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

2024-02-18人围观
简介《分数的初步认识》 篇1  【学习内容】  人教版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例1例2。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学习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

《分数的初步认识》 篇1

  【学习内容】

  人教版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例1例2。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学习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设计特色】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迁移整除知识解决有余数除法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我能填

  1、把4块月饼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 块。

  2、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 块。

  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 块(我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进行对折,重合等操作)。

  认识

  1、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 块,就是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一半,也就是它的 。

  2、我会读: 读作 。

  3、我会写: 先写中间的横线,即分数线,再写分数线下的“2”,即分母,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1”,即分子。

  4、我用卡片折出它的 ,并写上 。

  认识

  1、要得到一块月饼的 应该怎样分(我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进行对折,重合等操作)。

  2、得出,每一份是整块月饼的 。

  3、我会读: 读作 。

  4、我会写: 写作 。

  5、我发现像 、 这样的数都是 数。

  6、完成课本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3、你能用同一张纸折出 、 、 、 、 、 ……吗?

  【板书设计】

  几分之一

  几分之一的分数写法:

  几分之一的意义:表示从总的份数中取了1份

《分数的初步认识》 篇2

  年级

  四

  科目

  数学

  课题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各

  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我探究法、小组讨论法、交流法、动手操作法、多媒体演示法、讲解法等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好习惯,以及善于和别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学生口答

  学生边观看课件边抢答

  小组讨论

  (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1、 在亲自动手实践中认识二分之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

  看这是谁?(点击屏幕显示两只猴子)猴子.喜欢猴子吗?今天猴妈妈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想平均分给它的两个孩子,你们能很快口算出它们每人分几个吗?那我们来抢答,老师说每样东西的个数,你们直接说每个小猴分到几个好吗?

  依次点击课件显示:6个香蕉、4个苹果、2个桃子、1个饼.

  出现一个饼时,学生可能说半个,教师借机问:半个能不能用一个数表示?用什么数表示?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 (板书:分数)

  点击课件:显示一个饼

  师问:同学们,如果你是猴妈妈,把一个饼分给两

  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分、折一折、说一说的操作活动中,

  东 台 市 四 灶 镇 小 学 备 课 用 纸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同桌讨论

  2、活动:将手中的圆纸片代替饼分一分。

  3、汇报:是怎么分的?

  5、同桌同学指着图形,互相说一说刚才分的过程,及每只小猴分到多少个饼?

  书空跟着写

  观察——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小结概括

  3、实践操作,自主探索,创造其它分数。

  (1)说一说还会有哪些分数

  (2)活动:借助手中的图形材料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一个分数。

  (3)小组交流。

  1、学生自主看书P95-96。

  七、巩固练习

  1. P96 练一练1

  2.生活处有分数,从身边找一找分数。

  3.当小画家。练习二十一第一题。

  只猴子,怎样分才公平?(板书:平均分)

  4、师:那现在我们看看猴妈妈是怎样分的?(多媒体演示)

  6、教学写法:1/2怎样写呢?请同学们注意它书写的顺序。

  (三)尝试迁移,设疑激趣。

  师:有个同学找了几个阴影部分是1/2的图形,下面请同学们做个小裁判,看他找的对不对?

  师巡视指导。

  六、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像1/2、1/3 ……都是分数。

  2. 看完后,你又知道了什么?(引导得到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师板书)

  八、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经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获得一些对1/2的直观经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加深理解,突出重点,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反思:

  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是我设计这节课的主导思想。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主动探索、积极合作、乐于发现和创造,营造出了互动教学的气氛。

《分数的初步认识》 篇3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2~133页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 读、写分数,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难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能熟练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二、复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1、(1)做期末复习第4题。

  (2)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3)以为例,说一说分数各部分名称,并说明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4)用分数表示图中的空白部分。

  2、做期末复习第5题。

  (1)学生做在书上,米、米表示什么?

