
① 驮着武士冲锋陷阵;为泰国人做工服役;充当旅游大使;表演杂技,带去欢乐……
② 你还知道大象能干哪些事?在泰国,没有大象行吗?
可见在泰国,大象与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③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⑶ 研读第三自然段:
导读:我们再走近一点看大象好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词中可以体会出人与象之间的关系和谐友好呢?
理解“拍”“喷”“平静坦然”“松弛”“晶莹温和”。
利用换词法来体会“拍”与“喷”的用词精当。
竞赛读,读出与大象靠得很近,读出紧张的心情松弛下来的感觉。
⑷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① 哪些地方写出了大象的聪明、灵气?
②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描写。
③ 如果你就躺在地上,让大象按摩,你敢吗?引导学生抓住“小心翼翼、轻轻地抚弄”等词:什么才叫“抚弄”?这个词写出了什么?
④ 出示大象逗女士的一段话:找出描写大象动作神态的词,读一读,这些词写出了什么?
⑤ 这一段是用哪几个句子把几层不同的事例连在一起的?
出示三句话:
a、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b、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
c、有趣的是,它偶然也会跟人开开玩笑。
这三句话可以去掉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⑥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⑸ 第五自然段的交流:
① 小组推荐交流:
从哪些词语当中体会出人与象的和谐友好。
② 再读课文,欣赏大象跳舞。
③ 看到这令人难以忘怀的场面,此时,你也正在与大象跳舞的人群中,你会想此什么?会说些什么?
3、小结:
我们通过读书,体会出人与象的和谐融洽,相互信任。让我们一起再与象共舞吧!师生合作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领会写法
1、读了课文,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有感情地朗读相应的段落。
2、课文写大象,抓住大象的什么特点来写?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外貌、神态、动作以及性格、聪明、善于表演等方面的特点。
3、说说《威尼斯的小艇》与本文在表达上有哪些异同?
五、小练笔
仿照课文总分结构写一道话介绍泰国的大象。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以选择:
1、泰国的大象十分热情。
2、泰国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
3、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
- 推荐阅读:
- 王崧舟同课异构《与象共舞》课堂实录(通用13篇)
- 王崧舟同课异构《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 同课异构《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精选14篇)
- 智慧在碰撞中生成——评同课异构《艾滋病小斗士》(精选13篇)
- 《珍珠鸟》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精选16篇)
- 《我喜欢》一文“读”途同归(罗岭镇小语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通用15篇)
-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