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卖报歌 卖报歌原唱
卖报歌 篇1
知识能力目标:
一、 指导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卖报歌》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为祖国而能力学习。
二、 认识并练唱56; 掌握
节奏。
三、 指导学生掌握点踢步;通过邀请舞的方式,增进友谊,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的集体主义思想。
四、 通过听辨商调式的自然音程,作感性的商调式音阶练习。继续进行节奏填空创作练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文教育目标:1、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的集体主义思想,增进友谊。
教学重难点:前八后十六节奏的掌握。
教学策略:采用视唱法进行歌曲的教学,并结合律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体形的塑造。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等。
教材分析
一、 歌曲
《卖报歌》是音乐家聂耳三十年代创作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2/4拍,四乐句组成的一段体,五声F宫调式。
《卖报歌》曲调明快、流畅,并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及对光明的渴望。
一、 读谱知识
认识低音点。在简谱音符的下方加一个小圆点,表示比原来的音低八度。
综合训练
(一)读节奏练习。
(二)是一条发声练习。
(三)为唱好《卖报歌》在速度、力度上做出提示,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更好地表现歌曲。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C 2/4
222 55½66 5½666 65|
吹起了 军号 dada da, dadada dada
666 65½4 2½5¾½5¾½½
dadada dada da da da。
演唱要求:指导学生把声音“竖”起来唱da,为唱好《卖报歌》中的“啦、家”等字做铺垫。
三、 学唱新歌
1、 导入课题
同学们看过电影《报童》吗?解放前有许多孤儿,他们的生活无依无靠,有很多孩子当起了报童,风里雨里沿街叫卖,吃不饱、睡不好,过着悲惨的生活,有的报童还积极为中国的解放做出了许多贡献。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首新歌《卖报歌》。
2、 欣赏歌曲录音。体会歌曲情绪。
3、 视唱歌谱
教师范唱一遍,然后学生边视唱边划拍,注意解决节奏型的视唱方法。
4、 学唱歌词
老师范读第一段歌词,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三段歌词。
跟录音轻声演唱歌曲反复数遍。
5、 歌曲处理。启发学生根据速度、力度等表现因素,说出自己的处理方法,注意三段之间的大致对比。
四、结束。结合对歌词的处理,进行小结谈话,使学生受到感染教育,教育儿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能力学习。
五、教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卖报歌》。
三、综合训练(一)
节奏练习:2/4 ×--
训练形式:齐读、分组读、个别读等。
四、学跳集体舞――《邀请舞》
动作说明:
全班同学坐在座位上,请几名同学当邀请者。
第一遍音乐
被邀请者原位拍手,邀请者在座位间做动作。
1-14小节,邀请者拍手做小跑步,找被邀请的同学做舞伴。
15-16小节,邀请者在自己选定的舞伴前站定。
17-18小节两人一组的舞伴随“嗨、嗨”声齐出右脚,身体前倾,双手摊开似请的动作。
第二遍音乐
1-4小节,拍手,小跑步,逆时针转一圈。
5-8小节,动作同上,方向相反。
9-12小节,两人相对,做点踢步,两次。
13-16小节,两人原地立定,两脚分开,身体随节拍左右晃动四次,手随之拍八次。
17-18小节,两人原地站立,双手放背后,唱到最后一个字一齐向前伸右手,出手心或手背。被邀请者再当邀请者。
音乐重新开始。
五、课堂小结,教育学生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六、教后小结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书本情况。
二、 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卖报歌》
要求:在演唱时要体会小报童的苦难生活,带感情的去演唱歌曲。
三、 唱一唱。
1=C 2/4
222 55½66 5½666 65|
吹起了 军号 dada da, dadada dada
666 65½4 2½5¾½5¾½½
dadada dada da da da。
四、 结合综合训练 (三)根据歌词的内容以及速度、力度等表现因素,说出自己的处理方法。
五、 节奏训练
2/4 x x x | x x | x||
六、 教后小结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合着音乐节拍进课堂。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C 2/4
222 55½66 5½666 65|
吹起了 军号 dada da, dadada dada
666 65½4 2½5¾½5¾½½
dadada dada da da da。
三、歌曲的复习及处理
1、男女对唱。
2、小组比赛唱。
处理及纠正:尽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结合训练说出自己的处理方法。如歌曲的第二、三段词“满身的泥水惹人笑”、“痛若的生活向谁告”,以及最后一句“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并使学生在分析处理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五、 集体舞表演
1、 找个别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2、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3、 学生对表演的情况进行评价。
4、 教师评价
六、 课堂小结
七、 教后小结
卖报歌 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
2、能学会唱《卖报歌》,积极参与歌表演。
重点:正确演唱歌曲。
难点:为歌曲伴奏,歌表演的动作协调。
教学过程:
1、律动:《幸福拍手歌》(师:在音乐声中边唱边跳,心情愉快吗?感到幸福吗?)