  (2)补充练习:

  7分米是米; 56分米是米。

  6厘米是米; 28厘米是米。

  3、是( )个, 是( )个。

  米是( )个米。

  4、做期末复习第6题。

  (1)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5、在(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三、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1)做期末复习第7题。

  (2)补充练习

  2、(1)甲乙两个工程队修一条铁路。甲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乙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两队共修了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

  (2)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是千米,他已走了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认识了分数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

  补充

  用分数表示下面涂色部分。

  2、填空。

  (1)是( )个。

  (2)是( )个。

  (3)米是( )个米。

《分数的初步认识》 篇4

  教学设计

  兴隆林业局兴隆小学曲宁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实物的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能借助图形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借助实物或图形直观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师:沸羊羊和懒羊羊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吵架,看!它们因为分青草蛋糕吵了起来,你们愿意帮助它们解决问题吗?(课件一)用你的手势表示出来。

  1)有4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到几个?(生手势表示“2”)

  2)有2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个?(生手势表示“1”)

  师:像这样,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什么分法?

  生:平均分。(板书)

  3)现在只有1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到多少呢?(生做手势)

  师:我看到大家的手势有点乱,有的同学可能知道,但不能用手势表示出来,好,别急,先用语言告诉我每人分多少?

  生:每人分到一半。

  2、师:对,是一半,一半该怎么写呢?你们能用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蛋糕的一半吗?

  生在练习本上表示,师请学生一一介绍自己的表示方法。

  生1:我画了一条线段,把它平均分成两份,里面的1份就是它的一半。

  生2:我画了一个圆,把它从中间分开,这就是一半。

  生3:我用1/2来表示。

  ......

  3、师: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很有方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来表示。(板书1/2)你们知道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数家族里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层层递进,多重感知。

  (一)折纸感受。

  1、师:怎样才能分到蛋糕的1/2呢?请大家用手中的圆片试一试。

  生动手操作后回答:把一个圆片对折,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2。

  2、师:(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一分为二)我们为沸羊羊和懒羊羊解决了问题,它们非常高兴。送给我们许多好玩的图形,请你在这些图形里任选一个折出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

  生动手操作。

  师:你找到了谁的1/2?(生展示作品)你们还能在图形上找到另外一个1/2吗?写一写,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一份。

  3、师:大家选的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能用1/2表示呢?

  生:都是把图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师:没有涂色的也可以用1/2来表示。

  (二)辨析迁移。

  1、师:(课件演示)下面图形里的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观察后说明理由。

  师小结:无论是一个图形还是一个其他物体,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2、认识四分之一。

  师:(课件演示)看,羊家族里的其他四个成员也来找同学们帮忙了了,它们带来的这个蛋糕又该如何分呢?

  生:把它平均分成4份。

  师: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生:四分之一)写作( )。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

  3、折出正方形的1/4。

  师:你能折出正方形的1/4并图上颜色吗?自己试一试。

  生折纸并交流。

  师:大家观察一下自己组同学折法各不相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来表示呢?

  生:因为它们都被平均分成4份,涂色的1份就是它的1/4。

  师:你还能找到另外的1/4?

  生指出正方形的另外的1/4。

  4、联想认识几分之一。

  师: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三分之一、五分之一......(师板书)

  师:用你手中的正方形折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并涂上颜色吧!

  生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师小结:通过我们灵巧的双手,同样的图形,用不同的折法不仅可以表示出相同的分数,而且相同的图形还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像刚才同学们折纸表示出来的数都是分数,你还能再举出几个分数来吗?

  生:十分之一......

