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声音的特性“教学案例 声音的特性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
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
[生甲]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
[生乙]前者的演唱是通俗唱法,后者的演唱是民族唱法。
[生丙]前者的演唱声音小,后者的演唱声音大。
[生丁]前者的演唱音调低,后者的演唱音调高。
[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
二、进行新课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师]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钢尺发声。
[生]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生]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生]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
[师]同学们刚才的探究活动很成功,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0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投影]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1/4
- 推荐阅读:
-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通用11篇)
- 声音的特性(通用16篇)
-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通用12篇)
-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精选4篇)
- 声音的特性(通用13篇)
-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通用5篇)
- 声音教案
-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 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