2、师:今天在学新歌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个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者,知道是谁吗?(聂耳)
师:我让大家在课前搜集有关聂耳的资料,谁来说一下。
(生汇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聂耳创作的歌曲之一《卖报歌》。(板书课题)
3、听录音范唱
4、听完这首歌,大家快速的看歌词,谈谈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
师:这首歌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深刻表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时又表现了报童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大家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来读一下歌词。
5、师:我们先来看第一段,曲调非常欢快,从跳跃的旋律中体会小报童边跑边跳的情景。
(分句学唱第一段,纠正错误处和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随琴齐唱第一段。
6、师:第二段的歌词表现了报童痛苦的生活,第三段歌词则表现了报童对明天充满了希望的心情。下面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随音乐自学二、三段。(放伴奏音乐自学)
7、每小组选出一人演唱二、三段。
8、随音乐齐唱整首歌曲。
9、师: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个节奏游戏,顺便来考察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边唱边为歌曲打节奏)。可进行两遍,第二遍对第一遍的不足之处作以补充。
10师:今天老师还想让你们来体会一下当小报童的感觉!(请学生下地,自由的随音乐进行歌表演)
1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谁想当一回老师讲给大家听?(卖报歌的创作故事)
大家听后有什么感受?说一说。(生回答)
卖报歌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3.搜集关于“一?二八”的资料,了解人们当时的苦难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指名唱《卖报歌》。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过程。
二、讲授新课
1.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天气的句子。
193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上飘着雪花,刺骨的寒风在上海的街头盘旋,吹在脸上,像针扎似的。
把寒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比作针扎感受,说明天气极端的寒冷。
2.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现在我们一般躲在家里,等天气好了再出来。可是在当时人们为什么还要出来呢?“霞飞路、吕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汽车的喇叭声、小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人们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来挣钱,否则就得冻死、饿死。
3.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姑娘的句子。
循着这稚嫩的因寒冷而发颤的声音望去,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正站在路边,摇动着手中的报纸叫卖着,但很少有人买。小姑娘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旧衣裳,椭圆形的小脸蛋儿被寒风吹得通红,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
4.讨论小姑娘问什么在这么冷的天气卖报?
家被炸平了,全家人只得到处流浪。父亲又有病,全家人生活没有着落,小毛头才不得不出来卖报。
5.天气这么寒冷,小毛头为了生活仍然要出来卖报。聂耳了解了小毛头的遭遇,非常同情,那么他是怎么帮助小毛头的?
(1)给了小毛头一点儿钱,但自己并不宽裕。
(2)给小毛头写首歌,让她边卖报边唱,可以多卖些,多挣些钱。
(3)一字一句教小毛头唱。
三、课堂练习
学生说说《卖报歌》诞生的过程。
四、本课小结
我们得感激大音乐家聂耳,正因为他对小毛头的同情和爱护,才有这首优美悦耳的歌。这首歌也让我们体会旧社会的苦难生活,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五、课下作业
从小毛头的苦难生活中,你有什么体会?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卖报歌 篇4
教学内容:歌曲《卖报歌》
知识与技能——认识童声
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卖报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游戏,手势,介绍,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童声,能正确听辨童声音色;能自主选择打击乐器为本课歌曲伴奏。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卖报歌》。
教学难点:
能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卖报歌》,并能背唱歌曲。
教学方法:
游戏法、听唱法、介绍法、讨论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口风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郊游》
三、八孔竖笛课课练
1、认识八孔竖笛。
2、学习do、re、mi、fa、sol五个音。
3、练习吹奏这五个音。
四、新课教学——《卖报歌》
1、用游戏的方式做书上(第10页)的听音练习,导入歌曲学习。
(1)将四组音分别标上一个小报童,师先唱唱名,学生听辨是哪一个小报童唱的?
(2)师用秦弹奏,学生听,说出报童的序号后模唱出来。
(3)请几名学生分别唱出老师弹奏的音组,其他学生排出顺序,并说出同学的名字。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师生边听歌曲边用手势表示歌曲2/4拍的强弱规律。
3、复听歌曲,启发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描述歌曲表现的内容。
4、生听后表述。
5、师简介音乐家聂耳及《卖报歌》的创作小故事。
《卖报歌》有聂耳作曲,写于1933n年底。音乐家聂耳创作群众歌曲,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他创作《卖报歌》有这样一个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见教参25页)
6、生按节奏轻声朗读歌词,注意声音位置、长短、音色的控制。
7、跟琴自学歌曲第一段歌词,注意歌词吐字清晰,掌握一字多音的唱法。
8、跟琴完整演唱歌曲,着重感受歌曲跳跃、活泼的音乐情绪。
9、根据歌曲三段歌词内容的不同,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作速度变化的处理。
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报童等派报时的焦急心情;
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力度稍弱,表达了报童内心的凄苦;
第三段最后一句诗全曲的高潮,可唱得强些,以表达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10、音乐知识——介绍“童声”
少年儿童在变声前的嗓音叫童声。童声的特征是:带有稚气,音色清脆,音量不是很
大,男、女童声在音色、音域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儿童唱歌的声音不同于儿童单纯的发声或说话的声音。它应具有音乐性(包括乐感、节奏、音准、音量等)的歌唱吐字、咬字两个基本因素。
11、用自然的童声演唱《卖报歌》,并让学生相互倾听优美的童声。
12、出示“编创与活动”中要求的三件打击乐器,请三位学生自由选择乐器,相互讨论编配节奏,为歌曲伴奏。
师指导:节奏编配要简单,第一、二、四句由沙槌和双响筒敲击,第三句由三角铁敲击,形成音色对比。
13、在三位学生的伴奏声中,完整演唱歌曲。(不断变换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伴奏的实践机会)
