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清朝后妃制度【精】 清朝的后妃制度

2024-01-24人围观
简介  大多数妃子都是官宦家庭出身,清朝后妃制度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清朝后妃制度,欢迎阅读。  清朝后妃等级制度如下:  皇后 一人  皇贵妃 一人  贵妃 两人  妃 四人  嫔 六人  贵人 不限人数  常在 不限人数  答应 不限人数  官女子 不限人数(官女子是宫女晋封)  历史沿革  大清后宫皇后和众嫔妃关外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称“福晋”或“格格”。努尔

  大多数妃子都是官宦家庭出身,清朝后妃制度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清朝后妃制度,欢迎阅读。

  清朝后妃等级制度如下:

  皇后 一人

  皇贵妃 一人

  贵妃 两人

  妃 四人

  嫔 六人

  贵人 不限人数

  常在 不限人数

  答应 不限人数

  官女子 不限人数(官女子是宫女晋封)

  历史沿革

  大清后宫皇后和众嫔妃关外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称“福晋”或“格格”。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下面12帝后妃表中,其大福晋姑且依后来的制度称为皇后,其他称妃子)。皇太极时期,有了后妃之别,建立了五宫: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

  入关后,后妃名称多了起来。顺治十五年(1658)决定采用礼官建议,乾清宫设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宁宫设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没有定数。此外还有女官。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同时“福晋”、“格格”的称谓仍然存在。

  康熙后典制完善了,用“福晋”和“格格”称呼后宫嫔妃的情况才消失。后妃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东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宫有永寿宫、翊坤宫、启祥宫、咸福宫、储秀宫。每宫都有宫女供役使。

  清朝妃子的选秀过程

  1、严格的官宦制度

  皇妃挑的不是漂亮,是家世与旺子孙相(就是能生),大多数妃子都是官宦家庭出身,民间美女很少能够进宫当妃。除非极个别的美女被皇帝偶然看见之后立为妃子,这个也是特例,不是每朝皇帝都有这种得遇佳人的运气的。

  2、满族血统

  妃子都是满族人,有人说满族人不如汉族漂亮,这点确实是真的。想想满族的那些女人,经过一两百年的近亲结婚的结果,审美不退化才怪呢。

  3、审美标准

  当时的满族的审美观是有定论的,少数民族喜欢“定额方宜,面若银盆,眼若水杏”就是大圆脸、方额头。例如珍妃,受宠就理所当然了。还有人说,蒙古人多数就长的大脸盘

  • 推荐阅读:
  • 清朝后妃制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最新篇】
  • 2019年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