  师:我们这样说下去,能把分数的个数说完吗?(不能)对,因为分数有无数个。

《分数的初步认识》 篇5

  教学内容:冀教版第六册第102——102页及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

  2、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3、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投影或实物投影

  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引: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课件)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分桃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听故事,理解情境图意。

  3、概括数学信息,引出本课内容。

  师:在这个故事中,实际上蕴藏着一些数学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

  (展示第一幅图)2个桃子?两个小朋友吃,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平均分)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你怎样理解平均分?(展示第三幅图)现在剩下一个桃子,两个小朋友又该怎样分?半个桃子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可告之:半个可以写成)这样的数我们称之为分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板题)

  4、生活举例:半个桃子可以用 表示,生活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 来表示呢?

  5、问:为什么半个桃子……都可以用 表示呢?

  二、探索新知。

  1、折纸一。

  引:大家想不想自己来创造一个 呢?拿出长方形纸片,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开始。

  (巡视中注意搜集不同折法)

  学生汇报中问:为什么要对折?

  再问:大家想一想,像老师手中这几个长方形,它们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 呢?

  小结:无论是一个蛋糕,还是一个平面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就是它的 。

  教学读写法。

  引:大家会分会折了,会不会写呢?谁来试一试?

  读写后把 写在涂色的纸上。

  填一填,

  判断

  2、折纸二。

  引:刚才我们认识了,大家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师板书)那好,大家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开始。

  汇报: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巡视时搜集同是而折法不同或者形状不同的作品)

  小组之间说所折的分数。

  问:老师手中这几个图形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小结:不同的图形,只要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就能用相同的分数来表示。

  再问:这些同是长方形,它们表示分数分别是多少?(板书)这些2、3、4……表示的是什么?

  小结: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判断对错

  三、应用拓展

  1、完成教材中“练一练”

  2、猜一猜:折绳子

  教师小结:平均分成的份数越来越多的时候,每一份的大小会越来越(小)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初步认识》 篇6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读定分数、分数各部分名称。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比较、判断、观察能力。教学难点: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学具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各1张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里的故事吗?讲故事:有一天,唐僧师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得又饿又渴。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桃园地, “哇,好大的桃子呀!”八戒见了直流口水说:“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唐僧说:“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 唐僧说:“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 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数是什么吗?) 唐僧又说:”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 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数是什么吗?) 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1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个。)半个桃子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停顿片刻,学生无言以对。)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学生如果已经答出,则说:这位同学学习很认真,已经预习过了。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上的: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二、二分之一的教学师:好,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张圆纸片,老师就把当成桃子,好不好?(好)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么分的(把纸片对折,撕成两半)同学们说现在这两半是不是一样多?(一样) 这种分法叫什么分法?(平均分) 好,接下来,大家自己动手把自己手上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老师看到好多同学都已经能正确地把纸片平均地分成两分了。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向大家说明一下你是怎么分的?(请三位同学上来演示)三、四分之一的教学很好,接下来大家看黑板。这个圆现在被平均分成了几份?(4份)涂阴影的部分能不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能,表示 )(教师板书 )只有这一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吗?(另外三份都可以表示它的)师:好,下面请同学自己分一分,四人小组先研究研究,再分工合作,用不同形状的纸分别折出它的1/4 ,并用水彩笔画出阴影。看哪一组的办法多。 (请两个小组上来演示)师:这两组的同学大家说做的对不对? 好,那现在老师这里有问题了。那其中的两份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2/4)为什么? (请同学起来回答)其中的三份呢?(3/4)什么意思?四、分数各部分名称的教学:接下来老师给分数的各个部分取个名字。这条横线叫分数线,上面的这些数字叫分子,下面的这些分子叫分母(出示板书)读的时候呢,就读做四分之一,分数线我们读分,四分之一。下面,老师请同学来读读这些数字(1/2、2/4、2/3、4/5)五、练习(练一练)

《分数的初步认识》 篇7

  [案例]

  片断一

  在引入新课阶段,师出示一道猜规律题:

  师:屏幕上第一行有8块饼,第二行有4块饼,你认为这里面可能有什么规律?