卖报歌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2)学生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卖报歌〉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在30年代创作并流传至今的优秀儿童歌曲。这首歌以朴素的语言,辛辣的笔调,刻画了旧社会卖报儿童的苦难生活,全曲为F凋,2/4拍子,一段体结构,分节歌形式。歌曲既反映了孩子们对旧社会的控诉,又表现了孩子们对光明的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
1.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解其音乐形象。(重点)
2.情绪的启发,歌曲的处理。(难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要把你们的表情写在脸上,把你们的歌声放在心里。(播放“国歌”)
(2)欣赏了这首歌曲,你们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升国旗的情景)
(3)这首歌曲的曲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还有另外一个曲名,是什么?〈义勇军进行曲〉
过渡语:同学们已无数次聆听过这首歌,这么伟大的作品是谁作曲的?(聂耳)
三、《卖报歌》曲作者简介:
聂耳是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小学时就学会了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乐器。1927年聂耳考入云南第一师范,经常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戏剧演出活动。1928年聂耳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活动,后因叛徒告密逃亡上海。到上海后,聂耳继续从事革命生活,同时积极创作歌曲,用音乐鼓舞人民起来斗争。1935年国内日益严重的白色恐怖,迫使聂耳出国学习,赴苏途中,不幸在日本溺水身亡,年仅23岁。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41首作品,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聂耳的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金蛇狂舞〉、〈大路歌〉、〈码头工人歌〉等
四、新授歌曲:
(1)聂耳不仅创作了举世文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还为小朋友写了一首歌曲,你们的爸爸妈妈也曾唱过,你们知道是什么歌曲吗?(放歌曲范唱)
(2)介绍〈卖报歌〉的由来。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6页,我们来了解一个音乐小故事。
1934年,在上海繁华的霞飞路上,常能见到一个瘦小的女孩,边跑边跳地大声通报着当天的新闻,吸引路人买报。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见她的头发散乱,就叫她“小毛头”。由于她活泼灵巧,叫卖又特别动听,人们都爱到她那儿买。在过往的行人中,小毛头发现有一位叔叔像特别留意她的叫卖声。原来这位叔叔是作曲家聂耳,他正打算写一首反映穷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聂耳叔叔带着安娥阿姨来见小毛头,小毛头可开心了!叫卖声更加清亮:“卖报!卖报!七个铜板两份报!”几天后,聂耳叔叔又来找小毛头,把她没卖完的报纸全买下,高兴地说:“今天不用卖报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真好听!小毛头很快就学会了。不久,聂耳叔叔请小毛头到电影厂的晚会上唱了首歌,歌声很快就传了开来。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全中国的小朋友都爱唱这首《卖报歌》。
(3)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描写旧社会报童生活的〈卖报歌〉,听一听歌曲运用了哪些演唱形式?
(4)学唱第一段。
A.请同学观察一下,这首歌曲共有多少段?乐曲共有多少小节?(三段、16小节)
B.今天我们就来学唱第一段。先听老师范唱一遍,请你们轻声的模仿。
C.学生跟琴小声的模唱。(用lv代替歌词)
D.把歌词带进去唱。
E.现在请思考:你觉得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表现了怎样的心情?该用什么样的速度演唱?(生:明快、活泼、速度稍快)
(歌曲虽是反映孩子们对旧社会痛苦生活的控诉,但曲调色彩明朗。唱时声音要明快、活泼,速度稍快。第一段可以理解为“小毛头”为了生活,每一天都希望买出更多的报纸,多赚点钱。这是一种天真活泼的想法,所以在演唱时要唱得天真活泼。)
F.教唱几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
(5)巩固歌曲:
①分组唱,把学生分为甲、乙两组。
②分男女生唱。
③齐唱。
(6)欣赏聂耳的其它作品。
五、小结
老师:今天我们再也不要像“小毛头”一样去街头卖报了,我们可以坐在这明亮的教室读书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学习机会。
卖报歌 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实验教科《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爷爷奶奶唱过的歌》—卖报歌。这是一首明快,节奏鲜明,讲述一个卖报小孩儿的歌?
2、教学目标:
我根据义务教程以及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对歌曲的感受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确立了一下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卖报歌》的学习,让同学们对过去战争时代的了解。
(2)情感目标:通过对《卖报歌》的学习,让学生进入到卖报场景中去体验卖报小孩儿的卖报感受。
(3)能力目标:通过对《卖报歌》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大胆的去尝试当个小报童。
3、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三个目标的确立,我认为本次课的重点是:准确的掌握四二拍的节奏。难点是:在创编过程中,能够准确的表现出报童的心情。
二、说教法
1、音乐是伴随着我们人成长的,所以我运用“讲授法”对学生进行讲解。2、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歌曲,我将运用“直接教唱法”以及“身临其境法”对学生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要人物,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多唱,并参与创新编程中去感受音乐与我们人是息息相关的。
四、说学情
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我采用教、唱、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兴趣和主动兴趣。
2、新课教学:首先,我会对《卖报歌》这故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这卖报童产生兴趣;其次,我开始分句教唱,注意四二拍的节奏是强弱关系的。再次,我将调动学生进行模拟场景训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卖报童的心情。最后,我将抽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来检验本节课。
3、深入:通过对《卖报歌》的学习,使学生对聂耳进一步了解。
4、拓展:回顾以前唱过的歌曲。增加学生的记忆力。
5、创编:叫两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卖报童,让学生感受卖报童的心情。
6、总结:复习学生唱歌情况,结束半节课。
卖报歌 篇7
二、简介聂耳
1、歌):同学们,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
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一个个
画面,你仿佛看见什么?生自由说。
总结:《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叔叔为电影《风导入(听国
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2、简介聂耳
师:谁来介绍下聂耳叔叔呢?生自由说。
师:老师这也有一个关于聂耳叔叔的故事。(ppt播放耳朵先
生的故事)老师这还有一些关于聂耳叔叔的作品想给大
家听。(播放《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卖报歌》)
这三首歌曲中我们最熟悉的歌曲是哪首呢?(卖报歌)
三、学唱《卖报歌》
1、师:这首歌曲也有一个小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
2、师范唱
3、师:让我们一起把这首歌的曲谱演唱一遍。
4、生进行歌词学唱
5、师:现在听老师把歌曲再唱一遍,听的过程中你们也不能闲
着,伸出你们的小手为老师伴奏吧,同时边听边想(出
示问题:a、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演唱?b、歌曲想表达了什么?)
6、全班演唱
7、师:第二段的歌词是表现小毛头痛苦的生活,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演唱方式进行表现呢?
(改变拍号,运用4/4拍的特点进行第二段的演绎)
8、游戏
师: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个游戏,顺便来考察下大家的学习
情况,由老师来开头。(进行游戏互动)
9、师:现在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大家乐器来给歌曲伴奏吧!
四、创编
师:今天老师也想让你们来体会一下当小报童的感觉!
1、生进行表演
2、师总结
五、小结
师:今天的音乐课同学们都有些什么收获呢?可以对比下小毛头的生活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生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通过学习明快的《卖报歌》,让我们共同感受了聂耳叔叔音乐作品的风格,也让我们懂得了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有机会老师将带大家欣赏更多更好聂耳叔叔的作品,让我们就在歌曲中离开教室吧!下课!
卖报歌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乐曲《卖报歌》的创作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表演。
3.体会当时报童艰苦的生活,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重难点:
初步了解乐曲创作的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能根据歌词内容提示表演歌曲,体会当时报童艰苦的生活。
活动准备:
故事介绍,报纸若干,歌曲录音、聂耳照片、《卖报歌》视频、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介绍歌曲作者
出示聂耳照片:小朋友们,认识图片上的叔叔吗?他叫聂耳,是我们中国伟大的作曲家,我们的国歌就是他作曲的。他还为我们小朋友作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卖报歌》,想不想来听一听?(播放歌曲一遍)
二、介绍歌曲谱曲背景
师:这首曲子听起来怎么样?这里有一个故事老师来讲给大家听。那是在193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约朋友出去散步,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卖报时喊的声音很动听,想让他的朋友也听一听。当他们走到那里时,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来走去,匆忙地卖着晚报,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着报名和价钱。聂耳走过去买了几份报,同时跟她聊了起来,知道她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在回家的路上聂耳沉重地说:“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著名词作家)或者安娥(田汉夫人)写词”。过了几天,安娥把词写好了,聂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词念给她听,然后问她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铜板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我就可以边唱边卖了。”聂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那位小姑娘真的一边唱一边卖,她的歌声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来。现在聂耳早已去世了,但那位小姑娘还活着,已成为白发斑斑的老人了。
三、学唱歌曲
1.师:这首曲子就是在当时这样的情况下谱写出来的,那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好吗?
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帮助幼儿逐句理解歌词意思)
2.学习按节奏念歌词。
3.参考幼儿用书,用动作记忆歌词。
4.以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可以分小组唱、男女生轮唱等
四、根据歌词内容提示表演歌曲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儿有一张报纸,谁能够根据歌词内容来表演一下这首歌曲呢?(边唱边卖报)(提示幼儿一边走一边手里甩着报纸,嘴巴里说“卖报喽,卖报喽……”)(可以参考视频)
五、移情教育
师: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再也看不到卖报的小报童了,我们可以坐在明亮的大教室里读书、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小朋友的关爱,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在家听大人的话,在幼儿园听老师的话,做一个听话的好宝宝,好吗?
活动延伸:
听爸爸妈妈说一说旧社会报童的故事,再到自己平时路过的书报亭看一看,了解现在卖报人的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报纸杂志,尝试自己买一次杂志或报纸。
教学反思:
《卖报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老歌,大多数的学生在没教唱之前就会唱这首歌了,因此学歌的热情持续时间比其他的歌短。因此,在学唱过程中,我安排讲述关于报童的故事,让学生对报童们的苦难生活有个直观的了解,同时强调报童的生活年代是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那时的社会状态,生活背景以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情况。这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合理情绪的准备,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情绪。
卖报歌 篇9
教学内容:
一、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唱《卖报歌》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卖报歌》使学生了解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
2.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了解男声齐唱的演唱形式,感受劳动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形象。
重点难点:
1.《卖报歌》旋律色彩是明朗的,但所表现的情绪又与一般欢快,活泼的歌曲不尽相同,教师应启发学生正确认识与表现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2.重点介绍聂耳创作思想,以及他创作的歌曲所产生的社会作用,让学生了解什么才是优秀歌曲,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发声练习
1=F2/4
54321-10
yiyayiyayi
三、简介聂耳
1、导入(听国歌):同学们,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一个个画面,你仿佛看见什么?
总结:《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叔叔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现在我们一起敬队礼,唱国歌!