  生1:每行减少4块。

  生2:后一行是前一行的一半。

  教师出示第三行的2块饼

  生:它的规律是后一行是前一行的一半

  师:那接下去是多少呢?

  生:一块。

  师:再接下去呢?

  生:半块。

  师:你能用手中的圆形折出半块来吗?

  生折出后

  师:怎么表示这半块饼?

  生1:可以用“半块饼”表示。

  生2:可以说“一块饼的一半”。

  生3:可以画出半块饼“D”。

  生4:可以用 表示。

  ……

  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块饼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的概念,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 这个分数表示这块饼的一半。现在谁能说出 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片断二

  在学生认识了 和 这两个分数之后,师出示题目:你能用手中的长方形纸表示出 吗?

  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

  生1:可以折成

  生2:可以折成

  师:你还能用手中的各种形状的纸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其他分数吗?

  生动手操作后反馈

  生1:我用正方形纸表示出   。

  生2:我也是用正方形纸表示出   。

  生3:我用图形表示出   。

  生4:我用长方形纸表示    。

  生5:我用长方形纸表示    。

  ……

  片断三

  在巩固练习阶段,在进行了基本练习之后出示了一道提高的练习。

  在下图中?处是原图的几分之一?

  (课件演示,逐步出现,逐步练习)

  师:(课件先在1处出现问号),谁能很快说出它是原图的几分之一?

  生:

  师:(课件出示第2处问号),谁又能很快说出它是原图的几分之一呢?

  生:

  师:(课件闪烁演示!)谁能说出问号处是   的几分之一?

  生:

  师:(课件闪烁演示!)你还能说出问号处是  的几分之一呢?

  生:

  师:(课件演示出示第3处问号)你能仿照2处问号说出你的想法吗?

  生1:它是原图的  

  生2:它是小  的

  生3:它是  的

  生4:它是 的

  [反思]

  一、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教师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如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纸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等。在课堂中,教师也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二、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面发展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思想品德及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教师也尊重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水平。在本节课中,教师既解决了后进生学习难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上的自卑心理。如他们也都能用纸折出 、 这样的分数来,从而建立起分数概念的表象,初步理解分数概念的含义,树立起学习上的自信心,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也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如有的学生在折纸时表示出了 这个分数。又如在片断三中学生能针对不同的整体判断出?所表示的几分之一等。这样既防止他们产生自满情绪,又让他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完成这种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三、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分数的初步认识》 篇8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七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三、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四、教学难点: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五、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六、教学过程:1、遇困求知、导出分数(1)把4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2)把2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3)把1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设计意图:这一阶段的教学,复习“平均分”,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1)(2)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3)题对学生发出了挑战,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自主创造,探究分数(1)这半块饼怎样表示?请大家想一个办法。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创造)(指名学生汇报所想符号,并说出意思)这个问题的设计意在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来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原来学的数不能表示这“半个”,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数-分数。(出示课题)(3)你想知道分数的哪些情况?(4)你准备怎样学习?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课题和遇到的新的数学问题,提出所想知道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和问题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就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重点筛选以下三个问题作为本课目标:1、分数表示什么?2、怎样读?3、怎样写?)(5)现在就请同学们借助于学具和课本自主探索。设计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不局限于课本上的正方形和线段,引导学生与其它同学争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自抒自己的观点。让学生通过学具的折叠、涂色、不仅自己学会了什么是,什么样的结果是。在学习过程中,借助于讨论、交流,还能把分数的意义向完整的整体均分推进,体现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6)教学。①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在横线下面写“2”,要表示这样的一份,在横线上面写“1”,读作二分之一。②有了分数,我们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这块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得这块饼的( )这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得这块饼的(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适当总结,促使学生经厉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过程。3、自主探索,扩展认识(1)请同学们自己说几个分数,再想办法表示。 (2)小组交流讨论。(3)学生汇报,集体辨论。(4)练习运用。练习的1、2、3设计意图:本阶段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讲解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在这里让学生想办法表示分数。学生去进行自主创造、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学生的办法也许五花八门,但只要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就应该给予肯定。在这里,难点得以突破,教学的各项目标得以集中实现。4、形成概念,明确认识。(1)像……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2)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3)读写分数。练习的4、5题。设计意图:这一阶段的教学让学生明确认识,形成分数的完整的概念。5、实践探讨妈妈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怎么吃呢?方方说:妈妈吃一块,我吃一块,奶奶吃2块。他们各吃了这个西瓜的多少呢?6、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的?