2、简介聂耳:欣赏了庄严雄壮的国歌,你们一定想认识这首歌的曲聂耳叔叔吧。(出示聂耳画像,边挂边说:这就是聂耳叔叔)
我们就来讲讲聂耳叔叔的故事,听听,唱唱他写的歌。
板书:聂耳。指读:聂耳(1912-1935),原名守信。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他创作了《开矿歌》《卖报歌》《大路歌》《毕业歌》《金蛇狂舞》《义勇军进行曲》共创作了四十一首音乐作品。1935年到日本,准备经欧洲去苏联求学,不幸于游泳时溺死。
四、学唱《卖报歌》
1、聂耳叔叔还为我们写了一首至今还在传唱的歌,这首被列入20世纪华人经典
作品。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放录音学生回答)
2、简介报童“小毛头”
3、欣赏歌曲录音:
请同学们说出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4、出示歌曲名称。
简单介绍:这首歌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歌曲的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刻表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时它又表现了报童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2、引导学生分析歌谱中使用了几个音。(doremisolla)
4、在学生默唱后,请个别学生分部视唱,再全体学生视唱。
5、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可以分成几个乐句。
唱一唱,每乐句的结尾音是否相同。
6、难点训练:
A、53532132
B、332612不能唱成332〃1612
7、在老师伴奏下完整地视唱歌谱,错处老师及时指导纠正。
8、在老师的琴声伴奏下演唱三段歌词。
第一段用快速演唱,第二段用中速演唱,第三段用慢速演唱。
9、加入身势动作完整演唱。
10、一生领唱,男女对唱二、三段。
五、思考:小毛头(小报童)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而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会有怎样的感想呢?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不会为生活所迫,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无忧无虑的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希望你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地更加美丽。
六、课堂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卖报歌 篇10
一、活动内容:
“三八妇女节”邀请妈妈来园和孩子一起共庆节日。
二、活动目标:
1、了解“三八节”,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知道妈妈养育了我们,妈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2、小朋友在唱唱、跳跳、玩玩、送红花等环节中,体验给妈妈,奶奶过节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3、增进孩子与妈妈,奶奶之间的亲情,共享天伦之乐。
三、活动准备:
1、发放“告家长书”,让家长了解“三八”妇女节活动流程。
3、布置好活动场地、家长座位。
4、准备皱纹纸、彩色纸等各种材料制作红花,在活动中送给妈妈,奶奶。
5、准备游戏的材料(布料、口袋),小旗。
四、活动过程:
一、妈妈,奶奶、幼儿入座。
二、活动开始:
1、老师简介节日:“今天是谁的节日呢?妈妈平时很辛苦,又要照顾我们,又要上班。每年的三月八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小朋友的`奶奶、妈妈、阿姨们的节日。小朋友们要祝贺她们节日快乐。
2、节目表演
(1)请幼儿为妈妈、奶奶们表演节目。歌曲:《画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鲁冰花》《幸福拍手歌》
(2)亲子才艺表演。幼儿和妈妈一起表演节目。
3、请幼儿说说事先准备好的调查表。
(1)简单介绍妈妈的职业和工作情况。
(2)妈妈真辛苦呀!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事呢?小朋友为妈妈做了这么多事情,请妈妈说说您对孩子的希望。
4、幼儿和妈妈,奶奶一起游戏。
(1)游戏“找找好妈妈”
游戏规则:妈妈或奶奶躲在帘子后面,说一句“宝宝,妈妈在这里。”幼儿根据声音找出自己的妈妈。人数8人
(2)游戏“小袋鼠找妈妈”
游戏规则:小朋友从终点把袋子送给妈妈,妈妈套上口袋再跳到终点。
(3)游戏“我穿妈妈的鞋”
游戏规则:妈妈坐在椅子上,孩子穿上妈妈的鞋从起点走到终点。
5、红花献给好妈妈
师:亲爱的妈妈、奶奶们你们辛苦了!今天我们的孩子想和您们一起制作小红花。来我们一起动手吧!制作完毕以后,孩子为妈妈戴上红花并对妈妈,奶奶说句悄悄话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通过此活动,从平时在幼儿园的一些事情发现小孩的独立能力有所提高,如:穿衣、穿鞋、要书包等叫老师帮忙的少了。但是平时必须经常提醒家长:孩子能做的事不要帮太多,开始小孩的动作肯定有点慢,但我们要有耐心,鼓励他自己完成。
2、通过家长反馈,小孩回家会说关心妈妈的话,懂得关心妈妈和其他长辈,虽然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语,一个小故事,一首歌也能让家长心里甜滋滋的。
3、幼儿教学,关键是爱心和耐心,还有家长的支持非常重要。
卖报歌 篇11
卖报歌
课题
卖报歌
课型
唱歌
课时
6—3
时间
教
学
目
标知识技能:学唱歌曲《卖报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学和教师指导的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通过《卖报歌》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聂耳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教
材
分
析
重点学习歌曲
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
关键正确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
教
具
准
备音响资料板书设计
卖报歌
冼星海
| |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师 生 活 动
时间分配
二次备课一、组织教学二、导课学生随音乐进教室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录象光盘当我们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耳边响起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你想到了什么?你们知道它是谁创作的么?2.介绍聂耳在中国音乐史上赫赫有名。是位传奇般的人物。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虽然出身在一个清寒的医家,但自幼爱好音乐,小小年纪就会演奏很多种民族乐器,被人称为天才少年。1930年他来到上海。1933年由夏衍编剧的电影《风云儿女》开始拍摄,聂耳主动找到夏衍,要求写这个电影的主题歌。《风云儿女》上映后,影片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表达了处在民族危机中的中华民族不屈的心声。为此很快就在中华大地上传唱开来。解放后,这首歌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藤则市海滨游泳,不幸溺水逝世,终年仅24岁。3’10’三、介绍作品四、学习歌曲五、表演唱《卖报歌》分形式表演或伴奏。3.演唱国歌,激发学生保卫祖国,反对侵略的情感。教师和学生共同讲述《卖报歌》的小故事。1.听录音演唱,激发感情。2.拍电报的方式解决节奏上的难点 | |3.学唱歌曲旋律,可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注意情感,让学生从跳跃的旋律中体会小报童边跑边跳的情景。4.指导学习歌词。再次欣赏歌曲,引导学生情绪,用什么样的歌声表现?速度有什么变化?5.有感情地演唱全曲。5’15’
7’
教 学 反 思
卖报歌 篇12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卖报歌》。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第四册。首先说一下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本课主要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情感体验,鼓励音乐表现为基本理念,培养学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生动的地表演歌曲内容,通过观看图片;聆听小毛头的故事,教师的范唱表演,为学生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解放前旧社会这一
特定的而又遥远的时期贫苦孩子的悲惨生活及他们对待这种生活的态度,学习他们在逆境中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并认识到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用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与生活。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卖报歌》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根据旧上海一个小报童的真实生活经历创作的一首歌曲。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四二拍,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月段结构。这三段歌词的分节歌在演唱时要进行不同的情感处理。