《分数的初步认识》 篇9

  一、教学内容: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八册(四省市编)分数的初步认识。例2。

  二、教学要求:借助直观图形和动手操作,懂得把一群物体平均分,也可以用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提高对分数的初步认识。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本节课继续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二)复旧引新。

  [揭示投影片]全班学生书面练习,师巡回桌间。

  1.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2.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3.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4.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展示学生填写的题,批改,讲评]

  师:和1、2、3题答案一样的,举手。[全班学生举手]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个别学生举手]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一块阴影补过去,正好是半圆。

  [师把第4题的圆演示成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师:想得好!那么如果这块阴影部分不翻过去,[师把圆回复原样]阴影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生:图中阴影部分和白色部分正好一个对着一个,所以还是各占这个圆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师:每题的阴影部分和白色部分的两个分数合起来是几?

  生:合起来都是1。

  师:这“1”具体指的是什么?

  生:指的是一根钢管,一个圆,一个正方形,一个计量单位。

  师:大家复习得很好。分数中的“1”具体指的除了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外,还可以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三)教学例题。

  揭示: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师:这堆花共几朵?每朵花占这堆花的多少?能用分数表示吗?5朵红花呢?3朵黄花呢?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看作几份?这堆花平均分成几份?请同座同学相互讨论,然后回答。[学生相互讨论]

  [指名汇报]

  生:把每朵花看作一份,这堆花平均分成了八份。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师:红花和黄花各占这堆花的两个分数合起来是几?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师:这“1”具体指的是什么?

  生:指的是一堆花。

  揭示: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生答后师问]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生:把每只羊看作一份,这群羊平均分成了七份,所以3只白羊占这群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师:黑羊、白羊各占这群羊的分数合起来是几?这里的“1”具体指的是什么?

  生:指的是一群羊。

  师:从例题中,我们发现了分数中的“1”还可以指的是什么?

  生:还可以指一群或一堆物体。

  [师一边指图一边小结]分数中的“1”除了具体指一件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外,还可以指一群或一堆物体。

  (四)进行练习。

  1.看图写分数。

  课本第53页,练习十一,第(2)、(3)、(4)题。

  (2)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3)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4)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2.看分数想图形(用学具表示图形)。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学生摆出表示上题的分数图●●●○○]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师:这样改动后,分数图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摆出如下几种情况:

  ●●○○●●○○○●●○○△]

  师:哪幅图所表示的分数符合题意?

  生:第二幅图符合题意,因为第一幅图没有表示把这堆圆平均分成了五份,第三幅图有紫色的圆,题目中没有讲到紫色的圆。

  生:应该是第三幅图符合题意,因为添上紫色圆才表示这堆圆平均分成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师:这说明在分数中,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或者把一群东西平均分,总是要弄清楚哪两个要点?

  生:都要弄清平均分成几份和表示这样的几份。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图形是平均分成二份了。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学生思考后]

  师:有位小朋友,他想了这样的一些分数图,都对吗?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认为对的请举手。

  [全班基本都举手]

  生:如果再有学具,这道题我还可以想出另外的分数图。

  [师在上题的后面添上省略号]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生:因为它们都是平均分成三份,红色圆占其中的一份。

  3.想想说说。

  师:看分数想图形,大家练得好!再来练几题,但图形不用学具表示,记在头脑中。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生:也没剩下。因为不管一张纸或者100张纸,平均分成五份,都只有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2)下列哪几题能表示出它的?