2、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主要是通过学习歌曲《卖报歌》,让学生了解旧社会同龄孩子的悲惨生活,学习他们对待这种生活那种乐观、向上、自信的生活态度。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创设特定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卖报歌》,在生动的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报童生活经历的感受。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学新小报童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所保持的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技能目标:通过歌曲情感的表现,训练学生通过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动作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得到体现。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正确的评价能力。
4、教学重点:歌曲情感表现。
5、教学难点:准确掌握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
二、说教法:
本课我综合使用创设情景法、歌曲接龙游戏法等教法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
三、说学法:
1、体验感知法:通过体验旧社会贫苦的孩子小报童的悲惨生活经历及他对待这种生活那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从而感受到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且要学习小报童乐观自信的对待每一天的学习与生活。
2、自主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比较选择最适合体现歌曲内容的演唱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四、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互相有感情的问好。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街上是不是经常会看到一些卖报纸的呀?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他们都是怎样来卖报的呢?谁来模仿一下?(生自由模仿)接下来用高位置、轻快的声音及拉长的音来用动听的声音模仿卖报的吆喝声,进行发声训练,把生活中的声音艺术化,然后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介绍本课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把学生带入解放前旧社会这个特定的环境当中,并设置一个疑问——真正触动著名作曲家聂耳的是掩藏在小报童单薄破旧的衣衫后闪闪发光的东西——就是对待悲惨生活的态度,是什么呢?用心听了歌曲后就会感受到的,从而自然的引出歌曲《卖报歌》,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及情感。[设计思路]通过学生生活中对卖报生活的感受及模仿,再将生活中的声音美化,成为动听的'声音,使学生懂得音乐来源于生活,再用故事形式对比讲述旧社会卖报童的生活,使学生能真实的感受《卖报歌》表现的的特定时期的真实生活——悲惨艰辛生活环境下保持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了必要的铺垫。)
3、教师边范唱边表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内容、情感。学生感受到小报童是非常乐观的,心情愉快的。教师再让学生谈谈是怎样从歌曲中感受到的,(旋律欢快活泼、速度中速稍快、声音轻快的。)接下来再提出新的问题——乐观的小报童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这份卖报的工作呢?
4、再次完整聆听歌曲。
请学生用歌曲中的歌词按节奏读出来。生读出:
(1)我是卖报的小行家(打出课件)
(2)再鼓励学生向小报童一样自信的称赞自己(拓展教学,发挥学生想象力)
(3)再让学生发现这句节奏中比较活泼的节奏,讲解后十六分音符,(打出课件)
(4)学生找出歌曲中有这个节奏型的一句歌词,(打出课件)学生马上对比出与上一句完全相同,接下来教师与学生互动,师读上一句,生用相同的声音,节奏读下一句,(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正确纠正,象天明去是难点,可以让节奏感强的学生准确示范,教师用有趣的语言(你把分开的两个好朋友(明和去又送回到原来的位置,他非常感谢你,并竖起大拇指作称赞状)给以肯定并激发学生兴趣及认真度,很快在快乐的气氛中解决难点问题,为演唱歌曲做准备。)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用灵活的方法,科学合理而有步骤的环节设计,富有童趣的语言将本课的难点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准确掌握,并体现了延伸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4、学唱歌曲。
(1)自己读词。
(教师用设疑的方法把学生自然的带入下一个环节,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小报童等派报后又做什么了?请同学们接着轻声的把歌词读完整了走进他的生活感受一下吧”)
(2)学唱第一段歌词,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如师生接龙唱、自己指出难点学生之间共同帮助解决以及自己评价找出最合适的演唱方法等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在歌曲情感处理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注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歌曲内容及情感的感受用合适的音色、速度、节奏、力度、表情、动作及打击乐伴奏等来生动的表现,把小报童在街上奔跑卖报的情景生动的表现出来,并通过音乐实践来评价是否准确,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愉快的实践中获取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技能,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
(3)学唱二、三段歌词。
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对比感受的方法,在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学会歌词后,让学生根据歌词所表现的情景,通过自己的感受,选择与第一段歌词不同的音色、速度、节奏、力度、表情、动作进行表现,体现出每段歌词表现的不同情感,使学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歌曲的特殊时期的特殊情感,学习小报童在逆境中那种乐观、自信、向上的生活态度。达到本课的技能与情感目标。使学生的音乐技能真的得到提高。
(4)完整演唱歌曲。
这一环节我放手给学生展示的空间,学生兴趣很高,积极投入音乐实践中,课堂气氛热烈而又愉快。学生充分得到了美的感受。把歌曲表现的情感表现的很准确、很生动。充分表达了自己感受。
[整个歌曲学唱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特点,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注重学生在音乐实践中音乐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音乐的表现力、创造力的培养。]
教师总结: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明了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在幸福的生活环境中应该懂得珍惜,并要学习小报童永乐观、自信、向上的态度对待每一天的学习与生活。
卖报歌 篇1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与主要作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热爱中华民族的音乐。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卖报歌》,在生动的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报童生活经历的感受。
2、培养学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体会“小毛头”街头卖报的情景。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新”“旧”对比,让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小报童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所保持的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技能目标:通过歌曲情感的表现,训练学生通过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动作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得到体现。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正确的评价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国歌
教师谈话导入:听国歌):同学们,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一个个画面,你仿佛看见什么?