  ①一个圆②四个圆③一堆圆④半个圆

  师:逐题讨论,用手势表示每题能还是不能。

  [①②两题意见一致,③题有个别学生有不同意见]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平均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师:想得好,除了这样表示外,还可以将5个圆叠在一起,平均分成四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教师一边讲述,一边用教具演示]

  师:一起来讨论第④题。[个别学生举手表示能的]

  师:请大家在桌面上用手指比划半个圆,再思考半个圆究竟能不能表示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大部分学生经过比划后举手表示能的]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师根据学生讲述展示教具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师:通过这几题的练习,大家对分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分数中“1”指的除一个物体、一群物体外,还可以是半个物体。

  生:还可以是比半个更小的物体。

  (五)总结。

  师:这节课大家学得很认真,结合具体的图形知道了分数中的“1”还可以指一群物体、一堆物体,甚至还可以指半个物体等,随着今后的学习,你们对分数还会有新的发现。

  (六)布置家庭作业。

  课本第53页练习十一5、6、7三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 篇10

  共5课时       总第49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吗?师讲故事提出问题:

  (1)有4个西瓜,平均分给八戒和悟空,每人分几个?

  (2)有2个西瓜,平均分给八戒和悟空,每人分几个?

  (3)那么1个西瓜,平均分给八戒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西瓜?

  2、提问:一半西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引出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认识1/2

  (1)课件演示分月饼。

  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

  (3)课件演示不平均分的月饼。

  指出:如果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

  2、认识1/4

  (1)分组活动:折出正方形纸的1/4,用彩笔画出阴影,看谁办法多。

  (2)组织各小组展示各种不同的折法。

  (3)小结:不管怎样分,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3、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a、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b、独立探究,完成1/4和1/3的比较,再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c、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拓展延伸,实践应用

  1、独立完成p93页“做一做”。

  2、完成第9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分数的初步认识》 篇11

  教案

  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第75~76页的例1~例2,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题目以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5题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借助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体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课前准备:多媒休课件、师生各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各3张,水彩笔1支。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里的故事吗?

  有一天,唐僧师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得又饿又渴。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桃园地,“哇,好大的桃子呀!”八戒见了直流口水说:“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唐僧说:“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1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个。)半个桃子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1、借助形象,认识 。

  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月饼,问: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把这个月饼怎样了?(切开了)两块月饼的大小怎样?(同样大)说明老师怎么分?(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教师板书 )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生读)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 二分之一,(指另一块)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呢?

  现在谁能用一话把刚才分饼的过程说完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学生各自发表见解,说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字词)教师先给予肯定:其实同学们说的那些字词都重要,那究竟哪些更重要呢?

  多媒体演示不平均分的圆。如果像这样分,每一块能不能用 表示?(不能)可见这里能不能漏掉“平均”两个字?(不能)

  “每一份”是什么意思?(两份都是它的 )所以这里强调“每一份”

  这句话中“它”是指谁?(这里的整个饼)老师从口袋中拿出一个比大屏幕上的饼小得多的真饼,问:能不能说这里的每一份是我手上的这个真饼的 ?(不能)可见这里的“它”字重不重要?(重要)能

  请全班同学齐读

  2.仔细观察,认识 。

  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成三份的圆形。教师提问:这个圆形被平均分成几份?(3份)涂阴影的部分能不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教师板书 )只有这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吗?(另外两份都可以表示它的 )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 表示什么意思?(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它的 三分之一) “它”指的是谁? (这个圆形)3.动手操作,认识 。

  刚才我们认识了三分之一,接下来还想认识什么分数?( )(教师板书 )

  现在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四人小组先研究研究,再分工合作,用不同形状的纸分别折出它的

  ,并用水彩笔画出阴影。看哪一组的办法多。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各种不同折法,请同学到台上当小老师评讲各种折法正确与否,并说出道理。讨论:为什么折法不同,但都能表示出 ?(不管怎样分,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

  4.自主学习,认识 五分之一 。

  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这个大家庭里的3位成员,还有许多分数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们见面吗?下面请你们打开书76页,自学例4、例5。

  例4、(1)看书,填空。(多媒体出示。)

  (2)学生汇报,订正。

  (3)教师指阴影部分问:它为什么能用 表示?