播放《国歌》录音。学生回答:
2、了解聂耳的生平以及《卖报歌》的创作过程
(1)简单介绍聂耳生平。
(2)教师介绍《卖报歌》创作背景。教师:结合课本图片讲故事找答案。教师板书课题。
二、寓教于乐
1、播放《卖报歌》录音学生初步欣赏。
教师:听了歌曲后你们感觉小毛头是乐观的还是沮丧的?教师:乐观的小毛头是怎样对看待自己的工作的?让我们在来听一听,找出最能体现小毛头态度的一句歌词歌词。
2、再次听歌曲录音。
3、让学生发现这句节奏中比较活泼的节奏,讲解后十六分音符。
4、鼓励学生向小报童一样自信的称赞自己。
5、找出歌曲中有这样节奏型的歌词。
6、师生互动接龙练习。
7、自己读词。
8、学唱第一段歌词。
(1)分句听唱法。(教师弹奏学生跟唱。)
(2)、整体演唱。
(3)、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9、学唱二、三段歌词:
(1)四人小组合作自学歌曲,找出难点。
(2)生生或师解决难点。
(3)分组展示。
学生自评、他评、教师评价,找出优点和不足,生生帮助或教师进行情感渗透的引导。
三、创造表现
(1)、以小组为单位,几位学生一起试着唱一唱,不会的之处相互解决,解决不了的记下来。
(2)、学生提出不会唱的地方,全班同学相互来解决,教师给予点评、纠正四、创设情境——动作表现与歌曲的情感结合。
以小组的形式分别表演,同学点评教师小结同学们一起表演形式。
四、完美结课
今天我们再也不要像“小毛头”一样去街头卖报了,我们可以坐在这明亮的教室读书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学习机会。我们也要象小报童一样用乐观、自信、向上的态度对待每一天的学习与生活。
课后反思
这首歌学生比较熟悉,比较好学。歌曲的开始即以跳跃的节奏,简朴活泼的音调模拟报童的叫卖声,生动的勾画出天真可爱、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
卖报歌 篇14
三年级《卖报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
2、能学会唱《卖报歌》,积极参与歌表演。
重点:正确演唱歌曲。
难点:为歌曲伴奏,歌表演的动作协调。
教学过程:
1、律动:《幸福拍手歌》(师:在音乐声中边唱边跳,心情愉快吗?感到幸福吗?)
2、师:今天在学新歌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个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者,知道是谁吗?(聂耳)
师:我让大家在课前搜集有关聂耳的资料,谁来说一下。
(生汇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聂耳创作的歌曲之一《卖报歌》。(板书课题)
3、听录音范唱
4、听完这首歌,大家快速的看歌词,谈谈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
师:这首歌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深刻表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时又表现了报童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大家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来读一下歌词。
5、师:我们先来看第一段,曲调非常欢快,从跳跃的旋律中体会小报童边跑边跳的情景。
(分句学唱第一段,纠正错误处和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随琴齐唱第一段。
6、师:第二段的歌词表现了报童痛苦的生活,第三段歌词则表现了报童对明天充满了希望的心情。下面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随音乐自学二、三段。(放伴奏音乐自学)
7、每小组选出一人演唱二、三段。
8、随音乐齐唱整首歌曲。
9、师: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个节奏游戏,顺便来考察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边唱边为歌曲打节奏)。可进行两遍,第二遍对第一遍的不足之处作以补充。
10师:今天老师还想让你们来体会一下当小报童的感觉!(请学生下地,自由的随音乐进行歌表演)
1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谁想当一回老师讲给大家听?(卖报歌的创作故事)
大家听后有什么感受?说一说。(生回答)
12、小结: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通过学习《卖报歌》这首歌曲,让我们懂得了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首歌吧!(随琴齐唱《卖报歌》)
(课后反思:《卖报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老歌,其实,大多数的学生在没教唱之前就会唱这首歌了,由于这首歌曲非常熟悉,学生普遍会唱一点,所以只学了一段,然后让学生随音乐伴奏自学二、三段,效果还是挺好的,小组学生汇报时,兴致不仅高,唱的准,还会附加一些动作。
我为了达到课堂效果的高潮,就设计了律动这一环节。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学生个个喜笑颜开,蹦蹦跳跳,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喜悦的心情。但我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律动安排,忽视了让学生更深的体会歌词“不等天明去等派报”“耐饥耐寒地满街跑”“痛苦的生活向谁告”中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这是本节课的一个失败之处,而且由于时间上前松后紧,也没有让学生去发言、感受歌曲的教育意义。以后我会在教学设计上考虑的更完善一些,体现新课改理念,让课堂更精彩。)
卖报歌 篇15
卖报歌
知识能力目标:
一、 指导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卖报歌》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为祖国而能力学习。
二、 认识并练唱56; 掌握×××
××××的节奏。
三、 指导学生掌握点踢步;通过邀请舞的方式,增进友谊,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的集体主义思想。
四、 通过听辨商调式的自然音程,作感性的商调式音阶练习。继续进行节奏填空创作练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文教育目标:1、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的集体主义思想,增进友谊。
教学重难点:前八后十六节奏的掌握。
教学策略:采用视唱法进行歌曲的教学,并结合律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体形的塑造。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等。
教材分析
一、 歌曲
《卖报歌》是音乐家聂耳三十年代创作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2/4拍,四乐句组成的一段体,五声F宫调式。
《卖报歌》曲调明快、流畅,并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及对光明的渴望。
一、 读谱知识
认识低音点。在简谱音符的下方加一个小圆点,表示比原来的音低八度。
综合训练
(一)读节奏练习。
(二)是一条发声练习。
(三)为唱好《卖报歌》在速度、力度上做出提示,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更好地表现歌曲。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C 2/4
222 55½66 5½666 65|
吹起了 军号 dada da, dadada dada
666 65½4 2½5¾½5¾½½
dadada dada da da da。
演唱要求:指导学生把声音“竖”起来唱da,为唱好《卖报歌》中的“啦、家”等字做铺垫。
三、 学唱新歌
1、 导入课题
同学们看过电影《报童》吗?解放前有许多孤儿,他们的生活无依无靠,有很多孩子当起了报童,风里雨里沿街叫卖,吃不饱、睡不好,过着悲惨的生活,有的报童还积极为中国的解放做出了许多贡献。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首新歌《卖报歌》。
2、 欣赏歌曲录音。体会歌曲情绪。
3、 视唱歌谱
教师范唱一遍,然后学生边视唱边划拍,注意解决×××节奏型的视唱方法。
4、 学唱歌词
老师范读第一段歌词,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三段歌词。
跟录音轻声演唱歌曲反复数遍。
5、 歌曲处理。启发学生根据速度、力度等表现因素,说出自己的处理方法,注意三段之间的大致对比。
四、结束。结合对歌词的处理,进行小结谈话,使学生受到感染教育,教育儿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能力学习。
五、教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卖报歌》。
三、综合训练(一)
节奏练习:2/4 ×× ×--
训练形式:齐读、分组读、个别读等。
四、学跳集体舞――《邀请舞》
动作说明:
全班同学坐在座位上,请几名同学当邀请者。
第一遍音乐
被邀请者原位拍手,邀请者在座位间做动作。
1-14小节,邀请者拍手做小跑步,找被邀请的同学做舞伴。
15-16小节,邀请者在自己选定的舞伴前站定。
17-18小节两人一组的舞伴随“嗨、嗨”声齐出右脚,身体前倾,双手摊开似请的动作。
第二遍音乐
1-4小节,拍手,小跑步,逆时针转一圈。
5-8小节,动作同上,方向相反。
9-12小节,两人相对,做点踢步,两次。
13-16小节,两人原地立定,两脚分开,身体随节拍左右晃动四次,手随之拍八次。
17-18小节,两人原地站立,双手放背后,唱到最后一个字一齐向前伸右手,出手心或手背。被邀请者再当邀请者。
音乐重新开始。
五、课堂小结,教育学生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六、教后小结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书本情况。
二、 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卖报歌》
要求:在演唱时要体会小报童的苦难生活,带感情的去演唱歌曲。
三、 唱一唱。
1=C 2/4
222 55½66 5½666 65|
吹起了 军号 dada da, dadada dada
666 65½4 2½5¾½5¾½½
dadada dada da da da。
四、 结合综合训练 (三)根据歌词的内容以及速度、力度等表现因素,说出自己的处理方法。
五、 节奏训练
2/4 x x x | x x | x||
六、 教后小结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合着音乐节拍进课堂。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C 2/4
222 55½66 5½666 65|
吹起了 军号 dada da, dadada dada
666 65½4 2½5¾½5¾½½
dadada dada da da da。
三、歌曲的复习及处理
1、男女对唱。
2、小组比赛唱。
处理及纠正:尽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结合训练说出自己的处理方法。如歌曲的第二、三段词“满身的泥水惹人笑”、“痛若的生活向谁告”,以及最后一句“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并使学生在分析处理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五、 集体舞表演
1、 找个别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2、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3、 学生对表演的情况进行评价。
4、 教师评价
六、 课堂小结
七、 教后小结
- 推荐阅读:
- 卖报歌(通用11篇)
- (二年级)卖报歌
- 《卖报歌》说课稿(通用4篇)
- 卖报歌教案(精选12篇)
- 聂耳和《卖报歌》教案(精选14篇)
- 《卖报歌》教案(精选13篇)
- 卖报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