  例5、 (1)请学生到台上当小老师讲解:把1分米线段平均分成10份,这一份是它的 。(投影出示)

  (2)你们有没有问题要问这位小老师?

  学生的问题由学生回答。若学生提不出好的问题,老师可以对台上的同学提问。

  三、归纳认识,学写分数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 ,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圆的 ,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 。通过这些例子,你发现了什么?(把哪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那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2)、像 、 、 、 、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指黑板上的分数)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吗?请在76页上找答案。(请学生说,师板书)

  (3)今天学的分数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子都是1。)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分数是几分之一的分数。

  (4)写分数时我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下面就来写几个分数,看谁写得漂亮。(学生写完后一起读这三个分数)

  (1)十分之一 (2)九分之一 (3)分母是8分子是1的分数

  四、巩固练习,理解应用

  1、 做一做第2题: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 ,在( )里划√。

  2、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找一找分数。

  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一的第1~5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 篇1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八册《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初步感知分数是如何产生的,并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2、学生能直观地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教学新课

  1、自学交流:

  (1)师:同学们,关于分数,你想要了解它的哪些知识呢?

  生:……

  师:先自学一下课本95页的内容,看看课本上能不能回答我们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呢?它又能告诉我们哪些知识?

  (3)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你们获得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呢?同座位相互交流一下好吗?

  师:谁能给大伙儿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 认识1/2

  (1)出示课件一块月饼

  教师演示课件平均分。

  师:每一块月饼该怎么表示呢?

  师:1/2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师生共同用手势演示1/2的意思)同座互相说一遍。

  (2)教师出示另一块月饼(圆形纸片)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块月饼,现在我把它分成两份(不平均分),左手的这一份是这块月饼的1/2,右手的这一份也是这块月饼的1/2。老师说得对吗?为什么?

  师:这句话中,你认为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呢?

  师简要介绍“每一份”“它”的意思。

  师: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3)判断图中涂色部分能否用1/2表示?

  师:拿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折出你喜欢的图形的1/2。

  教师选三个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展示(说说表示的意思)

  3、认识1/3

  (1)出示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师:看了这幅图,你能想到些什么?(2)谁能用一句话说说1/3表示的意思?

  (2)课件出示长方形纸,问:怎样找出这张纸的1/3?

  师:你能用桌上的纸还能创造出其他的一些分数吗?动手折一折,并用彩笔画出来。

  展示交流的作品吗?

  4、认识1/5、1/10

  (1)学生将书中例3、4的填空独立完成

  汇报并板演1/5、1/10,教师演示课件1/10

  (3)师:像1/2、1/3……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你还能说出几个分数来吗?”

  师:这些分数你们都会读吗?(学生齐读)

  师:这些分数的分子都是几?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几分之一”(板书)

  6、反馈练习

  (1)做书上练习第一题(1、在图上选适当的部分涂上颜色表示下面的分数)

  (2)课件练习4(判断)

  (3)课件练习5(快速抢答:图中涂色部分是全图的几分之一)

  (4)思考题:课件练习6

  三、小结

  师: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能用分数说一句话吗?

  四、故事结尾,设置悬念

  金坛市薛埠中心小学 王霞

  • 推荐阅读:
  • 分数的初步认识(精选12篇)
  • 分数的初步认识(精选17篇)
  • 《分数的初步认识》(精选17篇)
  • 分数的初步认识
  • 分数的初步认识
  • 分数的初步认识
  •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